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治疗青少年
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18例报告
程度、 胸骨 扭 曲和 肋软 骨 骨化 等 情况 。按 H lr al 指 e 数将 损 害分为 中至重 度 1 , 重度 4例 。胸部 病 4例 极 变 情 况 为前 胸 壁 凹陷 上 口范 围 80c ×60c ~ . m . m 1.c 3 m×1.o 胸骨 凹陷深 度 20~40c 平 均 0 1 m, 0 . . m, (. 02 c 28± .) m,漏 斗 容 水 体 积 3 5~10m ,平 均 1 l
李 建亮 钱 永跃 徐 忠恒 徐卫华 蒋堪秋
【 要 】 目的 摘
法
探讨 胸 腔镜 下 N s 手 术 治疗 漏 斗 胸 对青 少 年 患者 应 用 的可 行性 。 方 us
1 8例均顺利完成手 胸腔镜下微创矫正
2 0 年 9月至 2 0 年 8 05 08 月对 1 8例漏 斗胸 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 N s 手术 , H ir us 按 a e 指数将 l
资料 与方 法
位 , 臂外 展 。用 软尺 沿胸 廓 表 面测量 双 侧腋 中线 双 的长度 , 用 与其相等 或短 1 m 的矫形板 , 选 —2c 矫形 板 两端沿 胸壁 塑形成 弧形 。术前 标记 胸骨最 低点及
与其相平 的两侧肋骨最高点和两侧切 口。 平胸骨体
最低 点在 双侧腋 前线 至腋 中线做 2c m横 切 口, 右侧 切 口内偏 下第 1 ~2肋 间置 入胸 腔 镜 ,在胸 腔 镜下 将 分 离器 穿入 右侧 胸 腔 , 紧贴胸 骨最 低点 穿 至左 并 侧胸腔 , 自左 侧切 口穿 出 , 时行 胸 壁 手 法 按压 塑 同
损害分为 中至重度 l 4例, 极重度 4例 。并评价手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结果 优 良, 2例为 良好 , 随访 1 6 月 , ~3 个 患者钢板无移位 , 无伤害事件发生 。 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在单肺通气下对肺功能影响进展论文
特发性脊柱侧弯在单肺通气下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33-01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实施单肺通气(olv)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术侧肺中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健肺,确保气道的通畅,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控制通气的分布,避免术侧肺膨胀以利于手术。
脊柱侧弯患者因胸廓发育畸形使得胸腔要比正常人的窄小,传统的麻醉插管已不能满足侧弯患者在前路松解矫形中的要求,因单肺通气条件下能最大限度的方便手术者的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使用以前的麻醉方式的影响要小,所以近年国内外的医学者们把单肺通气这一技术从胸外科手术中运用到了脊柱手术中。
在这一条件下研究单肺通气对脊柱侧弯患者的肺功能影响也就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单肺通气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仍然存在诸多争论,对于单肺通气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治疗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尚缺乏科学的定论,有人认为能改善肺功能,也有的人认为无明显影响,甚至有的人认为是损害肺功能的,本文就单肺通气技术的进展及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目前使用的单肺通气术主要有三种:单腔支气管导管、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阻塞导管[1]特发性脊柱侧弯与肺功能的关系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常见的一种脊柱侧凸,其中以青少年的特发性脊柱侧弯为主,且好发于女性。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空间的脊柱畸形,它常伴有胸廓和肋骨的畸形,椎体旋转,椎体小关节的丢失或畸形,凸侧肋骨的分开,剃刀背的形成,凹侧肋骨的相互挤压等等,这必然会引起两侧胸廓的不对称及胸腔容积的改变而影响肺功能,严重的可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前路松解矫形的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通常可以根据患者的cobb角的大小、脊柱的柔韧性及椎体矢状面的形态等因素来决定的,对于严重的主胸弯或合并胸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肺功能值在术前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损害的,在对其实施手术前,先行外固定支架逐步牵引,让患者有个缓慢适应的时间,并通过锻炼呼吸功能来改善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能力,术后仍需加强肺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浅谈特发性脊柱侧弯AIS[2]
支具治疗的陷阱请大家关注
1.对于前凸性的侧弯,支具治疗一定要慎重。
2.对于已经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或者心肺功能减低,支
具治疗一定要慎重。 3.即使接受支具治疗,不少医生或者家长不让孩子活 动或避免孩子剧烈活动,这又是一个极大地错误和陷 阱,正确的做法是:无论是支具治疗还是其他的保守 治疗,孩子的运动量或者活动量不是减少而是要增加 ,以最大限度允许孩子的心肺功能扩展,即使减少侧 弯的矫正度,也要确保心肺功能。
(一)病史 (二)体检 注意三个重要方面:畸形、病因及并发症。
缪苗,12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缪苗,12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外相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有脊柱侧弯者身材瘦长,并可有以下表现:
1)直立状态下向前弯腰时,两侧背部不等高; 2)领口和双肩不平;
3)一侧后背异常隆起;
4)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 5)腰部一侧有皱褶; 6)两侧髋部不等高; 7)两侧下肢不等长。
