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
X线摄影规范
X线摄影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X线摄影规范【摄影前准备】头颅、胸部、四肢等部位不需要特殊准备。
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摄影时,要事先进行肠道准备以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
【摄影步骤】1.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摄片部位。
2.确定摄片部位。
3.依据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的照射视野。
4.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和头颅等较厚的部位,需使用滤线栅。
5.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卡、金属饰物、膏药和辅料等。
6.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如焦点大小、千伏、毫安、时间、焦-片距等。
7.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点、调整曝光视野、手动曝光。
【注意事项】1.骨关节系统⑴患者处于最舒适体位。
⑵摄影部位与数据采集板长轴平行,置于数据采集板中心。
⑶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
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
⑷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
⑸任何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
⑹单侧摄影需在胶片显着位置标明方向。
2.胸部⑴常规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怀疑气胸或支气管异物时,可同时摄深呼气相以资对别。
⑵使用滤线栅。
摄影距离150~180cm。
短时间、高千伏曝光。
3.腹部⑴摄片前清除肠内容物。
⑵曝光时屏气,使用滤线栅,摄影距离100cm。
⑶必要时检查当日禁食及禁服任何药物。
⑷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他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如有需进行处理。
2。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X线摄影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无创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
为了保证X线摄影检查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X线摄影检查技术要点1.准备工作在进行X线摄影检查之前,应对患者进行询问、解释和征得同意,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可能怀孕,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机器设备使用的X线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3.技术操作(1)检查姿势: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姿势,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检查效果。
(2)曝光因素: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如管电压、电流、曝光时间等,保证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3)技术安全:在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护衣、手套和保护屏等,保护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4.图像处理获取到的图像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如调整亮度、对比度、锐度等,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1.定期校准X线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包括曝光量和图像质量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2.定期质量评估定期对进行X线摄影检查的设备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评估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噪声等指标。
评估的结果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3.定期设备维护定期对X线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正常运转、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等。
定期的维护能够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4.人员培训和持续教育总结起来,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准备工作的规范、机器设备的选用和维护、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图像处理的合理性以及质量控制的定期校准、质量评估、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X线摄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XX线机的使用原如此: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须知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如此,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X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假如有异常与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与各种按钮固定。
7. 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展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和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展曝光。
7.工作完毕,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摄影原如此: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如此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与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X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某某、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胸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一、胸部【适应证】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
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
3.纵隔和横膈病变。
4.胸膜和胸壁病变。
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
6.常规体格检查。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7.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8.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9.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10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11对病人进行吸气、屏气训练。
(一)胸部一后前立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
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150s18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Io2.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
(二I胸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
