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游标卡尺校准规程一、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性保持完好。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1,0.02,0.05mm测量上限至1000mm游标卡尺的校准。

三、校准条件:1、室内温度对分度值0.01和0.02的卡尺为20±3℃,对分度值为0.05的卡尺为20±5℃。

2、受检卡尺与量块放置于检定室内的金属板上其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1.5小时,在木桌上则不小于4小时。

四、校准方法:1、外观要求:卡尺表面无生锈、碰伤或其他缺陷,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是否平稳、平滑,不能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检定方法:目视观察。

2、各部分相互作用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

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深度尺无窜动。

尺身与尺框的配合无明显晃动。

检定方法:目视与试验。

3、外量爪两侧量面的合并归零间隙检定方法: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归零,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发检定,不透光为准。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003mm,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

可用平晶检定。

4、内量爪的尺寸和深度要求:受检卡尺为10mm时的偏差,应不超过下表所示的规定。

分度值(mm)尺寸偏差(mm)新制造及修理后使用中0.010.010.02-0.01-0.020.020.020.03-0.02-0.030.050.050.05-0.05-0.05检定方法:将1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面间滑动而不脱落。

尺寸用测力为6N-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尺寸之间确定。

在其它任意方向,测量所得之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

将1块为10mm的3级量块,卡尺测深杆测面贴紧块规齐平,所测值与块规值之间,应不超过以上偏差表之值。

5、外爪示值误差要求: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定方法:用3级或6等量块检定。

受检点的分布,为3-6个点,根据卡尺的尺寸范围来确定,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增加点位。

长度校准规范

长度校准规范

长度校准规范一、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二、千分尺校准规范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相切。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1.范围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0.02,0.05,测量范围上限到2000mm通用卡尺的校准。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通用卡尺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要求、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的处理、复校的时间间隔。

2.引用文献和规程:GB/T1214.1~1214.4-1996游标卡尺类卡尺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3.概述通用卡尺按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别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深度游标卡尺。

4.校准条件和校准项目4.1校准条件:4.1.1校准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4.1.2校准前,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上,其平衡温度时间为2小时。

4.2校准项目和校准设备5.1外观5.1.1要求: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CMC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及各部分相对位置:5.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主尺尺身应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见的倾斜;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

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表6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5.2.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5.3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5.3.1要求:应不超过表1规定表1测量面表面粗糙度5.3.2校准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进行比较校准。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1. 目的确保卡尺校验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2. 范围(0~150)mm、(0~200)mm、(0~20)cm、(0~30)cm3. 权责实验室为仪器校验的执行单位。

4. 参考文献JJG 30-2012 《通用卡尺》5. 校验条件5.1 环境条件5.1.1 温度:(15~25)℃湿度:(30%~85%)RH5.1.2 负载条件: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的5.2 校验标准件块规(10-291.8mm)6. 校验方法6.1 外观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6.2 各部分相互作用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6.3 各部分相对位置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6.4 示值变动性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量测面接触;对于数显深度卡尺,将基准面与平板劫持,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重复测量5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或最小读数的差距确定。

6.5 漂移目力观察。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在1h内每隔15min观察一次,记录实测值,取最大漂移的绝对值作为测量结果。

6.6 示值误差测量点的分布: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0~15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0~20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0~30)c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对每一测量点均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分别测量。

7. 校验项目项目游标卡尺数显卡尺外观+ +各部分相互作用+ +示值变动性+ +漂移- +示值误差+ +注:“+”为需要检验项目,“-”为不需要校验项目。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菲恩(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卡尺校准规范文件编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5、环境条件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6、技术要求6.1零值误差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6.3示值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5、校准方法5.1零值误差;5.1.1 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

