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以及各科内容7

合集下载

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奇经八脉的名称.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十二经别要点:.十二经别的分布.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六: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七:十二皮部要点:.十二皮部的分布.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诊断方面.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内科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内科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内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堵塞性肺疾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治疗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肺炎要点:1.概述(1)概念(2)分类2.肺炎链球菌肺炎(1)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页/共11页(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3.肺炎支原体肺炎(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病因2.病理与分类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其次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临床表现2.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要点:第2页/共11页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分类2.发生气制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过早搏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2.阵发性心动过速(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3.心房抖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房室传导阻滞(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细目七:心脏瓣膜病要点:第3页/共11页1.二尖瓣狭窄(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并发症(5)治疗2.二尖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3.主动脉瓣狭窄(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急因素2.临床分型细目十:心绞痛第4页/共11页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胃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消化性溃疡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并发症5.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细目三:胃癌要点:1.病因第5页/共11页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细目四: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第6页/共11页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尿路感染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慢性肾衰竭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急性白血病要点:第7页/共11页1.病因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白细胞削减症要点:1.概念2.病因与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糖尿病要点:1.概念与分类2.病因与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并发症5.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第8页/共11页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病因(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七单元结缔组织病细目一:类风湿关节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癫痫要点:1.病因2.分类与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二:脑梗死要点:第9页/共11页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脑出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细目一: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獐死要点:1.概念2.病因3.诊断4.心肺复苏细目二:休克要点:1.概念2.病因与分类3.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细目三:上消化道出血第10页/共11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大纲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大纲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是指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备运用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常见病的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内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知识、经络、脏腑、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

2.中医诊断学:包括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和技巧。

3.中医方剂学:包括中医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组成、功效、运用等。

4.中医针灸学:包括针灸的基本理论、针灸穴位的选取、针刺技巧等。

5.中医诊疗技能:包括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技巧。

二、考试要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具备熟练的中医诊断技能,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准确诊断疾病。

3.熟悉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和运用,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用中医方剂。

4.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准确选取针灸穴位,施行针刺治疗。

5.熟悉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进行常见病的预防、保健。

三、执业范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执业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2.中医常见病的预防、保健。

3.中医药的常见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4.针灸的常见病的治疗。

5.中医药的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四、职业发展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作为中医临床工作的基础岗位,具有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1.进一步深造: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中医医师或中医专家。

2.开设诊所: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开设中医诊所,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3.医疗机构工作: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4.中医药科研:可以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四:肺炎要点:.概述()概念()分类.肺炎链球菌肺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病因•病理与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惫竭1.WE二病理生理3 •临床分型4心功能分圾细目二:慢性心力衰蝎要点:I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忌其他检査M诊斷豈鉴别诊断4一治疗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要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分类•发生机制.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过早搏动()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心房颤动()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房室传导阻滞()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细目七:心脏瓣膜病要点:.二尖瓣狭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危险因素.临床分型细目十:心绞痛要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冒炎宴点I1.病因与发病机制M临床表现4 一实验室检査及其他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二:消化性淒疡宰占*.J-d_ x、、、■1病因与炭病机制2:病理工临床耒现4讲发症5强室检査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工治疗细目三:胃癌要点: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细目四:溃疡性结肠炎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五:肝硬化要点:.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二:尿路感染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三:慢性肾衰竭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类实践技能考试内容要求及操作方式一、考试内容要求(一)临床技能1.临床诊断能力(1)中医四诊的方法、内容及运用技巧;(2)西医常规体格检查的方法、内容及运用技巧;(3)常规辅助检查的运用指征及临床意义,包括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常用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急性心肌缺血、典型心肌梗死等),X线检查(正常胸片、肺炎、气胸、腹部平片等);(4)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包括病名、证型)、西医诊断及中医类证鉴别能力。

2.辨证论治能力(1)根据四诊检查结果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2)治则、治法的准确性;(3)选方、用药(包括选穴、手法等)的准确性、合理性;(4)诊疗计划的合理性。