5.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
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
6.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
7.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
8.使用滤线器。
9.摄影距离为150-180cmo10中心线经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11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12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1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1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放射科X线乳腺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乳腺摄影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乳腺筛检性体检。
2 .临床怀疑有乳腺病变者(包括良性、恶性病变及炎症)。
【禁忌证】年轻妇女致密型乳腺做乳腺摄影检查效果不理想。
【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3 .使用专用乳腺摄影机及暗盒。
4 .清除病人胸部衣物。
5 .向病人解释清楚乳腺摄影时乳房压迫的目的,以便消除其顾虑。
【乳腺照片的标记】1.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包括体位、方位和医院名称、病人的惟一标识号和检查日期。
6 .所有标记都应尽量远离被摄取的乳房。
【乳腺压迫】乳腺摄影要加压。
压迫的适当程度,应界于乳房实际可被压迫的最大限度和病人可忍受压力之间的平衡。
一、内外侧斜位(M1.o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乳腺摄影机前。
7 .将乳腺机暗盒托盘平面调整到与水平面成呈30-600位,致使暗盒与胸大肌平行。
8 .X线束投射方向从乳房的上内侧射向下外侧。
9 .病人被检乳房侧的上臂抬高,肩部前旋,使乳腺及胸大肌尽可能靠近滤线栅的中心。
暗盒托盘的拐角放在胸大肌后面腋窝凹陷处,在背部肌肉的前方。
10 病人肩部放松,技师协助病人将胸大肌轻轻向前推移,使乳腺可移动的外侧缘更加明显。
同时,向上向外牵拉乳房,离开胸壁以避免组织影像的相互重叠。
11 开始压迫,直至有足够压力,并能保持乳房标准位置时为止。
12 最后向下牵拉腹部组织,以打开乳房下皮肤皱褶。
13 启动曝光钮曝光。
曝光完毕,释放压迫器。
14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使乳腺压迫正确,在检查开始前,放射技师与病人间要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解释压迫会引起不适。
但不会疼痛,压迫会大大提高检查的质量。
15 乳腺摄影应在病人的乳房最不敏感期(即月经前期或月经期之外)进行。
二、头尾位(CC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对乳腺机站立,被检侧肩部放松、下垂,手置于腹部,以减少皮肤皱褶。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等
感光效应公式: . I. T
R2
n值一般在2-5的范围
2、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1)管电压
是影响照片密度、对比度以及信息 量的重要因素。
X线的穿透能力取决于的高低。 在x线摄影的能量范围内,主要作用形式
是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照射野
必须有效地使用遮线器控制照射野。随着 照射野的缩小,散射线含有率下降,照片 对比度提高,但是需增加毫安秒以保持影 像密度不变。
3、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X线摄影条件的制定,除了摄影条件基本 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体被检部位的构成, 被检部位组织器官运动状况、病理、年龄、 胖瘦等因素。各地应用方法有一些差异, 大体可归纳为四类。
②熟悉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操作流程 及临床应用。
X线摄影条件
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因素: 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 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
一、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 (一)概念: 照片的密度(黑化度):透明性照片的暗 度
或不透明程度。 影像灰度:若所获得的被检体影像不打印 成X线照片,而是直接在影像显示器上显示, 则显示器上显示的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黑 化(亮暗)程度
(5)图像处理参数 图像后处理参数、打印机及胶片处理因素; 处理技术,X线机及解剖、病理的因素。
二、影像对比度
• (一)物体对比度
• 1)定义:为使一个物体的组织结构在 x线影像中可见,此物体与其相邻物体在物
理特性(密度、厚度)或化学特性(组织的原
子序数)等方面必须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源 于物体固有的差异称为物体对比度。
2)管电压和管电流量: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X线机的使用原则: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
7. 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和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摄影原则: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容,认真核对患者、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X线摄影技术规范
脊柱X线摄影原则
1. 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影响成像的物品,如不透X线的饰物、 膏药、敷料、带金属丝或金属染料的衣服等。 2. 摆放摄影体位时,应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位标志的基础上, 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投射方向的方法,来适应脊柱的 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相切,避免椎体影像相互重叠。 3. 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易导致脊髓损伤,故设计体位时,可在 保持中心线、体位和IR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 摄影操作方法来满足摄影位置的要求,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 4. 脊柱摄影应包括临近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识别椎序。
放射卫生防护
• 辐射线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受下列因素影响: 辐射线性质(种类和能量);X线剂量;剂量率;照射方式;照射部位和范 围;其他: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营养等。 • 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 • 高感受性组织:造血组织、淋巴组织、生殖腺、肠上皮、胎儿。 • 中高感受性组织:口腔黏膜、唾液腺、毛发、汗腺、皮肤、毛细血管、眼晶 状体。 • 中感受性组织:脑、肺、胸膜、肾、肾腺、肝、血管。 • 中低感受性组织:甲状腺、脾、关节、骨、软骨。 • 低感受性组织:脂肪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脊柱X线摄影原则
5. 6. 腰椎摄影宜呼气后屏气曝光,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 对比度。 脊柱摄影所用管电压较高,应尽量使用滤线栅,以提高影像对 比度。
X线的诊断步骤
• 进行X线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的、全面的观察分析,不 漏过每个细节,阅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位置和分布。某些病变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和分布规律,对诊 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2、数目 单发或多发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 3、大小 器官或病变的大小改变,能对诊断提供线索。 • 4、形状 某些病变有其特殊的X线形态。 • 5、边缘 边缘整齐、清晰提示为慢性或良性病变,边缘模糊不顾 则多为急性或恶性病变。