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1.2 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示值变动性5.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数。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示值误差5.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 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150mm )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101.30mm ;102.60mm ;291.90mm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 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80mm ;161.30mm ;240mm ;321.60mm ;400mm ;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菲恩(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卡尺校准规范文件编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5、环境条件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测量范围/mm平衡温度时间/h置于大理石平台上置于大理石木桌上≦300mm1h 2h﹥300~500mm 1.5h 3h6、技术要求6.1零值误差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重合度分度值/mm “零”标记重合度“尾”标记重合度0.02mm±0.005mm ±0.010mm0.05mm ±0.020mm6.2示值变动性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6.3示值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测量范围(mm) 分度值(分辨力)mm0.02mm 0.05mm 0.10mm允许误差0mm ~150mm ±0.02mm ±0.05mm ±0.10mm﹥150mm ~300mm ±0.03mm ﹥300mm ~500mm±0.04mm±0.08mm5、校准方法5.1零值误差;5.1.1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1 外观检查1.1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试卡尺表面,保持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

1.2在卡尺的表面上不应有碰伤、锈鉵或其他缺陷;1.3游标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到斜面下边缘;1.4卡尺上应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分度值。

1.5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2.1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2.2轻轻移动尺框,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2.3旋动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2.4移动深度尺杆,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尺身或尺框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外量爪不错位。

3各部分相对位置检定3.1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检定;3.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检定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游标尺量爪的测量面和底座工作面的粗糙度进行比较检定。

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检定对于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用0级样板直尺以光隙法检定,必要时,可以用2级平面平晶检定,用平面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

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间隙检定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这一检定应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量一次。

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检定用1级千分尺沿卡尺量爪在平行尺身的方向上测量。

在其它方向上测量时,所测量之偏差应不超过b值的上偏差,检定是在尺框紧固与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一次。

8刀口内量爪尺寸和两量爪侧面间隙先将一块3级或6等10mm量块长边平行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再用测力为6-7N的1级千分尺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沿全长范围内测量刀口内量爪尺寸。

尺寸偏差由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其它方向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内量爪尺寸的上偏差。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至300mm游标卡尺的校准。

2、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214.1~1214.4-1996《游标卡尺类卡尺》JJF 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游标卡尺(以下简称卡尺),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外尺寸和内尺寸。

4、计量特性4.1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游标卡尺的主标尺和游标尺的标记宽度应为(0.08~0.18)mm,宽度差不应大于0.02mm。

4.2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外量爪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2μm,内量爪测量面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4μm,深度测量杆和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8μm.。

4.3测量面的平面度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003mm。

4.4圆弧内量角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合并两量爪。

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应为10±0.01mm。

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mm的整倍数,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可为卡尺分度值的整倍数,并在校准证书内页上注明,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

4.5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刀口内量爪尺寸偏差应为+0.02/+0.005,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

4.6零值误差游标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时,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住标尺响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零”标记应不大于±0.005mm,“尾”标记重合度应不大于±0.01mm。

4.7示值误差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测量范围0~150mm;允许误差±0.02mm;测量范围>150~200mm;允许误差±0.03mm;测量范围200~300mm;允许误差±0.04mm,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游标卡尺校验规程

游标卡尺校验规程

1.校验范围:游标卡尺150m/m、200m/m、300m/m2.使用标准件:块规3.校验环境:温度20±5OC,R.H.: 60O/O±20O/O4.校验步骤:4.1校验前:(1)以目测检验,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2)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归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之测量面是否密合。

(4)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态。

(5)做好游标卡尺之积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4.2校验中:(1)选择适当之块规尺寸,检验游标尺。

各校正件须作五种不同尺寸校验,分别为25%、50%、75%、量程,每点校正两取其平均值。

(2)块规取用时,要戴棉手套,并小心不可掉落地上。

(3)量则时注意施力大小,并保持卡尺量测面与块规量面之垂直。

(4)将量测读数值,减去块规值,即为误差值。

4.3校验后:(1)游标卡尺遇有外观不良或须调整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时停使用,并安排送校。

