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分红水平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比较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研究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比较,旨在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业务之外,为客户提供的一系列金融咨询服务和业务操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投资银行业务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概述我们需要明确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基本定义。

商业银行,主要是指那些接受公众存款,提供贷款服务,以及进行其他基本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

它们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投资银行,则专注于为公司提供融资服务(如股票和债券发行)、并购咨询、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大型、复杂的金融交易中。

证券承销与发行:投资银行为公司提供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服务,帮助公司筹集资金。

并购咨询:在公司的并购活动中,投资银行提供策略建议、估值服务以及交易结构设计等。

资产管理:管理客户的资产,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策略和组合管理服务。

风险管理:帮助客户识别、评估和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种金融风险。

交易与经纪业务: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经纪服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许多商业银行开始涉足投资银行业务,提供证券承销、并购咨询等服务。

这种融合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发达金融市场。

中外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通常在投资银行业务上更为成熟和专业,这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严格的监管体系。

中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中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中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非传统银行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

中间业务是银行实现利润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银行竞争力的体现。

而中外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并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首先,投资银行业务是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策略和经营模式。

国内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相对较弱,主要侧重于传统的股票承销、债券发行等业务。

而外资银行由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资源和客户渠道,更加擅长于跨国融资、并购重组、股权交易等专业领域。

此外,外资银行还能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如风险管理、研究报告等。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再次,财富管理业务是中外银行的共同特点。

财富管理业务是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外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都开展得比较积极。

但是,国内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主要以产品销售为主,缺乏对高净值客户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且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而外资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则更注重顾问式服务、财富传承、税务筹划等方面的服务,能够提供更为精细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最后,融资租赁业务是中间业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银行在融资租赁业务方面也存在差异。

国内银行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基于国内市场,产品以设备、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为主,融资租赁业务范围相对相对狭窄。

而外资银行在融资租赁业务上更加注重跨国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广泛的渠道和客户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海外融资租赁服务。

综上所述,中外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存在较多差异。

国内银行在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方面相对较弱,更加侧重于传统的股票承销和基金管理业务。

而外资银行具有更为先进的投资理念和风险管理体系,在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财富管理和融资租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也能够提供更为精细化、全方位的服务。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现代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此外,商业银行也是进行金融活动的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指标,探讨其中的异同、原因、特点及对今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意义和启示。

一、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1、资产质量资产是任何一家银行的最基本的资源和贡献因素。

因此,一个银行的资产质量越好,就越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保持客户忠诚度,提高业务质量和营运效率。

从长远来看,银行的资产质量还将影响银行的未来盈利能力、未来经营风险和竞争力。

因此,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

通过对比,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而外国银行则相对较低。

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风险防范还需进一步加大。

2、盈利能力盈利是银行存在的根本目的。

盈利能力体现的是银行利用各种资源和资本创造经济上的价值的能力。

通过再次对比可以发现,除了一小部分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比较低外,外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比中国商业银行更加稳定。

这表明外国商业银行有着更加成熟和规范的管理,以及更加优秀的经营能力。

3、流动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指标。

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现金支付能力的能力。

外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比中国的商业银行要优秀得多。

这部分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外国商业银行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将可支配资金的流动性提高到了极限,并且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手段也可以保证流动性发挥良好。

4、资本及资本的利用效率中国的商业银行总体来看与外国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比较

中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比较
,

此 在这一 时期 公司总 的股 利支付 水平是上
,
升的 并且 有的上 市公 司甚至 会举债发放现 金 股 利 分配纯 现金 股 利的公 司所 占 比重高达
,

!
,

而且 美国 上 市公司通 常均衡 分配股 利
,
家从 宏 观 政策上
特 别 是 融资 政 策 上 要
,
,


效 益 高 的中小 企 业适 当 放宽 贷 款条
调 动 信贷人 员 营销贷 款 的 积极性
、 ,
企 业 服 务指 导 机 构 的 作 用 各级政 府要 切
业 银行 信 用 社 要重视中小 企 业对 分散 银 行 贷款风 险 的积 极 意 义 要把 优 良 中小企
,
实发 挥 中小 企 业服务中 心 的作 用 为 中小
企业提 供 市 场 资 金 人 才培训 技 术 更
上市公 司多年 的股利分配 情况 绝大多数上 市
,
,
利 另外 从历 史上 看 在
以前
,
年代中期
年代
别为
年 以 派 现 形 式 比 较多
,
分别 为
,
,
派现一 直是 公司最 主 要 的股 利支付 方
,

