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深刻感受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突破。
很多年轻观众留言:“课本里的人物活了,课本里的事件活了,课本里的历史活了!”历史活了,那段中国人应该珍惜、铭记、感谢的历史才更加可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热血青年为了中国的进步和现代化而做出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才更加可敬。
自带感染力的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扣人心弦。
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当事人回忆,但材料越多,驾驭越难。
特别是,观众大多从教科书里获得了结论,电视剧如何给观众提供一部视觉的真实生动的信史?这是一个挑战。
该剧的主要叙事依据学术研究、考证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实现历史真实的基础。
整个剧组以崇高情怀、极大诚意和专业水平,将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按照文学戏剧的要求“变”成好听的“故事”和好看“冲突”,抵达艺术真实。
剧中多次出现城门口印着深深车辙的路、箭杆胡同里泥泞的路、大雪覆盖下乡村的路,无不是寻找道路的隐喻。
那个时代的人都曾探索,但最终“已经在路上了”的人,只能是那些执着探索的先进知识分子。
“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多次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艺术表达。
这条寻找真理、救国救民的路坎坷曲折。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在探索真理的路上痛苦地分化着,青年学生探索真理之路更加复杂。
五四前后,诸多新思潮纷纷传入,到底哪种主义能救中国?《觉醒年代》以当时被很多年轻人追随的无政府主义等理论的失败,给后人很好地补了一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是心血来潮,在各种理论的失败和比较中,救中国的道路才逐渐清晰起来。
琵琶行(练)-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3)(解析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古诗鉴赏1.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
“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
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答案】A【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琵琶行》中音乐描写非常精彩.从“转轴拨弦”开始,琵琶女弹奏的曲子富于变化,其变化顺序是( )A.悠扬流畅——高亢激越——低沉冷涩—-凄凉抑郁B.凄凉抑郁——悠扬流畅——低沉冷涩——高亢激越C.高亢激越——低沉冷涩--凄凉抑郁—-悠扬流畅D.低沉冷涩——悠扬流畅——凄凉抑郁——高亢激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A.①③⑤④②B.①⑤③④②C.①⑤③②④D.①②③⑤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计意图:此题意在考察对《琵琶行》全诗情节结构的整体把握)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6-2017学年[华师大版]高一语文(下)《微型小说两篇》课件 (共54张PPT)
阅读理解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 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 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 “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 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 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 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 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 “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 内心的流血。
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 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 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 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 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 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 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 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 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 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 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 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 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 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 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 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 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 亲送进疯人院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 涵其中的感情。 2、 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 节推向极至。
说明: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 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 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 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 下的独特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
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
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还有很多,这篇文章里不可能一一细说,但七十六回的“冷月葬诗魂”,却不能不说。
此句庚辰本作“冷月葬死魂”,“死”字点去,原笔旁改为“诗”字,全句为“冷月葬诗魂”。
作“诗魂”者,还有程甲本、甲辰本、列藏本。
作“冷月葬花魂”的有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即戚序本、蒙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还有杨本。
实际上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是一个来源,其数据是虚的,且戚本和杨本的时间都是乾隆末年,而庚辰本其底本是乾隆二十五年,现存的抄本至晚也是乾隆三十二、三十三年左右,程甲本刊印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六年,但其底本也当是乾隆中期的抄本,甲辰本是乾隆四十九年的抄本,列藏本约是乾隆末或嘉庆初年的本子,而以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从抄本的角度看,作“诗魂”的四个本子,有三个是乾隆中期的,一个是嘉庆初期的,而作“花魂”的本子,都是乾隆末年的,特别是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是有限的。
认为是“花魂”的同志,认为“死”字与“花”字形近,是形近而误。
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
“死”字起笔是一平划,与“花”字起笔的两竖笔,无论如何不能混淆,可知“形近而误”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
而庚辰本上“死”字点改为“诗”字,是原抄者的改笔。
当时一人念,一人抄,易致音近而误。