微创治疗技术
1993 年 Mack 首次应用胸腔镜进 行脊柱前路手术。胸腔镜辅助下 脊柱侧弯前路矫形是在微创技术 领域中难度较大的一项研究 ,大 量统计学资料显示 ,胸腔镜辅助 技术 (包括锁孔和小切口技术) 在 进行胸椎疾患短节段的病灶清除、 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和内固定重 建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相 信随着影像定位系统、镜下矫形 系统的完善和手术经验的积累 , 必将进一步发挥其特有的微小创 伤技术优势来完成对脊柱侧弯的 矫形。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King分型
依据侧凸的部位、顶椎、侧凸严重程度和柔韧性将其分成5型。 Ⅰ型:胸弯和腰弯都越偏离骶中线的S形侧凸;站立位像上,腰弯
大于胸弯4度以上;柔软度指数为负数,即侧凸位时主弯腰侧凸度 数和旋转度时矫正均较胸弯少。另一情况是,站立位像上虽胸弯 大于腰弯,但侧方弯曲像上胸弯似较腰弯更柔软,也是I型; Ⅱ型:胸弯和腰弯都偏离骶骨中线的S形侧凸,胸弯大于腰弯;侧 方弯曲提示腰侧凸柔软性较胸弯好时,柔软度指数大于0,属典型 双弧侧凸。 Ⅲ型:为胸弯,其代偿腰弯不偏离骶中线; Ⅳ型:为长胸弯,L5被骶骨中心垂线平分,但L4倾斜入长胸弯之 中,顶椎明显偏离骶中线; V型:双胸弯:T1倾向上胸弯凹侧;在侧凸曲屈像,上胸弯为结构 性弯曲,即其侧凸度大于35°,侧方弯曲相仍大于20°,其顶椎 大于1度旋
1例胸腔镜下小儿漏斗胸矫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3.1.1 术 前 常 规 准 备 包 括 血 尿 常 规 、出凝 血 时 间 、肝 。肾功 能 、电 解 质 ,并 测 量 身 高 与 体 重 ,以 了 解 患 儿 发 育 情 况 和 对 手 术 的耐 受 性 ,了解 各 脏 器 功 能 ,做 好 心 电 图 、胸 片 、心脏 超 声 各 项 检 查 ,同 时 要 向患 儿 家 属 交 代 各 项 检 查 的 目的 和 要 求 ,使 其 能 积 极 配合 手术 。
患 儿 ,女 ,4岁 ,因 “胸 骨 凹 陷 半 年 余 ”于 3月 21日拟 漏 斗 胸 收治 入 院 。查 体 :T 36.8℃ ,P 108次 /分 ,R 21次 /分 ,体 重 l7 ,胸 廓 对 称 ,双 肩 前 倾 ,胸 骨 中下 段 凹陷 ,吸 气 时 明 显 ,约 7 cm× 8 cm×2.5 em 大 小 ,容 积 约 22 ml。胸 片示 胸 骨 剑 突 凹 陷 明显 ,予 完 善 各 项 常 规 检 查 及 术 前 准 备 ,3月 25 日全 麻 胸 腔 镜 下 行 Nuss术 。术 后 予 一 级 护 理 (3月 26日改 二 护 )、禁 食 6小 时后 改 流 质 (3月 26日改 普 食 )、右 侧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管 一 根 (3月 29拔 除 )、心 电监 护 (3月 26日停 )、吸 氧 1 L/r ain(3 月 26日停 ),予 抗 感 染 、止 血 等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患 儿 术 后 恢 复 好 ,无 胸 闷 ,无 活 动后 气 促 ,胃纳 可 ,体 温 正 常 ,胸 壁 创 口对 整 齐 愈 合 良好 ,无 红 肿 、渗 出 ,钢 板 固定 妥 善 ,于 4月 1日 出 院 。 患 儿 出 院后 通 过 复 诊 、电 话 等 形 式 回 访 得 知 活 动 自如 ,无 胸 痛 、气 促 ,发 育 良好 。 2 治 疗 方 法
外科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月第19卷第4期·综述及个案报道·青少年AIS系脊柱三维畸形,即冠状面上脊柱呈现出侧方弯曲现象,并伴严重程度不等的脊柱旋转特征。
关于本病病因,理论上认为与激素、遗传、肌肉呈现出不平衡发展、不良姿势等具相关性,但并未有明确论证[1]。
对于正处于发育高峰期的AIS患者而言,若未行及时且有效治疗,则其脊柱侧凸程度可随发育进程而渐趋加重,除可诱发背部疼痛外,更可影响心肺等脏器功能,甚至造成瘫痪。
目前,临床较常采用的方案有支具、手法治疗及电刺激等保守治疗,但对于Cobb角>45°时或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病情者,需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纠正畸形,并对其曲线进展予以有效防范,促使躯干平衡性及对称性尽早恢复[2]。
作为较为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性病变,其手术方案几经变迁,而1984年CD系统的出现,提出了划时代的“三维矫形理论”,为AIS治疗开创了新的局面,但其挑战在于,对于低龄儿童而言,其曲线进展情况难以做出可靠预估,临床应用有所局限。
伴随着近10年科技的飞跃发展,机器人辅助技术、非融合手术技术等逐渐涌现,AIS治疗取得长足发展。
本文即针对近年青少年AIS外科治疗策略展开分析与总结,综述如下。
1 椎弓根内固定术“三柱理论”的提出与不断完善,包括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日渐成熟,对于脊柱内固定矫形系统,其已由全钩结构向钩钉结合方向转换,直至当前的全钉系统——椎弓根螺钉系统。
在临床对椎弓根内固定术予以实施,可直接于脊柱三柱结构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具较好的矫形力及矫形效果。
而且螺钉仅于椎弓根内置入而不涉及椎管,对于硬膜损伤风险可予以有效规避。
此外,采用钉棒相连接方式,操作更为简便,相较于钩棒连接,更具优势。
然而在螺钉置入时,若患者存在结构性侧弯或存在严重退行性改变及发育畸形等,或可发生误置,尤其是AIS的患者椎弓根直径较小或发育不良,误置比率相对更高,而误置可造成血管及神经损伤,导致严重后果。
前路胸腔镜矫形内固定对特发性脊柱侧凸躯干旋转的矫正效果
摘
要: 【 目的 】 比较前路胸 腔镜矫形 内 固定 与后路矫形 内 固定加 胸廓成形 术对特发性 脊柱侧 凸剃刀背 畸形的矫 正效
果 【 方 法 】对 3 6例行前路胸 腔镜矫形 内固定及 2 9例后 路矫形 内同定加 胸廓成形术 的特 发性脊柱侧 凸患 者进行随访 , 通过 脊柱侧 凸测量尺测量术前 及术后 3 、 6 、 1 2和 2 4月躯干旋转 度 ( A T R ) , 比较 两组对剃 刀背畸形矫 形的效果 。通过 N a s h&Mo e
f u s i o n (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g r o u p ) ;a n d 2 9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p o s t e i r o r s e g m e n t a l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w i t h t h o r a c o p l a s t y ( p o s t e i r o r g r o u p ) .