x线检查操作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x线检查操作规范篇一:x线操作规范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一、x线机的使用原则(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正负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正负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x线摄影步骤(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金属饰物、膏药。
有条件者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
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闭路平片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4)选择胶片尺寸:应按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及临床要求选择胶片的尺寸。
根据投照方式、要求范围,胶片应放置于适当位置。
(5)安放照片标记:照片标记应包括摄片日期、x线片号、左右。
标记应放在暗盒的适当部位,不可摆在诊断范围之内。
(6)摆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摄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的肢体范围。
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摄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肢体范围。
(7)测量肢体厚度。
(8)训练呼吸动作;在位置前根据要求做好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完全使用。
放射科鼻旁窦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鼻旁窦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鼻旁窦-瓦氏位(Wate出位)【适应证】1 .外伤。
2 .先天性发育畸形。
3 .鼻腔内异物和结石。
4 .急、慢性鼻窦炎及特源性鼻窦炎。
5 .鼻旁窦的良性、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立式摄影架前,或俯卧于摄影台上,取后前位,两手平放于头部两侧,支撑固定,下须部紧贴面板。
6 .头颅正中矢状面与面板垂直,并与面板中线重合。
7 .头部后仰,听毗线与面板夹角呈37°。
鼻尖置于暗盒中心。
8 .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9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鼻尖垂直射入暗盒。
10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当观察窦腔内积液时,应取坐位或立位。
(二)鼻旁窦•柯氏位(Ca1.dWe1.1.'s位)【适应证】1.外伤。
11 先天性发育畸形。
12 鼻腔内异物或结石。
13 急、慢性鼻窦炎及特源性鼻窦炎。
14 鼻旁窦的良性、恶性肿痛或转移性肿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两上肢放于头部两侧。
2 .前额及鼻尖紧贴台面,使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胶片中线重合,听眦线垂直台面。
3 .暗盒横放,眶间线与暗盒横长轴重合。
4 .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a摄影距离为IOOcm o5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经鼻根部射入胶片中心。
6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柯氏位也是眼眶病变的检查体位之一。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医学检查技术X线检查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1.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
X线检查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形状、毗邻关系等。
(2)无创伤的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
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临床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 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医学信息进入PACS系统(图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同时是一种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
因此,X 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2.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1)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
(2)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
(3)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症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3.X线检查的限度(1)病变密度的限制。
如脓胸、血胸在X线检查中无法定性鉴别,密度一致。
(2)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
某些疾病症状早于X线征象的出现。
如大叶肺炎、急性骨髓炎等。
(3)病变部位的限制。
多数位于体表部位或一般视诊所及的部位,如皮肤、外耳等,临床检查优于X线检查。
(4)发育方面的限制。
人体某些部位的检查与年龄发育有关。
如副鼻窦在新生儿尚未发育,无X线检查价值。
4.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1)X线透视检查优点: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方向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操作规范(1)X线检查操作基本原则1.检查前应去除相应检查部位影响X线穿透的衣、物,如发夹、金属饰物、钥匙、膏药和金属纽扣等,有条件者可换上专为受检者准备的衣服。
在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X线摄影检查时,必要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2)正确安放照片标记,标记应置于成像板的适当部位,避免与诊断范围内的信息重叠。
(3)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负荷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选用合适的焦点,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4)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应尽量缩小肢片距,如肢体与成像板不能贴近时,可适当增加焦-片距。
(5)呼吸的控制受检者的呼吸运动对摄片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1)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上臂、肩及颈部等部位的摄影。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及膈下肋骨的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使腹部体厚减薄,影像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曝光时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摄胸骨正位。
5)平静呼吸下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部分躯干等部位(6)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用滤线板或滤线器。
另外,骨肿瘤、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加滤线板或滤线器。
(7)肢体摄影时,至少需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8)同时摄取肢体两个体位时,肢体同一端应置于成像板同一侧,以便比较。
(9)病骨摄影时,摄影视野适当加大,应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
