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课时作业1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9劝学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9 劝学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而不舍(qiè)木直中.绳(zhòng)C.须臾.(yú)跬.步(guǐ)骐骥.(jì)以为轮(róu)D.槁暴.(pù)省.亲(shěng)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思路解析:A项,“跂”应读“qǐ”;C项,“跬”应读“kuǐ”;D项,“省”应读“xǐng”。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思路解析:C项,“规”,圆规。
答案:C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思路解析:①句为宾语前置,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
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和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样,都是定语后置。
答案:D4.根据提示填空。
(1)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2)《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必修39 劝学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鉴赏:该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明白如话,第一、二句形象地描写了男儿读书废寝忘食的情景。
第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警醒男儿要珍惜少壮年华,发愤苦读、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
诗歌铿锵有力,短短的28个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鉴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少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此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其曲中.规(zhōnɡ) 参省.(xǐnɡ)B.跂.而望(qì) 埃.土(āi)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步(kuǐ) 舆.马(yú)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也(zào) 须臾.(yú)句读.(dòu) 参.省乎己(cēn)解析:A项,中zhònɡ;C项,镂lòu;D项,参cā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2020年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第9课劝学 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9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换取【答案】D【解析】生:通“性”,资质、禀赋。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B.君子生非异也C.金就砺则利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答案】C【解析】A.“有”通“又”;“暴”通“曝”,晒。
B.“生”通“性”,资质,禀赋。
D.“知”通“智”,智慧。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为轮A.非利.足也B.登高.而招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用心一.也【答案】A【解析】A.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B.形容词作名词。
C.名词作动词。
D.数词作形容词。
4.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甚矣,汝之不惠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D【解析】A.宾语前置句。
B.介词短语后置句。
C.主谓倒装,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D.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
5.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C.蟹六跪而.二螯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答案】C【解析】C.连词,表并列。
其他三项和例句都是连词,表修饰。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二)课时训练(含解析)

第9课劝学(二)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我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 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 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決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政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简直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
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①,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
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②。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劝学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学习的名句。
对此,荀子《劝学》中就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运用角度] “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善假于物”等。
腹有雅量气自华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的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仍清澈见底。
偶有桀骜不驯的一次,人们为它加固堤坝后,它就继续温顺地滋润农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种直视错误的大气魄,是一种虚心聆听的大胸襟。
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花开的彼岸,亦可安然走过黑夜里的山路。
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自芳华!金銮大殿上,群臣惶恐,惧怕天威。
她读完骆宾王将她骂得狗血喷头的《讨武檄文》后,莞尔一笑,大赞此人才华。
高中语文 第9课《劝学》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木直中绳,以为轮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来,出生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查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这里指听得清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没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 )A.无可寄.托者寄.人篱下或因寄.所托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以五十步.笑百步步.步高升步.余马兮山皋D.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狐假.虎威假.公济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以为..已..轮B.学不可以C.假.舆马者D.而绝江河..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善假于.物也而寒于.水D.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而日参省乎己..千里,百二十城 B.君子博学C..輮以为..已..轮 D.君子曰:学不可以7.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8.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劝勉”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人教出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39 劝学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鉴赏:该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明白如话,第一、二句形象地描写了男儿读书废寝忘食的情景。
第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警醒男儿要珍惜少壮年华,发愤苦读、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
诗歌铿锵有力,短短的28个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鉴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少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此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 靛.青(diàn)其曲中.规(zhōnɡ) 参省.(xǐnɡ)B.跂.而望(qì) 埃.土(āi)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步(kuǐ) 舆.马(yú)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也(zào) 须臾.(yú)句读.(dòu) 参.省乎己(cēn)解析:A项,中zhònɡ;C项,镂lòu;D项,参cā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1:第9课 劝学

第9课劝学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以为轮(róu)A.中.绳(zhònɡ) 槁暴.(pù) 磨砺.(lì)•B.须臾.(yú) 跂.望(qí) 靛.青(diàn) 参省.乎己(shěnɡ)C.跬.步(ɡuī) 蓼.蓝(liǎo) 骐骥.(jì) 生.非异也(xìnɡ)D.驽.马(nú) 蛟.龙(jiāo) 镂.刻(lǒu) 锲.而不舍(qì)[答案] A[解析]B项“跂”读qì,“省”读xǐnɡ。
C项“跬”读kuǐ。
D项“镂”读lòu,“锲”读qiè。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孥马十驾,功在不舍。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 C[解析]孥—驽。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虽有槁暴.(晒)②以为轮(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④而致.千里(送到)⑤君子生.非异也(资质、禀赋)⑥非利足.也(走路)⑦筋骨之强.(强壮)⑧而绝.江河(横断)⑨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⑩而闻者彰.(显著)A.①②⑤⑥⑦⑨B.①②③④⑦⑨C.①③⑤⑦⑨⑩D.①⑤⑦⑧⑨⑩[答案] A[解析]③应为“提起脚后跟”,④应为“到达”,⑧应为“横渡”,⑩应为“清楚”。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答案] B[解析]B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学不可以..已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答案] C[解析]A项“爪牙”,(古)爪子和牙齿;(今)坏人的党羽、帮凶。
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一)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劝学(一)一、基础夯实1、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 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 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2、“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上食埃土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B.物价上涨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1)青出于蓝(2)冰寒于水(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车柔以为轮(6)金就砺则利(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二、拓展训练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11:第9课 劝学

