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危急值及危急值报告制度
Na+: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多的阳离子,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 正常值: 135~145mmol/L
危急值: ≤120mmol/L 见于肾衰、补充水分过多 临床表现:低渗状态
≥160mmol/L 见于大量出汗,高热,烧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等.
临床表现:高渗状态
Ca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 .其中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齿,细胞 外液中含量较少但 在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以及一些酶系统的活 性特别是在血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危急值及危急值报告制度
什么是“危机值”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 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 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 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 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 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 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 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督察室、医务科、护理 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 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 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 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危急值报告程序
心肌标志物: MYO Tni
MYO:肌红蛋白是组成骨骼肌和心肌的主要蛋白质,当肌肉损伤时,可以从肌肉组织中漏到循 环血液中,使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该指标用于判断是否发生肌肉损伤。
正常值: 男性20~80μg/L 女性10~70μg/L 危急值: 110.0μg/L 见于 急性心肌梗死
cTn:肌钙蛋白,由T、C、I三亚基构成当心肌损伤后,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其中肌钙 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 I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CK-MB(血清心肌酶)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对 心肌肌钙蛋白(cTn)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K-MB的地位 都受到了严重挑战.cTn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AMI的诊 断“金标准”.
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临床“危急值”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情况)。
根据实际制定符合医院临床工作要求的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各医技科室的具体项目和危急警戒值见各医技科室的“危急值项目与警戒值”表。
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患者的识别及标本的流程(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处理等)与报告有可靠的途径和规定的时间,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检查中发现危急值,应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同时察看历史结果。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病员号、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被通知者、通知方式等记录。
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查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报告单应及时送达。
各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均要建立“危急值”登记本(接受本)。
医务人员接收“危急值”报告时,必须在登记本上规范、完整地记录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双方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十一、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十二、各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职能科室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危急值”报告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检验“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是指在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结果,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对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意义和处理方法。
一、概述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是指对实验室检测结果中出现的危急值进行综合评估和解读的过程。
危急值是指那些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伤害或功能损害的实验室结果,需要立即通报给临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的意义危急值报告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那些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结果。
通过及时报告,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地制定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健康风险。
三、危急值报告处理方法1. 快速通知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确认危急值结果后,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将相关信息传达清晰、准确。
2. 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在通知临床医生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再次核实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误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焦虑。
3. 提供完整的报告内容:危急值报告应包含检测项目的名称、数值、参考范围以及相应的临床意义,以便临床医生准确理解结果。
4. 紧急采取治疗措施:根据危急值报告的结果,临床医生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5. 后续跟踪和监测:在处理完危急值报告后,临床医生应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危急值报告的案例分析以某医院实验室为例,某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50×10^9/L,超过正常参考范围的两倍以上。
