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放在语境推断两个个“言”应分别翻译为“叙 述”、“记载”。
5.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知”字如译为“知道”或“了解”,或解释为 通假字“智”都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不知道” 与“不了解”是不可能“皆为尽哀”的,这里 只能翻译为“熟知”,“不熟知”(即一般了 解),也“皆为尽哀”,可见李广深得人心, 这6.怀样王翻使译屈才原合造情为理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 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襟三江而带五湖。
砺: 磨刀石。 “带”,象形字,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 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 为腰带”的意思。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 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九)以音猜义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 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 原则,大胆逆推。
我们根据“乞丐”一词,就可推出“乞求”之意。
3.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我们由现代汉语“信使”一词就可推出“使者” 之意。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 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函梁君臣之首。
用为动词,可译为“用匣
2、庭除甚芜,堂屋甚残子。句 均装中 作”“ 句。庭 子除主”语“,堂应屋译”为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推。“断水台它”阶是处”动在。词谓“语游位泳置”,之可
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 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六)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
5.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知”字如译为“知道”或“了解”,或解释为 通假字“智”都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不知道” 与“不了解”是不可能“皆为尽哀”的,这里 只能翻译为“熟知”,“不熟知”(即一般了 解),也“皆为尽哀”,可见李广深得人心, 这6.怀样王翻使译屈才原合造情为理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 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襟三江而带五湖。
砺: 磨刀石。 “带”,象形字,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 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 为腰带”的意思。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 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九)以音猜义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 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 原则,大胆逆推。
我们根据“乞丐”一词,就可推出“乞求”之意。
3.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我们由现代汉语“信使”一词就可推出“使者” 之意。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 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函梁君臣之首。
用为动词,可译为“用匣
2、庭除甚芜,堂屋甚残子。句 均装中 作”“ 句。庭 子除主”语“,堂应屋译”为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推。“断水台它”阶是处”动在。词谓“语游位泳置”,之可
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 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六)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PPT (共29张PPT)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 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 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 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 鄙:边境
• • • • • •
3、09年海南、宁夏卷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联想:《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联想:《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接近。
最实用方法 多读多练 注重积累
• 综合练习: • 1、(全国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D ) •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 D.一箧(qiè)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 9.拔剑切而啖之
吃
• 10.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看
• 1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到……去
二、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 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 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通“背”,背叛 通“现”,出现 • 2.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邀”,邀请 • 3.张良出,要项伯
贝是钱,凡从贝的字都与钱有关。 如:财、货、贷、贿、赂、贪、贫、赃、 赊…… 隹(zhuī)是鸟,凡从隹的字多与鸟有 关。 如:雀、雌、雄、雏、雎(jū本义:雎鸠 jiū,即鱼鹰)……
王是玉,凡从王的字多和玉有关。 如:珠、玑、班(中间是刀,左右是玉。 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理、环、瑕、 弄(会意。上为“玉”,下为“廾”(gǒng)。 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 阝在左是阜(fù)(“阜”是土山),凡左面有 阝的多与山有关。 如:阿(形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 山)、阴、阳、陡、陵、隅(山水弯曲边角 处)……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 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 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 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 鄙:边境
• • • • • •
3、09年海南、宁夏卷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联想:《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联想:《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接近。
最实用方法 多读多练 注重积累
• 综合练习: • 1、(全国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D ) •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 D.一箧(qiè)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 9.拔剑切而啖之
吃
• 10.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看
• 1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到……去
二、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 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 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通“背”,背叛 通“现”,出现 • 2.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邀”,邀请 • 3.张良出,要项伯
贝是钱,凡从贝的字都与钱有关。 如:财、货、贷、贿、赂、贪、贫、赃、 赊…… 隹(zhuī)是鸟,凡从隹的字多与鸟有 关。 如:雀、雌、雄、雏、雎(jū本义:雎鸠 jiū,即鱼鹰)……
王是玉,凡从王的字多和玉有关。 如:珠、玑、班(中间是刀,左右是玉。 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理、环、瑕、 弄(会意。上为“玉”,下为“廾”(gǒng)。 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 阝在左是阜(fù)(“阜”是土山),凡左面有 阝的多与山有关。 如:阿(形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 山)、阴、阳、陡、陵、隅(山水弯曲边角 处)……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课件(共40张)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笑;微笑、讥笑、嘲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从事,致力于。
联想推断法
联想推断法2
借助成语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 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
纵:腾跃( ×)
纵:放开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 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 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 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 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 推断出其意义。
链接高考:
(2016年全国乙卷)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锡,通“赐”。
赐宴不赴,这是对君主的不恭敬。
第四板块
思考探究: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字义同“灭”字 ,“族 灭”。)
(“赢”与“余”对应,“多余的”。)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愈”对应,均为“更加”。)
3、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与“有”的相对,“没有”。)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 “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 就是“重用,任用”。)
文言实词
词义推断
考点: 文言文翻译 方法: 勤于积累 学会推断
《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共43张PPT)

“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疾,大;彰,明显、显著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
4通、晓(07年福建)今姑贷汝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试试看: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
蜀(06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
想想看: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试试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 “终日”意为“整天、时间 长”——“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