3.病历书写能力(1)病历书写规范,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2000年版)有关要求;(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重点突出,医学术语运用规范;(3)病案内容客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

4.常见病证的诊断、类证鉴别及辨证论治1.感冒2.咳嗽3.肺痈4.哮证5.喘证6.胸痹(心痛)7.心悸8.血证9.不寐10.郁证11.胃痛12.呕吐13.泄泻14.痢疾15.腹痛16.便秘17.水肿18.腰痛19.淋证20.消渴21.胁痛22.黄疸23.眩晕24.头痛25.中风26.痹证27.肠痈28.崩漏29.肺炎喘嗽30.小儿泄泻5.常见病种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哮喘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5.充血性心力衰竭6.糖尿病7.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8.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9.高血压病10.脑血栓形成、脑出血1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12.消化性溃疡13.细菌性痢疾14.急性胰腺炎15.胆囊炎16.乙型病毒性肝炎17.缺铁性贫血18.风湿热19.类风湿性关节炎20.急性阑尾炎2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小儿腹泻6.辅助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心电图:a.正常心电图b.室性期前收缩c.窦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缓e.心房纤颤f.急性心肌缺血g.典型心肌梗死(2)X线片:a.正常胸部正位片b.肺炎c.气胸d.正常腹部平片(3)实验室检查结果:a.血、尿、大便常规b.血清钾、钠、氯、钙c.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d.血糖e.肝功能f.肾功能(二)基本操作1.体格检查;2.中医望诊、闻诊、切诊、针灸、推拿等技术操作;3.基本心肺复苏术;4.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穿脱手术衣)。

中医执业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考试大纲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内容体系,主要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知识、诊断技能和中药、针灸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大纲的一些主要部分:
1. 中医学基础理论: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等。

2. 中药与方剂:要求考生掌握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症等,以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病症等。

3. 针灸学:要求考生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包括经络、穴位、针灸方法等。

4. 中医临床医学: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

5. 诊断技能:要求考生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

总体来说,中医执业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中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中药和方剂知识,以及针灸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是指导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难度和要求,对于考生备考和复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致的大纲:
一、中医基础理论:
1.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

2.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知识。

4. 病因病机理论的基本知识。

二、中医诊断学:
1。

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3. 中医病名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4. 中医诊断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三、中医治疗学:
1. 中药的基本知识和药性理论。

2. 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3. 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 食疗养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5. 中医保健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四、中医临床学:
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3.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4.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5. 中医五官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医学综合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医学综合考试)

一、考试目的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试,选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学人才。

二、考试内容
1. 基础医学部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临床医学部分: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 公共卫生学部分: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三、考试形式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非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地点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安排。

五、考试合格标准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60%,非选择题占40%。

考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六、考试复习与辅导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会组织培训课程和辅导资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和辅导材料。

