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探究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冀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对这一内容都十分重视,四种版本的教材把此内容都安排在四年级上册,而且教学内容基本相同。
人教版教材首先呈现了两组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探讨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苏教版、冀教版和北师大版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
因此,教学导入中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对于规律的学习,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较清楚的描述,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四种版本的教材都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课标的理念,内容安排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由于视点不同因此学习内容的切入点也就不同,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商不变的规律【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它也是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
本节课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猜想、概括、等学习活动归纳总结商不变的规律。
再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样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1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
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两组算式调整为一组乘法算式。
这一组算式是以能够体现我们课本所要传达的信息与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组算式去发现问题,从而去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四个层次的学习。
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但是在这节课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虽然能够通过例题找出积的变化规律,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
这在后面的练习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学生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进行计算,而不是找到规律直接写得数。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练习,也多关注思维慢一些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们能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
2、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交流,从而归纳积的变化规律,有部分学生还是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
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害怕自己说错了,让别的同学取笑。
针对学生不敢发言,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信心,使学生畅所欲言。
3、由于学生参与度不够,导致课堂进度受影响,设计的巩固练习题没有全部进行完。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3例题,P83-84“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发觉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照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运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积存数学活动体会,感悟差不多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摸索的条理性。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和发觉规律的过程,体会列举,画图,运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白得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如何样依照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温故。
1、观看图形的排列,你认为括号里应填什么?2、交流。
3、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律,这节课我们连续来找规律。
二、探新。
1、谈话:为了迎接十月一日国庆节,公园被装扮的五彩缤纷。
你看到了什么?板书:盆花彩灯彩旗提问:认真观看一下,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2、先看盆花:(1)感知规律:那个地点有几盆花?照如此连续摆下去,第10盆是什么花?第11盆呢?(2)自主探究:A.用喜爱的方法表示盆花是按如何样的顺序排列的?B.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3)学生活动。
(4)交流反馈:A、发觉规律:展现学生的表示方式。
①圈一圈。
谈话:我们能够把盆花圈一圈,让大伙儿看的更加明白。
事实上确实是把盆花分组了,这是一组,两组,三组。
引导学生感悟:每组有3盆,每组都按照“蓝黄红”的顺序排列。
②排一排。
③画一画。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盆花的排列规律。
(板书)谈话: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蓝花在每组的什么位置?黄花呢?红花呢?反过来,第()组第()盆是什么花?你发觉了什么?花的颜色和每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B、解决问题:第19盆花什么颜色?分别展现:①列举或画图。
能看明白吗?谁能够来说明说明?②算的方法:板书算式:19÷3=6(组)……1(盆)提问:想想算式里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指名2人说方法。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三下《发现规律》教案(公开课)
3.5 发现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8、“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二的习题⏹教学提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除以〕几,商也乘〔除以〕几〞这一规律。
一方面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探索规律是一种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教学时一方面学生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经历探索、归纳、概括规律的过程,另一方面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发现的规律,开展了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掌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除以〕几,商也乘〔除以〕几的规律。
2.经历观察、探索、发现、归纳规律的过程,开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习,能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除以〕几,商也乘〔除以〕几的规律。
难点经历观察、探索、发现、归纳规律的过程,开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例8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学生准备:钉子板细线假设干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导入:〔利用迁移、大胆猜测。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谁还记得?说一说。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随之乘或除以几。
生2: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师: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学习了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大家想一想,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预设〕生1:是的。
我觉得除法中肯定有规律,因为乘除法各局部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2:我同意,我觉得如果被除数乘几,除数不变,商也会跟着乘几。
生3:我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应该也乘几。