(2)量脚磨耗过巨,如以补正值尚不能得正确尺寸读数值时,应予以暂停使用,并送修。

如无法修护应予以报废处理。

(3)所有校验数据及结果须填入“计量器具校验报告”。

(4)校验完毕,于游标卡尺后方贴标签,并将结果登录至“计量器具履历”上。

(5)块规使用完毕,须用专用纸擦拭干净,并喷上专用油,放回固定位置。

5.十、校正记录资料的保存照合用标准器或各种校正设备的精度管理或检定记录须永久保存。

照合标准器(或常标准器)其精度变动情形(历年来的变动情形)的记录,必须永久保存。

常用标准器或作业用标准器的精度管理卡或检定记录资料,当该标准器报废后,尚须保存5年以上。

一般作业用的量具计测器类的精度管理上或检定记录资料,当该量具或计测器报废后,尚须保存12年。

计量导入步骤企业计量管理导入步骤附表:ISO 9000计量要求。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其标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批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5.5用同样方法,用以下基准量块追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0.02mm,100mm允许误差±0.02mm,(50mm +100mm)允许误差±0.04mm,(50mm +100mm+70mm+80mm)允许误差±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入《内校记录表》内。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50mm 的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0.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允许误差范围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编制:审核:批准:。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1.范围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0.02,0.05,测量范围上限到2000mm通用卡尺的校准。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通用卡尺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要求、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的处理、复校的时间间隔。

2.引用文献和规程:GB/T1214.1~1214.4-1996游标卡尺类卡尺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3.概述通用卡尺按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别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深度游标卡尺。

4.校准条件和校准项目4.1校准条件:4.1.1校准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4.1.2校准前,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上,其平衡温度时间为2小时。

4.2校准项目和校准设备5.1外观5.1.1要求: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CMC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及各部分相对位置:5.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主尺尺身应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见的倾斜;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

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表6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5.2.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5.3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5.3.1要求:应不超过表1规定表1测量面表面粗糙度5.3.2校准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进行比较校准。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Q/XWB-G-027拟制:审核:批准:常州市兴维邦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3年10月15日发行 2013年10月16日实施一、游标卡尺内校作业规范1 目的1.1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此规范;2 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有检测用的游标卡尺。

3 职责3.1责任部门:品管部3.2相关部门:检测设备使用部门4 校验条件4.1环境标准:温度23℃±5℃,湿度60%±10%4.2所需设备:标准量块、平板、清洁用布、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记录表。

5 注意事项5.1拿标准量块时要带手套;5.2用完后及时放回盒子中;5.3校验前对该检测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5.4看机身是否有损坏,及不灵活现象;5.5检查机身是否清洁,否则清洁干净;5.6卡尺属精密仪器,在校验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6 校验步骤6.1准备6.1.1具有内校资格的人员将《计量器具台账》上的外校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标准量块及其平板、清洁用的辅助器材等与《校验记录》及待检仪器准备好。

6.1.2内校人员先对卡尺进行清洁、保养。

6.2外观检查6.2.1游标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无锈蚀、碰伤,光泽协调一致,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和下滑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符合上述条件者才能判定为外观合格。

6.2.1.1将尺框沿尺身移动时应手感平稳,无卡滞和松动现象;如有异议时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尺框和尺身的相对移动,150mm卡尺移动力变化应在2~6N;6.2.1.2将尺框沿尺身移动时,应手感平稳,尺框相对尺身无明显晃动,若有异议,则晃动量应不大于0.2mm;6.3示值校准6.3.1数值漂移:将尺框移动任一位置,紧固尺框,保持1H后数值应无变化为OK。

6.3.2外测量面合并间隙6.3.2.1合并间隙: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将螺钉紧固、松开,光差测量面间隙是否漏光,不漏光则判定其OK。

游标卡尺校准方法

游标卡尺校准方法

文件制修订记录1.0 目的:保证公司在用游标卡尺示值准确。

2.0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使用中分度值为0.02mm、0.05mm、0.10mm,测量上限至1000mm的游标卡尺的校准。

3.0 标准器:6等标准量块。

4.0 校准条件4.1 校准环境:对分度值0.02mm的卡尺为20±3℃,对分度值0.05mm和0.10mm的卡尺为20±5℃。

4.2 校准平衡时间:校准前,受检卡尺和量块一同放在校准室内的木桌上,其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表1之规定:(表1)5.0 校准5.1 外观检查5.1.1 卡尺的表面上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微动装置的空程,新认购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不超过1/2转。

尺身和尺框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5.2 示值校准5.2.1 零点校准: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有微动装置的须使用微动装置),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观察零刻线重合度是否完全重合。

5.2.2 示值校准:用6等标准量块进行校准,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受校点不少于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校准点的分布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点位。

校准时,量块工作面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边应垂直,校准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