试试看:
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 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 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 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 可以解释为“拜见”。
试试看: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2、可以独飨白粲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4、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 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 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想想看: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
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
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成分分析法(语法) 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
4通、晓(07年福建)今姑贷汝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试试看: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
蜀(06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
想想看: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试试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 “终日”意为“整天、时间 长”——“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
试试看:
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 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 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 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 可以解释为“拜见”。
试试看: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2、可以独飨白粲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4、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 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 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想想看: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
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
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成分分析法(语法) 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

连用,理解为 “ 熟悉的朋友 ( 亲友 )” 和 “ 知道 ( 熟悉 ) 的 人 ” 。第 (2) 句中的 “ 固然 ” 不是现代汉语的连词,而 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意思是 “ 本来的样子 ” 。第 (3) 句中的 “ 必定 ” ,不是现代汉语的副词,而是两个单 栏 目 链 接
音词 “ 必然 ”“ 安定 ” 的连用,是 “ 一定治理好 ” 的
5、2015(湖南)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宾语,名词, 训释、解释。
方法指导
方法四 :联想推断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 的知识或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 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 实词词义问题。
例题精析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2013年高考大纲卷)
浪遏飞舟。 阻拦,截断
1、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2、诸贵假以劲弓
例题精析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I)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殒身不恤 牺牲
②抚军厚赉成。
5、人众车舆 众多 6、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受
7、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担忧 忧虑
,
8、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
大体 大的方面
方法指导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 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 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解释划线的词语
“履”在本句中充 当谓语,应该解释 为动词“踏” 。 官:谓语, 动词,做官。
音词 “ 必然 ”“ 安定 ” 的连用,是 “ 一定治理好 ” 的
5、2015(湖南)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宾语,名词, 训释、解释。
方法指导
方法四 :联想推断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 的知识或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 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 实词词义问题。
例题精析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2013年高考大纲卷)
浪遏飞舟。 阻拦,截断
1、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2、诸贵假以劲弓
例题精析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I)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殒身不恤 牺牲
②抚军厚赉成。
5、人众车舆 众多 6、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受
7、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担忧 忧虑
,
8、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
大体 大的方面
方法指导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 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 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解释划线的词语
“履”在本句中充 当谓语,应该解释 为动词“踏” 。 官:谓语, 动词,做官。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从“求”与毛皮关; 从“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从“系”与捆绑有关; 从 “攴(pū) ”与敲击关;
从“歹”与死亡有关, 从“月”与肉有关,
从“页”与首有关, 从“目”与眼有关。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 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学以致用——字形推断法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 地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 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结论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有类关;
凡“讠(言)、忄(心)”与 有关,“辶(辵)、彳
(行)”“扌”等与
心理有关;
人的行为
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凡:
形旁从 “禾”与五谷有关;
从“皿”与器具有关; 从“阝(fǔ)”与地名或高地有 关;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方法
从“系”与捆绑有关; 从 “攴(pū) ”与敲击关;
从“歹”与死亡有关, 从“月”与肉有关,
从“页”与首有关, 从“目”与眼有关。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 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学以致用——字形推断法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 地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 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结论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有类关;
凡“讠(言)、忄(心)”与 有关,“辶(辵)、彳
(行)”“扌”等与
心理有关;
人的行为
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凡:
形旁从 “禾”与五谷有关;
从“皿”与器具有关; 从“阝(fǔ)”与地名或高地有 关;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方法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法 课件(共56张PPT)

解释标红的词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日, (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 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 年,转工部侍郎。
【阿】奉承、迎合奉承(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 【夺】改变。(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陈情表》 舅夺母志) 【翻译】(公权)议论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 信义著于四海。(《诸葛亮传》) 作主语,名词,解释为“信用”“信誉” • 欲信大义于天下 作谓语,动词,通“伸”,解释为“伸张” •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作宾语,名词,解释为“信物”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 作状语,副词,解释为“确实” •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作定语,形容词,解释为“可靠的”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作定语,形容词,解释为“真实的”“诚实的”
【弄璋】: 生男 【弄瓦】: 生女
六、结构推断法(最实用、最常用的方法)
观察下列句子或短语,它们有什么特点?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 秦 也。 族 秦 者,秦 也,非天下也。
• 言简意赅 •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 • 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 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
就:接近、靠近
《劝学》: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小练习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2010江苏高考)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高考链接
答案:C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共48张PPT)PPT课件 图文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择、选拔)《谏 太宗十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