…设计意图:简单的复习提问,让学生将乘、除法之间建立关系,打通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巧妙的运用了正迁移,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猜测入手启动整个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学好玩《图形中规律》教学设计含学习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学好玩《图形中规律》教学设计含学习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数学好玩中第二课时《图形中规律》。
教材分析:《图形中的规律》是安排在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好玩》里的第二课。
在生活和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有规律的事物,以及事物变化趋势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方法,更多的是要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解释、验证得到结果。
而本学期的《数学好玩》这实践课,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产生了《图形中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摆三角形”和“点阵中的规律”两个探索活动。
“摆三角形”的这个探索活动,在北师大版的旧教材里,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现在的新教材调到了五年级上学期,并和“点阵中的规律”安排在一起,其实这两个探索活动也是有紧密联系的。
一是都体现了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是都是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从而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图形中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看起来似乎与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
本课从直观到抽象,学生容易理解,为下节课学习点阵规律做好思维上的迁移,能更好的培养高年级学生研究知识,探究知识,经历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并具有简单图形独立排列所需的小棒根数和所摆图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学生接触一些有规律排列的物体。
如跳棋棋盘、学校操场的方砖、彩灯等。
但是根据图形排列找规律并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例如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2023年《找规律》教案(15篇)
2023年《找规律》教案(15篇)《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出示10个数:谈话:这里有1-10共10个数,1和2是两个相邻的数,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吗?(指名回答)2、如果把相邻的两个数加起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出示)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这是什么方法?(一一列举)相机引导:一一列举的方法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每次框几个数?然后怎样?这个方法就是(平移)。
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每次向右平移几格?(平移)至10,问:还能再往右平移吗?为什么?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结合板书)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说明:第一次只是框,并没有平移,这样才算平移的第一次。
(演示)4、平移的方法掌握了吗?自己再试试看。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三篇《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的内容。
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展除法的简便计算。
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欢送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会并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通过观察、分析^p 、交流、合作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商不变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猜测、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究新知的才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究性,体验发现乐趣,增强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掌握规律;(2) 通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规律;(3)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展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引讨论发现规律的过程;(2) 用语言正确表述变化的规律。
学生情况:兴趣是的老师。
而且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四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喜欢探究新的知识内容。
学生之前已分别掌握了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有了这些认识根底,再利用知识的迁移,他们一定能经过探究,发现并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谈话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与老师的点拨作用,表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利用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p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到达训练思维、培养才能的目的。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以“找规律”教学为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以“找规律”教学为例/文 I 贲友林“找规律”教学,既要重视找规律的结果,也要 重视找规律的过程。
找规律,经历思考、交流、探索 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发现规律的经验,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一、交流:我是怎样想的师:(屏幕上出示空白的“研究学习”材料)课 前,大家做过这份材料(如图1),请同桌之间先交 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图1师:张睿嘉,能讲吗?好像不太自信,大家掌声 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想给张睿嘉一个挑战——请到黑板这边来讲,这样大家看得见。
题目中是摆小 棒,我们可以画图(如图2)。
/V V图2师:接着画下去,有规律,第10个三角形是向 上还是向下?(教师让张睿嘉请班上同学回答)阎馨宁:向上的。
花飞燕:我觉得是向下的。
毕明远:我也觉得是向下的。
因为向上的都是奇 数,而10是偶数,所以是向下的。
师:我特别欣赏刚才第3位同学的发言,在前 两个同学发言之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更关键 的是,他解释了为什么向下。
这样的发言要不要有 掌声?(全班鼓掌)第10个三角形,究竟是向上还 是向下?生:我觉得应该向下。
因为我发现,1、3、5这 些三角形都是朝上的,2、4、6都是朝下的,所以我 觉得10是偶数,是朝下的。
师:思路很清晰,把刚刚同学的想法说得更清楚 了。
来,我们一起看1、3、5这些奇数的三角形都是 怎样的。
生:向上。
生:2、4、6都是向下。
师:第10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呢?生:向下。
(教师画第10个三角形)师:那第9个呢?生:向上。
(教师画第9个三角形,如图3)A Z V/V图3师:画好了以后,张睿嘉要来讲讲他是怎么想2021.06 I中g表評,147的。
我给个建议,最好先圈圈画画,然后再讲。
张窨嘉:我觉得10-1=9 (个),9X2=18 (根)。
(教师打断张睿嘉讲解,提醒:稍等,哪儿是丨0,指着 图说)10—1=9 (个),9X2=18 (根),18+3=21 (根)。
【精选】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2014秋) (13)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7页,图形中的规律。
教材分析:《图形中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活动、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材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探索所摆图形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经历操作、列表、观察与发现、交流与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图形中规律,体验探究的方式和方法,积累探究的经验与感受,享受数学活动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会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摆小棒的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多种角度观察和寻找图形中的规律。