年则 以不 分配者居多 分
、 、
公司 是坚持高 比例的 现金分红 其偏重现金 分
红 的原 因主要 是


做 到贵权 分 明 奖惩 兑 现
,

同时偿 试实行



业 作 为长 期 贷款 客 户 群 为 中 小 企业 提供
多样化 的金融 服 务
,

同时 要 改 善信 贷 管

中美股利分配政策差异对比及原因分析

中美股利分配政策差异对比及原因分析

中美股利分配政策差异对比及原因分析摘要:认为中国股利分配存在着不分配现象依然存在、现金分红比例呈上升趋势但股利支付率水平较低、股利分配带有强烈的随意性等问题,美国股利分配的特点是股利支付形式以现金为主且支付率较高、股利政策相对稳定、股票回购现象普遍等。

认为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是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不同、股权结构差异、利润分配法律差异、公司融资方式不同。

关键词:股利分配;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一、中国股利分配现状分析本部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分配现象依然存在总体来说我国证券市场是在向好的方向前进,从1998年以后,派现的公司数量和比例都在不断上升,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不派现,其中也有很多有能力派现的公司也不派现,甚至连股票股利也不分配。

如图1所示,从1992年以来总体未分配股利的公司呈上升趋势,但从迈入21世纪以来还是有下降的趋势的,但不分配现象仍然严重。

2009年沪深1718家上市公司,其中有687家上市公司接近40%没有进行股利分配,最令人费解的是这其中还包括480家上市公司在2008年有一定的盈利,但还是没有派发现金股利,也没有提出任何配股、增股方案。

还有许多公司情况更加糟糕,连续5年以上(含5年)未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有239家,占14.72%;连续10年以上(含10年)未分配股利的公司达到48家,占2.96%。

这些公司被称为“铁公鸡”,如表1所示,金杯汽车连续14年未分配任何股利,还有其他那些公司10几年来也从未提出过任何股利分配方案,甚至连配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也从未有过。

(二)现金分红比例呈上升趋势,但股利支付率水平较低现金分红的比例确实有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1年,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为856、1006、1321、1613,占沪深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52.71%、54.76%、60.74%、67.12%;现金分红的总金额分别为3423亿元、3890.42亿元、5005.56亿元、6067.64亿元,占当年净利润总额的41.7%、35.85%、30.09%、31.35.可以看出分红的金额占总利润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也就是说虽然现金分红比例总体在上升,但股利支付率却呈下降趋势。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拟研究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拟研究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拟研究商业银行业务收入差异西方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占比逐年降低,非贷款业务那么呈快速上升趋势,仅以中间业务为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9年发表的《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报告》,1983—1996年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额从9012亿美元猛增到101,880亿美元,增长11.3倍,年平均增长80.71%。

相应地反映在业务收入上,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占总收入的比重达40%—50%左右,有的高达70%。

从表2中可以看出,德意志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大致为4:3:3的比例,且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x年为107亿欧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6.3%,xx年为40.81%,xx年达至1j43.88%。

xx—xx年上海汇丰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势头,xx年为19.89%,xx年为21.38%,到xx年那么到达22.22%。

表2上海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收入结构情况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比(%)上海xx年392.74114.6468.87576.2519.89汇丰银行xx年396.45124.762.01583.1621.38(亿港元)xx年387.38136.3889.89613.6522.22xx年86.2107.27101.94295.4136.31德意志银行(亿欧元)xx年71.86108.3485.27265.4740.81xx年58.4793.3260.89212.6843.88注:以上数据上海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xx年、xx年、xx年年报。