就在本回,音近而误的还可举出:如第1876页倒数第4行“海棠诗四手”,实是“海棠诗四首”,因“首”“手”音近而误;如1877页第3行末“黛玉笑道:‘正是故人常说’”,实是“古人常说”,因“古”“故”音近而误。
下面再从“诗魂”和“花魂”这两个词的内涵方面作一些分析。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诸人抽象牙花名签子,宝钗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
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2017年中职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 ___ 总分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A (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 (huì)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D..睥.睨(pì) 伫.立 (chù) 阡.陌(q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B.经历体味公然C.经历体验公然D.经受体验公开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南京市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详细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36分)1. 下列每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咬文嚼(jué)字蕴藉(jí)繁荣拖沓(tà)言简意赅(gāi)B. 累赘(zhuì)愧怍(zuò)残羹冷炙(zhì)缙绅(shīn)C. 缇(tí)骑逡(qūn)巡畏义雍(yōng)蔽渑(miǎn)池D. 参乘(chéng)人为刀俎(zǔ)犬豕(shī)鸡豚入人园圃(f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咬文嚼(jué)字——jiáo,蕴藉(jí)——jiè;B项,缙绅(shīn)——shēn。
D项,参乘(chéng)——shèng,犬豕(shī)鸡豚——shǐ,入人园圃(fǔ)——pǔ。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不可。
(2)尼采就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3)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4)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的东西。
A. 睚眦必报自诩自暴自弃虚假B. 锱铢必较自诩妄自菲薄虚幻C. 睚眦必报号称妄自菲薄虚假D. 锱铢必较号称自暴自弃虚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阶段测试(一)含答案
高一语文阶段测试一命题:邢丽许如斌丁志明审核:万春耕2016。
10。
6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挪威上空的极光,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只知道自己被那些的美,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
②有时候,人就是那么,明知不可为,却拼命去做;有时觉得很简单,结果却撞得遍体鳞伤。
③就像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自身去实践;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的现象。
A.不可言传不可理喻不可言喻B.不可言传不可言喻不可理喻C.不可言喻不可理喻不可言传D.不可言喻不可言传不可理喻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刚健进取的精神.下列文句,最符合此种精神的选项是(3分)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B.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D.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下面是两副吟咏郑成功的对联,根据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1)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 甲;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 乙。
(2)东海望台澎,风景不殊,丙;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丁。
①方知海外有孤忠②称名则妇孺皆知③敢向东南争半壁④举目有河山之异4.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A.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B.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C.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D.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5.下列句子正确的语序是(3分)①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②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
③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④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
⑤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⑥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①③⑤⑥ C.②④③⑤①⑥ D.④②③①⑤⑥二、课内文言文检测(15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金就.砺则利(靠近)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迷惑)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哪里)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⑤劝.学(劝说)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⑦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⑧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A.①②④⑥⑦B.①③④⑥⑧C.①④⑥⑦⑧D.②④⑤⑦⑧7。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练习:4.11 陈情表A 含解析
11陈情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险衅./河畔.祚薄./薄.饼行.伍/行.年四岁B.床蓐./被褥.陨.首/殒.命应.征/应.门之僮C。
日笃./辱骂.拔擢./濯.足掌握./宠命优渥.D。
盘桓./永恒.逋.慢/晡.时萤.火/茕.茕孑立解析:A项,xìn/pàn,bó/báo,háng/xíng;B项,rù,yǔn,yìng;C项,dǔ/mà,zhuó,wò;D项,huán/héng,bū,yíng/qióng.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C。
未曾废.离(废止) 刘病日笃.(病重)D。
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解析:A项,“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⑤辍耕之.垄上⑥子犯请击之.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②助词,的.③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动词,到。
⑥代词,他。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则刘病日.笃A。
臣具以表闻.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D。
历职.郎署解析:例句中的“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A项,使动用法,使……闻。
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D 项,名词用作动词,担任……职位.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试题高三语文2024.0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晚清科考政策发生变化,除了诗文,还新增时务、天算、舆地等内容,为适应这种变革,吴江乡间有贾家三子开始接触上海报纸以补充新知,兄弟三人通过报纸既可知道外面的事,又可借此消遣,一天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