无论尺框紧固与否,卡尺测量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

6.0记录表格游标卡尺校准记录表。

游标卡尺计量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计量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计量检定规程1.0目的规范游标卡尺计量检定的操作,确保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游标卡尺计量检定。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5.1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5.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针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尺身和尺框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5.2.2检定方法:观察和试验对于尺身和尺框的配合质量,用于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观察检定。

5.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5.3.1要求:应不超过JJG30-2012的规定5.3.2检定方法:用2级塞尺比较检定,按JJG30-2012规定。

5.4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5.4.1要求:应不超过JJG30-2012的规定。

5.4.2检定方法:用工具显微镜检定,尺身和游标的刻线应至少各抽检3条,刻线宽度差以受检刻线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5.5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5.5.1要求:应不大于JJG30-2012的规定5.5.2检定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

5.6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5.6.1量爪测量的平面度5.6.2检定方法:对于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用2级平晶或0级样板直尺检定;对于分度值为0.05mm和0.10mm卡尺用1级样板直尺检定。

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用样板直尺以标准光隙法检定时,样板直尺的放置方位根据JJG30-2012规定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1.规范本规范规定了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项目、标准、方法和结果处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0mm~300mm的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30通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JJF1001确立的术语及定义。

4概述专用游标卡尺是专门用来测量零件管形壁和内孔刀槽直径的专用计量器具。

其结构分为测量壁厚和内孔尺寸两种形式,如图1、图2所示。

这两种形式的专用游标卡尺其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另一种是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专门制造的。

目前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已很少见,大多数十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

5人员从事专用游标卡尺校准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证才能上岗操作。

6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表如表1。

7专用游标卡尺校准仪器及条件7.1 校准设备及标准7.1.1 表面粗糙度样板。

7.1.2 万能工具显微镜。

7.1.3 2级塞尺7.1.4 1级平板、方箱、杠杆百分表、R样板规。

7.1.5 外径千分尺、5等量块。

7.2 校准条件校准专用游标卡尺的室内温度应为(20±5)℃,校准前平很温度的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8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方法8.1 校准工作前相关原始记录的核对和记录8.1.1 对于新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需对卡尺制造者所填写的制造合格证中名称、机种、对象测量件图号、卡尺单个号、制造年月日、存放地点等进行核对,填写不完整的需要补充完整。

8.1.2 将校准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及影响校准正常工作的因素记入原始记录表格中。

卡尺校准规程

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
0~300mm
±0.04mm
帶表卡尺
0~300mm
±0.04mm
数显卡尺
0~300mm
±0.04mm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基本要求,如客戶有特殊要求,可作适当增刪.
3.环境设备条件和校准項目
3.1环境条件
3.1.1环境溫度:20±5℃.
3.1.2相对湿度:不超过80%R.H.
3.1.3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和机械振动.
晰、完整;各按鈕及螺钉功能是否稳定、工作可靠。
4.2校准前准备
4.2.1用99.5%的酒精(配合无尘紙)清洁待校件工作測量面.
4.2.2将待校件和使用标准件放于平台上恒溫(在以上标准溫度下)2个小时以上.
4.2.3校准点分布表:
范围
校准点
0~150mm
41.2mm,81.5mm,121.8mm
0~200mm
測量面与平板接触,然后在尺身上读值X(mm为单位).
4.9.2深度示值誤差
△R = X – 20
X ----深度測量示值.
4.10示值誤差
4.10.1將一量块(标准值为X0)放于外量爪之间,在尺身上读数,測量時量块工
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測量面的长边应垂直,每一受測点应在量爪的里端
和外端两位置測量,重复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卡尺測量值X.
51.2mm,121.5mm,191.8mm
0~300mm
51.2mm,101.2mm,201.5mm,291.8mm
4.3測量面的平面度
4.3.1用刀口直尺在外量爪測量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的位置上进行光隙法
測量,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況确定.
4.3.2用刀口直尺在深度測量面(帶深度測量杆)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的位置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质量体系作业指导书发放标记游标卡尺检定操作规程编号:1目的对游标卡尺的检定进行规定,使其符合生产使用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游标卡尺的检定。

