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练习 大纲人教版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福尔马林、聚苯乙烯、油脂、生铁、铝热剂、肥皂均是混合物②冰和干冰都是酸性氧化物,固体时是分子晶体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④CO2、NH3、SO2、H2S、Cl2都是非电解质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⑥苯酚、纯碱、胆矾和H2O2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 A解析①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等的混合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上述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正确;②冰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正确;④CO2、NH3和SO2都是非电解质,H2S是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⑥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苯酚不是酸,属于酚类,H2O2为过氧化物,错误。
2.(2018·大连市高三双基检测)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答案 D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白磷转化为红磷等,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C项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等,D项正确。
最新高考一轮总复习化学人教版《第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备考指导
高考中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 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 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产品为题材考查胶体 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01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内
容
索
02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引
03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解析:NO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硝酸铵是易溶于水的盐,属于强电 解质,C项错误。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液氨是氨的液态存在形 式,均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知识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筛查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宏观角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角度。 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只有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 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如石油、石油的各种 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 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
SiO2、Fe2O3。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 ④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⑤酸性氧化 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
2024 高 中 总 复 习 优 化 设 计 GAO ZHONG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 第3章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 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
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循的规律。
考点一 物质组成及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2.同素异形体
[思维诊断 1]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 (O3) ④盐酸 ⑤铁 ⑥碳酸钠 ⑦空气 ⑧氢氧化钠 ⑨ 冰、水混合物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最新考纲要求
核心素养脉络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
区别与联系。
同层次、不同角度样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类;
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 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
念。
物质的性质。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1.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 法。如:
2.树状分类法
[思维诊断 2]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横线上: 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铜 ⑤小苏打 ⑥氧化 钠 ⑦Fe(OH)3 胶体 ⑧NaCl 溶液
三、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__混_合__物____。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 如 H2 和 D2、H2O 和 D2O。
(4)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不 是 化 合 物 , 是 混 合 物 , 如 淀 粉 (C6H10O5)n,n 值不同,分子不同,所以淀粉为混合物。
(5)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
2.有关氧化物的易错点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是酸性氧化 物,Al2O3 是两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CO 是不 成盐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 是金属氧 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4)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酸或碱,如 SiO2、Fe2O3 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大于4个。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
①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①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②实质: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3)二者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
3、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在物质与物质类别之间连线。
(2)树状分类法: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②HClO③苛性钠④铁⑤小苏打⑥氧化钠4、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5、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道路。
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
(2)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里作定向移动。
2020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提纲(精华版)
2020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提纲(精华版)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双线桥: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变化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 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