经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认后,立即通知了临床医生。
临床医生根据危急值报告的结果,敏锐意识到患者可能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症状,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这个案例表明,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五、结论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医学检验“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暂定以下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具体项目和危急警戒值见附件。
具体操作流程:1、检验科: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立即复做),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门急诊部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报告检验科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记工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科别、日期、危急项目及数值、是否通知临床科室、值班者签名等。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责任到人。
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检验“危急值”后,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检验科必须重新向临床报告复查结果。
检验科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建议复检外,还应在检验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建议复查”。
2、病区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立即电话告知病区值班医师或护士,“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要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并签姓名。
护士接收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该“危急值”,经管医生需立即(10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对病人采取相应诊治措施进行诊治。
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3、门急诊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要电话报告相应科室医护人员。
医学检验报告制度与实际临床意义
“危急值”:<7.2;>7.55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重要指 标。
<7.35失代偿性酸中毒 >7.45失代偿性碱中毒
PH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PH若低于7.30,且PCO2>40mmHg, PO2<60mmHg,表示有呼吸衰竭,应进行气 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3)标本处理不当 采集血液不顺或部位不当 ,导致溶血及血小板破
坏,分别使血钾异常升高及血小板异常下降出现假 性危急值。
标本放置过久未在规定时间内检测 ,导致红细胞 内钾离子外逸及血糖被红细胞利用,分别使血钾异 常升高及血糖异常下降出现假性危急值,也可导致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明显异常而出现假性危急值。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种凝 血因子缺乏,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最可靠的 过筛试验之一,主要用于发现轻型血友病。其余 内源性因子缺乏或抗凝物质增多也可使APTT延长。
缩短见于DIC、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
APT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5秒:若APTT超过此值,则应测定病人的肝脏功 能、凝血因子缺陷及循环抑制物,这些试验包括血 清胆红素、白蛋白、PT、与正常人血浆混合后的 APTT及凝血因子分析。
30秒:用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PT测定值大 于此值,提示治疗剂量过大,应考虑减低剂量。
“危急值”<40mmHg
参考值:80~100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轻度:80~60mmHg; 中度:60~40mmHg; 重度:<40mmHg
“危急值”>65mmHg或< 20mmHg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抢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避免 出现严重后果。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总结词
规范、及时、高效
详细描述
该医院检验科建立了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处理 流程,包括确认危急值、及时报告、记录和 追踪等环节,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准确的 报告和处理。
案例二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成果与不足
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通过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急值,医生能够迅速 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了患者风险。
增强了医患沟通
危急值报告制度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 ,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
总结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成果与不足
• 规范了医学检验操作流程:危急值标准的确立有助于检验 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了人为误差。
对患者治疗的影响
制定治疗方案
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为医生提供关键的 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制定更精确、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VS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危急值报告,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提高生存率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值,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量
总结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成果与不足
01
报告制度执行力度 不一
不同医疗机构在危急值报告的执 行上存在差异,影响了制度的统 一性和规范性。
02
报告流程有待优化
03
培训和教育不足
现有的报告流程可能存在延时, 影响危急值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 理。
部分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 训和宣传。
临床危急值及报告制度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外伤急诊发现腹腔积液,疑似肝
