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柳先生传》导学案4精品教育.doc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主备人:学科审核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晏如、汲汲、戚戚、不求甚解”等词语。
2、感受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乐观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
3、学习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学法指导:熟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格和情趣,理解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志。
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
三十九岁时,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不久解职而归。
终年63岁。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戚()觞()汲()嗜()辄()吝()箪()黔()俦()晏()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号焉()()..其姓字()因以为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性嗜.酒()....()每有会意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也()..()箪瓢屡.空()晏如颇.示己志()以此自终.()不戚戚..于富贵()..于贫贱()不汲汲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3、解释下列句子: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5、五柳先生性格有什么特点?6、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训练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亦不祥.其姓字()②性嗜.酒()③辄.尽()④亲旧.知其如此()⑤每有会意..()⑥或置.酒而招之()⑦颇示己志.()2、用原文内容填空:①写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题目解说】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走进作者】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背景链接】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他所处的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
这种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潇洒、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字词全解】⒈生难字词嗜(shì)吝(lìn)赋(fù)瓢(piáo)蔽(bì)屡(lǚ)晏(yàn)戚(qī)兹(zī)欤(yú)汲(jí)颇(pō)⒉虚词以:①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②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之:①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②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其: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②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⒊古今异义:①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②好读书,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③造.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 ) ④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五柳先生传》教师用导学案
语文八年(下)《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教学目标: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方法: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
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
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
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理解: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
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润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
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这说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不一样的。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共3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以备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
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板书课题)二、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认知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读一读,写一写,集中掌握:嗜(shì)辄(zhé)吝(lìn)箪(dān)黔(qián)汲(jí)俦(chóu)觞(shāng)欤(yú)2.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不设置思考题,只要求大家认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指导学生朗读。
3.翻译课文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
教师巡视,要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询问。
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环堵萧然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⑦以乐其志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教师强调重点语句的翻译,学生快快速记忆。
4.研讨与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条分缕析地谈谈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五柳先生,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相关内容列在黑板上)5.归纳课文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补充完善课前所列表格内容。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生的品格和情趣。
3、体会文章的精妙的写人手法,体会并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的写人方法。
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
不计得失的品格和情趣。
相关链接: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写出了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优秀诗篇。
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
他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闻,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他做过几任小官,有志不得伸,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2、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是贵族、豪门,处在社会上层,把持权力;庶族是寒门,处于社会下层。
士族靠血统沿袭权力,禁止庶族进入社会上层,两者之间互不容忍,斗争剧烈。
3、《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学习过程:一、预习积累,收获多多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名,字,自号,私谥,著名人。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doc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题目解说】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走进作者】陶渊明(约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洱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背景链接】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他所处的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
这种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潇洒、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字词全解】1 .生难字词嗜(shi)吝(lin)赋(fu)瓢(piao)蔽(bi)屡(lu)晏(y2n)戚(qi)兹(zl)欤(yil)汲(ji )颇(p。
)2.虚词以:①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②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之:①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②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其:①其言兹若人之俸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②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3.古今异义:每有台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②好读书, 不枣琴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③潭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④赞曰:黔(qi^n)娄之妻有言(古: 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⑵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的优秀品质,学习“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逐渐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旨意。
2、结合背景、材料,领会作者“不慕荣利”人生追求的含蓄表达。
资料链接:一.介绍作者以及作品:二.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辄()箪()黔()汲()俦()觞()欤()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亦不详.其姓字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也..去留④箪瓢屡空,晏如⑤不戚戚..于富贵。
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于贫贱,不汲汲三、自主探究,加深理解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答:⑵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归纳、2、评析人物形象⑴综观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答:⑵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了解文中评述,加深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答:2.翻泽课文大意。