第 3 4卷
2 0 1 3年
第 1 期
1 月
巾山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U N Y A T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3 4 No . 1
2 . S p i n e C e n t e r ,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o s p i t a l , S i n g a p o r e 1 1 9 0 7 4 )
A b s t r a c t :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a n t e i r o r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p o s t e i r o r i n s t u r m e n t e d f u s i o n w i t h t h o r a c o p l a s t y o n r i b a n d l u m b a r h u m p c o r r e c t i o n . 【 M e t h o d s 】T h i t r y — s i x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i n s t u r m e n t e d
胸椎脊柱侧凸前路微创矫形
胸椎脊柱侧凸前路微创矫形概论一、历史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Michael Mack和John Regan等最先在德克萨斯脊柱研究中心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几乎同时,Frank Eismont进行了动物实验。
而Ronald Blackman则进行了动物、尸体和临床实验。
1991年9月,一篇文章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医学科学专栏上,表示赞同胸腔镜技术是一种“进胸手术的新途径”。
这项技术代表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因为通过内窥镜置入胸腔的外科手术器械,而不必切断肋骨,并可以使用l英寸长的切口而不必行8~10英寸以上的切口。
内窥镜与一个电视摄像头相连并通过套管置入胸腔,通过其他的鞘管可置入其它的手术操作器械。
摄像头的光源可以使图像得到必要的放大。
在1992年3月23日,《时代》杂志把内镜外科定义为“所有手术中最温和的一刀”,并惊呼:巴掌大小的电视摄像头、小型化的手术器械以及微小切口将手术的痛苦一扫而光(也就是使用微创技术来进行电视辅助下手术来去除外科疾病的痛苦)。
1993年,这项技术出现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脊柱侧凸研究协会会议上,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北美脊柱协会(N A S S)会议上。
1993年的11月份的《今日美国》杂志总结了脊柱胸腔镜技术的特点:带有多重芯片的图像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外科医生通过小的切口或套管在胸腔内辨认结构的能力;电视内窥镜在器械上保证了脊柱外科医生能够进行脊柱畸形的内镜下前路松解手术;取自髂棘或肋骨的植骨块可通过一个狭窄的内镜套管置入椎间隙内;与开胸手术的9~12英寸以上的切口相比,胸腔镜治疗脊柱侧凸的美学效果也有巨大的提高。
Mack等于1993年最先开展了胸腔镜下脊柱畸形前路松解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用胸壁锁孔代替长的手术切口,无须切断背阔肌、前锯肌和肋间肌,对肩关节的活动和呼吸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椎侧凸的微创矫形治疗成为可能。
胸腔镜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术肺功能护理
胀 情况 。
1 . 1 一般 资 料
选取2 0 0 4 年 2 0 0 9 年在 本 院实 施 胸腔 镜 下 前 路矫
患 者 取 侧 卧 或坐 位 , 人 工 叩背 , 2 - 3 次, d , 1 0 ~ 1 5 mi n / 次, 保 持 呼 吸
1 . 2 . 1 术前综合性呼吸训练
①腹式呼吸 : 患者身体放松 , 可将
双 手 置 于腹 部 , 便 于 在 吸 气 时协 助 腹 部 肌 肉收 缩 , 慢慢深吸气 , 腹 部 收缩 , 然后 腹 部 放 松 , 慢 慢 呼气 , 以减 慢 呼 吸 频率 , 增加潮气量 ,
特发性 脊柱 侧凸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_ l 】 , 发病率约 为
1 %一 3 %, 好发 于 1 0 - 1 6 岁 的 青少 年 。 由于 脊 柱椎 体 旋 转 及矢 状 位 曲
以下 。 术 中注意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避免造成呼吸道阻塞 。
1 . 2 . 3 术 后 呼 吸系 统并 发症 防治 1 . 2 . 3 . 1 呼 吸 系统 观 察 胸腔镜下脊柱微创手术在双腔管插管 、
当代 护士2 0 1 3 年0 8 月 下 旬刊
一 6 7。
胸腔镜 下青少 年特发性 脊柱侧 凸前路 矫形 术肺 功能护理
陈学樊
摘要 目的
谭 晓菊
回顾 性分析2 4 例 青
探 讨对胸腔镜 下青 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 形术实施规 范围手 术期肺 功能护理 的有效性 。 方法
胸腔镜手术了解
胸腔镜手术了解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它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
完全胸腔镜手术仅需做1~3个1.5厘米左右的胸壁小孔。
微小的医用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大的显示屏幕,等于将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胸腔内进行手术。
手术视野根据需要可以放大,显示细微的结构,比肉眼直视下更清晰更灵活。
所以,手术视野的暴露、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现、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等优于普通开胸手术。
胸腔镜适用的疾病1.原发性肺癌:早期肺小细胞肺癌,T1~3N0~1M0或孤立的单站N2淋巴结肿大的ⅢA期病例。
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后,也可试行胸腔镜手术。
2.肺转移瘤原发灶控制良好,没有肺外转移,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内或一侧肺叶内,手术能切除所有病灶,但无法通过有限的肺切除,如楔形切除等完成时,可以通过胸腔镜肺叶切除完成。
3.其他肺部肿瘤:肺母细胞瘤、脂肪肉瘤等。
4.肺大泡引起的复发性气胸。
5.双侧同时发生气胸或对侧有气胸病史者。
6.自发性气胸持续漏气3天以上,肺不能完全复张者。
7.自发性气胸伴张力性气胸者。
8.合并有COPD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者。
9.巨型肺大泡压迫正常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压迫血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10.肺大泡破裂引发的脓胸,包裹性脓胸造成胸膜肥厚而限制肺复张的患者。
胸腔镜手术时间主要根据肿瘤切除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的情况来决定,一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常见的,有的甚至更短,像肺大泡如果用胸腔镜手术时间就比较短。