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解析:选C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墨烯是单质,属于无机物,错误;C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项,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错误。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选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3.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锌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可一步转化为乙酸。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 A.有机物B.共价化合物C.电解质D.离子化合物解析:选B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解析:选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错误。
2020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知识点汇编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混合物 胶体浊液 有机化合物物质 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概念:氧(氧化剂)--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还原剂)--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表示方法:双线桥失去2e- -1 0 0 -12 KBr + Cl 2 ==== Br 2+2KCl得到2e- 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 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NAN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V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Vn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公式: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①. 计算m=c×v×M ②.称量③. 溶解④.转移(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四、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1、分散质大小(nm)<1nm 1nm~100nm >100nm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HCl、H2SO4、HNO3、H3PO4、H2SO3等电解质碱:NaOH、KOH、Ba(OH)2、Ca(OH)2、Cu(OH)2、Mg(OH)2、Al(OH)3、Fe(OH)3等盐:Na2CO3、NaHCO3、CaCO3、BaSO4、Na2SO4、NaCl、AgCl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Al2O3、ZnO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CO、CO2、NO、NO2、P2O5、SO2、SO3非电解质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非酸性的非金属氢化物:NH3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新人教版
单质不是化合物,C错误;H2SO4、NaOH、NaCl均为强电 解质,其中NaOH、NaCl都属于离子化合物,H2SO4为共价 化合物,D错误。
【加固训练】 (2019·福州模拟)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②电解质:明矾、 冰醋酸、石膏 ③酸性氧化物:CO2、Al2O3、SO3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
石墨 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
C.②⑤⑥
D.②⑤
【解析】选D。①中水银是纯净物,错误;③中Al2O3是 两性氧化物,错误;④中2H2是单质,而同位素是具有相 同的质子数而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不同原
子,错误;⑥液氯既不是非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错误。
考向二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转化 【通考点·融会贯通】
角度2 物质的分类 3.(2019·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A。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B 项错误;HClO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不属于高分 子化合物,D项错误。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 【通考点·融会贯通】 1.正确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 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 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 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3)酸性氧化物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的化合物是碱,A正确;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是酸,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错误;铵盐不含 有金属元素,C错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 一定含有氧元素,D错误。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的分类及题材操作角度(工艺流程)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的分类及题材操作角度(工艺流程)课时作业1.高纯MnCO3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实验过程如下:(1)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95℃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3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植物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除杂过程的操作为: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锰矿,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③…操作①中使用碳酸锰调pH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中加入双氧水不仅能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能提高软锰矿的浸出率。
写出双氧水提高软锰矿浸出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30℃~35℃下, 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硫酸锰净化液中,控制反应液的最终pH在6.5~7.0,得到MnCO3沉淀。
温度控制35℃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室温下,Ksp(MnCO3)=1.8×10-11,Ksp(MgCO3)=2.6×10-5,当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
若净化液中的c(Mg2+)=10-2mol/L,试计算说明Mg2+的存在是否会影响MnCO3的纯度。
____________。
【答案】使软锰矿粉充分反应,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作还原剂增加MnCO3的产量(或不引入新的杂质等)MnO2+H2O2+2H+=Mn2++2H2O+O2↑ 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Ksp(MnCO3)=c(Mn2+)·c(CO32-),当Mn2+沉淀完全时,c(CO32-)=1.8×10-11/1.0×10-5=1.8×10-6mol·L-1,若Mg2+也能形成沉淀,则要求Mg2+>2.6×10-5/1.8×10-6=14.4mol·L-1,Mg2+的浓度0.01mol/L远小于14.4 mol·L-1,所以Mg2+的存在不会影响MnCO3的纯度【解析】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加入浓硫酸和植物粉浸出过滤得到滤液除去杂质,加入碳酸氢铵形成沉淀通过一系列操作得到高纯碳酸锰,(1)升温、搅拌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反应速率,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95℃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3小时的目的是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加入植物粉是一种还原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使软锰矿粉充分反应,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作还原剂;(3)根据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分析,温度控制35℃以下的原因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在30℃~35℃下,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硫酸锰净化液中,控制反应液的最终pH在6.5~7.0,得到MnCO3沉淀、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设计,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讲义(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讲义(含解析)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江苏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熟悉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的组成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基础自热身]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能深化扫盲点] 1.