《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
【公开课经典课件】《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全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这句是在夕阳的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候,具有 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 “归帆”“酒旗”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 的行旅之人。由萧瑟的自然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 面顿时生动起来。
近观、动静结合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远眺、动静
下阕怀古、抒情。借凭吊六 朝遗迹,讽喻当朝统治者不知吸 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国 之情。
肆
文本分析
赏 析 上 阙
品景
回顾: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
①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②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④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⑤色彩——色彩映衬、色彩对比鲜明 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偶等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结合、动 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理解诗人对历史兴 亡的感叹。 3.分析这首词的立意高远之处,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 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导入
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 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 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 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 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 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 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 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 章。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繁华竞逐,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我们新版教材的必修下册中古诗词诵读中的一篇。
它被放于诵读篇目,所以我想,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把诵读作为打开此词文本解读的一把钥匙。
诵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经过反复诵读赏析,我们不难发现,其词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遒,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自古以来,登高远望,抒“登临意”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
而王半山的这《桂枝香》,是为个中翘楚。
公元1076年,王安石罢相,退居金陵,任江宁知府。
当时的北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但实际上隐藏着种种危机。
时值深秋,王安石用政治家的敏锐,临江揽胜。
上阕用“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等几个意象,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相交、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画。
词至下片,则开始感叹六朝以来的“繁华竞逐”,空贻后人伤感。
面对秋草凄碧,唯有无尽的嗟叹!可见,词作有着磅礴的历史情怀。
在这里,王安石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责任感和士大夫情怀,以及胸怀天下的改革者的担当和炽烈的爱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技巧2.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二、教学重点:知人论世,体会词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情感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一位刚毅果敢的北宋宰相,曾一生去尝试改变旧制,即使众叛亲离,却不改初衷。
他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登上金陵高处,作者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他从政治家的锐利角度,写下了此词,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他是谁呢?对,就是王安石,下面我们一起走入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起去品味词人的情怀。
《桂枝香 金陵怀古》名师教学课件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 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首,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 阐释佛理两类,“瘦削雅素,洗五代旧习”。
•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 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 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 特有的情致世界。
大声诵读,初解词意
1.阅读生字。
棹(zhào) 鹭(lù) 簇(cù) 矗(chù) 谩嗟(màn jiē)
2.大声诵读,把握本词的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 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 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 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而王安石,他也是一个具文学天赋与政治才能于一身的惊世奇 才,位居“唐宋八大家”行列,才气纵横,官拜宰相,主持变法, 一心只为富国强兵。人生一世,仕宦沉浮,他经历了太多人事变迁。 当他变法失败,被罢相后来到金陵,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感给了同 样有厚重人生经历的王安石哪些激荡内心的感触呢?
•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首“邂逅”之作吧。
片段写作:借助书下注释自读词作,展开 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金陵之景。
齐读词的下阕。
探究活动二: 你认为本词是如何 从写景转入抒情的?
➢ 以“念往昔”句作为过渡,紧扣上阕的秀丽江山美 景,词人回忆过往,“繁华竞逐”一句把六朝统治 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外韩擒虎,楼头张丽 华”句加以点染,借古讽今,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熟读文本,品味词的语言之美。
2.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赏析词中景物描写和用典的手法。
4.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赏析词中景物描写和用典的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对比阅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馀首,唯介甫最为绝唱。
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周汝昌《千秋一寸心》: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王安石的这首词,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起领略王安石怀古词独特的魅力!二、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写作背景2.诵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注意读音与节奏。
请一名学生朗读,把握好读音和节奏。
三、整体感知齐读。
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写登高所见金陵图景,下片抒发引起的感慨。
四、合作探究、品读赏析学习活动一:赏景上阕中词人抓住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金陵图景?请找出你喜欢的写景诗句加以赏析。
1、小组交流2、班内分享3、教师点拨: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彩——色彩鲜艳、明丽、斑斓、色彩暗淡、柔和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4、上片小结:用“意象——意境——情感”法:①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
《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金陵古城
●
金陵是、梁、陈相继在
此建都,因此金陵又是六朝古都。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 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入声字作为韵脚
入声字短促有力,以入声字作韵脚,带给人掷地有 声、遒劲有力的感觉,奠定了整首词雄健峭拔的风格 走向。 提示:一首好词,其用韵、意象、情感在风格上是 统一的。
怀古词的写作思路
• 思考:能否总结一下怀古诗词的写作思路?
