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_陈运生
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注, 第1 、 2周每周 2次 , 第 3— 8 周每周 1 次; 环孢 素 A每 日6 m g / k g口服 8 周; 化疗前有脑脊液异常 或神经系统症状者第 3 周复查 , 若仍有异常则 自第 3周开始每周鞘 内注射 甲氨蝶蛉 、 地塞米松 1 次,
第3 8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I YANG MEDI CAL COLLEGE
V0 J . 3 8 No . 4
2 0 1 3 . 8
儿童 E B病 毒 相 关 性 噬 血 细胞 综 合 征 1 6例 临床 分 析
H P S ) 又称 噬 血 细胞淋 巴组织 细胞 增 生 症 ( h e m o p h . a g o c y t i c l y m p h o h i s t i o e y t o s i s , HL H) , 是 以发 热 , 肝 脾
缺乏 ; ( 8 ) 骨髓 、 脾脏 、 脑 脊 液 或 淋 巴结 发 现 噬血 细
胞现象 , 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 符合 8条标准 中的 5 条诊断 H L H 【 2 J 。同时外周血 E B病毒相关抗体 阳
性或 该病 毒 D N A P C R 阳性 。
1 . 3 治疗 方法
淋 巴结肿大 , 全血细胞减少 , 肝功受损 , 凝血功能障 碍, 骨髓 噬 血现 象 等为 特征 的一 组综 合 征 。分 为 原 发性 H L H( p HL H) 和 继 发 性 HL H( s H L H) 。s H L H 中以 E B病 毒 相 关性 ( E B V— H L H) 占首 位 ¨ ] 。该 病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aie a n t nfrs , L 、 l a nn mior s ae A T) 门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satt mio a s rs, S 、 性 磷 酸 a e apr ea nt nf ae A T)碱 a r e
酶 (laiep op aaeAL 、一 氨 酰 基 转 移 酶 ( - ltmy t nfrs , T 浓 度 的 变 化 在 评 估 儿 童 感 染 相 akl h shts , P) 谷 n gua l r s aeGG ) a e
CHEN n he g I h n - a g Yu —s n ,L C a g g n ,HUANG o xn ,S Ba - ig UN Ln - ig ig ln ,ZHANG e W n,W U Yu —pn e ig
( e at n fB o d R o D pr me to l o m, S e z e hlrn’ H s i ,S e z e 1 0 6 h n ) o h n h n C i e S o pt d l a h n h n 5 8 2 ,C ia
性 期 血 清 L H、 K、 L 、 S AL D C A T A T、 P浓 度 的 水 平 均 高 于 缓 解期 ( < .1 。2 血 清 T P OO ) ) G浓 度 与 血 清 酶 L H、 K、 L D C AT 浓 度 呈 正 相 关 关 系 .I FB浓 度 与 L H、K、 P、G呈 负 相 关 关 系 。 结 论 连 续 监 测 感 染相 关 性 噬 血 细 胞 综 合 征 D C AL T 患 儿 血 清 L H、 K、 T、S A 浓 度 的变 化 可 有 助 于 评 估 治 疗 的 效 果 。 D C AL A T、L P 关键词 感 染 相关 性 噬 血 细 胞 综 合 征 : 急性 期 ; 解期 ; 童 缓 儿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徐美玉;顾健辉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2006(32)1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有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死亡与存活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OR的95%可信区间.结果 24例患儿存活17例,死亡7例,病死率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小板减少、EB病毒感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死亡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6534、3.5640、2.5445.结论应重视并针对死亡的危险因素制订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
【总页数】2页(P962-963)
【作者】徐美玉;顾健辉
【作者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J], 李佩章;王英;庞乃奇;张云;刘妙凤;朱春燕
2.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J], 陈运生;李长钢;
黄宝兴;孙玲玲;章文;吴跃平
3.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对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及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J], 董文渊;楼方;舒秀兰;李松杨;何国倩;李永兵
4.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 [J], 李晓玲
5.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27例) [J], 李叶琼;冶秀鹏;王嘉漪;穆合塔尔·伊马木尼亚孜;马健;包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6例实验室检查分析
9 于小兵 , 丽英 , 晓涛 , 依匹斯 汀治疗 慢性 特发 性荨麻 疹 严 潘 等. 26例【 ] 中华皮肤科 杂志, 0 , (1 )6 5 0 J. 2 6 3 O :1 . 0 9
中心开放研究 [ ] J .中华皮肤科杂志,0 1 4 2 1 , 4(3 :1 . )2 7
[ 收稿 日 期 2 1 — 7 2 ]本 文编辑 01 0 — 8 [
刘京虹
蓝斯琪 ]
儿 童 噬血 细胞 综 合 征 2 实 验 室 检查 分 析 6例
张 辉 , 莫 武 宁, 李 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单位 : 30 1 南宁 , 50 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
作者简介 :张 辉 (9 4一) 女 , 18 , 医学硕 士, 检验技师 , 研究方 向: 临床检验诊 断学 。E m i zagu 一16 6 .o — al hnh i 8 @13 cm :
通讯作者 :莫武宁 (9 3 , , 16 一) 女 博士 , ,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血液疾病检验及诊断 。E m i m w 13 6 .o — a : o n 6 @13 cm l
( ) 23— 8 . 5 :8 2 5
2 Ner — v rz M , rl sL p z J . Cho i iip ti ut ai goAlae J Mial — 6 e C e rnc do ahc ri ra c
t a etJ . l r l m u oa o, 0 , 4 19 — 12 r t n ]Al g m np t l 0 12 em [ eoI h 2 9( ): 2 3.