常见的气体混合物水煤气爆鸣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主要成分CO、H2 H2、O2 CH4 H2、CH4等CO、CO2、N2等丙烷、H2等乙烯、丙烯等 2.常见的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硬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汽油主要成分NH3、H2O Cl2、H2O 盐酸、硝酸含Ca2+、Mg2+较多的水Na2SiO3、H2O 甲醛、H2O C5~C11 的烃 3.常见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铝热剂主要成分CaO、NaOH CaClO2、CaCl2 Na2O·CaO·6SiO2 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Al、金属氧化物[对点练] 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0年高考化学新课改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65张PPT)
误区 2 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
是碱 (1)NaHSO4、CuSO4、NH4Cl 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2)Na2CO3、NaHCO3 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误区 3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
物相对应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
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⑦
解析:胶体和溶液均为混合物,①正确;BaSO4 是盐,属于 强电解质,②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③错误;铵盐、 含氧酸盐中含有共价键,④正确;木炭还原氧化铜是置换反 应,但不是离子反应,⑤错误;金属氧化物 Mn2O7 是酸性氧 化物,CO 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⑥错误; 金刚石粉末与石墨粉末均由 C 元素组成,但二者混合后是混 合物,⑦正确。
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
氧化物,如 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Fe3O4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用途及转化关系 【精讲精练快冲关】
知能学通
(一)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无 机
碱按按水碱溶性性强难可弱溶溶强弱性性碱碱碱碱::::__N____NN__H__Ma____a3__O__·gOH____H__HO__2__O、__、H____等__B_K2___a、___O___OCH___H_u__、___O_2__B、___Ha___K___O2___O_H___H等___2____等__等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答案:A
[方法技巧] 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
(1)S 燃烧不能直接生成 SO3 而是生成 SO2。 (2)Al2O3、SiO2、Fe2O3 与 H2O 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H2SiO3、Fe(OH)3。 (3)NH3 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 NO2。 (4)Fe 与 Cl2 反应不能生成 FeCl2。 (5)Fe 与 H+、Cu2+、S、I2 反应不能生成 Fe3+。
[特别提醒]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 在 1~100 nm 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 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3)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4)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 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
K2SO4
KCl
答案:C
④
(NH4)2SO4 NH4Cl NH4Cl
(NH4)2SO4
4.下列液体中,不. 会. 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Βιβλιοθήκη 3 溶胶 ⑥肥皂水A.①③
B.⑤⑥
C.②
D.④
解析:②中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④中物质属于
溶液,剩余物质均属于胶体。
(3)胶体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①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 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透过,用过滤的 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浊液。 ②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 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 将所得溶液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渗析袋中,置于流动的蒸馏水里 一段时间即可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考纲点击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石墨及C60。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如CO和CO2、H2O与H2O2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即时训练1判断正误(用“√”或“×”填写)。
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Al、Fe、Cu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的骨架分:链状化合物(即脂肪烃):CH3CH2CH2CH31.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Eg: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Eg2.烃:链烃(脂肪烃),环烃(脂环烃),芳香烃。
饱和烃,不饱和烃。
饱和链烃(烷烃、石蜡烃),不饱和链烃。
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
基:烃基,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苯基;羟基、硝基、磺酸基。
同系物,同系列,系差。
原油,蒸馏,分馏,干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馏分,直馏汽油,裂化汽油,裂化气;辛烷值。
磺化剂,芳香性。
一种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二种求气态有机物分子量的方法:密度法、相对密度法。
三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
三种工业生产方法的演示:石油分馏、裂化、煤干馏。
三种同分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种类异构。
四种代表物质:甲烷、乙烯、乙炔、苯。
五类有机反应: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加成、氧化(氧化剂氧化、燃烧)、高温分解(裂化、裂解)、加聚。
五种表示有机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五种物质的制备:甲烷、乙烯、乙炔、溴苯、硝基苯。
五种求气态有机物的分子式:分子组成法、最简式法、燃烧方程式法、通式法、试探法。
六种烃:烷烃、烯烃、炔烃、苯系芳烃、二烯烃、环烷烃。
3、烃分子的空间构型(1).基本模型:甲烷(CH4)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与中心碳原子相连的4个氢原子中,只能有2个氢原子与碳原子共面。
乙烯(CH2=CH2)分子的6个原子和苯(C6H6)分子的12个原子共平面结构。
乙炔(CH≡CH)分子的直线型结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
(2)、基本方法:烃分子里,碳碳单键可以旋转。
形成双键和三键的原子不能绕轴旋转。
苯分子中苯环可以绕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直线。
稠环芳香烃由于共用碳碳键,所以原子共平面。
二、按光能团分类。
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 n H2n+2(n≥1)————CH4(Mr:16)由C、H构成,成SP3杂化。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教案苏教版【共3套42页】
