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X线摄影规范

X线摄影规范

X 线摄影规范摄影前准备】头颅、胸部、四肢等部位不需要特殊准备。

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摄影时,要事先进行肠道准备以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

摄影步骤】1.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摄片部位。

2.确定摄片部位。

3.依据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的照射视野。

4.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和头颅等较厚的部位,需使用滤线栅。

5.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能影响X 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卡、金属饰物、膏药和辅料等。

6.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如焦点大小、千伏、毫安、时间、焦-片距等。

7.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点、调整曝光视野、手动曝光。

注意事项】1. 骨关节系统⑴患者处于最舒适体位。

⑵摄影部位与数据采集板长轴平行,置于数据采集板中心。

⑶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

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

⑷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

⑸任何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

⑹单侧摄影需在胶片显着位置标明方向。

2.胸部⑴常规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怀疑气胸或支气管异物时,可同时摄深呼气相以资对别。

⑵使用滤线栅。

摄影距离150~180cm。

短时间、高千伏曝光。

3.腹部⑴摄片前清除肠内容物。

⑵曝光时屏气,使用滤线栅,摄影距离100cm。

⑶必要时检查当日禁食及禁服任何药物。

⑷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他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如有需进行处理。

放射科下肢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下肢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下肢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足一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贴暗盒。

2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跑骨。

第3跖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

3 .摄影距离为90SIOOCm。

4 .中心线经第3跖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诸跑骨,中心线可向足跟侧倾斜10°~15°(二)足——内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置于暗盒上。

6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

7 .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50°。

第3跖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

8 .摄影距离为90-IOOcmo9 .中心线经第3跖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10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第1、2跖骨或第1、2楔骨关节间隙时,可采用足的外斜位。

(三)足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

11 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12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跟骨。

13 摄影距离为90-IOOcmo14 中心线经足部中心,垂直射入暗盒。

15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该体位诸跖、趾骨重叠较多,故一般用于定位检查。

16 进行足弓测量时,必须采用双足的负重水平侧位。

(四)跟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外侧靠近床曲,膝部屈曲。

17 被检侧足部外侧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18 跟骨置于暗盒中心,整个跟骨包括在暗盒内。

19 摄影距离为90-IOOcmo20 中心线经跟距关节,垂直射入暗盒。

21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检查跟骨骨刺时,应双侧对照。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X线摄影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无创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

为了保证X线摄影检查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X线摄影检查技术要点1.准备工作在进行X线摄影检查之前,应对患者进行询问、解释和征得同意,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可能怀孕,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机器设备使用的X线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3.技术操作(1)检查姿势: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姿势,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检查效果。

(2)曝光因素: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如管电压、电流、曝光时间等,保证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3)技术安全:在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护衣、手套和保护屏等,保护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4.图像处理获取到的图像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如调整亮度、对比度、锐度等,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1.定期校准X线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包括曝光量和图像质量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2.定期质量评估定期对进行X线摄影检查的设备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评估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噪声等指标。

评估的结果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3.定期设备维护定期对X线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正常运转、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等。

定期的维护能够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4.人员培训和持续教育总结起来,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准备工作的规范、机器设备的选用和维护、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图像处理的合理性以及质量控制的定期校准、质量评估、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X线摄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一、胸部【适应证】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

6.常规体格检查。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7.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8.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9.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10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11对病人进行吸气、屏气训练。

(一)胸部一后前立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150s18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Io2.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

(二I胸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

5.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

6.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

7.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

8.使用滤线器。

9.摄影距离为150-180cmo10中心线经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11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12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1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1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X线摄影技术规范