比较复杂的手术如肺部手术或者食管癌手术,时间会相对延长。
胸腔镜的优点1.胸腔镜切口小,一两个小洞就可以切除病变,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5年生存率可达100%,而且患者第二日方可下床自行活动,痛苦减少许多。
2.在同样达到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胸腔镜放大手术视野,手术操作更细致,手术中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预后恢复快,用很小的创伤把病灶切除,达到和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为患者减轻痛苦。
小儿外综述 (1)
脊柱侧弯治疗进展[摘要]脊柱侧弯类型包括功能性脊柱侧弯及结构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属结构性脊柱,约占全部脊柱侧弯80%左右,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影响了约0.5%-3% 的学生。
由于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相信AIS发病率可能进一步升高, 脊柱侧弯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关键词:脊柱侧弯治疗展望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
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
脊柱侧弯是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对脊柱侧凸定义如下:应用Cobb’s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度称为脊柱侧凸[1]。
脊柱侧弯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两种类型,后者又分为不明原因引起的特发性脊柱侧弯以及由各种疾病如先天、代谢、神经及肌源性等引起的非特异性脊柱侧弯。
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更常见,约占80%左右[2,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约占学生总数的0.5%-3%,其中约10% 需要外科矫正[3-5]。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蓬勃发展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空前加大,中小学的脊柱侧弯发病率可能随之增加。
AIS的预后在于早发现、早处理,本文就对脊柱侧弯的治疗进行阐述。
一、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AIS早期和程度较轻患者的最佳选择,其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脊柱侧弯的进展,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手术治疗。
尽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脊柱侧弯,但其中侧弯10度或10度以上需要治疗者尚不足10%[6] 。
AIS一旦被发现,就应该对侧弯角度进行测量以估计侧弯发展的可能性,目前仍无可靠的方法来预测初诊的患儿脊柱侧弯是否继续发展,因此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就成为了所有AIS患者最初步的干预方法.通过定期复查脊柱X线片对患儿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性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4 2例 N s u s手 术 临 床 资 料 。结 果 4 2例 手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 均 手 术 时 间 7 平 o
an术 ri , 后 平 均 住 院 时 间 5 3 , . 术后 平 均疼 痛 时 间 6 9d d 。 。7例 患 者 术后 置 1 胸 腔 引 流 管 , s例 患 者 术 根 3 后 未 置 胸 腔 引 流 管 。 术后 发 生排 异 反 应 1 、 口感 染 3例 、 例 切 气胸 4例 、 侧 大量 胸 腔 积 液 及 心 包积 液 】 双 例 。结 论 术前 良好 的心 理 护 理 和 充 分 的 知 识 宣教 可 使 患 者 更好 地 配 合 手 术 ; 后 早 期 严 密 观 察 生 命 术
愈。 2 护 理
2 1 术 前 护 理 .
12 手 术 方 法 .
气 管 插 管 全 麻 ( 2岁 以 上 插 双 腔 管 ) 1 。仰 卧
Hale Waihona Puke 位 , 上 肢 伸 平外 展 9 。找 出 胸 骨 凹 陷最 明显 处 , 经 过 此 点 双 O, 取 的水 平 线 , 线 为 钢板 拟 经 过 线 , 此 水 平 线 最 高 点作 为钢 板 次 取 出 入 口, 两 侧 腋 前 线 至 腋 中 线 间 纵 切 口 3c 分 离 肌 层 至 取 m, 肋 骨 , 右 两 边 分别 肌 下 游 离 至 出人 口, 成 可 容 纳 固定 钢 板 左 形 的 间 隙 , 右 侧 所 选定 置钢 板 的 肋 间 下 一 肋 间 插 入 t cr单 在 r a, o 肺 通气 , 人 胸 腔 镜 , 引 导 器 由 右 侧 切 口进 入 肌 隧 道 , 入 置 将 至
管。
4 0 该 畸 形 的 发 展 具 连续 性 , 程 度 可 以 从 很 轻 发展 到 严 重 , 0, 其
脊柱侧弯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青少 年特发性脊柱 侧弯好发 于 4 l 年龄段 , ~ 0岁 目前 其 发 病 原 因 仍不 是很 明 了 , 以女性 患者 居 多 。 中 6%好 发 于胸 段 ,5 其 2 1% 发 于胸 腰 段 。 尤 以 右 侧 弯 多 见 , 弯 与 左 弯 的 比例 为 8l 其 右 :…。
治疗 手 段 有 非 手 术 治 疗 和 手 术 治 疗 。 手 术 治 疗 的 目的 是 通 过
23 术 中体 位 采 用 侧 卧 位 。 . 一般 是左 侧 入 路 , 手 术 体位 利 于 主 此
动 脉 的 剥 离 和 牵 拉 I, 不 容 易 感 染 胸 腔 。 主 要 是 使 患 者 侧 弯 且
的凸侧面上 。 24 巡 回 护 士 配 合 -
3 11 手 术 前 检 查 用 物 准 备 是 否 充 分 , 物 准 备 充 分 可 保 证 手 .. 用 术 的顺 利 进 行 。 3 1 术 中仪 器 设 备 的 管 理 术 中 用 到 的 电 刀 威 力 大 , 使 用 时 .. 2
介绍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血 。 常规 进 切 口, 据 所 要 显 露 的 椎 体 于 高 于 椎 体 2个 节 段 处 根
切 断 约 5 m 长 肋 骨 , 3个 。每 个 切 口均 用 窥 镜 支 撑 , 间 位 c 共 中 置 的 切 口 用 于 镜 头 放 置 , 、 2个 位 置 切 口 用 于 手 术 操 作 。 上 下
本组共 3 7例 , 性 3 女 5例 , 性 2例 , 龄 从 8 1 男 年 ~ 7岁 , 均 平
年 龄 l. 。 其 中右 侧 弯 为 3 43岁 2例 , 8 .%。 胸 段 侧 弯 为 2 占 65 8 例 , 腰段 侧弯 为 8 , 为腰段侧 弯。 胸 例 3例
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形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32例临床分析
a f t e r e s o p h a g e e t o m y [ J ] .A n n T h o r a c S u r g ,2 0 1 1 , 9 2( 1 ) : 2 0 4 —
2 0 8 .