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 血的危重病人; 2、怀疑宫外孕破裂出血; 3、大面积心肌坏死; 4、心包填塞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危急值应用的复杂性 危急值报告涉及医技科室、护士、临床医生,直接关系 到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医院关注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程序(一)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
(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 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标 本采集、运输否有错,在确认临床及检 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复 核检查结果,如结果无误,立即电话通 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程序(二)
APTT
凝 血 检 查 PT-INR
>120秒
>4.0
Fg
ALT 生 化 AST GLU
<1g/L
检验项目危急值意义(四)
项 目 危急值 危险性
血培养
微 生 物 及 免 疫
培养阳性
菌血症、感染
脑脊液
培养阳性
多种感染性脑膜炎
深部组织
培养阳性
感染
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X线
1、一侧肺不张(急性)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 胸(大于50%以上) 5、急性肺水肿 7、食道异物?
中国医师学会关于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标准
指南和调查报告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设置和调整危 急值项目的参考依据
医院实际情况
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标本量等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实验室和临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一些非危急值项目的特别异常结果也可作为危急 值报告
危急值的来源
危急值主要来自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的危急值报告一般通知值班护士或 医师 门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虽然门诊 护士台也设危急值登记本,但因为门诊患者流 动性强,通常等实验室结果出来,报告给医生 或护士时,往往很难找到患者,或遇到门诊已 停诊等情况 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门诊 患者联系方式,通知患者及时复诊,以保证患 者的安全
医学检验科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科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Ⅰ目的开辟危急值报告“绿色通道”,迅速、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检验项目危急值结果,对临床科室抢救重症患者,及时挽回患者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Ⅱ范围医学检验科。
Ⅲ制度一、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值,医学检验科应与医务科、临床医师共同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当关键指标的检验结果处于确定的“警告”或“危急”区间内时,需要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和(或)负责患者医护的其他临床工作人员。
这包括送至受委托实验室检验的样品的检验结果。
二、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一)查看标本是否合格,是否有溶血、黄疸、脂血等,标本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气泡、凝块等分析前影响因素的存在。
(二)确认检验操作过程是否正确。
(三)查看历史结果,对结果进行复核。
(四)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五)必要时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六)出现危急值的标本必须复查(特殊标本除外),且标本应保留备查。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比较,采用留样再测的判断标准比较,若一致则报告,若不一致,需查找原因,必要时再次采集标本重新检测。
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七)医学检验科外送的检验标本存在危急值项目的,科室应当和委托检验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原则上由医学检验科接获后,按照本院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
一旦外送标本检验项目出现危急值,委托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将结果通知给医学检验科,医学检验科留有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特别是夜晚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内均有人接听,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三、患者危急值结果被确认后的工作程序(一)结果审核时LIS会自动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查看检验危急值结果,并记录在系统报警记录表中。
(二)当发现危急值时,除LIS报警外,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请其复述报告结果,同时将出现危急值结果的患者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被告知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医院统一配发的《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
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临床实验室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进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险值”的建立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检验“危急值”即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
这种“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医院有不同的危急值。
同时,由于检验样本的分析前段并不都能由临床实验室所控制,故有时出现的“危急值”并不是患者的实际检验结果,患者并不相应危急症状,故必须灵活处理。
一般可参考下面的措施进行处理。
1、制定适合各自医院的检验危急值范围:例:K+<3.50mmol/L或K+>5.50mmol/L;Na+<125mmol/L或Na+>155mmol/L;Cl-<90mmol/L或Cl->120mmol/L;Ca2+<1.50mmol/L或Ca2+>3.50mmol/L;Glu<2.50mmol/L或Glu>15.0mmol/L;Urca>15.0mmol/L;ALT>300U/L;HGB<50g/L或HGB >180g/L,WBC<3.0×109/L或WBC>28.0×109/L;PLT<50×109/L;PT>20s;APTT>150s;INR>4.00;抗HA V-1gM阳性;等。
2、临床检验中危急值的处理: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危急值报告及临床意义
危急值报告及临床意义危急值报告是指医学检验科在进行临床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发现患者的检验结果超出临床安全范围或存在危险性,需要及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紧急措施的一种报告方式。
这种报告主要用于及时提醒医生患者的危险程度,以便医生能够快速制定治疗方案或采取措施,及时干预,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第一,危急值报告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严重异常情况。
