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合集下载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8.4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8.4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8.4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是在完成热水供应系统布置,绘出热水管网系统图及选定加热设备后进行的。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计算第一循环管网(热媒管网)的管径和相应的水头损失;计算第二循环管网(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循环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确定循环方式,选用热水管网所需的各种设备及附件,如循环水泵、疏水器、膨胀设施等。

以热水为热媒时,热媒流量G按公式(8-8)计算。

热媒循环管路中的配、回水管道,其管径应根据热媒流量G、热水管道允许流速,通过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确定,并据此计算出管路的总水头损失Hh 。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8-45选用。

8.4.1 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热媒为热水热水管道的流速表8-12当锅炉与水加热器或贮水器连接时,如图8-12所示,热媒管网的热水自然循环压力值H zr 按式(8-35)计算:)(8.921ρρ-∆=h H zr 图8-128.4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8.4.1 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式中H zr —热水自然循环压力,Pa ;Δh —锅炉中心与水加热器内盘管中心或贮水器中心垂直高度,m ;ρ1—锅炉出水的密度,kg/m 3;ρ2—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出水密度,kg/m 3。

当H zr >H h 时,可形成自然循环,为保证运行可靠一般要求(8-36):h H 当H zr 不满足上式的要求时,则应采用机械循环方式,依靠循环水泵强制循环。

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比理论计算值略大一些,以确保可靠循环。

zr H ≥(1.1~1.15)hH2.热媒为高压蒸汽以高压蒸汽为热媒时,热媒流量G按公式(8-6)或(8-7)确定。

热媒蒸汽管道一般按管道的允许流速和相应的比压降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

高压蒸汽管道的常用流速见表8-13。

高压蒸气管道常用流速表8-13 确定热媒蒸汽管道管径后,还应合理确定凝水管管径。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步骤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步骤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1.确定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
给水管道的流速控制范围:
1、对于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一般采用1.0~1.5m/s ,不宜大于2.0m/s ,当有防噪声要求,且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 时,生活给水管道内的流速可采用0.8~1.0m/s ;
2、消火栓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2.5m/s ;
3、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其配水支管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10m/s 。

2.给水系统水压的确定
H=H1+H2+H3+H4
H1——引入管起点至配水最不利点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
H2——引入管起点至配水最不利点的给水管路即计算管路的沿程与局部阻力水头损失之和;
H3——水表的水头损失;
H4——配水最不利点所需的流出水头。

3.水力计算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综合因素初定给水方式;
2、根据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及用水点分布情况,布置给水管道,并绘制出给水平面图和轴侧草图;
3、绘制水利计算表格;
4、根据轴侧图选择配水最不利点,确定计算管路;
πυ
g
q d 4=
5、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从配水最不利点开始,进行节点编号,并标注两节点间的计算管段的长度;
6、按建筑的性质选择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各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7、根据设计秒流量,考虑流速,查水利计算表进行管网的水利计算,确定管径,并求出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8、校核(H0≥H;H0略<H ;H0远<H )
9、确定非计算管路各管径。

供热工程第九章热水网络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供热工程第九章热水网络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1)、横坐标表示供热系统的管段单程长度,以米为单位。
下半部:表示供热系统的纵向标高,包括管网,散热器,
循环水泵,地形及建筑物的标高.对于室外热水
供热系统,当纵坐标无法将供热系统组成表示
(2)、纵坐标
清楚时,可在水压图的下部标出供热系统示意图.
上半部:供热系统的测压管水头线,包括动水压线(表示供
热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压力分布)和静水压线(在
(4)画动水压线
O点处的压头不论在系统工作时还是停止运 行时,都是不变的,等于膨胀水箱的高度, 那么动压线的起点与静压线在此处重合, 即图中的O点。当系统工作时,由于水泵驱 动水在系统中循环流动,A点的测压管水头 必然高于O点的测压管水头,两者之间的差 值就是OA的压力损失,这样A点的测压管 水头就确定了,即图中的点,同理可以确 定其它各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
二、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1、以网路循环水泵的中心线的高度(或其它方便的高度) 为基准面,一定的比例尺作出标高的刻度。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 静水压曲线是网路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网络上
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静 水压曲线的高度必须满足下列的技术要求: (1)、在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底层散热 器的所承受的静水压力不应超过散热器的承压能力。 (2)、热水网路及与它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不会出 现汽化和倒空。
一、热水网路压务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1、在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压 力不应超过该用户系统用热设备及其管道 构件的承压能力。(保证设备不压坏)
如柱形铸铁散热器的承压能力 4 105为Pa, 作用在该用户系统最底层散热器的表压力, 无论在网络运行或停止运行时都不得超过 Pa。 4 105