同时,考生还可以参加模拟考试和历年真题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共十四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共十四科)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共十四科)(一)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5.阴阳的转化6.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与胜复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心、肺、脾、肝、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2肺与脾、肝、肾的关系 3.肝与脾、肾的关系 4.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3.五脏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五脏的外华 5.五脏与五时的关系第六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大肠、膀胱的生理功能4.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七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五脏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神的基本概念2.神的生成3.神的功能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九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 3.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的病证特点细目八:结石要点:1.结石的概念2.结石的形成 3.结石的致病特点第十一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 3.伏而后发4.继发 5.合病与并病6.复发第十二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 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1.风气内动 2.寒从中生3.湿浊内生4.津伤化燥5.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成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第十三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6.三因制宜(二)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第二单元问诊细目一: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问汗要点: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细目三: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问头身胸腹要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细目八: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意义细目九: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意义2.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意义第三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2.神乱的常见表现及医学教育网整理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3.望色十法的具体内容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面肿及口眼歪斜的临床意义3.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手足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水疱的内容及临床意义3.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要点:1.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 2.观察呕吐物的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要点:舌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4.舌诊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太息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 2.切脉指法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特点 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浮、散、芤、革脉要点:1.脉象特征及类比2.临床意义(同细目四~细目十二)细目四:沉、伏、牢脉细目五:迟、缓脉细目六:数、疾脉细目七:虚、实脉细目八:洪、大、长脉细目九:细、濡、弱、微、短脉细目十:滑、涩、动脉细目十一:弦、紧脉细目十二:结、代、促脉细目十三:诊小儿脉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与错杂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细目一:六淫辨证要点: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细目二:阴阳虚损辨证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三:气虚类证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虚不固证、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血虚类证辨证要点:血虚证、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五:气滞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六:血病其他证辨证要点: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七:气血同病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细目八:津液类证辨证要点: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九:情志证辨证要点:喜证、怒证、悲恐证、忧思证的临床表现第十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中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比较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比较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三:脾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腑病辨证要点: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肠热腑实、肠道津亏证、.肠道湿热、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七:脏腑兼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一:太阳病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经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发病机理、临床表现3.太阳腑证(太阳蓄水、太阳蓄血)发病机理、临床表现4.太阳蓄水、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阳明病证要点: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细目三:少阳病证要点: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证、少阳兼证临床表现细目四:太阴病证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临床表现细目五:少阴病证要点:1.少阴病提纲 2.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细目六:厥阴病证要点:1.厥阴病提纲 2.厥阴寒热错杂证、厥阴寒证、厥阴热证临床表现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第十二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细目一:卫分证要点:1.风热犯卫证临床表现 2.燥热犯卫证临床表现细目二:气分证要点:1.肺热炽盛证、燥热犯肺证临床表现、热扰胸膈证临床表现细目三:营分证要点:1.热灼营阴证临床表现 2.热陷心包证临床表现细目四:血分证要点:血分证候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第十三单元三焦辨证细目一:上焦病证要点:上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细目二:中焦病证要点:中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细目三:下焦病证要点:下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三)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概念和意义要点:1.中药配伍的概念2.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1.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2.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1.“十八反”的内容 2.“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 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中药剂量的含义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2.服药时间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细辛、辛夷、藁本、苍耳子3.下列药物的用法: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香薷、细辛、苍耳子5.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蔓荆子、升麻3.下列药物的功效:淡豆豉4.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桑叶、柴胡、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薄荷、牛蒡子6.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2.清热药的配伍方法3.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3.下列药物的用法:石膏、栀子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石膏、知母、栀子5.石膏与知母、芦根与天花粉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功效:秦皮、白鲜皮4.下列药物的用法:黄芩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6.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板蓝根、青黛、贯众、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熊胆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穿心莲、青黛、鸦胆子、熊胆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射干、山豆根、鸦胆子6.金银花与连翘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草、水牛角3.下列药物的用法:紫草、水牛角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 5.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 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3.下列药物的用法使用注意:青蒿4.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攻下药、润下药与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临床应用2.泻下药的配伍方法3.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芒硝 2.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芒硝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5.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润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火麻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甘遂、牵牛子 2.下列药物的功效:大戟、芫花、巴豆 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第八单元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祛风湿药的配伍方法2.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独活、蕲蛇、木瓜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3.下列药物的用法:川乌、蕲蛇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乌5.羌活与独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秦艽、防己 2.下列药物的功效:豨莶草、络石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豨莶草、雷公藤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防己、雷公藤5.秦艽与防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脊4.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化湿药的配伍方法3.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草果4.下列药物的用法:砂仁、豆蔻5.苍术与厚朴、砂仁与豆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利水渗湿药的配伍方法3.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泽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3.下列药物的用法:薏苡仁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香加皮5. 茯苓与猪苓、茯苓与薏苡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通草、瞿麦、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5.车前子与滑石等相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3.大黄与虎杖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温里药的配伍方法3.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丁香、花椒3.下列药物的功效:高良姜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6.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理气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2.理气药的配伍方法3.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木香、香附、薤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沉香、川楝子、乌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荔枝核、佛手、柿蒂4.下列药物的用法:木香、沉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沉香、川楝子、薤白6.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三单元消食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消食药的配伍方法。

