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版-关于有效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小学教学论文:《关于高效课堂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小学教学论文:《关于高效课堂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问题一:高效课堂理论如何转化成教育生产力?【引导案例】一道题讲八遍学生不会单元检测结束了,我们总能看到有的老师拿着一张试卷对着某个学生横加指责:“这道题我都讲八遍了你还不会?”言外之意,“你怎么这么苯!”【核心问题】一道题,一个老师讲八遍学生不会,那到底是谁的错呢?天天说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理论也已融进我们的意识形态,为什么理论不能快速地转变成教育生产力?【观点分析】我们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会,听取名师或身边的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知道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知道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有效的情景中学习;知道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又最缺少这些呢?认知科学规律显示,人熟悉了一些理论知识后,这些理论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初期以静止的知识点的形式储存,如果不运用,不和自己的实践产生联系,这些理论熟悉了也没什么价值不说,过一段时间还会忘记。
而一旦这些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践发生碰撞,静止的知识点很有可能转化成实践性知识。
这种实践性知识就能和日常的备课、上课产生联系了。
在不断地和实践产生联系后,这些实践性知识又会发生变形,转变成人的价值观念。
这时候,价值观就能时时处处地指导人的行动了。
这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经常提到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的缘故之一。
但是,静止的知识点转变成人的价值观的过程,需要人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一种理论。
面对高效课堂理论,也存在这一基本的认知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我感觉就是一些老师没有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这些理论。
只是熟悉了这些理论,却不让这些理论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联系,我们不去尝试,或者说不去系统地尝试,或者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理论永远转化不成生产力。
(教师提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困惑。
)【解决策略】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高效课堂这一学术事物和日常课堂教学。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讲解共75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问 题的思考讲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必须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掌握,思维能力是否得以提升,情感态度是否得以发展等。
而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优效的课堂是广大教师的理想和追求。
然而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教和学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时有发生。
下面结合笔者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关联度越大,就越有利于新知的学习,已有认知经验被激活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有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百分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在以前已系统学习了分数,掌握了通分、约分等知识,因而这节课笔者从分数的教学入手。
先出示三位同学进行投篮投中的次数分别为16次、13次、30次,学生经过分析认识到不能比较出谁投得准。
接着又出示了投篮次数的数据分别为25次、20次、50次。
再接着进入一个关键问题: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经过通分之后得出64/100、65/100、60/100。
经过这一气呵成的教学,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之后的便捷性、可比性。
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百分数,这样的引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百分数的出现自然、流畅,便于比较。
学生感到百分数确实是学习数学的好伙伴,而且充分认识到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为百分数的引入搭建了平台,教学实效性是很强的。
二、精心设计提问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问题,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
而有时教师的提问毫无价值,没有思维含量,学生要么不知怎么回答,要么不经思考就容易回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关于有效教学的三个疑问
关于有效教学的三个疑问作者:卢锋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3期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普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一些过分追求“五彩缤纷”甚至是“光怪陆离”的观赏性、非常态的公开课,又让普通教师感到十分迷茫,他们的“鲜艳”使普通教师感到望尘莫及,高不可攀。
笔者认为,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坚持实践新课程理念,上好每一天的常态课,无需过分“装饰”常态课,不要被形式占据主角,不要被他人占据头脑,努力追求如何让学生学习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教材你读懂了吗?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偏颇,对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误导。
一些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教材分析,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那么即使你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你的教学设计再巧妙,也难以达到教材编写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因此,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沉到教材里去,要反反复复推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编者的意图,究竟让学生学到什么?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圆的面积”部分的教学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以往的“割圆成方”之前,添加了估算圆面积的环节,这样教学,能使学生在剪拼推理之前,对圆的面积的范围有一个大致的认定,为接下来的学习降低了思维难度,同时也与圆的周长的研究相互呼应,让学生对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间的函数关系也有了更深刻形象的理解。
学习的目标明确了,就要根据目标,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设计教学环节时不仅要想清楚一节课设计几个教学环节,如何做,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理论根据是什么?更要考虑课堂效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流程必须清清楚楚,学生学起来心中才会明明白白,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有所收获。
王小英-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共75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王小英-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的思考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周六听了XX老师的讲座,上午关于有效教学,下午关于本解读,我梳理了一下,觉得可以这样看,本解读是有效教学开展的一个前提条,当你的出发点,立足点正确,才有可能开展正确的行动,如果出发点有误,那么达成的目标偏离就会越越远。
对一篇本的解读,确实是多角度多视点,但是所有的角度视点都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这个合理,是语专业的合理。
只有这样,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才是正确的,据此开展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
以上是教学有效的基础。
作为判定依据说,可能会有好多个,我说自己感觉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学生的习得。
实际上习得这个标准,也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作为各种要素存在。
教学的有效性上,习得显得更加的突出。
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让学生有收获,有成长。
单位时间内学生习得越多,层次越高,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
所以,围绕习得这个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在前根据本、学情设计好的,我们光从教案上也可以做一定的判断,说这个目标制定的是否有效。
但是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预设不一致的情况。
预设的层次学生无法生成企及,是否临时降低要求,让学生在低层次上达成?又或者学生程度太好,一上就突破了教学的预设,直接到达高层次的生成,那么是不是应该临时把目标调高?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学生最终生成的是高还是低,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是他在这节上收获到的,习得的。
这才是这节的教学目标。
预设的目标,很可能只是本解读之后的目标。
所以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判定,是要根据学生最终习得确定的。