(10)骨关节摄影,必要时可两侧同时拍摄,以便于鉴别诊断。
(11)根据摄影部位、肢体厚度和设备条件,在满足临床和诊断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曝光条件。
(12)床旁摄影只适用于不宜搬动的患者(如骨科牵引患者)和危重症抢救患者等。
二:x线摄影机操作流程(1)准备流程:为了保障系统操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顺利登录以及文字报告打印机和胶片打印机的正常运行,系统启动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1)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2)接通接线板电源;3)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4)接通电脑主机电源;5)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其医生工作站;6)开启胶片打印机或文字报告打印机;7)系统处于正常开始状态。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一)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毗邻关系等。
2.具有无创伤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DSA›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检查范围。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阁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PACS)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是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一)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②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③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证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三)X线检查的限度1.病变密度的限制如脓胸、血胸在X线检查中无法定性鉴别,密度一致。
2.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某些疾病症状早于X线征象的出现。
如大叶肺炎、急性骨髓炎等。
3.病变部位的限制多数位于体表部位或一般视诊所及的部位,如皮肤、外耳等,临床检查优于X线检查。
4.发育方面的限制人体某些部位的检查与年龄发育有关。
如鼻旁窦在新生儿尚未发育,无X线检查价值。
(四)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1.X线透视检查优点是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观察方向;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缺点是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差,难以分辨密度或厚度差异较小的器官,以及密度或厚度较大的部位;缺乏客观记录也是重要缺点。
X线投照规范
3 .第1 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三)颈椎——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
2 .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上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
3 .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或持重物向下牵拉。
4 .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
5 .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X 线机性能,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影像放大。
3 .照片包括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缘软组织。
4 .外伤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四)颈椎——后前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面向立式摄影架前站立,身体旋转,被检侧前胸靠近面板,对侧远离。
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架面板约呈55 o ~ 2 .头部偏转呈侧位姿势,下颌略前伸,上肢尽量下垂。
3 .颈椎椎体序列置于暗盒长轴中线。
4 .暗盒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第 1 胸椎。
5 .使用滤线器。
6 .摄影距离为100 ~150cm 。
7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8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放大失真。
3 .照片包外耳孔、第7 颈椎及颈部前后软组织。
4 .此位置亦可采取俯卧位摄影或选择前后斜位。
5 .特别注意左右标志准确,它代表着照片中所显示的是哪侧的椎间孔。
(五)颈、胸段——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X线体层摄影技术操作规范【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使用专用体层摄影机。
3 .查看病人原有的X线照片影像,确定病灶部位和中心层面。
4 .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层深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5 .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饰品等。
一、蝶鞍侧位体层摄影【适应证】颅脑外伤累及鞍区、鞍区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鞍区肿瘤术后复查、鞍区血管性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槎影体位取头颅标准侧位。
将蝶鞍置于暗盒中心。
2 .体表定位点外耳孔与外毗联线中、后1/3交点向上2.5cm处为蝶鞍中心。
3 .层面选择以头部正中矢状面至台面距离为中心层,并取上、下间隔0.5Cm各一层。
4 .体层方式取大角度的直线轨迹。
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体位设计口寸,病人应面向摄影技师,便于层面的测量。
二、喉室正位体层摄影【适应铳】声门上、下区、咽喉及喉室的病变、用于鉴别因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声音嘶哑、失语。
【操作方法及程序】1.摄影体位病人仰卧摄影台上,下颌前仰,颈椎正中矢状面置于台面中线,颈椎长轴与台面平行。
2 .体表定位点对准喉结节中点。
3 .层面选择喉结节前缘至摄影台面高度减去1.5、2、2.5Cm各取一层,层间距为0.5cm。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待照片处理后,选择喉室显示最清晰的一层,再摄取发“咿”及平静呼吸下的各一张体层影像。
4 .体层方式圆轨迹或直线轨迹。
5 .记录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应预先对病人进行发“咿”的训练。
6 .保持体层位置的稳定。
7 .气管插管病人,宜采取多轨迹体层摄影。
三、胸部体层摄影(一)胸部病灶体层摄影【适应证】胸部结节性和肿块性病变、空洞和空腔性病变6了解胸部病灶的性质,用于鉴别诊断。
常用X线投照技术规范
常用部位X线投照技术规范一、骨骼部分1、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2、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3、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4、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5、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6、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确保X线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无故障和损坏。
2.检查防护措施:确认X线室的防护设备完好,包括铅墙、铅门、铅手套等。
3.检查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整齐、清洁,并保持充足的光线。
二、穿戴防护设备1.穿戴防护衣:在X线工作区域内,必须穿着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衣,确保全身都得到保护。
