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刘燕
《想别人没想到的》优秀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观点。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相关材料。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细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内容及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回答相关问题。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经历,互相启发。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课文讲述了哪些案例来阐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2. 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关于创新思维的文章,总结文章主要观点。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评价。
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创新思维的应用。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想别人没想到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价值。
2. 基本概念: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含义,解释创新思维的含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互相启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互相启发,提高创新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案例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准备实践环节的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成果,检查学生对“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掌握程度。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第3-4课时: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例子,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想、别人、没想到、创新、方法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创新的思考,导入新课。
3.2 朗读课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老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例子,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需要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课文、复习生字词等。
4.2 创新作业学生可以尝试想一个别人没想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读、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朗读、复习生字词等。
5.3 创新作业教师评价学生的创新作业,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文本,确保文字清晰,便于学生阅读。
6.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包含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6.3 创新思维工具提供一些创新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7.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
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优质教案
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优质教案«想他人没想到的»教案1: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失掉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践,培育先生〝想他人没想到的〞的创新看法。
教学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育先生的创新肉体。
教学难点:了解画师说的话,提高先生的审美情味。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1、师:同窗们,你们想听故事吗?明天教员带来了一个关于一个画师和他的三个徒弟的故事。
有个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他就想考考这三个先生,看看他们表现如何?这三个先生各是怎样画的?结果怎样?这个故事答案就藏在明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
请同窗们尽快翻开课本吧!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接上去请同窗们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在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先生按要求自学,教员巡视。
3.反省自学状况。
出示词语:召集、骆驼、显露、山峦、沙丘、禁不住、弯弯曲曲、连绵不时、假定隐假定现、豁然开朗。
指名读,齐读。
4、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一句话简明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感悟妙处1、同窗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接上去我们深化研读课文。
俗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同窗们拿起笔边读课文边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2、教员依据先生的回答引导点拨:(1)大徒弟画了什么?〝多〞表达在哪里?(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说一说画的内容。
师相机板书(密密层层、许许多多、两座山,两只骆驼)指点朗诵有关句子。
3、比拟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出示三幅画)师:请看,谁画的多?谁画的少?从哪里看出小徒弟画得很少?(一只……另一只)师:画师看了三个徒弟的画是什么表情呢?请在文中用〝——〞标出。
(1)出示句子: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显露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摇头称赞。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引入问题)同学们,全世界各国之间通用的话是什么话?(学生自由作答)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老师引入这个问题要告诉大家的是,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别人没想到的。
(板书: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明确学习目标。
(幻灯片出示)2.按自学要求初读课文。
(幻灯片出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3.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幻灯片出示)召(zhào)集骆(luò)驼(tuo) 连绵(mián)持续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1)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最后谁的画让画师最满意?(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
6.学生汇报,师小结并板书。
7. 指导学生评价这三幅画。
8.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9.指名读,师生评价。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定义和内涵。
2. 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4. 角色扮演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
2. 讲解:详细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情况。
3.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4. 学生课后实践成果:收集学生在课后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与“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相关的案例,用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关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角色扮演中。
有关于《想别人没想到的》优秀的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别人没想到的观点和想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堂讲授法: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及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3. 教学卡片或贴纸,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思维,为什么要有创新思维。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鼓励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6. 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针对每个小组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想别人没想到的》的读后感,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2、难点:体会画师说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1、导入: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吗?请哪位同学说一说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他的办法与大臣们的办法相比,好在什么地方呢?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能够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类似的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你从中又能学到一些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2、学习目标:①学会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
②体会小徒弟为什么会被画师称赞。
(二)自学质疑一自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生字、生词,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自学检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召.集()骆驼.()禁.不住()恰.好()露.出()起伏.()恍.然大悟()若.隐若现()数不尽.()弯弯曲.曲()称.赞()连绵.不断()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只禁____()____()____()____()曲称____()____()____()____()尽露____()____()3、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召集:密密麻麻: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二)自学质疑二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我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画师让三个徒弟画骆驼,。
大徒弟,二徒弟,而小徒弟,却得到画师的高度称赞。
(三)小组交流你知道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吗?(四)展示点拨1、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大徒弟、二徒弟和小徒弟画的内容,并说一说小徒弟的画与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相比,好在什么地方。
2、找出课文中画师说的话,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2.培养学生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能够运用正反问句进行思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2.课文分析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1.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出本课的主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2.通过展示图片或简短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并询问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Step 2 阅读文本(15分钟)1.让学生阅读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尽量理解故事的内容。
2.帮助学生解决生词或难句,并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Step 3 组织讨论(2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讨论,主题为“你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吗?”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提问、回答和评价别人的观点。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Step 4 进一步思考(15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 除了小熊指南针,你还能想到哪些东西可以帮助小熊找到食物?- 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小熊的经历?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Step 5 小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们要学会关注他人,乐于助人。
2.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并将其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延伸:1.请学生设计一个类似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情景,并向同学们展示。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编写这个故事,并加上自己的情节和想法。
3.鼓励学生观察班级或家庭中的人和事,尝试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情,并在课堂上分享。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信心。
