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兼论“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大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大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下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先发给你上编的内容如下,请转给同学,并张贴到我豆瓣小组上:“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课程大纲(2013年2月-6月)上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源核心文本: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参考文本: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二、“新中国”与“新文学”:从王瑶到唐弢核心文本: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鲁迅》参考文本: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核心文本:黄子平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参考文本:王晓明《从万寿寺到镜泊湖》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四、“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核心文本: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蔡翔《社会主义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参考文本:《沉沦的圣殿》、《持灯的使者》、《七十年代》五、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地图:“晚清”、“鸳蝴”与“左翼”及其他核心文本: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陈建华《“乳房”的都市与革命乌托邦想像》六、鲁迅形象的当代建构:作家研究与社会思想的变迁核心文本: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参考文本:竹内好《鲁迅》、《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下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七、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李陀《开心果女郎》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罗岗、倪文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八、文学与公共空间:以《申报自由谈》为例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九、文学与影像:从“幻灯片事件”说起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周蕾《视觉性、现代性与原始的激情》张历君《时间的政治》十、“想象的共同体”与“民族国家文学”刘禾《国民性话语质疑》《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十一、社会性别理论与文学研究:以丁玲、萧红为中心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黄子平《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丁玲《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十二、文学与城市:以张爱玲为例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十三、“民间”:一个文学史概念的批判性考察陈思和《民间的浮沉》《民间的还原》十四、“文学性”与文本的形式肌理孙歌《文学的位置》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蔡翔《何谓文学本身》。

读书报告——《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读后感

读书报告——《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读后感

读书报告——《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读后感读书报告————《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读后感这学期开学时,偶然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这本书,就借了回来看看。

恰好西哲课要求写读书报告,于是我将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想和收获写了下来,算是一次作业,也算是自己的一点思考。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是封建社会解体和缔造现代民族国家、探求现代化和致力于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就其思想文化运动来说,那么是以追求中国现代性为宗旨的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也即是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个分支,中国现代性也就构成了20世纪文学思潮的灵魂和总体特征。

反过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根本内涵、主题和形式,那么从一个重要方面表达了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诉求和人文深度,它表达在启蒙文学思潮、左翼文学思潮、工农兵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思潮以及通俗---消费文学思潮当中。

一、启蒙文学思潮启蒙文学思潮起于晚清,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者,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五四时期,它以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建设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姿态开启了20世纪文学的最强音;之后发生分化,80年代以一场“新启蒙运动”深化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找回理性主义。

从取得的成就来说,启蒙文学思潮的影响是深远的。

清末民初应该算是改进时期,这一时期,这股文潮从“改进文字、立人、立国”三个方面展开,相辅相成,为创立言文合一的白话国语、开启民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奠定根底。

五四时期,白话**为流行的写作方式,诗歌、杂文、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以全新的样貌出现,新的思想、体制被支持,提倡人权、对抗特权等等,无一不展示了启蒙运动的重大影响。

我们知道任何一次历史的进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制度的建立,新思想和观念的普及都有其弊端存在,在这里,我只想说一下关于五四启蒙思潮的缺乏之处。

陈端志在《《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一书中说“五四运动寂静了后,各方面的现象,比之运动爆发以前,确有倒退回去的模样,中国似乎又像洪宪帝制前后的那样僵冻状态了”,余英时也从说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听人提到过‘五四’”,从这两份材料来看,五四启蒙思想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不理想。

试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试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试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作者:翁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作者简介:翁瑶,男,汉族,江西南昌,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01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具体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这个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已经日趋边缘化,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那么,文学到底带给我们什么,特别是从古到今的被人们屡屡谈起而又纷纷吐糟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对于这段时期的文学,教科书上明确把它称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说到现当代文学就不得不说1917年开始并对如今仍然具有非常深远影响的五四时期的文学,这段时期被人们纷纷称之为文学的觉醒。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五四文学的确非常伟大,它提出人道主义思想,人的文学,以及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民主,自由的等等文学思潮至今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五四时期的文学其目的性非常明确,笔者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五四时候文学变为那段时期反对封建社会制度,反对一切古典文学的一个具有明确政治性的工具。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反对腐朽的制度和文学上的糟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进步的规律,然而从深层的思维去考虑,其中的一些对西方思想特别是文学思想观念和理论观念的盲目追逐成为接下来的崇洋媚外而非兼容并包,导致文学缺乏自信,缺乏文人胸怀,甚至对信仰缺失的一系列的不好的影响的根源。

