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第一次宪政运动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
、
相 继 发 起 了 民 主 宪 政 运 动 各 界 宪 政 促进 会纷 纷 成 立 国 民党 顽 固 派 本 想 以 民 主 宪 政 运 动 欺 骗
人 民 但 它 没 有 料到 这 一 运 动 在 全 国 的开 展 却 是 人 民 向 国 民 党政 府 要 求 真 正 政 治 民 主 化 这 对
民 主 而 是 合 乎 中 国 国 情 的 新 民 主 主 义 是 新 民 主 主 义 的 宪 政 … …就 是 几 个 革 命 阶 级 联 合 起 来
对 于 汉奸反 动 派 的专政 的狗肉
。
”
,
又 指 出 中 国 现 在 的 顽 固 派 … …他 们 是 在 挂 宪 政 的 羊 头 卖 一 党 专 政
, ,
、
、
、
年第
期
。
等 各 界 的 宪 政 促进 会 陆 续 建 立 起 来
安 各 界 宪 政 促进 会 成 立 大 会
,
年
月
日 在 延 安 召 开 了有
,
,
余 人参加的 延
,
。
“
”
。
昊 玉 章 当 选 为理 事 长 毛 泽 东 等
,
人 当 选 为 理 事 大 会通 过 了
《延 安 各 界 宪 政 促 进 会 宣 言 》毛 泽 东 作 了 题 为《新 民 主 主 义 的 宪 政 》 重 要 讲 演 的
起 普 遍 深 入 之 宪 政 运 动 人 民 有 讨 论 宪 政 与 选 举 国 大 代 表 之 自由 政 是 什 么 呢 就 是 民 主 的政 治
,
”
。
毛 泽 东 在讲 话 中指 出
,
“
宪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性质、基本口号、历史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宣传的两大基本口号。
在性质上,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因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及历史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
3、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的论战,李大钊与胡适的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利用报刊撰文著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纲领,新的革命前途。
5、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主张民族独立;民权主义,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有,不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关注农民土地问题。
6、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影响。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宪政问题的主张
第54卷第2期 2021年3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 54 No. 2Mar. 2021□中国共产党建党i〇〇周年纪念论坛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宪政问题的主张张炜琪[摘要]宪政,按照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就是召开民选的国民大会,由国民大会制定宪法,民主选举产生政府,政府依宪行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以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主体的宪政运动,并在宪政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宪政问题上先是提出宪政应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接着提出宪政实现的三个先决条件,随后又提出首先建立由各种抗日力量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
这些主张的提出,都有其当时的原因。
这些主张促进了宪政运动的发展,对后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091)[文章编号]10〇9 —3311(2〇21)〇2 —0005 —〇9[作者简介]张炜琪,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长春130117)抗曰战争时期的宪政运动,是同孙中山先生的建国主张联系在一起的。
1924年,孙中山先生 把国民党的建国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军政、训政以及宪政时期。
军政时期是用军事力量取得全国 政权;训政时期是由国民党的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的职权,即“党治”,同时通过训练使国民具备 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宪政时期是通过召开民主选举大会制定宪法,通过民主选举大会选举政府组 成成员,政府依据宪法进行执政,最终完成建国大业。
国民政府训政时期,即孙中山逝世三周年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将孙中山的民主选举国民政府的训政方针变更为国民党一党专政,蒋 介石个人独裁的专治统治。
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与抗日战争互动关系刍议
V0 . 1 6 Nn l
Jn 2 0 a . 01
两 次 民主 宪 政 运 动 与 抗 日战 争 互 动 关 系 刍 议
宋 海琼 , 王 鑫
( 阳师 范大学 马克 思主义 学院 , 沈 沈阳 10 3 ) 10 4
摘 要 :抗 日战 争 中后 期 , 国统 区先 后 爆 发 了两 次 民 主 宪政 运 动 。 这 两 次 宪政 运 动 均 以 各 民 主 党 派 为主 要 发 起 者 和 活
、
两次 民主 宪政 运 动 的兴 起和 发 展
13 年 , 91 日本人 侵 中国东 北 , 其后 又 入 侵华北 , 其 吞并全 中 国的野心 已昭然 若揭 。在这种 民族危 亡 的时 刻 , 救亡 图存 ” 为全 国人 民的共 同心声 。人 民怀 着 “ 成 “ 国家兴亡 , 匹夫有 责 ” 的朴 素爱 国情 怀 , 纷要 求 “ 纷 抗 日守土 ” 。然而 , 民 党 蒋 介 石 政 府 却 顽 固坚 持 片 面 国 抗 战路线 , 不许 民众抗 战 , 借 口国家 处 于 战争 状 态 , 并 拒绝进 行 民主改 革 。蒋 介 石 还 明 确 表示 : 抗 战 未 结 “ 束前 , 不仅不 能实行 宪政 , 还要 从 头 实行 军政 ” “ 以 ,要
