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 大气卫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一)自净
• 大气的自净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者消失的 过程。
•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扩散和沉降:是大气污染物净化的主要方式。 (2)发生氧化和中和反应 (3)被植物吸附和吸收:有些植物能吸收大气污染 物,从而净化空气。
(二)转移 (1)沿下风侧向更远的方向转移 (2)向平流层转移 (3)向其他环境介质中转移 (三)形成二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 有些大气污染物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后,在某些 条件下仍可回到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大气颗粒物
1)从环境与健康的角度, 颗粒物按粒径可分为:
总悬浮颗粒物 Dp≤100m
可吸入颗粒物 Dp≤10m 细粒子 Dp≤2.5m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且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
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超细粒子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多为大气中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Dp≤0.1m
(三)交通运输
主要指汽车、飞机、火车、轮船、拖拉机、摩托 车等机动交通工具排放的污染物。
二、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一)气态污染物 1)含氮化合物:主要有NO、NO2和NH3等。 2)含硫化合物:主要有SO2、SO3和H2S等,其中 SO2的数量最大, 危害也最严重。 3)碳氧化合物:主要是CO和CO2。 4)碳氢化合物:包括烃类、醇类、酮类、酯类以及 胺类。 5)卤素化合物:主要是含氯和含氟化合物,如HCl、 HF、SiF4。
•
(2)空气离子生物学作用机理
• 空气离子作用的分子机理至今无定论。 • 较多的学者认为负离子能刺激组织中的单胺氧化 酶发挥去胺作用,降低5-羟色胺的释放,影响植 物神经调节。
空气离子的应用
临床上的应用 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支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冠心病、高血压、甲亢、更年期综合症等 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净化空气:用于厂矿、医院、学校和公共场所改善环 境,预防疾病 防止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 大气卫生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主要内容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 大气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大气的结构
大气圈:地球表面包
伊宁、天水、 冷空气入侵 , 北京、天津、 冬季,尤以12 冷气团控制 张家口、青岛、 月为最 上海、番禹和 绵阳
呼吸道感染
(三)空气离子: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为空气离子
气体分子外层电子逸出:正离子 中性分子结合电子:负离子 轻离子 (n+/n-) + 灰尘、烟雾
空气中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50时,则空气较为清洁
可用γ 、 γd 判断
(3)中性状态 空气团被推到某一定 高度后,既不加速也 不减速
(3)γ=γd 空气垂直对流不剧 烈,大气中的污染 物可以扩散,但不 充分
• 设有A、 B、C三团空气,其位臵都在离地200m的 高度上,在作升降运动时其温度均按干绝热垂直减 率变化,即1℃/100m。而周围空气的温度垂直减 率γ分别为0.8℃/100m、1℃/100m和1.2℃/100m
2、与污染源的距离: 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 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 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
3、排出高度: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 效排出高度,即烟囱本身的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 之和,用烟波中心轴到地面的距离表示。 •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排出高度越高,烟波断面越 大,污染物的稀释程度就越大,烟波着陆点的浓 度就越低。
重离子 (N+/N-)
轻离子 直径(cm) 运动速度(cm/s)
空气中的浓度(个/m3)
重离子 80×10-8 0.01~0.0005
4×10-8 阳离子:1.36 阴离子:2.1
陆地
3×108~20×108
1×1010~8×1010
海洋
5×108~7×108
2×108
在海滨,森林公园、瀑布处,感到空气新鲜,使人有舒适 感;夏季雷雨之后空气特别清新令人舒爽。产生这些现象 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空气中负离子增多有关。
4、气湿:大气中含水的程度,常用相对湿度(%) 表示
• 相对湿度↑ 大气中颗粒物吸收H2O↑ 重量↑ 影响运动速度 污染物不易扩散 加重局部大 气的污染。
• 湿度↓ 空气干燥 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三)地形 地形可以影响局部的气象条件,从而影响当地 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 热岛(heat island)效应:人口密集的城市热量散发远大 于郊区,造成城区气温较高,往郊外方向气温逐渐降低。 如果在地图上绘制等温图,城区的高温部就像浮在海面上 的岛屿。
3、气压:与海拔高度、地理纬度和空气温度等有关。
当地面受低压控制时,四 周高压气团流向心,中心 的空气便上升,形成上升 气流。此时云雨天较多, 通常风速较大,有利于污 染物向上扩散。
当地面受高压控制时, 中心部位的空气向周围 下降。此时天气晴朗, 风速小,出现逆温层, 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因此,在稳定气压的控 制下,大气污染加重。
物理性质
水滴 液滴 固体粒子 固、液微粒 固体微粒
粒径(μm)
>40 <10 >1 0.01~1 <1
形成机制
雾化、冷凝 雾化、蒸发、凝结和凝聚 机械粉碎、扬尘、煤燃烧 蒸发、凝集、升华 升华、冷凝、燃烧
烟雾(smog)
液滴、固体微粒
<1
冷凝、化学反应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一)太阳辐射:是产生各种复杂天气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二)气象因素:与太阳辐射综合作用于机体,对 机体的冷热感觉、体温调节、心血管功能、神经 功能、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有调节作用。
疾病
多发月份
高发及病情加 重天气
调查地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北京、天水、 10月至次年4 急性心血管疾 冷空气入侵 , 青岛、武汉、 月,高峰在11 病 冷气团控制 月至1月 上海和广州
城市热岛效应
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 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 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 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 向外围递减。