3职责3.1仪表室人员:负责本公司内所有游标卡尺的检定工作,使用人员配合。

4作业流程4.1游标卡尺检定项目和要求4.1.1外观游标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他缺陷。

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沿。

4.1.2各部分相互作用卡尺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

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小于1/4转,使用和修理后小于1/2转。

4.1.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小于0.2mm,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为0.25mm,检定时用二级.塞尺检定。

4.1.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要求外量爪测量面小于0.2um,内量爪测量面小于0.4um,带深度尺的尺身端面小于0.8um。

4.1.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要求用2级平晶或0级样板直尺,且平面度不超过0.002mm.4.1.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合并间隙移动尺框,使两测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允许里端出现蓝光, 即间隙小于0.006mm。

4.1.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量所得之值于基本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

平行度在内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1mm,平行度应小于0.01mm4.1.8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将一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

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卡尺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指针式表盘以及数显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职责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 参照标准JJG 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5. 通用技术要求5.1 外观5.1.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5.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5.1.3 使用中和后续检定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5.2 各部分相互作用5.2.1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5.2.2 各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

5.2.3 主尺尺身应有足够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微动装置在尺身之内。

5.3 各部分相对位置5.3.1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应平行,无目力可见倾斜。

5.3.2 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 。

5.3.3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6. 检定条件6.1 检定室内温度20±5℃。

6.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3 检定前,应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表6.4 校准基准6.4.1 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6.4.2 选用外校合格平台7. 检定方法及判定标准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e = L- L o式中:e —卡尺的示值误差L —卡尺的读数值L o —量块的长度8. 检定结果处理8.1 检定为合格卡尺,由检定人员填写《卡尺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卡尺,在《卡尺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一、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性保持完好。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1,0.02,0.05mm测量上限至1000mm游标卡尺的校准。

三、校准条件:1、室内温度对分度值0.01和0.02的卡尺为20±3℃,对分度值为0.05的卡尺为20±5℃。

2、受检卡尺与量块放置于检定室内的金属板上其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1.5小时,在木桌上则不小于4小时。

四、校准方法:1、外观要求:卡尺表面无生锈、碰伤或其他缺陷,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是否平稳、平滑,不能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检定方法:目视观察。

2、各部分相互作用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

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深度尺无窜动。

尺身与尺框的配合无明显晃动。

检定方法:目视与试验。

3、外量爪两侧量面的合并归零间隙检定方法: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归零,观察两量爪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发检定,不透光为准。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003mm,平行度应不大于0.01mm。

可用平晶检定。

4、内量爪的尺寸和深度要求:受检卡尺为10mm时的偏差,应不超过下表所示的规定。

检定方法:将1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面间滑动而不脱落。

尺寸用测力为6N-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尺寸之间确定。

在其它任意方向,测量所得之值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

将1块为10mm的3级量块,卡尺测深杆测面贴紧块规齐平,所测值与块规值之间,应不超过以上偏差表之值。

5、外爪示值误差要求: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定方法:用3级或6等量块检定。

受检点的分布,为3-6个点,根据卡尺的尺寸范围来确定,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增加点位。

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

量块工作面长边和卡尺侧量面长边应垂直。

检定应在螺钉紧固和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

无论尺框紧固与否,卡尺测量面与量块表面接触应能正常滑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1.规范本规范规定了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项目、标准、方法和结果处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0mm~300mm的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30通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JJF1001确立的术语及定义。

4概述专用游标卡尺是专门用来测量零件管形壁和内孔刀槽直径的专用计量器具。

其结构分为测量壁厚和内孔尺寸两种形式,如图1、图2所示。

这两种形式的专用游标卡尺其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另一种是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专门制造的。

目前按通用游标卡尺原理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已很少见,大多数十用合格的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

5人员从事专用游标卡尺校准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证才能上岗操作。

6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表如表1。

校准项目如表1。

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类别新制及修理后的使用中的1 外观+ +2 各部分作用+ +3 测量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4 刻线宽度及刻线间距+ -5 刻线表面的棱边制主尺刻线面距离+ +6 两量抓半径及同轴度+ -7 零位误差+ +8 示值误差+ +注:“﹢”表示应校准,“﹣”表示可不校准。

