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州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简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简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简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插秧机的数量和水田面积显著增长。

江淮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主要农作物的种类非常多,水稻的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但是水稻的种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的程度较低,因而生产效率不高。

随着水稻机械化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非常关键。

本文对水稻育插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 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播种量大。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户依据自身经验作为播种的标准,常用的播种量在每盘250-300g之间,超出规范1倍以上。

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秧苗密植,其茎干直径非常小,难以培育出壮苗;江淮地区多雨水,在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情况下,由于密植导致通风不畅,霉菌滋生,大面积的秧苗腐烂;由于播种量过大,秧苗移栽之后会徒增很多无效穗,付出的努力与收获之间极度不均衡,增加了额外的种植负担。

1.1.2育苗后期的水管理问题。

很多的水稻秧田中没有开挖秧沟,在后期由于水管理不善导致秧块在晴天出现干裂和龟缩,而下雨的时候由于湿度过大提秧过程中容易断裂。

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秧块的干湿程度较好,后续插秧的质量也较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会遇上阴雨天,秧块的湿度非常大,对插秧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还有少数情况下可能遇上极端的晴热天气,没有秧沟用于出水,导致秧块没有水分的涵养出现龟缩,后期插秧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还存在水稻田每穴栽插的秧苗数量过多以及漏插率较高的问题。

1.2 育插秧机技术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插秧机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想实现正常的工作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1)秧苗必须采用带土移植方式才能够进行操作,要求秧苗至少在15-20天以上,叶龄在3.5-4.5天之间,株高在12-17cm之间。

浅谈机械化育插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机械化育插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机械化育插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机械化育插秧是农业种植机械化的重要一环。

然而,实际应用中,机械化育插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技术、设备、成本等问题,需要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下面是对机械化育插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浅谈:
1. 技术问题
机械化育插秧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如育秧机、插秧机、发电机组,农机化程度不高的农户可能存在技术难以上手的问题。

解决办法是加强机具的培训,普及技术知识,提高机手的操作技能。

2. 设备问题
机械化育插秧设备需要采用高性能、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解决办法是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成本问题
机械化育插秧对于农户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成本高昂可能会影响农户的投资积极性和经营效益。

解决办法是政府引导,通过提供补贴、贷款、激励政策等方式鼓励农户采用机械化育插秧,从而减轻农户的负担和压力。

4. 适用场景问题
机械化育插秧可能无法适应所有作物和土壤类型。

例如,设备对于超高、超短、超密、不平整的田地无法正常工作,对于植树等苗圃等地也无法适用。

解决办法是推广多功能机械化操作技术和设备,为不同类型的作物和地形提供多样化的机械化育插秧方案。

综上所述,机械化育插秧的问题主要涉及技术、设备、成本和适用场景等方面,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解决,以充分发挥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现状1. 引言1.1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性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粮食生产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劳动密集、效率低下,而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种植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机插秧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和保护水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在当前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机插秧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粮食需求,并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完善,相信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将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粮食生产的提高贡献更大的力量。

1.2 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历程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水稻幼苗自动插入水田的一种现代化种植技术。

我国的水稻机插秧技术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和研发水稻机插秧机械设备,实现了水稻插秧的自动化。

这一阶段主要以对机插秧机械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为主,提高了插秧效率和种植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简单的机械插秧到智能化、信息化的机插秧设备,不断提升了插秧效率和种植质量,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目前,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已经成熟,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

农民通过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插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减少劳动力成本,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机插秧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将幼苗插入田地中的种植技术,相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方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和特点:1. 提高工作效率:机插秧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插秧作业的速度和效率,减少劳动力需求,节约人力成本。

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0期农艺学摘要分析水稻机插秧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促进机插秧更快速地推广,更大面积地覆盖应用。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042-02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TransplantingYIN Jing-xue(Siyang County Nanliuji Township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 ,Siyang Jiangsu 223705)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some problems of rice machine transplanting were analys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mote the planting more rapid promotion ,larger area of coverage application.Key words rice ;transplan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尹敬学(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泗阳223705)1存在的问题1.1品种选择不当有的农户选择迟熟中粳品种,这些品种易在生育后期遭遇低温,灌浆结实会受到影响,产量和品质不佳。

