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确定设计要求。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时,需明确设计要求,包括沥青的黏度、骨料的颗粒形状、最大粒径等技术指标,还需考虑路面的使用强度、防水性、耐磨性等要求。

2.计算沥青含量。

沥青是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选定是混合料性能的
重要保证。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沥青质量=总质量/(1+骨料空隙率+沥青空
隙率),其中骨料空隙率和沥青空隙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3.计算骨料含量和配合比。

在确定沥青含量后,即可计算骨料含量,骨料含量=总质量-沥青含量。

骨料含量的选定需与沥青含量相匹配,同时需要配合具体的骨料种类、颗
粒形状和最大粒径进行选择。

最后,即可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配
合比=沥青含量/骨料含量。

4.不同情况下的配合比计算。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程要求、原材料种类、技术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应用的沥青
混合料中,对沥青含量有较高的要求,通常为5%~7%左右;在高寒地区的
路面上应用的沥青混合料,根据路面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沥青含量需
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确保路面质量稳定和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求取一个最优的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时(生产配合比如何取料),取样
至少应在干拌5次以后进行。
▪ (三)矿料配比设计

矿料配合比设计建议借助电子计算机的电子表
格用试配法进行。
▪ 对主干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在工程设 计级配范围内计算1~3组粗细不同的配比,绘制设 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 中值及下方。设计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 错,且在0.3mm~0.6mm 范围内不出现“驼峰”。 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饱 和 度
(%)
(%)
规范要 求
70~85%
油石比 a4无法确定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1
①从上述图上找出毛体积密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 a1、稳定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a2、
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对应沥青用量a3、沥青 饱和度范围内的中值对应沥青用量a4
a1=5.9%; a2=5.28%; a3=5.32%; a4无法确定 (2)计算OAC1=( a1 +a2+ a3+ a4 )/4
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
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
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 (2) 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配合比设计时宜适 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 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 形成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的设计空隙率。
(4)最佳沥青用量OAC=(OAC1+OAC2)/2 OAC=(OAC1+OAC2)/2 = 5.54%
(五)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一、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基本要求:1.稳定性: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空隙率: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实性和耐水性。

3.含沥青量:保证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二、计算混合料配合比的步骤: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骨料配合比指的是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骨料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骨料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骨料配合比=(沥青含量÷骨料质量)×100%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沥青配合比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

沥青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的总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沥青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沥青配合比=(沥青质量÷混合料总质量)×100%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添加剂配合比是指混合料中添加剂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

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沥青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添加剂配合比=(添加剂质量÷沥青质量)×100%三、计算示例:假设需要计算一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为5%,总质量为1000kg,添加剂的质量为50kg。

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骨料配合比= (5kg ÷ 950kg) × 100% = 0.53%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沥青配合比= (5kg ÷ 1000kg) × 100% = 0.5%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添加剂配合比= (50kg ÷ 5kg) × 100% = 1000%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所需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骨料配合比为0.53%,沥青配合比为0.5%,添加剂配合比为1000%。

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的特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根据道路工程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的。

沥青配合比汇总

沥青配合比汇总

沥青配合比设计汇总1.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9~31.5mm):21%碎石(10~20mm):25%碎石(5~10mm):18%石屑:17%砂:14%矿粉:5%最佳油石比:3.4%沥青砼密度:2.315 g/cm32.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9~31.5mm):22% 碎石(10~20mm):18%碎石(5~10mm):20%石屑:19%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3.5%沥青砼密度:2.301 g/cm33.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44%碎石(5~10mm):17%碎石(3~5mm):11%碎石(0~3mm):7%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4.2%沥青砼密度:2.340 g/cm34.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6%碎石(5~10mm):23%碎石(3~5mm):21%碎石(0~3mm):8%砂:16%矿粉:6%最佳油石比:5.0%沥青砼密度:2.311 g/cm35.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54%碎石(5~10mm):12%碎石(0~5mm):9%砂:19%矿粉:6%最佳油石比:4.0%沥青砼密度:2.362 g/cm36.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7%碎石(5~10mm):33%碎石(0~5mm):13%砂:20%矿粉:7%最佳油石比:4.9%沥青砼密度:2.295 g/cm37.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36%碎石(5~10mm):16%水洗砂:24%石屑:18%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6%沥青砼密度:2.366g/cm38. AC-20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38%碎石(5~10mm):23%碎石(0~5mm):33%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4%沥青砼密度:2.418g/cm39.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如下:三种规格掺配比例为: (0-4.75mm):30%(4.75-19mm):45%(19-31. 5mm):25%水泥剂量为:4.0% 最大干密度为:2.37g/cm3 最佳含水量为:5.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以下是一个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工程实例:背景描述:市高速公路项目新建工程,要求铺设一层AC-13级沥青混合料,以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平稳性。