从直观形象的摆三角形到逐步发现算式中所蕴含的规律,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升,同时积累探究的经验与感受,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通过摆小棒活动及交互式白板的应用,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2、结合操作、观察、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初步体会发现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发现规律的过程,建立模型。
教学准备:交互式白板课件、小棒若干、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1、游戏: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白板课件出示:要求:在相同时间内按顺序说出出现的数字。
男生队:291103052187364女生队:1231231231231232、体会规律的特点,揭示课题女生答对了,女生队获胜。
男生抗议不公平,因为女生队的数有规律。
规律在我们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数字中有规律,其实图形中也有规律。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图形中的规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
(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课件一:为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实验小学与希望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学生们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个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呢?200盒呢?学生完成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6×20=6×200=**小组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二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出示课件三: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16×50=32×50=学生自做后教师演示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课件四,学生小组合作计算80×4=40×4=20×4=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2篇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之一研究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用材料:多媒体课件、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
学生用材料: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实验记录单。
研究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方体(出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模型图,)看,这是一个正方体,我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来展开!揭题。
二、经历过程,探究规律。
(一)探究1: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
1、出示问题1: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如果照下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的小正方体?出示问题2: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1)想一想:能切成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板书:2×2×2=8)(2)看一看: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涂色。
板书:8(3)得出结论: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分成了8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方体都是3面涂色。
2、过渡:猜一猜,如果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结果会不会也这样?(二)探究2: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
1、出示问题1: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再把正方体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出示问题2:像这样切开后,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一共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学生看课件说后,教师板书:3³=27,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2、自主探究:(1)观察猜想: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把猜测写在实验单上表格1)师:根据学生猜测板书,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究竟猜的对不对呢,打上?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各有多少个呢,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来实验验证一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101中学 第三章《探索规律(一)》教案 (北师大版七上)
第三章《探索规律(一)》教案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6节——“探索规律”的第1课时。
从学习内容上说,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表示能力。
从学生学情来讲,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学手段不论是在城市中学还是在农村中学都进入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学生应用电脑水平有所提高,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与以往相比也均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规律问题,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具备了良好的契机。
二、教学任务分析根据以上学习内容和学情分析,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特意为学生提供一个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提供一个有趣的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习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最后在巩固练习和评价小结的基础上结束本课的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模板三篇《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愿意)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
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江市同文中学钟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字母表示数”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今后学习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
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历来启发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来表示的规律,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建模思想。
这一节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兴趣,同时也对学生形成函数思想,掌握模型化方法、推理方法做了重要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作为初一的学生,在小学和前面对此类型的问题探究的较少,所以他们在感性的问题上好理解,易解决,但对于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问题接触的少,并且面还是很单一,所以对抽象的问题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起注意。
特别是有些学生眼高手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注意力易分散,但是求知和表现欲望较强,教师要注意把握引导的同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经历探索规律,运用数学语言表示规律,并验证规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问题中的规律探索,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3、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总结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这是因为学生进入初中以来,他接触的数学知识开始由感性的方面向抽象的方面发展的开始,也是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基础,所以在现象累计的情况下,训练学生探索规律并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培养抽象能力必须经历两个过程
