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写人记叙文
写人类记叙文阅读ppt课件
•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 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 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 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只要这样才能把人物描写得 活灵活现。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 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自己对作文的欣赏能力。
20
9
• 点评; 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 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 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 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10
• 行动描写[理解]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 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人 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 种社会意义。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 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 重要手段。
4
• 肖像描写[理解]对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 风度等外在特征作具体的描绘,以展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 的描写。要求突出主要特点,通过不同人物的 肖像描写,显示各自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 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者 的爱憎倾向 。
5
• 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 形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 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 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 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 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 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 腿上。 ”
11
• 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我要回家”。爸爸说: “别害怕, 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的。 ”过了一会儿, 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 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 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 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 了笑容。
怎样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怎样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一)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阅读记叙文的重点在于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1、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1)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常常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
例如:《穷人》一文关于主人公桑娜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通过对桑娜矛盾心理的细腻刻画,表现了她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2)分析典型事例。
写人总离不开事,把人物臵于具体的事件之中,人物的性格、品格、个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例如《将相和》一文,就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
练练笔: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 父母到哪去了呢 ?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 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写人记事类文章离不开三要素
写人记事类文章离不开三要素写人记事类文章离不开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
但是一般记叙文不止三要素,为六要素,具体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除了前面说的写景、状物类文章,学生常接触到的还有一些描写活生生的人物、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情的文章,我们称为写人记事类文章。
例如语文课本(人教版)中的《难忘的一天》、《诚实的孩子》等等。
写人文章,以表现人物为重点;记事文章,侧重于记叙某件事。
初步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应注意以下方面:1、会寻找“六要素”。
记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到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是什么。
有些要素在文中没有直接点出来,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必要,我们可以不去管它;二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或字里行间推测到这些要素。
如果能很快弄清这“六要素”,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很清晰,文章的内容也就初步把握了。
当然,初读文章时,有不认识的生字、新词,还需要查字典或词典把它们弄清楚。
2、学习体会人物特点。
有些文章,通过具体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个相貌不同、性格各异、品质感人的人物形象,阅读时要注意初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来品味。
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者含义较深、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句子,我们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或者在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逐步琢磨,不懂的应请教老师或家长。
3、朗读全文,感受语言文字。
在通读文章,仔细体会后,这件事或某个人物已经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带着感情朗读全文,特别是一些精彩节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能记忆在脑中,达到会背,将会使自己收益更大。
写人文章阅读(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知识导引】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
它们的区别在于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记事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1.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写人文章所写的人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性格不是凭空表现的,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而显示的。
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样的事情或材料可以是一件,也可是几件。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有的是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个不同的事反映人物某几方面的特征。
(1)首先,看看作者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
(2)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
(3)还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或情节,认真分析,深入体会。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以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
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了解选材特点,抓关键词语、句子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哦,不要错过哦!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4.分析写作目的,归纳中心思想先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再问问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赞美吗是批评吗是热爱吗……对中心思想的总结概括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径。
如何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如何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好以人为主的记叙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
记叙文通常是通过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因此,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自己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历。
2.确定故事的结构。
记叙文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回忆。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开始、中间和结尾。
开始部分可以通过引入人物或背景信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中间部分是故事的主体,要交代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故事的教训或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3.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因此需要给人物赋予个性、动机和情感。
可以通过描写外貌、言行举止、思考方式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同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营造出真实的情感氛围。
4.运用生动的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手法,可以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使故事更加生动。
可以运用五感知觉来描写场景和人物,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同时,避免使用过于庞杂的词汇和长句,保持语言简练、流畅。
5.把握好节奏和转折。
故事的节奏要合理把握,既要有紧凑的叙述,又要适度放慢节奏,给读者喘息的时间。
同时,要运用转折点和高潮来提升故事的吸引力和张力。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同时检查逻辑关系和段落结构的合理性。
最后,建议多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不断积累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按照记叙的对象可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
二、知识讲解考点1写人记叙文的特点:通过描述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体会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文章主题。
写人记叙文的类型:①一人一事一品质;②一人几事一品质;③写自己;④写他人;⑤写群体。
考点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方法: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③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的特点。
考点3常见考查题型以应对方法: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人物+事件+结果②细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主旨。
方法:人物+事情+情感+事理③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抓描写方法,抓典型事例(注意多件事中的详略部分),抓情感态度。
三、例题精析【例题1】落第不灰心曾巩,北宋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胞弟、表弟共6人,几次在科举考试中都未考中进士。
有一年,曾巩与大弟应试,,不料又名落孙山。
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人,作了一首诗讽刺曾巩。
诗云: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并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诸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在学习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读。
嘉佑初,曾巩与胞弟、表弟共6人,都被当地举荐应试。
在赴京参加省试前夕,6人一同来到堂屋,拜别曾巩母亲。
曾母感叹地说:“你们6人当中,只要有一人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考试张榜:曾巩兄弟6人都中进士,且名次都在前列。
【题干】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中所讲的“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
【答案】项羽勾践【解析】这幅对联很有励志性,对联写了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以及人物,通过我们的积累可知“破釜沉舟”是项羽,“卧薪尝胆”是勾践。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巩“落榜不失志”,找出相关语句。
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文章通过对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细致真实的描写,展示了贝多芬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宏伟的精神图画。
贝多芬陈旧朴素的衣着,宽阔的肩膀,让人家看到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伟人在竭力负担生命的负累和对事业的执著。
贝多芬那火一般蓬勃的头发像他热情生命的勃然喷发:他深邃的双眼,流露出对生命、对事业的渴望;他坚毅的脸庞审视着他事业的辉煌,从骨子里流淌出坚韧的意志。
这一切让我们无比真实的看到了一位巨人在困境与执著中刚强的神色,让我们从心中不禁为他的灵魂而由衷赞叹。
作者细致的笔调,将贝多芬的肖像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双眼、脸庞、衣着等方面,让我们又一次真实地触摸到贝多芬。
从他深邃的蓝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从他宽阔的肩膀上,我看到了责任;从他坚韧的脸上,我看到了坚强。