IL-10、IFN-γ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检测意义
第4 5卷第 3 期
2 0 1 5年 3月
温
卅I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Vo1 . 4 5 NO . 3 Ma r . 201 5
J o u r n a l of We n z ho u Me di c a l Uni ve r s i t y
嘲
I L . 1 0 、I F N . Y 对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检 测意义
p r o g n o s i s o f c h i l d r e n wi t h h e mo p h a g o c y t i c s y n ro d me . Me t h o d s : By u s i n g t h e me ho t d o f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f 2 0
I l l j 【 c l I 】 髓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v a l u a t e s e r u m I L 一 6 , I L . 1 0 , I L - 1 8 , I F N . Y f o r t h e v a l u e o f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价 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 究方法,对2 O 例诊断为H P S 患儿分成治疗前和 治疗后 ,以2 0 例正 常体检 儿童作 为阴性正常对照组, 再选取 缓解期 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A L L ) 1 8 例和脓毒 症患儿2 2 例血 清作 为阳性对照组。
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H L H起病 急, 进展 快 , 临床表现 多样 , 病 死率高 , 及早诊断 、 加 强抗 病毒治 疗并及早采 用 H L H - 2 0 0 4规 范化 治疗 可以
【 关键词】 E B 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预;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h e m o p h a g o e y t i c s y n d r o m e , H P S ) 又称 为噬 血淋 巴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 ( h e m o p h a g o c y t i c I y m p h o h i s t i 0 c y t 0 s i s ,
表示 , 并进行 检验 , 呈偏态分布 的以 中位数 、 四分位数 间距 M ( P 2 5, P 7 5 ) 表示 , 并进行非参数 Wi l c o x o n检验 , P< 0 . 0 5为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或( 和) 三系减低 、 高三 酰甘油血 症、 凝 血异常 、 肝酶 升高 、 铁蛋 白升高等 , 其病 因复杂 , 临床 表现多 样 , 病情进 展迅猛 , 病 死率 高 。根据病因可将 H L H分为两大类 … , 一类为原发性 H L H, 另
肢水肿 。中枢神 经系 统症 状 : 4例 中 2例 嗜睡 , 1例有 间 断抽
甘油血症 、 低 白蛋 白血症为主。治疗及转归 : 治疗均采 用 2 0 0 4 - H L H方案化疗 , 同时给 予抗病毒 、 成分输血 、 应 用“ 人
免疫球蛋 白针 ” 等对症支持 治疗。2 1 例 中存 活组 1 3例( 占6 2 %) , 死亡组 8例 ( 占3 8 %) 。存 活组与死 亡组入 院时 胆红素、 白蛋 白、 活化部 分凝 血活酶 时间 ( A e r r ) 及铁 蛋 白水平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改善预后 。入 院时高胆 红素、 低 白蛋 白血症 、 A T延长及铁蛋 白明显增 高提示预后不好 。 E B V —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魏琛;程志伟;牛铭;陶琳琳;郝长付【期刊名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22(34)2【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儿童HPS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确诊后28 d内患儿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24例)和病死组(18例),分别使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42例儿童HPS患者发病性别比例为男:女=1∶1.21,存活率为57.14%。
病因方面:原发性噬血19例,病毒感染16例,疱疹病毒(EBV)感染15例。
相较于存活组,病死组患儿瘀斑发生率高,脾脏肿大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存活组相比,病死组淋巴细胞(LYM)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小板(PLT)计数降低,同时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RBC降低和LDH升高是儿童HP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0.277,1.001,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当RBC最优截断值为3.595×10^(12) L^(-1)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54.2%;当LDH最优截断值为978.5 U·L^(-1)时,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75.0%。
结论儿童HPS确诊时RBC计数<3.595×10^(12) L^(-1)或LDH>978.5 U·L^(-1),提示28 d内病死率高。
【总页数】6页(P129-134)【作者】魏琛;程志伟;牛铭;陶琳琳;郝长付【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5【相关文献】1.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54例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2.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3.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4.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5.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8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生化及免疫指标观察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生化及免疫指标观察摘要】:目的对罹患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临床各项免疫以及生化指标相关改变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取13 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取同期呼吸道常规感染患儿为参照组,抽取两组患儿静脉血,观察组血样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参照组血样则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各项免疫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β2 微球蛋白、转氨酶、胆红素以及血清铁蛋白指数显著增高;白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则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来说,其生化和免疫各项指标中部分变化显著,为病情诊断与明确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对更深入的针对性治疗也极为有利。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检测;生化指标;免疫指标作为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为在相关因素或者部分病毒或作用下,机体淋巴组织、骨髓或者器官内部的巨噬细胞以及组织细胞发生部分异常增多,自身细胞由此被吞噬[1]。
