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第五章
4.5动物解剖学课件第五章呼吸系统
[肺的分叶] 左三:尖、心、膈(前、中、后)
牛羊猪 右四:尖、心、膈、副 左二:尖、膈
马 右三:尖、膈、副
二、构造功能
被膜
导管部:支气管
小支气管
实质
终末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一、鼻 作用?
第一节 呼吸道
构成:
鼻孔:鼻腔入口,由内、外侧鼻翼围成。 鼻腔 鼻前庭:鼻翼围成的空间,底壁具鼻泪管口。
固有鼻腔:骨性鼻腔衬以粘膜构成,鼻粘膜包括:
呼吸区:占大部,上皮为纤毛上皮。
嗅区:呼吸区后方,上皮含嗅细胞。 鼻旁窦(副鼻窦)
二、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一)咽 (二)喉
作用?构成: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勺状软骨
喉腔:
由喉软骨围成的腔体, 其中部侧壁具一对粘 膜褶,称为声带,为 发声器官。
(三)气管和支气管
一、形态位置
第二节 肺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右肺较大。健康肺脏呈 粉红色,海绵状,略呈锥体形,具有三面三缘:
肋面 三面 底面
纵隔面:具有肺门。
背侧缘 三缘 腹侧缘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手部
包括手掌、手背和手指 等部分,手部有多个复 杂的肌肉和神经分布。
上肢的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
抓握功能
上肢通过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同运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屈伸、旋,可 以实现抓握、捏拿、推拉等多种抓握 功能。
感觉功能
上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着丰富的神经 末梢,可以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 等多种感觉。
锁骨整体形态呈"S"形弯曲,内侧端 粗大,称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 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与肩胛骨 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及,呈长条形, 位置表浅,易于触摸辨认。
肱骨
01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管 状骨,位于上臂,可分 为一体两端。
02
上端膨大,有半球形的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 节盂相关节;周围环以 关节囊。
05
上肢血管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上肢动脉主要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腋动脉和肱动脉,其中腋动 脉又分为胸廓内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上肢动脉的功能
上肢动脉负责向上肢输送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上肢的肌肉、 骨骼、皮肤等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上肢动脉的病变
上肢动脉的病变包括狭窄、闭塞、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上肢缺血、 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坏死。
掌骨共5块;第1掌骨最短而 粗;第2掌骨次之;第3、4 、5掌骨依次渐短而细。掌 骨头均偏向桡侧。
指骨共14块;拇指为2节指 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指骨 。其中近节指骨最大;中节 指骨次之;远节指骨最小。 远节指骨头呈球形;近节指 骨头呈卵圆形;中节指骨头 呈梯形。
03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
01
02
03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Ⅲ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系按统分(布PN和S)功能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躯体神经:指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2)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
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灰质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区;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 5、掌握脊髓灰质与白质的分布; 6、掌握脑干的组成与外形; 7、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裂和分叶; 8、掌握浅、深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9、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第五章 神经系统
6条纵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CNS)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循环系统
目录•循环系统概述•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结构与功能•血液成分与功能•循环系统调节机制•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循环系统概述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定义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
定义与功能组成与结构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能力。
心脏内部被分隔为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血管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的运输介质,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维持生命活动循环系统通过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和代谢底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调节内环境循环系统通过运输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防御保护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具有免疫功能的物质,能够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
调节体温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在流经皮肤血管时,能够通过散热或保温的方式调节体温,维持体温的恒定。
生理意义心脏结构与功能01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右侧。