正是由于对贝多芬肖像细致的描写,才让我真实地洞悉到他的灵魂和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
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如果说正面的描写如同直笔勾勒的画笔,那么侧面描写正如烘托点染气氛的背景。
本篇文章的侧面描写也同样起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作者大笔描绘了女佣与客人的对话,把他者视角下的贝多芬率先勾画出来。
“他要的是孤独与安静……”把贝多芬耳聋后的心境衬托了出来。
随后女佣对贝多芬房间的描述,把贝多芬的日常事务及生活与工作展现到读者的眼前,一位酷爱着音乐而又在自己心灵之树下守护着一份秘静的“巨人”——贝多芬烘托上了舞台,使读者对贝多芬有了大概的认识。
作者又描绘了一幅贝多芬的谈话图,通过客人的态度与语言再次衬托贝多芬的形象。
“客人小心翼翼的递上字条”“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来访者,不断记笔记”便把客人对贝多芬那份崇拜而敬畏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衬出了他人视角中的“巨人”般的贝多芬。
全篇布局精巧,尤其是他人视角下的贝多芬表达得真切而平实,把“巨人”形象的贝多芬诠释得酣畅淋漓。
记叙文阅读理解
记叙文阅读理解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文体,从小说、散文到回忆录、游记,无处不在。
然而,要真正读懂一篇记叙文,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一、把握故事情节
阅读记叙文,首先需要把握故事情节。
这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发展过程。
只有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分析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人物是记叙文的灵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
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分析其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以及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
三、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在写作记叙文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要学会体会作者的情感。
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四、探讨故事主题
每个记叙文都有一个主题,主题是故事的灵魂。
在阅读记叙文时,要学会探讨故事的主题。
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多个方面来分析故事的主题。
总之,要读懂一篇记叙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记叙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多读多练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记叙文的方法
记叙文的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生动的开头。
记叙文通常以一个生动的场景或事件作为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环境的变化或者事件的发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读者产生共鸣。
其次,要注重事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在记叙文中,事件的发展过程要有条不紊,不能出现突兀的情节转折或者逻辑不清晰的情节安排。
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来保持记叙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另外,要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共鸣。
此外,要注重环境的描写。
环境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可以通过描写环境的气氛、气候、景色和声音来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场景,使读者身临其境。
最后,要有一个深刻的结尾。
记叙文的结尾要有深刻的含义,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总结或者对人物的命运的展望来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
总之,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表达作者观点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有一个生动的开头,然后要注重事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注重环境的描写,最后要有一个深刻的结尾。
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帮助你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写人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格式
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基础知识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本篇主要介绍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写人叙事类文章,一种是以写人为主,即以人物为文章的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者思想品质。
另一种是侧重叙事,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六要素”,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叙事的文章,都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抓住了“六要素”,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
如,《盼》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一天。
地点:家里。
人物:“我”。
事件的起因: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事件的经过:盼变天盼外出、怕雨停、盼雨点儿打在新雨衣上。
事件的结果:雨点儿在新雨衣上跳跃。
由此可知文章主要写“我”得到一件新雨衣后,盼望雨点儿打在新雨衣上,最后如愿以偿的事。
二、理清叙述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叙事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的,通常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阅读文章时,弄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很有必要,这便于我们把握文章的脉络。
1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按游览(空间)顺序。
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式。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文章的脉络: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边来写,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使用倒叙能制造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例如《灯光》,作者在灯光照耀下的天安门广场漫步时,由“多好呀”的一句赞叹,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3插叙,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人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缘由更加清楚、明白。
三、抓住文章重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类文章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事情的经过上,阅读时,我们要特别关注重点段落,如开头总起全文、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阅读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与败。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又包括对各种文体的文章进行教学的研究。
那么,在教学各种文体又该注意什么呢?一、阅读写人文章,注重树立人物形象写人的文章,主要是指以记人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爱好。
具体来说,阅读写人的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的描写来完成的。
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面容、体态、衣着等;人的动作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能具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心理活动则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
分析好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就能较好地把握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外貌、动作、语言、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考虑,并抓住文中所叙述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把握。
3.准确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姿态和表情等细节小环节作细致而具体的描写。
准确地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二、阅读记事文章,注重把握事件发展记事类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件事有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的叙述和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具体来说,阅读记事类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里的,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现代文阅读(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叙事文,说明文答题方法)
现代文分类阅读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3、记叙顺序的作用一、顺叙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二、倒叙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插叙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
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可算做第三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7、开头作用:A:(倒叙)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专题指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知识2. 回顾已学经典叙事散文,掌握此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3. 知晓叙事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学习梳理七年级统编教材中五篇经典叙事散文的内容、写作特色。
1.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记叙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
文章刻画了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2.莫怀戚的《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描写了自己在与这两个地方的童年生活。
而文中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这部分内容,采用了的记叙顺序。
4.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以为线索贯穿全文,深情追忆了儿时的保姆阿长,通过的手法,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她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
5.在《老王》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凸现出老王的品性,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杨绛一家珍贵的友情。
作者对老王的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
(二)当堂学习:1.叙事散文阅读方法指导:(1)反复朗读(2)理清内容(3)分析结构(4)把握情感(5)品味语言2. 当堂反馈: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思考以下问题。
背影朱自清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①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①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人记事散文的有关特点和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已称为记叙文。
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的散文和写真物的散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
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
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
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
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
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
二、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散文是学生常读常写的一种记叙文,关键是如何对他们予以理论性的指导,使他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当然,这种理论性的指导并非抽象、笼统地讲授,而应该结合课文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作文,这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
1、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
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
(1)真情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
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
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
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
情到深处爱无言——写人记叙文阅读指导
情到深处爱无言——写人记叙文阅
读指导
一、情到深处爱无言——写人记叙文阅读指导
1. 文章结构: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一个深深爱着对方却无法表达出来的故事。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开始,讲述了作者在当时的心理活动,接着以一种朦胧的态度,通过不同的情境,来揭示了作者对对方的深情;最后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用平静的语调来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爱意。