• 所学怀古词举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苏轼
“千里澄江似练”的用典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 成绮,澄江静如练。
眼前之景到过往之事
思考:王安石在看到金陵秋景之后追 忆了什么样的往事呢?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门外楼头”用典
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隋朝大将韩擒虎已带兵攻到金陵城下,而陈后主还在跟他的妃子 张丽华在楼头寻欢作乐。 “门外楼头”四字高度凝练,概括了陈后主亡国的过程;而“悲 恨相续”写出这种亡国悲剧不断上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 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上片写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 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远景:长江似练、翠峰如簇 近景:船只穿梭、酒旗斜矗、彩洲云淡、星河鹭起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词融情于景、怀古伤今的抒情方式。
2.体会词人蕴含在词中的深沉感情。
3.结合本词内容探究情感成因。
4.培养热爱祖国、勇担责任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桂枝香金陵怀古》。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于浔阳邂逅天涯歌女,闻听琵琶弹奏,不禁产生天涯沦落之感;二百六十多年后,熙宁九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在金陵偶遇秦淮商女,闻听后庭遗曲,不知又会有怎样的感慨?让我们共同走进《桂枝香金陵怀古》一探究竟。
环节二、音频范读首先播放音频范读,同学们注意读音,把握节奏,并思考本首词的主要内容。
(生读)环节三、对比研读《琵琶行》是高一必修上的背诵篇目,同学们非常熟悉。
两首作品均涉及被贬官员于水边邂逅歌女,呈现诸多相似,不妨将两者放置一起对比学习。
请同学们回忆《琵琶行》,结合《金陵怀古》,完成表格。
《琵琶行》《桂枝香·金陵怀古》时地环境节目技艺感想1.何时、何地遇到歌女?《琵琶行》中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可知在秋夜、浔阳江边遇到歌女。
《金陵怀古》中由“正故国晚秋”“归帆去棹残阳里"可知在秋日黄昏、秦淮河畔遇到歌女。
2.周边景物有何特点?《琵琶行》中由“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可知环境呈现萧瑟、悲凉的特点。
《金陵怀古》的景物特点主要集中在上阕,同学们注意把握意象,分析意境,初步感受其特点。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清澈的江水绵延千里,如同一条洁白的绸带,连绵的山峦似箭头一般紧密簇拥,苍翠高耸,写景壮丽雄浑。
“归帆去棹"酒旗斜矗”,写出了船只来往穿梭,秦楼楚馆酒旗飘飘,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金陵的热闹繁华。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五彩斑斓的画舫在江面上轻轻飘动,呈现出明丽的特点;一群白鹭从银河般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飞起,给人清新秀美之感。
2023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2分)运用了 何种手法?(2分)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 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运用了比喻、色彩对比手法:贴切、形象、逼真、 明丽。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
贰 诵
读
感
知
印
听课文朗读,把握诵读节奏
诗文品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 /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导入课文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古都一向都是文人墨客 们的垂青之地,它们凝聚着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的丰富 内涵。古都如星璀璨,散落在中华大地。而登临怀古之 诗,也不知凡几,照耀着文学的世界。
今天我们将走进怀古诗的世界,感受王安石的兴亡 之叹
统编教材必修下古诗词诵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品景
点明了事件(动作)
用典、比喻
领起 地点和季节、天气 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远观全景描写
近观具体景物描写
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色彩对比鲜明 动静相生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
他就是王安石。
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次伟大的相遇吧。
(二)诵读体味1.共同聆听诵读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读音与节奏。
2.学生诵读,把握好读音和节奏。
(三)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69年间,家族一门八进士,王安石曾因夜夜通宵达旦读书,被领导韩琦误以为寻欢作乐,而后才解开误会。
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本词是他两次出任江宁知府的其中一时段所书。
(四)品读鉴赏上阕“登临”一句:登临送目,指登高远望。
故国,又称故都,过去的都城,指金陵。
“晚秋"点明季节。
肃,肃杀,草枯叶落,寒气逼人。
“千里”一句:化用了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此句描绘江与山两大景致。
“千里”见江之长,“澄"见清澈,“练”见水面平静与清亮。
“翠峰"指山之苍翠,“如簇”,可见群山低缓起伏。
簇,本义小竹丛生,此处为聚集之意。
“归帆"一句:棹,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
2023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 金陵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件28张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用典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借古讽今
遥想当年,帝王们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 结绮阁楼,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后人,登临高处,纵观千百年 的历史,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只 剩惨淡寒烟和衰萎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商女还时时 放声歌唱陈朝遗曲《玉树后庭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唐·王勃《滕王阁序》
活动一:赏析上片
①描绘了什么意象? ②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比喻、用典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远观静景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近观动景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远观动景
壮丽萧瑟的金陵晚秋图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
在斜阳的余晖中,江面上千船万帆 来来往往,酒楼上悬挂着的酒旗在 西风中飘扬着。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粼粼,一 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际。图画难 以完备(地展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解析上课讲义
品景
因何而“叹”? 合作探究:
❖ 词的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 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 方面作简要分析。
上片:写景 登高远眺
开始萧条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晚秋 地点:故国高处 人物:自己 方式:登临
译: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 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候 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
