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分化阶段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分 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步 发展巩固,能较准确地分析与完成 动作,多余动作逐步消除,动作的 紧张性降低。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自动化阶段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在时空 上都更加集中,动作准确、熟练、 省力、连贯、节奏稳定、可靠性 和适应性强。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负 荷 休 息
练习的效应
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 体 工 作 能 力 水 平
工作阶段 保持相对稳定阶段 下降阶段
时
间பைடு நூலகம்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567班第一组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可 分为两种:
1、一般规律
2、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2、认识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 规律 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特殊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动作技能的形成通常分成3个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泛化阶段
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内抑 制不够,做动作比较吃力、 紧张、不协调,并伴有多余 动作。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讲解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讲解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把这四条规律概括为“舰长传教”,这样方便大家记忆。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以客观题与案例分析题中其中一小问的答题点作为考查形式。
因此需要大家从整体上把握各点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具有高效率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3.反对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片面观念①只强调间接经验:赫尔巴特。
②只强调直接经验:杜威。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因而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不可或缺条件。
3.反对单纯抓知识传授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观点①只重能力—形式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②只重知识—实质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知识。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教学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学生思想的提高需要知识做为基础,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认识。
2.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性等思想品德要素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3.反对只重德育或只重知识的单一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第三节教学原则
教课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色):( 一 )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联合( 间接性规律 )(联合教课原则2、理论联系本质原则)(1)现代教育理论倡议,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本质,坚持理论联系本质的教课原则,在教课活动中,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基础,以本质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2)在教课活动中,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基础,是由于借助理论知识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教师把人类长久累积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组织,加以选择,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引学生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把学生的认识提升到现代化的水平。
所以教师的教课活动应当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基础。
(3)在教课活动中,以本质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是由于经过本质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经过本质操作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
(4)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一致的规律,要防备两种偏向:一种是过分重申书籍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忽视指引学生经过该实践活动、亲自参加、独立研究去累积经验、获取知识的偏向;一种是只重申学生经过自己研究去发现、累积知识,忽视书籍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解。
应当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联合起来。
(5)在教课活动中,我们应当将理论与本质有机地联合起来,正确办理好理论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用理论联系本质的教课原则统率我们的教课。
详细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重视书籍知识的教课,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本质;②重视指引学生经过本质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增添教课的实践环节,逐渐培育与形成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
④正确办理知识教课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增补必需的综合实践教材。
( 二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一致( 双边性规律 )1、正确办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课理念倡议教课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足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你怎么理解这样的教课理念你怎么对待这样的教课思想( 1)现代教课理念倡议教课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足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一致的教课规律。
教学过程及基本规律ppt课件
• 运用知识:重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 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作自我检查
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 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 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 可缺少的因素。
• 引导学生获得表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以便迅速有 效地达于理性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16
• 3、理解教材
• 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 ,由表象上升为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以揭示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 引起求知欲: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做好学习的 心理准备开始;产生了知与不知矛盾,出现求知内在动力。
• 感知教材: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 ,则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
• 理解教材: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 巩固知识:只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学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吸
教学过程及基本规律
1
一、教学的涵义
词源学上的“教学”
• 汉语:《学记》中的“学”即学习——“学然后 知不足” ;“教”即教授 ——“教然后知困”。 “教学相长”的原义和引申义是有区别的。教学 即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 英语:Learn与所教的内容相联系,Teach与使 教学得以进行的媒介相联系。 目前与教学相对应 的词有 “teach and learn”和“instruct” 。 instruct常常与教学情境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
6
二、教学过程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育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其基本规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而学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2. 适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学习的重要推动力,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 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科知识是有一定体系和逻辑关系的,教师应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和呈现,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5. 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变化。
6.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生在学习中应积极参与和合作,教师应通过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7. 反馈和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8. 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9. 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学生的智能具有多样性,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学习效果。