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凝血功能障碍、肝脾肿大、高热以及血细胞数量降低[2]。
本次研究对13 例HPS 患儿进行了多项生化免疫指标的临床监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情资料取2010 年7 月~2012 年11 月期间在院接受治疗的13 例HPS 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纳入本次观察组,其中男8 例,女5 例,年龄7 个月~4 岁。
患儿临床症状、病程、骨髓细胞学以及外周血检查均与《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相符合[3];取同期在院接受治疗的13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参照组,年龄8 个月~5 岁,男7 例,女 6 例,两组患儿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与项目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检测仪器为免疫分析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
观察组血样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参照组血样则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样检测项目相同,包括血β2 微球蛋白(β2-PG)、尿素(BUN)、补体C3 和C4、C 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血清铁蛋白(FP)、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转氨酶(GPT、GOT)。
20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基因结果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
20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基因结果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郭义敏;韩争争;温晓霞;冒青;陈艳【摘要】目的分析20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基因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并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中5/8条的患儿20例,外周血标本行10种HLH相关基因检测,选取基因结果阳性的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测定外周血CTL细胞脱颗粒功能及NK细胞活性;结果 (1)在我地区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UNC13D(40%)、LYST(30%)、ITK(30%)、STXBP2(20%)和XIAP(10%).(2)男患13例,女患7例,发病年龄0~2岁8例,2~8岁5例,>8岁7例,死亡6例,死亡时间分别为诊断后1个月4例,3个月1例,4个月1例.结论本院检测到LYST、UNC13D、ITK、STXBP2和XIAP 5种基因突变;其中以LYST、UNC13D和ITK基因突变最常见.(2)该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但若能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9(043)002【总页数】3页(P289-291)【关键词】基因;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结果分析【作者】郭义敏;韩争争;温晓霞;冒青;陈艳【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2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 ,亦称为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目前,已检出的与该病相关缺陷基因已达10种[1-2]包括PRF1、UNC13D、LYST 、ITK、STX11、STXBP2、XIAP、Rab27a、AP3B和SH2D1A。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_陈运生
⼉童感染相关性噬⾎细胞综合征⾎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_陈运⽣《海南医学》2007年第18卷第6期⽂章编号:1003—6350(2007)06—001—02论著噬⾎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类较少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疾病。
该病往往进展迅速,死亡率⾼。
但对感染相关性噬⾎细胞综合征(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IAHS)患者早期进⾏积极治疗,则其缓解率相对较⾼。
⽬前诊断该病主要是参考Henter[1]等提出的HLH诊断指南。
我们结合对32例患者⾎清酶LDH、CK、ALT、AST、ALP等的监测,发现及时掌握这些酶的变化能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治疗的效果。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法1.1⼀般资料32例患⼉均为⼉童感染相关性噬⾎细胞综合征⾎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陈运⽣,李长钢,黄宝兴,孙玲玲,章⽂,吴跃平(⼴东省深圳市⼉童医院⾎液室,⼴东深圳518026)摘要⽬的探讨监测⾎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γ-⾕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浓度的变化在评估⼉童感染相关性噬⾎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法分析32例⼉童感染相关性噬⾎细胞综合症患⼉病情在急性期和治疗缓解期⾎清LDH、CK、ALT、AST、ALP、GGT浓度的变化,并将这些酶浓度的变化与⽢油三脂(triglycerides,TG)、纤维蛋⽩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变化进⾏⽐较。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卫琴【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 HPS 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选者血清 EPO水平,并观察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 EPO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相关性HPS 与肿瘤相关性HPS 性血清中 EP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PO 与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无相关关系(P >0.05)。
