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
2019导游考试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

2019导游考试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第四节导游人员的形象导游人员的形象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外部表征,即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礼节、礼貌。
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而导游人员的形象则是外在的。
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是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完美结合。
这是因为,导游人员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先接触的人员,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因为初次接触,对导游人员不了解,因而习惯从导游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来实行衡量。
所以,导游人员的形象一开始便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对随后的旅游活动会产生影响。
一、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等方面。
在导游服务中,仪容、仪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良好的仪容、仪表能够给游客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配合。
导游人员注意仪容、仪表,既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是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一般来说,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服饰要求服饰,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一个人的气质、爱好、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自身也是游客的审美对象,其服饰也是游客审美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瑞比恩博士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55%取决于我们的外表,38%取决于我们的声音,7%才是谈话的实际内容和背景资料,可见服饰的重要性。
1.着装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导游人员的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要牢记并严守TPO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
其中的T、P、O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场合这三个单词的缩写。
根据这个原则,导游人员应在选择服装和款式时力求与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协调一致,能较好地和谐般配。
在时间上,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时变化,从而在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应有所变化。
导游考试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分类

第一节导游人员的分类一、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或同游客签订合同,直接为旅游团(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组织注册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或通过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申领基于智能移动端的电子导游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颁发导游证:(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3)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取得了导游证,导游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根据上述导游人员的概念,目前我国导游人员由于执业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导游人员参与了自由职业试点,其导游活动限定为向游客提供向导和讲解服务;大部分导游人员仍从属于旅行社或注册在导游服务公司(或其他旅游机构),其导游活动须经旅行社委派,根据旅游计划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
导游人员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导游人员由于工作范围、业务内容的不同,服务对象和使用的语言各异,其业务性质和服务方式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位导游人员,由于从事的业务性质不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变换。
并且,世界各国对导游人员类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用一个世界公认的统一标准对导游人员进行分类。
下图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导游人员进行的分类:(一)按业务范围划分导游人员分为出境旅游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和景区景点讲解员。
《导游业务》个人学习笔记

《导游业务》学习笔记第一章旅游业基础知识(P1-12)第一节旅游活动一.旅游业发展简述①古代旅游活动(举例:中国古代的帝王巡游、策士们的政治游说、学者们的学术考察、士子们的漫游以及宗教履行、航海活动)特点:规模有限、参加人数少、活动范围不大、“游”还不占主要地位。
②近代旅游活动:1841年7月5日,英国传教士出生的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活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一次划时代的旅游活动,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在英国莱斯特正式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
③现代旅游活动:二战结束后。
二.旅游的概念①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上午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或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②“旅”和“游”之间的关系③旅游和旅行的区别:1. 旅游必须离开惯常住地,而旅行无此规定;2. 旅行的主体一般在访问地通过活动获取报酬,而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旅行的主体为旅行者,旅游的主体为游客,旅行者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三.旅游活动的种类①按地理范围分类:国际旅游(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国内旅游。
②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分类:1. 休闲、娱乐、度假;2. 探亲、访友类;3. 商务、专业访问类;4. 健康医疗类;5. 宗教朝圣类;6. 其他类,如探险旅游等。
③按人数分类:团队旅游(≥10人,包价形式。
方便、舒适、相对安全、价格便宜,但游客的自由度小);散客旅游(预订期短、规模小、要求多、变化大、自由度高、但费用较高,游客较辛苦)四.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1.旅游客源地:产生游客的地区或游客居住地区,在国际旅游中称为旅游客源国。
(旅游客源地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功能:产生游客。
2.旅游目的地:游客到访地区或游客接待地区,在国际旅游中称为旅游目的地国。
功能:接待游客。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游客(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介体)。
2020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分类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或同游客签订合同,直接为旅游团(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组织注册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或通过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申领基于智能移动端的电子导游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颁发导游证:(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3)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取得了导游证,导游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根据上述导游人员的概念,目前我国导游人员由于执业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导游人员参与了自由职业试点,其导游活动限定为向游客提供向导和讲解服务;大部分导游人员仍从属于旅行社或注册在导游服务公司(或其他旅游机构),其导游活动须经旅行社委派,根据旅游计划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
导游人员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导游人员由于工作范围、业务内容的不同,服务对象和使用的语言各异,其业务性质和服务方式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位导游人员,由于从事的业务性质不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变换。
并且,世界各国对导游人员类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用一个世界公认的统一标准对导游人员进行分类。
下图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导游人员进行的分类:(一)按业务范围划分导游人员分为出境旅游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和景区景点讲解员。
《导游业务》第三章-导游人员