笔者认为,西方文论中许多东西是比较先进,比较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再加上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骨子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地驱使,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导致中国古典文学的凋敝,文学自信的丢失,文学胸怀的腐蚀。

最终,结果是所谓当今大多人口中所说的“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了信仰。

”可能我们已经遗忘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遗忘了《逍遥游》,《道德经》,《论语》。

浅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浅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2 二 十 世纪 中 国文 学 发展 的局 限
历史永远是伟大的教科书。中国历经百年沧桑, 文学改革层出
时的话题 ,但是中国的实 际国情带给文学上的影响是 举足轻重 的 , 不穷 , 但 是如果把“ 世 界文学” 作为参 照系统 , 那么除 了个 别的优秀 在继承 中国优 良传统文化 的前提下 , 接受并融入外来 文化 , 并 与之 作品外 , 总体 上来 说 , 二 十世纪中国文学对人性的挖掘和 深层 意识 将相辉映是这百年积 淀的总概论。 的剖析 , 显然缺乏哲学深度 , 其结果远远未得到个性化的生动变化 , 1 二十 世 纪 中国 文 学 发展 的概 述 方面文学 自 觉地的肩负起“ 启蒙 ” 的任务 , 另一方面每个时代都有 所谓的“ 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 , 就是一个从上世纪末开始延续至 它 自己中心 的一环 , 都有这种为 时代所规定 的特色所在 , 而二十世

今并且仍 在继续的文学进程 , 这是一个 由古代文学 向现 代文学过 纪 的中国, 时代的 中心显然是政治 , 倘若真诚的 自 我反省 本来 有希 渡、 转变并最终形成的过程 , 在这一过程中 , 处在 中国社会历史大动 望达到某种深度 , 可惜其发展方 向也往往停 留在政治 、 伦 理层次上 荡、 大变革 中的中国文学的发展 , 犹如一条长河 , 慷慨悲歌 , 曲折跌 的检视 。“ 2 0 世纪 中国现代文学 ” 源于启蒙 , 兴 于启蒙 , 衰于脱离启 政治文学 ” 的演变 , 政治压僻 了一切 , 冲淡了一切 , 文学始终还 宕, 波澜壮 阔 , 浩荡前行 , 中国文学开 始走 向并 融入“ 世界 文学” , 并 蒙向“ 且 自身也在受着 世界文学带来 的影响 ,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 、 是 围绕着政治这一中心环节而展开 了, 服从 、 服务于政治 , 除了政治 别的思想启蒙工作始终来不及 开展 , 文学也 就渐渐 的 大交流 , 在碰撞交 流中 , 中国文学 以现代文学 内容 、 文学形式 、 文学 性思想之外 , 丧失 了对人 性 , 对思想 巨大 的影 响力 , 所谓 语 言塑造现代文学形象 , 启蒙国民意识 , 弘扬现代文明 , 讴歌 民族精 成为 了政治的 附属 品 , 神 ,深刻折射 出中华 民族从救亡 图存 走向全面复兴 的伟 大历史进 “ 普遍人性” 的概念实际上是未被本世纪 的中国文学所真正接受的 。 人 程, 中国这个通 过“ 语言 ” 的艺 术来折射 并表现古 老文 明的 中华 民 但是与其说 这是一种局限性 ,毋 宁说这是一种 中国鲜有 的特色 , 在二 十世 纪的 族, 艺术地再 现了这个伟大历史 时期 的壮 丽图景 , 在灵 魂的新 旧交 性 的弱点总是作为 民族性格 中的伤疤被认识被揭露 , 中国文学中 , “ 为艺术而艺术” 的口号始终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抗议 替 的广大时代 中通过转变获得重生并崛起的机会 。 泱泱 中国古往今来 , 江河山脉一样巍峨绵延 的文学成就 , 碧空 而绝不是对 纯艺术 的无限追求 与渴望 。 二十世 纪的中国文学生动地体现 了其启蒙主义 、 民主主义的主 星月一样浩瀚 闪烁 的文学 人物 , 既令 中华 民族 为之 自豪 , 也使整个 特别是文学 中的“ 自我启蒙 ” 精神 , 那种苛刻 的、 人类 为之骄傲 !但时间总是发酵美好事物最好 的酵母 , 中国文学经 体倾 向和基本性质 , 虔诚的 自责与反省 , 是以往没有的 , 在危机 四伏 的大时代 中, 文学的 过百年的积淀 , 吸收外来文学 营养使 之民族化 、 继 承民族传统使之 使命崇高 , 文学 中充满了 自我牺牲 的圣 洁情感 , 这种牺牲 现代化 , 中国是一个有著悠 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古 国 , 在二十世 纪 责任重大 , 某些志趣和 内心生活 的影 响 , 这 些牺 就其文学的整体发展态势与结构 ,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文学模 式或 包 括了人们 受到的现代教育 、 崇高的 , 但 是知识分子的 自我启 蒙过于 文学体系。首先是 主流文学即载道文学 , 这种文学类型 由始至终起 牲 对于我们来说是神圣 的、 有时候甚至带有某种被扭 曲, 以致病态 的成分 , 这就使 着一贯性 的主导作 用和主体优势地位 ; 然而相对来说 , 审美文 学的 深刻与真诚 , 丧失 了原本文学带给 发展则起伏跌 宕 , 几经 危殆衰颓 , 审美 文学 对于 中国来说是 十分重 原本高洁的牺牲成为了一种博人眼球的工具 , 也使 文学产生 了放不开手脚 的毛病 , 中国知识 分子除极 要 的一部分 , 中国有 自己文化的鲜明特点 , 要想将这一特点继 承并 人 的抚慰 , 在 发展下去 , 审美是 必不 可少的 , 但 是审美文学却总是处于艰难 曲折 少 数杰 出人物外 ,绝 大多数都缺乏独立的人 格意识和批判 能力 , 的生存境况与发展条件 , 直到二 十世纪末期才显现 出雄起勃发 的气 他们的笔下少有敢 于张扬知识分 子的人格精神和批判 意识的伟大 部 分知识分子缺乏独立高远 的审美气 魄和博 大的胸襟 、 宽广 象; 最后是通俗文 学 , 通俗 文学 与审美 文学也有 同病相怜 之处总是 杰作 , 的视野 , 在传统和现实 的双重压力下 , 他们不是做 了金钱的奴隶 , 就 有低 潮期 , 但 是不同之处是通俗文学总见高潮迭起 , 当然 在历经几 是做了权力 的奴隶 。因为缺少西方作家那种独立深思的责任感 , 也 次大的起 落后 , 通 俗文学则有野火春风之势 , 即便滑落低 谷空音之 这是很值得深 思的问题 , 为什么 中国的 际, 也 与主流文学和审美文学共依并存 , 尽显其顽强 和不可灭绝 的 缺少 自我批判 的忏 悔意 识 ,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20世纪初,随着文学观念的变迁和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时期,中国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文学观念逐渐被挑战和颠覆,而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也在这一时期初创并得以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不安的时期,旧有的封建制度逐渐崩溃,新的思潮和观念开始涌现。