结论HPS 患者会出现 EPO 升高,EPO 升高与铁蛋白水平有关。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erum erythropoietin(EPO)in patients with HPS,to observ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Sixty cases of HPS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study group,while another 60 healthy peopl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EPO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ELISA,and its relation with laboratory parameter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level of EPO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S and EPO in serum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PO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rritin levels(P <0.05),and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other indicators(red blood cell,hemoglobin,serumcreatinine,urea nitrogen,triglyceride,and fibrinogen,P >0.05).Conclusions HPS pa-tients have elevated EPO,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ferritin level.【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6(020)011【总页数】3页(P2119-2120,2121)【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意义【作者】卫琴【作者单位】鄂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湖北鄂州 436000【正文语种】中文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之为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嗜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以肝脾增大、发热及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因机体免疫调节异常而出现的过度炎性反应[1]。
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徐汉云【摘要】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以20例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指标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20例患儿均临床表现出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发热、呼吸道感染、黄疸等症状;对其实施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细胞出现进行性减少,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出现异常,乳酸脱氢酶等酶类指标增高,EB病毒DNA拷贝数明显提升。
所有患儿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出现吞噬血细胞现象。
结论临床上对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进行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尽早实施对症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31【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儿童;EB病毒;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作者】徐汉云【作者单位】江西 330006 江西省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疱疹病毒,EB病毒能导致患儿出现多种疾病[1]。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儿童时期,EB病毒原发性感染表现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5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自限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主要是因EB病毒造成的。
现阶段,儿童出现EB病毒感染的概率不断提升,且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儿甚至演变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增加患儿死亡率。
为进一步深化对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临床特征的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例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2008年1月~2015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儿童EB 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血液学诊断及疗效标准》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以及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学会制定的噬血细胞综合症诊断标准[3]。
30例患儿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3.0)岁;病程5~20 d,平均病程(12.5±3.2)d。
细胞因子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
细胞因子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陈海雷;刘勇;黄燕;薛红漫【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8(024)022【摘要】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的细胞因子情况.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本科HLH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41例HLH患儿在HLH急性期各细胞因子水平的中位值如下:IL-1 β为5.00(5.00~38.70) pg/ml、IL-2R为13 890.00 (2 311.00~57 420.00) U/ml,IL-6为14.80(2.00~1 000.00) pg/ml、IL-8为42.20(5.00~3 907.00) pg/ml、IL-10为125.00(5.00~1 000.00)pg/ml、TNF α为34.50(5.69~265.00) pg/ml,缓解后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其中IL-2R、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根据ROC 曲线设定HLH的细胞因子诊断标准如下:IL-2R>2 277.50 U/ml且IL-10>10.40 pg/ml,特异性0.889,敏感性0.791.