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提问策略
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提问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
心理学实验也告诉我们,精巧的问题,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提高兴致,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等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提问要有时代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非常感兴趣,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技能,丰富其英语知识,增强学生的时代感。
3.课堂提问要有情感性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形成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
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兴趣昂然,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课堂提问要体现多样性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鼓励,相互补充,开阔思路,各种新颖、独特甚至创新的见解就会在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出来。
5.提问的对象要有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
然而,有不少教师往往喜欢提问少数“尖子生”,而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或答不正确而避开他们,“尖子生”成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常客”。
教师课堂提问策略
鼓励学生自愿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性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选择特 定的学生进行提问,以提高教学效果 。
04
教师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提问
重复提问会浪费课堂时间,影 响教学进度,并且可能使学生 产生厌烦情绪。
教师应当在提问后给予学生足 够的时间思考,而不是反复追 问,以免干扰学生的思路。
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可以围绕与 新课相关的背景知识、生活实例或趣味性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
在知识巩固中的应用
总结词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回答
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 反馈和评价,以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状况。
积极的反馈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 力,而建设性的评价则可以帮助 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
改进。
教师应当注意评价的公正性和客 观性,避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主
观臆断或过于笼统的评价。
05
教师课堂提问的实践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鼓励主动思考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促进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和回答,促进师 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 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提问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 力。
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提问有针对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 识点和概念,加深对知识 的掌握。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我 星
了当的设问 ,而是 另辟蹊径 ,绕道
迂 回 ,从 而 使 学生 开动 脑 筋 取 得 答 案 。 因此 ,因 势利 导 、富 于 技 巧 性 的提 问 ,能 有 效地 培 养 学 生 思 维 的 各 种 能 力 ,发 挥学 生 主体 作 用 ,极
速 读 文 章 ,去 认 识 那 位 令 作 者 一直 不 能忘 怀 的藤 野 先 生 ,去 了解 那件 永 远也挥之不 去的往事 。 ” 这 样 设 疑 导 入 ,既 创 设 了问 题 的 情景 ,激 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又 使 问题 的 习 的积 极 性 。 二 、创 设 问题 情 境 ,激 活 学 生
住 突破 口 ,给学 生 设 置 问 题 的 “ 障
碍” ,形 成 他 们 心 理 上 的 一 种 “ 冲 突” 。当 学 生 急 于解 开这 些 “ 冲突 ” ( 问题 ) 时 ,也 就 意 味 着 进 行 了 思 维 训 练 ,对 课 文 重 点 、难 点 的 理解 自然 也 水 到 渠 成 。 例 如 : 《 变 色
中
学
_
个 台阶 地 引 向求 知 的新 天 地 。要
天
潭 带
上 好 一 节 语 文 课 ,单 靠 一 两 个 提 问 是 不 够 的 ,它 需 要 教 者 站 在 高 处 ,
从 整 节 课 、从 整篇 课 文来 谋 划 ,设
计 出一 组 有 计 划 、有 步骤 的 系统 化 的提 问 ,这 样 的 提 问才 有 一 定 的思 维 深 度 ,才 能 从 多 方位 培 养 学 生 的
意思 ? ”这 是 直 问 ,是 最 常 见 的提 问
心 灵 ” 的 地 步 。在 教 《 藤野先 生》
时 ,导 入 新课 我 这样 设 计伺 题 : “ 同 学 们 ,你 知 道 们 吗 ? 鲁 迅 先 生 在 异 国 他 乡 、在 失 望 中苦 苦追 求 而 屡 遭侮 辱 时 ,一 位 恩 师 以无 私 的 关 爱 和 真 诚 的鼓 励 给 鲁 迅 先 生 留下 了
学生提问策略
学生提问策略
学生提问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表现,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一些学生提问的策略:
1、深入思考问题:在提问之前,学生应该花一些时间思考问题的本质和目的。
这有助于提出更具挑战性和深度的问题,激发讨论和思考。
2、明确问题的具体性:确保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范围,避免模糊或不具体的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老师或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回答。
3、利用课堂环境:学生可以利用课堂环境中的资源,如教科书、课件、实验设备等,来提出与具体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尝试开放性和启发式问题: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思考和创造力,启发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
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
5、与他人交流:学生可以与同学讨论问题,共同探索答案。
通过集体智慧的分享,可以获得不同角度和观点的启发,加深理解。
6、提前准备问题: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可以提前准备自己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
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获得答案和进一步的解释。
7、尊重他人和尊重学术规范:学生提问时应尊重他人,注意措辞礼貌。
同时,要遵守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和不当引用他人的观点。
通过采用这些学生提问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和知识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会激发教师的思考,促进知识传递和共同成长。
教师提问的八大策略
教师提问的八大策略教师通过提问,能帮助学生掌握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各个步骤和完成教学任务等,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在课堂提出有效的问题是一门学问,提问的策略包括:一、采用提问的方法鼓励思考。
教师应抱着具体问题的思考去激发学生脑海中的灵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想性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实际问题或小情景,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增强他们自己针对一定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假设提问。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分析情况,探讨解决途径,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
四、采用反向和非人类形容词提问。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多种可能性,发掘学生的思考潜力。
五、提建议提问。
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作深入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
六、采用质疑提问。
可以有效地同步学生的学习步调,帮助学生被动性的学习,将复杂的知识讲解的清楚明白。
七、采用数学问题提问。
数学问题提问是一种灵活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复习,运用逻辑性。
八、提供分组提问。
这是一种提问的形式是通过分组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们应该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提问。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保持自然安祥的神态,用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
