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质量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质量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1千克=1000克的认识和换算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建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质量换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途径,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质量单位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1千克=1000克的关系。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质量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质量单位克的概念、1千克=1000克的关系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4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4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本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因此我在设计千克和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把体验千克和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

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

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

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

但是,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2千克和克这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且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2分的硬币两袋500克的盐,学生自带了一些物品。

精彩两分钟学生介绍了千克的由来,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接着,我拿出准备好的质量都是1千克的四样东西,一捆作业,4盒牛奶,4盒粉笔,2袋盐。

让学生掂一掂,并且估计一下哪样东西比较轻,哪样比较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步骤就完成了。

接着下一步就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投影图片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千克和克作单位,引出课题,板书:千克和克并且让学生知道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3.知道1千克(kg)=1000克(g)。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使学生感受到物品有轻重之分,要想知道物品具体有多重,需要用秤去称。

2.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

3.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4.知道质量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5.知道1千克(kg)=1000克(g)。

千克和克3课时认识千克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初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课件,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1.感知轻重。

(1)课件演示:超市货架上有一袋红枣,还有一袋膨化食品。

这两袋食品包装差不多,质量却不一样。

(2)猜一猜:你认为哪一袋重?(3)议一议:你用什么办法来验证?(4)试一试:用你的办法来操作。

(5)看来物体有轻有重,怎样才能知道物体具体有多重呢?这就需要用到秤。

2.认识千克。

(1)介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2)观察: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3)说明:秤面上的数可以表示所称物体的质量,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

(4)操作:在台秤上放上1袋红枣,看一看,指针指着数字几。

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找一找: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3.动手操作,试一试。

(1)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本册书中第一单元的知识,主要是让同学们理解质量这个概念,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斤、两是质量外,还有克和千克也是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克”的初步认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了解一些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

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1.通过亲切的谈话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青岛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例题主题图,它是对该课时的教学内容整体的概括。

之前,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把图中物品包装上的质量标示作为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引子,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

之后我们反思再挖掘,发现这幅图蕴含着两层意思:它不仅只是为了呈现出生活中所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更是想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质量单位的产生,从而体现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解读了教材后,我们重新设计: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 千克 吨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 千克 吨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9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2、了解天平等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克,千克,吨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1克、1千克、1吨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秤、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2、引导学生质疑。

3、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认识千克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教学反思

1千克里面有()个1克。

1000个1克是()克。

1000个1克是()千克。

(3)把这两包黄豆放在手上,轮流掂一掂,仔细感觉一下1千克。

师:把1千克和1克重的物体放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克作单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千克作单位?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较轻的物体---(克)较重的物体---(千克)】
(4)进一步感受克与千克。

师:拎起一袋苹果,问:“这袋苹果的质量以什么作单位?”
教师继续问:“谁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袋苹果有多少千克?”指名估算。

放在台秤上称一称。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算一算,1千克有几个。

教师继续问:“这一个苹果以什么作单位?”
追问:“请你估算一下这个苹果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单位。

3() 4( ) 4( ) 230( )
2、趣味练习:(改错题):
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

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
3、拓展性练习: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谁重一些?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以上反思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篇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步提⾼教育教学⽔平。

教学反思⼀直以来是教师提⾼个⼈业务⽔平的⼀种有效⼿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家⼀直⾮常重视之。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算除法》是⼈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教学的,为后⾯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懂,或者“懂你在⼼⼝难开”⽆法⽤语⾔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

但新⼈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探究计算的过程⽽不是⼀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的细节让孩⼦们很快进⼊了状态,从⽽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让孩⼦们去数100张⼿⼯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纸?有⼀部分孩⼦很快就发现,要⼀张⼀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提问:⽼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摞⼀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

⼤家⼀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将100张⼿⼯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张⼀张的数,100⾥⾯有多少个“⼀”?如果⼀摞⼀摞的数100⾥⾯还是多少个“⼀”吗?孩⼦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变成“⼗”,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