选拔”。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过秦论》
“举”与“取”相应,意思相近,理解为“攻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安逸享乐 )
【推断】“兴国”与“亡身” 相对, “忧劳”与
“逸豫” 相对,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 都没有差错
3、因遗策——
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
成语推断法:
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择、选拔)《谏 太宗十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
选拔”。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过秦论》
“举”与“取”相应,意思相近,理解为“攻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安逸享乐 )
【推断】“兴国”与“亡身” 相对, “忧劳”与
“逸豫” 相对,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 都没有差错
3、因遗策——
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
成语推断法:
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共54张PPT)课件

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
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 v.治玉”。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类有关;
凡“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辶(辵)、彳
(行)”等与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牛刀小试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 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 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 卜者名大著。
解释“篡”、“贼”在文中的含义并 说说你的理由。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 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 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 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 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 下之害也。”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 迎合奉承) (公权)议论 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 六.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四、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 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 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 v.治玉”。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类有关;
凡“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辶(辵)、彳
(行)”等与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牛刀小试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 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 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 卜者名大著。
解释“篡”、“贼”在文中的含义并 说说你的理由。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 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 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 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 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 下之害也。”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 迎合奉承) (公权)议论 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 六.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晴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四、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 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 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完美版)

(5) (井绳)
(6)(田地) (7)上入下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2022/3/24
5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马、牛、羊、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走、彳”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从“刂(刀)、弓、矛、斤、殳(shū)”者与兵器有 关
(2)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2022/3/24
10
三、联想推断法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
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参考: 1.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边
境 2.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3.联想:毫发无爽、屡试不爽 爽:差错。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通假性、古今异义、 活用性、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特点。文言实词 的知识,不少同学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 单一,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表述不当,下面我们来 共同探讨一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并能结合 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希望对 同学们有所帮助。
原则: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2022/3/24
1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31张ppt)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2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022/3/22
8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31张ppt)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方法(课堂PPT)

古人喜欢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 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非常 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 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 过已知词语的词义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
20
•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的士 兵)
•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带—腰,佩带)
不得:能愿动词,其后必须要有实 义动词
短褐:有粗布短衣遮体 糟糠:有糟糠之食果腹
译文:挨冻受寒不能有粗布短衣遮体,肚子 饥饿不能有糟糠之食果腹,生活艰难无处可 逃荒要饭,四下环顾无人可诉说艰苦。
25
3、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 士类益以此多之。(2009年重庆卷)
赞美,赞赏 宾语
译文:到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数年 说话时不谈荣誉耻辱,士大夫们更因 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赠送财物,贿赂)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缒:用绳子往下吊)
10
凡形旁从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
5
6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 关,前面又有“系”,因此“组”在此可 推断为“绳子”
2、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
挈:形声字,形旁为“手”,词义与 “手”有关,可以推断词义应为“提”
7
3 、“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 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 ”, 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A项:
20
•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的士 兵)
•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带—腰,佩带)
不得:能愿动词,其后必须要有实 义动词
短褐:有粗布短衣遮体 糟糠:有糟糠之食果腹
译文:挨冻受寒不能有粗布短衣遮体,肚子 饥饿不能有糟糠之食果腹,生活艰难无处可 逃荒要饭,四下环顾无人可诉说艰苦。
25
3、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 士类益以此多之。(2009年重庆卷)
赞美,赞赏 宾语
译文:到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数年 说话时不谈荣誉耻辱,士大夫们更因 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赠送财物,贿赂)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缒:用绳子往下吊)
10
凡形旁从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
5
6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 关,前面又有“系”,因此“组”在此可 推断为“绳子”
2、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
挈:形声字,形旁为“手”,词义与 “手”有关,可以推断词义应为“提”
7
3 、“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 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 ”, 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A项:
强烈推荐文言文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ppt课件

4、“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 不呼父母也。”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 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 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6
练习二
(一)能快速推断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吗?