无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如何,教师都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和启发。
此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和不善言谈的学生。
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才能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面向全体和尊重个性并重。
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发展个性。
有效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表达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和权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对于学生不同的意见,教师应该有包容意见的雅量,让学生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最后,熟练掌握课堂提问的言语策略。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恰当的言语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广泛。
例如,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和反问等策略,让学生思考更深入,回答更全面。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避免使用刻薄、嘲讽的言语,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个性,同时熟练掌握课堂提问的言语策略。
这样才能让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其教学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善于使用等候策略。
等候策略是指教师在提问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等待学生的回答。
这个等待时间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回答的质量。
同时,等待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因为他们知师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
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策略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课堂提问策略:
1.多样化的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封闭性
问题、引导性问题、反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2.递进式提问。
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已
知到未知、从表面到深层等不同的角度逐步提高提问难度,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3.针对性的提问。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知识水平,教师
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以达到巩固已有知识、拓展新知识的目的。
4.鼓励性的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肯定、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
5.评价性的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总之,教师要在提问中注重方法、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以达到促进学生研究的目的。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问的适度和合理性,不要过多或过少,避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
与度。
然而,有时候老师的提问可能会过于死板或者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缺
乏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以下是几个策略可以
采用:
1. 多样化提问方式:老师应尝试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如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
达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 提供思考时间:在提问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这样可以帮
助学生整理思路,想出自己的答案,增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创设互动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和回答。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4. 引导探究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可以鼓
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 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提问,进行评价和反思。
通
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需要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
度和思维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并创设积极的互动环境。
这样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习、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通过恰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一、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问时不限制学生的回答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提问:“请用英语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是指教师提问时只期待学生给出预先确定的答案。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教授基础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场合。
封闭性提问可以快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问:“2+3等于多少?”,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答“5”即可。
三、追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继续提问,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给出更多的细节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你认为某个历史事件是重要的?能否举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这样的追问可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事件的内涵。
四、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通过给出提示或者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出答案。
这种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把一杯水放在冰箱里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或者推理找出答案。
五、交替式提问交替式提问是指教师不固定提问的对象,而是轮流询问课堂上的不同学生。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保持学生的专注度,激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有效课堂提问
有效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互动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一些建议和实践。
1.明确目标: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和目标。
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明确目标有助于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2.设计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问题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同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3.适时提问:在课堂教学的关键节点,如新知识点的引入、重点难点的讲解等环节,教师需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随机提问,以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回答。
可以采用轮流回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回答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对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6.调整提问策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回答情况,教师需要适时调整提问策略,如改变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方式等。