供热管道的水力计算及热力站主要设备选择

供热管道的水力计算及热力站主要设备选择

供热管道的水力计算及热力站主要设备选择本文从设计角度讲述了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及热力站内主要设备选型和注意事项。

标签:供热系统;水力计算;设备选型集中供热系统热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是管道设计中及其重要的部分,通过水力计算结果不仅可以确定热水网路各管段的管径,还可以确定网路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

在保证系统管网水力平衡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选用热力站内的设备,是提高供热质量,降低供热成本的前提。

以下将介绍水力计算和设备选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在热水网路中经常采用当量长度法,亦即将管段的局部损失折合成相当的沿程损失计算管网总损失。

在水力计算前首先要确定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3.6Q/c(t1-t2)G—供热管网设计流量,t/hQ—设计热负荷,kwc—水的比熱容,kJ/(kg.℃)t1—供热管网供水温度,℃t2—供热管网回水温度,℃采用当量长度法进行水力计算时,热水网路中管段的总压降等于ΔP=R(l+ld)=RlzhPaR—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比摩阻),Pa/ml—管道的实际长度,mld—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mlzh—管段的折算长度,m其中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d可按管道实际长度l的百分数来计算,即ld=αjlm αj—局部阻力当量百分数,%,对于小于450mm无方形补偿器的管道αj=0.3。

供热管道的平均比摩阻R值,对于确定整个管网的管径起着决定性作用,如选用比摩阻R值越大,需要的管径越小,因而降低了管网的基建投资和热损失,但网路循环水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电耗随之增大,这就需要确定一个经济比摩阻,使系统在规定年限内总费用最小。

对于采用间接连接的热水网路系统,根据运行经验,主线的平均比摩阻尽量小于100Pa/m,而支线的平均比摩阻可以在小于300Pa/m的范围内选择。

根据区域大小不同有所区别,例如对于建筑群内的供热二次管网,整体外网损失控制在5m左右,这样热力站内循环水泵扬程不会过高,供热管道的管径也较为适中,整个系统容易水力平衡,投入运行后易于调节,基建投资也较为合理。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步骤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步骤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1.确定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
给水管道的流速控制范围:
1、对于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一般采用1.0~1.5m/s,不宜大于2.0m/s,当有防噪声要求,且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时,生活给水管道内的流速可采用0.8~1.0m/s;
2、消火栓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2.5m/s;
3、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其配水支管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10m/s。

2.给水系统水压的确定
H=H1+H2+H3+H4
H1——引入管起点至配水最不利点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
H2——引入管起点至配水最不利点的给水管路即计算管路的沿程与局部阻力水头损失之和;
H3——水表的水头损失;
H4——配水最不利点所需的流出水头。