行宪 问题 而展 开 , 核心 是要求 国民党结束 党治 , 实行 宪
政 , 障抗 日各 党派 的合 法 权 利 , 中 全 国人力 、 力 保 集 物
参 加抗 战建 国大业 。张 澜等各 党派 人士 近百人在 重庆 召开数次 宪政座谈 会 , 类 宪政 促 成 团体 也 纷纷 在 重 各 庆 、 都 、 林 、 明等地 成立 并 开展 积极 的活 动。 成 桂 昆 13 9 9年 1 1月 1 日, 7 国民 党五 届 六 中全 会 通过 《 期 定
张申府与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
抗 战时期 ,各 民主党派充分利用 国民参政会这一 案 》。会上 ,张申府 当选为第五审察委员会 ( 即教育 合法讲坛 ,为实现 中国政治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 文 化 组 )委 员 。 l 月 ,他 被 推 为 “ 国 战 时教 育 协 1 全
掀 起 了两 次 民主宪 政运 动 的高潮 。在 这一 进程 中,张 会 ”理 事 ,致力 于抗 战教 育 。他 呼吁 :要抗 战胜利 必 申府 广泛参 与 了抗 日救 亡 民主活 动 ,是著 名 的爱 国民 须 实施抗 战 教育 ,文 化教 育 和科研 都要 围绕 着为抗 战 主人 士 。从 救 国会 的积 极活 动家 到 中国 民主政 团 同盟 服务 而进行 。
表 示 了 三 种 意 义 。一 是 全 国 一 致 团结 的 一个 更 坚强 升 。救 国会 等各 民主党 派 与 中共参 政员 在大会 上共 同 的表 示 ;二 是 对 于 民权 主 义 或 民主 政 治 的完 成更 走 发起 宪政 运 动 ,提 出要 求 政府 结束 国 民党一 党专政 的
运 动为主 线 ,本 文 尝对 张申府所 从事 的 民主 实践 活动进 行 简单 梳理 。
关键 词 :张 申府 ;抗 战 时期 ;民主 宪政 运动 中图分类 号 :D6 5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2 9( 0 1 0 — 0 0 0 08 66 2 1 ) 1 06— 3
13年 1月武 汉失 守 后 ,国 民党统 治集 团 的政策 98 0 委员 会 主任 ,张 申府为 实现 其 民主政 治 的理想 奔走 呼 重 点 逐 步 由对 外 转 向对 内 。 13 年 1 ,国 民党 五届 99 月 号着 。本 文尝 以抗 战时 期两 次 民主 宪政运 动为 主线 , 五 中全 会 召开 ,制定 了 “ 共 、限共 、反共 、溶 共 ” 防 对张 申府所 从事 的 民主 实践 活动进 行简单 梳理 。 的方针 ,通 过并 颁 布 了 《 限制异 常活 动办法 》 、 《 共 张 申府 与第 一次 民主宪 政运动 党 问题 处 置方 法 》等 反 动 法 令 ,并 且 在 13年 冬 至 99 13 年 7 ,全 面抗 战 爆 发 。 为团 结抗 战 ,共 产 14 年 春发 动 了第一 次反 共 高潮 。抗 战开始 后人 民和 97 月 90 党 及 各党 派各 阶层 人 民强 烈 要 求 国 民党 放 弃 一 党 专 各 抗 日党派 争取 到 的某些 民主权利 ,从 此被 取 消 。在 制 ,实行 民主 ,成 立 民意机 构 。在此 压力 下 ,国民党 这 种形 势下 ,各 党 派纷纷 要 求 国民党结 束一 党专 政 ,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报刊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报刊抗战8年中,国民党统治区报刊随着战局和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作3个阶段。
1、抗战初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报业集中地的上海,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报刊出版的中心。
新办的抗日报刊达数十种。
主要有: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的《救亡日报》,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海编辑人协会办的《文化战线》,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办的《救亡周刊》,陶行知主持的《战时教育》,进步文化工作者办的《战线》五日刊,几家刊物合并出版的《战时联合旬刊》等。
原有的几家报纸纷纷派出战地记者加强军事新闻报道。
《大公报》记者长江、秋江的战地通讯,曹聚仁为《立报》采写的"战地特讯",引人瞩目。
上海、南京沦陷后,抗日报刊出版中心转移到武汉。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在汉口创办,除原有国民党办的《武汉日报》、《扫荡报》外,新出版的报刊还有: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由《抗战》三日刊和《全民》周刊合并而成),《大公报》汉口版,《战时旬刊》,《战时青年》,《抗战文艺》,《抗敌新闻》,小型通俗刊物《救中国》,东北救亡总会刊物《反攻》等。
1938年3月,全国性新闻团体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正式成立,组成广泛的新闻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抗战中期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治统治中枢的"陪都"重庆,成为国统区报刊出版中心。
原在沿海城市出版的大批报刊相继向内地迁移,加上原有地方报纸,重庆报纸最多时达23家。
主要有:《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扫荡报》、《大公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新蜀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西南日报》等。
还有《群众》、《全民抗战》等大批期刊。
此外,桂林、西安、成都、昆明等城市,亦是报刊出版比较集中的地区。
许多报纸增设分版,如《中央日报》以重庆版为总社,先后出有湖南、贵阳、昆明、成都、广西、福建、安徽等10多个分版。
抗日时期党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中共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克服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