X线摄影技术规范

脊柱X线摄影原则
1. 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影响成像的物品,如不透X线的饰物、 膏药、敷料、带金属丝或金属染料的衣服等。 2. 摆放摄影体位时,应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位标志的基础上, 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投射方向的方法,来适应脊柱的 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相切,避免椎体影像相互重叠。 3. 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易导致脊髓损伤,故设计体位时,可在 保持中心线、体位和IR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 摄影操作方法来满足摄影位置的要求,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 4. 脊柱摄影应包括临近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识别椎序。
放射卫生防护
• 辐射线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受下列因素影响: 辐射线性质(种类和能量);X线剂量;剂量率;照射方式;照射部位和范 围;其他: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营养等。 • 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 • 高感受性组织:造血组织、淋巴组织、生殖腺、肠上皮、胎儿。 • 中高感受性组织:口腔黏膜、唾液腺、毛发、汗腺、皮肤、毛细血管、眼晶 状体。 • 中感受性组织:脑、肺、胸膜、肾、肾腺、肝、血管。 • 中低感受性组织:甲状腺、脾、关节、骨、软骨。 • 低感受性组织:脂肪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脊柱X线摄影原则
5. 6. 腰椎摄影宜呼气后屏气曝光,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 对比度。 脊柱摄影所用管电压较高,应尽量使用滤线栅,以提高影像对 比度。
X线的诊断步骤
• 进行X线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的、全面的观察分析,不 漏过每个细节,阅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位置和分布。某些病变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和分布规律,对诊 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2、数目 单发或多发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 3、大小 器官或病变的大小改变,能对诊断提供线索。 • 4、形状 某些病变有其特殊的X线形态。 • 5、边缘 边缘整齐、清晰提示为慢性或良性病变,边缘模糊不顾 则多为急性或恶性病变。

x线检查操作规范

x线检查操作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x线检查操作规范篇一:x线操作规范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一、x线机的使用原则(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正负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正负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x线摄影步骤(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金属饰物、膏药。

有条件者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

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闭路平片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4)选择胶片尺寸:应按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及临床要求选择胶片的尺寸。

根据投照方式、要求范围,胶片应放置于适当位置。

(5)安放照片标记:照片标记应包括摄片日期、x线片号、左右。

标记应放在暗盒的适当部位,不可摆在诊断范围之内。

(6)摆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摄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的肢体范围。

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摄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肢体范围。

(7)测量肢体厚度。

(8)训练呼吸动作;在位置前根据要求做好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完全使用。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操作规范(1)X线检查操作基本原则1.检查前应去除相应检查部位影响X线穿透的衣、物,如发夹、金属饰物、钥匙、膏药和金属纽扣等,有条件者可换上专为受检者准备的衣服。

在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X线摄影检查时,必要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2)正确安放照片标记,标记应置于成像板的适当部位,避免与诊断范围内的信息重叠。

(3)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负荷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选用合适的焦点,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4)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应尽量缩小肢片距,如肢体与成像板不能贴近时,可适当增加焦-片距。

(5)呼吸的控制受检者的呼吸运动对摄片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1)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上臂、肩及颈部等部位的摄影。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及膈下肋骨的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使腹部体厚减薄,影像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曝光时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摄胸骨正位。

5)平静呼吸下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部分躯干等部位(6)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用滤线板或滤线器。

另外,骨肿瘤、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加滤线板或滤线器。

(7)肢体摄影时,至少需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8)同时摄取肢体两个体位时,肢体同一端应置于成像板同一侧,以便比较。

(9)病骨摄影时,摄影视野适当加大,应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

(10)骨关节摄影,必要时可两侧同时拍摄,以便于鉴别诊断。

(11)根据摄影部位、肢体厚度和设备条件,在满足临床和诊断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曝光条件。

(12)床旁摄影只适用于不宜搬动的患者(如骨科牵引患者)和危重症抢救患者等。

二:x线摄影机操作流程(1)准备流程:为了保障系统操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顺利登录以及文字报告打印机和胶片打印机的正常运行,系统启动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1)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2)接通接线板电源;3)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4)接通电脑主机电源;5)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其医生工作站;6)开启胶片打印机或文字报告打印机;7)系统处于正常开始状态。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一)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毗邻关系等。