3.水力计算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综合因素初定给水方式;
2、根据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及用水点分布情况,布置给水管道,并绘制出给水平面图和轴侧草图;
3、绘制水利计算表格;
4、根据轴侧图选择配水最不利点,确定计算管路;
5、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从配水最不利点开始,进行节点编号,并标注两节点间的计算管段的长度;
6、按建筑的性质选择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各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7、根据设计秒流量,考虑流速,查水利计算表进行管网的水利计算,确定管径,并求出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8、校核(H0≥H;H0略<H ;H0远<H )
9、确定非计算管路各管径。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误差。 a.当Qmin≤Q <Qt时,示值误差±5%。 b.当Qt≤Q≤Qmax时,示值误差±2%。
(11)计量等级:水表按始动流量、最小流量和分界流量 分为A、B二个计量等级。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1.7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3 水表和特殊附件的局部水头损失
2.水表的技术参数 见水表技术参数表
单流束表
简单 低 差 叶轮、顶尖单边磨损甚 较短 较小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1.7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3 水表和特殊附件的局部水头损失
(3) 湿式水表与干式水表比较
水表类型 比较项目
1.整机机械结构 2.制造成本
3.对被测水质要求
4.灵敏性能
湿式表
较简单 较便宜
较高(否则表盘易 污染) 好
确定给水计算管路水头损失、水表和特殊附件的水头损 失之后,即可根据公式求得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1.7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4 求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确定
给水计算管路水之后头损失 水表和特殊附件的水头损失
根据公式
求得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 H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适用于测量大流量。
水平螺翼式水表
水平螺翼可拆卸传干式水表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1.7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3 水表和特殊附件的局部水头损失
(2)按读数机构的位置分类: a.现场指示型;b.远传型:分无线和有线两种; c.远传、现场组合型。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分段计算
将复杂的管网分成若干段,每段单独进行水力计算。
节点平衡
确保管网中的各个节点压力平衡,避免出现水锤现象。
动态模拟
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管网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出现 的问题。
热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节能设计
优化管网的布局和设计,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可靠性设计
提高管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和维修成 本。
热水管网的阻力计算
热水管网的阻力计算可以采用水力学公式进行计算,如达西-威斯巴赫公 式等。
阻力计算需要考虑管道长度、管道直径、流速、流体密度和管道材料等因 素。
通过阻力计算,可以确定水泵的扬程和流量,以及管网的运行效率。
04
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的分类与计算方法
分类
水头损失分为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两类。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目 录
• 热水管网概述 • 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热水管网的流量与阻力 • 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 •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实例
01
热水管网概述
热水管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热水管网是指用于输送热水的管道系 统,通常由热水管、配件、阀门等组 成。
特点
热水管网具有输送距离长、流量大、 水温高、水质要求高等特点,需要采 取相应的水力计算和设计,以确保系 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水力计算的主要参数
管径
管道的直径,影响流量和阻力 。
流速
水流在管道内的速度,与流量 和管径有关。
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截面的水 量。
压力
水流的压本方法
伯努利方程
表示流体在重力场作稳定流动时,其动能、位能和压能之间保持恒定的关系。
阻力的计算
根据管道长度、管径、流速等因素计算水流阻力。

0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0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在求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即可求定管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各管段管径、管网的水头损失和确定给水系统的所需压力。

υπ42dq g =πυgq d 4=式中 q g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 3/s ;d j ——计算管段的管内径,m ;υ——管道中的水流速,m/s 。

(2-12)当计算管段的流量确定后,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流速过大易产生水锤,引起噪声,损坏管道或附件,并将增加管道的水头损失,使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增大。

而流速过小,又将造成管材的浪费。

考虑以上因素,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流速一般可按表2-12选取。

但最大不超过2m/s。

工程设计中也可采用下列数值: DN15~DN20,V =0.6~1.0m/s ;DN25~DN40,V =0.8~1.2m/s 。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表2-12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内容。

1. 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2-13)——沿程水头损失,kPa;式中 hyL——管道计算长度,m;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按下式计算:2.4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 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q g——给水设计流量,m3/s;Ch——海澄-威廉系数: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 h = 140;铜管、不锈钢管C h = 130;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 h = 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 = 100。

(2-14)设计计算时,也可直接使用由上列公式编制的水力计算表,由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控制流速在正常范围内,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给水钢管水力计算表”、“给水铸铁管水力计算表”以及“给水塑料管水力计算表”分别见附表2-1、附表2-2和附表2-3。

太阳能集热工程,管网的水力计算

太阳能集热工程,管网的水力计算

太阳能集热工程,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1)管网热水流速的确定。

热水管道内的流速,宜按照表1来选用。

(1) 表1公称直径DN/mm 15---20 25---40 ≧50流速/ (m/s) ≦0.8 ≦1.0 ≦1.2(2) 热水管道阻力的确定。

热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可按照表2来计算,管道的计算内径应考虑结垢和腐蚀引起过水断面缩小的因素。

I= 105Ch-1.85 Di- 4.87 Qg-1.85式中I-------- 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Di------ 管道计算内径,m;Qg----- 热水设计流量,m3/s;Ch-------- 海澄—威廉系数,各种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h =140;铜管、不锈钢管Ch =130 ;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h =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 =100.1. 热水管道的配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照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管(配)件当量长法计算。

当管道的管(配)件当量长度资料不足时,可以按照下列管件的连接状况,按管网的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取值。

A:管(配)件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采用三通分水时,取25%--30%;采用分水器时,取15%---20%。