10. 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大纲,明确并具体化教学目标,以指导和评价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记忆口诀英文回答:Law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1. The Law of Awareness: Learning is most effective when students are actively engaged and aware of their learning goals.2. The Law of Motivation: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learn when they are motivated and have a purpose for learning.3. The Law of Progression: Learning is a gradual process that builds on prior knowledge and skills.4. The Law of Effect: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peat behaviors that are rewarded and less likely to repeat behaviors that are punished.5. The Law of Exercise: Practice and repetition are essential for learning and retention.6. The Law of Recency: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is presented most recently.7. The Law of Primacy: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is presented first.8. The Law of Intensity: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is presented in a vivid or memorable way.9. The Law of Meaningfulness: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to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is meaningful to them.10. The Law of Transfer: Learning is facilitated when students can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new situations.中文回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存在着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和原则。
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首先,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获得实际的学习成果。
其次,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风格。
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运用图像、图表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来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知识。
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的外在驱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提供真实的学习案例、与学生分享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反馈和评价。
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而评价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反馈和评价,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教学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规则。
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题
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题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
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结合教学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基础,以实际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2)在教学活动中,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基础,是因为借助理论知识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组织,加以选择,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现代化的水平。
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基础。
(3)在教学活动中,以实际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是因为通过实际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该实践活动、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倾向;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
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5)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辩证关系。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统领我们的教学。
具体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综合实践教材。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现代教学理念倡导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你怎么理解这样的教学理念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教学思想(1)现代教学理念倡导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渐进性:教学过程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
2. 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个性化:教学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等特点,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4. 互动性: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5. 体验性: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反馈性:教学过程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应该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方式,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和互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①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 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 本知识为主。这是因为:a、间接经验经过 特殊的加工并且有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 它掌握知识便捷而有效;b、学生在有目的、 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可以 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 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 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 知识接受过来,使个可编体辑ppt的认识达到同人类 3
韩信 背水一战
•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 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 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 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 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
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
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
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
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
可编辑ppt
10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 规律
可编辑ppt
1
一
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 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 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 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 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 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 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 3、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 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 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因为 学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从感性 到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 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 不要直接经验。
教学过程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学过程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它们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规律是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教育。
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教学过程规律是循序渐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规律是因地制宜。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规律是因时制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疲劳或者学习不足的情况。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学过程规律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根据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
的收益。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律:
1. 个体差异性规律:每个学生的体质、技能水平、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教学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调整和个性化的指导。
2. 循序渐进规律:体育教学应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能,并逐渐提高。
3. 基础扎实规律:体育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训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为学习更高级的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4. 激发兴趣规律:体育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游戏化的教学环境和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和投入。
5. 巩固和应用规律:体育教学要注重巩固和应用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运动中,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6. 全面发展规律: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7. 权威性和亲和力规律: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权威性和亲和力的结合,既要有足够的教学权威性,也要亲近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体育教学应秉持科学性、灵活性和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啊,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呢!就好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老师是导游,学生们则是充满好奇的旅行者。