2.具有无创伤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DSA›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检查范围。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阁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PACS)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是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一)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②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③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证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三)X线检查的限度1.病变密度的限制如脓胸、血胸在X线检查中无法定性鉴别,密度一致。

2.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某些疾病症状早于X线征象的出现。

如大叶肺炎、急性骨髓炎等。

3.病变部位的限制多数位于体表部位或一般视诊所及的部位,如皮肤、外耳等,临床检查优于X线检查。

4.发育方面的限制人体某些部位的检查与年龄发育有关。

如鼻旁窦在新生儿尚未发育,无X线检查价值。

(四)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1.X线透视检查优点是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观察方向;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缺点是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差,难以分辨密度或厚度差异较小的器官,以及密度或厚度较大的部位;缺乏客观记录也是重要缺点。

WST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_wps.(1)剖析

WST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_wps.(1)剖析

ICS 11.020C 05 WS中华入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MedicaI X-ray examination procedure2012-09-03 发布2013-0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克、燕树林、梁铭会、王鸣鹏、石明国、余建明、任克、范国光、佟咸利、张立娜、高振龙、孙文阁。

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学X线检査前准备、技术方法、程序及影像显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医学X 线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79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 186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医学X线检查 medicaI x-ray check利用X线作为载体对受检者照射,从而获取医学影像信息的检査方法。

医学X线检查方法分为普通检査(X线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 线特殊检査。

3.2 X线普通检查ordinary radiographyX线作为载体,利用其特性对影像接收器进行曝光,以获取受检体信息影像的摄影过程。

3.3X线造影检査 contrast radiography人体组织有相当部分只依靠自身的密度、厚度、原子序数的差异不能在普通摄影检查中显示。

此时,可将原子序数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影像,此即X线造影检查。

X线投照规范

X线投照规范

3 .第1 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三)颈椎——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

2 .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上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

3 .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或持重物向下牵拉。

4 .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

5 .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X 线机性能,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影像放大。

3 .照片包括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缘软组织。

4 .外伤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四)颈椎——后前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面向立式摄影架前站立,身体旋转,被检侧前胸靠近面板,对侧远离。

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架面板约呈55 o ~ 2 .头部偏转呈侧位姿势,下颌略前伸,上肢尽量下垂。

3 .颈椎椎体序列置于暗盒长轴中线。

4 .暗盒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第 1 胸椎。

5 .使用滤线器。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放大失真。

3 .照片包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软组织。

4 .此位置亦可采取俯卧位摄影或选择前后斜位。

5 .特别注意左右标志准确,它代表着照片中所显示的是哪侧的椎间孔。

(五)颈、胸段——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使用专用体层摄影机。

3 .查看病人原有的X线照片影像,确定病灶部位和中心层面。

4 .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层深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5 .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饰品等。

一、蝶鞍侧位体层摄影【适应证】颅脑外伤累及鞍区、鞍区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鞍区肿瘤术后复查、鞍区血管性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槎影体位取头颅标准侧位。

将蝶鞍置于暗盒中心。

2 .体表定位点外耳孔与外毗联线中、后1/3交点向上2.5cm处为蝶鞍中心。

3 .层面选择以头部正中矢状面至台面距离为中心层,并取上、下间隔0.5Cm各一层。

4 .体层方式取大角度的直线轨迹。

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体位设计口寸,病人应面向摄影技师,便于层面的测量。

二、喉室正位体层摄影【适应铳】声门上、下区、咽喉及喉室的病变、用于鉴别因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声音嘶哑、失语。

【操作方法及程序】1.摄影体位病人仰卧摄影台上,下颌前仰,颈椎正中矢状面置于台面中线,颈椎长轴与台面平行。

2 .体表定位点对准喉结节中点。

3 .层面选择喉结节前缘至摄影台面高度减去1.5、2、2.5Cm各取一层,层间距为0.5cm。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待照片处理后,选择喉室显示最清晰的一层,再摄取发“咿”及平静呼吸下的各一张体层影像。