劝 学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环珮.(pèi) 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 溯.源(sù) B .青冢.(zhǒnɡ) 江渚.(zhǔ) 孤舟一系.(xì) 佩.带(pèi) C .王嫱.(qiánɡ) 缭.绕(liáo) 阴.森(yīn) 荆.门(jīnɡ) D .边塞.(sài) 萧.森(xiāo) 阻塞.(sài) 石砧.(zhē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 C .艰难苦恨..繁霜鬓 D .分明怨恨..曲中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多病独.登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B.⎩⎪⎨⎪⎧独留青冢向.黄昏秋天漠漠向.昏黑 C.⎩⎪⎨⎪⎧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木萧.萧下 D.⎩⎪⎨⎪⎧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秋兴八首》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背景下写成的。
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5.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一、语言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
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
“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
”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
”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
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
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比比皆是盛极一时脱颖而出休戚相关B.雨后春笋风靡一时红极一时息息相关C.比比皆是风靡一时红极一时休戚相关D.雨后春笋盛极一时脱颖而出息息相关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纪录的气质、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其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D.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员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B.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C.尘封于历史的文物被这些演员演活了D.演员的表演把这些文物真正演活了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
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①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②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有删改) 【注】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
②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及:到达B.意.亦有所止之与意:意思C.然而君子不辩.辩:辩论,辩驳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县:通“悬”,悬殊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良马”“劣马”为喻,以“一日而千里”与“十驾则亦及之”作对比,意在揭示行为要有目的、有止境,并要有作为,这样才能到达目的地。
B.荀子认为,没有目的地,去走没有终点的路,只能骨折筋断,终身不可相及;如果有目的,那么千里虽远,也只是早晚的问题,必定能走到目的地。
C.荀子认为“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的辩说并不明了,所以君子不去争论,就停止下来了;倚魁之行,因为不难做,所以君子就停下不去做。
D.荀子认为道路虽然很近,如果不走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事情虽然很小,如果不去做就不会取得成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2)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三、表达运用8.下面是某林场防火公告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
春节要到,为预防和杜绝森林火灾发生,现公告如下:一、进入林里的人员严禁携带火源及易烧易爆物品。
二、登山、踏青、旅游等户外活动者,严禁在林区吸烟、烧烤和使用明火炉灶。
三、提倡文明祭祀,严禁在祭祖上坟时点着鞭炮、香烛,火烧冥纸、冥币等。
9.下面是某校团委学生会活动举办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参考答案】1. B【解析】雨后春笋:褒义词,指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比比皆是:形容非常常见。
“雨后春笋”与横线前面的“如”、横线后面的“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搭配合理。
可排除A、C。
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
盛极一时: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二者为近义成语,均符合语境。
红极一时:指在一段时间内受人追捧。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对象为人,排除D。
休戚相关:强调福祸相连。
息息相关:强调关系密切。
故选B。
2.D【解析】A项,语序不当,“纪录的气质、综艺的外壳”与后文“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对应不当。
B项,宾语残缺,“是”后边缺宾语。
C项,介词残缺,主干“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是“纪录式综艺”不搭配。
3.B【解析】该句的主语为“《国家宝藏》”。
A项把主语偷换为“演员”。
C项把主语偷换为“文物”。
D项本身有语病,搭配不当。
4.B【解析】意:通“抑”,抑或。
5.A【解析】正确断句是“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本题的答案,理解句子大意后,根据虚词和句式可用排除法确定。
如根据“道虽迩,不行不至”与“事虽小,不为不成”的相同结构,就可得出答案。
6.C【解析】对原文的解读错误。
“非不察也”是指“不能说不明了”,而不是“并不明了”;“非不难也”是指“不是不难做”,而不是“不难做”;“止之也”是指“君子有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不是“停下来”。
7.(1)读书人这样做,只是想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而不愿因此得罪世俗之人。
(关键词:“欲”“比俗”)(2)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鳖也能走千里;不停地积累土堆,山丘终能够堆积成。
(关键词:“休”“辍”“崇”)【参考译文】走路时小心谨慎,不是因为怕陷于泥沼;走路时低头俯视,不是因为怕碰撞着什么;与别人对视而先低下头,不是因为惧怕对方。
读书人这样做,只是想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而不愿因此得罪世俗之人。
千里马一天能奔跑千里,劣马跑十天也可以跑到千里。
要用有限的气力去穷尽无尽的路途,追逐没有尽头的目的地吗?那么即使劣马跑到骨折筋断,也一辈子不能赶上千里马啊;如果有个终点,那么千里的路程虽然很遥远,也不过是快点慢点、早点晚点而已,怎么可能走不到目的地呢?不懂得行路的人,是用有限的气力去穷尽无尽的路途,追逐没有尽头的目的地呢,还是应有一定的范围和止境呢?对那些“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命题的辩说,(君子)不是不明了,然而君子不去争辩,是因为有所节制啊;那些怪诞骇俗的行为,并不是不难做到,但是君子不去做,也是因为有所节制啊。
所以学者说:“当别人停下来等待我的时候,我就努力赶上去,这样或慢或快、或早或晚,怎么不能一同到达目的地呢?”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鳖也能走千里;不停地积累土堆,山丘终能够堆积成。
堵塞水源,开通沟渠,即使是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至于人的资质,即使相距悬殊,难道会像瘸了腿的鳖和六匹骏马之间的差距那样大吗?然而瘸了腿的鳖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的车却不能到达,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虽然很近,但如果不走也不能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完成。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的成就不可能超过常人很远。
8.①“要到”改成“将至”;②“林里”改为“林区”;③“易烧”改为“易燃”;④“点着”改为“点燃”;⑤“火烧”改为“焚烧”。
9.举办活动需提前策划并提交策划书给部长、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主席团依次审核,通过后,对应部门部长和分管负责人共同找团委书记举办活动,没通过即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