B:管(配)件的内径略大于管道内径,采用三通分水时,取50%--6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0%--35%。

C: 管(配)件内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配)件的插口插入管口内连接,采用三通分水时,取70%---80%; 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5%---40%。

(备注:螺纹接口的阀门和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可参照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附录B选用)2. 热水管道上附件的局部阻力可参照以下计算A: 管道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取0.01MpaB:管道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取0.025---0.04 Mpa。

C: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照选用产品所给定的压力损失值来计算。

在未确定具体产品时,可按照下列情况取用:住宅的入户管上的水表,宜取0.01 Mpa;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宜取0.03 Mpa。

供热网路水力计算

供热网路水力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热网路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每个管段的压力损失应为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之和。即
• 供热管网的总损失,按阻力叠加方法,就应等于各串联管段总损失之 和。即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二 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
• 室外热水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是在确定了各用户的热负荷、热源位置 及热媒参数,并且绘制出管网平面布置计算图后进行的。绘制管网平 面布置图时,须标注清楚热源与各热用户的热负荷(或流量)等参数 ,计算管段长度及节点编号、管道附件、补偿器以及有关设备位置等 。
• 对选用d/DN<0.2的孔板,调压板的孔径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
• 对选用d/DN >0.2的调压板,宜根据有关节流装置的专门资料 ,利用计算公式或线算图来选择调压板的孔径。
• 调压板的孔径较小时,易于堵塞,而且调压板不能随意调节,手动调 节阀门,运行效果较好。手动调节阀门阀杆的启升程度,能调节要求 消除的剩余压头值,并对流量进行控制。此外,装设自控型的流量调 节器,自动消除剩余压头,保证用户的流量。
• 一、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
• 沿程压力损失是由沿程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而沿程阻力是流体在 断面和流动方向不变的直管道中流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
• 单位长度沿程损失,可根据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计算:
• 实际工程计算中往往已知流量,则流速可用流量来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热网路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对网水压图,进而控制和调整供热管网的水力工况 ,并为确定管网与用户的连接方式提供依据。
•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可知,水在管道内流动,必然要克服阻力产 生能量损失。
下一页 返回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
⑶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不会出现倒空。
11:26:08
14
(1)试问在下述有关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表述中,( )是错 误的。
A.供水干管应按水流方向有向上的坡度 B.集气罐设置在系统的最高点 C.使用膨胀水箱来容纳水受热后所膨胀的体积 D.循环水泵装设在锅炉入口前的回水干管上
解 析: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由于供水干管 沿水流方向有向上的坡度,因此在供水干管的末端,也 就是供水干管的最高点设置集气罐,而非系统的最高点。 而系统的最高点应是膨胀水箱的位置
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时,宜选用流 量和扬程不等的泵组。
对只有采暖和热水供应的热水供热系统,可考 虑专设热水供应循环水泵。
多台水泵并联运行,选择水泵时,应绘制水泵 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
11:26:08
18
二、补给水泵的选择 补给水泵定压时 流量
水力计算只能确定热水管道中各管段的压力损 失(压差)值,但不能确定热水管道上各点的 压力(压头)值。
水压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热水管路中各点的压 力。
11:26:08
10
第五节 ①管道任何一点P ②各管段ΔP ③各管段R ④系统中是否汽化、超压、倒空 ⑤供、回水管压力差是否≥用户系统所需的作用压头 ⑥系统正常运行或循环水泵停运时,系统各点的压力
11:26:08
15
第六节 水泵的选择
一、热网循环水泵的选择 1.流量
G (1.1 ~ 1.2)G
2.扬程
H (1.1 ~ 1.2) H r H wb H wh H y
11:26:08
16
3.循环水泵的选择原则
水装泵有旁Gx通h≮管管时网,G应w计.z旁;通当 管流量。

室外——_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2

室外——_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2

9
4.1.2室外热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

节流孔板:
d 104
G2 t H
10
4.1.2室外热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

【例题4-1】某工厂厂区热水供热系统,其网路平面布置图(各管段的长 度、阀门及方形补偿器的布置)如图4-3所示。网路设计供水温度=130℃, 设计回水温度=70℃。用户E、F、D的设计热负荷 分别为3.518 GJ/h、 4 2.513 GJ/h和5.025GJ/h。热用户内部的阻力损失为ΔPn=5×10 Q Pa。试 进行该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
限定流速(m/s)
0.6
0.8
1.0
1.3
1.5
2.0
2.3
2.50~3.00
8
4.1.2室外热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