第三章导游⼈员第⼀节导游⼈员的概念和分类⼀、导游⼈员的概念导游⼈员是指依照《导游⼈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社的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员。
这个概念具有三层含义:(⼀)从事导游业务的资格:按规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
(⼆)从事导游活动的前提:经旅⾏社委派。
(三)导游业务活动内容:向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
⼆、导游⼈员资格考试和导游证(⼀)导游⼈员资格考试《导游⼈员管理条例》规定:凡希望从事导游业务活动的⼈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导游⼈员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国务院旅*政管理部门委托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旅*政部门发给导游⼈员资格证书。
1.导游⼈员资格考试的条件(1)国籍规定:参加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须是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学历条件:报考者应具有⾼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以上学历。
(3)⾝体条件:报考者须具有良好的⾝体素质,能适应导游⼯作的需要。
(4)知识、语⾔条件:参加考试者必须具有适应导游⼯作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表达能⼒。
2.考、培分开原则导游⼈员资格考试坚持考试和培训分开、培训⾃愿的原则。
(⼆)《导游⼈员资格证》1.导游⼈员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组织考试的旅*政管理部门在考试结束之⽇起30个作⽇内颁发《导游⼈员资格证》。
2.获得《导游⼈员资格证》三年未从事导游活动的,资格证⾃动失效。
(三)导游证取得《导游⼈员资格证》者可向所在地旅*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导游证。
1.申请导游证的前提条件(1)取得《导游⼈员资格证》并参加颁发导游证的旅游管理部门举办的岗前培训、考核;(2)与旅⾏社订⽴劳动合同;(3)或在导游管理服务机构注册;(4)品⾏端正。
2.申请领取导游证应提供的材料(1)《导游⼈员资格证》及其复印件;(2)劳动合同或登记证明⽂件的原件及其复印件;(3)本⼈⾝份证及其复印件;(4)按规定填写的《申请导游证登记表》。
3.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况有下列情形之⼀者,不得颁发导游证:(1)⽆民事⾏为能⼒或限制民事⾏为能⼒的;(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3)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的除外;(4)被吊销导游证的。
2020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

、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根据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和各类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可概括如下:(I)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直接同游客签订的合同,按照接待计划安排或同游客签订合同的内容,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2)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
(3)根据旅游团接待运行情况,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配合和监督有关单位安排好游客的交通、食宿等事宜,确保接待计划顺利实施。
(4)注意保护旅游者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处理旅游团突发事件,并及时向旅行社或有关部门汇报,参与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5)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游客会见、座谈等活动。
(6)宣传和引导游客xx 旅游。
二、出境旅游领队、全陪、地陪和景区景点导游人员的职责(一)出境旅游领队的职责出境旅游领队是指依法取得从业资格,受组团社委派,全权代表组团社带领旅游团出境旅游,监督境外接待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等执行旅游计划,并为旅游者提供出入境等相关服务的工作人员。
因此,出境旅游领队在团结旅游团全体成员、组织游客完成旅游计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职责是:(1)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与接待社共同实施旅游行程计划,协助处理旅游行程中的突发事件、纠纷及其他问题。
(3)关心和听取旅游者的意见和要求,做好旅游团的组织工作,维护旅游团内部团结,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行程中的相关服务。
(4)代表组团社监督接待社和当地导游员的服务质量。
(5)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并提醒旅游者抵制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6)向旅游者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等。
(二)全陪导游人员的职责全陪导游人员是组团社的代表,对所率领的旅游团(者)的旅游活动负有全责,因而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其主要职责是:1.落实旅游接待计划按照旅游合同或约定实施组团旅行社的接待计划,监督各地接待单位的执行情况和接待质量。
2.联络工作负责旅游过程中同组团旅行社和各地方接待旅行社的联络,做好旅行各站的衔接工作。
导游业务:第三章-导游人员-第三节