眼界开了,行动也就开始,他们托人在洋货店买回来一盏火油洋灯,一亮如同白昼,油灯那点摇曳之火就显得可怜无比。
自此三兄弟更加留心看报,凡见有外洋新到器具,即托人购买。
仅此仍不解渴,他们想去上海见见世面。
谋划再三,三兄弟私下租了一条船,半夜时分偷偷奔向上海。
倘若这是一段史实,按照现有的研究思路,我们会关注什么呢?或许是当时的吴江乡下已经可以看到多少报纸,都是些什么报,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或许是当地读者都是哪些人,主要读什么,报纸对他们产生了什么作用;当然也可以分析报纸在上海向周边辐射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
这样的一些研究都从各自不同层面触及报纸及其影响,其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所有这些研究相加,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
比如为什么是读报让人知道外面的事?为什么报纸可以是购买洋货的指导?报纸的这种诱导力量来自哪里?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报纸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那么,报纸是什么呢?很遗憾,在我们的研究中的确没有人去追究报纸是什么,而是把报纸当作了一个不证自明的物品。
这不仅把报纸常识化了,而且也难以切实把握研究者惯常重视的报纸内容及其作用(比如与书籍有何不同)。
这种所谓的报纸历史研究也就名不副实,实际上是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
历史学家达恩顿就曾表达过类似意思,他说,研究者们总是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就能打开一扇透视法国大革命的新窗口,但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了解这种主要传播工具是如何贡献于现代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可以说,这场大革命如果没有印刷报刊,就不可能推翻旧的君主专制。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习题第4单元第19课赤壁赋(含答案)(苏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9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 .而卒莫消长也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选C 。
A 项,“冯”同“凭”;B 项,“缪”同“缭”;D 项,“知”同“智”。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正襟危.坐 危:危险 B .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 .知不可乎骤.得 骤:骤然,突然 D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解析:选A 。
危:端正。
3.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 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选D 。
D 项,“则”,都是连词,译为“那么”。
A 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但前一句中的“于”译为“在”;后一句中的“于”译为“从”。
B 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但前一句中的“其”译为“那”;后一句中的“其”译为“这”。
C 项,前一句中的“乎”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后一句中的“乎”是介词,可译为“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 B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 C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 D .侣.鱼虾而友.麋鹿(使动用法) 解析:选D 。
侣、友: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渺渺兮予怀④何为其然也⑤客有吹洞箫者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⑧而今安在哉⑨甚矣,汝之不惠A.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B.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C.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D.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解析:选D。
江苏省南京市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类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C.辟邪说,难壬人难:为难 D.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剽:抢劫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斯用兵之效也C.齐楚之精英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3.下列对加点字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先王之政②杀人如不能举③冀君实或见恕也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得兄事之 B.道芷阳间行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和成语中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休戚相关)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战速决)C.信者效其忠(信口开河) D.有善始者实繁(明眸善睐)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C.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阿房宫赋》)D.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7.下列句子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B.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C.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谏逐客书》)D.洎牧以谗诛(《六国论》)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心血之作。
B.《鸿门宴》展示了古人的座次安排。
在古代,室内座位的尊贵程度是东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西为最末。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卷、作文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姓名;2)选择题按每题右侧所示的机读题序将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填空与简答题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3)卷面保持整洁,书写要求工整端正;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卷、作文三项同时分别上交。
一、语文积累(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1】(2分)A.菲薄(fēi)窒息(zhì)撰写(zhuàn)目眦尽裂(zì)B.执拗(niù)攒射(cuán)搽粉(cá)叱咤风云(zhà)C.雏菊(chú)蠕动(rú)婆娑(suō)泪下沾襟(jīn)D.桀骜(jié)衖堂(nòng)彳亍(chì)百舸争流(gě)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2】(2分)XXX.峥嵘易帜步履稳健辉煌结采B.包袱巨辐涕泗交流不寒而栗C.喋血拷问陨身不恤短小精悍D.嚷骂殴打返璞归真衣服褴褛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3】(2分)A.假若当初XXX能从善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下场。
B.行刺从来就不是甚么值得名誉的事,也不是甚么值得嘉赞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C.刚开学,XXX看到四周的同学会唱歌跳舞,能演讲主持,还是学霸,越发觉得本人别无长物。
D.《小狗包弟》中,艺术家被游街示众,认识他的人都不以为然,只有那只小狗对他一如既往地亲热。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机读题4】(2分)A.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格律的束厄局促,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B.《小狗包弟》选自XXX的《随想录》,该书收录的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通榆县第一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