因此,应选择中熟中粳稻品种,成熟期大约在10月20日。

1.2播期不精准对于麦茬稻,育秧期应根据小麦收获期确定,6月中旬前移栽,且越早越好。

按最佳秧龄18d 推算,5月20日至6月2日播种,但不少农户在6月10日以后才育秧,时间过晚,造成移栽期过晚[1-8],影响灌浆结实。

徐州市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

徐州市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
节 紧 , 作 业 效 率 低 ,不 能 适 应 水 稻 规 模 化 大 生
机 插 秧 可 大 量 节 省 秧 田 ,并 显 著提 高育 秧 工 效 。 机 插 秧 秧 田 与 大 田 比达 到 1 : 1 o 0 ,可 大 幅 节
产 的 要 求 。水 稻 机 插 秧 不 仅 能 提 高 劳 动 生产 率 , 抢 农 时 பைடு நூலகம்抓 季 节 ,更 重 要 的是 能 提 高 水 稻 生 产 能
节 本 ,增 产 增 收 , 减 轻 劳 动 强度 ,提 高农 民 生活 质 量 ,具有 显著 的经 济 、社会 和生态 效 益 。 1 . 1 机 插秧 具有 明显 的经 济效 益
1 . 1 . 1节省 秧 田
1 . 2机 插秧 具 有 明显 的社 会效 益 1 . 2 . 1提升 水稻 生产 能 力 人 工插 秧 劳 动 强 度 大 ,人 工 占用 多 ,农 时季
江 苏农机化 2 0 1 4 . 1 4 3
力 ,保证 粮食 安全 。 1 . 2 . 2促 进 劳动 力转移 发 展 水 稻种 植 机 械 化 ,能 将 广 大 农 民从 繁 重 的体 力 劳 动 中解 放 出来 ,促 进 农 村 劳 动 力 向二 、 三 产业 转移 ,推 进市 民化 、城镇 化进 程 。 1 . 2 . 3 实现 农业 文明生 产
机 插 秧 育 苗 期 易 于 集 中管 理 , 提 高 了肥 、
水 、药 的使 用 效 果 ,减 少 了施 用 量 。大 田期 ,采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 ;对策
0 引言 党 的 十 八大 提 出 “ 坚 持 走 中 国特 色 新 型 工 业 化 、信 息化 、城 镇 化 和 农 业 现 代 化 道 路 ” 。农 业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成 本 。可 是机械 化 毕竟有 较 大 的投 资成本 , 满足 要
上述 条 件 , 械 化必 需 扩 大 规模 , 机 由机 械 效率 来 保证 规模 的总量 , 在规 模 总量下 的单位 面积 成本 与人 工成 本求 得平 衡 。一 旦 失去这 样 的平衡 , 械化 育插 秧技 机
() 2 提高 劳动 效率 。手 扶式 插秧 机 2 3人操 作 , ~
个 急待 研 究和解 决 的 问题 。
秧 比是 能够 明显 的提 高粮食 产 量 , 部 分农 民朋 友从 一 自身的实 践 中 已得 到验 证 。 () 4 降低 生产 成本 。机 械化 育插 秧 有较 大 的投 资
成本 , 插秧机 、 盘和 油料 消 耗等投 资 , 有 同等规 如 秧 还
用 是新 时期 推广 工作 的重 点 。 马铺 乡“ 山” 如 淮 品种 的 机 械挖 坑 种 植 、 获 、 工 是 云 霄 县 农副 产 品深 加 工 收 加
的一大 亮 点 。
() 业 机械 使 用 年 限超 期 的 强制 报废 将 是“ 3农 十
二 五 ” 间一 大重 点 问题 , 期 必须 引起 高度 重视 , 全 生 安
农机 推 广
201 1