从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看,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70%左右,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25%左右,中间业务收入那么占5%左右,可见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在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奉献度远远高于西方商业银行。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摘要分析比较中美两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和差异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借鉴美国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并参考西方股利分配理论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思路和措施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比较分析;启示一、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概况第一美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的是高股利支付率的现金股利形式股利支付率一般在50%以上占公司现金流量20%左右采取股票股利分配形式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不到15%并且上市公司普遍是按季度分配一年发放四次股利按年度或半年度分配的较少尽管股利分配政策是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决策的但多年来美国的绝大多数公司一直坚持高比率的现金股利分配形式这是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股利支付水平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股利分配年度差异小股利支付率可以看作是未来预期收益的一个稳定百分数除了有重大的投资机会或未来收入有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外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较为稳定这种稳定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股票的预见性和提高股东信心第三上市公司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很谨慎管理层相信稳定的股利政策能够传递公司稳健成长的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因而不会轻易削减股利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在某一年度出现股利分配困难时甚至会举债发放股利来满足投资者;另一方面即使在事先确定了股利分配率后当期赢利出现出乎意料的大幅增长上市公司也不会立即大幅增派股利而是在以后年度中逐渐提高股利支付水平第四美国属于英美法系国家上市公司回购股票非常普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股票回购已成为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回购方式向股东支付现金的比例几乎达到了与现金股利相等的水平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主要目的和动机是将其作为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方式但由于回购不稀释每股价值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用作管理层认股权计划制定相应的股票期权来激励管理层回购股票向股东分配利润同时也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负债率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因而它受到股票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欢迎而且美国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低于股利所得税税率股票回购也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第一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是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意愿普遍偏低有相当多数的绩优公司即使有分配股利的能力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只进行少量分配这其中大部分公司并不是因为有良好的投资项目而放弃分配第二在股利分配形式上偏爱股票股利形式派送红股所占比率很高采用现金股利形式的较少虽然近年来采用派现方式的公司有所增加但是占整个上市公司的比重仍较低而且不少公司在送股的同时伴随者配股和转增股本等不规范行为第三采取现金分配方案的公司中现金支付水平普遍较低各个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也相差甚大分文不分的公司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刘星1997年测算出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为34.51%李常青2000年测算的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约为30%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却频频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等方式圈钱第四股利分配随意性大无章可循无论是采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其股利政策稳定性和连贯性较差稳定性差表现在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时高时低波动大连贯性差表现为分配形式变化不定时而只派现时而只送股时而既派现有送股时而不分配毫无规律可循让投资者很难把握公司未来的股利政策能够连续五年以上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较少能够连续五年以上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更少三、两国股利政策差异分析第一与美国上市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不高总体赢利能力不强现金流量状况不足有关研究表明1992——200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赢利水平呈下降趋势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现象普遍现金流量不足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持续的赢利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量支撑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不能派现或者不能连续派现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有的公司虽然在年内有赢利但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支付股利派现或连续派现对上市公司造成很大的财务压力第二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单一外部融资成本高美国的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灵活多样筹资手续简易政府一般不加干预而在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较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成本低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银行“惜贷”现象严重而且审批手续繁杂有时还要受政府部门严格管制因而为了节约成本和交易费用上市公司热衷于留存收益不分配或转送股第三股权结构集中度高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散个人股比重最大一般在50%以上法人股约占30%其余是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持股大量个人持股使得资本市场非常活跃投资者非常关注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和股票投资回报率根据股利信号理论当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通过股利政策信号进行博弈达到均衡时投资者偏爱投资具有稳定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公司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率很高根据股权结构理论股权结构越集中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越结合紧密代理成本也越小管理层越倾向不支付股利的政策在股权分臵改革以前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只占总股本的30%左右国家和法人持有的非流通股占了70%这其中机构投资者又持有大部分真正由个人持有的比例很小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非流通股股东最关心资产净值的增减和分红的多少而流通股股东关心的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这导致二者对待股利分配的态度也不相同由于公司决策权被控制在大股东手中大股东自然作出有利于他们的股利政策那就是不发放股利或者即使发放股利也是选择股票股利的形式股权分臵改革后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股权结构分散化这缓解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使他们的利益趋于一致同时上市公司股权集中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决公司治理机制得以改进但是我们仍要看到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仍是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过新伟等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第四资本市场不发达股票供求长期失衡美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供求相对平衡的成熟市场投资者通过资本利得获取收益的机会相对较少现金股利和股票回购才是最直接的获益方式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状况是供小于求而且规模有限这就导致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外的东西投机动机远大于投资动机买卖股票主要是谋取资本利得而非股利投资行为明显趋于短期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正是看准了这点制定出非理性的股利政策第五利润分配政策上的差异根据美国《国内收入法》规定美国上市公司在支付完优先股股利后就可以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充分体现了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并且还规定上市公司在没有合理理由情况下累积的留存收益超过25万美元的将被征收重税这无疑增加了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成本而我国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税后利润在支付优先股股利前还要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有亏损)计提10%的法定赢余公积金(当年累计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可不提取)再计提5%—10%的法定公益金经股东会决议还可以提取任意赢余公积金其比例更不好把握经过这样的利润分配程序后许多有赢利的公司最后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也所剩无几了四、启示及对策首先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增加股票供给当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巨大但投资渠道过少得不到释放而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又十分旺盛在这种情况下不解决好股票市场供小于求的矛盾包括股利政策在内的许多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培训教育培养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和股东意识在投资者中形成价值投资的良好氛围提高投资者的素质另外在监管当局的监控下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也可进一步放宽对股票回购的限制股票回购既可稳定上市公司的股价减轻经营者的压力又可作为现金股利的替代方式使投资者获益虽然股票回购有可能带来市场投机反应但只要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完全可以将负面效应将至最低其次拓宽融资方式平衡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各种融资成本基本平衡后公司管理层也会减少对股权资本的利用相应地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会更多地分派股利加强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的配套措施改革比如适当削减一些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限制和审批手续再次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引进和培育多元持股主体股权分臵改革的完成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机制得到优化各类股东利益冲突得到缓解然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并不会因此而得到彻底解决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利益矛盾仍然存在对待公司股利政策的态度也不会一致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发放股利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方法降低代理成本、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仍是完善股利分配机制的必需措施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督约束作用防止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作出不利于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行为最后建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分配行为尽快建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法规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有章可循比如禁止上市公司通过无限度保留赢余进行内部筹资规定公司保留赢余达到一定数额或比率后必须派发股利;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对不分配的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以增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参考文献[1]比尔尼尔,特雷弗麦克尔罗伊.公司理财——基于价值的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斯蒂芬A罗斯等.公司理财(第六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魏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杨晓云.中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比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7]陈亚温王学鸿.欧元的经验与效应[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中美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及启示