该项目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0℃,经常有大型货运车辆经过,因此需要考虑较高的路面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步骤一:确定级配要求根据工程要求和规范,确定AC-13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一般采用骨料级配为0~4.75mm,要求通过筛网9~16%、保留通过率85~99%。

同时根据实际工程使用条件,定出极端施工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有效馏分含量为4.5%。

步骤二:骨料选择根据该地区可供选择的骨料种类和性能,结合项目的要求,在骨料性能和经济成本之间权衡考虑,最终选择使用优质石灰石骨料和石粉作为骨料。

步骤三:沥青粘结剂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沥青粘结剂。

经过实验室试验和经验分析,确定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剂,并确定适宜的添加量。

步骤四:配合比确定根据步骤一至步骤三的结果,结合实验室试验数据和经验分析,进行配合比设计。

首先确定石粉和骨料的配比,以满足级配要求。

然后根据骨料的容重和实际用量,确定沥青和沥青粘结剂的添加量,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最后进行试验制备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设计的配合比能否满足工程的要求。

步骤五:调整和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和性能要求,适当调整骨料配比、沥青添加量和沥青粘结剂添加量,以达到最佳配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抗剪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是一个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工程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道路形式和交通量等,以确定最佳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等级配合比设计方法:
等级配合比设计方法是根据混合料的使用等级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确保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使用等级: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交通荷载等级,确定混合料的使用等级,如AC-13、AC-20等。

(2)确定粗集料含量:根据使用等级和交通荷载等级,参考相应的规范和试验结果,确定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

(3)确定沥青含量:根据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沥青的最佳含量范围。

(4)确定细集料含量:根据粗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细集料的最佳含量范围。

(5)确定沥青级配比例:根据粗集料、细集料和沥青的最佳含量范围和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

2.初步配合比设计方法:
初步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在缺乏详细材料试验数据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和规范,进行初步的配合比设计,然后通过试验和调整来进一步确定最佳配合比。

(1)确定初步沥青含量:根据使用要求和沥青的理论含量,初步确定沥青的含量。

(2)确定初步粗集料含量:根据规范和经验,初步确定粗集料的含量范围。

(3)确定初步细集料含量:根据规范和经验,初步确定细集料的含量范围。

(4)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如果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不符合,可以通过调整沥青含量、粗集料含量和细集料含量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规范和经验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调整,同时进行试验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确保最终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满足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

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材料的可用性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

沥青混泥土AC-20C配合比

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2.1沥青:A-70石油沥青。

沥青试验结果2.2粗集料采用碎石集料规格:15~23mm、10~15mm、5~10mm、3-5mm粗集料试验结果2.3细集料采用石屑集料规格:0-3mm细集料试验结果2.4填料采用矿粉:矿粉试验结果材料筛分汇总三.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3.1委托方拌和楼料仓为1#料仓0~3mm,2#料仓3~5mm,3#料仓5~10mm,4#料仓10~15mm,5#料仓15~23mm。

3.2按集料筛分进行组配,配合比为5#料仓:4#料仓:3#料仓:2#料仓:1#料仓:矿粉=19% :27%∶19.5%∶12%∶20.5% :2%。

四. 最佳含油量的选定4.1根据目标配合比以3.8%、4.0%、4.2%三个不同含油量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

4.2采用表干法检测试件密度,根据集料比例及含油量,分别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和计算见试验记录表。

4.3标准击实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数据见试验记录表。

试验记录表4.4根据试验数据选定最佳含油量为4.0%。

五、配合比设计检验5.1按最佳含油量为4.0%制作二组试件,测得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为2.416、空隙率(平均值)为4.6%、饱和度68.8%为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将第一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9.47 KN。