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号”环节,让学生自由提问,或者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问。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地方。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科学问题。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1. 开放性问题:提问时,老师应尽量避免简单的是非问答,而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表达观点。
例如,可以问:“你认为为什么会下雨?”,而不是简单问:“下雨是好事吗?”2. 多样性问题:在提问时,尽量涵盖多个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思考。
例如,可以问:“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光线、水分、土壤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 激发兴趣问题: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问,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
例如,如果学生对动物感兴趣,可以问:“你知道草地中的昆虫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特点?”4. 引导思考问题:提问时,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逐步深入理解。
例如,可以问:“为什么一只船可以浮在水上?”然后在学生回答后继续问:“如果把一张石头放在船上,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原理。
5. 鼓励互动问题:在提问时,鼓励学生进行互动,相互交流和讨论。
例如,可以问:“你有过亲自种植植物的经验吗?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收获和困惑?”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分享经验,互相研究。
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老师可以运用以上策略,设计出多样化、引人入胜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不同的提问方式和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
一、提问的目标明确在进行提问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提问的目的可以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路。
二、发散性提问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发散性提问的方式。
发散性提问要求学生不仅要给出一个答案,而是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例如,当教师提问“如何保护环境?”,学生可以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
三、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例如,当教师提问“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出个人观点和建议。
四、顺序性提问顺序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然后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通过合理的问题顺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五、激励性提问激励性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同时通过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以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六、鼓励合作性提问合作性提问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需要学生相互讨论和合作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
通过合作性提问,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多样性提问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该采用多样性的提问方式。
可以结合选择题、应用题等形式,灵活运用不同难度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启发学生思维、检查学习成果的有效工具。
然而,并非每个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习。
一、确立清晰的目标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还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都需要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明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在提问前,教师应该思考问题的结构、形式和难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
二、保持问题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有效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刺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过于简单和条条框框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提问也应该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
三、多样化提问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方式:1. 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做出解释或给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理解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 情景模拟问题:通过设计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况。
4. 追问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通过追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解。
四、鼓励积极参与和多样化回答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回答机会。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回答,鼓励多样化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教师在提问后,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适当引导。
对于正确回答的学生,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回答或模糊回答的学生,可以给予指导和提示。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并思考解决方法。
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
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技巧,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增强参与感。
然而,有效地提问并获取有价值的回答并不容易。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提问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增强学习效果。
一、问题的准备与策略提问前的准备是确保问题质量的关键。
在课前预习并理解相关概念后,可以列出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技巧,可以在提问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1. 开放性问题:提出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探索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知识。
2. 概念理解问题: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某个概念的定义或解释,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
3. 故事情境问题:通过给出一个情境或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问技巧:使用适当的提问技巧,如追问法、比较法、引导法等,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分析和讨论问题。
同时,要避免使用武断或带有答案暗示的提问方式,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二、创造积极的提问环境除了问题本身,提问的环境和氛围也对学生的参与度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创造积极的提问环境。
1. 尊重和鼓励:给予学生尊重和鼓励是建立信任和积极氛围的关键。
尽量避免嘲笑、批评或急躁等不利于学生自信和参与的行为。
2. 平等对待: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随机回答的方式,通过抽签或随机点名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提问和讨论中来。
3. 充分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
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所以要保持耐心,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4. 鼓励互动:通过提供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配对活动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1、让学生自己解答:询问学生解答问题,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以及帮助他们开放思考,思路的清晰,可以起到一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效果。