中美股利分配政策比较及启示

立会计准则的修订机构 , 完善修订程序。 ( ) 国商誉会计未来发展展 望 我 国采用 了新方法对商誉 二 我
进行会 计处理, 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需要注意以下 问题 : 一是我 国 现金流 , 要结合与其相关 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
负债表 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商誉的后续确认: 商誉不进
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 资产评估水平不高 。 由于商誉难 以单独产生
而相关 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范围
的大小 圈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损 失的计算结果 ,减值测试有一定
的复杂性 , 执行难度较大 , 要耗 费较 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 二是资
产评估市场 比较混乱 。 由于在应用减损测试法时, 资产评估机构在
具备较 高的专业 水平 和客观 、 正的职业道德水平 。 以, 公 所 要在我
国应用减值测试法, 完善我 国资产评估市场, 提升资产评估水平就 量则成 为当前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 的重 中之重。
参考文献 :
成为放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而加强诚信教育, 提升执业质
( ) 国商誉会计 变迁 的启 示 商誉会计 变迁给我 国的启示 一 我
定其入账价值 ,确定 的企业合差额 , 应当确认为商誉 或计入 当期损益 。 在控股合并
的情况下, 母公 司在购买 日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 对于被购买方可辨 认资产 、 负债应 当按照合并 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列示 , 企业合并成本
誉会计准则。 三是不断修订商誉会计 准则 。 商誉会计准则在实施过 程中可能遇到某些始料不及的事项 ,因此对商誉会计准则进行不
股利政策有助于保证经理们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 , 即公司的利润应 当更多地支付给股东 ,否则利润就有可能被公 司的内部人所滥用 , 股东因而期望多分红 , 留利。 少 较多派发现金股利具有 以下好处 : 一 是公 司管理者将盈利返还投 资者后 , 自身可以支配的“ 其 闲余现金 流量” 就相应减少 了, 抑制了过度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 进而保

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差距比较研究

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差距比较研究

一、中资银行业中间业务现状在中资银行中,中间业务发展最为出色的是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

中国银行&’"’年至’$年代初期担任专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拥有最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网络,业务遍及港澳和#!个国家,在国际结算、银行卡等业务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招商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最多的银行,有#&(种,#$$%年%月’日,招商银行荣获国际权威财经媒体《亚洲银行家》颁发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及“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两项大奖,成为本年度获得奖项最多、最高的国内银行。

在外资银行中,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最新统计,#$$!年按一级资本国际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是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汇丰。

通过对#$$!年这!家中外银行利润表的整理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一+中间业务定义标准不同是导致中外资银行差距的重要原因中间业务收入是我国独有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由于我国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但是通过中外资银行的利润表对比,外资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构成还包括投资收益占到花旗银行总收入的#!,%-资产管理收入占到摩根大通总收入的&’,&-;交易收益占到汇丰银行总收入的’,!-;投资银行业务收益占到摩根大通总收入的(,!-。

这些由于外资银行混业经营带来的收入占到了他们非利息收入的很大比例,以前的学者总是将这些收益列入到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然后和中资商业银行进行对比,这样比较是不合理的,夸大了中外银行中间业务的差距。

只有剔除外资银行混业经营带来的直接投资、资产管理、保险、投资银行等业务收入然后进行对比,才能真实反映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差距。

*二+中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显著低于外资银行剔除混业经营收入后的中间业务对比如表&所示。

根据中间业务占比&,两家中资银行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在.,!-左右,而三家外资银行平均为/&-,差距显著小于考虑混业收入的结果。

