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通分再比较_分数的大小比较-优质公开课-冀教5下精品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的大小比较 冀教版 (1)
比较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预设: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或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呈现教材例题内容)
1、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求谁看得多实际上就是在求什么?
揭示课题(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1)画图法好。
(2)化成同分子分数进行比较好。
(3)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好。
学生叙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比较大小的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通分的理解。
学生独立尝试书写通分过程。投影展示交流。
学生尝试填空,加深对“通分”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1题。谁吃得少?
3、合作探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参与到学生学习中。
4、汇报、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学生投影展示,介绍不同的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作出简单评价,并适时针对“化成同分子分数”和“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的方法提出关键问题。
(二)、方法优化,理解通分概念
授课教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教材创设了比较两个人“读书”多少的情境,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三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第二种是以二分之一(一半)为标准来比较大小;第三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根据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数学】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课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磁铁每组一块。
自备各种硬币、1号袋: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一些回形针等,2号袋:布片、小木片、玻璃片、泡沫等。
2、教师准备的材料:装有水的烧杯,1元硬币。
教学过程一、动画激疑,引入新课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与磁铁》的有趣片断:机器人wall-E在路边看到一个马蹄形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很好奇,上前去看,还没看清楚,那个东西就一下扑在了它的身上,它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把它取下,那东西却粘在了它的手上,它开始发慌了,用尽办法要摆脱它,一扔,那东西粘在它的眼睛上,它越用力却越扔不掉,到最后它费尽力气以为它把那东西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去,可实际上那东西正在它的背上得意地笑呢……师:那个东西那么喜欢wall-E,总舍不得离开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生答)为什么磁铁会那么喜欢它呢?(生猜)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很喜欢机器人wall-E,那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下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
大屏幕出示物品: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回形针(边出示边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A、预测同学们先猜一猜,说说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生答)说说你预测的理由和根据。
五年级下数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冀教版PPT课件(14张)
折2只纸 鹤。
明明
我5分钟 折3只纸 鹤。
兰兰
谁折得快?你是怎样算的? 与同学交流一下。
曹志皓:内容很精彩,我一口气看了这本书的
含有 千克蛋白质和
郭泽卿:我一口气读了这本书的
郭泽卿:我方一口法气读一了这:本书计的 算折一只纸鹤谁用的时间最短。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张凯熙:我一口气看了这本书的 1 李茂功:我大约看了这本书的 3 5
用自己的方法比一比谁看的多5 ?
1
3
和
5
5
1
3
<
5
5
答:李茂功看的多。
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 )
4
4
4
3
(> )
7
7
5
2
(> )
9
9
9
13
(< )
15
15
孟思彤:我读了这本书的
3 4
3
郭泽卿:我一口气读了这本书的 5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郭泽卿:我一口气读了这本书的
3 4 李茂功:我大约看了这本书的
< 孟思彤:我读了这本书的
6 6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12 2<3
用自己的方法比一比谁看的多?
答:刘佳博看的页数多。 方法二:计算折一分钟内谁折的只数最多。
郭泽卿:我一口气读了这本书的
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6 5
<
3< 5 23
方法二:计算折一分钟内谁折的只数最多。 5 > 2 > 3 6 35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15)_冀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
2.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昨天晚上,老师去散步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特别舒畅,突然,老师看到一个小朋友将吃完的雪糕袋随手丢进了草丛中,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环境污染一直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很多城市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垃圾。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吗?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相信有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滨州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有一所城市就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垃圾的大处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出示情境信息图,提出数学问题观察这幅信息图,谁能大声的读出包含的数学信息?(某城市每天处理垃圾近万吨,其中填埋处理的占2/5,堆放处理的占3/7,回收处理的占2/35,其他的占4/35)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教师板书)同学们提了两类数学问题,一类是分数加减法的,一类是分数大小比较的,都很有研究价值。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分数大小比较的这一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加减法,好吗?看这些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中,你已经会解决哪些问题了?第四个问题应该是填埋处理的多,因为2/5和2/35,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所以2/5大。
你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很扎实。
第五个问题应该是其他的垃圾多,因为2/35和4/35,分母相同,我们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所以4/35大于2/35,其他类的垃圾多。
填埋处理的与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呢?也就是比较2/5和3/7的大小。
如何比较呢?确实,这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以前没见过,那我们先来给这类分数起个名字吧!(叫异分母分数。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课件
在12的倍数中,从小往大找, 看哪一个是18的倍数……
12、24、36、48…… 2 12 18
36 9
可以用短除法,把除数和商连乘。
23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3=36。
冀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
小初高题库
10
例5:用短除法求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 18 30 3 9 15
3 4
=
3×3 4×3
= 10 12
=9 12
20 18
24 > 24
所以
5 6
>
3 4
10 9
12 > 12
冀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
小初高题库
所以
5 6
>
3 4
6
两个人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先把两个分数通分 ,变成同分母的分数, 再比较。
丫丫用的同分母大,亮亮 用的同分母小。
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计算简便。
本书。
内容太感人了,我一口气
看了这本书的 1 。 2
我大约看了这本书的 2 。 3
我画图比较,1 2 …… 2 3
1 2 2 3
冀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
用自己的方法比一比, 谁看得多呢?