第三节导游⼈员的素质⼀、树⽴新的服务观念20世纪60年代,我国旅游界根据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对翻译⼈员的要求,提出翻译导游⼈员必须政治思想过硬、语⾔过硬和业务过硬。
这“三过硬”的基本精神⾄今仍然适⽤。
但是,⼏⼗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内外游客的需求发⽣了重⼤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导游⼈员不仅要具有上述“三过硬”的素质,⽽且要在观念上、⾓⾊上和所起作⽤⽅⾯有新的变化。
(⼀)在观念上,导游⼈员要具有市场观念、产品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上,导游⼈员应意识到⾃已是导游服务的供给者,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很⾼的服务技能,努⼒满⾜游客的正当需求。
(三)在作⽤上,导游⼈员应认识到⾃⼰的作⽤是协助旅⾏社实现旅游产品的消费价值,帮助游客限度地享受到旅游产品的使⽤价值。
⼆、导游⼈员的基本素质导游⼈员良好素质的标准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导游⼈员。
导游⼈员的⼯作繁杂、责任重⼤,因⽽对⼀名合格导游⼈员的素质要求是多⽅⾯的,不过基本上可以将其归纳为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理素质和⾝体素质等六个⽅⾯。
(⼀)思想素质1.爱国主义意识爱国,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伦理道德的核⼼。
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导游⼈员的⾸要美德。
2.很强的服务意识导游⼈员要将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与“游客⾄上”、“服务⾄上”旅游服务宗旨紧密结合起来,真⼼实意地为游客服务。
(⼆)道德素质衡量⼀个⼈的素质时,道德素质永远居于⾸位。
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
1.健康的政治素质导游⼈员应具有健康的政治素质、⾼尚的情操,不断提⾼判断是⾮、识别善恶、分清荣辱的能⼒,抵制形形⾊⾊的物质诱惑和“精神污染”。
2.良好的品德素质导游⼈员要做好导游服务⼯作,⾸先要学会做⼈,要尊重他⼈,要诚信待⼈,要将个⼈的功利追求和国家利益融合起来。
导游⼈员要⾃尊、⾃爱,时时维护⾃⼰的⼈格尊严,绝不为蝇头⼩利⽽做有损⼈格、国格之事。
导游资格考试复习-导游业务-第三章 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

第三章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学习要求】熟悉导游礼仪规范。
1、【面部化妆礼仪】①正确认识自己②以自然修正为准:以修正统一、和谐自然为准则③妆容与环境相适应:带团时不可化浓妆,日光下淡妆,晚宴可穿艳丽典雅的服装可浓妆一些④禁忌:不要当众化妆、不要非议他人的妆容、不要借别人的化妆品、男子稍修正眉形和发型和保持皮肤清洁2、【头发的养护礼仪】头发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3、【香水的使用礼仪】①忌用量过多:1米范围内闻到②忌使用部位不当:光找不到的地方③忌不洁使用④忌不同香水混合使用⑤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4、【着装的基本原则】TPO原则:time时间 place地点 occasion场合西方男士白天不能穿小礼服和晚礼服,夜晚不能穿晨礼服,女士日落前不能穿过于裸露的礼服。
气候炎热的地方服装以浅色或冷色调为主,寒冷的地方以深色或暖色调为主出席重要场合时,男士可以着中山装或西装但必须系领带,女士可穿西装和中式服装,也可穿旗袍或晚礼服。
一般黑白灰时服装搭配的常用三种颜色,“安全色”服装色彩搭配讲究上深下浅或上浅下深原则,可采用同类型配色或衬托配色黑色、深蓝色、深咖啡色给人收缩感,竖条纹,显瘦。
浅色会给人扩张感、横条纹,显胖。
5、【男士正装的着装规范】①要拆除袖子上面的商标②要熨烫平整③要系好纽扣:单排两粒扣上不扣下或全部不系,单排三粒扣只系中间或系上面两颗,双排扣需全部系上。
背心一般只与单排扣西服搭配,单排扣背心最下面那颗不系,双排扣则需全部系上。
④要不卷不挽⑤要慎穿毛衫⑥要巧妙搭配⑦要少装东西:上左侧外胸袋只可插入装饰用的真丝手帕,内测胸袋可放钱夹名片夹及钢笔,外侧下方口袋原则上不放任何东西。
西服背心口袋只可放置怀表。
西裤前侧口袋只可放纸巾、钥匙包或钱包,后侧口袋不宜放东西。
⑧衬衫:扣子全部系好,穿西装不打领带时应解开领扣。
袖长最好露出西服袖口2厘米左右。
将下摆掖入裤腰之内。
大小应合身。
⑨鞋袜:与西装配套的只能是皮鞋,颜色为深色或单色,黑皮鞋适配所有西装。
2020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修养