2023年全国中医药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中医药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中医药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2023年全国中医药执业医师考试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考试之一,旨在评估考生的中医药执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本次考试将依据以下大纲进行设置,涵盖中医药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与基础知识等方面。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中医药理论1.1 中医基本理论1.2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1.3 中医诊断学1.4 中医治疗学2. 方剂学2.1 方剂基础知识2.2 方剂应用与疗效评价3. 中医诊断学3.1 中医四诊合参3.2 中医辨证施治4. 中医治疗学4.1 针灸理论与基本技能4.2 中医推拿按摩理论与基本技能4.3 中医内科治疗学4.4 中医外科治疗学5. 中西医结合与基础知识5.1 中西医结合理论5.2 中西医结合诊断学5.3 中西医结合治疗学5.4 中医药基础知识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取计算机化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释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限制为180分钟。

四、考试要求1. 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能够准确理解中医理论,并能运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2. 考生需要对方剂学有所了解,包括方剂的基本知识、应用方法及疗效评价等。

3.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和辨证施治等工作。

4.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针灸、推拿按摩等基本技能,了解中医内科和外科治疗学的基本原理。

5. 考生对中西医结合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6.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药物学、中医学史等方面的内容。

五、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和填空题采取计分方式,每题得分相等。

2. 解释题依据答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条理性进行评分。

3. 案例分析题评分依据考生对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六、考试准备建议1. 考生要充分了解考试大纲,确定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应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升对中医药理论的应用能力。

24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4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4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是指在中医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临床医疗、中医预
防保健、中医科研和中医教学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中医执业医师需
要通过一定的考试来获取执业资格,而考试的内容和要求通常由相
关部门发布的大纲来规定。

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中医执业医师的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的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经络穴位、五脏六腑
等内容,要求考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有扎实的掌握。

2. 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脉诊、舌诊等
诊断方法,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进行临床诊断。

3.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内、外、妇、儿、针灸、推拿、药
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要求考生对中医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有全
面的了解。

4. 中医临床实践,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
医理论进行临床实践,包括辨证论治、方药运用等内容。

5. 医德医风,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够遵守医德规范,尊重患者,勤勉敬业,恪守职业道德。

总的来说,中医执业医师的大纲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临床
实践技能以及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执医考试大纲

中医执医考试大纲

中医执医考试大纲
一、基本常识
1、中医的历史和发展
2、传统中医体系和现代中医体系的介绍
3、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说、气血津液、精气神、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
二、中医诊断学
1、望诊:面色、舌象、肢体等
2、闻诊:气味、声音等
3、问诊:了解患者病史、体察症状等
4、切诊:脉搏的特征、切诊方法和术语等
三、中医治疗学
1、中药治疗:中药的基本理论和配伍原则、汤剂制法等;常
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2、针灸治疗: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常用的针灸手法
和穴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等
3、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常见疾病的推拿
治疗方法等
4、其他治疗方法:如艾灸、拔罐、气功等
四、中医药学
1、中药基础理论:经典中药学、药物理论、药性对应等
2、中药鉴别学:对各种中药材进行形态、归经、品质等方面
的鉴定
3、中药制剂学:中药煎剂、浓缩丸剂、散剂等中药制剂的配
制和制备方法
4、中药贮藏和保管:如何储存、保管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五、中医保健学
1、中医养生: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实践、中医养生保健常识等
2、中医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
和治疗方法。

3、中医体育:传统健身功法、调理身心、养生锻炼等。

六、医学伦理和法律
1、医德与医风
2、医疗纠纷的处理和预防
3、中医执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七、中医药文化和外语
1、中医药文化常识
2、相关外语知识:中英文医学术语、专业英语阅读理解等。

2024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4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4中医执业医师大纲中医执业医师大纲是指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纲和要求。

它规定了考试的科目、内容、考核方式等重要信息,是考生备考和参加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围绕2024中医执业医师大纲展开详细介绍。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综合知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综合知识部分包括中医文化、医学伦理学、中医药法律法规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和理论体系等。