在这一时期,一些先锋文人开始质疑传统文学观念的局限性和陈旧性,他们试图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创作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人们对文学的新需求。

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开始进入中国,一些文学大师追求西方文学的创新思想,将其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之中。

这些变革和冲击,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学科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传统文学观念的挑战和颠覆,20世纪初文学界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一些文学理论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胡适在《狂人日记》中提出了“白话文学”的概念,主张用白话文来写作,突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贴近人民生活。

一些文学家开始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赋、曲等形式,而是开拓出长篇小说、散文随笔等新的文学类型,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些变革和创新,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发展趋势。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也使得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传统文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规定和标准,使得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鲜为人知,而一些不合规范的作品却备受推崇。

随着文学观念的变革,一些长期被忽视的作品开始受到重视和研究,他们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的价值和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导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既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于百年文学史纵向上的时间长度,与横向上的宽广度,以及时代的更迭与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史资料极为丰富、驳杂,再加上治史者的史学观念、方法、学养甚至潜意识的不同,目前,中国文学是教材多种多样。

主要有:1)以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为主的文学史2)以研究文论家及其著作的批评史3)以研究文艺思潮为主的文学思潮史4)以研究文学流派为主的流派史5)以时代或者朝代更迭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断代史6)沟通中外文学的交流史7)文学文体史、接受文学史、图志式文学史等。

上述各种文学史的差异根源在于文学观念的问题。

科学的文学史观是文学史教材与著作的灵魂,科学的文学史观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一是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历史性和主体性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

即文学史既具有远传的历史属性,又具有个体的主体属性。

二是多维度,主要体现在“通”“精”“美”“新”“超”“稳”诸多灵活性方面。

以往文学史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或与此有关,如,如何处理文学史的历史性与主体性的“二元”论?如何处理“通史”与分期的关系?本书的文学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长河意识”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它原本有源有流,古今一体贯通。