AN
术 的推 广就 失 去 了原 动力 。
用, 多则每 亩 5 0元 , 则 每亩 2 元 。 成漏 插 率大 的 少 0 造 原 因, 的观 察主 要是 秧块 太湿 ( 我 限于 篇 幅 , 次要 的这 里 就 不作 细说 ) 。 秧 块 太湿 的后 果 :一 方面 插秧 时秧块 容 易卷 曲, 造 成 堵 秧和 漏 插 ; 另一 方 面 秧 爪 抓 取秧 块 时 , 因缺 乏 脆 性 , 块 不 能 随秧 爪 的运 动 被 剥离 , 块 上 附着 的 秧 秧 秧 苗 则无法 被 秧爪 夹 持 , 成 出不 了秧 而漏 插 。 造 秧 块太 湿 普遍 没 有 引起 农 户 的重视 , 是造 成漏 插 率 居 高不 下 的主要 原 因 。

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机 器 故 障

是发 生 浮 苗 , 称 漂 秧 。 秧 深 度过 浅 , 插 秧深 度 俗 插 把
使 用插 秧机 进行 栽插 。 搞好 育秧 是 关键 , 出合格 的秧 育 苗是 机 插秧 工 作得 以l r g J  ̄ 进行 的前提 保 证 。 械插 秧 所 使 机
用 的 秧 苗 是 以 营 养 土 为 载 体 的 标 准 化 毯 状 秧 苗 , 是 由 插 这
工 对 田块 进 行 局 部 平 整 。 持 田块 基 本 平 整 . 低 差 不 超 保 高 过 3c 勾秧 一般 是 由于秧块 过 干或 田间水 层过 浅 造成 的 。 m。 秧块 过 干或 田间水层 过 浅 , 栽植 叉 容易 被秧 根缠 绕 , 而带 从 回秧苗 , 造成 勾秧 或形 成倒 苗 。 以通 过给 秧块 浇水 或 给 田 可 块灌 水 来解 决 。 现漏 插严 重 , 及时 查 看取 秧 口有 无异物 发 要
磨损和 变形 , 应及 时校 正或 更换 新 件 ; 植叉 动作 不 良或变 插 形, 重新 校 正 ; 胶 导板 伸缩 不 良或 变形 , 换新 件 。 橡 更 五是 穴 株 数 过 多 。 苗 时播 种 量 大 , 小 取苗 量 ; 育 调 秧针 的穴 株 数 调
节 不 良 , 新 调 整 。 是 产 生 绝 株 现 象 。 苗 口夹 有 土 、 重 六 取 秧
调深 ; 表土 过 于硬 时 , 慢插 秧 速度 , 手 扶 插秧 机 把手 往 减 把 下 加压 。 二是 插秧 中 , 植臂 停止 , “ 咔” 插 有 咔 响声 。 苗 口被 取 杂 物夹 住 , 除杂 物 ; 查秧 针 , 变形 请维修 或 更换 。 是 排 检 如 三 插 植 叉带 回秧 苗俗 称勾 秧 。 植叉 动作 不 良或变 形 , 新校 插 重 正 ; 植 叉与 秧针 间 隙过 大 , 插 重新 调整 。 四是发 生 倒 苗 。 秧针

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而机械化种植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的重要手段。

水稻机械化种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机械化种植设备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设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在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机械化种植效率较低。

2. 机械化种植成本较高。

目前,机械化种植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使得很多农户无法承担机械化种植的成本。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机械化种植率较低,仍然以人工耕种为主。

3. 机械化种植管理技术不足。

农民在机械化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机械化种植的效果。

4. 机械化种植与传统耕作方法的融合不足。

在实际的生产中,机械化种植与传统的耕作方法之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传统的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械化种植的发展。

二、对策1. 提高机械化种植设备技术水平。

加大对水稻机械化种植设备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种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机械化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2. 降低机械化种植成本。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机械化种植设备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贷款支持,降低农民的购置成本。

可以鼓励企业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种植设备的生产,促进市场竞争,降低设备价格。

4. 推动机械化种植与传统耕作方法的融合。

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农民合作,研发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和设备。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三、结语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促进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加大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机械化种植成本,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机械化种植与传统耕作方式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稻机械化抛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机械化抛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机械化抛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水稻机械化抛秧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水稻幼苗从育秧场抛入稻田,并且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推广和管理水稻的种植。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抛秧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抛秧机械化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2. 技术推广不足。

由于机械化抛秧技术较新,相关的推广与培训工作还比较薄弱,导致很多农户不了解这项新技术,缺乏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3. 机械设备成本高。