开辟和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项重大决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多为经济贫困地区,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能够坚持长期极端艰苦的敌后抗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了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措施,从而真正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了广泛深入的人民战争。
一、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为了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本此原则,在政权问题上,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据地贯彻实行“三三制”建政的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
据此原则,各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民主方式建立并健全了各级政权机构,成为中国最进步、最坚强、拥有最广泛社会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
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三三制”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在政权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从政治上调动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人民的团结,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为敌后抗战渡过极端艰苦的阶段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铭代表边区政府接受八路军留守兵团赠“民主典范”牌边区群众积极参加民主选举到1941年,由于日军的大“扫荡”,根据地面临严重物质困难,为减轻人民负担,切实爱护节省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争资源,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根据地实行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
通过“精兵简政”,成功地解决了党政军机构庞大和受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缺乏足够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更加适合游击战争的需要,同时,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进一步密切了党同群众的联系。
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军民长期独立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一环。
没有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要支持抗日战争和巩固抗日政权,都是不可能的。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作者:杨旭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04期摘要: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党的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对南方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间势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
这不仅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南方局;中间势力;统一战线抗战时期的中间势力是对介于国共两党之间,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民主党派和地方实力派在内的广大中间阶级、阶层和政治派别的统称。
1939年1月到1946年5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对南方国民党统治区(以下简称“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间势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
这不仅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南方局开展中间势力统战工作的理论指导南方局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已进行了16年的实践探索。
这为南方局开展中间势力统战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开始对统一战线理论进行初步探索。
一是初步认识到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尽管国共合作从一开始就潜藏着危机,但中共仍觉得有必要与国民党合作。
二是清醒认识到坚持自身立场的必要性。
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这必然要求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是系统认识到统战工作的方法问题。
中共强调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等策略。
这一时期的中共已初步形成民主政治和统战理论的认识体系。
这对统一战线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被迫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独立领导土地革命的道路。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这表明此时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具有一定革命性的阶级、阶层被中共排除在统战对象之外。