思考:○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答:○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答:○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答:○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答:○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答:五、讨论以下问题:(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答:(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答:(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答:(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答:(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答:。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第22课《五柳先生传》学案一、资料链接: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是一个政治动荡不安,讲究门第,追逐名利,醉心于富贵,讲究繁文缛节的年代。
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2、“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
从此不再做官。
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二、基础积累:1、一词多义:(1)以:因以为号焉()以此自终( )(2)之:或置酒而招之 ( ) 葛天氏之民欤( )2、古今异义:(1)因以为号焉古义:,今义:常用作一个词,认为;(2)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今义:表选择关系;(3)造饮辄尽古义:,今义:常指“创造,制作”等;(4)赞曰古义:,今义:常指“称赞、赞美”等;(5)亲旧知其如此古义:,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3、词类活用:4、文言句式:(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闲静少言。
5、其他重点实词:(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3)期在必醉()(4)环堵萧然()(5)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 )(6)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 )(7)以此自终()(8)衔觞赋诗()(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其言兹若人之俦乎()6、翻译句子:(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6)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内容理解:1、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2、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而我们现在读书却提倡要理解透彻文章内容。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哲理,品味本文人物刻画的特点;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的启示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学习重点】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学习难点】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内容【一.基本训练】学生口语训练:诗歌赏析【二.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正音正字嗜()辄()吝()褐()箪()汲()俦()觞()欤()黔()娄()戚()2、重点字词(1)许:处所,地方。
(2)详:详细地知道。
(3)因:就。
(4)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5)焉:语气助词。
(7)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8)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9)性:本性。
(10)嗜:爱好。
(11)旧:老朋友。
(12)或:有时。
(13)置:准备。
(14)招:邀请。
(15)造:往,到。
(16)辄:就。
(17)尽:喝个尽兴。
(18)期:期望,希望。
(19)曾不:竟不。
(20)吝情:舍不得。
(21)堵,墙壁。
(22)萧然:空寂。
(23)短褐:粗布短衣。
(24)穿,破。
(25)结,缝补。
(26)晏,平静,安逸。
如:……的样子。
(27)颇:稍微(28)终:结束。
(29)戚戚:忧愁的样子。
(30)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1)兹:此,指五柳先生。
(32)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3)俦:类。
(34)衔觞:喝酒。
觞,酒杯。
(35)以:来。
(36)乐:使……快乐。
(37)志:心意,志向。
【三.尝试探究,合作交流】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四、精讲释疑,测标巩固】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延伸尝试练习】一、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对读书——对作客——对家境——对著文——对得失——对贫富—---二、理解性背诵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品味作品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4、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重点难点:1、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2、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自学检测1、本文选自《》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________号________,私谥________先生,浔阳柴桑人,_______(朝代)辞赋家,________家。
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找出生字并注音.嗜()辄()箪()黔()汲()俦()觞()欤()3、重点字词,质疑交流。
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因以为号焉()③不求甚解()④造饮辄尽()⑤环堵萧然()⑥箪瓢屡空,晏如也()⑦不戚戚于贫贱()⑧不汲汲于富贵()4、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二、自学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三、课堂小结:四、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完成课时练1-4题第二课时一、温故互查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③环堵萧然:④晏如也:⑤不戚戚于贫贱:⑥不汲汲于富贵2、翻译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3) 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自学问题1、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嗜酒”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3、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三、探究主旨1、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评价)2、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四、拓展延伸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4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4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备课人:审核: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桓宽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汇
2、品析词句,理解人物性格志趣,陶冶自身情操
3、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写自传。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
《 五柳先生传》优秀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背诵全文。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掌握:名、时、地、评、作)2.文体介绍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古今异义。
(1)因以为号焉(古义: 今义:)(2)每有会意(古义:今义:)2.词类活用。
性嗜酒亦不详其姓字以乐其志3.重点词语。
(1)每有会意(2)造饮辄尽(3)期在必醉(4)曾不吝情去留(5)晏如也(6)戚戚(7)汲汲(8)其言兹若人之俦乎(9)赞曰补充的还有:六、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你从文中读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谈一谈。
我的疑问:探究案:1.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但为什么“不求甚解”?3.“嗜酒”说明了什么? 他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有什么作用?5.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6.文中写到“颇示己志”“以乐其志”,两次提到“志”。
联系结尾的“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和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拓展延伸: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检测反馈: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名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我国_________时期诗人、_________家。
2019《五柳先生传》说课教案精品教育.doc
《五柳先生传》说课教案大家好,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二语文第三册《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在本册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的篇幅精短,内涵深刻,所以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习。
本文的教学目标1、识托名自传的独特写法,感受其自然平淡而形象鲜明的写法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3、背诵全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目标1,难点是学习目标2。
我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实物投影,录音。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思路的,教法启法诱导式,分层教学,学法为讨论式,分层次三步读书法。
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品味意境。
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第一环节,才艺展示,简介陶渊明背诵其诗《归园田居》(目的,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导入新课)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关于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让我们再次走近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同时向学生介绍传这种文体知识,明确本文是以史传的形式写得一篇自传,从文章整体结构上看,分传文,赞语两部分,一五柳先生即作者陶渊明。
使学生对本文结构有大致了解,第二环节,采用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1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①听课文录音,(全面感知课文内容)②学生自读课文,和(投影出示: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不读断句,找疑难点)(意在让学生初步领会文中词语和句段含义)③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将文中不懂词句找出来,向大家置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的形式来完成,困难较大的由老师指点。