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一说起教学手段,下意识的联系到多媒体,其实还有很多方面,不展开了。
多媒体确实成为了主要教学手段了,但是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有时候多媒体呈现的内容甚至冲淡了堂的主题。
教学手段的有效,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效果确定。
同一个问题,用一种手段,可能花三分钟,让少部分学生明白,换一种手段,可能花五分钟让大部分学生明白,你说那一种有效?还是要以学生的习得判断。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不过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作者认为,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教师拥有有效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一、有效教学的含义(一)什么是“有效”,什么是“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动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水准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水准,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
假如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所以,有效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王小英有效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有效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对于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她认为这是实施有效
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目标能够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明确教师需要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
针对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强调教师在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她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
她主张教师应善于协调,科学地安排时间,同时具备对课堂纪律的
有效监督和管理能力,使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她主张教师应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
尝试、勇于实践,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学
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她对于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主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强调教师在有效教学中应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但如果撇开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局限于课堂教学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弄不清什么是真实有效或虚假有效,只盯着提高考试成绩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忽视基础教育教学的评价观、实践观的转变,试图以某种模式或方法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此的探索就有些简单、有些偏狭、有些肤浅了。
为此,本文就与此相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尝试进行些思考与辨析。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缺失了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个课堂教学问题,还是个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基础教育中的教学问题。
大家都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热衷于建构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这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但我们追求的有效究竟是以谁为本?是以哪个范畴中的哪些谁为本?是以哪个范畴中的哪些质量指标为依据?如果这些问题不清楚,就不能不让人疑问,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是否缺失了基础教育的这个基本前提?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关注教师如何建构有效课堂、如何实施有效的教是不够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是否有效。
这在理论上不是问题,我们不缺少以学生为本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却很是个问题,我们太缺少从学的立场看教学的实践了。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主要是评教,还习惯于依据教的预设来评学,很少有人依据学生的需要或者感受评价教学。
譬如我们观摩课堂教学就主要是观摩教,很少有人会面向学生听课,我们习惯于依据教与教的切磋来猜测学,评课从来就是教与教的事,很少有人会认真倾听学生怎么说,我们有意无意地就会忽视学生,他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了教、领悟了教、收获了教。
即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的有效,那么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只关注部分学生学得有效依然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是否学得有效。
这就不只是那些要参加高考或中考的学生学得有效,还有那些考职业技术学校的、适龄者成为工人、农民、农民工的学生也学得有效;不只是那些优势群体的学生学得有效,还有那些弱势群体的学生也学得有效。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增强 教师心理素质。
实践经验分享交流活动组织
教学观摩活动
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
教学案例分享会
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教育教学研讨会
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提升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及时反馈策略部署
制定反馈计划
教师应在课前制定好反馈计划, 明确反馈的时间、方式和内容,
确保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多样化反馈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口头反馈、书面反馈 、网络反馈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 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反馈 方式。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能 力。
它强调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 展,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有效教学特点
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
求。
学生的主体地位
及时反馈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他们 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鼓励他
们继续努力。
提供选择
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 式。
合作与分享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促进彼 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 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5
评价方式与反馈机制完善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对于有效教课的思虑跟着课程改革的不停深入,各地在规范办学行为,严禁学校节假日补课,减少学生负担,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方面抓得愈来愈紧。
在这类局势下,探究怎样挣脱纯真靠加班加点熬出的教课质量,推行有效教课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正是鉴于这一背景对教课的有效性作一思虑。
一、有效教课的内涵研究有效教课(也称教课有效性)第一要搞清它的内涵,这是前提条件。
有效教课重申的是“有效”两字,其内涵起码包含三个方面:( 1)教课成效:有没有完成教课目的或许完成教课目的的程度,也可用教课的加工能力或许学生的提高幅度和成长程度来描绘;(2)教课效率:单位时间的教课成效,相同的成效使用的教课时间越少,教课效率越高,有效性也就越高;( 3)教课效益:单位教课成本上的教课成效,它反应的是教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教课有效性的核心内容。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既是我们提升教课有效性的门路,也是我们评论教课有效性的指标,所以明确它是十分重要的。
二、有效教课的实行原则一是研究性原则。
有效教课一定是带着研究意识展开的教课,把教课工作放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与教法,研究学生与学法、考试与考法。
二是系统性原则。
进行有效教课不可以违反教课的系统性原则,在教课方案和实行时要充足考虑教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针对性原则。
教课的针对性一定是针对教课过程中的各样问题,它是教课有效性的核心,能使我们的教课拥有目标性,防止无的放矢,提升教课效益。
四是合作性原则。
有效教课是一种重申人际交流、理解和互动的合作性教课,它离不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合作。
五是时效性原则。
简单讲就是做事要合时、实时和准时。
此刻好多学校和教师喜爱采纳补课加班等疲惫战术、题海战术,就是教课上缺乏时效性的一种表现,到头来教课成效常常是事半功倍。
六是连续性原则。
这是赐教课过程中教课举措的连续性、长久性和稳固性。
任何一种好的教课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一定坚持一段时间,等到习惯成自然、勤能补拙后才能收到显然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王小英
一、什么是儿童?