2. 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满深情却无法表达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情境,来揭示作者对对方的深情。
文章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用平静的语调来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爱意,传达出“情到深处爱无言”的主题。
3. 文章重点: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开始,讲述了作者在当时的心理活动,接着以一种朦胧的态度,通过不同的情境,来揭示了作者对对方的深情,最后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用平静的语调来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爱意,传达出“情到深处爱无言”的主题。
4. 阅读技巧:
(1)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发展,弄清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和主题;
(2)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3)仔细分析文章中字句的意义,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
(4)留心文章中提及的相关背景信息,明白文章的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文: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按 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 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 工厂,无数零售摊点。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 零星儿的几个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 道他们心中都有鬼?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 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树下的 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 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 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
点评: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 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 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 兼备
三、抓文章所写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 词语句 读写人文章,要熟悉文章所写的紧 扣人物活动的具体事件,抓住文中 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在具体事件 中的表现。是作品中的情节推动事 件的发展,人物在事件的发展中, 使性格升华与深化。可以说,没有 情节,作品就很难完成对人物的塑 造。
阅读训练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 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 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 “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 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 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 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 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 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 表层:表面指…… 深层:实际指……;象征……
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 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景物描写)
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 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 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 文章结构更严谨。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 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 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 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 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 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 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 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 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 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 了心坎。
概括事件和总结中心的方法
1、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 过+结果)
2、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 (物、景), 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 了……的 品质(现象),表达了我……之情。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 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 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 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 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 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 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 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 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 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 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 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 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是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 形象)等。 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 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 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 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 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 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3、通过动作写人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 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 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 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 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 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 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 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 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 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 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 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 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 学游泳时害怕。“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 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4、通过心理描写人物
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一。它可以直 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 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 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 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 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 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 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1.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写人
外貌 外部形象 五官容貌 身材姿态 穿着打扮 举止风度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 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个栩栩 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可 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 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 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 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 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 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 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 映人物性格特点或内心世 界的句子和词语,阅读时 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 和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 领悟文章的主旨。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一篇写人文 章,不一定上述几方面面面俱到,而 是要抓住它最突出的地方加以分析理 解。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抓出其描 写人物的方法。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 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二、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 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 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要这样才能把 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 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止,体会 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点评:“我”走在路上,周围的景 物是那么阴森恐怖,这段心理描写,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 这一道理。
5.通过神态描写写人
[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 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 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 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 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 表现人物。
例文: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 " 钓鱼 " 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 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 他好像忽然 " 活 "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 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 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 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 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 " 赦免" 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 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
什么是写人记叙文?
通过记叙与所写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件 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 秀品质的文章。
写人记叙文的特点
一般是通过人物在 事情发展过程中的 所作所为或所说所 想来体现人物的特 点或思想品质。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一.仔细阅读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
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是通过 他所做的事情反映出来的,所以在写人 物时,要以具体事例为依据。因此,熟 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 键一步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zhǎng )者 yán( 延 )续
边缘 ( yuán ) yǒu ( 黝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鲁 粗壮—— 硕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 何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 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的? 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达方式 2、描写方法 3、记叙顺序的作用 4、记叙人称 5、记叙线索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7、开头作用 8、结尾作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10、概括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