[ 1 1 ]王会忠 , 郭艾 明. 食管恶性狭窄的介入 治疗 及疗效观察 [ J ] . 1 1 I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0 9, 1 5 ( 3 9 ) : 4 9 6 2 - 4 9 6 8 .
[ 8 ]富宏 , 魏虹. 食管支架腔内放射治疗的I 临床应 用l J ] . 【 f J 国组织 工程研究 与临床康复 , 2 0 0 9 , 1 3 ( 1 7 ) : 3 2 9 6  ̄ 2 9 9 .
疗食 管癌性狭窄的临床初步探讨 [ J ] . 中外 医疗 , 2 0 0 8 , 2 2 ( 2 ) :
2 3 — 2 4
[ 5 ]朱磊 , 段巧虹 , 池平生 , 等. 靶动脉灌注维拉 帕米对 晚期 食管癌 介入疗效 的临床观察 [ J ] . 安徽医学 , 2 0 1 1 , 3 2 ( 1 1 ) : 1 8 2 1 . 1 8 2 4 . [ 6 ] 效东, 王志宁 , 夏扬 , 等. 1 3 9例消化 道支架置 人术 的I 临床观 察[ J ] . I 临床肿瘤学杂志, 2 0 1 0, 1 5 ( 1 ) : 7 5 - 7 7 . [ 7 ]张辅 贤 , 梅举 , 李国庆 , 等. 食管支架置人术 在老年食管 癌患者
段 部位 进行 准确 的定位 ¨ 。 参 考 文献 :
[ 1 j f 1 进, 曹秀峰 , 朱斌. 术中 I 粒子植 入联合术后化疗治疗 巾晚 j 9 】 食管鳞癌 [ J ] . 中华消化杂志 , 2 0 1 1 , 3 1 ( 3 ) : 1 7 3 — 1 7 7 .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正的手术配合
气 管插管 全身麻 醉 。 采取水平
仰卧位 , 两上肢展开稍小于 9 。分别固定于两侧手架。 0, 22 术 中配 合 . 22 1 巡 回护 士 配 合 患 儿 入 室时 。 回护 士 主 动热 .. 巡 漏斗 胸进 行 矫 形 手术 。 得 良好效 果 。 报 告 如下 。 取 现 1 临床 资 料 情接待 , 服患儿配合静脉穿刺 , 说 建立 畅通 的 静 脉 通 11 一 般 资料 2 0 . 0 6年 5月 至 2 0 0 6年 l 0月 在胸 腔 道 , 制输 液 速 度 。连 接 中心 吸 引器 , 好 电极 片 , 控 贴 单 镜 辅 助 下 行 小儿 先 天性 漏 斗 胸 矫 形 术 6例 。 中男 4 其 极 电凝 的 频率 指 数 为 2 5~3 连 接 胸腔 镜 仪器 , 0w。 调 例 , 2例 , 龄 4~l 女 年 3岁 , 均 7岁 , l例 为 轻 度 节 各仪 器 参 数 , O 流 量 设 置 为 2~3L mi,压 力 为 平 除 C / n 不 对称 外 , 余 均 为对 称 性 胸廓 凹陷 , 其 凹陷 深 度在 3~ 6 0m g 建立 人 工 气胸 。注意 术 中患 儿 安全 调 —1 mH . 5c 通 过体 征 、 m, X线 片 正侧 位诊 断 为 漏斗 胸 。 节室 温 为 2 2~2 ℃ , 5 注意 保 暖 术 中提 醒 医生 勿将 器 1 手 术 方法 患儿 均 在 全麻 下 手 术 , . 2 取仰 卧位 。在 械 等 重 物压 于 患儿 身 上 。 免肢 体 受压 。 避 左 右 侧 胸 部 腋前 线 至 腋 中线 之 间 的第 5 6肋 间 隙 作 222 洗 手 护 士 配 合 检 查 物 品 准 备 是 否 齐 全 、 、 .. 正 约 2c m切 口。 于右 侧 第 8肋 间隙 刺 入 气腹 针 ,连接 确 、 发现 遗漏 , 时 补 充 。提 前 刷 手 , 查 胸 腔镜 器 械 及 检 C 成 人 工 气 胸 。置 入 胸 腔镜 , 腔 镜 下 作 胸 骨后 的 性 能 。 助 医 生铺 无 菌 巾 。 O造 在 协 连接摄 像 头 、 源线 和单 光 心 包前 脂肪 组 织 分离 并 作 胸 骨抬 举 术 。 后 将 胸 腔钝 极 电凝 线 。在胸 骨 凹陷 最低 点 的 同 一水 平 处 , 侧 胸 然 两 性 分 离器 经 胸骨 后 穿 通 隧 道 ,用 粗 线 带 动塑 形 钢板 。 壁腋 前 和 腋 后线 之 间 各 行约 2c 竖 切 口 ,分 离 皮 下 m 到 对侧 切 口后做 出支 架 翻转 。将 凹陷 处顶 起 。 而达 各 肌 层 到 肋 骨 前 , 大 内切 口 。 右 侧 切 口肋 间 隙处 从 扩 于 到 矫 形 目的 。 在钢 板 支 架 的右 端 用 固 定槽 固定 , 固定 放 置 5c 穿 刺器 , m 连接 C O 建立 人 工 气 胸 。 入 胸 腔 置 槽 安装 在肋 骨 膜 上 , 层缝 合 切 口。 逐 镜 探 查并 监 视 。 腔镜 直 视下 将 导 引器 沿 预先 选定 的 在 2 手 术 配合 肋 间 隙缓 慢 向前 通 过 胸 骨 凹 陷 处 ,在 胸 骨 后 越 过 纵 21 术 前 准备 . 隔, 至对 侧 切 口穿 出。 把支 撑 钢板 用 预先 准 备 的纱 布 211 术 前访 视 术 前 1d巡 回护 士 到病 房 探 视 患 纱 条连 到 导 引器 上 , .. 引导 钢 板 拖过 胸 骨 后 方 。 当支 撑 儿, 可借助一些 图片 、 文字资料或者 同样病症 的患儿 钢 板 到 位 后 , 反转 器 将 其 反转 , 胸 骨 和前 胸 壁 突 递 使 现 身说 法 , 向家 属 介绍 手 术方 式及 手 术相 关 的 注 意事 起呈 现期 望 的形 状 , 斗 胸 畸形 得 到 矫 正 。将 固定器 漏 项 , 和 患儿 进 行 沟通 , 强他 们 的 安 全感 、 任 感 以 在 支撑 钢板 两 端 用 7号丝 线 固定 在肋 骨 骨膜 上 , 把 并 增 信 再 及 对手 术 治疗 的信 心 。 固定 器 与胸 壁 及 支撑 钢 板 缝 在一 起 。胸 腔镜 下 观 察 , 21 器 械 物 品准 备 胸 腔 镜 设 备 1 , o .. 2 套 5mm 0镜 若 钢板 位 置 适 中 , 明显 出血 , 出胸 腔 内气 体 , 除 无 排 拔 头 1 , m Toa 1 ,O 瓶 ,单 极 电凝 1 , 个 5m rcr 个 C 1 把 穿 刺 器 ,用 30可 吸 收 缝 线 逐 层 缝 合 肌 肉及 皮 下 组 - 盐 水 巾的纱 条 1根 , 用 器 械 ( 弯 器 、 引 器 、 专 折 导 翻转 织 , 40Poee做 皮 内缝 合 。 用 — rl n 器 、 板支架 、 钢 固定 器 等 ) - 吸收 线 、- rln 3 讨 论 。30可 40Poee 本手 术 属微 创 手 术 ,手 术 过 程用 胸 腔 镜 进行 , 无 须打开胸腔 , 个手术过 程损伤小 , 整 出血 量 少 , 为 约 作者单 位 : 1O o 浙 江省台州医院手术室 37o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4 5例 , 其中男 2 7例 , 1 女 8例。年龄 3~1 , 8岁 平