简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两次宪政运动的实际政治领导者
简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两次宪政运动的实际政治领导者在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中,中共与民主党派以国民参政会为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
中共以团结为主、斗争为辅,以斗争求团结,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领导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开出了理论之花——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结出了实践之果——抗日民主“三三制”政权,为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标签: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多党合作政治领导抗战时期,中国历史上发动了两次举世闻名的民主宪政运动,即1939年9月-1940年9 月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和1943年9月-1945年7月的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在这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与民主党派以国民参政会为平台,高举抗日、民主、团结大旗,精诚合作,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多党合作史诗。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是这两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名副其实的实际的政治领导者。
一、中国共产党是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以制定、实施《期成宪草》为中心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直接参与、推动并将这一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是实际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一是中共自抗战一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至第一次宪政运动期间,中共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国”与“民主政府”等问题阐发了政治主张。
早在1935年,中共先后通过《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
”中共以其卓有远见的政治主张,首先掀开了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扉页,为其在第一次宪政运动中取得政治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中共积极推动并参加了宪政决议案的制定与通过。
中共参政员利用国民参政会的合法讲坛,多次宣讲其政治主张,力促国民党立施宪政。
尤其在1939年9月举行的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中共参政员陈绍禹联合国民党和各中间党派参政员共同提出了《请政府明令保障各抗日党派合法地位案》等七项民主宪政提案,就“保障各抗日党派合法地位”、“结束党治”等内容是否写入决议案问题,同国民党参政员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参政会最终通过了“仍不失为进步的决议”——《请政府明令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行宪政案》。
民族统一与民权保护:淞沪抗战中的宪政运动
民族统一与民权保护:淞沪抗战中的宪政运动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它不仅打破了日本侵略者的“围剿上海”计划,更是中华民族统一与民权保护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淞沪抗战中,宪政运动的兴起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
一、淞沪抗战的历史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北方卢沟桥附近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向全国扩张其侵略行动。
接下来,日军侵略着重点打到了上海西北方的嘉定县,蓝村、赵巷、华亭等地先后被攻陷。
为了确保抗战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重心的转移,中央政府决定在上海设立全国性的抗日政府和军队。
1937年8月24日,中国国民政府在上海中华路34号的永利大楼内成立了中央政治委员会,在其领导下成立了华东抗日职工及民众群众运动委员会。
二、淞沪抗战中的民族统一淞沪抗战实际上是全民族的斗争,除了国共两党之外,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参加了抗战。
在此时期,社会上比较著名的组织有上海抗战临时市民政府、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同声会、民盟等。
这些组织的不同派别、阶级和利益固然不同,但都坚决支持中央政府的抗战方针,共同保卫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
在具体行动方面,各组织之间也进行了积极的协作。
例如,同声会积极发动工商界举行捐款募捐,为抗战军民提供物资和物质支持;民盟则在淞沪抗战期间开展了驱散敌人、救济伤员、抢救文化古迹等社会活动,对维护民族统一和提高民众的抗日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淞沪抗战中的民权保护同时,淞沪抗战中也出现了一些保护民权的宪政运动。
例如,1937年10月上海工人阶级展览会开幕,该展览会得到国共两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它呼吁各阶层人民积极参加抗战,同时也宣传了宪政运动、提倡了民权保护等议题。