4 .体层方式圆轨迹或直线轨迹。

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应预先对病人进行发“咿”的训练。

6 .保持体层位置的稳定。

7 .气管插管病人,宜采取多轨迹体层摄影。

三、胸部体层摄影(一)胸部病灶体层摄影【适应证】胸部结节性和肿块性病变、空洞和空腔性病变6了解胸部病灶的性质,用于鉴别诊断。

放射科心脏和大血管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心脏和大血管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心脏和大血管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心脏及大血管先天、后天性疾病。

2 .瓣膜病、高血压病。

3 .肺心病。

4 .原发或继发心肌病。

5 .真性或假性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禁忌证】休克病人禁止立位摄影。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粘贴X线照片标记,齐全、正确、无误。

3 .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4 .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5 .对病人进行屏气训练。

6 .调制适量的医用硫酸铁剂。

(一)心脏一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背向X线球管,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两足分开,身体站稳。

2 .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 .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紧贴摄影架。

4 .使用滤线器。

5 .摄影距离为200cm。

6 .中心线水平方向,经第7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 .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 .使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16o2 .摄影前,训练病人呼吸屏气。

3 .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 .心脏大血管摄影体位顺序应为:左前斜位、右前斜位、侧位、正位。

(二)心脏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暗盒。

2 .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3 .胸部腋中线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

4 .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

5 .使用滤线器。

6 .摄影距离为200cm。

7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通过腋中线第7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8 .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9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0 用高电压摄影时,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Io2 .摄影前,训练病人呼吸屏气。

x线影像科规章制度查询

x线影像科规章制度查询

x线影像科规章制度查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X线影像科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X线影像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X线影像科的工作宗旨是为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影像诊断资料,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检查服务。

第四条 X线影像科的工作原则是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服务至上。

第五条 X线影像科的工作任务是完成医院安排的各类检查和诊断工作,确保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六条 X线影像科的工作范围包括X线摄影、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七条 X线影像科的工作流程应该按照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八条医生在接诊患者后,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第九条技师接到医生的检查申请后,应及时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

第十条在进行检查前,技师应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无误。

第十一条在进行检查时,技师应根据医生的要求,确定最佳的检查位置和参数,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

第十二条完成检查后,技师应及时将检查结果制作成影像片,并交给医生进行诊断。

第十三条医生应及时对影像片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写入病历,通知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

第十四条影像科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辅助诊断资料和咨询服务。

第三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五条 X线影像科在工作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十六条技师在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第十七条 X线设备在工作时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如发生设备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能擅自修理。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九条 X线影像科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第二十条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状态,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偷懒、聊天、玩手机等影响工作效率的行为。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确保X线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无故障和损坏。

2.检查防护措施:确认X线室的防护设备完好,包括铅墙、铅门、铅手套等。

3.检查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整齐、清洁,并保持充足的光线。

二、穿戴防护设备1.穿戴防护衣:在X线工作区域内,必须穿着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衣,确保全身都得到保护。

2.穿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为避免辐射损伤眼睛和呼吸道,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三、设备操作1.启动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引,正确启动X线设备,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2.定位器调整:根据检查部位的需要,调整定位器的位置和角度,确保X线投射正确。

3.曝光参数设置:根据被拍摄对象的厚度和密度,设置适当的曝光时间和电流。

4.保持稳定:在进行拍摄时,避免移动设备,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5.合理补充辅助器具:如有需要,可在拍摄过程中使用辅助器具,如遮光板、探头等,以提高影像质量。

四、设备维护1.定期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和器具,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处理故障: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及时停机检修,并记录故障和维修过程。

3.定期校准: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环境保护1.医废处理:认真执行医废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健康安全。

2.辐射防护: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辐射的范围和剂量,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3.噪音控制:采取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减少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干扰。

六、记录和报告1.录像存储:将拍摄到的影像及时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流程进行归档。

