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以下是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一览表:1.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然而”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何:①表示疑问,相当于“什么”、“为什么”例:余独穷困乎此时也?②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难道”例:以为且噬己矣,甚恐。

③有时表示动作,相当于“多么”例:二世杀之,何其残也!3.乎: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于”、“在”;“对”、“对于”;“在”、“到”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呢”;“吗”例:安知鸿鹄之志哉?4.或:①表示动作,相当于“有时”、“偶尔”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要是”例:人命或可违,公名不可损。

5.乃: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于是”、“就”;“才”、“这才”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却”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6.岂:①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②表示动作,相当于“而且”、“也”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其:①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吾其还也?②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8.且: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又”、“而且”例:河水清且涟漪。

②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而且”例:且焉置土石。

③表示承接,相当于“然后”、“就”例:且放白鹿青崖间。

9.虽:表示转折,相当于“虽然”、“纵使”例:虽九死其犹未悔。

10.遂:表示结果,相当于“终于”、“到底”例:遂使之行成。

11.谓:表示动作,相当于“告诉”、“对……说”例:谓心到、眼到、口到。

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了”、“已经”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备兵九为备矣。

②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3.焉:①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表示反问,相当于“呢”、“吗”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表示动作,相当于“之”、“的”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高考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高考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1)连词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匈边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通“尔”,你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何况”,用反间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2.何(1)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鸣。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一、而【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

刚得到又失去了。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1)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链接高考】(1)(2020·全国卷Ⅰ)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2)(2020·新高考Ⅰ卷)阉人愤而去。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3)(2020·新高考Ⅱ卷)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2.【何】(1)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 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呵斥。)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小结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小结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整理(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二)何1.疑问代词:(1)“什么、哪里”。

例:大王来何操?(2)“为什么”。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2.副词:程度副词,“多么”。

例:开国何茫然?(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

(3)表凭借,“凭,靠”。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6)表凭借,“按照、依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1)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并且”。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目的关系,“而、用来、来”。

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表因果关系,“因为”。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不译。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一、【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一、用法归纳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高祖以圣武定鼎19、以资政殿学士行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3、木欣欣以向荣24、作《师说》以贻之25、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6、背晋以归梁27、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为一、用法归纳注: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等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古人以俭为美德。

7、霓为衣兮风为马。

8、君既为府吏。

9、十七为君妇。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 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假使”、“ 如果”;有的用于后 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 (《师说》) 相当于“那么”、“ 就”。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 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 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 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 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就”,或不译。 (《捕蛇者说》)
5.乃 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 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 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译为“就”“ 这才”等;也可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 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 背的,可译为“却”“ 竟 (然)”“反而”“ 才”等; 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可译为“才”“ 仅”等。 (《石钟山记》) 兵乃出。(《触龙说赵太 后》)
(《汉书· 高帝纪》) 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 如:旁一蟆,若将跃舞。(《促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武退秦师》) 织》) 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 3.用作动词。相当于“好像”、“似 明……(《岳阳楼记》)
乎”。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 “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 层意思的开头,他转。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 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 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 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汉也这样用。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 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 当于“在这”“从这”等。

最新高考18个虚词归纳

最新高考18个虚词归纳
见孟子》)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
•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 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间也。(《醉翁亭记》)
•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 已后矣。(《捕蛇者说》)
•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三、乎 • (一)语气助词 •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
•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
八骑。(《项羽本纪》)
•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 为“是”“就是”等。 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二)代词
•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 作宾语。
赂秦
•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
•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11、距其院东五里 • 12、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 15、其皆出于此乎? •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文言文18个虚词归纳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归纳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归纳整理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非常广泛,而常用的虚词数量并不局限于18个。

然而,为了简化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最常见的虚词进行归纳整理。

以下是文言文中的18个常见虚词及其基本用法的归纳:1.之:·用作代词,表示“他”、“她”、“它”或“这”、“那”。

·用作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修饰关系。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用作动词,表示“去”、“到”等意义。

2.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处所、时间等。

·用作助词,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

3.者:·用作代词,表示“……的人”、“……的事物”。

·用作助词,表示提顿,引出下文。

4.所:·与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事物”、“所……的人”。

5.以:·用作介词,表示工具、凭借、原因等。

·用作连词,表示目的、结果等。

6.而:·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

7.则:·用作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因果等关系。

8.乃:·用作副词,表示转折、承接等关系。

9.且:·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并列、选择等关系。

·用作副词,表示暂且、将要等意义。

10.于:·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等。

11.或:·用作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者”。

·用作副词,表示有时、或许等意义。

12.虽:·用作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

13.然:·用作代词,表示“这样”、“如此”。

·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4.与:·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

·用作介词,表示对象、共同行动者等。

15.因:·用作介词,表示原因、依据等。

·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一、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1、疑问代词(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子何恃而往?(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2、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如太行王屋何?(2)“何以”,即“以何”。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4、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乎1、语气助词(1)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如:欲安所归乎?壮士,能复饮乎?(2)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乃1、副词(1)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

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其1、代词(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副词(1)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2)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连词(1)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2)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4、助词,作形容词词尾。

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且1、连词(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不出,火且尽。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七、若1、代词(1)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如:更若役,复若赋。

若入前为寿。

(2)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2、连词(1)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

如: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2)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以“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动词,“像”“好像”。

如:若水之归下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八、所1、助词(1)组成“所”字结构。

后面必须跟动词,如不是动词则要活用为动词。

相当于“……的”。

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如:置人所缯鱼腹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组成“为……所……”表被动。

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3、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表原因。

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表凭借、手段、目的。

译为“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名词。

译为“处所”“地方”。

如:某所,尔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九、与1、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如:且与府吏要。

秦伯说,与郑人盟。

(2)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如:吾与徐公孰美。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连词,边接并列成分。

如:今秦之与齐犹齐之与鲁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入与非常也。

3、语气助词,通假字,同“欤”。

如:王庶几无疾病矣与。

无乃尔是过也。

4、动词,译为“给予、结交、参加、赞许、亲附”如:蹇叔之子与师。

失其所与,不智。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

十、于1、介词(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形容词之后,表比较。

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词缀,嵌在动词之前,构成双音节词,不译。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十一、为1、介词,读四声。

(1)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君翻作《琵琶行》公为我献之。

(3)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被动关系。

可译为“被”。

如:恐为操所破。

2、助词。

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以伐为?3、动词,“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十二、焉1、助词(1)语气助词。

A、陈述语气,可不译。

如:于是余有叹焉。

B、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C、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

2、代词(1)人称代词,一般代物,作第三人称,可译为“它”。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则将焉用彼相矣。

3、兼词(1)用作“于此”“于是”。

如:青麻头伏焉。

风雨兴焉。

(2)用作“于之”。

如:使皇武子辞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因1、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我欲因之梦吴越。

2、连词(1)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府吏闻此便,因求假暂归。

(2)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十四、也语气助词(1)表示判断语气。

如: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表示肯定语气。

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表示疑问语气。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矣,何以能鼓乐也。

缚者何为者也?(4)表示感叹语气。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能鼓乐也。

(5)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6)表示祈使语气。

如:勿从俱死也!(7)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五、以1、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

等。

如:余船以次俱进。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提宾作用。

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

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