接下来我⼜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纸?这时很多孩⼦都选择⼀摞⼀摞的去数。

问他们原因,孩⼦们⾮常⾃豪的⽤数据跟我说明:如果⼀张⼀张的数要数40次,⽽如果⼗张⼗张的数只⽤数4次,可以省下36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4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4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4 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复习丨苏教版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复习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克的复习。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来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同时,我们将回顾千克和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复习并巩固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千克和克的复习。

难点则是理解和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千克和克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如苹果、饼干等,以及一些分数的卡片。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天平和砝码,用于千克和克的演示和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苹果被分成了四份,然后我会问学生们,如果我们要表示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应该怎么写?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用分数的卡片,给学生们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如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等。

同时,我也会用天平和砝码,给学生们演示千克和克的概念和换算。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的题目,如一个苹果被分成了八份,表示其中的三份应该怎么写?另外,如果有300克的糖果,想把它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多少克?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份菜有200克,如果想把它分成10份,每份应该是多少克?一份菜有300克,如果想把它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多少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的读写方法:分子读作“分之”,分母读作“分母”,如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one”。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克》这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重量,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理解克作为质量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克的重量,为后续的千克等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克,知道克是质量的一个单位。

-能够用克作为单位来表示一些物品的质量。

-学会使用天平来称量物品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感知、实际操作等方法,形成对克单位的初步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克的概念,理解克作为质量单位的意义。

-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简单的称量。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克这个抽象概念的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但对于质量单位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克单位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辅助教学。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克的重量。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来完成任务。

2. 教学策略:-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克的概念。

-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克的概念和应用。

-及时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比如询问学生平时购买食物时是否注意过包装上的重量标注,如“500克”等。

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克’是什么吗?它代表了多少重量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讲解a. 概念介绍:向学生解释“克”是重量的一个单位,常用于衡量较轻的物品。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精选13篇)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篇1克和千克这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且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2分的硬币两袋500克的盐,学生自带了一些物品。

精彩两分钟学生介绍了千克的由来,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接着,我拿出准备好的质量都是1千克的四样东西,一捆作业,4盒牛奶,4盒粉笔,2袋盐。

让学生掂一掂,并且估计一下哪样东西比较轻,哪样比较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步骤就完成了。

接着下一步就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投影图片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引出课题,板书:克和千克并且让学生知道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接下来学习了盘秤的使用方法。

利用盘秤称一称那四样物品。

他们都是1千克。

这一千克到底有多重?让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掂,把1千克的感觉牢牢记在心里。

找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可以用千克做单位?对于千克的教学到这里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教学克的有关知识。

一个两分的硬币,它的质量大约是1克。

小组轮流掂一掂一个两分的硬币,感受一下,一克到底有多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小组之间轮流掂一掂,找同学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在接下来就是克与千克的关系的教学。

一袋盐,它的质量是500克,两袋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

称一称这两袋盐。

盘秤上指针指向1,说明是1千克。

1000克=1千克。

接下来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内容并不难,学生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质量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

学生掌握较好。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篇2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反思“认识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篇一」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

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

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

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

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

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

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

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篇二」《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同步讲解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同步讲解教案

认识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认识1克问题(1)导入这袋食品有多重呢?过程讲解1.实物感知用手掂一掂这袋膨化食品,感觉它很轻。

2.实物称重把它放在盘秤上称一称,指针没到刻度1,说明这袋膨化食品不到1千克。

这袋食品的净含量是135克。

问题(2)导入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大约各重多少克?过程讲解1.实物感知分别取出2分、1角、1元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感觉到它们每个都特别轻。

2.实际称重把2分、1角、1元的硬币分别放在小型电子秤上称一称,可以发现2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1角的硬币大约重3克,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

生活中有很多约重1克的物品,如:一枚图钉,2枚曲别针……由此得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问题(3)导入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过程讲解1.取出一些黄豆放在小型电子秤上,称出10克黄豆,数一数大约有50粒。