一、导游人员的修养为了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水平,处理好导游服务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复杂情况,导游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情操修养情操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或情感倾向。
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执着的信念和追求。
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人们对高尚情操的称誉和赞颂。
导游人员的情操培养应以导游服务为中心,围绕对国家、对集体、对游客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来进行。
(1)对国家要树立爱国心,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为此,导游人员在工作中要努力把个人的利益融合于国家利益之中,将导游服务同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对集体要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导游服务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一部分,而旅游接待是由旅行社和其他相关接待单位共同完成的。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接待体系,导游人员只是这个接待体系中的一分子。
所以,导游人员应将自己融于这个体系之中,依靠集体,通力协作,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好。
(3)对游客要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接待,也就没有导游服务。
游客的满意与否是检验旅游接待工作、检验导游服务好坏的最终标准。
所以,导游人员只有全心全意地为游客服务,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才能赢得游客的信赖、支持和配合,使他们旅途愉快,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4)对自己的工作要有爱业、敬业精神。
导游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前提。
只有热爱,才能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才能有把工作做好的决心和信心。
其次,要有敬业精神,要有理想和信念,这样,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才能发奋图强,在工作中勇于实践、勇于创造,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二)道德修养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标准。
导游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道德修养,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2019年导游考试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

第四节导游人员的形象导游人员的形象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外部表征,即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礼节、礼貌。
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而导游人员的形象则是外在的。
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是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完美结合。
这是因为,导游人员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先接触的人员,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由于初次接触,对导游人员不了解,因而习惯从导游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来进行衡量。
所以,导游人员的形象一开始便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对随后的旅游活动会产生影响。
一、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等方面。
在导游服务中,仪容、仪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良好的仪容、仪表能够给游客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配合。
导游人员注意仪容、仪表,既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是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一般来说,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服饰要求服饰,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一个人的气质、爱好、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自身也是游客的审美对象,其服饰也是游客审美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瑞比恩博士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55%取决于我们的外表,38%取决于我们的声音,7%才是谈话的实际内容和背景资料,可见服饰的重要性。
1.着装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导游人员的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要牢记并严守TPO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
其中的T、P、O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场合这三个单词的缩写。
根据这一原则,导游人员应在选择服装和款式时力求与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协调一致,能较好地和谐般配。
在时间上,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时变化,从而在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应有所变化。
2020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

导游人员的形象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外部表征,即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礼节、礼貌。
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而导游人员的形象则是外在的。
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是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完美结合。
这是因为,导游人员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先接触的人员,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由于初次接触,对导游人员不了解,因而习惯从导游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来进行衡量。
所以,导游人员的形象一开始便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对随后的旅游活动会产生影响。
一、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等方面。
在导游服务中,仪容、仪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良好的仪容、仪表能够给游客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配合。
导游人员注意仪容、仪表,既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是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一般来说,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服饰要求服饰,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一个人的气质、爱好、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自身也是游客的审美对象,其服饰也是游客审美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瑞比恩博士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55%取决于我们的外表,38%取决于我们的声音,7%才是谈话的实际内容和背景资料,可见服饰的重要性。
1.着装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导游人员的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要牢记并严守TPO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
其中的T、P、O 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场合这三个单词的缩写。
根据这一原则,导游人员应在选择服装和款式时力求与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协调一致,能较好地和谐般配。
在时间上,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时变化,从而在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应有所变化。
最新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修养

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修养一、导游人员的修养为了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水平,处理好导游服务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复杂情况,导游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情操修养情操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或情感倾向。
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执着的信念和追求。
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人们对高尚情操的称誉和赞颂。
导游人员的情操培养应以导游服务为中心,围绕对国家、对集体、对游客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来进行。
(1)对国家要树立爱国心,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为此,导游人员在工作中要努力把个人的利益融合于国家利益之中,将导游服务同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对集体要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导游服务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一部分,而旅游接待是由旅行社和其他相关接待单位共同完成的。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接待体系,导游人员只是这个接待体系中的一分子。
所以,导游人员应将自己融于这个体系之中,依靠集体,通力协作,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好。
(3)对游客要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接待,也就没有导游服务。
游客的满意与否是检验旅游接待工作、检验导游服务好坏的最终标准。
所以,导游人员只有全心全意地为游客服务,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才能赢得游客的信赖、支持和配合,使他们旅途愉快,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4)对自己的工作要有爱业、敬业精神。
导游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前提。
只有热爱,才能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才能有把工作做好的决心和信心。
其次,要有敬业精神,要有理想和信念,这样,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才能发奋图强,在工作中勇于实践、勇于创造,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二)道德修养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标准。
第三章导游服务的主体----导游人员