5.3将第二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48h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8.34KN,计算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简述——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施工图设计》三、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四、原材料产地及检测结果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1、所采用的粗集料比较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成分少,其规格分为:A 料(11~19mm );B 料(6~11mm ):C 料(3~6mm );所有粗集料均为江苏交通自建料场生产,经检验以上各种规格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所采用的细集料较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颗粒级配适当。

其规格为:0~4.75mm ;产地2、粗集料为江苏交通自建料场,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所采用的矿粉由平坝高祥瓷粉厂生产,是由石灰岩磨细所得,泥土杂质已除净,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本路段依据气候分区为2-4区,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的标号等级为:90号道路石油沥青(1-3)(B 级品),经检验该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2、矿料配合比设计根据目标配合比生产热料分级后,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及AC-16级配范围要求,采用计算机合成确定各矿料的配合比例,按拟定的最佳油石比,经过反复试验、比较使设计级配尽量与目标配合比级配一致,最终提出矿料掺配比例为:A料(11~19mm):B料(6~11mm):C料(3~6mm):D料(0~3mm):矿粉=30:17:22:27:4;为防止施工时出现严重的离析现象、适当降低了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用量,同时在满足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0.6mm筛孔及其相邻筛孔的通过量,使合成级配曲线呈“S”型,符合规范及设计建议的矿料级配调整原则。

沥青配合比设计

沥青配合比设计

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

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1级配类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一般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以下简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我国现行搜索规范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如摊铺机的熨平板易拉动大粒径的骨料,尤其比最大粒径大0~5%的超粒径骨料;若采用细料弥补,易破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使局部部位的面层压实度难以控制,或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渗水严重等。

濮阳市的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4cm的下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3cm上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5mm;根据近年来濮阳地区路面所用材料的情况,经调查、试验、分析、比较可知,下面层的选择余地较宽,多采用AG-201级配类型。

而上面层混合料型的选择非常困难。

3cm厚的上面层,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AC-10I型较合适,AC-10I型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 引言1.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一个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老化性能,能够承受车辆的重压和恶劣的环境条件。

合适的配合比设计还能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耐久性,减少路面损坏和维护成本。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减少材料浪费和成本。

合适的配合比设计还可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量。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重视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确保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效益,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1.2 历史回顾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了解配合比设计的现状和发展,首先需要对其历史进行一番回顾。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沥青来铺路。

在古代巴比伦,人们就已经开始将沥青和碎石混合以制作路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也逐渐得到了认识和重视。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道路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开始被系统研究和应用。

20世纪初,配合比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合比设计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从最初的经验法到如今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丰富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努力。

历史的回顾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配合比设计的演变过程,也能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 正文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指在道路施工中确定沥青混合料中各种原材料比例的过程,是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的关键步骤。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材料,其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以及质量控制对于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配合比优化设计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沥青路面中的主要材料有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等。

在配合比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立其性能要求。

合适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沥青应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软化点、骨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性能和稳定性、添加剂应具有改善沥青和骨料的相容性、增强路面强度和抗水性等特性。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骨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确定骨料的分级和配合比。

一般来说,骨料应具有多级分级、粒径逐渐减小的特点,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2.沥青配合比设计:根据骨料的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合适的沥青用量。

沥青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得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抗水性、抗老化性和抗变形性。

3.添加剂配合比设计: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以改善沥青和骨料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添加剂可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和抗水性,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试验法:通过试验方法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试验包括骨料密度试验、沥青和骨料相容性试验、沥青混合料稳定性试验、抗水性试验等。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理论法: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例如通过骨料的相对密度和最佳沥青含量的计算,得出最佳的配合比。

理论法适用于问题简单、条件清楚的情况下。

二、质量控制(一)成品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1.首先要对骨料、沥青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措施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控制。

例如,在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应确保充分搅拌均匀,没有明显的骨料分散现象。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要和材料特性,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中各组成的比例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沥青混合料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组成。

沥青是混合料中的粘结剂,能够将矿料胶结在一起,并为混合料提供一定的柔性和水密性。

矿料是混合料中的骨料,其选择应满足耐久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的要求。

添加剂是为了改进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改善抗龟裂性能、提高稳定度等。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要求: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功能要求,如抗滑性、抗变形性、耐久性等。