国内外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比较研究

国内外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比较研究

由美 国 次 贷 危 机 所 引 发 的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对 世 界 经
济 产 生 了极 其 负 面 的 影 响 .其 中也 反 映 了银 行 公 司治 理 中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诸 如 公 司治 理 与经 济 周 期 两 难 问 题 ( 现 在 被 解 雇 ” 还 是 “ 来 被 解 雇 ” 、高 管 薪 “ 将 )
并 不 多 。 本 文 主要 基 于 各 国公 司治 理 上 的 差 异 ,将 现
主要原 因在 于金融行业信息不对 称 比较严重 .股东甚 至独立董事很 难对银行具体运 作了如指掌 ,为 了尽可 能地 降低道 德风险及逆 向选择 ,似乎只能局限于提 高
企业 ( 理 者 )研 究 之 中 ,包 括 委 托 一 代 理 理 论 、经 管
理人力资本与角色理论 、劳动力市 场理论等 ,涉及 薪
酬 激 励 与 企 业 绩 效 、管 理 者 薪 酬 的影 响 因 素 和 效 应 等 方 面 ,而 对 于各 国 商 业 银 行 薪 酬 制 度 的 横 向 比较 研 究
酬激 励 过 度 所 引发 的 道 德 风 险 等 。尤 其 是 后 者 ,越 来
更 为 有 效 地 总 结 和 借 鉴 国外 的先 进 经验 。
二 、英 美 模 式 的薪 酬 制 度

( )薪 酬 标 准 高 ,高 管 与 普 通 员 工 差 距 显 著 一
在 英 美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下 . 由 于 公 司 股 权 异 常 分 散 ,所 以股 东 对 于企 业 的 运 营 控 制 相 对 较 弱 ,一 个 显 著 的 结 果 便 是 高 管 控 制 了 董 事 会 甚 至 整 个 企 业 的 运
国内外 商业银 行 薪 酬 制度 比 较研 究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 业务的差异及其原 因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 行经营业绩和风险 管理的影响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优势和劣势,提出发展建议。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研究内容和框架
研究内容
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经营模式、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建议。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历史与发展
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 行开始逐渐扩大中间业务的范围,并逐渐将其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渐开展中间业务,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协同发展策略
提出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协同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措施,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针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提出创新发展的思路、方式和措施,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06
研究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产品创新、 业务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 差异。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特点与分类
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银行资金、风险小、 收入稳定等特点。同时,中间业务的成本 相对较低,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影响较小 ,也是银行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 径。
VS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 商业银行业务收入差异 西方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占比逐年降低,非贷款业务则呈 快速上升趋势, 仅以中间业务为例,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 1999 年发表的 《国 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1983—1996 年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额从 9012 亿 美元猛增到 101,880 亿美元,增长 11.3 倍,年平均增长 80.71%。

相应地反映在业务收入上,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占总收入的比重达 40%—50%左右,有的高达 70%。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德意志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其 他营业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大致为 433 的比例,且佣金 及手续费收入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 年为 107 亿欧元,占其营业收入 的 36.3%,2002 年为 40.81%,2003 年达至 143.88%。

2001—2003 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重呈明显的上升势头,2001 年为 19.89%,2002 年为 21.38%,到 2003 年则达到 22.22%。

表 2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收入结构情况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佣金 及手续费收入占比% 香港上海 2001 年 392.74114.6468.87576.2519.89 汇丰银行 2002 年 396.45124.762.01583.1621.38 亿港元 2003 年 387.38136.3889.89613.6522.22 2001 年 86.2107.27101.94295.4136.31 德意志银行 亿欧元 2002 年 71.86108.3485.27265.4740.81 2003 年 58.4793.3260.89212.6843.88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年报。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成因及对策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成因及对策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也在不断得对外开放,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这样银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其经营模式,对其收入结构进行尽快调整与改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其竞争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外商业银行在收入结构方面的差异,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一、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比较(一)获利能力的差异就资本收益率而言,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有很大的差距。

资本收益率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还处于低位,大约为5%,而在外资银行其均在15%-20%左右。

(二)业务范围的差异金融集团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般的的管理模式,混业之中的分业经营是其经营方式。

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三)业务收入的差距中间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三大业务之一,在收人来源上也占据重要地位。

从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看,中间业务收入仅占5%左右。

(四)服务水平的差异西方商业银行大都实现了服务的电子化操作,有很强的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及用于支付的系统比较先进,金融系统中多采用网络技术办公,大大地降低了其经营成本。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

(五)客户资源的差异为了使其业务更具有针对性,西方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的细分上做得很好。

而在我国,所有客户对商业银行是无差异的,对待客户都是一视同仁。

二、造成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的因素(一)经济因素在西方国家,银行同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之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了更高的要求,竞争及制度的要求使得商业银行必须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收入水平。

(二)政策因素美国对其商业银行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进行了政策性引导,其在1999年颁布了《现代金融服务法》。

而在我国,中间业务的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是在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颁布的。

中外大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比较分析

中外大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比较分析

我们看看银行股再融资到底对原始股东意味着什么。

1988年9月,累计募股到位资金人民币3.779亿元,外汇0.15亿美元,1988年至1993年,兴业银行在注册资本15亿元内不断吸收新的入股者,至1993年末实收资本6.2882亿元,记6.2882亿股。

