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提问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5-09-09T13:56:39.13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张维琼[导读] 大竹县白坝乡中心小学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张维琼
(大竹县白坝乡中心小学大竹 635148)
【内容摘要】: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学习,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提炼了几点如何灵活运用提问艺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策略。【主题词】:课堂提问艺术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正确运用好提问的艺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思考,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实施好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可供采用:
一、制造矛盾来提问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提问来制造学生心理上的矛盾,打破学生学习心理上所处的平衡状态,造成认知冲突,激起求知探索欲。
课文材料自身的矛盾因素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把握住它,并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提示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把握住这句话中的“矛盾”向学生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二、架“桥”引“渡”式地提问。
v对于课文中的重难点,学生理解往往会遇到障碍,感到困难,教师要利用一系列的提问来架起“桥梁”,帮助学生接通思路,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步步深入。如教学《麻雀》一课时,学生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就可以通过架桥引渡式的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教师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老麻雀明知自己斗不过猎狗,却要从树枝上飞下来呢?”学生回答:“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师又问:“这强大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呢?”学生陷入沉思而不解,教师又引导:“老麻雀这样做是为了谁?”学生回答:“是为保护小麻雀。”教师又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老和小的关系。”“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教师又引导:“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不惜和猎狗做斗争,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学生恍然大悟:“这是母爱的力量。”
三、根据学生思路来提问。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着他们考虑问题往往以自己的感性经验和情趣意向为标准,容易造成教师提问的思路与学生想问题的角度不一致,教师提问要把准学生的思路,尽量估计学生对问题可能产生的思维方向,并做好准备。这样所提的问题才能既使学生寻找到满意的答案,又能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如教学寓言《刻舟求剑》,教师的思路的“刻舟”,而学生的思路在“求剑”上,因为学生喜爱宝剑。有教师问:“为什么在船上刻上记号不能把剑捞上来呢?”出现学生这样回答:“老师,你讲错了,这把剑是以捞上来的,如果这个人是哈利波特,剑就可以捞上来了。”
四、运用变式来提问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只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来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也叫运用变式来提问,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要使学生掌握卷云的特征,一般的提问为:“卷云有什么特征?”不改变这个问题的实质,变换一个角度,提问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这样提问,就更有新颖性,刺激性。
五、浅文深问式提问。
课文中有此内容,文字比较浅显,学生从字面上容易理解。但是,深入理解这浅显文字中蕴含的较深层意思,对学生学习全文有重要作用,教师就要从浅显的文字中提出深思的问题。如《狐假虎威》一课,有这样一句话:“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教师从这浅显的文字中提出一个深思的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这一前一后到底是谁在前,谁在后?”学生回答:“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教师又问:“你有什么根据?”学生各自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课文插图是这样画的,有的说课文中的句子讲道说是狐狸带着老虎,所以说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后。于是教师又趁势提问:“如果把课文中狐狸说的话:‘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改成‘我跟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马上反映过来:“肯定会被老虎识破狐狸的诡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对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就理解的更加形象和深入。
六、投石起浪式提问。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对提问作出回答后,会认为已找到了正确答案,思维活动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教师此时又提出问题,犹如在刚要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石”,再次激起“波浪”,引起学生思考。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全文中心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是‘天下奇观’”后,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和中心句相连,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读课文,经过思考,认为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与中心句相连。因为第四自然段是远看潮水的和听到的声音,第五自然段是写近看潮水的情景。作了这样的回答后,学生认为提问已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此时又问到:“课文中第二三自然段,既然不是写大潮的样子,那与中心句有什么关系?”这一提问又激起学生思考,学生联系到中心句里的“天下奇观”,继续读书,继续思考着......
总之,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学习,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多年来的一点经验积累,在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策略可以供大家整理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