7专用游标卡尺校准仪器及条件7.1 校准设备及标准7.1.1 表面粗糙度样板。

7.1.2 万能工具显微镜。

7.1.3 2级塞尺7.1.4 1级平板、方箱、杠杆百分表、R样板规。

7.1.5 外径千分尺、5等量块。

7.2 校准条件校准专用游标卡尺的室内温度应为(20±5)℃,校准前平很温度的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8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方法8.1 校准工作前相关原始记录的核对和记录8.1.1 对于新制造的专用游标卡尺,需对卡尺制造者所填写的制造合格证中名称、机种、对象测量件图号、卡尺单个号、制造年月日、存放地点等进行核对,填写不完整的需要补充完整。

8.1.2 将校准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及影响校准正常工作的因素记入原始记录表格中。

8.2 外观8.2.1专用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是的刻线应均匀清晰,数字清晰无脱色现象。

8.2.2 新制造的和修理后的专用游标卡尺的工作面上应无锈蚀、碰伤、裂纹、划伤、磨损等缺陷,使用中的专用游标卡尺应无影响使用和校准精度的缺陷。

8.2.3 所有被校准的专用游标卡尺的份工作面上应标刻有图号,制造年月日、单件编号和图纸中规定的特殊记号。

8.2.4 校准方法: 目力观察。

8.3 各部分相互作用8.3.1 专用游标卡尺的测量抓处于任意状态时,游标卡尺框沿主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和晃动现象;游标不应同尺身刻线面摩擦。

8.3.2 紧固螺钉可靠有效。

8.3.3 校准方法:使测量抓至少处于水平和向下两种状态时,移动尺框进行手动试验和目力观察。

8.4 测量工作面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样板,采用“比较法”对卡尺测量抓的测量工作表面进行比较校准。

8.5 刻线宽度及刻线间距8.5.1 参考通用游标卡尺校准规程的要求,刻线宽度应在0.08—0.12mm范围之内,刻线宽度差为0.02mm。

将卡尺置于万能工具显微镜玻璃工作台上,以主尺吃尺身作为基准找正,在主尺和游标尺全长刻线上抽检10条刻线检查其刻线宽度应满足上述公差范围之要求,刻线间距离应在刻线宽度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8.5.2 用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专用游标卡尺,如果在改制之前已对卡尺进行了校准,该项目可不再作校准。

8.6 刻线面的棱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游标刻线面棱至主尺身刻线面的距离要求不大于0.2mm,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图纸上将作具体规定。

校准时按图3所示用2级塞尺直接检查。

8.7 两量爪半径及同轴度8.7.1 专用游标卡尺两测量爪的同轴度要求不大于0.1mm进行校准。

8.7.2 两测量爪半径校准方法:用R样板规根据图纸规定的R值选择相应的R样板用透光法直接价差确定,两测量爪半径必须保持一致。

8.7.3 两量爪同轴度校准方法:将主尺固定在方箱上,合拢两量爪,以主尺上的量爪为基准,在平板上用打表法检查尺框上的量爪,百分表的读数值为同轴度误差。

检查时必须在0—90°之间进行,去最大值为同轴度误差。

8.8 零位误差8.8.1 零位误差以游标卡尺上的零刻线和尾刻线的不重合度表示,如图4所示。

根据被测零件的精度不同,图纸上会专门规定,如图纸上没作专门规定时按下面要求进行校准:a)零刻线不重合度应在±0.005mm范围之内:b)尾刻线不重合度应在±0.01mm范围之间。

8.8.2 测壁厚专用游标卡尺零位误差的校准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再用紧固螺钉紧固尺身和松开的两种情况下用“目力观察”的方法,观察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主尺相应的不重合度。

如果上下刻线离线较多时,应将卡尺放到方能工具显微镜上进行检测确定其不重合度。

8.8.3 测内孔空刀槽专用游标卡尺零位误差的校准方法:调整千分尺(和量块附件)使之与图纸规定的测量下限相符。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与外径千分尺(或量块附件)测占轻轻接触,用目力观察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主尺身相应刻线的不重合度。

8.9 示值误差8.9.1 专用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要求应不大于0.02mm(图纸特殊规定除外)。