此外,医学伦理学是中医执业医师必备的知识,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中医药法律法规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药法、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等法规,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法规的内容和要求,确保自己的执业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医病证学等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执业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考生需要掌握中医的四诊合参方法,学会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准确判断病人的病情。

中医病证学是中医执业医师的核心知识,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中医病证的分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等,能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临床实践部分是考核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中医诊断、方剂选用、针灸治疗等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临床实践,熟练掌握中医的诊疗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能够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

方剂选用是中医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病症对应的方剂,掌握方剂的组成和用法用量等。

针灸治疗是中医执业医师的一项重要技能,考生需要学会常用的针灸手法和穴位选用,能够熟练地进行针灸治疗。

除了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中医执业医师大纲还要求考生具备中医药学、中医保健学、中医针灸学、中医推拿学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寒饮停胃证与寒滞胃肠证的区别:前者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

后者腹痛剧烈,兼有肠道症状。

51、食滞胃肠证与胃肠气滞证的区别:前者厌食、脘腹胀痛、呕吐得减,矢气臭秽,脉滑。

后者疼痛走窜不定,时重时缓,脉弦。

52、肠热腑实证:又名…阳明腑实证‟,临床以…肠燥便秘‟或…热结旁流‟为特异症状。

53、肠燥津亏证:以津液亏虚;大便燥结为主要表现,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数。

54、肠道湿热证:里急后重、便后不爽为主要临床特征。

55、膀胱湿热证:小便频急;色黄;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6、胆郁痰扰证:惊悸;烦躁;胁胀;眩晕;口苦;舌红苔滑腻,脉弦。

十一、相兼证:
1、心肾不交证:上有心火亢盛;下有肾水不化,即:心火不能下延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故曰心肾不交。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一书中的概念释为:心与肾的阴液虚亏,阳气偏亢。

实属谬论。

P110]
2、心肾阳虚证:具有心阳虚与肾阳虚的两组症状。

3、心肺气虚证:以宗气不足为主要特征,…心悸‟…胸闷‟…气短‟为临床主要症状。

舌淡苔薄,脉弱。

4、心脾气虚证与心脾血虚证的区别:前者以气虚摄纳不足,运化不利为主要表现,后者以心神失养为主要表现。

两证合并可称为…心脾两虚证‟,既出现消化异常,同见心神失养症状。

5、心肝血虚证:心悸;多梦;眩晕;肢麻;舌淡,脉细为主要临床症状。

6、脾肺气虚证:…纳少;便溏;‟与…气短;咳喘‟两组症状同见。

7、肺肾气虚证:(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呼吸表浅‟为主要症状,兼见两脏气虚的各自表现。

8、肺肾阴虚证:…干咳少痰‟;…骨蒸潮热‟;…腰膝酸软‟并见。

9、肝火犯肺证:(木火刑金证)…急躁易怒‟与…咳嗽阵作‟并见,伴随…口苦‟;脉弦。

10、肝胆湿热证:口干口苦;两胁胀痛为主要特征,重症表现为身目黄染。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11、肝经湿热下注证:多见二阴病症。

12、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两胁胀痛‟与…嗳气吞酸‟并见。

脉弦。

13、肝郁脾虚证:(木克脾土证)…情志抑郁‟与…纳呆腹泻‟并见。

脉弦。

14、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健忘为主要表现。

舌红少苔脉细数。

15、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下腹冷痛;五更泄泻;全身水肿;小便不利。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十一、六经辨证要点:
1、太阳病证的主要表现(源于《伤寒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掌握太阳经病中…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有汗,恶风,脉浮缓;后者无汗,恶寒,脉浮紧。

3、掌握太阳腑证中…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发热恶寒,小便不利,脉浮;后者发狂,小便自利,脉沉。

4、掌握…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具有四大症状…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后者为…潮热‟…汗出‟…痞满‟…便秘‟…脉实‟。