02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03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分界的标志。
心脏位置与形态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和房室瓣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房间隔分开,左心房接收肺静脉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的血液。
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由室间隔分开,左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右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循环
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
40
1.5
75
0.8
150
0.4
0.35
0.30
0.25
0.15
1.15 0.50
(四)心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②正常: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9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升高1℃→心率升高10次/分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界 沟上部的心外膜下。正常起搏点,长椭圆形。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心房的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 上方。扁椭圆形,前下端发出房室束。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 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后传至心室,使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在同 一时间内收缩。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当窦房结功能发生障 碍时,房室结也可产生冲动。
心腔
左半心 右半心 心房 心室 房室口 左心房 右心房 房间隔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
右心房
三尖瓣环、三尖瓣(右房室瓣),腱索、乳头肌。 四者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防止血液逆流。
左心室 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
心传导系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并传导冲动,以 维持心的节律性舒缩。
3.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 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5、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6、心室舒张期( E) A.血液粘滞度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B.主动脉血压过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C.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D.冠状动脉阻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E.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减小,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神经系统--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延髓
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
咽黏膜、劲动脉窦等处的感受器;
④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
的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内,分布于耳后皮
肤,中枢突则入脑,终于脑干的三叉神
经脊束核。
耳神经节
IX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的根丝, 自延髓橄榄后沟 前部出脑,与迷 走神经和副神经 同出颈静脉孔。 在孔内神经干上 有膨大的上神经 节,出孔时又形 成一稍大的下神 经节。
眼神经和上颔神经为躯体感 觉神经,下颔神经为混合性神 经。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 于三叉神经节,其中枢突汇集 成三叉神经本千入脑桥,终于 脑干中的三叉神经感觉核,其 周围突则组成3个分支中的 大部纤维,分别分布到面部皮 肤、眼球、口腔、鼻腔和鼻 窦的黏膜、牙齿和脑膜,接受 痛、温、触觉感受器的信息。
三叉神经节
下干
后侧束 内侧束
腰丛
组成:由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和 L4前支 一部分组成。
位置:腰大肌深面,支配 髂腰肌、腰方肌、 腹股沟区以及大腿 的前部和内侧部。
主要分支:股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骶丛
1.组成: 由L4前支一部分、L5腰神 经前支(合称腰骶干)和全 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2.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 盆壁、会阴、臀部、股后 部、小腿和足。 3.主要分支:坐骨神经。
蜗神经节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
蜗核
IX 舌咽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
出颅腔。 含4种纤维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
咽肌;
②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 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交换
上神经节 下神经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血 细胞
血细胞扫描电镜像 (E红细胞 G粒细胞 L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 P血小板)
2.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3. 红细胞生理特性 (1)红细胞渗透脆性 ①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 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 脆性) ② 红细胞溶血 如将红细胞置于低渗的NaCl溶 液中,水进入红细胞,细胞膨胀为球形,甚至 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嗜碱性粒细胞 0.5~1% 单核细胞 25~30%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 7 % 免疫细胞 (2)从免疫功能特点分
3、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1)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很强,一般