(五)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并提醒旅 游者抵制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六)向旅游者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风 土人情及风俗习惯
三、全程陪同导游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实施旅游接待计划 (二)联络工作 (三)组织协调工作 (四)维护安全,处理问题 (五)宣传、调研工作
13. 游客要求自己点菜,导游员该怎 么办 [情况简析] 游客为何自己点菜的 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 (1) 旅游团队 的饭菜不合自己的口味; (2) 自己喜 欢吃感兴趣的菜肴以及特色风味; (3) 与同桌的团友有意见、闹矛盾; (4) 想换个环境,体现身价,等等。
[参考提示] 根据上述原因,导游员首先要问清游客 为何自己点菜的原因。然后,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 同的措施。一般来说,游客若坚持自己点菜,导游员 要耐心解释旅游团队餐是按照协议和旅行社的规定按 标准提感提供的,若游客自行点菜用餐,不但餐费自 理、综合服务费不退,而且旅行社也将受损失。与此 同时,导游员要协助餐厅服务员将游客另作安排,餐 间也要关心游客的用餐情况等。
1、当金姬带领延边朝鲜族旅游团在北京旅游时, 从语言的角度,她担任的是什么性质的导游人员? ()
A 她讲朝鲜语,所以是外语导游人员
B 她是延边朝鲜族人,所以是中文导游
C 她既是外语导游,也是中文导游人员 D 她是中文导游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导游员
2、你认为金姬在一年的旅游接待工作中,担任过 哪几种性质的导游人员? ( )
关键词:导游证 及相关服务
接受委派
向导、讲解
导游人员的概念包括三次含义:
1.导游人员是经过考试并取得导游证的人员。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由于本单位熟悉旅游目 的地情况的某人充任导游。在这里,某人虽然为其单位员工 导游但其并不是法定的所称的导游,因其并没有依法取得导 游证。)
导游业务之导游人员的形象

从站姿看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站立姿势。 (1)站立时习惯把双手插入裤袋的人: 城府较深,不轻易向人表露内心的情绪。 性格偏于保守、内向。 (2)站立时喜欢把双手交叉抱于胸前的人: 这种人性格坚强,不屈不挠,不轻易向困境 压力低头。但是由于过分重视个人利益,与人 交往经常摆出一副自我保护的防范姿态,拒人 于千里之外,令人难以接近。
导游员应重视第一印象
导游人员的第一次亮相时需要重视: • “出面、出手、出口” (1)“出面”指导游员要显示出自己良好的 仪容仪表、神态风度; (2)“出手”指导游员表现在动作、姿态 等诸方面的形象美; (3)“出口”指导游员所使用的语言、语音、 语调和语词的丰富性和正确性。
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要求
随身物品(如钱夹、名片、 笔等)放哪里? 鞋袜如何搭配?
导游着装六忌:
1、过分杂乱 2、过分鲜艳 3、过分暴露 4、过分透视 5、过分短小 6、过分紧身
导游实务
要 求
衣着整齐大方,符合导游人 员的身份,方便导游服务工作。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
×
女导游人员衣着过于透明、暴露,男导游 人员蓄长发、染发,剃光头,留胡须,都 是不可取的。 导游人员佩戴饰物要适度(少而精),不 要浓妆艳抹。
男士的仪容仪表要求
以整洁和反映 男子自然具有的 肤色、五官轮廓 和气度为佳。
男士的仪表要求
侧发不掩耳 前发不覆额
后发不触领
男士面容修饰
• • • • • 1、清洁面部 2、修面 3、抹面霜 4、涂唇膏 使用本色或无色的唇膏,保持唇部油 润,以显得朝气蓬勃、精神饱满。
口腔卫生
• 1、每天早、晚、饭后刷牙,保持口腔 清新 • 2、班前忌喝酒,忌吃大葱、大蒜、韭 菜、臭豆腐等气味浓烈的食物,以免口 腔产生异味 • 3、必要时,可嚼口香糖或口含茶叶以 消除口腔异味 • 4、不酗酒
导游人员的形象和行为修养