目前市场上各类机械化抛秧设备价格较高,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难以承受这样的成本。

4. 抛秧技术不够成熟。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使用机械抛秧设备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容易出现抛秧不匀、损伤幼苗等问题。

5. 环境适应性需改善。

目前的机械化抛秧设备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水稻种植方式上适应性不够,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种植条件。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宣传推广。

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机械化抛秧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户普及机械化抛秧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优势,增加农民对机械化抛秧的认可度。

2. 推广示范项目。

在一些产米区进行机械化抛秧技术示范项目,邀请农民参观和体验机械化抛秧技术,让农民亲自感受并了解机械化抛秧的操作流程和效益。

3. 降低机械设备成本。

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为农户提供一些机械化抛秧设备的购买补贴或贷款支持,降低机械设备的购买成本,让更多的农户能够接触和使用机械化抛秧设备。

4. 技术培训加强。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各类机械化抛秧技术培训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机械化抛秧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理论水平。

5. 抛秧技术研发。

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机械化抛秧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机械化抛秧设备的抛秧均匀程度和对幼苗的保护性,提高设备的适应性。

机械化抛秧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在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水稻插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稻插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稻插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稻插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每年的水稻插秧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人为操作不规范、本田条件不标准等影响插秧质量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下降问题,具体表现有:1、整地时间仓促,标准不到位,格田内落差大,插秧时无法正常把握标准,以高处为准,低处则水深漂苗,以低处为准,则高处落干秧苗无法插入标准泥层,出现“撂干”。

2、插秧过深,标准插秧深度为1-1.5厘米,也就是把根系部门入泥就可以了,而有的则插2-3厘米,把第一叶、第二叶最有优势的分蘖点埋在泥里面了,只好利用3叶以上的分蘖点,按“叶、蘖同伸”规律计算,当3叶出现分蘖秧苗就得进入6叶期,这时已经是6月15日了,才分第一蘖,水稻分蘖在我们垦区大部分地区有效分蘖邻近叶位都是第七叶,最多可利用第八叶,这就说明3叶分蘖点才出现分蘖点才出现分蘖,你的水稻每株最多只能分3个蘖,每穴按5株基本苗计算,最多每穴15株,这样保苗标准的水稻每亩产量也只能在800-1000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1)水整地后沉淀时间不够,插秧机过后稀泥淤苗造成的。

(2)插秧手技术不熟练,甚至怕麻烦,不能随时调整插秧深度。

3、基本苗过多或过少,有的由于秧苗密度大,每穴插基本苗7-10株,有的由于秧苗不足,图省苗,每穴则2-4株。

基本苗过多的不能正常分蘖,只能依靠主穗。

而主穗又穗头偏小而造成减产,基本苗过少的则达不到亩保苗数,还容易出现无效分蘖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