2、采用二元思考提问: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把问题提出来,一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维护学习的热情;另一种帮助检查观念是否理解起来,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识。
3、对学生进行强调性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仔细思考,把课堂学习内容细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例时增强信心,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重点强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需要重视哪些知识点。
4、让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联系起来,在提问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从而引导他们去证明这个问题的真理性,可以让学生联系到实践,增强学习意识。
5、提出明确的问题:这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交流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提出问题前要想清楚,确保问题明确,可以增加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减少障碍,防止语言模糊。
6、提问的先后顺序要有章法: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重点,针对不同知识,调整顺序,先提一轮之后,再跳着提另一轮,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增强课堂的热情。
7、提问时充分利用教具:可以有趣地用到多媒体,图片,模型,地图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紧扣讲解难点,加深印象,形成框架。
8、使用自然语言:展开课堂提问,尽量选用自然语言,如果遇到太长的句子,可以分解弄短,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获得更加清楚的认知。
9、让学生对话讨论:让学生们分组对话,回答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能够实现听者主动和多种思路的运用,让每一件学习的事情都更加系统合理。
10、用比喻或故事来解释难点: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很生动的事例引出课堂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加深印象,更有一种更快更直观的理解过程。
11、启发式提问:使用启发式提问,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说话的信心,让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每一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内容。
12、反问技巧:反问是一项经常用的讲授技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课堂教学提问作为教师日常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一、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指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启发性提问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通过此类提问,学生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发展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引导式提问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目标。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学生知识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问题,找到解决思路,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和结论。
三、思考式提问思考式提问是指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思考式提问可以通过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连贯性来体现。
四、教育性提问教育性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教育价值观。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性提问可以包括道德问题、社会问题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准则。
五、巩固性提问巩固性提问是指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提问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性提问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解释题等形式出现,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适度的沉默适度的沉默是指在提问的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回答的时间。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全面地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策略 教师提问
课堂提问策略教师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课堂提问策略:
1. 开放性提问:这种提问通常以“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性问题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自主思考和研究。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封闭性提问:这种提问通常以“什么”、“哪一个”等封闭性问题为主,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记忆能力。
这种提问方式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3. 提示性提问:这种提问通常以提示性词语或短语为主,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知识内容,发掘学生的潜力。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追问式提问:这种提问通常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会再次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总之,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一、什么是有效课堂提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效课堂提问”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 并日益为大家所关注,但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发展阶段。
有效课堂提问更加关注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张扬、教学对话的开展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对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对于提升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研究者使用的定义各有所指,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有效课堂提问”概念。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这样定义, 有效课堂提问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
从广义上看,有效课堂提问包括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和课堂提问的有效反思等环节。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策赂(一)问题设计策略问题设计策略指提问阶段教师选择恰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有针对地将要进行的课堂提问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好问题,确定提问的目的,选择提问的内容,尽量使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内容丰富,尽可能避免所有的提问只需一个字就可以回答。
在问题设计阶段,教师常用的策略有:1、简化。
教师提问应运用学生所熟悉的词汇,语言简单、清楚,容易理解。
2、调节。
提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相符的问题。
3、提挑战性问题。
问题应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这类挑战性问题的正确回答,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提继续性问题。
当学生的回答不得当、不完整时,教师应继续提问,通过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答复;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应在其回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问,使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交互的过程中。
这样,学生不但能从老师那儿得到更多的输出,也能加大自己的输出量,从而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
5、提问内容的设计要有梯度。