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对居 民生活和消费构成影响的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热岛效 应。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 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如目前美国1/6的电力消费用于降温目的,为此每年需付 电费400亿美元。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C时,人们就会有不适 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 气温持续高于34°C,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 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 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 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 小部分污染物也可以降落至食物、水体或土壤, 通过摄入食物或饮水,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气温垂直分布实际情况 高度(Km)
18 15 12 9 6 3
γ >0 气温随高度递减
γ =0 气温随高度无变化
γ <0 气温随高度递增 逆温
0
-80 -60
-40 -20
0
20
40 温度(℃)
气块干绝热变化示意图
污染物是随近地面的 气块作垂直运动的
气块
气块在作垂直运动时, 不受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不同空气环境状况空气负离子浓度
环境 海滨、森林、瀑布 空气负离子浓度(个/cm3) 20,000
疗养地区
乡村 清洁空气 旷野、郊区 公园 街道绿化地带 城市办公室
10,000
5,000 1,000—1,500 700—1,000 400--800 100--200 100
空气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1)空气正、负离子的生物学效应特点 • 当空气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时,正离子主要作用于交感 神经,负离子则作用于副交感神经。适量的正、负离子联 合作用于机体,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良好作用。 空气离子浓度在2×104~3×105/cm3时,负离子对健康呈 良好作用,正离子则有不良作用;如空气离子浓度超过 106个/cm3时,则不论正、负离子均可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
可视线
照度适宜 照度过强或过弱
预防眼睛疲劳和 近视,提高情 绪和劳动效率
视觉器官过度紧 张而易引起疲 劳,损伤视力
红外线
组织均匀加温、血管扩张
皮肤、组织受过热损害
皮肤烧伤 、红外线白内障 、 红外线视网膜灼伤
促使机体新陈代谢与cell增生 消炎和镇痛作用
治疗慢性皮肤病、神经病、 冻伤 、伤口愈合
如SO2、H2S、CO、CO2、NO、颗粒物、碳氢化合物等 一次污染物
与其他化学物质 在太阳辐射线 作用下 发生光化学反应
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二次污染物 如SO3、H2SO4、NO2、HNO3、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一)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1、排放量: 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 最基本的因素。
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 气块的膨胀与收缩会 导致气块温度变化
烟囱
(1)稳定状态 空气团受力移动后, 逐渐减速,并有返回 原来高度的趋势 (1)γ<γd 大气垂直对流弱, 大气中的污染物扩 散极差
(2)γ>γd 有利于空气垂直 对流,大气中的 污染物容易扩散
(2)不稳定状态 空气团一离开原位就 逐渐加速运动,并有 远离起始高度的趋势
围的很厚的并随地球
旋转的空气层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没有气象现象,利于高空飞行 •有20km左右臭氧层 •最靠近地表且密度最大 •气象变化复杂 •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
几种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物理性质特征
名称
轻雾(mist) 浓雾(fog) 粉尘(dust) 烟气(fume) 烟(smoke)
1、改变皮肤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可 促使汗腺分泌↑,保护皮肤及深部组 织不致受过热损害 紫外线 2、吸收多种光线,防止紫外线深入 生物学作用 穿透组织,减少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过量
有利作用
有害作用
色素沉着 作用
抗佝偻 病作用
杀菌作用
其它
红斑作用
其它
红斑作用(erythema effect)
紫外线
• 皮肤 表皮细胞破坏 释放组胺和 类组胺物质 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 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 皮肤潮红、红肿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 大气污染包括: 天然污染(natural pollution) 人为污染(anthropogenic pollution)
(一)工农业生产
1.燃料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煤和石油 2. 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
(二)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生活炉灶使用的燃料有煤、液化石油气、煤气和 天然气。采暖季节,各种燃煤小炉灶是居民区大 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大气污染物排出高度图
(二)气象因素 1、风和湍流:一般将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速 时大时小,并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上下、左右出 现无规则的摆动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大气湍流。
2、温度层结:温度层结即气温的垂直梯度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 (2)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 加的现象 (3)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表示气体垂直运动 的程度。
大于5μm的颗粒物多滞留在上呼吸道,对粘膜 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常发生慢性鼻咽炎、慢 性支气管炎 小于5μm的颗粒物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与NO2协同,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 肺部炎症。长期持续作用,可诱发COPD,出现 继发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
2)按大气污染物形成过程可分为
• 一次污染物 (primary pollutant):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 污染物,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称为一 次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 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 学反应而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毒性 更大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