结论 HL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及早检测细胞因子指标及时确诊对预后至关重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ytokin in children with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Method The cytokine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HLH at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were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Results The median values of cytokine levels in the 41 children with HLH in the acute phase were as below:IL-1β 5.00 (5.00-38.70) pg/ml,IL-2R 13 890.00 (2 311.00-57 420.00) U/ml,IL-6 14.80 (2.00-1 000.00) pg/ml,IL-8 42.20 (5.00-3 907.00) pg/ml,IL-10 125.00 (5.00-1000.00) pg/ml,and TNFα 34.50 (5.69-265.00) pg/ml.After remission,thelevel of each cell facto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levels of IL-2R,IL-10,and TNFα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cc ording to the ROC curve,the cytokin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LH were IL-2R > 2 277.50 U/ml and IL-10 > 10.40 pg/ml.Conclusions The etiology of HLH is complex.HLH has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apid progress.Early detection of cytokine and time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are crucial for the prognosis.【总页数】4页(P3482-3485)【作者】陈海雷;刘勇;黄燕;薛红漫【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518107 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宇;卫青;李硕;张嘉;王旖旎;王昭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J], 甄乾娜;张磊;王兴斌3.多种细胞因子检测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J], 胡迎;王松咪;张艾;胡群;刘爱国;张柳清;刘双又4.血红素加氧酶1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 [J], 王颖超; 李壮壮; 朱桂英; 殷楚云; 王龙5.腺苷脱氨酶在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意义 [J], 高慧; 张俊峰; 刘娟娟; 沈红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李晓玲【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25)2【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结果EB病毒感染者23例(62.2%),CMV感染者4例(10.8%),细菌感染者8例(21.6%),病原不明者2例(5.4%);本组病例临床主要特点为持续高热(100.0%),肝大(83.3%),脾大(91.7%);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76.2%),血小板减少(91.7%),血红蛋白减少(77.8%);纤维蛋白原低下(66.7%);肝功能异常(51.2%),血清三酰甘油升高(100.0%),铁蛋白升高(83.3%);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100.0%)。
VP-16、环孢素A(CsA)、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治疗33例,糖皮质激素及IVIG联合治疗2例,其中治疗有效30例,死亡5例。
确诊后放弃治疗2例。
结论典型的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以持续高热、肝脾大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中两系或三系减少、低纤维蛋白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肝功能异常及血清铁蛋白升高,骨髓找到噬血细胞为主要特点。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挽救该类病儿的生命。
【总页数】3页(P158-160)【关键词】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儿童;诊断;治疗结果【作者】李晓玲【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J], 王丽;温丽;翟小颖;李春珍;刘福娟2.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J], 陈运生;李长钢;黄宝兴;孙玲玲;章文;吴跃平3.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J], 徐美玉;顾健辉4.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2例分析 [J], 王桂芝;左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探讨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探讨
张茜;王怀立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4(25)18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IAHS)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免疫功能。
方法对12例IAHS患儿的病原学及免疫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EB IgM抗体阳性 5例 (4 1 7% ) ,CMV IgM阳性 3例 (2 5 % ) ,HIV抗体
阳性 2例 (16 7% ) ,MP IgM阳性 2例 (16 7% ) ,且 10 0 %IAHS患儿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大多数IAHS患儿CD4下降、CD8升高、CD4/CD8明显低于正常。
结论病毒是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主要病原 ;
【总页数】2页(P29-30)
【关键词】相关性;病毒;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作者】张茜;王怀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7
【相关文献】
1.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评价 [J], 朱志阳
2.93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杨海霞;郑敏翠;李婉丽;张
本山;旷文勇;吴攀;邹爱军
3.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1例检验结果分析 [J], 黄道连;鞠文东;袁春雷;李梅
4.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1例检验结果分析 [J], 王斯微
5.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评价 [J], 刘小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生化及免疫指标分析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生化及免疫指标分析
甄宇峰;覃丽君;沈娜君;范毅敏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09(002)007
【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生化免疫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进行生化及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实验组患儿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明显降低等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有明显变化,对明确诊断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很大意义.