问题不能过于直接、浅显,太简单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就行,这样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思维。
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无处下手,长此下去,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环环相扣,逐层递进,要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把问题引向深入。
教师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 ,使每一个问题既能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方面入手,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性、清晰的层次性和丰富的挑战性。
(二)问题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指在提问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整提问方式的策略。
1、排序。
提问的问题应按由易到难,由事实性问题到推理性、开放性问题,由封闭性问题到开放性问题,由聚合性问题到发散性问题,由浅层问题到深层问题的顺序排列,体现出层次性。
2、问后提名。
提名的方式应是先问问题,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名,不能先提名,再问问题,因为这样,没提到名的同学有可能不再积极思考。
课堂上能主动自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为少数,教师随意点名回答问题得到了一半以上同学的认可,他们表示随意点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
但这种随便点名并不是学生眼中的随意,而是让学生在无法防备中而要有所准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现场表现、机会分配概率有的放矢,恰当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有机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提问不主动的学生。
有的学生比较腼腆,有的学生容易走神,有的则可能做小动作。
有针对性地提问可给腼腆的同学机会,唤回走神的同学的注意力,制止扰乱课堂的同学,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应有的参与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参与“表达性”活动中,学习才能提高,所以提问不主动的学生,是促进学生参与的一种方法。
4、诱导。
当被提问者不能回答出问题时,大部分同学希望教师能够给一点启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希望教师马上将机会转给其他同学。
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问题,将他们难以回答的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并给予提示,帮助被提问者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是经过教师的反复提示、诱导,学生还是不能回答,可将问题转向下一个学生。
5、增加等待时间。
一般教师发问后,应给学生留适当的时间,组织自己的答案。
学生最不满意的就是停留1—3秒后就开始点名,而这正是大多数教师的一贯做法。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在被要求立即回答时,由于紧张、准备不充分的缘故,通常会答不出或答错。
这样更多的时间可能会浪费在给学生的提示或纠错上。
7—9秒的等待时间最受学生欢迎,学生有了一定的时间思考后,他们答对的概率将大大提高,答案也会显得比较完整。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己进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环顾全班,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一些非语言的暗示,就可知道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准备回答时,便会身体稍微前倾,微张嘴; 而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没有听清楚问题或无法回答这一问题。
因此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可根据这些表现,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握适当的时机,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
从提问、点名到回答,间隔时间是很难把握的。
等待时间要视问题的类型和学生的反应而定:如果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型的,等待时间可稍短些;如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那么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下面的情况,有时因为课时紧张,教师还没有等学生说完,便打断学生的发言,急急忙忙说出答案,或者当学生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流畅甚至完全卡壳时,教师没有采取适当的助答措施,反而对其粗暴训斥,这些显然是不合适的。
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那段思考时间,是学生思维最活跃、也是知识结构迅速重组的最佳时期。
6、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时,教师应面对所有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面对自己说话,从而集中精力于课堂活动之中。
面向全体学生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变换。
变换指教师在提问时,应经常变化提问的方式,提名的顺序,问题的种类,给学生以新鲜感,并造成适当水平的焦虑,使全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保持高度注意力。
7、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下,学生的思维兴奋状态和注意力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提问的时机。
超前的提问,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思维混乱,因无法作答而失去思考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滞后的提问,会使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毫不费力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提问因缺乏思维深度而简单乏味,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
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在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尚未充分认识时,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的认知矛盾,精心设问,这样的教学,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课堂提问时,常会碰到学生回答:“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会让他坐下。
笔者觉得在这个时候 ,教师应该耐心地引导他找到答案, 哪怕是帮他找出答案,以告诫和他一样有侥幸心理的学生,不要用此法来搪塞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上课不思考是过不了关的。
因此,教师应把握时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展开提问。
8、提问后应关注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发现,越是高年级学生, 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然,年龄的增长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经常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被同学讽刺或被老师冷落;还有些学生是因为老师曾给予过不恰当的评价而影响了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但教师有时也采取无原则的鼓励评价,只要学生回答问题,都一味地满堂鼓掌。
我们在教学中也肯定尝试过使用这种评价,一次两次, 学生还有点新意,但多次使用,一些学生很不屑,结果造成“高帽”满天飞,没有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没有给出准确的应答,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不妨给予其适当的点拨和鼓励,不要让其产生因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
应该说,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预设的。
问题的设计要到位,课堂教学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 但是强调问题的生成性,并不等于让教师不要预设,而是强调要有更多的预设,在备课时应该预设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预计在活动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
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预设得不留痕迹,如何在教师的预设下,使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创造很多。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生成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准确与否做出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学生是否正确回答了问题入手,还应着眼于是否通过提问又激发了他的想象,进而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问题,这样才能判断提问是否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