1、街衢
2、园圃
3、校勘
4、治乱
5、休戚
6、饥穰
7、陟罚臧否 8、童山秃岭 9、文过饰非
“还”通“环”,环绕着。
4、众皆伏泰之义
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
“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3
方法一:分析音形
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表意的,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 义。古汉语中有些是通假字,可以从字音上去考虑,但是 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不要一看到一个字不会就从通假字上 去考虑也没这个必要。
11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词义。(第四组)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2、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的“薄”与“日薄西山”相联 系,都是“靠近”“通近”的意思。
3、势拔五岳掩赤城 4、必躬造左公第
与“出类拔萃”中“拔”(超 出)
与“登峰造极”中的“造” (到达)都可以用此法推断出 来。
分析音形
方法二:
看清结构
方法三:
语法辨析
方法四:
成语印证
方法五:
借助语境
19
“百金之士五万人”中“百金之士”学生有的理解为拿 各种兵器的士兵,有的认为是拿盾牌的士兵,有的理解穿盔 甲的士兵,这种理解均不合理,根据上文李牧“市租皆入莫 府,为士卒费”,以及“边士月得赏赐而不用”。可以推知: “百金之士”为“得百金以上赏赐的士兵”。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 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 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6
练习二
(一)能快速推断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吗?
1、街衢
2、园圃
3、校勘
4、治乱
5、休戚
6、饥穰
7、陟罚臧否 8、童山秃岭 9、文过饰非
“还”通“环”,环绕着。
4、众皆伏泰之义
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
“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3
方法一:分析音形
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表意的,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 义。古汉语中有些是通假字,可以从字音上去考虑,但是 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不要一看到一个字不会就从通假字上 去考虑也没这个必要。
11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词义。(第四组)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2、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的“薄”与“日薄西山”相联 系,都是“靠近”“通近”的意思。
3、势拔五岳掩赤城 4、必躬造左公第
与“出类拔萃”中“拔”(超 出)
与“登峰造极”中的“造” (到达)都可以用此法推断出 来。
分析音形
方法二:
看清结构
方法三:
语法辨析
方法四:
成语印证
方法五:
借助语境
19
“百金之士五万人”中“百金之士”学生有的理解为拿 各种兵器的士兵,有的认为是拿盾牌的士兵,有的理解穿盔 甲的士兵,这种理解均不合理,根据上文李牧“市租皆入莫 府,为士卒费”,以及“边士月得赏赐而不用”。可以推知: “百金之士”为“得百金以上赏赐的士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通假性、古今异义、 活用性、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特点。文言实词 的知识,不少同学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 单一,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表述不当,下面我们来 共同探讨一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并能结合 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希望对 同学们有所帮助。
得一归觐 。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短绠(gěng)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7)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参考:
(1)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2)形旁为走,意思为 到
(3)“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
“拜见”之义。(4 )(绳子)
例[江西2014·10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
【解析】根据句中的语法关系可推知,“校”在此
处作动词。如果将“校”的动词常用义“校对”等代 入原句,明显讲不通;结合上下文语境,可联想到与 “校”同音的“较”字,解释为“较量”时,整句话 就通顺了。可见,句中的“校”通“较”,二者是通 假关系,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形近通假,
如“说”通“悦”,“谕”通“喻”(声旁相同的形 声字互相代替。);
“卒”通“猝”(声旁代替形声字);
“庭” 通“廷”(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2022/3/23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娶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匈”通“胸”
2022/3/23
11
课文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含义,其基础其实源于 考生对教材课文中实词含义的理解,考生可通过 对课文有关语句的对照确定实词的含义。当然 这要求考生一定要立足课本,熟悉所学课文。
例[天津2017·8A]岁凶,横道杀伤 凶:凶险 【解析】联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可判断“凶”应解释为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而非“凶险”。
三、联想推断法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 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 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1.联想课内词语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1) 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2)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参考:
(1)联想:《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交好
例 [北京2017·9D]不能易也
易:交换
【解析】在原文中,“不能易也”前讨论
的是“宗元之论”,说的是即使圣人再出现, “宗元之论”也不能改变,如将“易”翻译 为“交换”代入,则语句明显不通顺,故 “易”应解释为“改变”,而非“交换”。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 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 字占汉字总量的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 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 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2022/3/23
8
通假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词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 的情况下,试着借助通假关系,找出符合语境的意 思,也就是根据音同、音近字求得该词的意思。
(5) (井绳)
(6)(田地) (7)上入下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2022/3/23
5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马、牛、羊、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走、彳”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从“刂(刀)、弓、矛、斤、殳(shū)”者与兵器有 关
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 人们所说的"六书"。
2022/3/23
4
【推断练习】
(1)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2)径造庐访成