咱先来说说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这条规律。
这就好比给学生们一张地图,间接经验就是地图上标注好的路线和景点,让学生们能快速了解大概。
但直接经验呢,就是学生们自己走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呀!光有地图不行,还得自己去体验,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美妙。
老师们不能只给学生们灌输知识,还得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这样知识才会在他们心里扎根呀!再讲讲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知识就像是一块块砖头,能力呢则是搭建房子的技巧。
光有砖头堆在那可不行,得学会怎么把它们搭成漂亮坚固的房子呀!老师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得教会他们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去创造新的东西。
不然学生们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真正有能力的创造者呢!然后是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这就好像是给学生们的心灵种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给他们的心灵浇浇水、施施肥呀!让他们不仅有聪明的头脑,还有善良、正直的品格。
一个只知道知识却没有良好品德的人,那可不行哟!还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老师就像是舞台上的导演,学生们是演员。
导演要引导好演员,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但演员自己也得积极主动呀!不能导演拼命喊,演员却在那发呆。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教学这场戏才能精彩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得时刻记住这些基本规律。
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关注成绩,而忘了学生的品德塑造。
要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就像一场欢乐的冒险。
老师们得像高明的园丁,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让它们茁壮成长。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有时候得像春风一样温柔,有时候得像夏雨一样热烈。
要和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你。
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跟着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呀!总之呢,教学过程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活力和变化的。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这一章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这一部分属于重要考点,通过以往的考试来看,一般多是以全题型进行备考的,今天就来看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
下面让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
1.数学课上,王老师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要求学生做好看黑板,学生举手提问时他也不理会,只顾着讲知识。
王老师的教学过程违背了( )。
A.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B.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有四大规律,题干中王老师在讲课中只顾自己讲知识而完全不顾及学生有没有接受,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故违背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那一条基本规律中( )。
A.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C.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有四大基本规律,教育性教学是由赫尔巴特提出,赫尔巴特认为“我不认为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主张教学和德育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二者不能分离,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能体现教学和德育二者统一的就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故正确答案为C。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护理教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也有其基本规律。
下面,我们将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探讨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目的
护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能够为病人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因此,在护理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的,确保教学目标符合护理实践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护理教学内容应当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
护理教学方法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实验法等。
四、教学评价
护理教学评价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又要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评价中,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实习报告、实际操作评价等。
总之,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符合护理实践的要求。
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基本临床护理能力的优秀护理人才。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
(一)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学双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
教学双边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二者的交互影响和辩证统一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教与学的逻辑关系。
教与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两项主要活动,其间的逻辑关系至少有四种:(1)教等于学。
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2)学多于教。
指学生所学多于教师所教,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教大于学。
指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部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
至于每个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4)有教无学。
指学生对教师的教授内容全然不知,没有学到教师计划要教的东西,但不排除学生也可能从教师的特定教学中,学到教师没有预期的东西。
从上述可见,教与学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正比例”的逻辑关系,但却必然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只是或者表现为“正效应”,或者表现为“零效应”,或者表现为“负效应”罢了。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起主导作用。
正如列宁指出的:“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所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所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所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要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同时,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
以下是护理教学过程应遵循的五个基本规律:一、明确培养目标护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即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培养目标应该与护理专业的教育理念和职业要求相一致,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发展方向,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二、知识技能并重护理教学应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病房、临床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技能水平。
三、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应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估,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强调职业素养护理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职业道德。
因此,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职业素养。
这些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五、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护理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趋势,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还应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和合作,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能够灵活应对以适应社会的多变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
(一)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学双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
教学双边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二者的交互影响和辩证统一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教与学的逻辑关系。
教与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两项主要活动,其间的逻辑关系至少有四种:(1)教等于学。
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2)学多于教。
指学生所学多于教师所教,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教大于学。
指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部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
至于每个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4)有教无学。
指学生对教师的教授内容全然不知,没有学到教师计划要教的东西,但不排除学生也可能从教师的特定教学中,学到教师没有预期的东西。