通过及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可以快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的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过低可能意味着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血压过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危急值报告将这些异常信息及时传递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第二,危急值报告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快速反馈危急值给医生,能够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且在治疗方案中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因忽视重要指标而出现严重后果的发生。
例如,如果患者的肌酸激酶(MB)超过正常范围,医生将意识到患者可能存在心肌梗死的风险,并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从而减少了心肌损伤的程度。
第三,危急值报告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时报告危急值,医生可以及时与患者沟通,解释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建议,使患者能够放心并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和不满。
此外,危急值报告还可以帮助医学实验室监控和改善自身的工作质量。
通过持续关注患者的危急值情况,实验室可以发现自身测试方法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存在潜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实验室管理是否合理。
实验室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操作规范性,减少差错发生,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危急值报告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依据健康人群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 到正常人某一检测指标的分布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 指标值范围。 所有检测项目都有正常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但不是都有 “危急值”,如血脂、抗体、肿瘤标志物等。
二、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报告、接收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接收及处理程序
(1)发现危急值,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2)审核者先根据审核程序,确认当日实验处于正 常状态(仪器、试剂、质控、标本)。 (3)确认出现危急值的标本是否合格,有无其他影 响因素,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的所有非正常因素。 (4)确认该标本危急值的可重现性。 (5)确认危急值是可报告的,在10分钟内电话报告 临床医生或值班护士,并做好电话报告记录。
凝血功能试验
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功能试验--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种凝 血因子缺乏,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最可靠的 过筛试验之一,主要用于发现轻型血友病。其余 内源性因子缺乏或抗凝物质增多也可使APTT延长。 缩短见于DIC、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
(6)门诊急诊患者的检查报告单,应单独保存,患 者或相关人员在领取报告单时,将结果的危急状态告 知领取人,并让领取人签名确认。 (7)对于同一患者,连续的检查结果均达到危急值 时,注意报告每次的异常结果,引起临床医师的充分 重视。 (8)危急值的登记:危急值登记信息至少应包含患 者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报告时间(精确 到分钟)、报告实验室、报告人与接收人全名,接收 人须“回读”危急值。
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PLT)
检验室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室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引言: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检验结果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由于大量的样本和复杂的检验过程,有时会产生一些危急值结果,即病情刻不容缓需要立即处理的结果。
如何及时传递和处理这些危急值,成为一项关键的工作。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室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和提高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1.1目的制定检验室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危急值能够迅速、准确、安全地传递给医疗团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2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检验室工作人员,包括检验师、技术员、报告人员等。
二、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2.1定义危急值是指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处理的检验结果。
2.2分类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将危急值分为不同的级别,一般包括三级别:一级危急值、二级危急值和三级危急值。
一级危急值为病情危急,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采取紧急处理;二级危急值为病情严重,需要尽快通知临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三级危急值为病情较严重,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三、危急值报告的流程管理:3.1检验项目前期准备对于已明确具有危急值定义的检验项目,检验室应确保仪器和试剂的正常运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危急值的监测和识别检验人员需要及时识别并监测危急值结果。
一旦发现危急值,需要立即停止其他工作,并将结果优先处理。
3.3危急值的报告3.4危急值的文档记录和追踪每次发生危急值的情况,检验室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报告时间、通知临床医生的方式等。
同时,需要进行追踪和监测,确保危急值的处理和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四、质量管理和评估:4.1内部审核检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危急值报告的管理制度是否得以有效实施,并及时进行改进。
4.2外部质量评估检验室应积极参加相关质量评估与认证,获得专业机构的认可并及时更新。
4.3性能指标监测检验室应建立相应的性能指标,并通过监测和跟踪,评估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2W<120g/L >2W 80_100 g/L
低限30 g/L
低于45 g/L应输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除外 低于95 g/L应查明 贫血原因
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会影响到危急值的
具体不同界部限门和病人群体应制定合适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
编辑ppt
9