5、了解少阳病证的临床症状与特征,了解其半表半里的病机特点是决定寒热往来的特殊发热形式根源。

6、太阴脾经病证的病机特点:脾阳虚弱,寒湿内生。

7、了解…少阴寒化‟与…少阴热化‟的病机特点以及临床症状区别。

8、厥阴病证是外感病证传变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表现形式为…阴阳对峙‟、…寒热错杂‟、…厥热胜复‟。

9、了解厥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

10、传经——病邪沿六经相传的过程。

11、循经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12、越经传——病邪跳过一经或多经而传的过程。

13、表里传——病邪沿相互表里的两经传变。

14、直中——外感病邪直入三阴经。

15、合病——病邪未经传变,而出现两经或三经同病的现象。

16、并病——某一经病未解,又见他经发病的现象。

十二、卫气营血辨证要点:
1、掌握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各自的临床症状特点。

十三、三焦辨证要点:
1、掌握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胆)病证的临床症状特点。

——————————————本部分完————————————————
中药学
一、药性
1、中药的…四气‟——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所显示的寒、热、温、凉。

2、中药的…五味‟——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所显示的酸、苦、甘、辛、咸。

扩展的五味包括:淡、涩。

3、五味的药理作用:酸(收、涩)、苦(燥、泄)、甘(缓、补)、辛(散、行)、咸(软、泻)。

淡(渗)、涩(收)。

4、中药的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5、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药物质地;炮制方式;方剂配伍。

6、中药的归经——指药物在治疗疾病中作用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特异效果。

7、中药的毒性——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8、药物毒性的影响因素:药性;炮制;配伍;剂型;用量;给药途径;时间;患者体质;年龄;证候。

9、药物酒炙则升;姜炙则散;醋炙则收;盐炙则下。

10、旋覆花与莱菔子:“诸花皆升,惟旋覆独降;诸子皆降,惟莱菔独升。


二、中药的配伍
1、中药配伍使用的目的——增加药效;抑制毒性;整体治疗。

2、掌握中药…七情‟的配伍关系。

(单、须、使、畏、杀、恶、反)
3、麻黄+桂枝;石膏+知母;白术+苍术——相须。

4、黄芪+茯苓;大黄+芒硝——相使。

(后者…使‟前者药效提高)
5、半夏、南星-生姜——相畏。

(前者…畏惧‟后者,可以降低毒性)
6、生姜-半夏、南星——相杀。

(前者…杀‟后者的毒性)
7、人参-莱菔子——相恶。

(前者…恶‟后者,被降低药效)
8、熟练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

(十九畏的…畏‟不是…相畏‟含义,而同于十八反。


9、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参类包括:人参、沙参、丹参、玄参)
10、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三、用药禁忌
1、中药方剂的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

2、妊娠禁忌的重点:忌毒性;忌竣下;忌破血;忌辛热。

3、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4、鳖甲——忌苋菜。

5、常山——忌葱。

6、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

7、丹参、茯苓——忌醋。

8、土茯苓、使君子、人参——忌茶。

9、薄荷、柿蒂——忌螃蟹
10、人参、党参、黄芪——忌萝卜、浓茶。

四、中药的剂量、用法
1、掌握中药使用剂量的规律:药性规律;剂型规律;病证规律;季节规律。

2、了解中药煎制方法,了解…文火‟…武火‟的使用方法。

3、了解中药煎制工艺名词的含义:先煎、后下、包煎、另(单)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带水。

(掌握各种煎制工艺所针对的相关代表药物。


4、朱砂——不入煎剂。

五、中药各论部分
1、按照《大纲》中的内容要求,掌握中药各论的重点药物。

2、掌握中药各个分类的共性。

3、掌握中药的特殊功效:如紫苏——解鱼蟹毒。

姜——…呕家圣药‟。

4、掌握特殊配伍关系:如栀子配伍三黄——入三焦。

5、掌握特殊药物的用法用量:如冰片入丸药,0.15-0.3g。

苏合香入丸药,0.3-1g。

6、掌握经典用药方法:如…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指止血药物配伍行气药物的使用关系。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指治疗风证时配伍养血行血药物的使用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