宪政运动是抗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着政治体制与民权问题展开,对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推进进步思想的传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宪政运动促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也呼唤着社会公正与法治精神。
中华民国史大纲
中华民国史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 54 总学分:3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名称:中华民国史专题英文名称:A special subject on the history of Republican China本课程按照绪论、政治、经济、对外关系、边疆民族关系、社会阶层等专题讲授中华民国的历史,使学生对中华民国的历史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意在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学生掌握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理论思维能力。
本课程也是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必修课程的一个强化和补充。
第一章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第一节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第四节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第五节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第六节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第七节各阶层人民自发反抗运动的蓬勃发展第八节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第九节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挫折和国内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第十节保路风潮第十一节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第十二节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第二章(1912-1916)第一节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国内政局第二节北洋军阀集团与同盟会矛盾的尖锐化第三节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善后大借款第四节二次革命及其相关的斗争第五节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和财政状况第六节北洋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确立第七节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和袁世凯称帝第八节中华革命党和欧事研究会坚持反袁斗争第九节护国战争的发动与帝制取消第三章(1916-1920)第一节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第二节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第三节西南军阀的纷起第四节孙中山南下护法和南北战争第五节段祺瑞的卖国与独裁第六节南北议和第七节五四运动第八节直皖战争第四章(1920-1924)第一节动荡中的南北政局第二节第一次直奉战争及战后政治第三节西南的“联省自治”与军阀混战第四节孙中山的奋斗与转向第五节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第六节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第七节1920年代的中国经济第五章(1924-1926)第一节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北京政治第二节善后会议:和平统一的最后尝试第三节初期国共合作第四节五卅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第五节北伐前中外关系格局的演变第六节南北军阀混战与临时执政府的终结第七节南北军政格局的攻守势易第六章(1926-1928)第一节北伐初期的胜利与东南、西北、西南的形势变化第二节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北洋军阀以奉系为中心的联合第三节列强分化中国革命与蒋介石发动政变第四节武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与汪精卫集团分共第五节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北洋军阀政权的覆灭第七章(1928-1931)第一节国民政府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第二节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内政与外交第三节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战争第四节反蒋派大联合与中原大战第五节发展中的国共矛盾及南京政府的“剿共”战争第六节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和各派联合统治的确立第八章(1932-1937)第一节“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第二节华北军民抗战的开展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第三节国民党统治的加强第四节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第五节华北事变和国民政府的对策第六节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第七节西安事变第八节国民党由内战转向抗日第九节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第十节国民政府的经济第十一节国民政府的教育和学术研究第九章(1937-1941)第一节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第二节抗战爆发初期的对日作战第三节国民政府战时政治体制的确立和运作第四节