2. 材料特性:研究各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沥青的黏性、粘度和软化点,骨料的粒径和密度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比例。

3. 施工性能:考虑混合料的可塑性、压实性、施工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矿料骨料的比例和沥青的粘度。

4. 经济性:根据材料的成本和工程预算,综合考虑混合料的性能和经济效益,确定最合适的组成比例。

在设计配合比时,可以采用试验室试验、工程试验和经验总结等方法,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使用条件,优化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组成的比例,以获得优质的沥青混合料,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为了满足道路施工和使用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关键工作。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能要求、材料特性、施工性能和经济性。

首先,功能要求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

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环境条件对混合料的要求不同,如高速公路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剥离能力,城市道路需要具有较好的噪声减排能力。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性能指标,并通过试验和实际使用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法或计算法,求出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 料用量比例。
3) 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作必 要的配合比调整 a.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 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 mm、2.36 mm和 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 限。
2) 测定物理指标: 为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 用量,需要测定各组试件的表观密度, 空隙率, 矿 料间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3) 测定力学指标: 采用马歇尔稳定度仪, 测定沥 青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即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
4) 试验结果分析: A.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以 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以表观密度, 空隙率, 饱和 度, 稳定度, 和流值为纵坐标, 绘制试验结果的 关系曲线,如下图:
n=0
10
70.
50.
35.
25.
17.
12.
8.8
6.3
4.4
通过量 .5 0 71 00 36 00 68 55 7 2 7
(%)
级配 n=0 10 81. 65. 53. 43. 35. 28. 23. 19. 15. 范围 .3 0 23 98 59 53 36 79 38 08 50 曲线 n=0 10 61. 37. 23. 14. 8.3 5.4 3.3 2.1 1.2 通过 .7 0 56 89 33 36 4 7 7 0 9 量(%)
其他等级公路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13 AC—16
AM—13
一般城市道路及其 他道路工程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5 AC—10 AC—13

路面工程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工程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9
5
0.075
0.0
0.0
0.0
0.0
0.0
0.0
0.9
0.1
4.3
0.7 84.2 1.7 93.9 1.9
4.3
3
承包人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围 100 100 100 93 75 65 45 34 24 18 13 10
6
级配曲线
100
.
90
80
下限
通过百分率(%)
70
60
上限
50
40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内容纲要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2
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3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的拟定与调整
4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
最好都是 碱性材料
沥青材料
基质沥青 改性沥青
粗集料
各种粒径 的碎石 (方孔筛)
细集料
天然砂 机制砂 石屑
填料
矿粉
内容纲要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4
沥青混凝土路面
地方道路
何为沥青 混合料?
高速公路 城市道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 路面的路用性能的影响!
波浪
泛油
车辙 裂缝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技术性质
(1)高温稳定性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MS(KN)、流值FL(mm) 马歇尔模数T=MS/FL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确定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

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5
混合料 改性沥青
80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
普通沥青混合料
75
70
改性沥青混合料
80
75
SMA 普通沥青
75
混合料 改性沥青
80
高温稳定性检验
• 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 小梁弯曲试验:试验温度-10℃ 加载速率50mm/min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
相应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 με )
7-18
5-14
AC-13 细粒式
AC-10
砂粒式 AC-5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100
90100
55-75 35-55 20-40 12.28 7-18
内容提纲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
1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配合比设计检验
4
知识点一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
• 组成材料的选择 • 配合比设计 • 性能检验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
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
目标配合比 设计
生产配合比 设计
生产配合比 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1.冬严寒区
气候分区及年最低气 温(℃)
(< -37.0)
1-1 2-1
普通沥青混合料
2600
改性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听起来像是个枯燥的技术活,其实一点也不无聊,甚至能让你在路边闲逛时大呼“原来这路是这么来的!”没错,咱们每天走的路,车子开的路,都是沥青的功劳。

沥青混合料可是铺路的“明星”,而配合比设计就是它的“配方”,就像做饭需要调料,铺路也离不开这玩意儿。

2. 配合比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配合比?说到配合比,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沥青混合料。

这就像我们在家里做饭,面粉、糖、鸡蛋,每样材料的比例不对,蛋糕都得塌!在铺路时,配合比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耐久性和抗压能力。