【总页数】2页(P694-695)
【作者】甄宇峰;覃丽君;沈娜君;范毅敏
【作者单位】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1.3
【相关文献】
1.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血凝和生化指标分析 [J], 王利健;陈俊;傅晓娟
2.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J],
张夏;黄传荣;王建华
3.乙型肝炎向肝癌转变的相关生化免疫学指标分析 [J], 梅小平;熊良仕;谭赤县
4.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J], 张霞;付笑迎;蔡德丰;黄娟;肖伟伟;陈诗杨
5.不同月龄红河黄牛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标分析 [J], 鲁琼芬;白荣芳;杨志新;冷静;陶杨;盖叶顶;李鹏飞;杨仁辉;余烨;付斌龙;李晓峰;杨红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清LDH和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清LDH和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涵;谢军军;王剑超;童向民【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0(025)010【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免法测定31例HPS患者和17名正常对照者血清LDH和β2-MG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HPS组、HPS治疗缓解组与初发组、非肿瘤相关性HPS(NT-HPS)与肿瘤相关性HPS(T-HPS)组的β2-MG水平相比,后者均明显高于前者(P<0.05);而LDH在前2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NT-HPS和T-HP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和LDH的检测有助于HPS诊断和疗效的评价.而且β2-MG 还可以作为鉴别NT-HPS和T-HPS的一个辅助指标.【总页数】3页(P807-809)【作者】方涵;谢军军;王剑超;童向民【作者单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台州,318020;杭州市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15;浙江省新华医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4【相关文献】1.血清LDH和β2-MG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J], 刘冰;吕晓娴;焦阳2.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与β2-MG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古爱虎;寇克韧;王勇;陈献忠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MG及LDH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王智;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4.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明月;倪明立;杨杰智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监测血清LDH、β2-MG的临床意义 [J], 周明晓;崔雪琼;卞漫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报告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报告
黎素清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10
【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3例病例中,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本病发病多与感染有关,病情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治疗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因治疗,针对性的抗感染结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总页数】1页(P1621)
【作者】黎素清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噬血细胞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儿童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报告 [J], 张秀菊;赵艳霞;仲任;孙立荣;庞秀英;李学荣;卢愿
2.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J], 李亚绒;刘小乖;王小燕
3.以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蕾;师晓东;刘嵘;李君惠;李娟娟;曹静
4.儿童原发肝脏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J], 邓伟; 朱生东;
晁荣; 王莉
5.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道 [J], 蔡晓虹;赖文兴;陈玉婵;刘加军;刘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于程;李长钢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7(028)003
【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的一组临床征候群,主要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显著降低,不能及时有效清除病毒等抗原,进而导致CTL和巨噬细胞异常持续活化和增生异常有关.其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和/或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使自身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活化,发生快速、严重的炎性反应,以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起病急骤,进展迅猛,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往往相对复杂.临床上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人群多以儿童为主,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时机,极易导致患儿死亡.该文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近年的发病机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57-360)
【作者】于程;李长钢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珠海519041;遵义医学院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518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相关文献】
1.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J], 朱松山;殷君;梁庆华;黄金
2.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孙青;谢瑶;赵卫红(综述);华瑛;卢新天(审校)
3.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林榕榕;王昭
4.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李芳秋
5.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与脓毒症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杨颖;李志刚;王天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医学》2007年第18卷第6期文章编号:1003—6350(2007)06—001—02论著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一类较少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疾病。
该病往往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但对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IAHS)患者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则其缓解率相对较高。
目前诊断该病主要是参考Henter[1]等提出的HLH诊断指南。
我们结合对32例患者血清酶LDH、CK、ALT、AST、ALP等的监测,发现及时掌握这些酶的变化能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治疗的效果。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儿均为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酶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陈运生,李长钢,黄宝兴,孙玲玲,章文,吴跃平(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室,广东深圳518026)摘要目的探讨监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浓度的变化在评估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方法分析32例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病情在急性期和治疗缓解期血清LDH、CK、ALT、AST、ALP、GGT浓度的变化,并将这些酶浓度的变化与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1)32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病情急性期血清LDH、CK、ALT、AST、ALP浓度的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1)。