正面战场的继续作战第五节日本的以华治华策略与汪精卫集团降日第六节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正面战场第七节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敌后战场第八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部危机国统区的民主宪政与民众救亡运动第九节国统区的经济第十节日伪对沦陷区的统治第十一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外关系第十章(1941-1945)第一节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第二节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第三节抗日后期的国统区第四节抗日战争后期的敌后解放区第五节抗日战争后期的沦陷区第六节中国对同盟国的外交关系第七节豫湘桂战役与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第八节战后中国政治的设计和争执第九节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十一章(1945-1947)第一节抗战胜利与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第三节战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四节国内冲突的焦点——东北第五节全面内战的爆发与国共关系的破裂第六节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与统治危机第十二章(1947-1949)第一节国民党最后的总动员第二节国民党军战略攻势地位的丧失第三节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和国民党强化统治的措施第四节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上)第五节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下)第六节国民党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总崩溃第七节蒋介石引退和北平和平谈判第八节中华民国的覆灭第九节国共对外政策第十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国共合作”模式
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国共合作”模式20XX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日。
民国抗战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
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捐弃前嫌,协手抗敌,创造了举国团结的典范。
由于“国统区”所实施的法制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所实施的法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法制,所以抗战时期又开创了资本主义法制与新民主主义法制“两制”并存和协调的先河,即“国共合作”模式。
一、以民主宪政为基础“国共合作”模式首先建立在宪政协调的基础上。
具体体现为:第一,在全国政权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特殊的边区政权。
中国共产党宣布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承认国民政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唯一合法中央政府,承认蒋介石为领导全中国人民抗战的最高领导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当时的苏维埃政府,按照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制定边区政府组织法和选举法,并建立边区政府,报国民政府批准.国民政府承认(实际上是默认)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边区政府为事实上的地方合法政府,不再进行所谓“剿匪”行动。
第二,在全国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实行“两法并存”。
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法律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
例如,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二日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一条即规定,“本条例系遵照国民政府国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民主的原则,并依据陕甘宁边区的特殊情形而制定,于边区域内适用之”。
一九三九年二月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系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省参议会组织法制定.《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系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法院组织法制定。
国民政府则承认各根据地地方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令的合法性及其在各边区的法律效力。
第三,在全国军政统一的前提下,执行“两军并存、协同抗战”。
中国共产党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抗敌军事部署;国民政府承认由红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为国民革命军的正式组成部分,从国民政府的财政中拨款作为军费支持八路军、新四军,默认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及根据地地方武装的实际控制和领导、指挥权,尊重并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提名,任命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挥官人选。
阀门专业词汇