均 (. ± . ) 6 4 0 5 岁。体重 1 5 。漏斗指数为—10ml 0 。患儿 术前心 电图异常 3例 ( 完 不
( ] 魏映红 , 5 曹春菊.7例肺 栓塞病人 的护理 体会 [ ] 全科 护理 , 1 J.
心率加快 、 动脉 高压 、 肺 易发生 肺 内感染等 临床 改变 J 。而
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2例脊柱侧弯 。全组 均采用 N s 手术 , , us 无 中转开胸 , 与传统手 术相 比具 有切 口隐 蔽、 手术 时间短 、 出
血少 、 活动早等优点 。平均住院时间 7d 。
2 结 果
关键词 漏 斗 胸 ; 形术 ; 理 矫 护 d i1 .9 9 ji n 17 9 7 .0 20 .3 o:0 36 /.s . 62- 6 62 1 .9 0 7 s
漏斗胸是儿 童较为 常见的胸部发 育畸形 , 主要为胸骨 中
下部连同两侧肋软骨一起 向后弯 曲呈 漏斗 样改变 , 发病率 约 为 0 1 一 .% C 。漏斗胸如不及时手术治疗 , 出现限制 . % 03 t ] 会 和压迫心脏 、 肺脏症状 , 患儿多发 育迟 滞受阻 , 重者 可导 致 严
作者单位 :30 1 新疆 自治 区人民医院胸外科 80 0 王永丽 : , 女 本科 , 副主任护师 , 护士长
儿及家长满意 。符合 4项 为优 秀 , 符合 3项 为良好 , 符合 2项
为中等 , 符合 O一 项为差。本 急者 3 1 5例优秀, 1 良好。未 O例 发生严重并发症。患儿恢割 顶 , 利 随访 6 个月 一 2年, 效果满意。
密切观察 患肢 的皮肤颜色、 温度 、 水肿程度 , 严禁挤压 、 按摩患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与手术治疗
邱贵兴北京协和医院骨科10073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10岁以上儿童至发育成熟前的一种脊柱侧凸畸形,是小儿骨骼肌肉系统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约占青少年人口的2%~3%,占整个脊柱侧凸发病率的80%,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
特发性脊柱侧凸(IS)是非常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它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类型。
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融合范围也不相同。
因此,IS的分型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脊柱外科研究的重点。
早在1905年就有学者对IS进行分型(Schulthess),但最著名及得到认可并广为应用的分类方法为King分型。
King(1983年)复习了特发性胸椎侧凸405例,并以主胸弯进行分型,共分Ⅴ型。
Ⅰ型:腰弯和胸弯,一般腰弯更大,腰弯柔韧性差;Ⅱ型:胸弯和腰弯,胸弯大、柔韧性差;Ⅲ型:单胸弯,腰弯不超过骶中线;Ⅳ型:长胸弯,L4常有倾斜并位于主弯内;Ⅴ型:结构性胸椎双侧凸,胸1向侧凸上端的凹侧倾斜,反向弯曲X线片上胸弯为结构性弯曲。
Beason等(1990年)用CD法治疗K ing Ⅱ型侧凸26例,提出应将其再分为两个亚型。
其中ⅡA型应符合下述四条标准的三条以上:腰弯<35°,反向弯曲时腰弯改善>70%,腰弯的顶椎居于骶中线,腰骶角(骶中线与双侧髂嵴的交点和腰弯顶椎中心的连线同骶中线的夹角)≤12°。
ⅡB型仅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一条。
该分型更有利于临床上对侧凸融合范围的选择及预测侧凸的发展。
在临床上对King? Ⅱ型侧凸的治疗中发现,腰骶角>15°,腰弯顶椎偏距>2cm的Ⅱ型侧凸术后易发生失代偿。
因此,King Ⅱ型侧凸的再分类,对指导临床治疗King Ⅱ型侧凸,预防失代偿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由于King的分型主要以胸弯分型,并未将腰弯、胸腰段弯及三主弯包括在内,而且以冠状面为标准,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前后路手术对照临床研究
2 9
胸椎特发 性脊柱侧 凸的前后 路手术对 照临床研 究
郝定均, 贺 宝荣, 吴起 宁, 王 晓 东, 刘 团江 , 宋宗 让
f 西安市红十字会 医院神 经脊柱外科 7 1 0 0 5 4 )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2 . 3
文章编号: 1 5 3 8 - 8 1 4 X ( 2 0 0 7 ) 0 4 - 0 0 2 9 - 0 3
中暴 露 范 围包 括 畸 形 节 段 的上 下 各 一 个 椎 体 的椎 板、 棘突、 双侧 关节 突及 横突 。依据 术 前标 记或肋 骨 确 定椎体 节段 , 明确上 下终 椎和 顶椎 。 对于 C T片上 测 定 胸椎 椎 弓根 小 于 4 . 0 mm 的 2例 患 者 选 用 椎 板 钩或 者 椎 弓根 钩 , 除此 之外 全 部 选用 椎 弓根螺 钉 , 椎 弓根螺 钉采 用 徒手 植 入技 1 3 。咬 除进钉 点的骨 皮 质 ,分 别 用 1 . 5 am和 2 r . 5 m m 的克 氏针 沿着 术前 C T测 量 的角 度缓 慢 锥 入 , 达 到 术前 测 量 的深 度 后 ,
C o b b角 4 l 。 ~ 7 2 。 , 平均 5 3 。 , R i s s e r 征+ + + ~ + + + +, 距
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疗效观察
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疗效观察王胜利【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20【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漏斗胸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采用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疗效、住院时间等。
结果 32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全部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7±7.1)min,术中出血量为(9.8±1.9)ml,3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4±2.0)d。