4、不及时上护苗水,插后“晒干”,致使秧苗返青慢,分蘖延迟、杂草萌发快等,影响正常生长造成生育期拖后而减产。

5、补苗不及时,插后“一勺烩”先插与后补的苗相差时间长,无法一致管理。

6、缺苗补不满,边际效应利用得不好。

7、秧苗通风炼苗不到位,出现徒长苗节间部伸长。

造成弱苗下地出现大缓苗现象。

8、插后施药与插秧间隔时间短,导致隐形药害发生,返青时间延长,分蘖挺拖后,生育期拖后。

9、分蘖肥施用时间拖后,有部分农户插后既不上护苗水,也不施分蘖肥,以晒干促扎根,其实这是错误的。

浅谈当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 场 运 作 , 范化 管 理 五 市 规 为 了使 千 家 万 户 育 秧 、 秧 向工 厂 插
厂 , 好 秧 苗是 很 关 键 的 一 环 。 育 好 机 育
插秧 苗 的 专 业 人 才 不足 , 于 新 式 插 秧 由
机 性 能 和 技 术要 求 高 , 如操 作不 当易 出
节都 有农 机 和 农 技 人 员 参 与 指 导 , 现 实 农机和农艺相配套 , 以确 保 水 稻 机 插 技
动 力 不 足 等 问题 ,使 农 民 群 众 能 从 繁 重的农 业劳 动 生产 中全部 解放 出来 , 腾 出更多的日 寸间从 事 二 、 产 业 , 三 实现 增 收 ,现 就 目 前 水 稻 机 械 化 育 插 秧 技 术 推广 工 作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对 策 浅 谈
育 秧 、 插 时 间 , 助 解 决 疑 难 问题 , 机 帮
确 保 在 关 键 技 术 上 不 出 问题 ,为 大 面 积 推 广 提 供 技 术 保 障 。要大 力 宣 传 , 通
社 会 化 服 务 组 织 程 度 , 社 会 化 服 务 之 走
路 。 在 开 展 机插 政 策 支 持 的 同时 , 要 还 注 重 培 育 新 型农 机 服 务 组 织 。 村 为 单 以 位 .达 到 每 个 行 政 村 有 5 1 个 种 粮 大  ̄O 户 或 农 民 专业 合作 组 织 开 展 机 插 服 务 。 并 实 现 农 机 与 农 艺 的 配 套 ;从 品 种 选 定 、 秧 、 插 、 虫 防 治等 各 个 关键 环 育 机 病
术推广工作。

化育 秧 转 变 , 乡镇 要 以村 为 单 位 成 立 各
机 械 化 育 秧 合 作 组 织 ,采取 统 一 供 种 , 区域 化 种 植 、 ~ 育 种 , 品化 供 秧 、 统 商 统 机 插 的 社 会 化 服务 模 式 , 家 家 户 户 使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1. 技术难题:水稻插秧机在不同地区、不同生境下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地形复杂的地区、水稻种植密集的地方、水田面积较小的地域等因素都会影响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效果。

尤其是在山区地区,地形崎岖,机器难以进入,从而导致水稻插秧机的使用面临较大的阻力。

2. 价格昂贵:由于水稻插秧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国内外大多数品牌的水稻插秧机价格普遍较高,这也成为了水稻插秧机普及的一大阻力。

3. 农民意识: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深入了中国农村,农民们很难改变传统的耕作观念,投资购买新型的水稻插秧机,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时间来适应新的耕作方式,这对农民来说也是一大困难所在。

4. 维修保养:水稻插秧机是一种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或者损坏,而农民对机械的维护保养意识较差,这也是水稻插秧机推广中的一大困难。

二、解决措施1. 加强技术研发:针对不同地区和生境对水稻插秧机使用的需求差异,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出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水稻插秧机产品,以提高其适应性和普适性。

2. 降低价格: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合作,通过降低水稻插秧机的生产成本和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来降低水稻插秧机的价格,从而提高广大农民购买的积极性。

3. 宣传普及: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宣传普及的方式,加大对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宣传水稻插秧机的高效、节约人力资源的优势,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提高他们对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认识和了解。

4. 提供技术支持:政府及相关农业机构可以向农民提供水稻插秧机的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水稻插秧机的维修保养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水稻插秧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水稻插秧机的推广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只要政府、农业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技术、价格和宣传普及等方面下功夫,相信水稻插秧机一定会在我国的农田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水稻插秧机是一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的农具,但是在其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

本文将探讨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困难1. 技术难题水稻插秧机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才能正确使用。

许多农民在使用水稻插秧机时遇到了操作困难,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2. 经济成本一台水稻插秧机的价格较高,许多农民无法负担这一成本,从而影响了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和应用。

3.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农田情况和种植习惯均有所差异,需要针对性的水稻插秧机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水稻插秧机种类有限,无法完全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二、解决措施1. 加强培训和指导为了解决农民在操作水稻插秧机时遇到的技术难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向农民介绍水稻插秧机的操作方法和维护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政策性贷款或者优惠购机政策来减少农民使用水稻插秧机的经济成本,鼓励更多的农户购买和使用水稻插秧机。

可以加快水稻插秧机的更新迭代速度,降低其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从而降低水稻插秧机的价格。

3. 定制化生产针对不同地区的农田情况和种植习惯,可以推出专门定制的水稻插秧机,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这样可以提高水稻插秧机的适用性,从而在更多的地区推广应用。

4. 完善服务保障在水稻插秧机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在使用水稻插秧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服务,增强农民的信心和使用体验。