2.报告书写:根据检查结果,撰写详细的报告,包括所拍摄部位、异常情况描述和处理意见等。

总结:在X线摄影技术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也是操作中必须重视和遵守的要求。

只有以规范的操作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X线摄影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其通过使用X射线进行人体或物体的成像,以便于医生或专业人士对其进行诊断或分析。

为了保证X线摄影技术的成像质量和操作安全,制定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X线摄影技术的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1.所有参与X线摄影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2.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了解人体结构和相关解剖学知识。

3.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尊重患者隐私和个人权利。

二、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和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使用的X线机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保证辐射安全。

3.确保所使用的X线片或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成像性能。

三、防护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包括铅背心、铅围裙、铅手套等,以有效保护自己免受辐射伤害。

2.对于患者,应根据需要适当采取防护措施,例如铅围裙或铅屏隔离器,以减少辐射对其的伤害。

3.摄影室必须建立辐射防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四、操作步骤1.在进行摄影前,操作人员必须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确保摄影操作的准确性。

2.按照摄影部位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影技术参数,如曝光时间、曝光量、焦距等。

3.摄影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和有序,避免杂物造成影响。

4.患者必须配合操作人员的要求,并保持稳定的体位,以保证成像质量。

5.摄影时要确保X线束垂直于摄影平面,避免倾斜或旋转造成失真。

6.摄影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成像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并及时存档。

五、质量控制1.摄影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设备和操作进行评估和测试。

2.摄影室必须参与相关质量控制认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准。

3.摄影室必须记录所有摄影操作,包括患者信息、摄影参数和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六、事故处理1.在X线摄影操作中如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保护患者和自身安全。

X线摄影步骤与注意事项

X线摄影步骤与注意事项

3.急诊病人的X线摄影注意事项
(1)对病情的把握:X线摄影前对病情要有基本的判断, 在控制并保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大致稳定的前提下才能 进行X线摄影检查。 (2)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利影响:X线摄影曝光前,尽 量先做好相关的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先设置好摄影条件, 缩短操作时间,精简操作过程。X线曝光后,迅速进行 模拟图像或数字图像的后续处理,尽快向影像诊断医生 或临床医生提供符合要求的图像。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颈部及头颅等 部位,呼吸动作会使胸廓肌肉牵拉以上部位发生颤动, 故摄影时可平静呼吸下屏气。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这样 可使肺内含气量加大,对比更鲜明,同时膈肌下降,肺 野及肋骨暴露于膈上较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深吸气后再呼出屏气,这样可以 增加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延长屏气时间,达到完全不动 的目的。此法常用于腹部或膈下肋骨位置的摄影,呼气 后膈肌上升,腹部体厚减薄,影像较为清晰。
(1)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头颅前后位和水 平侧位。病人意识不清时或不能控制头颅静止时,应采取恰 当的头颅固定措施。如果病人体位限定,不能达到摄影要求 时,须采取倾斜X线球管和探测器的方法以满足摄影要求。其 他操作与常规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2)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胸部平卧前后正 位或胸部半卧前后正位,及胸部水平侧位。焦点至探测器的 距离lOOcm左右,其他操作与常规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3)腹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摄影位置采用腹部平卧前后正 位或腹部半卧前后正位,及腹部水平侧位。焦点至探测器的 距离为lOOcm左右。胆胰管手术并造影摄影时,摄腹部平卧 前后正位左侧抬高约30º角,更有利于清晰显示胆胰管情况。 其他与常规腹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一、X线摄影的原则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二、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志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

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

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平片摄影四肢X线摄影[适应证]1.外伤。

2.感染。

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畸形。

5.关节病变。

6.骨骼生长障碍。

7.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X线四肢摄影检查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症。

所以,本章中除特别交待外,将不再列出禁忌症。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

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

一、上肢X线摄影手--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三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及指端。

3.单独检查2-5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

手--掌下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第五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暗盒的成450角。

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五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