8.9.2 测壁厚的专用游标卡尺,可直接用5等量块组合以主尺和游标尺全长上均匀的选3点长度尺寸,在紧固及松开尺框的两种状态下进行比较校准。

9 校准结果的处理及校准周期9.1 在专用游标卡尺所有校准项目校准完毕后,在原始记录卡片中将所测的数据填入校准结果一栏。

校准结果符合图纸要求的卡尺,用蜡封作合格标识。

校准结果不符合图纸要求的卡尺,在可修理范围内的,开具修理单,并在待修理专用游标卡尺的非工作面上打上黄漆标志。

无法修理的,开具报废单,将报废专用游标卡尺打上红漆标志,将实物留下统一交废品库。

9.2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批检。

专用游标卡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本规范是根据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技字[2003]20号文及标科合[2003]175号合同要求下达的任务。

结合公司目前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发展的需求。

在原有的《专用游标卡尺(暂行)检定规程》的基础之上修订换版的。

2 编制工作的简要过程本规范由株航公司计量所负责组织编制工作。

根据公司科技部的统一安排,在本规范正式编写之前,由株航公司计量所组织了相当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根据任务来源和编制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编写大纲,并组织小组成员对编写大纲进行了讨论,确定了编制的具体内容。

随后又按照公司科技部要求,组织了编写小组成员对航空工业“三大规范”编写工作管理办法和编写规则进行了系统地学习,为以后校准规范的编写打下基础。

本规范在编写之前,主编人员对专用游标卡尺的使用、制造、设计、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掌握了当前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专用游标卡尺的型号、规格及使用质量状态,于2004年4月写出了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5月份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报审稿,7月份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审稿进行了评审,提出意见后,形成报批稿。

3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析与说明专用游标卡尺是根据被测零件的要求和被测零件的形状利用通用游标卡尺经过特殊工艺进行改制而成(虽然也有的专用游标卡尺不是利用通用游标卡尺改制的,但是,它是用通用游标卡尺的制造原理制造而成的),它的测量原理、读数、计数方法、使用原理等都与通用游标卡尺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测量爪。

专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是根据被测产品零件不同的形状而设计的,因此,测量爪的形状有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有直体式内测量爪和直体式外测量爪两种,直体式内测量爪是用来测量零件壁厚的;直体式外测量爪是用来测量零件的内尺寸的。

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要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一部分是针对测量爪而言。

测量爪的测量面一般是两个球面组成(也有平面或尖头的测量爪,但是很少见),测量爪的两个球面尺寸以及它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要求都十分严格,这是因为测量爪的尺寸、测量爪的表面质量、形状和位置公差与尺寸的示值部分密切相关,只有将测量爪这部分校准合格以后才能进行第二部分的校准工作。

等二部分是主尺刻线示值部分,这部分的校准应该完全按照国家标准JJG 30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校准。

在进行测量钻校准时操作人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测量爪比较长,因此在校准时一定注意量爪的变形量,变形大的测量爪将无法进行示值校准;二是对于校准直体式外测量爪时由于两测量面方向相反且相距较远,检查它们的同轴度要反复找正测量面,才能测量校准。

对于自制的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除了按照以上规定校准工作以外,还必须对游标卡尺测量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刻线精度等按照国家标准JJG30检定规程要求详细进行检查。

4 本规范相对于原有规程的改进本规范相对原有的规程在校准程序上作了调整,操作人员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来校准,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本规范根据专用游标卡尺在工作现场使用情况,在校准周期上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班检”改为“批检”,使校准周期更为科学、合理。

本规范对校准人员的资格进行了规定,强调了只有通过考试并取得“长度计量校准资格证书”的人员方能上岗操作,这对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质量提高将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

本规范对专用游标卡尺校准后的处理和原始记录的管理,采用了当今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使校准原始记录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5 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关系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并与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6 实施本规范的要求和建议本规范是一本专业性较强、且具有特定使用范围的技术标准。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校准操作,这样将对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质量有所提高。

专用游标卡尺的校准操作人员应该进行通用量具检定培训,熟练掌握通用游标卡尺校准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不断地积累使用呵呵操作经验,在计量检测设备和测量技术更新换代时使本规范的内容得到补充和完善。

由于编制业务水平有限,本规范可能存在不妥之处,希望大家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