(一)长河意识要求文学史研究从文学整体出发,树立整体观念。

“以1949年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水岭的文学史观,是政治决定论”(导论第三页),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体制的大变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大变化,“但其时文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构成足以分期的内容。

”(导论第三页)。

整体观要求将原先分开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在作者看来,是出于对以下历史现象的尊重:其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20、30年代的作家、评论家,在1949年后仍然有新作问世,50、60年代依然是文学界的主体;甚至到80、90年代,他们明显或潜在的影响依然贯穿文坛。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李赣教材:张俊才、李扬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吴秀明、李杭春、施虹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

参阅书目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l993。

4、黎山峣:《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5、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6、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l996。

7、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

8、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

9、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

10、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陆贵山等:《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6、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8、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19、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2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风格转变和思想变革,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危机和殖民压迫,许多文学家开始意识到文学的力量,用笔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解放的渴望。

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思想的荼毒,呼唤着民众的觉醒和革命。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启蒙思想,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学家开始探索个人主义和现代意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例如,胡适的《背影》和郁达夫的《春》等作品,展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挣扎。

然而,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学逐渐成为主流。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充满革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学。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英雄人物和集体主义为主题,强调个人的奉献和社会的正义。

例如,巴金的《家》和老舍的《茶馆》等作品,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人民性格的英雄形象。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变革。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个体化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作家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个人命运,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复杂性。

例如,余华的《活着》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挣扎和矛盾。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展现了一个多样和变革的历程。

从民族主义到个人主义,从社会主义到个体化,中国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呈现出丰富的面貌。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艺术表达,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的评价[1]

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的评价[1]

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的评价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指20世纪20和30 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念和文学本体论的美学理念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

它既反对当时国民党策动的“民族主义”的党化文学,也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学,标榜文学的独立和自由,强调文学的个体意识,反对文学的功利倾向,主张文学同政治保持距离。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相伴而生、同步发展,几乎贯穿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全过程。

对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曾经出现过两种态度。

一种倾向是简单化地否定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创作不过是“假借‘自由’招牌来反对无产阶级文学”,“是用来粉饰自己替反动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法而已”。

另一种倾向则是脱离当时具体时代环境,抽掉文学的社会性,从所谓“纯粹文学尺度”出发,不适当地夸大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价值和影响,甚至企图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导地位而代之。

这两种倾向都是对历史和真理的偏离要正确的对20世纪的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了解和评析。

一是自由主义文学发生的背景。

它滥觞于封建旧文学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新文学建设初期,而在左联时期达到了高潮。

当时以文学革命为发端的新文学运动,对封建旧文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同五四文学的历史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思潮可以说是新文学由启蒙的文学向“文学”的文学转换的产物,是新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的结果。

五四以后的旧军阀专政和1927年后的新军阀专政, 在文化思想领域内都实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统治。

因此,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对现实政治的隔膜,一方面是针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反动统治当局的,也是与现实反动政治不协调的表现。

文学与现实政治的不协调,使自由主义作家不愿变文学为现实政治的奴婢,但又不能和无力提出更有力的未来社会政治理想来与现实政治对抗,于是只能遁入自由主义一路。

二是自由主义文学的成分。

【读摘记录】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读摘记录】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读摘记录】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2011-3-28 开读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摘录了几条。

我本文的评价主要依据:语言的驾驭力,形式塑造力和个体性精神的穿透力,这三种习惯性标准。

在这方面我的榜样始终是鲁迅,他在我眼中是20世纪无人可及也无法逾越的中国作家。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前言第2页作为“天下”(普天之下的一切),中央帝国一度就是寰宇,所有居于其边缘者都要向它纳贡。

于是它的文字就是所有人的文字,它的文献就是世界的文献。

在一个狭隘的意义上这就意味着,中国文学从前并不属于世界文学,因为它作为天下的文学自身就是世界文学。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导论:语言和国家形成第3页白话教育是一个新民教育,要为新国家形态的统一服务。

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教育想象成多么有系统性。

白话在语言发展上毋宁说是一种半成品。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导论:语言和国家形成第5页直到今天中国的语言空间中还存留着一个被低估的过去和一个高估的当代观念的影响。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导论:语言和国家形成第8页2011-4-1 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若干页2011-4-7 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第一章“现代前夜的中国文学”2011-4-8 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若干页。

这部分展现了顾彬精湛的分析能力和宏大的思考视角。

摘录一:虽然华裔美籍汉学家周策纵早于1961年就在他那部至今罕有其匹的论“五四”运动的权威著作里,揭示了当时青年运动的偶像破坏特点,但现代中国形成的西方影响却总是被这几十年中的汉学界所低估。