1995,1996年以送红股的形式向股东分配利润,分别10送3,和10送2,截至1997年5月底,总股本9.78761094亿股。

1996年,以1995年末净资产2.15元每股为基础,以2.2元的每股价格发行新股5.25164306亿股,募资11.55亿元,1997年末总股本达到15亿股。

1999年,公积金转增股本5亿股,总股本达到20亿股。

2000年,以1999年末净资产1.58元每股为基础,以2.06元每股的价格发行新股10亿股。

募资20.6亿元,总股本达到30亿股。

2004年,以2002年末净资产1.8倍定价,每股2.7元发行9.99亿股,募资26.97亿元,2004年5月,总股本达到39.99亿股。

恒生银行就是通过这次募股,成为兴业银行的股东。

以上就是兴业银行A股上市以前的情况,内容来自招股说明书。

2007年A股上市,兴业银行以15.98元每股发行10.01亿股,募资159.96元。

2010年以每股18元配股9.9245063亿股,募资178.64亿元。

2011年每10股转增8股,总股本107.8641113亿股以上是兴业银行的增资募股情况,自成立以来,所有股东累计投入资本404.02亿元。

再来看一下分红情况,太早的分红情况查不到了,从2002年开始。

2002年现金分配3.3亿元,每股0.11元。

2003年现金分配3.3亿元,每股0.11元。

2004年现金分配4.04亿元,每股0.10元。

2005年不分配。

2006年现金分配13亿元,每股0.26元。

2007年现金分配16亿元,每股0.32元。

2008年现金分配22.5亿元,每股0.45元。

银行分红调研报告

银行分红调研报告

银行分红调研报告银行分红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盈利和分红状况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银行分红进行调研,分析当前银行分红的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二、调研结果1. 分红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的分红情况整体较好。

目前,大部分国有银行的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股份制银行的分红率也普遍在20%以上。

其中,工商银行的分红率最高,达到了40%,而农业银行的分红率较低,为30%左右。

相比之下,城商行的分红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5%至20%之间。

2. 影响因素银行分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资本充足率是决定银行分红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分红。

其次,经营业绩也是银行分红的决定因素。

过去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放缓和金融去杠杆化政策的实施,一些银行的经营业绩出现了下降,导致分红率有所下降。

3. 分红影响银行分红对于股东和银行自身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对于股东而言,分红是一种回报,能够提高股东的收益。

其次,分红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银行的市值。

对于银行自身而言,适度的分红可以增加内部员工的归属感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三、优化建议为了进一步优化银行的分红情况,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应加强自身的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分红金额。

可以通过吸引更多股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增加资本来源。

2. 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是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银行才能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更好地保持盈利能力。

3.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流入。

通过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完善金融科技支持体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

境内外上市公司分红的差异及原因实证研究

境内外上市公司分红的差异及原因实证研究

境内外上市公司分红的差异及原因实证研究以美国等11个国家(地区)近30年来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对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海外市场分红制度变迁进行了归纳总结。

主要结论如下:1.从分红水平看,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分红公司占比水平较高,但从其他几个指标综合判断,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分红水平仍然不容乐观。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的股息支付率、股息率、股利现金流比率(D/C)、股利销售比率(D/S)低于发达市场,在新兴市场中也居于中下游水平。

2.从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市场,在新兴市场中也处于中下游水平;从分红集中度看,我国仅低于英国,高于对照样本中的其它市场。

3.从分红结构看,上市公司分红存在结构性倒置,“一边融资一边高水平分红”现象明显,具体表现为:(1)板块倒置:主板分红水平低于中小板,中小板低于创业板,而海外市场完全相反;(2)行业倒置:从全球市场看,公用事业、工业、生活消费品类的分红公司占比始终高于科技、卫生保健类,而我国则是科技类分红公司占比高于公共事业类公司;(3)代际倒置:美国上市公司上市年代越早分红水平越高,而我国则是年代越晚分红水平越高;(4)大量的成长性企业一边融资一边分红。

这些非正常行为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4.从分红结果看,投资者之间存在“市值份额与红利份额不对等”现象,个人投资者当中存在“获得红利非均匀分布”现象。

以深市为例,2009、2010年,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市场总市值比例为36.31%、39.80%,但现金分红金额占比仅为29.29%、36.37%。

参与交易的个人投资者中,超过60%的投资者几乎没有得到分红,而剩下40%的个人即使拿到了分红,分红比例也很低,使得市场和投资者普遍感觉分红太少,和投资成本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

5.从分红对投资者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看,公司连续高水平分红能够起到吸引长期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公司的连续高水平分红使得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增加、持股意愿增强。

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其私营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公司的股东,分红是股权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

因此,研究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对上市公司分红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对于私营上市公司,研究仍相对较少。