2.穿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为避免辐射损伤眼睛和呼吸道,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三、设备操作1.启动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引,正确启动X线设备,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2.定位器调整:根据检查部位的需要,调整定位器的位置和角度,确保X线投射正确。
3.曝光参数设置:根据被拍摄对象的厚度和密度,设置适当的曝光时间和电流。
4.保持稳定:在进行拍摄时,避免移动设备,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5.合理补充辅助器具:如有需要,可在拍摄过程中使用辅助器具,如遮光板、探头等,以提高影像质量。
四、设备维护1.定期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和器具,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处理故障: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及时停机检修,并记录故障和维修过程。
3.定期校准: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环境保护1.医废处理:认真执行医废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健康安全。
2.辐射防护: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辐射的范围和剂量,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3.噪音控制:采取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减少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干扰。
六、记录和报告1.录像存储:将拍摄到的影像及时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流程进行归档。
2.报告书写:根据检查结果,撰写详细的报告,包括所拍摄部位、异常情况描述和处理意见等。
总结:在X线摄影技术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也是操作中必须重视和遵守的要求。
只有以规范的操作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总1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医学检查技术X线检查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1.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
X线检查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形状、毗邻关系等。
(2)无创伤的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
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临床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医学信息进入PACS系统(图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同时是一种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
因此,X 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2.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1)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
(2)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
(3)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症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3.X线检查的限度(1)病变密度的限制。
如脓胸、血胸在X线检查中无法定性鉴别,密度一致。
(2)病变反应时间的限制。
某些疾病症状早于X线征象的出现。
如大叶肺炎、急性骨髓炎等。
(3)病变部位的限制。
多数位于体表部位或一般视诊所及的部位,如皮肤、外耳等,临床检查优于X线检查。
(4)发育方面的限制。
人体某些部位的检查与年龄发育有关。
如副鼻窦在新生儿尚未发育,无X线检查价值。
4.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
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平片摄影四肢X线摄影[适应证]1.外伤。
2.感染。
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畸形。
5.关节病变。
6.骨骼生长障碍。
7.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X线四肢摄影检查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症。
所以,本章中除特别交待外,将不再列出禁忌症。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
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
一、上肢X线摄影手--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三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及指端。
3.单独检查2-5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
手--掌下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第五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暗盒的成450角。
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五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
3.检查拇指和食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
腕关节--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900。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1.1 投照前准备工作医技人员耐心给被检查者解释拍片过程以及拍片时夹板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使之放松,从而使受检者理解并予以配合。
1.2 常规投照体位正确摆位是获得一张高质量乳腺X线片的基础。
乳腺X线摄片的常规投照体位为双侧内外侧斜(MLO)位及头足轴(CC)位。
1张好的MLO位片显示如下: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可见,较松弛,下缘达乳头水平,乳头在切线位,部分腹壁包括在片中,但与下部乳腺分开,绝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
1张好的CC位片显示如下:乳房在片子的中央,乳头切线位,小部分胸大肌可见,外侧乳腺组织可能不包括在片中。
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对于MLO位及CC位显示不良或未包全的乳腺实质,可以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以下体位予以补充:外内侧(LM)位、内外侧(ML)位、内侧头足轴(MCC)位、外侧头足轴(LCC)位、尾叶(CLEO)位及乳沟位。
为了进一步评价在以上常规摄影中显示出的异常改变,可进行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其可在任何投照位上进行。
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
目的是使病灶得以更好地显示而明确病变性质。
2 诊断报告规范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System,BI-RADS),描述乳腺内肿块和钙化等异常表现的X线征象。
2.1 肿块在2个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的投照位置上均能见到的有一定轮廓的占位性病变,仅在1个投照位置上见到的可疑肿块影称“致密影”,无明显边缘的称“不对称”改变。
X线所见肿块并不一定与临床所触诊的肿块完全一致。
X线图像上所发现的肿块,临床不一定能够触及(因病灶太小或质软);临床所触及的肿块,X线图像上亦可能因为患者乳腺实质丰富而未能显示。
部分患者肿块周边伴有浸润和水肿,触诊常比X线图像所显示的肿块范围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平片摄影四肢X线摄影[适应证]1.外伤。
2.感染。
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先天性畸形。
5.关节病变。
6.骨骼生长障碍。