本套资源目录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第1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教案苏教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第2单元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教案苏教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第3单元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教案苏教版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组成、分类和变化;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种类。
2.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微观粒子组成(分子、原子或离子)。
3.变化观念——从不同物质的变化关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社会责任——认识传统化学文化贡献和古典文献中化学工艺。
1.物质的组成(1)构成粒子(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同素异形体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物质类别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 2、SO 2。
b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 、Cu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1. (2020·广东化学,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氯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不含极性键由此可迅速排除③和⑤,故选B。
答案:B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解析:②中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能源;⑤中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⑥中纯碱为盐。
答案: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A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并不只是分散质微粒,还包括分散剂;B项,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是溶液;D项,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C4.(2020·模拟精选,山东潍坊模拟)下表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X Y Z解析:许多共价化合物也属于电解质,电解质的范围应大于离子化合物,故C项不正确。
答案:C5.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仔细分析每组中各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上的特点,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它是次氯酸的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或BaCl2,Ba为第第ⅡA族金属,而Na、K为第ⅠA族金属)。
(2)只有Cl2中氯的化合价为0价,其他均为+5介。
(3)只有HCl为无氧酸(或H4SiO4不溶于水)。
(4)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均为纯净物(也可把CuSO4·5H2O列出来,因为其他三种都是气体)。
(5)只有钠为活泼金属,其他均为不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之后(也可把汞单列出来,因为在常温下只有汞为液态,其他金属均为固态)。
答案:(1)NaClO(或BaCl2)(2)Cl2(3)HCl(或H4SiO4)(4)空气(或CuSO4·5H2O)(5)钠(或汞)6.(2020·原创)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 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1)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将ZY 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 .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解析:本题通过对硫、氯、铁三种常见元素的推断,主要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胶体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因X 2-、Y -均与Y 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说明X 、Y 同周期,且分别属ⅥA 和ⅦA 族元素,又根据ZY 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推知ZY 3为FeCl 3,即X 、Y 、Z 分别是硫、氯、铁元素,从而可如下作答:(1)为HClO 4,(2)Fe 3++3H 2O=====△Fe(OH)3(胶体)+3H +,此液体为胶体,因而具有a 、b 、d 的性质。
答案:(1)HClO 4 (2)Fe 3+3H 2O=====△Fe(OH)3(胶体)+3H + abd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 .做饭用的不锈钢锅C .餐饮用的可口可乐D .消毒用的碘酒解析:A 中冰水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B 项不锈钢锅是合金,不是纯净物,C 、D 都是溶液是混合物。
答案:A2.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 .氢硫酸、烧碱、绿矾C .石炭酸、熟石膏、醋酸钠D .磷酸、乙醇钠、苛性钾解析:A 项中纯碱是盐不是碱,C 项中石炭酸是酚类化合物不是酸,熟石膏是盐,D项中乙醇钠不是碱,故只有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错误的是( )A. 混合物:盐酸、生铁、空气B.化合物:CaCl2、NaOH、HClC.盐:CaO、碳酸钙、食盐D.单质:C60、O3、石墨解析:C中CaO为碱性氧化物不属于盐其分类均对。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解析:A项,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则没有;B项,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Ca(OH)2,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O3是单质不是化合物;D项,CuSO4·5H2O为纯净物。
答案:A5.(2020·试题调研,广东佛山3月)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解析:在分散系中溶液的分散质颗粒最小,又因蛋白质属于大分子蛋白质溶于水得胶体,而非溶液,故D符合。
答案:D6.(2020·试题调研,山东日照5月)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位素:126C、136C、146C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①中水银是纯净物②中聚苯乙烯是混合物,HD是单质。
答案:C7.(2020·模拟精选,广东广州4月)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解析:A项,胶体也是均一、稳定的;B项,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应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是所有微粒在溶液中的运动方式;D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分散系。
答案:C8.(2020·改编)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解析: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鸡蛋白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物理变化,A正确;胶体是分散系,为混合物,B错;稀H2SO4先使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而后又使其溶解,C正确;D是利用胶体的电泳除尘,正确。
答案:B9.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①糖类②塑料③石油④蛋白质⑤合成纤维⑥棉花⑦陶瓷⑧玻璃⑨天然气⑩水泥⑪合成橡胶⑫煤⑬油脂⑭羊毛A.①④⑬B.②⑤⑪C.⑦⑧⑪⑭D.③⑨⑫解析:A项中三者都是基本营养物质;B项三者是合成材料;C项不能归为一类;D 项三者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C10.“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B二、非选择题11.(2020·原创)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
(2)不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发生上述反应的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各组内物质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1)ⅠH2SO4(2)ⅡNaOH2NaOH+Cu(NO3)2===Cu(OH)2↓+2NaNO3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MgCl2=Mg(OH)2↓+2NaCl12.分别设计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有: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聚光束仪。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