选得好,路面光滑得像镜子;选得差,路面就像去过火锅店一样,坑坑洼洼,开车颠得像在坐过山车。

2.2 配合比的组成那么,配合比里都有哪些材料呢?首先是沥青,它是整个混合料的“灵魂”,就像电影里的主角,决定了整个作品的风格。

接下来是骨料,包括砂、碎石和石粉,像是配角们,虽然各自不同,但缺一不可,缺了哪个角色,故事就不完整。

最后还有一些添加剂,这就像是给路面增加一点“调味剂”,提升它的性能,让路面更耐磨、更抗裂。

3. 设计配合比的步骤3.1 材料的选择在设计配合比时,首先得挑选合适的材料。

这就像买菜,得选新鲜的,才好做出美味的菜肴。

沥青的种类、骨料的级配、甚至水分含量,都是得认真考量的。

如果材料不合适,做出来的混合料可就不靠谱了。

试想,如果用发霉的食材做菜,结果肯定是让人一言难尽。

所以,在这一点上可得格外用心。

3.2 配合比的试验好了,选好材料后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科学实验,得反复试探,调整比例。

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比例好像有点奇怪,但别怕,试试就知道了!这就跟人生一样,尝试总是要比坐在一旁羡慕别人的好。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最佳的配合比,才能确保铺出来的路既结实又耐用。

4. 结论最后,咱们来总结一下。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虽然听起来像个技术活,但其实就像做饭一样,只要认真挑选材料、反复试验,就一定能做出美味的路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38 D-40 D-70 SZZLM-12 SZZLM-13 D-32 D-33-1 D-34 D-35 D-36 D-38 D-40 D-70 SZZLM-12 SZZLM-13 D-25 D-33-1 D-27 D-70 SZZLM-14 SZZLM-15 SZZLM-16 SZZLM-17 D-9.3 D-9.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10-20㎜粗 集料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5-10㎜粗 省站表样 集料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细集料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填料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序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内容
封面

页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页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沥青 沥 青 混 合 料 材料 备注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10-30㎜粗 省站表样 集料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自制表样 自制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省站表样 10-20㎜粗 省站表样 集料 SZZLM-18 D-24.4 D-22 D-22 D-22 D-22 D-22 SZZLM-19 SZZLM-20 SZZLM-21 D-22 D-22 SZZLM-22 D-13 D-24 D-15 D-16 D-17 D-19 D-21 D-20 D-23 D-20.1 D-20.2 D-32 D-33-1 D-34 D-35 D-36 D-38 D-40 D-70 SZZLM-12 SZZLM-13 D-32 D-33-1 D-34 D-35 D-36
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矿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矿料配合比曲线 最大理论密度试验 马歇尔试验1 马歇尔试验2 马歇尔试验3 马歇尔试验4 马歇尔试验5 马歇尔试验结果 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图 最佳油石比确定 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验证1 马歇尔试验结果验证2 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 沥青试验报告 沥青密度试验记录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 沥青延度试验记录 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10-20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10-20磨耗试验记录 10-20坚固性试验记录 10-20小于0.075含量试验记录 10-20软石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5-10mm集料的技术性质试验 5-10筛分试验记录 5-10表观密度试验记录 5-10吸水率试验记录 5-10压碎值试验记录 5-10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5-10磨耗试验记录 5-10坚固性试验记录 5-10小于0.075含量试验记录 5-10软石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砂的技术性质试验报告 砂的筛分试验记录 砂的表观密度 砂的坚固性试验记录 砂当量试验记录 石屑的筛分试验记录 石屑的表观密度 石屑当量试验记录 矿粉的密度试验记录 矿粉的亲水系数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记录 沥青蜡含量验记录 沥青溶解度验记录 沥青薄膜加热验记录1 沥青薄膜加热验记录2
10-30的技术性质试验报告 10-30mm集料的筛分试验 10-30表观密度试验记录 10-30吸水率试验记录 10-30压碎值试验记录 10-30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10-30磨耗试验记录 10-30坚固性试验记录 10-30小于0.075含量试验记录 10-30软石颗粒含量试验记录 10-20mm集料的技术性质试验 10-20筛分试验记录 10-20表观密度试验记录 10-20吸水率试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