在这后面不仅隐藏着一种力图进行政治修正的努力,也许还隐藏着(甚至更多)对当时激进思想家及观点的畏惧,这些激进观点至今都不失其现实意义。

这些观点之所以没有被纳入对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反思中,其原因在于汉学不愿看到自己和自己的研究被质疑这一特性。

如果对当时的出版物没有足够了解,想要理解当时和今天的时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文学性

文学性

文学性周小仪【内容提要】“文学性”(literariness) 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题目。

早在20 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开始灸手可热;而时至今日,学界对此仍然争论不休。

在中国,倡导文学性的文章几乎覆盖了文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文艺理论、西方文论、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

现在的学者对文学性的光彩内涵拥抱者多,赞誉者多,批判者寥寥。

本文追溯了历史上有关文学性的诸种观念,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文学性的主要内容:一,作为文学的客观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文学性;二,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文学性;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活动和主体建构的文学性。

本文认为,没有一个抽象的、永恒的、客观的文学性,只有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的文学性。

在中国,文学性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生活实践中飘浮的能指,是东西方文化关系结构的转喻。

一句话概说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 Roman Jakobson,1891—1982) 在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参见Lemon and Reis,107) 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

在雅柯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是舍本求末。

文学形式所显示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才是文学理论应该讨论的对象。

对于雅柯布森和他同时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来说,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

鲍里斯•艾肯鲍伊姆认为,把“诗的语言”和“实际语言”区分开来,“是形式主义者处理基本诗学问题的活的原则”。

(参见Eichenbaum,9) 雅柯布森则进一步指出,文学性的实现就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强化,甚至歪曲,也就是说要“对普通语言实施有系统的破坏”。

英国批评家伊格尔顿通过比较如下两个句子通俗地解释了上述“诗学原则”:“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一、新文化运动1、《新青年》: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

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举动,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既是呼唤“文学革命”的最初舞台,又是培育新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园地,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创作群体,最早的白话新诗,白话体散文,白话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诞生的。

2、《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胡适在文章中针对中国旧文学的八大罪状,具体阐述了他的“八事”。

在阐述中击中了旧文学的种种弊害,触及到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比晚晴白话文运动时期的主张更富于彻底性,因而此文成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正式的宣言书。

3、《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军”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陈文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其动机是想让文学的革命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革命的先导,他认为中国旧文学所包含的陈腐的思想内容与国民劣根性互为因果,所以革新政治就必须要革新与之相关的文学。

4、初期创作尝试(1)《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从审美角度来看,《尝试集》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它的文学史价值,胡适本人缺乏诗人的禀赋,他的诗体解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

尝试集的开拓性贡献有三:一是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不避俗字和口语;二是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三是破坏格律,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2)《终身大事》胡适作品,1919年3月,胡适推出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新青年》第六卷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文学剧本)剧本把老少两代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安排在一个半新半旧,中西合璧的家庭里,使戏剧冲突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范围,作品在形式上显然深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但在内容上切中五四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时代问题,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在20世纪初,中国的文学观经历了重大的变迁。

这一时期,中国正经历着政治革命的巨变,思想文化也在迅速发展和变化中。

这一时期的文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现代文学观的影响,同时也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初创。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政治革命的大潮之中。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目标,这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使命和责任。

在这一时期,文学观逐渐由以往的“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转向了“为百姓民众宣教播道”的方向。

文学要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与此西方现代文学观的影响也逐渐进入中国。

西方现代文学观注重个体的情感和心灵体验,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细节。

这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强调的“道德修养”和“为国家社会服务”的理念有所不同。

西方现代文学观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观开始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和自由性。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学学科的初创。

这些学科基于西方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

这些学科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

这些学科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探讨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而为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刘俊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三个“中心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12)

刘俊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三个“中心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12)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三个“中心主义”※刘 俊内容提要: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发表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在学术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文中所内蕴着的“大陆文学中心主义”、“精英(雅)文学中心主义”和“新文学中心主义”,使得文章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论述,是局部的,不完整的,因而一些论断也是不尽准确的。

要真正完整地全面地认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必须打破三个“中心主义”的历史局限和惯性思维,在展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时进行结构性调整。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大陆文学 精英文学 新文学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中,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意在“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 1。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做如下的界定:“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变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在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予以定义之后,文章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界华文文学中的‘复合互渗’现象研究”(12BZW148)、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1&ZD1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11&ZD11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2期学;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最后,由这一概念涉及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20世纪初,文学观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中国文学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文学观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进行分析和探讨。