2)血清TG浓度与血清酶LDH、CK、ALT浓度呈正相关关系,FIB浓度与LDH、CK、ALP、TG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连续监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血清LDH、CK、ALT、AST、ALP浓度的变化可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期;缓解期;儿童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Studyonthevalueofthemonitoringoftheserumenzymeconcentrationsand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changesofserumenzymeconcentrationsinchildrenwith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CHENYun-sheng,LIChang-gang,HUANGBao-xing,SUNLing-ling,ZHANGWen,WUYue-ping(DepartmentofBloodRoom,ShenzhenChildren’sHospital,Shenzhen518026,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sofchildrenwith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byobservingthechangesofconcentrationsofserumlactatedehydrogenase(LDH),creatinekinase(CK),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alkalinephosphatase(ALP)andγ-glu-tamyltransferase(GGT).MethodsThirty-twochildrenwith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werestudiedinacutephaseandperiodofremission.TheserumconcentrationsofLDH,CK,ALT,AST,ALP,GGT,triglycerides(TG)andfibrinogen(FIB)weredetectedbybiochemistryassay.ResultsThelevelsofserumLDH,CK,ALT,ASTandALPinacutephase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periodofremission(P<0.01).Therewere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sbetweentheconcentrationsoftheserumTGandLDH,CK,ALT(P<0.01toP<0.05).Therewere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sbetweentheconcentrationsoftheserumFIBandLDH,CK,ALPandTG(P<0.01toP<0.05).ConclusionsWecanefficiently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childrenwith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byobservingthechangesoflevelsofserumLDH,CK,ALT,ASTandALP.Keywords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acutephase;periodofremission;child*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H200507120882A)资助。
作者简介:陈运生(1966-11),男,安徽省江人,副主任技师,硕士。
广卢1・・《海南医学》2007年第18卷第6期1998年9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
临床标准:持续发热≥7天,最高体温≥38.5度,脾肋下≥3cm。
实验室标准: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以有2系或3系受累),排除骨髓增生低下或异常,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甘油三脂(空腹)≥2.0mmol/L或增高≥正常值+3S(标准差)和/或纤维蛋白原≤1.5g/L或降低≤-3S(标准差)。
骨髓或脾或淋巴结内噬血细胞增多,无恶性病证据。
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月~13岁。
EB病毒感染21例,伤寒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腺病毒感染、绿脓杆菌败血症、金葡菌败血症各1例。
以上病例经过2~4周的治疗病情大多好转或治愈。
1.2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SYNCHRO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CK、ALT、AST、ALP、GGT、TG、FIB。
1.3统计学方法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LDH、CK、ALT、AST、ALP、GGT的浓度水平进行t检验,对血清LDH、CK、ALT、AST、ALP的变化与TG、FIB的变化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2结果2.1急性期与缓解期患儿血清LDH、CK、ALT、AST、ALP、GGT、TG、FIB浓度的比较急性期患儿血清LDH、CK、ALT、AST、ALP、TG的浓度均高于缓解期(P<0.01),FIB的浓度低于缓解期(P<0.01),GGT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患儿血清TG、FIB与LDH、CK、ALT、AST、ALP相关性的比较血清TG的浓度与LDH、CK、ALT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38、0.274和0.269,对应的P分别为<0.01、<0.05和<0.05),血清FIB的浓度与LDH、CK、ALP、TG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48、-0.251、-0.279和-0.493,对应的P分别为<0.01、<0.05、<0.05和<0.01)。
3讨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组以组织细胞良性增生伴吞噬血细胞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按病因初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即家族性HLH,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可分为感染相关性、疾病相关性和药物相关性。
其中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为临床常见,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是在各种病因或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由于患儿存在免疫调节异常,免疫活性细胞过度增殖,这些免疫活性细胞可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γ、GM-CSF等,刺激巨噬细胞的增殖、活化,导致巨噬细胞又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和活化细胞毒T细胞[2],这些因素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3]。
治疗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方案是:1)控制原发病。
2)部分病例化疗:第1~2周应用VP-16150mg/m2,每周2次;第3~8周,每周1次。
Dex10mg/(m2・d)第1~2周,Dex5mg/(m2・d)第3~4周,后逐步减量。
3)IVIG1-2g/kg。
4)有凝血障碍者选择输注血浆和血小板。
患者经过积极治疗,2~4周内病情大多好转和治愈,与贺立山[4]等结果相似。
依据诊断指南,我们评估治疗缓解的条件是:体温趋于正常,脾脏开始回缩,血小板大于100×109,中性粒细胞大于1.0×109,骨髓细胞中噬血细胞减少,甘油三脂开始降低,纤维蛋白原开始回升。
但由于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患儿体温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部分患儿由于直接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急速升高,临床表现出好转假象,因此实际上应依赖骨髓细胞学的检查,但频繁的骨髓穿刺难以使患儿及家长接受。
我们比较32例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酶学的改变,发现急性期比缓解期血清酶LDH、CK、ALT、AST、AL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
LDH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中且组织中酶活力比血清中高约1000倍,少量组织细胞坏死也能使血清LDH活力升高,因此LDH是一种较敏感的且能较全面反映机体多器官组织受损情况酶。
ALT、AST主要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
ALP几乎存在于机体各个组织,尤以骨骼、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多,在骨骼和肝脏疾患时血中ALP升高,我们对该酶在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变化同De-kerguenec等[5]研究的30例HPS患者的血生化的结论相吻合,CK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其升高的水平反映着心肌受损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