梁简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兴趣,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
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
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
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相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展创作的一种手段。
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
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表达。
诗歌之韵,既表达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表达为内在的审美特质。
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
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
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成局部,否那么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
明人胡应麟把“筋骨〞、“肌肉〞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肌肉〞相当于语言的运用,“神韵〞那么是精神气质。
在他们看来,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构造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这是诗歌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也同样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存在的。
他认为韵与一些详细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详细的美,如巧丽、宏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而是对各种详细美的总的要求,是各种美到达最顶峰的产物。
精选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学前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垝垣.(huán) 孔疚.(jiù) 夙.兴夜寐(sù)B.溘.死(kè) 侘傺..(chà chì) 鸷.鸟(zhì) 方枘.(ruì)C. 鼓瑟.(sè)参差.(cī)高堤.(dī)飞猱.(róu)D.鲑.珍(ɡuī) 便.言(pián) 晻晻..(yǎn yǎn) 蹑.丝履(n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沾裳幽僻萧索疑碧迁延顾步蓊蓊郁郁B. 点缀袅娜幽远赏玩缕缕清香凝碧波痕C. 苦涩屋檐领略平仄迷迷湖湖脉脉流水D. 细腻凋谢训鸽意境曲曲折折没精打彩3.下列各项,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者《诗三百》,收录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多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与《书》《礼》《易》《春秋》,称为儒家“五经”。
B.古乐调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音。
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
C.“箕踞”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鲰生”“竖子”都是骂人的话,“陛下”“殿下”则可以作为对皇帝、太子的尊称。
D.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
用“朔”(初一)、“望”(十五)、“晦”(三十)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海外追逃行动的强大压力下,中国“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疑犯杨秀珠走向穷途末路,正在考虑放弃申请政治庇护,准备回国受审。
②虽说自驾车游览野生动物园景区是一种刺激、新潮的游览方式,但不曾想动物园养虎遗患,有游客不守规则并因此丢掉了性命。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
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
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
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
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前押题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陆游还山荷主恩,聊试扶犁手。
新结小茅茨[注],恰占清江口。
风尘不化衣,邻曲常持酒。
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
【注】茅茨: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
此指茅屋。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片交代了词人回乡的缘由,他回归田园去从事农耕,是因为皇上放其还乡。
B.三四句交代新建茅屋的位置,推门便可饱览清江美景。
“恰”表明词人颇为自得。
C.下片由自然环境写到人事交往,从而抒发了词人对往昔宦游时光的深深眷念之情。
D.这首词以平易自然的笔触描写词人去官退隐后的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16.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5.C16.对比、用典。
化用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和“长亭柳”的典故,以宦游时的风尘仆仆、离别重重反衬田园生活的安宁和谐、悠然自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词作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词人对往昔宦游时光的深深眷念之情”错误,最后四句“风尘不化衣,邻曲常持酒。
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诗人觉得如今不再风尘仆仆奔赴在路上,能长与邻居饮酒交往何其快乐,哪里像宦游时,总是与好友离别,无法长久相处,可见,诗人对于宦游时光并不眷念。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作表现手法的能力。
词的前两句写自己因皇恩放还而回归田园,姑且试一试把犁耕种的乐趣,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四句写自己在清江口新建茅屋,举目便可饱览清江美景,怡然自乐。
五六句写田园生活的惬意舒适:不必再被风尘染黑了衣衫,长年奔波,而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经常对饮作乐。
其中“风尘不化衣”化用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
最后两句以反问表达,如今的生活再也不似宦游时那般漂泊不定,总是处于送别他人与被人送别的离别感伤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27分)1.下列选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拓.片(tà)羁縻.(mǐ) 一爿.(pán) 脑髓.(suǐ) 讷.言敏行(nè)B.伛.偻(yǔ) 潜.在(qiǎn) 蹩.进(bié) 蹙.眉(cù)不胜桮.杓(bēi)C.龋.齿(qǔ)攻讦.(jié) 渚.崖(zhǔ) 睥睨.(nì) 载.舟覆舟(zài)D.园圃.(pǔ) 栏厩.(jiù) 蕴藉.(jiè) 参乘.(shèng) 蓦.然回首(mù)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糟粕鬈曲趿拉欺凌误入企途B.疏浚寒暄褶皱推销惮精竭虑C.抽象希疏脚指炫耀繁冗拖沓D.坐落自诩精炼笤帚陈词滥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假期,人们纷纷离开都市,走进乡野,踏青赏花,草行露宿....,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野趣。
B.今天的这盘围棋,吴昊下得洋洋洒洒....,没给对手一点喘息的机会,真不愧经过了三年的正规训练。
C.张宗胜来到海边,望洋兴叹....:“如果自己三年前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哪会有如今的成就啊!”D.他们两家既然已成秦晋之好....,李淑芬遇上困难,娘家解囊相助,也是自然的。