(4)根据选用的标准管径和管段中局部阻力形式, 由附录4-2查出各管段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ιd,并求出 各管段的折算长度ιzh。 (5)根据管段的折算长度ιzh和实际的比摩阻,计算 出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及主干线总压降。 (6)主干线水力计算完成后,进行热水网路支干线、 支线的水力计算。DN≥400mm,流速不应大于 3.5m/s;DN<400mm,Rm不应大于300Pa/m
13
室内热水供暖管网的水压图
14
15
4.2.3水压图在热水管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4.2.3.1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各用户系统内的压力,都不得超过该用 户系统用热设备及其管道构件的承压能力 (2)为保证高温水网路和用户系统内不发生汽化现象,在水温超 过100℃的地点,热媒压力应不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3)为了保证用户系统不发生倒空现象,破坏供热系统正常运行 和腐蚀管道

九章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九章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3)各分支线的计算
分支线BE与主干线BD并联,依据节点平衡原理,管段BE的资用 压差为
= + p Z ,B E p B C
pCD
=13362.53+16834.89=30197.42 Pa
局均部比R 损R p摩j 失pj阻与 大G沿BL 致E 程BE 可 损 控p失(Z 1 制,的B 为E 估算j)比值85 3 0 =j 1 0(1 .96 7 (.0 4 见.26附)录=292-32).04,P则a/管m线平
G Ec(3 t.g 6 Q tE h)4 .1 8 3 7 .6 (1 1 3 2 0 0 07 0 )1 7 .2 0(t/h)
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热用户F、D的计算流量分别为: G F =14.33t/hG ,D =18.63t/h。
水力计算表
(2)确定管网主干线并计算
因为各热用户内部的阻力损失相等,各热用户入口要求的压力
sh


b sh

b

Rsh


b sh
Rb
查b 出、R 的b 、比b 摩—阻—(附Pa录/m9)-和1中流采速用(m的/s热)值媒;密度(kg/m3)和在表中
s h —水力计算中热媒的实际密度,kg/m3;
R s h 、 s h ——相应于实际 s h 条件下的实际比摩阻(Pa/m)和流速
在进行热水网路水力计算之前,通常应有 下列已知资料。
网路的平面布置图(平面图上应标明管道所 有的附件和配件),
热用户热负荷的大小, 热源的位置以及热媒的计算温度等。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确定热水网路中各个管段的计算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确定DN及 h(系统所需总水压)
方法:同冷水,但因水温高, 和粘滞系数小 于冷水,且考虑结垢等因素,水力计算采用热 水水力计算表
二、回水管网的计算 (1) 管网循环流量 管段的热损失:
Ws
DLK (1h)(tc
tz 2
tj)
Ws——计算管段热损失,kJ/h; K——无保温时管道的传热系数, kJ/(m2•h•℃) ;
2 采用蒸汽间接加热:
Gmh
1.1
~
1.2 3.6Qh
h