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疗效优良率97.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
在手术后1~3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缓慢平稳增加运动量,且症状逐渐消失。
32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
32例患者在手术前的平均Haller指数为(5.4±0.8),手术完成后4个月的平均Haller指数降至(2.0±0.8)。
结论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青少年漏斗胸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71-172)【作者】王胜利【作者单位】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外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3【相关文献】1.单切口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26例儿童漏斗胸的疗效分析2.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疗效观察3.成人型漏斗胸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疗效观察4.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观察5.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30例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治疗漏斗胸让孩子挺起胸膛
微创治疗漏斗胸让孩子挺起胸膛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中心主任王强主任说,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大多人以为漏斗胸只是胸廓外观问题,其实不然,因为胸腔塌陷压迫到心脏,44%的患者会合并二尖瓣脱垂,93%合并肺动脉压过高,82%合并三尖瓣逆流,64%合并肺动脉瓣逆流,是正常人的数十倍以上,以致于活动易喘,胸口发闷,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同时造成患者很大的心理负担。
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上的于传统治疗漏斗胸的传统手术有两种,一种是将胸骨板翻转,另一种是将胸肋切开重组,王强主任说,二者都要切开病人的胸壁,病人身体负担很大,后期恢复时间很长,术后还会在身体一流巨大疤痕,令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王强主任说,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漏斗胸却完全改变了这一状况,即在胸壁上打2-3个(≈1.5cm)的小孔即可实行手术,不用切断胸骨和肋骨。
手术适应年龄范围在3岁到50岁间不等的漏斗胸患者以及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失败患者皆可实行。
同时,手术创口面积的缩小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微创:恢复快、更美观与传统的漏斗胸手术治疗方法(如胸骨翻转术)开胸相比,只采用1.5cm左右的胸壁“切口”降低了术程中的手术损伤。
对于患者来说术后的整体恢复时间大大缩减,同时减轻了术后疼痛,让微创的特点一展无遗。
传统的开胸手术会在胸壁上留下很大的切口,延长的伤疤像是一条“长蜈蚣”,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
而胸腔镜下的手术方式是借助电视摄影技术和微型腔镜器械只需要在胸壁上打3个“孔”,微创造成的小伤疤容易恢复,更美观,基本对生活无明显影响。
胸腔镜微创技术:年龄更宽泛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中心主任王强说,传统手术由于手术本身对患者的伤害非常大,在体力上的恢复和承受力上来说年龄太大或太小都将增加手术的危险性。
而在所有年龄段的漏斗胸治疗中,采用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形术是最安全有效的选择。
内窥镜观察使建立胸骨后通道更安全,疗效十分出色。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最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近年来治疗了多起各个年龄层的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正手术,效果都很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观
术后2年
男性患者,15岁,术前站立正侧位片,胸弯56°,腰弯45°,胸椎后 凸0°。术后站立正侧位片,胸弯20°,腰弯30°,胸椎后凸18°。 术后两年站立正侧位片,胸弯22°,腰弯24°,胸椎后凸20°。
CASE 2
女性患者,16岁,术前站立正侧位片,胸弯61°, 腰弯45°,胸椎后凸28°。术后1年站立正侧位片, 胸弯30°,腰弯24°,胸椎后凸34°。
取出椎间隙止血纱布, 将中空导向器插入对 准椎间隙,沿导向器 植入移植骨碎屑填满 椎间隙。
测量固定胸椎节段的 长度,将直径4.5mm 的棒剪取合适长度置 入胸腔。首先将棒固 定在最尾侧的螺钉上, 然后向头侧依次将棒 固定在钉尾。