7.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X线四肢摄影检查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症。
所以,本章中除特别交待外,将不再列出禁忌症。
[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
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
一、上肢X线摄影手--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三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及指端。
3.单独检查2-5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
手--掌下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0。
2.第五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暗盒的成450角。
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五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
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
3.检查拇指和食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
腕关节--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900。
2.手呈半握拳,腕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腕部掌面紧贴暗盒。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3.婴幼儿腕关节正位摄影可采用前后位。
腕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肘部弯曲,约成直角。
2.手和前臂呈侧位,第5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3.尺骨茎突置于暗盒中心。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茎突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腕关节--舟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肘部伸直,掌心向下。
2.暗盒置于一个200的角度板上(或用沙袋垫高200)。
3.腕部平放于暗盒上,手掌尽量向尺侧外展。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病人掌骨外展困难时,拇侧可稍抬高。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采用沙袋固定前臂。
尺桡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手背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
2.前臂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尺桡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0。
2.前臂呈侧位,尺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肘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
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肘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肱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前臂伸直稍外展,掌心朝上,对侧肩部稍抬高,使被检侧上臂贴近暗盒。
2.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3.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
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亦可采用立位摄影。
肱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稍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尽量接近暗盒。
2.被检侧上臂与躯干稍分开,肘关节弯曲呈900角,置于胸前,肘关节呈侧位姿势。
3.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4.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
5.摄影距离为90~100cm;6.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
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可采用立位摄影。
3.疑外科颈骨折时,可采用肱骨上端穿胸位。
肱骨--穿胸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贴暗盒,被检侧肱骨外科颈置于暗盒中心。
2.被检侧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对侧腋下,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垂直射入暗盒。
6.令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术后固定复查摄影,应保持原固定状态。
肩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
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
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肩胛骨--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上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
肘部弯曲使前臂上举与躯干平行,前臂和手背紧贴床面。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下方4-5cm处,垂直射入暗盒。
6.病人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该体位亦可取立位。
肩胛骨--站立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
2.被检侧上肢上举抱头,肘部朝前。
对侧手插腰稍向后转体,使肩胛骨内、外缘面垂直暗盒。
3.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4.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5.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肩胛骨内缘与胸壁间隙,垂直射入暗盒。
7.病人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也可以采取肩胛骨俯卧侧位检查。
锁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两上肢自然下垂,肩部稍前倾。
2.被检侧锁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暗盒内缘包括胸锁关节,外缘包括肩锁关节。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锁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病人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1.对于病情较重或婴幼儿检查,可采取仰卧前后正位摄影。
2.婴幼儿检查时,应同时摄取两侧锁骨,以便对比。
二、下肢X线摄影足--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贴暗盒。
2.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跗骨。
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诸跗骨,中心线可向足跟侧倾斜100—150。
足--内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置于暗盒上。
2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
3.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0~500。
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第一、二跖骨或第一、二楔骨关节间隙时,可采用足的外斜位。
足--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
2.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3.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