二、教师的“教”等于学生的“学”吗?
三、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四、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完整性
五、有效教学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
六、走向教学的最高境界
现代教育之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指出了该书的主要目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一书中写到:我们的生本教育的改革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即“教少学多”。
一、什么是儿童?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什么是儿童,无知;什么是儿童,需要教训。
”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
“儿童从远古走来”。
在他们的后面是人类几十万年进化发展的历史。
尊师爱生→师生互尊互爱
教师应该由灌输者、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 …
二、教师的“教”等于学生的“学”吗?
(从S—R到S—O—R)
行为主义
建构主义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人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经验。
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可能对我们的教学影响更大,如果把鱼看成是教学对象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
那么鱼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牛,或者说他说认识到的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这时,他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的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菜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至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一个大大的鱼身子,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还有大大的乳房,嘴里吃着青草。
)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三点启示:
1、人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经验
2、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
3、教师的教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
A
121314
C
三、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在教学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中,毫无疑问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最基本的要素。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
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即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的有机结合。
当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
有效性的隐喻——穿越玉米地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比什么?
第一,比谁穿得快(速度)。
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
第二,比谁掰的玉米多(效益-有效性的核心的指标)。
你第一个跑到目的地,可是却两手空空,那也不行。
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有效性一般就是指这两个指标了——谁跑得最快、谁掰的玉米最多——这就是有效了。
但是,现在企业不这样认为了。
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是安全!就是说在掰玉米的过程当中,玉米的叶子可能会刮破你的皮肤,所以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
这三个指标:速度、收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
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学习速度即学习效率(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可以用两个词描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词是伴随。
这个“伴随”讲的就是一种状态,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词叫“生发”。
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蛮有价值,心理学把前面叫作“过程兴趣”,这叫做“结果兴趣”。
他可能对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对学习结果感兴趣,这个就是生发出来的兴趣。
伴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那么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四、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人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既是客观现实,也是教育的起点。
对“人”字结构的解读
脑
心人身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 。
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时,深有感触地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心”比“德”更宽泛,包括品德、情感、性格、意志、理想与信念等。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身”与“心”为树根,“脑”则为花果。
只重视花果的催生—脑的开发,忽略根的滋养—身、心健康(大健康观),
人才之树迟早要腐烂、衰败。
教育是“育人”,并非“制器”。
忘记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它要使人成为人。
说到底,教育要给人颁发的唯一一张证书就是‘成人’的证书!它要界定人,安顿人!”(2002,鲁洁)
五、有效教学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
就教育而言,“效果”是依据客体标准对主体发展状态的描述,而“结果”是主体本身发展的终结状态,同外部标准无关。
“效果”(阶段性)指某一时段教学活动的绩效,而“结果”(终端性)指较长时期教育的终结状态。
有效教学是就整个教育阶段而言,指教育终端的结果符合教育预期的情况。
在今天的实际语境中,有效教学指的是一堂堂课堂教学的方式。
即有效教学已经从整个教育教学结果的思考中逃逸出来,局限于每个课堂或小阶段的结算。
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对于教育的整体思考,而是面对在教育过程的分割中的效果考察了,效果与结果分离了。
满堂灌的本质在于否弃生命的能动性,而不少“有效教学”以它对短期效果的追求,同样走进了压抑和否弃生命的境地。
教育应当尊重作为完整的人的对象,至少让完整的人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静待花开是对人和教育的一种理性。
等到春暖花开,我们得到了最终与结果相吻合的最大效果,这是视野更加宽广的“有效”!
【郭思乐:“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教育研究》,2011(2)】
六、走向教学的最高境界(认知层面)
教师教学需要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第二境界授人以渔;第三境界悟其渔识(吴永军《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授人以鱼是教学的第一境界。
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培养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和能力不是割裂的。
授人以渔是教学的第二境界。
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是给学生一杯水。
授人以渔,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这样学生就有喝不完的水。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这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
一段话,他十分形象的指出了鱼、渔、渔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第一境界就是直接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二境界是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三境界是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将来遇到新问题可采取的方法转化,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识。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是教师从给学生水,到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最终使学生形成寻找水资源的见识,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三重境界是我们教学的必经过程,是教学的三个阶段。
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有所跳越。
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师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
优秀的教师不只是刺激学生的头脑,还触及学生的心灵。
教育是引出、是唤醒、是激活。
大师之大,大在其人格魅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