自尾侧向头侧在“C” 型臂X线机监视下,对 胸椎凸侧进行加压, 以矫正侧凸畸形,同 时纠正胸椎后凸不足 畸形。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治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腔镜下行前路矫形治疗脊柱侧凸与 传统的开胸前路矫形术相比,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多种优点,同时能 达到开胸前路矫形术同样的矫形效果,因 而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均为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男7例, 女26例,平均年龄13.6岁(10~18岁)。 Lenke分型均为Ⅰ型,其中24例为ⅠA型,9例为 ⅠB型。 术前测量Cobb角,冠状面原发性胸弯平均 57.4°(43°~68°),代偿性腰弯平均32° (20°~47°)。侧位片上,以T5和T12测量矢 状面胸椎后凸成角(正常为20~40°),27例存 在胸椎后凸不足畸形,术前胸椎后凸平均6.3° (0°~18°)。 33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 融合及CD Horizon Eclipse矫形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
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患者侧卧 位,凸侧在上。根据 融合节段的多少选择 3~4个手术通道,用 “C”型臂X线机确认手 术通道位于该水平胸 椎正侧方。
第一个通道通常位于 第六或第七肋间隙, 使手术侧肺组织塌陷 后,由第一个通道进 入胸腔,插入胸壁套 管,然后沿套管插入 胸腔镜,在胸腔镜的 监视下于其头侧和尾 侧分别做其他通道。
讨论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优点
创伤小 :
仅在胸壁开三四个1.5~2cm的小切口,术中出血 少,术后恢复快。开胸手术一般需切断一根肋骨,
有时需切断两根肋骨,出血多,术后恢复慢。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平均308ml,而Betz等报 告开胸前路矫形术出血量为(956±837) ml,后路矫形术出血量为(1197±856)ml。 本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4.4d,患者2~4周恢 复上学,而传统的开胸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 通常在术后12周恢复上学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适应证
对于矫正侧凸的Cobb角尚无统一标准,本 组病例胸弯Cobb角为43°~68° Picetti等选择的病例胸弯Cobb角为44°~ 98° Newton认为适于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脊 柱侧凸Cobb角应低于70°。
CASE 3
女性患者,17岁,术前站立正侧位片, 胸弯68°,腰弯35°,胸椎后凸8°。 术后2年站立正侧位片,胸弯15°,腰 弯26°,胸椎后凸28°。
CASE 4
女性患者,12岁,术前站立正侧位片,胸弯45°, 腰弯36°,胸椎后凸10°。术后1年站立正侧位片, 胸弯8°,腰弯14°,胸椎后凸20°。
确定胸椎节段后,用 电刀沿准备固定的胸 椎节段纵向切开胸膜, 电凝椎体节段动脉, 然后切断。向前剥离 胸膜至前纵韧带,向 后剥离至肋骨小头。
切除固定节段间的椎 间盘及上下软骨板, 用纱布填塞止血。
插入导向器,使其位 于椎体中间并与上下 终板平行,进钉方向 向前呈20°角,以防 螺钉进入椎管。透视 证实导向器位置后, 沿导向器将导针插入 椎体至对侧皮质,攻 丝,选择合适的顶端 开口螺钉拧入椎体, 螺钉刚好穿过对侧皮 质骨。
术后胸腔引流液小于30ml/8h即可拔除胸腔 引流管。
拔出胸腔引流管后即可让患者下床活动。 术后配戴矫形支具3个月。
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此后每年 随访一次,随访期间摄脊柱正侧位片。
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6个月。固定 节段包括T4~T12,平均固定节段7.4个 (5~9个)。手术时间平均3h 48min(2小 时h 40min~5h 30min)。术中出血平均 308ml(100~500ml)。术中无一例发生 大血管损伤、肺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 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4.4d (3~9d)。患者在术后2~4周恢复上学。
畸形 术前 术后 末次随访 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丢失
胸弯
(33例) 腰弯
(33例)
57.4±7.0 21.6±8.1 32.0±6.1 23.4±6.7
22.8±9.0 15.9±6.5
后凸不足 6.3±5.9 25.3±5. 26.7±4.6
(27例)
1
1.2±2.6 ―7.5±2.4
― 1.4
术前
术后
CASE 1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效果
Cunningham等对羊动物模型分别行胸腔镜 和开胸椎间盘切除并融合,结果显示两种 方法融合后椎间隙形成的骨小梁量无差异。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手术可达到开胸手术同 样的松解和融合效果。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适应证
适于进行胸腔镜下前路 矫形术的脊柱侧凸类型 与开胸前路手术一致, 主要为单个悬挂的 (single-overhang)原 发的胸椎侧凸。Lenke分 型为ⅠA、ⅠB型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优点
视野开阔,操作方便 :
开胸手术仅能暴露5~6个节段。需固定更 长节段则较困难,靠近两端操作不方便, 有时要做两个切口。特别是对于T1~T3节 段,传统开胸手术暴露困难 。 胸腔镜下手术较开胸手术视野开阔,尤其 是靠近上下两端的胸椎,操作方便。
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的效果
前路手术的特点是充分的松解和良好的融 合。 Newton等对经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椎间盘切 除后的脊柱弹性与正常脊柱节段进行对比, 发现两种方法松解均能显著增加脊柱的弹 性,而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