(3)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
原则: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2022/3/23
1
【知识网络】
2.通假字
1.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3.古今异义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2Hale Waihona Puke 22/3/232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022/3/23
6
二、字音推断法(通假分析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 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形旁角度出 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音同音近通假,通假字与本字或音同或双声(声母 相同、或叠韵(韵母相同)如“蚤”通“早”,“要” 通“邀,“裁”通“才”,“亡”通“无”,”“见” 通“现”。
四、结构推断法
(2)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2022/3/23
10
三、联想推断法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
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参考: 1.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边
境 2.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3.联想:毫发无爽、屡试不爽 爽:差错。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通假性、古今异义、 活用性、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特点。文言实词 的知识,不少同学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 单一,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表述不当,下面我们来 共同探讨一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并能结合 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希望对 同学们有所帮助。
得一归觐 。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短绠(gěng)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7)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参考:
(1)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2)形旁为走,意思为 到
(3)“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
“拜见”之义。(4 )(绳子)
例[江西2014·10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
【解析】根据句中的语法关系可推知,“校”在此
处作动词。如果将“校”的动词常用义“校对”等代 入原句,明显讲不通;结合上下文语境,可联想到与 “校”同音的“较”字,解释为“较量”时,整句话 就通顺了。可见,句中的“校”通“较”,二者是通 假关系,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形近通假,
如“说”通“悦”,“谕”通“喻”(声旁相同的形 声字互相代替。);
“卒”通“猝”(声旁代替形声字);
“庭” 通“廷”(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2022/3/23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娶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匈”通“胸”
2022/3/23
11
课文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含义,其基础其实源于 考生对教材课文中实词含义的理解,考生可通过 对课文有关语句的对照确定实词的含义。当然 这要求考生一定要立足课本,熟悉所学课文。
例[天津2017·8A]岁凶,横道杀伤 凶:凶险 【解析】联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可判断“凶”应解释为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而非“凶险”。
三、联想推断法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 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 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1.联想课内词语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1) 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2)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参考:
(1)联想:《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交好
例 [北京2017·9D]不能易也
易:交换
【解析】在原文中,“不能易也”前讨论
的是“宗元之论”,说的是即使圣人再出现, “宗元之论”也不能改变,如将“易”翻译 为“交换”代入,则语句明显不通顺,故 “易”应解释为“改变”,而非“交换”。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 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 字占汉字总量的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 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 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2022/3/23
8
通假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词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 的情况下,试着借助通假关系,找出符合语境的意 思,也就是根据音同、音近字求得该词的意思。
(5) (井绳)
(6)(田地) (7)上入下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2022/3/23
5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马、牛、羊、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走、彳”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从“刂(刀)、弓、矛、斤、殳(shū)”者与兵器有 关
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 人们所说的"六书"。
2022/3/23
4
【推断练习】
(1)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2)径造庐访成
(3)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
原则: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2022/3/23
1
【知识网络】
2.通假字
1.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3.古今异义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2Hale Waihona Puke 22/3/232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022/3/23
6
二、字音推断法(通假分析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 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形旁角度出 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音同音近通假,通假字与本字或音同或双声(声母 相同、或叠韵(韵母相同)如“蚤”通“早”,“要” 通“邀,“裁”通“才”,“亡”通“无”,”“见” 通“现”。
四、结构推断法
(2)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2022/3/23
10
三、联想推断法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
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参考: 1.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边
境 2.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3.联想:毫发无爽、屡试不爽 爽: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