小于
我这样想:
2 3
比一半多……
21
3 >2
小初高题库
3
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
1 2
=
1×3 2×3
=3 6
4 5
和
3 7
3 4
和
4 5
5 9
和
4 7
7 8
和
5 9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docx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大小比较》教案第一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 19 页。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公倍数,认识通分,会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认识通分和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正确地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难点:探索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一、旧知铺垫1.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 “<”或“=” 。
4 ○ 3 7 ○ 7 9 ○ 8 555211115 ○ 44 ○5 5 ○ 7 3 344 582.填一填。
3 = ( ) 1 = ( )7 =215108249 ( )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
( 1)实物投影或课件呈现教材例题内容。
红红看全书的1,亮亮看全书的2,谁看得多呢?23( 2)说一说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231表示把这本书平均分两份,看的部分占其中的 1 份。
看2表示把这本书平均分 3 份,23看的部分占其中的 2 份。
比一半多。
2>1所以,亮亮看得多。
3 2( 3)还可以怎样比较呢?① 2与1是异分母分数,不容易比较大小,怎么办呢?(可以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32较)②可以化成什么样的同分母分数呢?根据什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1 = 1 3 = 32 = 2 2 = 4223633264>3,所以2>1。
6632③在这里“ 6”是什么数?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说明是 2 的倍数,也是 3 的倍数,叫做 2 和 3 的公倍数。
( 4)通分的意义。
结合以上例子,教师明确说明通分的概念: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2.试一试。
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4 和 3 3 和 45 和 47 和 557459786(1)学生尝试通分,并比较大小。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12)_冀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12)_冀教版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2、了解公倍数,能利用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难点:会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复习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能很快的比较下面几个数的大小吗?师:你是怎样很快的比较它们的大小的呢?(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师:孩子们,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目标:(1)我能熟练掌握两个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
(2)我能了解什么是公分母和公倍数。
师:请同学们一起用哄亮的声音读出来。
过渡语: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老师情况及时给予评价激励。
)3、汇报展示:(课件出示)(1)比较的大小有几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2)什么叫做通分?什么叫做公倍数和公分母?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其他成员或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补充、质疑,此环节结束后,其它组进行有关正确与否、语言表达、补充质疑、认真倾听等方面的评价激励。
4、归纳小结: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作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两个数或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四、学情展示第一关:一显身手把通分第二关:勇往直前先找公分母,在通分过渡语: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五、归纳小结,意味深远:(I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3)老师也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师:下面就用我们满满的收获去完成本节课的作业吧六、巩固提升:教材19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15)_冀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15)_冀教版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
2.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昨天晚上,老师去散步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特别舒畅,突然,老师看到一个小朋友将吃完的雪糕袋随手丢进了草丛中,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环境污染一直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很多城市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垃圾。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吗?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相信有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滨州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有一所城市就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垃圾的大处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出示情境信息图,提出数学问题观察这幅信息图,谁能大声的读出包含的数学信息?(某城市每天处理垃圾近万吨,其中填埋处理的占2/5,堆放处理的占3/7,回收处理的占2/35,其他的占4/35)2、小组合作探索2/5 和3/7 的大小(3分钟)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比较2/5 和3/7 的大小,并整理你的方法,准备汇报。
生开始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老师提点要求:汇报的同学声音洪亮,听得同学认真倾听。
现在开始。
(我们是把它们化为小数来比较的,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 = 2÷5=0.4 3/7 =3 ÷7≈0.429 我们比较0.4和0.429,不难知道,0.429大,所以2/5 <3/7)(第五小组代表:我们把2/5 分子、分母同时乘7得到14/35,把3/7 分子分母同时乘5得到15/35,因为14/35 <15/35 ,所以2/5 <3/7 。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的分数都化成35呢?因为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过了,所以化成分母都是35的分数我们就能比较了。
2017—2018年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分数大小比较》教案第一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公倍数,认识通分,会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认识通分和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正确地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难点:探索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一、旧知铺垫1.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
54○53 57○27 119○118 35○34 44○45 55○87 2.填一填。
53=10)( 81=24)( 97=)(21 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
(1)实物投影或课件呈现教材例题内容。
红红看全书的21,亮亮看全书的32,谁看得多呢?(2)说一说21表示什么?32表示什么?21表示把这本书平均分两份,看的部分占其中的1份。
看32表示把这本书平均分3份,看的部分占其中的2份。
比一半多。
32>21所以,亮亮看得多。
(3)还可以怎样比较呢? ①32与21是异分母分数,不容易比较大小,怎么办呢?(可以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②可以化成什么样的同分母分数呢?根据什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21=3231⨯⨯=63 32=2322⨯⨯=64 64>63,所以32>21。
③在这里“6”是什么数?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说明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叫做2和3的公倍数。