早产的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再研究(2005年12月23日在台湾政治大学讲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闻黎明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久负盛名的政治大学。
在大陆,历史学界特别是近代史学界,都知道政治大学是史学研究的重镇,贵校不仅集中了许多重量级的学者,也推出了许多影响很大、传播很广的著作。
今天,我谨将个人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谈一点初步认识,并希望得到各位的斧正。
抗日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广泛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最深刻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为了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的最终胜利,曾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坚持不懈进行着政治民主化的努力,而宪政运动无疑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宪政运动贡献了许多成果,但仍有些问题尚有探讨之余地。
本文欲对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宪政运动的若干问题陈述一己之见,并愿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发起问题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宪政运动,起因于1939年9月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的七个改良国内政治的提案。
这七个提案,按照《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议事记录》的顺序为:1. 孔庚领衔等59人的《请政府遵照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开始宪政案》;2.陈绍禹领衔等26人的《请政府明令保障各抗日党派合法地位案》;3. 左舜生、张君劢、章伯钧领衔等36人的《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发扬民力而利抗战案》;4.江恒源领衔等40人的《为决定立国大计解除根本纠纷谨提具五项意见建议政府请求采纳施行案》;5.张申府领衔等21人的《建议集中人才办法案》;6.王造时领衔等37人的《为加紧精诚团结以增强抗战力量而保证最后胜利案》;7.张君劢领衔等55人的《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
在此七提案上附署者虽不少,但实际上代表的仍是领衔人所属派别的意见。
这些提案既有共同之处,也各有侧重。
在宪政问题上,目前多数论著以邹韬奋的说法为据,将它们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部分是直接与宪政有关的,是属于最近将来的,即尚须略经过筹备时间的”;另一部分是“间接与宪政有关的,而重要性却并不轻的,是属于当前的,是有立刻执行必要的”。
浅析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宪政运动
浅析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宪政运动摘要:1937 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日矛盾迅速上升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随着形式的发展,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开始有些松动,其对内的高压政策也得到了许多的改变。
在这一时期,作为第三种力量的中间党派也开始活跃并走向联合。
他们积极倡导宪政,迫使国民党做出实施宪政的许诺。
虽然后来,国民党政府以抗战时期难以召开国民大会为由而告吹,但是第一次宪政运动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并使人民的宪政意识得到提高。
关键词: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经验教训辛亥革命时期,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第一次高举起的“民权主义”旗帜唤醒了国人心中的宪政意识。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为实现心中的民主宪政之梦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而1939年9月到1940年9月,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携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宪政运动,则规模空前,在当时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并使人民的宪政意识得到了提高。
一、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发起实现法治下的民主政治,不仅是社会各阶层的迫切愿望,也是抗战形势的迫切需要。
1938年12月,汪精卫叛逃事件的发生,使推进民主,更充分地动员人民力量团结抗战,变得更为迫切。
在这种背景下,在1939年9月间召集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大会上,实施民主便成为主要的议题。
这次参政会上,国民党元老孔庚领衔与58人联名提出《请政府遵照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开始宪政案》。
该案提出“抗战军事需长期努力,建国工作必须同时进展”,故“建议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开始宪政”。
1939 年10 月1 日,由救国会、第三党、职教派、乡建派,青年党、国社党及无党派参政员张澜、褚辅成、沈钧儒、莫德惠、张申府、王造时、章伯钧等二十五人在重庆发起宪政座谈会。
为了切实推进宪政运动,在1939 年11 月19 日举行的第四次宪政座谈会上,在沈钧儒主持下,决定成立“重庆各界宪政促进会”,并推举沈钧儒、董必武、孔庚、黄炎培、章伯钧、左舜生、史良等八十五人组成筹备委员会。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作者: 郑会欣