❖ ,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一起涌上心 头,奔赴笔下,遂而写成了名篇佳作,历久长 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半山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 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 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桂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枝 香
练,翠峰如簇。征帆去 棹残阳里,背西风,酒 旗斜矗。彩舟云淡,星
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 安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 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石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
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 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那愁又不是区区个人 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迁流,世途之坎壈[lǎn]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 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 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结尾典故蕴涵作者怎样的情感? 你听到诗人的呐喊了吗?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诗风。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诗歌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吊古讽今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1.根据课前预习,大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2.学生谈感受。
(明确: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
)(三)深入研读多媒体出示背景: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1.指名读词的上片,学生思考: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明确:写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板书:秀丽山河图)2.紧接上一问: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明确:晚秋(深秋时节)、天气萧索。
《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
本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悲叹,情感深沉、真挚。
主题
本词的主题是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通过对金陵古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 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04
词作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
柳永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以金陵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 迁的感慨,这种以历史题材入词的做法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 远影响,丰富了词的创作内容。
金陵的历史地位
六朝古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
金陵曾是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
金陵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 明孝陵、中山陵等。
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在历史上,金陵一直是重要的政治、 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03
词作赏析
词牌与韵律
词牌
本词牌名为《桂枝香》,属于柳 永所创的“慢词”形式,全词共 五段,每段四韵,韵脚为“ing”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02
此词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
虑。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03
此词通过对秋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离别之痛。
金陵的现代风貌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 之一,也是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大的历史文物和艺 术品,是了解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提高了词的意境
柳永在词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营造出一种深 沉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提高了词的意境,为后来的词人提供 了新的创作思路。
对现代人的启示
珍惜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学习,现代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 ,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练:白色绸缎,写出江水之纯净。 远眺之静景
簇:箭头,写山峰之陡峭。
用典:化 用诗句
→
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比喻:贴切、形象、逼真、明丽。
译:你看那平静、澄澈的长 江如同白色的绸缎蜿蜒千里, 远处苍翠的山峰多么像箭头。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帆、棹: 代指船。
【注释】①佳丽地: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②南朝:指偏 安江左的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③山围: 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 打空城寂寞回。”④髻鬟:女人的发髻。此处喻山峦秀美。 ⑤莫愁:南朝一女子名。
《西河·金陵怀古》与《桂枝香》均为吊古伤今之作,对象 同为古都金陵。但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各异其趣,试作简要 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 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儒者之为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道家之为在于人与自然,或者人与自己的沟通。两 者并不是二元论的关系,不是说有其一,就没有其 二的简单的选择的关系。中国的思想体系里自古就 有外儒内道的关系。缺了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儒者, 只是一个行尸走肉,谄媚的小人而已;而缺了儒家 思想的道者只是一群偏安于自己的社会蠹虫而已, 两者的结合才是真的儒者,真的为道之人。
《桂枝香》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 作者简介
在作者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即熙 宁年间。
一、作者介绍
(1021~1086)北宋,字介甫,晚号半山。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谥荆国文公。 政治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xù )。(改革家) 文学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思想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鲜明、斑斓、柔和)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和细笔工描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悟情
“叹”些什么?