七、我院危急值报告项目、 范围、意义(2012-2-15修订)
白细胞计数 WBC : 参考值(4~10) ×109/L
低限0.5 X109/L
高限30 X109/L
有高度易感染性
可能为白血病 应进行白细胞分类 观察外周血 涂片 进行骨髓检查
.离子钙(nCa): 参考值:1.10~1.35mmol/L
低限: 0.37mmol/L
腕掌痉挛 手足抽搐 低血压 心律失常 心脏停止跳动等
编辑ppt
高限:3.3mmol/L
严重的和持续的 心律功能不良 血液动力的不稳定
16
七、我院危急值报告项目、 范围、意义(2012-2-15修订)
氯(Cl): 参考值:96~110mmol/L
7mmol/L空腹血糖 考虑糖尿病的诊断 加作糖耐量试验 10mmol/L饭后1小时 高度怀疑为糖尿病
编辑ppt
18
七、我院危急值报告项目、 范围、意义(2012-2-15修订)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37℃)
高于 60U/L
高于:300U/L
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
急性肝细胞损伤 : 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 肝性休克 酒精性肝炎 ALT 往往低于此值
检验科危急值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制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医疗管理制度。
它在临床医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准确地评估和报告患者的危急值,能够帮助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现代医学检验科技发达的背景下,各种实验室检测结果能够提供医生对患者疾病状态的评估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然而,有时候一些严重的异常结果,即所谓的危急值,在实验室检测结果中可能出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和通报给医生,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检验科危急值制度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够帮助医院和实验室顺利开展工作,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获得危急值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这样的制度能够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首先,检验科危急值制度需要明确危急值的具体范围和标准。
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特点和临床疾病的紧急性,可以分为不同级别的危急值,比如一级危急值、二级危急值等。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检测结果的数值范围、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危害程度等。
其次,建立危急值的通报和沟通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有危急值出现,相关责任人员需要及时将其通知给医生和护士,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医护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治疗措施。
同时,为了确保及时报告,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危急值的通报和记录。
此外,对于危急值的处理和跟踪也是危急值制度中重要的环节。
医院应建立相应的流程和机制,确保在发现危急值后,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通知医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记录危急值的处理情况等。
同时,要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以期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度。
另外,关于危急值的培训和教育也是必要的。
医院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危急值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通报和沟通的流程、处理和跟踪的方法等。
只有通过了解和熟悉危急值制度,医护人员才能更加准确和快速地响应危急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糖尿病为例,通常健康人参考范围为 3.9~6.1 mmol/L。 当空腹血糖≥7.0 mmol/L,或任何一次血糖≥11.1 mmol/L 时, 应考虑糖尿病的诊断。但当血糖≥22.2 mmol/L 时将产生糖尿 病昏迷,这时必须进行抢救;同样血糖≤2.2 mmol/L,将产 生低血糖休克,也必须立即进行抢救。这样 22.2 mmol/L, 2.2 mmol/L 即为血糖测定的危急值。7.0 mmol/L 或 11.1 mmol/L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阈值,这时临床必须考虑相应的 治疗措施,但还不是危急值。
不同真空管之间血标本互倒 用 EDTA -K2 抗凝的血常规 管的血倒入生化管后测血钾,使血钾异常升高导致假性危急 值。含促凝剂的生化管的血倒入血常规管,有时肉眼未见血 凝块,但血小板出现聚集,检测时未吸取含血小板聚集的部 分导致血小板过低或吸取了含血小板聚集的部分导致血小板 过高而出现假性危急值。
(1)检验科方面:部分检验人员不熟悉危急值,造成漏报、
错报、漏记结果、记录不全;患者信息不详细,电话不畅; 报告与记录时间不一致;分析前和分析中导致的假性危急值 原因未记录。 (2)临床方面:对危急值不重视,接收人员记录不完整, 甚至不记录。部分科室电话报告记录错误;危急值未进行相 应处置;与检验科沟通不畅。 (3)危急值评估不当,设置危急值项目和报告范围不适用, 导致临床对患者未进行危急处理。
危急值的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
不同临床科室的患者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首先评估检 验科的危急值报告范围设置是否适用于这些科,BUN和C r危急值报告范围是否适用于肾内科,PLT及WBC报告 范围是否适用于血液科,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是否适用于肌 萎缩科,危急值报告频率是否过高。
在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 提下,咨询临床专家,结合文献报道,在对本单位危急值项 目的充分数据挖掘分析后,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室、临床工 作效率。 每一次危急值范围的调整均应慎重,是实验室与临床协作 的一个严谨、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调整后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临床随访,以提高工作效率,促 进患者安全。
我国“危急值”的应用历程的3 个阶段:
“危急值”引入与探索阶段 ( 2000—2006年)
“危急值”引入与探索阶段 ( 2000—2006年) 。这一阶段, 危急值管理刚刚引入中国。最早见到的文献是 2005 年武 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张真路等 6 人的文章,2003 年寇丽筠 的文章未检索到。
“危急值”的提出与概念
危急值界限 低值 7.2 20 40 15 2.5 120 80 2.2 45 6.5 160 125 22.2 35.0 高值 7.55 65
标本类型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血清或血浆 全血 全血 全血 血浆 血浆 全血
35~80
2.2~2.9 24~194 0-24 0~40 0~200 120~160 4.0~10.0 100~300 11~14 20~40 50 2.5 20 1.75
530
3.37 600 80 300 600 200 30.0 1000 20 70
阴性 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 阳性
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 被测成分的浓度,临床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的检测水平。 同一个检测指标可分为几个档级的医学决定水平。“危急 值”,是其医学决定水平的一个阈值。