(4)通分的意义。
结合以上例子,教师明确说明通分的概念: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2.试一试。
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54和73 43和54 95和74 87和65 (1)学生尝试通分,并比较大小。
(2)说一说各组分数分别以什么为公分母。
三、课堂小结说一说:什么叫做通分?根据什么进行通分?通分后分数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8)_冀教版-最新教育文档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理解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学会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经历“猜测—验证—总结—应用”的数学学习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体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沟通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既是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快看大屏幕!呦,多香的一张披萨饼呀!他俩正准备吃呢!沸羊羊说:“两个人,每人吃吧!”懒洋洋着急地说:“不够不够,我要吃!”活动2【讲授】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1、初步比较,探学生认知: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是大还是更大呢?指名答。
预设1:有人说大,也有人说大,各自说明理由。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到底是大还是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来验证。
预设2:叫起俩人都说大,师问大家:你们有不同想法吗?那你们都认为比大?谁能说说理由?师:除了借助实物比较出了和的大小,我们还能用在怎样的方法比较出和和的大小呢?【教学意图:通过学前调研得知,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将书中由分西瓜的情境引出的比较和的大小改换为了由分披萨饼的情境的引出的比较和的大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了认知难度。
】2、动手操作,验证和的大小:1)动手验证:师:请任选手中的学具,开始验证吧。
(第一大组,圆和长方形;第二大组,圆和窄长方形)师巡视:发现不用同一单位1的及时纠正;收集不同的材料。
2)汇报交流:(每组学生上来汇报完,教师屏幕出示直观比较图)第一组:用圆来验证的,订正时注意通过动作演示体会同圆;要说清表示和的过程:用圆片代替披萨饼,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把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第二组:用长方形来验证的,生说完,是强调:也是先平均分表示数,然后比较的。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 精品课件
1 1× 5 6 = 6× 5 = 9 5 30 > 30 因为 3 = 8 3× 3 8× 3
3 10
>
1 6
=
9 24
7 7× 2 12 = 12×2 = 9 14 24 < 24
14 24
所以
3 8
<
7 12
为什么求最大公因数 只把除数相乘?
练一练:很快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7和14 5和 8 4和6 6 和9 3和7 5和20
7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7,最小公倍数是14。
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12。 3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21。 5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0。 6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18。 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20。
4 8 16 20 28…… 12 24 ……
12是4和6的最 小公倍数。
6 18 30 ……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 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4和6的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练一练:很快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 8 8和16 100和25 2和13 49和7 12和36
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8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16。 100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100。 2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26。 49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49。 12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36。
例4: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先找12和18的倍数,再 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12、24、36、48…… 18的倍数:18、36、54…… 12、24、36、48…… 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3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word教案
《异分母分数的通分及比较大小》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公倍数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通分,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通分,从而自己去探索异分母通分时谁做最小公倍数,通过探索加深记忆。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是在通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学生更好的进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我为学生准备了几组练习,考察学生对通分概念的掌握。
在学习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让学生分组讨论,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让学生明白通分是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础,知道通分的重要性,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同时异分母比较大小时,采用通分的方法比较方便。
二.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5页到66页例4,例5及题“试一试”和“练一练”。
学生在学习了“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以及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基本性质不变。
”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异分母分数的通分及比较大小。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的基本性质,安排了两道例题。
通过例题4,得出结论: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通过例题5,学生近一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进而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4。
(二)学生分析:因为五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学习更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要想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有很好的收获,就要给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趣味性,并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
高年级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通过顺迁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规律,并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的大小比较 冀教版
第二关、同分母分数比大小,你是怎样比较的,依据是什么?③第三关、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依据是什么?揭示新课:在现实生活和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多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我们称之为异分母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③、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接下来的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求谁看的多实际就是求什么?(2)今天我们就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2)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如果分母或者分子数太大,画图法就不好用了,也不不方便每次都找第三个数进行比较,同学们能不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设法把这些分数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类型,再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预设:①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板书计算过程)为什么选用6做本题的分母呢?说明:6即是2 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叫做2和3的公倍数。