(在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①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五柳先生的呢,由学生边读边汇报,即“名号的由来、性格、爱好、生活、志趣”,(板书)②默读课文,参照提示(思考:五柳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后汇报,,最后师生总结,(他是一个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人)(完成板书)③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呢,同学们齐读课文赞语部分,(在这里问题环环相扣,结合指名读默读,齐读,加深学生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教案学科:语文课题:《五柳先生传》教材版本:河大版年级:九年级作者姓名:高俊秀单位:滦县王店子镇王店子中学《五柳先生传》导学案课题:《五柳先生传》(河大版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深入体会五柳先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五柳先生的高洁志趣。
学习难点: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上司派了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浅薄而又傲慢无知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去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
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粗俗差劲的人折腰。
”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饮酒》〈归园田居〉就作于归隐之后。
2、了解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预习展示:1、本文作者是_______,名____,字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4、熟读、背诵课文。
二、知识链接: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
“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
《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
”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
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
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展拓文章的境界。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嗜( )酒辄)尽吝( )情短褐( )箪( )食汲汲( ) 俦( ) 觞(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每有会意③亲旧知其如此④造饮辄尽⑤期在必醉⑥短褐穿结⑦衔觞赋诗⑧以乐其志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⑾赞曰3.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因以为号焉(古义:,今义:)每有会意(古义:,今义:)造饮辄醉(古义:,今义:)4、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精品]《五柳先生传》学案.doc
《五柳先生传》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优美的文言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3.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领会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习步骤:一、了解五柳先生。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嗜(shi)酒辄(zh6)尽吝(lin)情短褐哄)箪(ddn)食汲汲(ji) #(chdu) 觞(shang)2、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 /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俸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读课文,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先生不知何辛人也②每有台尊③丞I目知其如此④璋饮辄尽⑤期在必醉⑥短褐穿笛⑦衔版赋诗⑧以乐其志⑨不麽麽于贫贱,不敏敏于富贵⑩环堵芾寒,不蔽风日。
(ID赞曰2、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④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确:1、许:处所;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旧:旧交、旧友;造:往、至1J;期:希望、愿望;穿结:打补丁;觞:酒杯;乐:以……为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萧然:空荡、空寂。
[计划]《五柳先生传》学案.docx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学生:__________ (笫_组_号)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优美的文言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2.体会本文朴素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从否定句的角度來赏析木文;3.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牛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知识链接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洱阳柴桑人,著名诗人、散文家。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 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儿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牛活。
他隐居农村后,白号“五柳先主”,亲身从事种,和农民交朋友。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写下了表达理想和志趣的名篇佳作:《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來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2.传Ghudn记是一种用來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
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一般來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牛”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牛的性格、牛活与志趣。
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牛“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一、注音嗜()辄()吝()褐()汲()侍()箪()倦()觞()黔()娄(二、文学常识《五柳先生传》,选自 ______ °作者: _________ ,名潜,字,东晋洱阳柴桑人,自号“五柳先生”著名_______ 、_____ 。
代表作有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三、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领会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预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熟练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去,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学法指导:1、依据预学案通读教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进行知识梳理;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好批注,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独立完成。
一、走进作者:二、文体知识: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断句,结合课下注释通译课文,注意圈点勾画,将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2、分组交流,释疑课文。
3、初读感悟。
四。
、质疑探究:1、文中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和志趣?2、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说明了什么?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名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名利”的看法。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五、将你预学后的问题或感受写在下面,课堂上与组内同学共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4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备课人:审核: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桓宽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舍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汇
2、品析词句,理解人物性格志趣,陶冶自身情操
3、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写自传。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
涵深刻。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我们要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
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
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
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
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重点拼音:
辄(zhé)吝情(lìn)短褐(hè)箪(dān)瓢屡(lǚ)空晏(yàn)
黔(qián)汲汲(jí)俦(chóu)衔觞(shāng)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2、解释词语。
许:详:会意:亲旧:
或:造辄:期:
曾不:吝情: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翻译句子。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解词:造:到;辄:就;期:希望、愿望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5.“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自主练习
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短褐穿结)⑤ 颇示己志()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⑦箪瓢屡空,晏如也()()()()
⑧衔觞赋诗()⑨无怀氏之民欤()
⒉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②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
⑤衔觞赋诗衔觞: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⑧ 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置:_____
⑨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
⒊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⒋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⒌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
欤?葛天氏之民欤?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7.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阅读课文,回答 8---12题。
8.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11.“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12.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