从上述可见,教与学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正比例”的逻辑关系,但却必然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只是或者表现为“正效应”,或者表现为“零效应”,或者表现为“负效应”罢了。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起主导作用。
正如列宁指出的:“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所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所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所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要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同时,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负起责任。
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欲人明者必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
3.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
因此,教师要确立“学生学习要靠自己主动学习,他人不能包办代替”的观念。
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正确引导。
教学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学,北京一位特级教师深有体会地说:“学生学习好比人走路,低年级的要牵着走,中年级的让他跟着走,高年级的指引他们自己走。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致力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乃是当代教学的一大主题。
4.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
教师主导要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
“学生为主体”不同于“儿童中心”,因为它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条件的;“教师为主导”也与“教师中心”有别,因为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
反之亦然,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落空。
或者说,教师为主导是学生得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当然结果。
实践证明,任何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割裂、对立起来而走向片面化、极端化的观点和做法,都是违背了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的。
(二)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是向学生有组织、高效率地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体质、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均依存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学生的发展便以有组织地认识教材为主要中介。
1.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
科学规律性的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的基础要素,所谓“无知者无能”,缺乏科学规律性的知识,学生的智能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列宁曾经指出:“我们不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所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也会是一些吹牛家。
”列宁在这里明确地揭示出一条真理,就是智能的发展有赖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基本知识时,必须使之融会贯通,才能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但是,知识的传授并不必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发展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发展学生智能出发来传授知识,才能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统一实现于教学过程中。
2.学生的品德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
传授知识与进行品德和思想教育,从来就是结合在一起的。
“文以载道”、“教书育人”是我国教学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
王夫之就曾说:“多识而力行之,皆可据之以为德。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则直接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一般说来,任何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因素,具有潜隐的教育性;同时科学性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都是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其基础的。
所以,教学正是通过传授富有思想性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的。
3.学生的体质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的体力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学生体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1)保护健康。
如教学过程中易产生近视、脊柱弯曲、头昏、睡眠不良等病症,事先加以预防,就是保护健康。
(2)增强体质。
如通过体育教学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发病率的高低,也说明体质的强弱。
(3)促进发育。
身体发育指身体各器官的构造和机能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通常是按一定年龄和性别,从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与肌肉的能力等方面来衡量的。
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同时,承担着保护健康、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任务,而后者的实现与前者所能提供的科学依据密切相关。
4.学生的发展不能脱离开知识传授的过程,知识传授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
但是,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却又具有或然性。
如不具备科学性的所谓“知识”,就可能会给学生的智能、品德和体力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学生的发展缺乏明确指向的知识传授,就可能会降低影响学生智能、品德和体力发展的程度。
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提高知识传授的水平,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得以统一实现。
(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所谓间接经验是指他人认识的成果,他人通过实践获得的理性认识,大多表现为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接触外界事物获得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相互作用的。
1.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一条简约、直接、高效的认识捷径。
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可以减少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精力,有效避免人类认识历史上的偶然性和曲折,从而大大提高了认识效率;使学生尽快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广泛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为“如果把历史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的总和比作金字塔,那么学者是站在塔的顶峰上,儿童是站在塔基旁边。
必须在儿童和少年时代,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他们所有的知识提高到当代的水平,并且能够使他们继续进行人类思维的创造性活动”。
相反,事事都让学生去实践,从获得直接经验开始学习,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那样的话,学生个人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达到人类长期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并必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完全依赖直接经验也是不必要的。
正如恩格斯指出:“现代自然科学……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史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学生所没有亲身实践的,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他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参与和帮助,是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消化和巩固的。
学生总是借助他已有的直接经验去学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的。
陶行知先生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
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
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可见,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在其间接经验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价值。
因此,在各科教学中讲授任何知识,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经验,都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丰富其感性经验,以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书本知识。
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则对间接经验的掌握越容易。
3.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及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
研究表明:教师领导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其他各种各样的认识过程,主要的表现为:依据教科书的系统;从已知到未知;日积月累,逐步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这就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
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过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1)感知教材;(2)理解教材;(3)形成技能技巧;(4)巩固教材;(5)应用知识;(6)检查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也可以是:(1)整理已知;(2)探索未知;(3)形成技能技巧;……或(1)运用已知进行推理分析;(2)得出结论;(3)验证与深化理解新知;(4)形成技能技巧;……有时还可以是:(1)预习教材;(2)分析并理解教材;(3)形成技能技巧;……甚至还可以是:(1)让学生运用已知去进行有目的的练习;(2)在练习中获得新知,分析与理解新知;(3)验证与深化新知;(4)形成技能技巧……等等。
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中使学生掌握间接经验,被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四)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能否共同组成优化结构,并作为一个和谐的系统发挥其整体最佳功能,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学的最终效果。
这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