而私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其现金分红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中美两国在股权激励、政府干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会对现金分红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对于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因素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相关概念、中美两国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情况对比、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以及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将主要围绕国内外文献对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实证研究将选取中美私营上市公司样本,使用OLS模型或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3周):完成文献梳理及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6周):确定研究模型及采集数据第三阶段(8周):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实证分析第四阶段(3周):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及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四、研究的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对中美私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究其差异和相似之处,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等相关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研究成果可以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对企业制定分红策略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9月29日星期四用户中心上一期下一期下一篇4放大缩小默认中外分红水平比较研究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股票市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股市投资者的储蓄变成为企业的经营资本,然后再通过股利(股息)和资本收益返还投资者。

股票市场如果不能给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回报,这种资本转化机制会被破坏,最终影响股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因此,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是培育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持久吸引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股利分配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持续投资,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

从理论角度看,股利政策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关股利与股价的关联性及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股利政策的无关论、信号理论、税差理论、代理理论、行为财务理论、迎合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都提出各种解释,至今尚无定论,成为数十年来一直困扰财务经济学界的一个“谜”。

近年来,市场对中国股市的股利水平偏低的质疑声一直存在。

中国股市分红水平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与境外市场主要差异在哪里,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学术和实务界一直还没有能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地检视我国股市的股利分配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我国股市分红文化建设和改进分红监管政策,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对近年来中国股市和境外市场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

总体而言,中国股市在分红公司占比和分红比率方面与境外市场差距不大,但股息率指标大大低于境外市场水平。

也就是中国上市公司分红公司所占比例以及利润用于现金分红的比例并不低,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结构性问题,即占股利总额多数的蓝筹公司分红水平与境外市场水平差距不大,但是非蓝筹公司分红指标中的股息率指标偏低;第二,股息率偏低,高股息率的公司偏少。

股息率偏低的核心原因在于部分公司股票估值偏高,导致这些股票的股息率(D/P)偏低。

近年来,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回报率、分红意愿都有长足进步。

2001年以来,分红公司占比由原来3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60%以上,2010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28%,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股息率已经达到1.06%。

因此,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股市分红比率和分红公司占比与境外市场差距不大,中国股市分红中股息率偏低问题不是简单地由上市公司主观因素导致,部分股票二级市场估值偏高也是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应该正视股息率偏低的现象,分红监管中一是要关注结构性问题,即重点关注一些成长性不强、分红水平又偏低的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二是部分股票的较高估值相当于降低了股息回报率,最终影响了投资者合理回报水平,因而必须重视二级市场秩序建设,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市场估值因素对分红水平的影响。

同时,应该注意到股票市场一般由少数的优质公司产生了占绝大多数股利,对市场整体股利水平起决定性影响的是主要蓝筹公司的分配水平。

例如,2010年度中国股市支付股利最多的1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了全市场股利总额的90%,这部分公司的分红水平对市场整体股利水平影响最大。

因此,进一步做好和引导主要蓝筹公司的合理分红是分红监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中国股市与境外股利水平根据实验室历年跟踪计算,中国股市和境外市场股利水平比较主要有以下结论:(一)中国股市股利水平分析2010年度上市公司累计派发的现金股利近5000亿元,占当年实现净利润的28%。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股利水平如下:(1)分红公司占比由2001年度的3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60%左右(表1)。

(2)2010年全部公司的分红比率为28%,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分红比例为29%,道琼斯88中国指数成份股的分红比率为32%(表1)。

(3)2001年度以来股息率逐渐增加,06、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都已经突破1%,2008、2009和2010年度分别达到了0.93%、0.46%和0.55%。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股息率为1.06%,显著高于2003年度之前的股息收益率(一般小于1%)(表2)。

(4)多层次资本市场中,2010年度中小企业板的分红比率、股息率和分红公司占比三项指标分别为31%、0.63%和78%,创业板的三项指标分别为39%、0.59%和86%,相比深市A股(27%、0.54%和65%)和全部公司(28%、0.55%和61%),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板分红水平略优于整体市场水平,但低于市场中蓝筹股水平(沪深300;29%、1.06%和85%)。

表1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公司占比(单位:%)■注:根据万德资讯相关数据统计,篇幅关系只列示最近三个年度数据。

“/”表示没有该数字,以下同。

表2 中国上市公司股息率(单位:%)■(二)中国股市与境外市场分红水平比较中国股市分红比率和分红公司占比与境外市场差距不大,但是股息率低于境外市场水平。

1.分红公司占比水平与境外主要市场接近从分红公司占比来看,2010年度中国股市分红公司占比为61%,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85%。

根据实验室统计,从指数成份股来看,2010年度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台湾TAIEX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分红公司占比分别为75%、88%、89%、71%和98%。