水稻插秧机在推广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措施来解决。

政府、企业和农民都应该共同努力,合作推动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与推广难点阐述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与推广难点阐述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与推广难点阐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并不顺利,存在着一些难点,本文将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难点进行阐述。

1. 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成熟度并不高,存在着技术不成熟、设备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由于水稻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机械化插秧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块的情况。

目前的机械化插秧设备在适应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机械化插秧技术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2. 经济成本较高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这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主要是因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经济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农户往往难以承担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高昂成本,这成为了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3. 技术推广难度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面临着较大的难度。

一方面,机械化插秧技术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操作和维护技能,而目前国内农户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难以熟练操作和维护机械化插秧设备。

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以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机械化插秧技术。

4. 地域差异性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由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不同,不同地区对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

有些地区可能更适合进行机械化插秧,而有些地区可能更适合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

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我国的推广面临着地域差异性的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和应用。

5. 农民新认知新技术难以接受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在农民中已经根深蒂固,并成为了一种习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采用毯状 秧苗 。 具有 密度高 、 秧 龄短等特 性 , 秧 田及 肥 水 利 用 率 偿 服 务 、 组织专业技术 比武等培训形式 , 充 分 调 动 农 机 手 工 作 积 高。 机插秧可大幅节约耕地 . 一般 手 工 栽 植 秧 本 比为 1 : 8 , 节 约耕 极 性 . 切 实 增 强农 机 队伍 的实 际工 作 能 力
了人 T 手 插 , 平均增 幅为 7 %
1 5厘 米 .茎 粗 2 . 0— 2 . 2毫 米 .而 实 际 达 到 上述 标 准 的只 占 6 0 —
7 0 %。主 要 原 因 : 秧 田期 管 理 不 善 , 防病 不 及 时 , 炼 苗 时 温度 掌握 不住 . 发 生 了青 、 立枯病 , 插秧 时 与健 苗 产 生 严 重 的个 体 间 差 异 。 ( 五) 插秧 期 偏 晚 , 秧 龄期 过长 。盘 锦 地 区每 年 机 插 秧 应 该 从
( 四) 节 约生 产 成 本 。机 插 秧 和 抛 秧 均 是 采 用 塑 料 软 盘 育秧 ,
秧. 机插 秧每亩约需 2 0盘秧 , 抛 秧每亩约需 6 0盘 秧 。 因此 , 机 插 秧与抛秧相 比 每亩节省秧盘 4 0盘 。
两种秧盘面积基本相等 . 抛秧 为单蔸育秧 、 机 插 秧 为 密 集 整 盘 育 壮 秧 片 四 边 整 齐 , 可与机插秧 相配套 。同时可进行育苗机械化 ,
地 的 效 果 十 分 明 显
( 二) 推行硬盘育苗技术 . 提 高 毯 状 秧 苗 规 格 化 。机 插 秧 需 要 规 格 化 很 高 的毯 状 秧 片 . 硬盘不变型 , 可起 到 模 具 作 用 。 育 出 的毯 次性完成装 土播种 等程序 . 装土厚 薄一致 。 播 种均匀 。 育 出 的 ( 三) 做好分期播种 . 不 插 超 龄 秧 。 要 根据 插 秧 期 来 确 定 播 种

机插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机插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是 量掌握不 到位 。这样做 部分苗床 出现烧苗 情 况 , 拌不 匀 的地 方烧苗 , 不 到 的地 方发 黄 , 拌 以致 秧 苗参 差 不 齐 。事
实 上要将 0 5— . k 旱秧 壮 秧 剂 与 10 g的床 土 完全 拌 . 08 g 0k
匀 是很难操作 的 , 有 的 农户 将 壮 秧剂 先 用 1k 还 5 g左 右 的
尺寸 达不 到要求 , 有时 会 出现局部 畦 面宽度 小 于 12 沟 . m,
宽小 于 02 m这样 就会使秧 盘两 头部 分架空 , 苗床管 .5 不便
理 。畦面宽 度小 于 12 盘 边 培 护 土 困难 , . m, 揭膜 以后 , 盘
细 土稀释 , 盘铺完底 土后 再将 其均匀 地撒 在底 土 的表 等秧
土。
容易 掌握 , 以完全杜 绝用肥 不均 的情况 ; 一方 面 , 可 另 壮秧
剂撒 在床 土的底部 , 与稻 种 隔 开并 保 持一 定 距 离 , 发芽 在 时 , 谷本身 的营养 足够 幼 苗 吸 收利 用 , 秧 剂不 会 影 响 芽 壮 幼芽 的生长 , 到幼 芽发 育 到 一定 程 度 , 种 自带 的 养分 等 稻 逐渐 耗尽 , 时秧苗 的 根须 已经深 入 到床 土 中下部 , 这 能够