2.导游带团过程中的接听 礼仪 向周围游客致歉 工作 长话短说 非工作 再续
3. 中的其他应注意问题 面带微笑 称呼对方 控制音量 通话故障需再次确认 有所应答 听声辨人 对方先挂 ,轻拿轻放
三、导游服务礼仪
(一)对客交往礼仪
1.微笑 2.记住姓名 3.开朗幽默 4.心平气和 5.处事沉稳
(二)带团服务礼仪
二、道德修养
1.爱国爱企、自尊自强
2.遵纪守法、敬业爱岗 3.公私分明、诚实善良 4.克勤克俭、宾客至上 5.热情大度、清洁端庄 6.一视同仁、不卑不亢 7.耐心细致、文明礼貌 8.团结服从、不忘大局 9.优质服务、好学向上
三、气质修养
四、知识修养
1.学风修养
2.文化修养
五、导游人员的行为规范 1.严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注意内外有别 2.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 3.遵纪守法
导游人员的形象和行为修养
什么是礼仪?
礼:敬意、尊敬的意思。 仪:标准,法度。
服务礼仪就是在服务工作中,对客户表 示尊敬、关心的行为或准则。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多人不怪
一、导游个人礼仪
(一)仪容礼仪
不可带过多过大的戒指。
(二)仪表礼仪
仪表是礼节的第一形象,而服装是仪表的主要 内容。服装是一种文化,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 素质和物质文明的程度,服装也是一种“语言”, 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
1.外套 2.鞋袜 3.配饰
男士
上装:合体、干净、衬衣袖长出一厘米 下装:裤长距地面1厘米 领带:不得脏污、破损或斜松,长度应到皮带扣处 袜子:长度适当、颜色协调 领带夹:着西装时夹衬衣三与四粒扣之间、不着西装时夹衬
导游员的职业形象全解课件

以服务为宗旨,把游客的需求放在首位,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 感受到贴心的关怀。
尊重多元文化
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能够灵活应对 多元文化交流。
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语言能力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 流利、准确地使用普通话或外语
进行沟通。
沟通能力
掌握沟通技巧,能够与游客进行 有效的交流,理解游客需求并提
供满足需求的服务。
应变能力
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 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 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注重仪容仪表,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穿着得体
穿着整洁、得体、大方,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 的服装,展现出职业形象。
妆容自然
妆容以自然为主,避免过于浓妆或怪异妆容,保 持清新、淡雅的形象。
举止文雅
保持优雅的举止和姿态,避免过于随意或粗鲁的 行为举止。
详细描述:导游员需要关注时事政治、社会热点、 行业动态等信息,了解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 势和变化,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保持积极心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01
Hale Waihona Puke 标题总•• 结文文词字字:心内内态容容积极 • 文字内容 • 文字内容
02
详细描述:导游员在 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挑 战和困难,如游客抱 怨、突发事件、不可 抗力因素等,需要保 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 的态度,冷静应对,
高超的导游技能
导游员应当具备高超的导游技能,能 够生动形象地讲解景点,为游客提供 全面的旅游信息。
热情的服务态度
周到的服务计划
导游员应当在旅游前制定 周到的服务计划,为游客 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无微不至的关怀
《导游业务》(第四版)第3章 导游礼仪第一节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

