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1、定义: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2、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无视安全,无视警告2.1.1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工作期间私自串岗、离岗、睡觉、干私活的;工作期间打闹、斗殴的;生产场所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等。
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红坯辊道,跨越转盘、乘、坐、钻皮带,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卷扬三角区内站人。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时不吊;非信号人员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时不吊;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时不吊;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时不吊;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钢〔铁〕水包装得太满时不吊;超重或埋藏地下物不吊;吊钩没对准货物重心〔歪拉斜拽〕不吊;简化挂索、捆绑不牢不吊;6米以上长大件货物无牵引绳不吊;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六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在斜坡上或坑沿不填实不吊;吊索夹角过大不吊〔不宜超过90度〕。
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2.1.7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2.1.8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2.1.9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违反操作规程
违反操作规程 忽视安全警告 缺乏安全意识 疲劳或情绪不稳定
忽视安全警告
定义:指员工在工作中对安全警告标识、警示信号等视而不见或故意忽略的行为。 原因:缺乏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追求效率等。 常见表现:不佩戴防护用品、违章操作、跨越安全栏等。 危害: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造成威胁。
工具缺陷
工具设计不合理,容易造 成使用不便或误操作
工具磨损、老化或损坏, 未及时维修或更换
工具操作不规范,使用者 缺乏培训或指导
工具存放不当,容易造成 损坏或误用
环境不良
环境不良:如温度过高、过低、湿度不适宜等 设备故障: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 防护措施不足:如缺少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警示标识等 物品摆放不当:如物品堆放过高、过密等
管理不善
设备故障: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 当等原因导致的设备失效或故障
原材料问题: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不合格等问题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工具缺陷:工具设计不合理、制造 质量差等问题导致的使用不便或安 全隐患
环境不良:工作环境存在噪音、尘 土、光线不足等不良因素对操作人 员的影响
优化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 备,确保其正常运 行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员工行为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安全 意识
建立应急预案,应 对突发事件
强化监督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对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因素。 加强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进行考核和评价,并纳入绩效管理。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工作及生活等各个领域,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生产、工作及生活中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或损失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安全行为:1.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规定的安全操作流程,忽视安全提示或警告。
2.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或设备:使用有缺陷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设备。
3.疲劳或酒后操作:过度疲劳或饮酒后进行工作,导致反应迟钝、判断失误。
4.冒险或急躁操作:为了追求效率或节省时间,冒险进行危险的操作。
5.缺乏安全意识培训:未接受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不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6.不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不佩戴或使用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7.不进行安全检查:不按规定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
8.对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物品在某种状态下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1.设备故障或缺陷:设备出现故障或存在设计缺陷,无法正常运转或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危险。
2.工具或材料不适当: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材料进行工作,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场所环境不良:工作场所环境不良,如地面湿滑、通风不良等,可能造成人员滑倒、窒息等事故。
4.安全设施不足或缺失: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警告标识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5.未进行定期维护:设备、工具及材料长时间未进行维护和检修,可能出现故障或失效。
6.缺乏安全警示标志:在工作场所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可能导致人员误操作或忽视安全提示。
7.电力或气体泄漏:电力设备或气体管道发生泄漏,可能引发触电、中毒等事故。
三、防范措施为了确保生产、工作及生活的安全,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工作,遵循安全提示和警告。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隐患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生产劳动作业过程中,要避免事故发生,我们首先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都有哪些类型呢?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补充件),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功能失效,主备局扇不能实现自动切换造成瓦斯超限属于严重“三违”。(1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2018年淮北矿业安全目标之一是杜绝()和重大涉险事故。(1分)
A、较大及以上事故
B、重大非人身
C、零星死亡事故
D、重伤
A B C D
标准答案:A
规范操作要素的考核分数为()分。(1分)
A、50
B、40
C案:B
()在体系建设中负有动员引领、牵头抓总、工作推进、监督保障的职责。(1分)
A、党委副书记
B、矿长
C、安监处长
D、党委书记
A B C D
标准答案:D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
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
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 ,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
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 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
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
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失误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
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
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隐患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生产劳动作业过程中,要避免事故发生,我们首先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都有哪些类型呢?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补充件),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发生事故和造成伤害。
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
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具体如下:(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等。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等。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四)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管人员允许进入受限区间、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驶间、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未及时瞭望(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作用、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十二)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不良的作业环境)人机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
即所谓的3E原则。
1、如消防;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如放火等);2、如构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按照事故的4m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及较差的管理。
在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将近占到95%左右。
实践证明,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空发生交叉时,就是安全事故的触发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称事故隐患,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1、安全的基本定义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3、安全的通俗理解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4、安全的高度理解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
5、安全的前沿生态安全、核安全绝对安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导致死亡、工伤、职业病、设备损失或财产损失的状态”。
准确定义: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从本质上讲,安全就是预知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和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 的不安全状态的关系
如何减少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案例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添加章节标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缺乏安全知识和意 识,不遵守安全规 定和操作规程
存在侥幸心理,忽 视安全风险,冒险 作业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不使用或不当使 用安全防护用品
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老化或磨损 维护不当或缺乏保养 设计缺陷或制造问题 使用不当或超负荷运转
照明不足 通风不畅 噪音过大 温度过高或过低
缺乏必要的防护 装置
设备维护不当, 易发生故障
安全警示标识不 清晰或缺失
作业环境存在安 全隐患
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或事 故
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增 加事故风险
建立奖惩机制,对安全表现优秀 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违反 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和纠正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技能水平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和演练
建立安全文化,加 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 管理和监督
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员工明确了解并掌握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奖惩机制,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 按照设备保养要求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培训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避免误操作造成损坏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修保养情况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某工厂火灾事故
案例简介:事故发生时,工厂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如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同时, 部分员工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隐患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劳动作业过程中,要避免事故发生,我们首先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都有哪些类型呢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补充件,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1、定义:人的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2、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工作期间私自串岗、离岗、睡觉、干私活的;工作期间打闹、斗殴的;生产场所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等。
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红坯辊道,跨越转盘、乘、坐、钻皮带,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卷扬三角区内站人。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时不吊;非信号人员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时不吊;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时不吊;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时不吊;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钢(铁)水包装得太满时不吊;超重或埋藏地下物不吊;吊钩没对准货物重心(歪拉斜拽)不吊;简化挂索、捆绑不牢不吊;6米以上长大件货物无牵引绳不吊;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六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在斜坡上或坑沿不填实不吊;吊索夹角过大不吊(不宜超过90度)。
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发生事故和造成伤害。
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
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具体如下: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等。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等。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管人员允许进入受限区间、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驶间、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未及时瞭望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作用、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
(十二)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不良的作业环境)
人机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予的定义。
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
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部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
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应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
2、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而设备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4、维修、调正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四)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亮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2、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爆破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爆破作业、瓦斯超限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光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8、贮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以上所列各项不安全因素,是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的事态,为此管理人员及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