同时,根据道琼斯公司统计,发达市场、发展中市场、金砖四国、美国、日本和英国市场分红公司占比分别为62%、77%、83%、41%、96%和82%。

按交易所统计,2010年度纳斯达克、纽交所、伦敦、东京、香港、中国台湾和法兰克福交易所分红公司占比分别为25%、60%、40%、82%、53%、70%和29%。

因此,我国指数成份股的分红公司占比水平高于美国和中国台湾,但是仅略低于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

■图1中国市场与境外市场分红公司占比比较(单位:%)2.分红比率与境外市场差距不大从分红比率来看,中国股市虽然略低于部分境外市场,但是差距不大。

2010年中国股市全部公司的分红比率为28%,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分红比率为29%。

同期,根据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台湾TAIEX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的股利数据计算,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的分红比率分别为24%、41%、58%、57%和34%(图2)。

也就是总体而言,美国上市公司拿出24%的利润用于分红,香港上市公司拿出34%的利润用于分红,英国和日本的上市公司分别拿出41%与58%的利润用于分红,中国上市公司则拿出近30%的利润用于分红。

■图2中国市场与境外市场上市公司分红比率(单位:%)3.股息率(股息收益率)从股息率来看,我国蓝筹股股息率低于成熟市场分红水平,整体市场股息率差距则更大。

2010年度中国股市整体股息水平为0.55%,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为1.06%,道琼斯中国88指数的股息率为1.56%。

境外市场来看,据道琼斯公司统计,2010年度道琼斯各国市场指数股息率为2.49%;与美国(1.5%)、英国(2.73%)、日本(1.67%)、台湾(2.27%)、香港(2.35%)等各国市场指数的股息率相比,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股息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市场整体股息水平(0.55%)则与境外市场水平差距更大。

同时,中国股市股息率水平波动性较大,2001年度开始我国市场股息率逐渐增加,2006年最高达到了1.91%,2007年降至0.7%,2008年的股息率为0.93%,2009年和2010年的股息率降至0.46%和0.55%。

■图3中国市场与境外市场股息率比较二、境外与中国市场分红特征境外市场分红特点主要如下:(一)境外市场分红特征1.股息率较高,股利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资料显示,境外上市公司通常将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且现金分红是公司支付股利的最主要方式。

近十年以来,美国标普500指数的股息率通常在1.3%至2.5%之间。

境外市场多数股息率较高,以2010年为例,美国(1.5%)、英国(2.73%)、日本(1.67%)、台湾(2.27%)、香港(2.35%)等各国市场指数的股息率都接近或超过2%水平。

国外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从国外股利分配的实践看,公司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多数公司一般都有事先确定的目标分红金额或分红比率,公司尽量保持稳定股利政策,通用汽车、可口可乐等道琼斯指数成份股数十年来保持一定数额的派现。

2.分红水平具有行业特征,并且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影响股利发放全球范围内,产品或服务需求相对稳定、现金流充沛、资本投入增长稳中有降的行业通常股息率较高。

例如,标普500指数的公共设施类和电子通讯服务行业股票股息率高达4.42%和5.17%,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1.87%。

科技类公司需要密集的资本投入,产品市场和盈利波动较大,现金分红很低,标普500指数的信息技术行业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只有0.94%(表3)。

同时,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影响股利发放。

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属于资本流入阶段,倾向少发放股利;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公司有足够的留存收益可用于自融资,倾向于多发放股利。

表3 2010年标普统计各行业股息率情况■3.支付股利公司的数量与比例逐渐下降,股票回购日益盛行美国标普500的上市公司2000年之前,历年都有80%以上的公司进行现金分红,2000年之后,分红公司占比降至80%以下,2008年至2010年分别只有74.6%、72.6%和75%的公司进行现金分红。

发达市场(例如美国)分红公司占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开始更多使用股票回购来支付股利。

1984年以后,美国市场回购开始大量增加,Fama和French(2001)的研究认为1983至1998年期间股票回购主要是由于支付股利公司想提高目标股利支付率,但又不愿直接支付现金股利的缘故,而不是公司用回购来替代特别股利的缘故。

(二)中国股市分红特征及原因分析1.近年来中国股市分红情况显著改善近年来,随着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陆续出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回报率、分红意愿都有长足进步。

分红公司占比和股息率逐渐提高。

2001年以来,分红公司占比由原来3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60%以上,近年来基本稳定在一半左右。

2001年以来整体股息率逐渐增加,2006、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股息收益率已突破1%,2008、2009和2010年度分别达到了0.93%、0.46%和0.55%。

2010年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股息率为1.06%,全部公司平均股息率为0.55%,显著高于2000年之前的股息率水平(一般小于0.55%)。

2010年度我国1246家上市公司派发了现金股利,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1%,上市公司分红近5000亿元,占当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28%。

中小板和创业板分红情况也在不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