出版物刊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4-91页
主题词: 民主宪政运动;抗战后期;抗战以来;一党专政;国民参政会;抗战初期;独裁统治;宪政实施协进会;敌后战场;民主联合政府
摘要:<正> 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溃退和政治上的腐败,乃至造成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严重危机。
重庆、昆明、成都、桂林等地各阶层人民先后行动起来,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实施民主宪政。
随着形势的发展,斗争的规模日益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终于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 乡建派粱漱溟等中问党派代表人物 , 参加了这
次 大会 。②
国 民参 政 会 虽 然 不是 一 个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民 意 机关 , 没有 立法 权 和监 督权 , 是 具有 建议 权 、 问 但 询 权 和 听取政 府 报 告 的权 力 , 中间党 派 的政 治协 商 为
政议 政 的 胃 口。他们认 为一 党政府 不 能应 付战时 紧 急 局面 , 应调 整方案 , 中全 国人才 , 集 团结抗 日。“ 抗 战 既是 国内 民主 的发端 , 该 是个 民意机关 以收集 应 集 恩广 益之 效 , 以为抗 战后 实行 宪 政 的过 渡步 骤 ” 。 中共 和 中间党派 提 出“ 让在 野党 参加 整 政府 ” 设 和“ 立 战 时 民意 机 关 ” 两 项 建议 , 民党 接 受 了建议 , ① 国 13 国民党 临时全 国代 表大 会通过 《 日建 国纲 9 8年 抗 领 》决 定在 非 常时期 设 立 国 民参 政 会 , , 团结 全 国 的 力 量 , 同抗 日。 共 7月 , 首届 国 民参政 会在 汉 口举 行 , 16名参 政 员 出席 会 议 ,其 中在野 党 派 代 表 3 5 0多 人 , 年党 曾琦 、 舜 生 、 璜 、 家 菊 、 青 左 李 余 陈启 天 、 常 乃惠 , 国社 党张 君劢 、 隆基 、 石 青 、 傅 霖 、 罗 胡 徐 粱实 秋 , 三党章 伯 钧 , 国会 沈钧儒 、 第 救 邹韬 奋 、 陶行 知 、
13 97年 日本发 动全 面 侵华 战争 , 国内矛 盾温 度
骤 降 。家仇 妥协 于 国恨 , 民党 一 党 的高 压 政 国 孥政
策 出现 了些许 松 动 ,国共两 党 开始 合作 一 致对 外 。 中 间党派 也 开始 活跃 并 走 向联合 , 后来 逐渐 发 展 成 为介 于 国共 两大 党之 间的第 三 种力 量 , 当 时 中 国 在 的政 治舞 台上取 得 了举足 轻重 的地位 。
、
中 间 党 派 进 行 宪 改 运 动 的 主 要 舞
台— — 国 民参 政 会
13 9 7年 7月 国民党 召 开座谈 ; 随后 释放 被 捕 的救 国会 七
和合作提供了一个场所 和机会。在国民参政会上,
各 党 派 以和平 的方 式 各抒 己 见 , 极联 络 , 繁 合 积 频 作 , 出相关 议 案 , 使 国 民党 在舆 论 压 力 下 不 得 提 迫 不 进 行一 些政 治改 革 , 以后 宪政 运 动 的继 续发 展 为
君子 ; 召开 最 高 国 防会 议 , 请 各 党 派 及 无 党 派 人 聘
收 稿 日期 :0 9 0— 1 2 0 — 8 3
作者简介 : 于彦君 (9 )女 , 东烟 台人 , 18 , 山 山东 大学法 学 院 20 级 法学硕 士研 究 生 , 究方 向为 法律 史。 08 研
・
1 ・ 5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1 00年第 1 期
王 造 时 、 良、 申府 , 史 张 职教 社 黄炎 培 、 江恒 源 、 冷御
人 士 。他 们 既批 评 国 民党 蒋 介 石 集 团 的 专 制统 治 及保 守 性 , 又不 赞 成 中国共 产 党 的暴 力 革 命 , 他们 大 多数 抱 有 自由 主义 宪 政 理 念 , 主张 实 行 民主 、 宪 政 与法 治 , 和 平 渐 进 的 民 主社 会 主义 道 路 , 走 以把 中 国建设 成 一个 宪政 民 主国家 为己任 。 民国 中后期 ,
V 1 O ^0 1 o. 1 『 .
●历 史 研 究
抗 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第一次宪政运动
凳
( 山东大学 法学 院 , 山东 济南 20 0 ) 5 10
摘
要 :9 7年 日本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矛 盾上井为中国国 内主要矛盾 , 13 串 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开始 有些松动,
其对 内的高压政策 也有 了寺 多的改变, 星共两党开始合 作一致对 外。在这一时期, 作为第三释力量的 中间党派也开 始活跃并走 向联合 。他们积极倡导完政 , 并取得 了一定 的成果。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宪政普及运 动的蓬勃发展促连 了《 期成宪草》 约制定 , 使得人们 宪政意识提高。这 些都 对 当时的宪政运动起到 了积极 的推 动作用。 关键 词 : 自由主义 ; 焱成宪草 ; 中间党派 中图分类号: 2 59 K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3 17 (0 0 0 — 0 5 0 17 — 5 3 2 1 ) 1o 1— 5
中间党派 发起 的 自由主义宪 政运 动 ,为 中 国的 民主
宪 政事业 做 出了艰辛 的努力 。笔者 截取 中间 党派发 动 的 自由主义 宪政 运 动 的其 中一 部分 加 以讨 论 , 即 抗 战初 期 国统 区的第 一 次宪政 运 动 (9 9年 9月一 13
14 9 0年 9月 ) 。
在 近代 中 国历史 上 , 中问党 派 是介 于 国共 之 间 的具 有 中间政 治 色彩 或 自由主义 倾 向的所 谓 “ 三 第
种力量 ” 包 括 中国各 民主党 派 、 团及 无 党 派 民主 , 社
士 担任 国防参议 会 参议 员 , 促进 中间党 派 的相互 交
流 。但 国民党 的这些开 明措施 仍不 能 满足在 野党参
●
2 1 }3月 0 0‘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学 报 (综 合 版
)
M a. 0l r2 O
第 1卷 0
第 1 期
Jun H b i nvr toE o ml dB ans(o peesv dtn o r ̄ o e e U i s yf cz c a ui sC m rhni E io ) df e i w sn e 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