例:血小板计数 1、低于10×109/L 2、低于50×109/L 3、低于100×109/L 4、高于600×109/L 5、高于1000×109/L “危急值”,是其医学决定水平的一个阈值
血清
有些结果虽不能即刻危及患者生命,如患者术前检查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以及高危病区检出高致 病源菌等,对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有警示作用的检验结果 也须作为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类传染病的病原体,血液、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等 标本中发现病原微生物时,抗 HAV-IgM 阳性、Rh(D) 阴性时均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Rh(D)阴性血属于 少见血型,及时报告便于血库及时与血站联系提前预约 备血。
参考值:依据健康人群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正 常人某一检测指标的分布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 值范围。
所有检测项目都有正常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但不是 都有“危急值”,如血脂、抗体、肿瘤标志物等。
二、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报告、接收及处理流程
我院危急值的建立
危急值界限的确认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由医务科组织,医 务科、相关专业科室人员(临床科室、护理部)和检验科 人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确定。危急值项 目和界限确认后医务处备案。
《2007 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受国内政策的影响,危急值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许多医院的管理者、临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对危急值的建立、应用、管理提出了建议,部分医院也在 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危急值的报告等,危急值的研究进入 了新阶段。
“危急值”深入阶段 ( 2011 年至今)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危急值”概念:
“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现时,就意味着患者可能 就会有生命危险,处于生命边缘状态。这种提示生命危险状态 的检验结果才称作危急值(critical value)。另外,国家重大 传染病,反映那些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患者的检验结果, 如H7N9、RH(D)阴性、HIV抗体阳性等。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抢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避免 出现严重后果。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 制度及临床意义
主要内容
危 急 • 制度的建立,报告、接收及处理程序 值 临床意义
概念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概念的提出:
“危急值”(critical value)最早在 1972 年 由美国Lund-berg 教 授提出,同年发表在《美国医学试验观察者》杂志上,如今, 经过各国40 多年的临床实践,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
(10)临床医生或护士,在收到危急值报告后,本着“谁接 收,谁负责”的原则,复述确认后登记,报告人与接收人均 须完整记录危急值报告信息。 (11)接收人立即通知管床(值班)医生,管床(值班)医 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 (12)需要会诊讨论的,管床(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上级 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确定方案,采取措施。 所有处置细节应记录在案。 (13)如果危急值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必须与临床实验室联 系,临床实验室也必须提供咨询服务,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 复查。
“危急值”发展阶段( 2007—2010 年) 危急值在中国医院协会的《2007 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被 提出, 要求“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卫生部下发 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列》中的重要部分。 在国际上,医学实验室质量和管理认可准则(ISO15189) 和美国病理学会(CAP)等管理体系中也有相关内容。
(4)患者个体差异 个别患者的血小板对 EDTA 抗凝剂有依赖性 由于血小 板对 EDTA 抗凝剂的依赖性使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偏低导 致假性危急值。 冷凝集现象:个别患者因含冷凝集素使血小板及红细 胞聚集检测结果可出现明显异常导致假性危急值。
2.实验分析中阶段产生假性危急值的因素 (1)仪器故障 虽在临床标本检测前,对检测系统( 主要包括方法、仪器、 试剂、校正品、质控品、操作程等) 的有效性能进行了验证, 但由于仪器的短暂故障导致吸标本量或试剂量不足在做批量 标本时偶尔出现了个别标本的个别项目的结果异常而导致假 性危急值。
检验科应当积极与临床联系,统计临床在接到危急值之后, 有多少病例采取了相关临床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以保 证每个真正需要的患者得到处理。为此应当对危急值进行定 期重新评估,对相应的报告范围进行调整。
我院危急值报告、接收及处理程序
(1)发现危急值,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2)审核者先根据审核程序,确认当日实验处于正常状态( 仪器、试剂、质控、其他标本)。 (3)确认出现危急值的标本是否合格,有无其他影响因素, 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的所有非正常因素。 (4)确认该标本危急值的可重现性。 (5)确认危急值是可报告的,在10分钟内电话报告临床医生 或值班医生,并做好电话报告记录。 (6)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报告单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在 报告单右侧页眉处加盖“危急值”章。
危急值制度建立的意义
供临床医生对病情危急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 病人意外和严重后果的发生。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 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 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目前我院在危急值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
1.实验分析前阶段产生假性危急值的因素 (1)危急值设置不当 : 因危急值可受患者属性如年龄、性别、种族、耐受性,甚 至地域等影响,由于起初设置危急值时考备不足 : 送检标本的质量可分外在的及内在的两个方面。以血标 本而言,标本溶血、脂血及抗凝血有血凝块等是外在的,是 容易发现的。除此以外,诸如饮食、药物甚至患者的状态都 可以影响检验结果,这是内在的原因,其影响是不易发现的。 如患者输液的静脉采集血液检测,结果可出现高血糖、高血 钾、高钠及高钙血症等假性危急值,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低钾、 低钠、低钙血症及低血红蛋白、低白细胞及低血小板等假性 危急值。
肌酐
总钙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谷丙转氨酶 血淀粉酶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 时间 RH血型 细菌培养及药敏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