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聚集,并将其吞噬。一个白 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其过程 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5、血清: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 部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 固成血浆块、血浆块收缩析出淡黄色透 明的液体为血清。
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 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它血浆蛋白 质,但又增加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 放出来颜色
血液是一种不透明,粘稠液体。血液的颜色取 决于所携带O2的多少。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 暗红色。
2、血液的比重
血液的比重为 1.050~1.060 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 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正常男性的红细胞沉降率第一小时不超过3mm,女 性不超过10mm。
4、血液的粘滞性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第二节气体交换
HHbNHCOOH+O2
(2)反应特征:
①反应迅速且可逆,无需酶催化;
②CO2与Hb的结合较为松散; ③反应方向主要受氧合作用的调节:
HbO2的酸性高,难与CO2结合,反应向左进行 HHb的酸性低,易与CO2结合,反应向右进行 ④虽不是主要运输形式,却是高效率运输形式,
因肺部排出的CO2有20%是此释放的。 ⑤带满O2的Hb仍可带CO2。
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换气动力:分压差
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
换气结果:
肺V血 组织A血
↓ A血
↓ V血
(一)肺换气 过程
肺泡与毛细血管 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
肺泡
肺 泡 与 肺 血
肺换气
(二)、组织换气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扩散速率 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
(一)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①量小,•起桥梁作用; ②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
(二)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量大,•主要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 动态平衡 化学结合
二、氧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1.5%)
(二)化学结合:(98.5%)
PO2↑(氧合)
⒈ O2与Hb的可逆性结合:Hb + O2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 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速率:= 扩散速率(D) = 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பைடு நூலகம்分子量
扩散速率与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呈 正比;与扩散距离、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
气体的溶解度/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大,扩散速率快。
解剖生理第五章 软骨与骨分章节重点+课后习题
第五节软骨与骨一、软骨1、软骨膜分布:除关节软骨外的软骨周围结构:外层:纤维多,较致密内层:纤维少,细胞多,较疏松,含血管和神经成软骨细胞(骨祖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软骨细胞功能:保护、营养软骨组织2、软骨组织结构1)软骨基质基质:蛋白多糖+糖蛋白+水;嗜碱性强、软骨囊、软骨陷窝2)软骨细胞部位:软骨陷窝内结构:周边细胞小而幼稚,深部细胞渐大而成熟,具有成熟蛋白质的细胞特征功能:合成和分泌软骨组织的纤维和基质同源细胞群:在软骨中部可见到由2~6个细胞组成的群落,它们由同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称为同源细胞群。
纤维:埋于基质,折光率与基质一致,HE染色不显示3、软骨的分类:(一)透明软骨分布较广,分布于关节软骨、肋软骨、气管和支气管等处。
纤维:胶原原纤维,无胶原纤维(二)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
特点:含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富有弹性。
(三)纤维软骨分布: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特点:含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HE 染色成红色,细胞小而少,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
二、骨骨组织的细胞:(成、破骨细胞形态、功能、电镜,成骨、破骨细胞是重点)(一)骨祖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靠近骨膜,是干细胞)形态:骨祖细胞胞体较小,呈梭形,核椭圆形,细胞质少,弱嗜碱性。
功能:可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骨组织生长、改建、修复分化: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二)成骨细胞:位于骨组织的表面,单层排列形态:细胞具有许多细小的突起,与邻近成骨细胞或骨细胞形成缝隙连接,胞体较大,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质嗜碱性。
核圆,核仁明显。
电镜: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和分泌骨胶纤维和基质合成类骨质,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
类骨质:当成骨细胞被其分泌的类骨质包埋并有钙盐沉积时,便成为骨细胞。
(三)骨细胞: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形态:胞体小,扁椭圆,有许多细长的突起,弱嗜碱性。
《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五章 血液
质多肽,但它不能直接识别进入机体中游离的蛋白质多肽。
这些多肽必须通过一类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加工、处
理,将处理后的抗原,以特异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表达在抗
原提呈细胞表面,提供给T细胞识别。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细胞毒T细胞:又叫杀伤T细胞(Tc),它是免疫反应的效
应细胞,也是T细胞中唯一具有直接攻击和杀伤其它细胞
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
血浆(55%)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45%) 白细胞
血清
血液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二)、血量:
定义: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 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健康成人占体 重7%-8% 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的重要保证。 血量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 滤过和除吸收相对平衡有关。
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
1.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 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 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2. 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 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 3.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 解。
加速凝血的措施 • (1) 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 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 • (2) 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Ⅻ 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
生理止血过程示意图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
加血凝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 ① 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 ② 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 蛋白; • ③ 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五章生殖系统【习题及答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五章生殖系统【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精索2.射精管3.尿道球4.后尿道5.包皮系带6.肉膜7.子宫峡8.子宫前倾和前屈9.阴道穹10.阴道前庭11.会阴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输精管道包括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
()2.精曲小管上皮是精子发生的部位。
()3.附睾贴附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
()4.男性结扎手术常在输精管的精索部进行。
()5.精索自腹股沟管浅环延至睾丸上端。
()6.前列腺后面正中有前列腺沟,活体上可经直肠触及。
()7.阴囊内膜含有平滑肌纤维。
()8.尿道海绵体内有尿道贯穿其全长。
()9.尿道前列腺部的后壁上有射精管的开口。
()10.男尿道耻骨前弯不可改变。
()11.卵巢位于髂内、外动脉起始部的夹角处。
()12.卵巢下端借卵巢悬韧带连于子宫角。
()13.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腔。
()14.子宫颈的下端伸入阴道内称为子宫颈阴道部。
()15.妊娠期,子宫峡伸长形成子宫的下段。
()16.子宫的内腔称为子宫腔。
()17.子宫的前屈是指子宫的长轴与阴道的长轴间形成向前开放的直角。
()18.子宫颈的粘膜不随月经周期变化。
()19.阴道穹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
()20.乳房手术时应作放射状切口,以减少乳腺叶和输乳管的损伤。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睾丸()A.只有产生精子的功能B.睾丸白膜是腹膜的延续C.精曲小管上皮是精子发生的部位D.精曲小管汇合成附睾管2.输精管()A.是输送男性激素的管道B.经腹股沟管进入腹腔C.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D.是精索的主要成分之一3.输精管()A.管壁薄,手术时不易辩认B.可分为精索部、腹股沟部和壶腹部C.结扎输精管常在腹股沟部进行D.输精管壶腹下端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4.精囊腺()A.具有贮存精子的功能B.排泄管参与组成射精管C.排泄管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D.位于前列腺的后面5.射精管()A.位于前列腺前面B.两侧射精管在前列腺内合并C.由精囊腺的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汇合而成D.开口于尿道膜部6.射精管开口于()A.尿道前列腺部B.尿道膜部C.尿道海绵体部D.尿道球部7.前列腺()A.位于盆膈上方B.位于尿生殖膈下方C.包绕尿道根部D.内有尿道膜部8.前列腺()A.上端尖细,下端宽大B.前面平坦,正中线上有前列腺沟C.后面紧贴直肠D.老年时腺组织增生形成前列腺肥大9.阴茎()A.由三个阴茎海绵体构成B.阴茎海绵体内有尿道通过C.阴茎脚附着于耻骨弓D.阴茎脚附着于尿生殖膈10.男尿道()A.为一细而直的管道B.仅有排尿功能C.前列腺部最短D.海绵体部又叫前尿道11.对男尿道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B.耻骨下弯凹向前上,固定不可变C.兼有排尿和排精双重功能D.尿道膜部有射精管的开口12.输卵管()A.位于子宫两侧,包在卵巢悬韧带内B.其腹腔口与腹膜腔相通C.卵子通常在峡部受精D.输卵管结扎术常在壶腹部进行13.对输卵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输送卵子的管道B.内侧端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C.被包在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D.峡部位于壶腹部的外侧14.子宫()A.呈前倾前屈位B.后方紧贴膀胱C.子宫颈全部伸入阴道内D.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体的两侧15.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的主要结构是()A.盆膈B.子宫阔韧带C.子宫圆韧带D.骶子宫韧带16.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是()A.子宫阔韧带B.子宫主韧带C.子宫圆韧带D.骶子宫韧带17.阴道()A.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B.阴道穹的前部较后部深C.穿过盆膈D.后面与尿道相邻二、多项选择(选出3~5个正确答案,将其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睾丸()A.前缘游离B.上端和后缘有附睾附着C.是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D.睾丸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脏支E.睾丸白膜来源于壁腹膜2.参与精索组成的有()A.输精管B.射精管C.蔓状静脉丛D.睾丸动脉E.附睾管3.前列腺()A.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B.排泄管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C.前面与膀胱邻接D.由腺组织、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E.