(3)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与助人为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刻理解故事主题思想,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交流生字词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方法。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
(2)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作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3. 观察周围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是否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课堂组织是否有序,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想别人没想到的》公开课教案策划
《想别人没想到的》公开课教案策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主题。
2. 基本概念:解释“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进行解决,并向全班展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小组展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故事材料: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主题。
2. 成功案例:准备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
3. 问题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讨论和展示。
4.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掌握情况。
3. 问题解决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运用“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选定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的兴趣。
2. 基本概念:简要讲解“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式,阐述其重要性。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牢记字形、字义。
3. 课堂练习(1)设置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2)挑选几位学生上台,用生字词卡片进行互动游戏。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3. 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
六、教学拓展1. 故事接龙: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进行故事接龙。
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根据前一个人的描述,继续发展故事情节。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情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
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
二、【学情介绍】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
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会。
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
三、【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五、【教学重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①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上回书说到:在洛阳城中有位画师,画技一流,许多人都慕名前来买画。
有这么三个年轻人,一起来学画,他们都非常诚心。
画师被三个感动了,遂收下三人为徒。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就要出师了,画师召集三人出了一道题目,要考考三人。
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三)细读全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1、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出示课件)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并把找到的理由划出来。
小组先讨论,后推荐代表在班上说一说。
2、三个徒弟作画的不同构思和结果。
(出示课件)(1)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请你把划出来的段落读一读。
(2)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课件显示三幅画)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3)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4)三个徒弟的画,画师又是怎么评价的?(课件显示画师的话)(5)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6)指名读,师生评价。
齐读。
(7)听了画师的话,我们来看看这幅受到称赞的画吧。
《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优秀教案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优秀教案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默读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又带来了一个,想听吗?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非常喜欢画画。
每当选拔人才的时候,他常常会让前来考试的人根据他所出的一句诗画一幅画。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
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
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皇帝没有一个满意的。
但是,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
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1.1.3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1.1.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本解读2.1.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1.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1.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安排3.1.1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生字词。
3.1.2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写作手法,讨论文章主旨。
3.1.3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1.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4.1.3 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1.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5.1.3 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5.2 教学难点5.2.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2.2 运用创新思维,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5.2.3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课文文本6.1.2 多媒体教学设备6.1.3 生字词卡片6.1.4 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导入新课:通过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7.1.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7.1.3 文本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理解文章主旨。
7.1.4 写作手法讨论: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7.1.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7.2 课堂互动7.2.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扩音器
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谜语导入
1.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2.什么马不能骑?
3.黑人为什么喜欢吃白巧克力?
4.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
(二)骆驼介绍
(三)出示学习目标
二、听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以及多音字,师生共同学习。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出示自学提示:
(1)三位徒弟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来。
1.摘抄好词好句,复述课文内容。(必做)
2.请你以“我想设计一种新的……”为开头写一段话。
3.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花。
(二选一)
学
教
练
课文内容回顾练习:
三个
徒弟
画的内容
师傅的看法
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教学
后记
十字中心校2017年上期三年级语文教案
执教者:徐娟艳时间:月日
课题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
内容
教材45-46页共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学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带有关联词的句子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画杨桃》一课告诉我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和画画有关。
板书课题:12.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从前,有位画师,他让三个徒弟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
驼,看谁画的最多。
三个徒弟都很认真地画了,结果画师称赞了小徒弟。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画的?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课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出示自探提示:
⑴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讨论交流。
⑵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细细体会,并写下你的感受。
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疑合探
1.请同学们看大屏上的词语,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召集连绵不断连绵起伏半截
恰好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称赞
2.交流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
⑴大徒弟很多小骆驼
体会“密密麻麻”“得意”。
(得意时什么样子的,你能使者把得意的感觉读出来吗?)⑵二徒弟许多骆驼头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发现?:二徒弟是更用心的想,他想到了大徒弟没有想到的,于是他比大徒弟画的骆驼多。
谁来试着把这一段读一读?把思考,疑问的样子读出来。
⑶再来看小徒弟画了什么?
两只在山谷中走
3.欣赏三个徒弟的画。
自己谈感受。
预设:小徒弟画的骆驼并不多。
4.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却只称赞小徒弟的画呢?
生汇报。
出示画师的话。
谁知道“若隐若现”是什么意思?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连绵起伏”这个词语知道了小徒弟画的骆驼最多,因为群山大,能遮住很多的骆驼。
你认为这连绵的群山遮住了多少只骆驼?你认为呢?你呢?
“数不尽”这个词语就是数不完的意思,也就说在三徒弟的画里有数不完的骆驼在群山之中走着。
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里尽管他画得再多,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数一数,就总能数得清。
所以说小徒弟画的骆驼是最多的。
这不恰恰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变陈述句。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
了吗?谁想当大画师?来评价一下三个徒弟的画。
想象一下画师的表情,语气,试着模仿一下
5.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7.同学们,从三个徒弟的画画的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8.你们还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三、质疑再探
再次浏览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课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不急于告诉我们该怎样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最后揭开奥秘,说明小徒弟画的是最好的,这种写法是: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四、运用拓展
1.请你根据本课所学出一道题考考同学们。
2. ⑴说说你知道的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做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⑵下面四中情境,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A.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B.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C.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D.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3)韩愈的故事
(4)总结:只要你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我们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中要多动脑,敢创新,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
小徒弟两只代表无数只
二徒弟许许多多更多
大徒弟密密麻麻多
(妙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