要 : 文针 对 机 插 秧 育 秧 过 程 中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 床 土 培 肥 、 秧 板 、 放 软 盘 、 床 消 毒 与 病 虫害 防 治 、 田 本 从 做 铺 苗 秧
施 肥 等 各 个 环 节 , 出 了相 应 的 技 术 对 策 , 提 为农 户提 供 了比较 实 用 的机 插 秧 技 术 指 导 。 关键词 : 育秧 ; 问题 ; 策 对 中图 分 类 号 s 1 ;4 6 3 5 1 ¥3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7 3 (0 7 1 0 7— 7 1 20 )9—11— 1 8 0

水稻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 ◆ 0 渤 l 0 l
水稻 机插 秧推 广存在 的问题 及 对策
民 省 力 、 工 、 肥 、 产 的 种 广 , 年 推 而 不 广 。 省 省 增 年 田好 帮 手 , 苏 省 、 龙 江 省 水 江 黑
口 胡 邦 进
稻 机 插 水 平 分 别 超 过 5 % 、 统 种植 模式难 度 大 。 0 一家 一户 水稻 报 刊 、 络 等 新 闻 媒 体 , 泛 宣 网 广 8 %, 全 国水 稻机 插整 体水 平 生 产经 营规模 小 , 田块 过 于细 碎 , 传水 稻机 插秧技 术 的效率 高 、 0 但 质 才 刚 刚 突 破 2 % 。 加 快 推 进 水 机 耕 道 等 基 础 设 施 薄 弱 等 都 直 接 量 好 、 产 高 产 、 3 稳 降低 劳 动 强 度 稻 育 插 秧 机 械 化 , 推 动 水 稻 生 影 响 了机插 秧技 术 的推广 。 插秧 等 优势 , 对 机 进一 步提高 广大 干部 群 产全程 机 械化有着 重要 意义 , 也 和手工插秧相 比,每亩可节省 5 众 对 水 稻 育 插 秧 机 械 化 技 术 的 O 是 实 现 水 稻 生 产 节 本 增 效 、 产 至 10元 的 劳务 费 , 与抛 秧 比较 了 解 和 认 识 。 运 用 送 科 技 下 乡 、 稳 0 但
需 近 年 来 , 着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性 要 求 高 , 要 农 机 农 艺 有 效 融 稻 插 秧 机 技 术 和 质 量 能 够 满 足 随 移 加 快 ,在 许 多 水 稻 种 植 区 , 水 合 。 由 于 机 插 技 术 不 服 当地 “ 水 生 产 需 要 , 地 也 形 成 了 较 为 成 各 稻 插 秧 机 开 始 代 替 人 力 , 为 农 土 ” 成 ,农 民干 不 了 ,导 致 年 年 推 熟 的 机 械 化 育 插 秧 技 术 。 1 广 泛 宣 传 , 造 良好 的 舆 、 营 2 土 地经 营规 模分 散 , 破传 论 氛 围 。 充 分 运 用 广 播 、 电视 、 、 突