分泌物参与组成精液4.睾丸鞘膜()A.是腹膜的延续B.是腹横筋膜的延续C.脏、壁两层共同围成鞘膜腔D.脏层紧贴睾丸和附睾的表面E.鞘膜腔内含少量液体5.阴茎()A.分头、体、根三部分B.阴茎海绵体左、右各一C.阴茎颈又称冠状沟D.海绵体外面包有海绵体白膜E.阴茎海绵体后端扩大成尿道球6.男尿道()A.前列腺部管腔最宽B.膜部尿道最短C.膜部穿过尿生殖膈D.尿道膜部括约肌是横纹肌E.耻骨下弯位置固定7.男尿道的狭窄部位在()A.尿道内口B.前列腺部C.膜部D.海绵体部E.尿道外口8.具有三个狭窄的器官是()A.食管B.输尿管C.输卵管D.男尿道E.输精管9.卵巢()A.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B.借卵巢悬韧带连于子宫C.借卵巢固有韧带与盆壁相连D.上端为输卵管端E.下端为子宫端10.输卵管()A.漏斗部的末端有腹腔口B.漏斗部的边缘有输卵管伞C.内侧端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D.不直接开口于腹膜腔E.输卵管结扎术常在峡部进行11.子宫()A.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的部位称子宫峡B.子宫颈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部C.子宫颈管下口称子宫口D.子宫颈的粘膜随月经周期变化E.子宫底的两侧有输卵管子宫口12.子宫阔韧带内有()A.卵巢悬韧带B.输卵管C.子宫圆韧带D.卵巢固有韧带E.子宫主韧带13.阴道()A.为排卵的管道B.后方与直肠相邻C.阴道穹的后部最深D.阴道前庭是大阴唇之间的裂隙E.穿过尿生殖膈14.女乳房()A.由皮肤、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B.乳腺叶约15~20个,呈放射状排列C.位于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D.每一乳腺叶有若干条输乳管E.乳房悬韧带是由胸筋膜发出的结缔组织束三、B型选择题A.尿道球部B.海绵体部C.前列腺部D.膜部E.精索部1.男性尿道各部中最短的是()2.男性尿道各部中最长的是()3.男性尿道各部中位置最固定的是()4.尿道球腺开口于()A.精囊腺B.前列腺C.前庭大腺D.尿道球腺E.阴道前庭5.位于阴道口的两侧()6.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7.经直肠可以触及()A.会阴曲B.耻骨下弯C.结肠左曲D.骶曲E.耻骨前弯8.在脾的下方()9.直肠上凸向后的弯曲()10.如向上提起阴茎,弯曲可变直()A.食管B.气管C.输尿管D.输卵管E.输精管11.与腹膜腔相通的管道()12.活体触模时呈圆索状,()13.管壁内有骨骼肌()A.骶子宫韧带B.镰状韧带C、子宫阔韧带D.子宫圆韧带E.骶结节韧带14.穿过腹股沟管()15.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结构()16.由前后两层腹膜形成()A.阴道B.阴蒂C.阴道穹D.阴道前庭E.阴囊17.为一环状间隙()18.是富于伸展性的管道()19.尿道开口的部位()A.睾丸B.附睾C.精索D.精囊E.阴囊20.男性生殖腺是()21.产生精子的器官是()22.具有贮存与输送精子的器官是()23.输精管参与构成的结构是()A.输精管睾丸部B.输精管精索部C.输精管腹股沟部D.输精管盆部E.输精管壶腹24.输精管最长的一段是()25.输精管最短的一段是()26.输精管位于膀胱底后面的部分是()27.结扎输精管最方便的一段是()A.前尿道B.后尿道C.尿道前列腺部D.尿道膜部E.尿道海绵体部28.射精管开口是在()29.男尿道位置最固定的一段是()30.男尿道的第二个生理性狭窄位于()31.位于耻骨下弯中心的部分是()A输卵管子宫部B.输卵管峡C.输卵管壶腹D.输卵管漏斗E.输卵管伞32.卵子和精子会合的正常部位是()33.贯穿子宫壁内的是()34.结扎输卵管最理想的部位是()35.手术中辨认输卵管的标志是()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悬韧带36.防止子宫向两侧移位的结构是()37.行于腹股沟管内的结构是()38.主要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脱垂的结构是()39.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是()A.尿道海绵体B.尿道球C.附睾D.睾丸E.精囊40.属输精管道的是()41.属男性附属腺体的是()42.能暂时贮存精子的是()A前列腺B.尿道球腺C.精囊D.前庭大腺F.尿道球43.排泄管与输精管合并的是()44.有后尿道穿行其中的是()45.排泄管开口于前尿道的是()46.排泄管不开口于尿道的()A.输卵管B.子宫主韧带C.阴道D.子宫E.子宫颈47.包绕子宫颈下1/3部的是()48.防止子宫向下脱垂的是()49.有前唇、后唇的是()50.内腔呈梭形的是()A.输卵管漏斗B.输卵管伞C.输卵管壶腹D.输卵管峡E.输卵管子宫部51.卵子通常在何部受精()52.管壁粗而弯曲,且占输卵管全长2/3是()53.管壁厚且管腔窄的是()54.覆盖于卵巢表面的是()55.有输卵管腹腔口的是()A子宫阔韧带B.卵巢悬韧带C.卵巢固有韧带D。
解剖学 第五章
第五章骨盆和会阴骨盆的分区和组成部分骨盆位于腹腔的下后面,躯干与下肢相通处。
它被骨性部分,肌肉,以及韧带壁所包围。
骨性骨盆由两块髋骨,以及骶骨和尾骨组成。
它有一个上部,即大骨盆,侧面是髂骨,还有一个下部,即小骨盆。
大小骨盆在骨盆边缘相会。
盆腔由腹腔延续而来,因此内衬大腹膜囊的腹膜。
腹膜向下进入盆腔,部分覆盖消化道终端,膀胱,以及女性的内生殖器官。
骨盆内容物包括:·直肠和乙状结肠。
·输尿管和膀胱。
·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以及阴道。
·男性的输精管,精囊,以及前列腺。
·腰骶干,闭孔神经,交感干,以及骶丛。
·髂总动脉,性腺动脉,以及直肠上动脉。
表层解剖及浅表结构骨的体表标记髂嵴的全程可以被触到。
髂前上棘位于髂嵴的前缘,腹股沟褶上面。
髂后上棘位于髂嵴的后端。
大概处在第2骶椎稍下方平面的皮下。
耻骨结节可以在耻骨上缘触及到。
耻骨联合连结两块耻骨,也可能被触诊到。
耻骨嵴是位于耻骨上表面,耻骨结节内侧的一个骨性嵴。
骶骨棘突相互合并形成骶骨正中嵴。
这个正中嵴可以在臀裂皮肤的下层触到。
在骶骨的下末端有骶骨裂,大约在尾骨上方5cm处。
尾骨可以在肛门后方2.5cm处被触及。
内脏成年人的膀胱是一个骨盆内器官,但当其充盈时可以通过腹前壁被触及到。
未怀孕的子宫不是经常能触及到。
在怀孕大概12周时可以触到子宫底部。
那时的底部通常位于剑胸骨平面。
·描述一下骨盆的浅表解剖结构。
骨性骨盆及盆腔壁骨性骨盆骨性骨盆由两块髋骨,骶骨,以及尾骨组成。
髋骨前方在耻骨联合处相会;在后方髋骨则在骶髂关节与骶骨成关节。
因此骨性骨盆形成了一个保护盆腔内容物的环。
骨盆被分成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
大骨盆位于骨盆边缘(骨盆上口)上方,小骨盆位于骨盆上口和骨盆下口之间(见下表)。
骨盆上口与骨盆下口之间成大约45度角。
骨盆口的各个边界骨盆入口骨盆出口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嵴后缘耻骨梳髂骨弓状线骶骨翼前缘骶岬耻骨联合下缘耻骨下支及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尾骨尖端骶骨骶骨由五块合并的骶椎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其功能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应刺激,并将之转换为神经冲动,经感觉传导通路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感觉器官很多,这里仅介绍视觉器、听觉器、味觉器官、皮肤等。
一、视觉器视觉器由眼球及其附属的眼睑、眼肌、结膜、泪器、眼球外肌、泪腺等组成(一)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构成。
眼球壁眼球壁由外向内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纤维膜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角膜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血管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位于角膜的后方,呈圆盘状,中央有瞳孔。