合作探究:
对千古以来文人骚客登金陵山川的作为, 词人持怎样的态度?
写作背景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 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 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 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 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 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 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 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 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 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桂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枝 香
练,翠峰如簇。征帆去 棹残阳里,背西风,酒 旗斜矗。彩舟云淡,星
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 安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 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石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
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 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那愁又不是区区个人 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迁流,世途之坎壈 [lǎn]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朗读:音——意
1、音读: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澄chéng )江 征帆去(棹zhào ) 斜(矗
chù )
(鹭lù )起
漫(嗟jiē )
品景
因何而“叹”? 合作探究:
词的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 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 方面作简要分析。
上片:写景 登高远眺
开始萧条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晚秋 地点:故国高处 人物:自己 方式:登临
译: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 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候 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
表面写歌女至今时时唱《玉树后庭花》,而实 际上是说面对内忧外患,当权者仍过着荒淫的生活。
“王翁之怒不在女,在乎荒淫之朝廷。”
历史教训:
统治者们如果繁华竞逐,就必然导致“悲恨相 续”。
静 澄江 翠峰
动 征帆 酒旗
动
彩舟 白鹭
画图难足
繁华竞
门外楼头(古()今)悲恨相继
逐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漫嗟荣辱
参考答案: 《西》寓情于景,借“断崖 树”、“夜深月”等意象传达昔盛今衰之慨; 大量用典,凝铸历史的厚重,无限感伤尽在 其中;“燕子相对,如说兴亡”则用了拟人 的手法,新颖独到,更使情感内敛,意味深 长。《桂》词亦借景抒情,但《桂》词之景 多豪壮之气,下阕“念”、“叹”、“悲”、 “嗟”则为直接抒情,一唱三叹。结句用典, 令人沉思。
桂
枝
香
·
·
金
北 宋
陵王
怀 古
安 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 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 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 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 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 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 (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 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 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 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青少年时代,党项、交趾、契丹、西 夏就先后多次袭扰北宋边城,王安石入仕及 当政期间,契丹、西夏、羌人、交趾更加频 繁地屠城掠地,给北宋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 威胁。而北宋的冗官冗兵非但抵御不了少数 民族的袭扰,反而加重了国家财政危机。政 府的妥协退让,又使官僚、豪强、大商人肆 无忌惮地兼并土地,造成了劳动人民的饥寒 交迫,以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内忧外患, 积贫积弱,北宋江山的风雨飘摇已见端倪, 统治阶级却还被表面的繁华强盛欺骗,整日 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王安石怎能不忧心如 焚?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 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 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结尾典故蕴涵作者怎样的情感? 你听到诗人的呐喊了吗?
王翁之怒不在女,在乎荒淫之朝廷。
,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一起涌上心 头,奔赴笔下,遂而写成了名篇佳作,历久长 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半山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 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 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凭高:站在高处。
漫: 徒然、枉然。
荣辱:偏义复词,耻辱。
译:千古后人,凭高吊古, 纵观千百年的历史,对亡国 者的耻辱,只能徒然慨叹而 已。
学道家做人,学儒家做事。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 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 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 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 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 里。
2.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 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叹
因何而“叹”? “叹”些什么?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登临所见的金陵 景象。
品景
因何而“叹”? 合作探究:
词的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 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 方面作简要分析。
温故知新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西风: 照应上文的“晚秋”
酒旗: 卖酒的招牌。 矗: 竖起来。
近观动景
译:在斜阳的余晖中,江面上 千船万帆来来往往,酒楼上悬 挂着的卖酒的招牌在西风中飘 扬着。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彩舟:画船、兰舟。船的美称。 远眺动景
星河: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译:远望那浩浩长江像一条天河,彩舟在 天际的烟雾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就像 在淡云薄雾中行驶,江中水洲的白鹭鸟也 纷纷起飞。
旧事流水(古)(今)商女唱曲
小结
本词借古讽今,写登高远望 之景,叙议结合,运用典故, 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 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再读回味
我读出了
的
王安石。
拓展提升
思考讨论:有人说王安石的一曲《桂枝 香•金陵怀古》的价值超过的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 什么?
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