2.逐渐减少小型电子秤上的黄豆,称出1克黄豆。

3.用手掂一掂,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黄豆的存在。

4.数一数1克黄豆大约有5粒。

归纳总结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1克很轻,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知识点二】千克和克的关系问题(4)导入一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多少克?1.理解题意由题意可知一袋盐的质量,求2袋盐重多少克,用加法计算。

2.计算过程500+500=1000(克)3.操作验证把这两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盘秤的指针由刻度0指向刻度1,因为盘秤的单位是千克,所以这2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4.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归纳总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

《 千克、克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 千克、克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环节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 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环节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 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 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 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 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 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 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 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 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 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 生理解。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教案

《克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学情分析克与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虽说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初次呈现,但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就初步感知了克和千克的知识,另外,此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应用、拓展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3重点难点1、1千克与1克概念的建立。

2、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会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克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同学们能从中找到一对反义词吗?(轻,重)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结合表中的一种物品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多重?小结:千克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它作单位。

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物品的质量除了用千克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的?这些商品为什么不用千克为单位呢?(这些商品比较轻,用克作单位比较方便)小结引出新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克也是一个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它作单位。

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

(板书:g)活动2【讲授】讲授与活动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生活中人们根据物品的轻重和特点会选择不同的称,天平和小型电子秤就常用来称比较轻的物品。

感受1克的质量。

小组活动1:小组内用小型电子称称出准备好的不同面值的硬币各有多重(2分硬币约重1克,1角大约重3克,1元硬币大约重6克)谈话: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克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3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称,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4.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可,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学具:一些2分硬币、一枚5角硬币和一枚一元硬币,一些花生米以及一些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

教具:一枚2分硬币,一些黄豆、花生米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

水果,食盐等表现几十克,几百克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你有多重?通过这一问题引出平时我们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

(学生们大部分会说出自己有多少斤,提到斤这个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图引出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

)2.三年级三班的同学们在看课外书的时候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3.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4.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介绍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我们今天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来表示。

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2.猜一猜1克有多重?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猜一猜。

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6篇

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6篇

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6篇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在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少数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而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

所以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新课教学之前,我还是先进行了复习。

我先复习生活中的四个方向,再复习地图上的四个方向,从复习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掌握都比较好。

在此基础上,课件呈现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将指南针适时引了出来。

根据指南针上的方向,学生明白了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也就知道了“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东北面,食堂在学校的西南面”。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八个方向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呈现米字形图,让学生自己再写一写这八个方位的名称,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写的顺序,学生一致认为先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写其余的四个方向容易写一些,这样一个汇报的过程有助于帮助思维差的学生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

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自制座位图,由学生提问,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卡通世界找朋友”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克和千克教学反思六篇第一篇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

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

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

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

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

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

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克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

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

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

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

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 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

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
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

产生学习需求。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

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

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

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4.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
我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借助今天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前的调查,填
写表格吗。

点击鼠标:出现一幅半开放性的表格。

左第一列标示三个项目——调查内容、质量单位、数据。

从第二列起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前调查任意填写若干内容。

再想想用什么质量单位最合适?学生填写,后指名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调查的物品和选用的合适的质量单位。

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估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体重秤、天平等测量工具验证估计,分组活动。

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进行这样的调查,看看这次你都能估计对每件物品的质量吗?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直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也努力体现这一理念。

一方面,在课堂上提供参与机会——把课前的调查进行反馈和实践验证,让学生多多亲历实践过程;另一方面,把课上的调查与估计更进一步的延伸课外,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发展,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千克与克的质量的感知。

(二)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授课时间过长,本节课的授课时间超过了40分钟。

总结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费了一些时间;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无用的行为过多,教师要不断的组织教学,也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调控不灵活。

由于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提了很多要求,但对兴奋度很高的学生作用不大,教师每进行一项活动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应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三)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
根据对第一次教学的分析,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策略的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取舍和调换;
2、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的方法指导,明确使用的规则和要求。

如要求同一小组同学把物品放到一起共同使用等;
3、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在使用所选择的资源时,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
4、平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要加强,只有平时多对学生呈现这些教学资源,才会降低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刺激,从而使学生对这些资源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顺利开展教学。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