睫状体内有睫状肌,可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视网膜的后部偏鼻侧处,有视神经盘,为视神经纤维汇集处,此处称盲点。
视神经盘的颞侧约4mm处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视网膜有三层神经细胞,由外向内为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视细胞又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能够感受弱光,不能辨色。
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部,可感受强光和具有辨色能力。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产生,充满在眼房内。
晶状体位于虹膜的后方,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
晶状体的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突。
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体物质,充满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
(二)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及眶内的肌膜和脂肪等,起到保护眼球、运动和支持作用。
二、听觉器听觉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
外耳和中耳是传导声波的装置。
内耳是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受器,(一)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外耳道长2.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
(二)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窦小房,为一个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部分。
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即锤骨、砧骨和镫骨。
三块听小骨以关节相连,构成听骨链。
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的通道,使鼓室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振动。
小儿咽鼓管近水平位,咽部感染易蔓延至鼓室。
乳突小房位于颞骨乳突内,借乳突窦与鼓室相通。
(三)内耳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
骨迷路分三部分: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膜迷路套于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也分三部分:蜗管、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
膜半规管有位觉感受器,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椭圆囊和球囊也有位觉感觉器,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以及头部的位置觉。
蜗管上有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
三、其它感觉器1.嗅觉器在上鼻甲以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
此部粘膜内含嗅细胞,然后聚集成嗅丝穿过筛骨板进入嗅球。
2.味器分布在舌、腭、会厌等处,含有味细胞。
3.皮肤覆盖全身表面,是对各种外部刺激感受面最大的器官。
第十节人体的生理一、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色、不透明,有粘性,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
血液的功能:①物质运输功能,运输O2、CO2、营养物质、激素、代谢产物等。
②防御和保护功能,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能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对机体的损害。
③缓冲功能,可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④调节人体体温,血液中的水分有较高的比热,有利于体温的相对恒定。
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70~80ml。
其中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滞留在肝、脾、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中,流动很慢,称为贮存血量。
在运动或大失血等情况下,贮存血量会释放出来,补充循环血量。
(一)体液体液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约占体重的60%,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内环境,约占体重的20%。
细胞外液的1/4(约占体重的5%)分布于心血管内,即血浆;其余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在组织间隙中,称组织液。
(二)血浆血浆是含有很多溶质的水溶液,其中水占91%~92%,溶质占8%~9%。
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大,无机盐较少,其余为非蛋白的有机物。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
如血浆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高于7.4 5时,则为碱中毒。
血浆pH值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和红细胞中含有的缓冲对,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NaHCO3/H2CO3。
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其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有关。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称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主要来自血浆中血浆蛋白,称胶体渗透压,仅为3.3KPa。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对保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起重要作用。
在临床和生理实验中,将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的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