培养抽象能力必须经历两个过程顾祥芳#杜育林)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摘!要+抽象能力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抽象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主要指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其中#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数学公式,运算法则,图形性质等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关键词+抽象能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应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抽象能力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并对抽象能力做了进一步解释+&抽象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 新课标中共提及&抽象'(#余次#可见新课标对于抽象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我们认为#抽象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样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里的数学知识泛指数学概念,数学公式,运算法则,图形性质等(其中#数学概念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探究学习数学公式,运算法则,图形性质等知识)我们称之为&数学规律'*的基础(所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一*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数量关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2*3)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都是&概念要明确'(基于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视角#可以把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分为&问题情境/归纳特点/概括本质'三个阶段(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首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某产品原来每件售价为!元#经过两次涨价后每件售价为%元(设该产品平均每次的涨价率为!#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这个两位数比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积的%倍小"#(如果设个位上的数字为-#可列出方程+!()%*$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行几何.'意思是+&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乙向东行走#甲向南走了"#步后向东北行走#与乙相遇(问+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多少.'设他们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B#则相遇时甲共走了#乙共走了-为了求出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多少#可列出方程+(2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根据现实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并且为&抽象 概括'能力的形成提供基础素材#按照新课标提出的&现实性'要求#设计了这三个问题(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密切相关#问题)!*是基于&数学现实'而确定的#问题)%*是从数学史实出发选取的(对于问题)"*和)!*#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难列出方程(问题)%*是求甲,乙分别走了多少路程#设相遇的时间为B#这样只要求出B#就不难得到甲,乙分别走的路程(问题)%*的解答过程体现了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教育(3接着#引导学生归纳特点+观察下面三个方程#说出它们的特点( !!!-,!<";## %-!<!-<,#;## !B!<&B;#(2设计意图+&抽象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得到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为了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建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发现,抽象,归纳等能力#设计了这一问题(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会得到三个方程的诸多特点#如+)"*都含有未知数-)!*表示未知数的字母的含义不同 产品的涨价率#个位上的数字#甲,乙相遇所用的时间-)%*方程左边的项数不一样#依次为三项,三项,两项-),*最高项的次数都是!-等等(3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本质+这三个方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设计意图+任何事物都有质和形两个方面#&质'是一个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形'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概念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学生在&归纳特点'环节得到的这些特征#既有本质的特征#也有非本质的特征#需要剔除非本质的特征#保留本质的特征(这个&剔除 保留'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抽象 概括'的过程(在归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特征#逐步形成透过现象抓取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发展抽象能力(3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还能感受和领悟到隐含于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抽象能力(数与代数领域中很多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带领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抽象能力(事实上#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一些数学概念#如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等#实际上也是经历&问题情境/归纳特点/概括本质'三个阶段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图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思考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对图形进行分析#并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本质#最后给出规范的数学定义()二*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在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数学规律的特点#设计能让学生经历抽象过程的系列问题(学生在思考,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发现数学规律#又能培养抽象能力(例如#&轴对称性质'的探究过程+"(把一张纸片对折)如图" 所示*#扎一个小孔)如图" 所示*-然后展开铺平#记得到的两个小孔为点/与/=#折痕为@?)如图" 所示*-连接//=交@?于点G)如图" 所示*(图'!(如果将纸片沿@?重新折叠#线段G/与G/=有怎样的大小关系.线段//=与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把一张纸对折后扎出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小孔#把纸片展开铺平#把得到的三组对应点分别记为/与/=,0与0=,1与1=#折痕记为@?(分别连接/0,01,1/,/=0=,0=1=,1=/=#在2/01的一条边上任取一点2)如图!所示*#你能说出与点2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点2=的位置吗.用扎孔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图(,(连接22=#交@?于点4#线段22=与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2设计意图+整个探究由四个活动组成#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一个点到图形上的一般点的顺序设计(对于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点/与/=关于直线@?对称的关系#并猜测出G/;G/=#//=3@?