4.下列礼貌用语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初次见面称“久仰”,好久不见称“久违”。
B.求人原谅称“包涵”,求人方便称“借光”。
C.受人之礼称“笑纳”,赠人书画题“惠存”。
D.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别说诗经时代,清朝末年离现在才几十年,翻开那时候的小说像《官场现形记》之类来看看,已经有很多词语非加注不可了。
B.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样。
C.格斯拉兄弟经过很长时间的勤苦劳作,一双有灵魂的靴子才会呈现在顾客的面前。
D.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些洋货对于清醒的青年们也发生了恐怖。
6.填在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人往往在日历翻过了一大半后,会忽然惶惑起来。
人生的秋天,▲,▲。
▲,▲,所以秋收过后,我们仍和春前一样两手空空。
①已过伤春候,因何为他成僝(身体虚弱)愁②也许我们是将自己的枝头嫁接了别人的果实③忙碌带来的不是生命的充实饱满,而是凋敝与失落④盼到园花铺锦绣,却比春前瘦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7.下列对所学课文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其中“大宅子”喻文化遗产,“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烟灯烟枪”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B.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馁带我们认识了一位用生命坚守着社会的良知,至死不渝的保持诚信善良、负责敬业的美好品质的格斯拉先生。
“品质”既指靴子的品质,也指人的品质。
C.杨绛先生对“老王”感到愧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个幸运者对于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的善良的不幸者的内疚,有没能理解老王想和杨绛夫妇成为真正朋友的心意,没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后悔等等。
D.《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节提出“积其德义”的观点,第二节阐释“积其德义”的重要性,末节具体阐述“积其德义”的措施及“及其德义”后的理想政治蓝图。
8.对下面2022年北京申奥标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北京的申奥标志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突出时间、季节。
B.北京市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活动形态与书法巧妙联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
C.“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活泼天然;同时两点又像是“中”的首个拼音字母“Z”,代表中国。
D.北京市申办冬奥会的标识既展示了冬季活动的活力与豪情,更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奇特魅力。
9.下列有关文化、文常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转”。
B.我国古代历法是农历,有些日子有专门的称谓,如每月第一天为“晦”,十五日为“望”,十六日叫“既望”,最后一天为“朔”。
C.我国古代官位和座位常以“左”“右”来表示大小尊卑。
官位以右为大,如“位在廉颇之右”;座位以左为尊,如信陵君请谋士候嬴就是“虚左”(空出左边的尊位)的。
D.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的历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丝绳B.乃以秦王属吏..属吏:下属官吏C.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行:巡视D.沛公又让.不受让:推让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①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②以.此知之,故欲往B. 乃①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 所以①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之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2.下列与例句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诽谤者族.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B.且吾所以还军.霸上C.先入关者王.之D.左右欲刃.相如13.请概括沛公“先诸侯至霸上”以后为获得人心而采取的做法。
(4分)14.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①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③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5.结合文本,给下面这段文字断句,共3处,用“/”表示。
(3分)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三、16.名句名篇默写(8分)(1)▲,斯固百世之遇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不敢复有株治。
(4)▲,不指南方不肯休。
(5)▲,能克终者盖寡。
(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独畏廉将军哉?(8)恩所加,▲。
四、现代文阅读(一)(10分)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力促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
不仅员工的绝大多数是中国人,而且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产自本地。
为了表现本身是地方公司,麦当劳快餐店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与地方学校以及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
向附近学校一年级新生赠送帽子和文具。
向前一学年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学金。
在教师节期间,麦当劳派店员代表到附近学校慰问教师,并向他们赠送礼品。
在交通高峰时段,派员工帮助交警维持交通。
原在北京王府井南口的分店,每天早晨还升中国国旗。
1994年临近国庆时,该店还举行了庆祝国庆的升旗仪式。
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角"的区域。
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店内,都为儿童顾客隔有被称之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
北京儿童通常是最忠实的麦当劳迷。
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为了使中国文化的意义得以在他们店里得到更多的表达,他们在店堂里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的广告词之一。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17.麦当劳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不同阶层的中国人?请用分别对上面两段文字加以概括。
(4分)18.麦当劳“本土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五、现代文阅读(二)(20分)还乡路遥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
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
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
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
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了……”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
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
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
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
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