Gmh——蒸汽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kg/h;
——蒸汽的气化热,可查表决定;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3 采用热水间接加热
Gms
1.1
~
1.2
C
B
3.6Qh
tmc t
mz
Gms——蒸汽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W; tmc——热媒热水供应温度,℃; tmz——热媒热水回水温度,℃;
Q、CB同上。
8-3 加热器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
一、局部加热设备计算 二、集中热水供应加热设备选择计算 1. 传热面积的计算
Fp——水加热器的传热面积,m2; Qz——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可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W; ε——传热效率的修正系数, α——热损失附加系数,一般取α=1.1~1.2 ;
具体算法
6)计算配水管网的热损失,求总循环流量。 将∑Ws代入下式求解热水系统的总循环流量Qx :
7)复核各管段终点的水温
8)计算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 H——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kPa; 损Hp失—,—k循Pa环;流量通过配水计算管路的沿程、局部 H损x—失—,循kP环a;流量通过回水计算管路的沿程、局部
定时供应旅馆、住宅、医院、集体宿 舍、工业企业卫生间、浴室
热水量计算
按使用热水的卫生器具数计算
Qr——设计小时用水量,L/h; Qh——设计小时耗热量,L/h; pr——热水密度 kg/l。
热媒耗量计算
1 采用蒸汽直接加热:
Gm
1.1 ~ 1.20 3.6Qh
im ir
Gm——蒸汽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kg/h; Qh ——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im——蒸汽热焓,kJ/h,按蒸汽绝对压力查表决定。 ir——蒸汽与冷水混合后的热焓 kJ/kg,ir=4.187tr tr——蒸汽与冷水混合后的温度
hj——循环流量通过水加热器的水头损失,kPa; 9)计算计算环路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
比较Hzr、Hx判断能否实现自然循环
1. 自然循环 (见图9-6) ➢内容:确定管网的自然压力、回水管经、循环流量及循 环流量在配水、回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实现自然循环条件:Hzr>1.35Hx ➢循环作用水头:
锅炉选择计算
一般与采暖、供热专业结合设计 小型建筑物
• Qg=(1.1~1.2)Qh
• 锅炉样本查出锅炉发热量,选择锅炉
8-4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一循环系统: 目的:确定热媒系统的D、
第二循环系统:(配水管、回水管系统) 目的:确定热水系统的D、
第一循环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的计算
一.配水系统
K——传热材料的传热系数,W/m2•℃; ⊿tj——热媒和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具体计算方法
加热设备供热量计算
容积Qg式水Qh加热1.1器63供hTV热r (量tr (wtl))r
h有效储热容积系数,容积式0.75,导流式0.85 • T设计小时耗热量持续时间,2-4hr • 前一部分设计小时供热量,后一部分为供给设计小时
Hzr——第二循环系统的自然循环压力值,Pa; ⊿h——锅炉或水加热器的中心至立管顶部的标高差,m; γ2——最远处立管管段中点的水的比重,kg/m3; γ1——配水主立管管段中点的水的比重,kg/m3。
η——保温系数;
tj——计算管段周围空气温度,℃; D——管道的外径,m;
L——计算管段的长度,m;
tc——计算管段的起点水温,℃; tz——计算管段的终点水温,℃。
计算各管段终点水温
t T , f
tz tc t f
管段的循环流量:
Qx——循环流量,L/s; CB——水的比热,kJ/kg•℃;
三、 用水定额
• 1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来确定。 • 2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的单位用水量来确定。
冷热水比例计算
根据混合水、冷水、热水以及水温之间的关系,按 照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冷热水混合百分数。
Qr+QL=Qh Qr·tr·CB+QL·tL·CB=Qh·th·CB
热水占混合水的百分数系数:
耗热量前储备的热量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 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半即热式、快速加热器供热量
• 按设计秒量计算
2 贮水器容积的计算
1)理论法:
建筑内热水用水曲线→逐时耗热曲线→根据逐时耗热 曲线绘出耗热积分曲线→拟定供热曲线
2)经验法
V 60TQh
(tr tl )C
贮水器的贮热量可按经验,时间由下表确定
8-1 水质、水温及热水用水量定额
一 、水质
• 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钙镁离子含量:日用水量<10m3(按60℃计算) 可不进行水
质处理;日用水量≥10m3且原水总硬度>357mg/L时,需进 行水质处理。
二 、水温
• 使用温度,使用对象不同而不同,一般40℃左右,表8.1.3 • 冷水计算水温为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按表8-1-5选用。 • 热水水温按表8-1-3选用。
Kr=

tr——热水系统供水温度,, th——混合后卫生器具出水温度,℃ tL——冷水计算温度,℃
8-2 热水量、耗热量、热媒耗量的计算
一 耗热量计算 二 设计用水量计算 三 热媒耗量计算
耗热量计算
Qh——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Qr——设计小时热水量,L/h; CB——水的比热,kJ/Kg·℃; tr——热水温度,℃; tL——冷水计算温度,℃。 Kh——小时变化系数
tc、tz——计算管路起点、终点的水温,℃; Ws——计算管段的热损失,鹜。
(2)计算方法与步骤 1)选择计算管路(管路最长、水头损失最
大)。 2)按冷水计算方法确定配水管路的管径。 3)初选回水管径,比相应配水管小1#~2#。 4)选定计算管路水温降落值。
(从加热器出口 到最不利 配水点)。 5)求配水管路的各管段的热损失及循环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