水稻机械插秧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水稻机械插秧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机插秧穴距偏大、 密度不够导致基本苗偏 少这样 的现象, 主要是 由于部分插秧机操作手认为插秧机 的各种参数在 出厂前都 已经调 整好 , 而不会 去调整密度 , 也不知道插过 的密度 是否符合要求 。 2 、 丢穴严重, 漏插率高 综上所述,影 响机插秧质量 的主要技术原因是机械手操作不 正常机插漏插率应小于 3 % , 而 目前实际情况是每 2 ~3 延长米 熟练 , 育秧粗糙 , 管理不善, 药、 病 害严 重, 秧苗不 壮形成不 了毯状
掌握 不好 等 技 术 问题 , 严 重影 响 了机械 插 秧 的效 率 和 质 量 . 为 此 必 须 要抓 好 育苗 这 个机 插 秧 的 关键 环 节 ,培 育 出适 合 机 插 的 标 准化
壮秧 . 同时提 高农 民对插 秧 机 的 操 作 水 平 . 才 能保 证 机 械 插 秧 的 健
康 发展 。
关键 词 : 水稻 ; 机 械 插秧 ; 配套 技 术 ; 标 准化 壮 秧
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原因 1 、 插 秧 穴距 偏 大 , 密 度 不够 目前机插秧的穴距普遍偏大, 1 6 . 6 ~2 1 . 5 a m较为常见,只有 少 部 分 插 到 了标 准 的 1 5 . 0 a m ; 穴数普遍为 1 6  ̄1 8穴 / m z , 与 标准 要求 的 2 0  ̄2 5穴 / m 相 比少 4 ~7 穴/ m 。 , 穴数 减 少 2 5 %  ̄3 0 % 。 出
水稻机械插秧存在 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赵 春 青 ( 辽 宁 省 盘 锦 市 农产 品质 量 安 全 检 验 检 测 中心 1 2 4 0 0 0 )
摘要 :近 几 年水 稻 机 械插 秧 在 盘 锦 地 区取 得 了比较 迅 速 的发 苗时温度掌握 不好 , 发生 了青、 立枯病, 加之除草剂 药害 , 严 重的造 展, 但 也 出现 了机 械插 秧 配 套 技 术 不 完善 、 农 民对 插 秧 机 使 用技 术 成 死 苗 。

江苏省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江苏省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4)插秧 机的分体 式浮板及液压 仿形装置基 本上 解决 了早期机 动插 秧机 没有 解决 的 壅泥 、壅水 及栽
插 深度 不一 致等 弊端 ,确 保 了机插 质量 的稳 定 。
5 )插秧机上配 有调整取秧 数量 的手柄 ,可 以方
便调 整所 取秧苗 的数量 ,插秧 机抓 取 的是带 苗的小 土块 , 改变所 取小 土块 的面积 ,就 可 以改变所 取秧 苗 的数 量 。 6)插秧机取秧 是采用切块 的原理,它有 别于过
分证 明机 插秧技术具 有 良好 的适 应性 ,预计 2 0 0 7—
2 0 1 0年将 飞速 发展 ,到 “ 十一”五末 全国保有量将
达到 1 5万 一2 0万台 。
去插秧 机秧 爪直 接抓 取秧 苗造成 叶伤 、折伤 、切 断
等伤 秧情 况 。・
2 机插秧 技 术 的三 大突 破
是大苗 阶段 ( 0世纪 5 2 0年代至 7 0年代 ) 。这

阶 段 ,我 国仿 人工 大 苗 移 栽设 计 了水 稻 插 秧机 。
由于 行政推 动,多数 机械属 突击生产 ,质量 不过关 , 且育秧 技术 没有解决 ,整体技术不成熟 、不配 套。因 此,尽 管插秧 机 数量 多 、试 点多 ,但实 际使 用效 果 差 。在 多数 试点 应用 失败 后 ,没有 得 到市 场 和农 户 的认 可 ,基 本 没有 形成 规模 。 二是工厂化 阶段 ( 0世纪 8 2 0年代 ) 。这一时期, 各地 农 机部 门着 力突 破水 稻 种植 机械 化 。鉴于 国 内
囝 慧
维普资讯
从 2 0 年起,江苏机插秧技术开始 向省外辐射 。 01 目前 ,已辐射到 黑龙江 、新疆 、广 东 、湖北 、河南 、 安 徽 、江 西 、上 海等 2 0多个省 市 区 ) ( ,今年全 国 新增 插秧机将近 3万 台,其 中东 洋 PF 5 S手扶 式 4 5 插秧机达 1. 7 5多万 台。经过不 同 区域 、不 同品种 、 不 同气候 类型 等多 种条件 的大面 积示 范和 推广 , 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