(三)正装的着装规范
(1) 西 服 的 穿 法
2021/3/17
熨烫平整
系好纽扣 不卷不挽 慎穿毛衫 巧妙搭配 少装东西
(三)正装的着装规范
1 男士西装的着装规范
二
仪表服饰礼仪
拆除商标
(1) 西 服 的 穿 法
2021/3/17
熨烫平整
系好纽扣 不卷不挽 慎穿毛衫 巧妙搭配 少装东西
导游的仪容礼仪 二
(二)头发的养护礼仪
拥有整洁干净的头发是社交 礼仪中最基本的要求。
2021/3/17
导游的仪容礼仪 一
(三)香水的使用礼仪
1 忌用量过多
3米左右
<1米
×
√
忌使用部位不当 忌不洁使用
忌不同香水混合使用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021/3/17
导游的仪容礼仪 一
1.香水可以涂抹在身体的那个部位 ?
《导游业务》(第四版)第3章 导游礼仪第一节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
2021/3/17
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
2021/3/17
考试说明
时间 判断题
2017
0
2018
0
2019
0
单选题 0 0 1
多选题 0 0 0
分值 0 0 0.5
2021/3/17
目录/导游的仪容仪表礼仪
导游的仪容礼仪
一
仪表服饰礼仪
二
导游的仪容礼仪 一
(一)面部化妆礼仪 (二)头发的养护礼仪 (三)香水的使用礼仪
2021/3/17
导游的仪容礼仪 一
(一)面部化妆礼仪
化妆的目的是在扬长避短的原则 下,寻找并突出自己面部最富魅 力的部位,掩盖或削弱有缺陷的 地方,这样才能起到化妆的效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证《导游业务》第三章考点:导游人员的形象导游人员的形象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外部表征,即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礼节、礼貌。
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而导游人员的形象则是外在的。
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应是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完美结合。
这是因为,导游人员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先接触的人员,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由于初次接触,对导游人员不了解,因而习惯从导游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来进行衡量。
所以,导游人员的形象一开始便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对随后的旅游活动会产生影响。
一、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等方面。
在导游服务中,仪容、仪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良好的仪容、仪表能够给游客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赢得游客的信任和配合。
导游人员注意仪容、仪表,既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是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一般来说,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服饰要求服饰,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一个人的气质、爱好、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自身也是游客的审美对象,其服饰也是游客审美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瑞比恩博士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55%取决于我们的外表,38%取决于我们的声音,7%才是谈话的实际内容和背景资料,可见服饰的重要性。
1.着装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导游人员的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要牢记并严守TPO 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
其中的T、P、O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场合这三个单词的缩写。
根据这一原则,导游人员应在选择服装和款式时力求与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协调一致,能较好地和谐般配。
在时间上,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时变化,从而在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应有所变化。
比如,冬天要穿保暖、御寒的冬装,夏天要穿透气、吸汗、凉爽的夏装;白天穿的衣服需要面对游客,应当合身、严谨,晚上休息时穿着可随意一些。
在地点上,置身在室内或室外,驻足于闹市或乡村,处身在国内或国外,在这些不同的地点,着装的款式应有所不同,切不可以不变而应万变。
例如,带团到山区旅游,应穿轻便的服装,不宜穿厚重的衣服;到乡村旅游,着装可以简朴一些,但不宜穿背心或超短裙等。
在场合上,衣着要与场合协调。
例如,参加正式宴会,衣着应庄重一些;不宜穿便装,男士应穿西服或中山装,女士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惯例着正装等。
二、着装的基本要求(1)要和自己的年龄相协调、一般说来,年龄大的人喜欢穿深色的服饰,以展现其成熟稳重,而年轻的人则青睐亮丽色彩的服饰,以展现其青春活力。
导游人员多为年轻人,其服饰色彩应简洁雅致、清新自然。
(2)要和自己的体型相协调。
人们的体型因人而异,一般分为矮胖型、高瘦型或标准型。
除标准型外,其他两种形体的人在服饰上应扬之所长,避之所短。
所以,导游员若是矮胖体型,其着装要设法从视角上给人高大的感觉,即穿着带竖条的上衣,不要穿带方格的衣服,上下装对比不要太悬殊,利用同色或近似色。
若是高瘦体型,应穿那种显胖的衣服,如上装带有花纹或横条,或格子夹克,使人看上去显得不过于细瘦。
(3)要和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匹配。
导游人员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大使,应给游客一种清新自然,落落大方的印象,一般不应穿过于鲜艳或怪异的服装,以避免给游客不庄重的感觉,也不宜穿色调过于暗淡的衣服,以免给游客过于严肃、难以接近的感觉。
(4)要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协调。
不同的服饰所蕴含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导游人员的着装虽然在平时可以随意些,但是在特定环境下,须与当时的气氛相吻合。