而渗透压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分别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三)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把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其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红细胞内的蛋白主要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一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表示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常用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表示。
正常成年男性血沉为0~15mm/h,成年女性为0~20 mm/h。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在红骨髓中生成,若红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和蛋白质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若缺乏造血原料,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促使红细胞成熟的因子,缺乏时可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当红细胞衰老时,脆性增大,在流经肝、脾时可被吞噬和破坏。
2.白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
我国成人白细胞数量为(4.0~10.0)×109/L。
白细胞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5类。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占白细胞总量的5 0%~70%。
3.血小板健康成人血液中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
生理性止血的过程是:小血管损伤破裂后,首先损伤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反射和血小板释放的缩血管物质共同作用,使受损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其次是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堵塞小的出血口,实现初步止血;同时血浆中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局部迅速出现血液凝固;随后血小板收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达到有效的止血。
4.血液凝固凝血是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参与。
国际通用的凝血因子有12种,用罗马数字命名。
这些因子中,仅因子Ⅲ存在于组织细胞中;除因子Ⅳ是钙离子外,其余都属于蛋白质,并大都在肝脏合成,其中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
因此当机体缺乏维生素K或肝病患者,常伴有凝血障碍。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分三个步骤,即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其中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又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激活途径。
5.抗凝与纤溶在临床血液检验和输血时,可加入抗凝剂并放入冰箱中保存。
抗凝的原理主要是去除血液中的钙离子。
输血时,常用柠檬酸钠作抗凝剂。
肝素的抗凝作用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的生理意义在于使血液保持液态,血流通畅。
6.血型 目前发现红细胞血型系统有十几种,与输血关系密切主要是ABO和Rh 血型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两种凝集原,即A凝集原和B凝集原。
如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B凝集原为B型;若A、B两种凝集原都有为AB型;若A、B两种凝集原均无为O型。
在血清中含有天然的抗体(凝集素),也有两种: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在A型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AB型血清中无凝集素;O型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Rh 血型中,红细胞膜上的Rh凝集原中以D凝集原的抗原性最强。
凡是红细胞膜上有D凝集原者为Rh阳性,不含D凝集原者为Rh阴性。
我国汉族,Rh阳性占99%,阴性占1%,在一些少数民族中,Rh阴性的比例较高,如塔塔尔族占15.8%,苗族占1 2.3%。
二、循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照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1.自动节律性心的自律性来源于自律细胞。
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分;房室结次之,约50次/分;普肯耶纤维最低,约25次/分。
窦房结是心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由窦房结控制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窦房结以外的其他自律细胞称为潜在起搏点。
2. 传导性正常心内兴奋的传导主要依靠特殊传导系统来完成。
传导顺序是:窦房结发出兴奋后,经心房肌传到左、右心房,同时经心房的优势传导通路传到房室结,再经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传到左、右心室肌。
3. 兴奋性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其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这一特点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肌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总是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
4.收缩性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原理基本相同,但心肌收缩有其自身的特点:①不发生强直性收缩;②同步收缩由于心肌具有合胞体的特性,全部心房肌或心室肌表现为同时兴奋和收缩。
③对细胞外液Ca2+依赖性较大。
(二)心的泵血过程血液在心中是单向流动的,经心房流向心室,再由心室射入动脉。
心室的舒缩活动所引的心室内压力的变化是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瓣膜的开闭则决定着血流的方向。
心的射血和充盈过程:1.收缩期心房收缩完毕进入舒张期,心室即开始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
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阻止血液逆流。
此时室内压仍低于动脉压,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称为等容收缩期。
随着心室肌的进一步收缩,室内压继续升高,当超过动脉压时,动脉瓣被推开,血液由心室快速流入动脉,此期为射血期。
2.舒张期心室射血完毕后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当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瓣关闭,此时的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亦处于关闭状态,称为等容舒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