-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说明以上猜测是合理的(这一过程既要运用合情推理#也包含演绎推理(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用折叠,扎孔的方法展开后得到的2/01与2/=0=1=关于折痕@?成轴对称(2是2/01边上的任意一点#应让学生利用合情推理#感悟点2关于@?的对称点的位置(在图!中#点2在线段01上#其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点2=应该在线段0=1=上(探究活动,意在把结论推广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一般情况#从而概括出轴对称的基本性质(3事实上#大部分数学规律都可以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探究得到数学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能力,概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适当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与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过程#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即使做不出如此经典的案例#也应积极探索(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解答类似如下的&图形最大面积'问题#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建模*能力(用长度为!#Q的金属材料制成如图%所示的金属框#下部为矩形#上部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该金属框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时#图形中矩形的相邻两边长各为多少.请求出金属框围成的图形的最大面积(图)解答本题用到的知识主要有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性质等(初中阶段#求最大)小*值的问题常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图形的面积与矩形长或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比如#可设矩形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长为!-Q#则有图形的面积%;!-)"#< !-槡<!-*--!;)槡"<,<!!*-!-!#-(对此#学生解答本题时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一是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中#引导学生这样推导+因为矩形相邻边长为"#<)槡!-!*-#而边长是正数#所以"#< )槡!-!*-###解得-$槡"#<'!(二是判断-;<"!!槡;%#<!#!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即判断槡%#<!#!是否小于槡"#<'!(教学中#引导学生这样分析+要证槡%#<!#!$槡"#<'!#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要证!#$槡"'!#即要证槡,##$槡,'##这显然成立(从本题的解答过程看#从求&金属框围成图形的面积'问题#抽象得到&二次函数'模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得到这个模型的过程#就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抽象能力发展的过程(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会抽象)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会推理)能理清事物的关系*#会建模)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知识形成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设法带领学生充分地经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参考文献+2"3薛茂芳)数学概念及其教学)修订版* 2:3)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3李树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抽象能力///以二次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为例2>3)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3史宁中)数学基本思想"+讲2:3)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3张金良)解密数学抽象!探索教学策略2>3)数学通报#!#"$)+*)2'3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2:3)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课件及课后思路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案及教学课件教学目标:1、经历画图、填表、分析数据、探究规律的过程,发觉皮克公式。
2、初步感想通过固定某些变量的值来探求其余变量的变化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3、猎取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能类比迁移探求问题的方法,尝试拓展研究同类新问题。
教学重点:发觉、得出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钉子数和多边形中间钉子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类比推导出一般规律。
教学打算:作业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生疑,直观感知。
1、呈现一个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说明:每相邻的四个钉子构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面积是1个面积单位。
提问:这个图形有几个面积单位?你是怎么了解的?组织交流:〔1〕面积公式计算;〔2〕分割数方格。
2、启发:你能再围一个面积和刚刚不一样的多边形吗?在围过程中想一想多边形的面积可能跟什么有关呢?学生动手围一围,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求出面积的。
3、追问:跟哪里的钉子数有关?4、揭题:面积与钉子数之间是否存在肯定的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与钉子数之间的关系。
提问: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提出猜测——验证猜测——概括结论二、简单入手,探究多边形内有一枚钉子的情况。
1、个例发觉,形成猜测出示:一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提问:每个多边形各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边上的钉子数各有多少枚?先数一数、算一算,把结果填入表中,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发觉。
生独立计数,完成表格出示资源:提问:〔1〕校对结果〔2〕你有什么发觉?全班交流:〔1〕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
〔2〕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多边形边上钉子数的一半。
如果用S表示面积单位的个数,n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你能用字母表达式表示这一发觉吗?动手写一写。
2、举例验证,明确前提。
引导:由刚刚这四个图形,有了这样的发觉,这一发觉是否也适用于钉子板,我们还要举例验证。
要求:在钉子板上画一些多边形,验证刚刚的发觉。
并列呈现学生资源,引导观察。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1.师: 猴妈妈听说同学们的口算能力非常的强,想请大家帮帮它的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猴妈妈要给小猴子们分苹果,每只小猴分6个。
师:猴妈妈还想知道分给2只小猴、200只小猴、2000只小猴分别需要多少苹果,哪位同学能帮帮它?板书结果:(1)2×6=12 (2)20×6=120 (3)200×6=12002.师:大家成功的帮猴妈妈算出了苹果数。
大家看,小青蛙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就以“小青蛙”为题作一个游戏-------“对对子”。
老师说前半句(一只青蛙一张嘴),大家说后半句(两只眼睛,四条腿)……师:其实里面有蕴藏着许多的的数学知识,老师考考你们:20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算出来吗?10只青蛙呢?5只呢?(4)4×20=80(5)4×10=40(6)4×5=20 (板书算式)3.师:在乘法算式当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名字。
仔细观察,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多,苹果的数量也在增加。
随着因数的变化,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观察算式,再次探索(一)探索“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的规律。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_1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1探索规律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更能够体现数学思考,凸显过程与方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思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中,我首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给教材例题中的算式创设了具体的情境,之后再根据学生回答,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观察,去寻找。