例如,在庄重的场合不能穿得太随意,在休闲的场合不要穿得太隆重,在欢庆的时候不要穿得过于古板,在悲伤的场合不可穿得过于花哨。
总之,导游人员的着装,一要整洁,常洗常换,尤其是衬衣的领口要保持清洁、袜子要常换,不要有异味。
二要协调,上衣、裤子、鞋乃至帽子、围巾在色彩、质地上要协调,服装要与形体相称。
三要有风度,服装款式要符合自身的文化底蕴。
因为服装不同的样式、线条和结构,组合起来会形成不同的风格,而风格与人的气质相关,体现为一定的风度。
四要方便工作,除必要的饰物如手表、领带夹、项链、戒指外,男导游人员不应穿无领汗衫、短裤和赤脚穿凉鞋;女导游人员不宜佩戴耳环、手镯等饰物,避免让人用“太”字来品评自己的服饰和打扮。
稳健、自然、大方。
行走时,要保持上体正直,不低头,双臂自然前后摆动,肩部放松,步伐要适中均匀。
侧身行走时,一面讲解,一面注视游客,必要时可转过身来观察游客是否跟上。
行走时,切忌驼背、斜肩、左右摇摆,不可手插裤兜,脚蹭地面。
(四)蹲态1.蹲态要求蹲态是人的身体低下取物、拾物或整理物品时的一种姿势。
通常人们对掉在地下的东西总是习惯弯腰翘臀地去拾起,但这对导游人员来说是很不雅观的。
因此,当导游人员需要从低处取物,或拾起掉在地下的物品,或系好自己的鞋带,或整理低处的物品,蹲下时的姿势要保持自然、美观、优雅,不要遮遮掩掩。
正确的蹲姿应是:若用右手捡东西,可以先走到东西的左边,右脚向后退半步后再蹲下来。
脊背保持挺直,臀部一定要蹲下来,避免弯腰翘臀的姿势。
男士两腿间可留有适当的缝隙,女士则要两腿并紧,穿旗袍或短裙时需更加留意,以免尴尬。
2.蹲下时的注意事项(l)不要突然下蹲。
蹲下来的时候,不要速度过快,以免失去重心平衡而跌倒。
(2)不要离人太近。
在下蹲时,应和身边的人保持一定距离。
和他人同时下蹲时,更不能忽略双方的距离,以防彼此“迎头相撞”或发生其他误会。
(3)不要方位失当。
在他人身边下蹲时,是和他人侧身相向。
面对他人,或者背对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礼貌的。
(4)不要毫无遮掩。
在大庭广众面前,尤其是身着裙装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无遮掩的情况,特别是要防止大腿叉开(蹲坑姿势)。
(5)不要蹲在凳子或椅子上。
有些人有蹲在凳子或椅子上的生活习惯,但是在公共场合这么做的话,是不能被接受的。
导游人员在蹲下时,既要防止弯腰翘臀的姿势,又要避免两腿平行下蹲的不雅观的蹲厕姿势,还要避免蹲下时内衣外露,尤其是着裙装的女士更应注意。
(五)表情表情,是指一个人的面部姿态,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外部体现。
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服务时,要学会运用表情,通过表情给游客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感觉。
导游人员要经常面带微笑,这是衡量导游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导游人员如果面部表情冷淡、麻木,即使讲解内容丰富,服务技能娴熟,也很难得到游客的高度评价。
亲切的微笑,会使人感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微笑服务不仅是对客服务的需要,也是一种广交朋友的手段。
有分寸的微笑,配上优雅的举止,对于表达自己的主张,争取他人合作,会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因此,导游人员应学会“微笑”,始终以微笑来面对游客,为游客提供微笑服务。
总之,仪态在一定的意义上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性格气质、情操修养和处世态度。
导游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在日常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使自己的仪态和表情给游客以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之感,以自己的优美举止赢得游客的信赖。
三、礼貌、礼节礼貌是人与人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礼节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和照料时惯用的形式。
礼貌、礼节的核心是尊重人。
讲究礼貌、礼节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
导游人员的工作是旅游服务业的窗口岗位,更应以身作则,讲究礼貌礼节。
导游人员在同游客和有关接待单位人员的交往中,注重礼貌、礼节和正确地运用社交礼仪不仅有利于导游服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易于赢得游客和有关接待单位人员的好感和信任。
(一)见面礼节见面礼节包括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拥抱、鞠躬、合掌、互递名片等。
1.介绍介绍和自我介绍是人们交往的开端。
在作自我介绍时,要讲清自己的姓名和单位,切忌羞羞答答或自吹自擂;在介绍他人时,要注意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
介绍时要热情,要把握好分寸。
2.握手握手是较为常见的见面礼节形式,也是交际场合下双方互传信息的一种手势语,是一种无声的动作语言。
通常,握手的含意有:初次见面时表示欢迎;告别时表示欢送;对成功者表示祝贺;对失败者表示理解;对支持者表示感谢;对信心不足者表示鼓励等。
握手时,应持立正姿势,伴随上身稍微前倾,面带微笑,目视对方。
如果对方是年长者和身份高者,应先向他致意问好,待对方伸出手后,才能握手,用双手握以示尊敬;男女握手时,一般等女方先伸手;宾主之间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以示欢迎;长辈与晚辈之间,晚辈要等长辈先伸手,以示敬仰;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
握手一般用右手。
握手时应面带微笑,目视对方,不要旁顾他人,不要边握手边拍对方肩头,不要握手后用手绢或纸巾擦拭自己的手掌。
男子在握手时应先脱下手套和帽子,女子则可戴纱手套。
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道:“手能拒人千里之外;也可充满阳光,让你感到很温暖……”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显得连握都懒得握的样子,既要握手,就应大大方方地握。
握手的时间以I~3秒为宜,不可一直握住别人的手不放。
与大人物握手,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以1秒钟左右为宜。
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握手礼仪有八大禁忌:(I)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
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
即使对异性,也要这么做。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