②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板书计2、预设:(就是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3、预设:1.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展示:画图表示2.2/3比一半多,1/2正好是一半,所以3/2>1/2。
学生自己探究(此时要给学生留些探究的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①交流学法:预设1.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就便于比较它们的大小了,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1/2 和 2/3 都转化成不改变原分数的大小,但分母都是6的分数3/6 和4/6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因为3/6<4/6 ,所以1/2 < 2/3预设:6即是2 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经历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
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有特殊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会用列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能根据两个数的特点,迅速判断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难点:集合图的填写。
能快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都会打字,对不对?咱们班谁打字打得比较快?有多快?知道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师:你们知道吗?我们书中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
大家来看,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生1:他们打同样的一份稿子,聪聪用了5/6小时,红红用了3/4小时。
生2:问题是看谁打得快。
二、解决问题1、比较异分母分数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当裁判,看看到底谁打得快。
大家想想,同样的一篇稿子,要想知道谁打得快,就看谁用的时间少。
各位裁判,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请拿出1号纸条,动笔试试吧。
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展台展示,学生交流。
生1:我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因为6×4=24,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红红用的时间少,她打得快。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24做同分母的呢?(24是4和6的公倍数)同学们觉得他的做法对不对?他用了4和6的一个公倍数作同分母。
(板书课题:公倍数)对于公倍数,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生2: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
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时,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怎么想到用12的呢?(12是4和6的公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红红用的时间少,还是红红打得快。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4)_冀教版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了解最小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在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方法的借鉴力,观察力及总结概括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最小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经历认识最小公倍及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以“障”激趣。
师生谈话:老师今天坐公交车来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
开车的李师傅说他出门的时候和王师傅错拿了对方的包。
李师傅来回一趟要40分钟,王师傅来回一趟要50分钟,因为是开公交车,也不能在站上等,所以想问问最快什么时候两人才能在起点碰面,交换彼此的包呢?(二)读讲探究,以“读”促思。
这一环节分三步:读书、讲解、讨论。
第一步:读书首先教师出示读书提示。
读书提示:(1)自己试着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比较你和红红、聪聪的方法有什么相的地方和不的地方。
(2)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如何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同时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边读时边分析边圈点出重点不明白之处。
第二步:讲解通过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确两种方法的异同,在异同之中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在观察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总结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在教师点拨及学2生互相补充的前提下明确两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第三步:讨论出示讨论题: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觉得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初试验证,以“做”成知。
出示练习题。
(课本练一练第1题的1、2小题)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1830和45(四)分组精练,以“练”巩固。
1.首先解决引入时的问题。
要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使学生知道每次到起点的间正好是40和50的倍数。
【教育资料】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比较(8)_冀教版学习精品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理解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学会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经历“猜测—验证—总结—应用”的数学学习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体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沟通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既是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快看大屏幕!呦,多香的一张披萨饼呀!他俩正准备吃呢!沸羊羊说:“两个人,每人吃吧!”懒洋洋着急地说:“不够不够,我要吃!”活动2【讲授】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1、初步比较,探学生认知: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是大还是更大呢?指名答。
预设1:有人说大,也有人说大,各自说明理由。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到底是大还是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来验证。
预设2:叫起俩人都说大,师问大家:你们有不同想法吗?那你们都认为比大?谁能说说理由?师:除了借助实物比较出了和的大小,我们还能用在怎样的方法比较出和和的大小呢?【教学意图:通过学前调研得知,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将书中由分西瓜的情境引出的比较和的大小改换为了由分披萨饼的情境的引出的比较和的大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了认知难度。
】2、动手操作,验证和的大小:1)动手验证:师:请任选手中的学具,开始验证吧。
(第一大组,圆和长方形;第二大组,圆和窄长方形)师巡视:发现不用同一单位1的及时纠正;收集不同的材料。
2)汇报交流:(每组学生上来汇报完,教师屏幕出示直观比较图)第一组:用圆来验证的,订正时注意通过动作演示体会同圆;要说清表示和的过程:用圆片代替披萨饼,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把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第二组:用长方形来验证的,生说完,是强调:也是先平均分表示数,然后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