其次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了发现-验证-小结-应用这样一些学习探究过程,并通过学生独立观察、分组验证、集体小结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规律的全过程,较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还设计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和对规律应用的适度拓展,使得不同层面的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但收货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还在享受着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2第一轮“达标立标”课,已圆满的结束,经过三年级数学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从选定内容,到一次次备课,修改教案,再到重新上课,在于主任的引领和郭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研讨。
在一次次的磨课中不断有新的灵感,而课堂也日趋完善,在整个磨课过程中自己成长并收获着。
第一次上课是由杜老师执教的,通过呈现课本情景图,读信息,由谈话导入,通过读信息提问题,抛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了课题,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师生交流规律,然后就是规律的应用。
整节课符合先学后教的原则,等杜老师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又静下心来反思,课是上完了,但是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积的变化规律了?是否每个学生都按照先学后教进行学习了? 在于主任的及时点拨下,我们没有灵活的运用先学后教,从而使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及环节显得有些牵强。
本节课是一节找规律的课,学生应该经历从“猜测→验证→得出正确结论”,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规律的________和学习数学的严谨性。
《指南》科学部分解读
以《探究》为中心的儿童科学教育----《指南》科学部分解读南师大张俊从《纲要》到《指南》《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指南》对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的具体要求。
两个文件的区别:针对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幼儿园的教育;后者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过程,强调怎样做,后者侧重于结果,强调会做什么。
操作性不同:前者只提出各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教育要求;后者提出了各年龄的具体指标。
相同点:最终指向一致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应以《纲要》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实现《指南》对教育结果的期待。
内容范围一致:内容领域和儿童学习发展的领域相一致;《指南》的具体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和《纲要》具有互补性。
科学领域部分的结构: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数学认知:数学应用数概念空间概念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为什么提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探究最能体现科学的本质。
最能体现以儿童为主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是儿童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科学探究:儿童主动建构知识与主动发现知识,体现以儿童为主体。
科学观的重建:过去的认识: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现在的认识: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科学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知识的态度案例:乌龟冬眠吗?什么是科学?价值观知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的方式:一是权威:无需证明通过信仰获得二是经验:来自生活经验的对照,是一种不完善的证明,而不是逻辑的证明。
(丰富多样,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符合事实真相)三是臆测:实际上也是给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所作的主管的猜想。
(需要个管的事实来证明)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开始于问题和假设借助于事实的证据寻求事实的规律案例:红豆和绿豆可以做出豆浆吗?《指南》如何体现?相关的理论基础:儿童科学思维发展研究三个维度:探索方式(随机探索—搜索推论—假设检验)加工深度(现象描述---关系识别---解释)变量处理(不能分离干扰变量---能识别到干扰变量---能控制)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经历的脉络:从随机探索到发现事物到检验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历过程探究规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小学欧阳敏一、教学目标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一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测量明确小数的产生,选用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在落实教学目标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要“经历……过程”。
只有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才能使他们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并能运用这些经验有效地去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活动,如测量彩带的长度、在米尺上找0.01米、猜想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等等,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建构,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
2、协调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主动把握好本身的教,还必须注意到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必须遵循学生的特点与学习规律,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真正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教学。
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应体现寓“教、扶、放”于一体的原则,做到有效的教、精巧的扶、大胆的放,实现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做数学”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新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教学。
本节课的概念多,而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突出实践,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
如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放手让学生在做题中感悟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样教学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做数学”中创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估一估,测一测。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后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要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与老师一起做这个游戏吗?(愿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估一估,测一测。
”师出示2米长的橙色彩带,让两位同学将彩带拉直,请同学们估一估它有多长,指名回答后老师测量验证。
(表扬估得准的学生)师再出示70厘米的红色彩带,让同学们再估一估,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测量出结果是70厘米。