3.检查拇指和食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

腕关节--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900。

放射科脊柱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脊柱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脊柱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外伤。

2 .感染。

3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

5 .各类骨病。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成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6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7 .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8 .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9 .清除病人欲检查范围内可造成伪影的物品。

10 准备好各种角度测量器具和固定用枕、垫等。

(一)第1、2颈椎一开口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2 .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3 .使用滤线器。

4 .摄影距离为90-IOOcmo5 .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 .曝光时,病人口尽量张大。

7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颈椎开口位摄影时,应取出口内的活动假牙。

8 .外伤病人的检查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病人报伤。

(二)颈椎一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2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3 .胶片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1胸椎。

4 .使用滤线器。

5 .摄影距离为IOOS1.50cm。

6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

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暗盒。

7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8 .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调整中心线倾斜角度。

9 .第1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三)颈椎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平片摄影四肢X线摄影[适应证]1.外伤。

2.感染。

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畸形。

5.关节病变。

6.骨骼生长障碍。

7.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X线四肢摄影检查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症。

所以,本章中除特别交待外,将不再列出禁忌症。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

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

一、上肢X线摄影手--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三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及指端。

3.单独检查2-5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

手--掌下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第五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暗盒的成450角。

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五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

3.检查拇指和食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

腕关节--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900。

2.手呈半握拳,腕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腕部掌面紧贴暗盒。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3.婴幼儿腕关节正位摄影可采用前后位。

腕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肘部弯曲,约成直角。

2.手和前臂呈侧位,第5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3.尺骨茎突置于暗盒中心。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茎突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腕关节--舟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肘部伸直,掌心向下。

2.暗盒置于一个200的角度板上(或用沙袋垫高200)。

3.腕部平放于暗盒上,手掌尽量向尺侧外展。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病人掌骨外展困难时,拇侧可稍抬高。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采用沙袋固定前臂。

尺桡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手背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

2.前臂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尺桡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0。

2.前臂呈侧位,尺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肘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

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肘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肱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前臂伸直稍外展,掌心朝上,对侧肩部稍抬高,使被检侧上臂贴近暗盒。

2.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3.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

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亦可采用立位摄影。

肱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稍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尽量接近暗盒。

2.被检侧上臂与躯干稍分开,肘关节弯曲呈900角,置于胸前,肘关节呈侧位姿势。

3.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4.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5.摄影距离为90~100cm;6.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

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可采用立位摄影。

3.疑外科颈骨折时,可采用肱骨上端穿胸位。

肱骨--穿胸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贴暗盒,被检侧肱骨外科颈置于暗盒中心。

2.被检侧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对侧腋下,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垂直射入暗盒。

6.令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术后固定复查摄影,应保持原固定状态。

肩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

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

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肩胛骨--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上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

肘部弯曲使前臂上举与躯干平行,前臂和手背紧贴床面。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下方4-5cm处,垂直射入暗盒。

6.病人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该体位亦可取立位。

肩胛骨--站立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

2.被检侧上肢上举抱头,肘部朝前。

对侧手插腰稍向后转体,使肩胛骨内、外缘面垂直暗盒。

3.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4.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5.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肩胛骨内缘与胸壁间隙,垂直射入暗盒。

7.病人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也可以采取肩胛骨俯卧侧位检查。

锁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两上肢自然下垂,肩部稍前倾。

2.被检侧锁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暗盒内缘包括胸锁关节,外缘包括肩锁关节。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锁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病人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对于病情较重或婴幼儿检查,可采取仰卧前后正位摄影。

2.婴幼儿检查时,应同时摄取两侧锁骨,以便对比。

二、下肢X线摄影足--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贴暗盒。

2.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跗骨。

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诸跗骨,中心线可向足跟侧倾斜100—150。

足--内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置于暗盒上。

2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

3.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0~500。

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第一、二跖骨或第一、二楔骨关节间隙时,可采用足的外斜位。

足--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

2.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3.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跟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