师紧接着问:70厘米够1米吗?(不够)如果用米做单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吗?(不能)如果用“米”作单位的话你会用什么数来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710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7米)师:在测量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小数表示。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1000÷10=100÷10=10÷10=1÷10=3、师:1÷10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吗?(不能)4、师总结:像这样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师相机板书:小数的产生)接下来我们就借助米尺重点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师板书:和意义)(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于是选用了米尺作为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二)探究新知1、认识一位小数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米尺,仔细观察,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我们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份。
请你指出其中的一份。
(学生指出,教师表扬说得对的学生。
)师:这一份是多长?生:一份应该是1分米。
(如果学生回答10厘米,可引导10厘米就是几分米)师: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米呢?生:写成分数是110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份,这样的1份是1分米,写成分数是110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师:这样的3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这样的3份是3分米,写成分数是310米,写成小数是0.3米。
师:那这样的7份呢?生:这样的7份是7分米,写成分数是710米,写成小数是0.7米。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刚才写出来的小数都是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我们把这样的小数就叫做一位小数。
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分数与一位小数有关系呢?师揭示:我们把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师:有没有两位小数呢?你们能在米尺上找到0.01米吗?(师稍候)师:找到了吗?请指给我看,0.01米是多长啊?(是1厘米)(对找出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把尺子平均分成了多少个1厘米呢?(100个)也就是说,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每一份是多长?(1厘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米呢?生:写成分数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师:这样的3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米呢?这样的6份呢?学生回答后,师接着问:你能在米尺上找到0.18米吗?师:我们再来观察这次写的数据,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呢?(两位)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的小数就叫做两位小数。
师:那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呢?师揭示:我们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师:根据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如果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怎么用分数表示?又怎么用小数表示?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表示方法吗?(学生举例)(师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三位数)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三位数的小数就叫做三位小数。
师揭示:也就是说,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呢?(三位小数)4、认识位数更多的小数师:如果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如果平均分成100000份呢?(五位小数)5、小组活动师:(刚才所说的分数和小数)这些都是刚才同学们所说出来的分数和小数,可见分数和小数的确有联系,不同的分数可以写成不同的小数,例如:110可以写成0.1,710可以写成0.7,1100可以写成0.01,6100可以写成0.06,11000可以写成0.001,131000可以写成0.013等等。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种关系呢?现在请四人小组同学小声的讨论你们的想法,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师:好,同学们都讨论完了,现在谁愿代表本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生发表意见……)师:同学们真棒,刚刚你们说到的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等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三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由借助直观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到通过联想认识四位小数甚至五位小数所表示的意义,再到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既然同学们能够找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那么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1、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这道题是请同学们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第一幅图是要同学们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用大括号括起来的部分,后两幅图是要同学们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提示一下,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看清每幅图是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师:做完请同学们示意有多少人做对了?(教师对做对的学生进行表扬)请同学们合上书。
2、括号里能填几?0.3里面有()个1100.07里面有()个11000.5里面有()个1100.09里面有()个1100师: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仔细思考,括号里能填几?可以四人小组小声讨论。
(学生回答,师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0.3里面有3个110,0.5里面有5个110,其实像0.3、0.5这样的一位小数都是由许多个110组成的,我们说110就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1。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成小数是多少?生: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100,写成小数是0.01。
师: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成小数是多少?生: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1000,写成小数是0.001。
小数的计数单位还有很多很多!师:从上面我们就可以得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3、想一想,括号里能填几?0.1米里面有()个0.01米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同学们可以结合板书讨论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要求说出理由)生: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因为0.1米是1分米,0.01米是1厘米,1分米=10厘米,所以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
师:谁来说第二题?生:0.01米里面有10个0.001米,因为0.01米是1厘米,0.001米是1米,1厘米=10毫米,所以0.01米里面有10个0.001米。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米里面有10个0.001米,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概括?师小结: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课堂延伸:用线连一连,找到好朋友。
13 100910471000110000120.047 0.13 0.0001 0.9 0.5师:在这里出现了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数,分母是其他的数时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的,这样的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