20世纪初期的文学观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学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传统观念中,文学主要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而在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将文学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来审视,开始注重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文学开始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在国家风云变幻的时局下,文学家们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文学的价值和作用被重新审视和肯定。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世纪初期,新文学运动兴起,传统文学的形式和风格受到了挑战和颠覆,现代文学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新的潮流。

这些变迁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期的文学观变迁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传统观念中,中国古代文学主要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精美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新的文学观念强调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学作品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价值。

20世纪初期的文学观变迁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新的文学观念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范围、目标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的传统学科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需要重新规划和重新建设。

在初创期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要重建学科体系,确立新的研究范式,培养优秀的人才等等。

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的深入探讨,相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会迎来更为广阔的未来,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

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上)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和文学家探索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试图从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学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加民间化的道路。

然而,尽管有一定的成绩取得,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反思。

首先,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的思潮发生了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家们探索着将民间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的文学形式。

例如,在小说领域,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揭示了传统文化束缚下的封建社会,展现了个体的痛苦与挣扎。

这种对传统的批判与反思成为中国文学民间化的一大特点,但也导致了与传统文化的断裂。

其次,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和文学家往往要面对政治压力和审查制度。

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思想与创作自由。

这也促使他们采取了更加亲民、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写作方式,使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例如,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农民的角度讲述了土地革命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民的生活与命运。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叙述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是否忽略了个体的风险。

此外,中国文学民间化的走向也面临着大众和市场需求的压力。

20世纪初,中国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推动了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具有思想性和娱乐性的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市场导向的压力下,中国作家们纷纷转变创作风格,迎合大众的口味。

但这也带来了文学创作的商业化和平庸化的倾向,使一些作品沦为了商品和娱乐工具,使文学的思想力量受到了制约。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政治与审查、大众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尽管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需要反思其中的问题和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年第 3 期
号。
0庄锡华 : 二 十世 纪 中国文 艺理 论》 上 海三联 书店 2 0 《 , 00 1
版. 5 贞 筇 5_
@胡适:建 的文学革命论》 载 11 年 4 ( 青年》 4 ( . 98 月 新 第 卷
第 4号
@@陈怕悔 : 自传统 至现代》 《 ( .社告 科学战线 )96 1 4 5 1 9 第 、
会学 的政治 决定 论 和 阶级 标签 主 义 , 再加 上 重写 文 学
维普资讯
字蔼
史” 思潮的冲击 , 应该说 使文学史 的写作 已有 了较大的改
观 。文学 自身的 因素开 始浮 出水 面 多作 家作品 在文 很 学史上 的价值和地 位 得到 重新 认定 就《 中国现代 文学
2 2】 0 f
“ 现代 后 ’ 别存 在这样 那样 的联 系。如现代主 义文学 性分 在思想和艺术上 的反传 统 , 现人 与世界 、 与 社会 、 表 人 人 与 自然 、 人与 自找的异化 对立关 系 . 强调创 作 中的 主体意 识和对形式 的探索等等 。而后 现代 主义 文学别反对强 调 创作的主体 性 和把 主 体与 客体对 立起来 主张 作 品中 的
4 0
福辉 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 十年 》 陈思和 主编 的《 、 中国当代 文学史教程》 等 但《 三人谈》 毕竟 是 8 年代 的理论 观点 , 0 在 2 世纪到来后 , 实应该有新 的思 考和认 识。吴炫 的 l 确 文章充分肯定 了以“ 三人 谈” 为代 表 的“o世纪 中国文学 2 史 观” 突破 了现 、 当代 文学 的政 治性研 究模 式 , 同时用他 的 否定本体论 ” 论批判 了 其 以非 文 学性 的现 代性 、 理 共 同性 、 技术性来把握 、 描述 2 世 纪文 学 , o 忽视作 家个体化 立场 的局限。尽管 人们未 必都 熟悉 或赞 同他 在《 否定 主 义美学》 《 、本体性否定与艺术批评 》 《 、 第三种 批评 及其 方 法》 等论 著 中提 出的 系统观点 , 也未 必都 同意他 的批判 , 但他要求用文学性命题来梳理 2 o世纪的中国文学 的想 法

0胡适 :文学世化观念 戏 剧改 良》 《 间新文 学大系 ・ 《 .c 建设 理论集》 0周作人: H ( 乖近 三十年小 说之发 达》 见《 . 中回新 文等太 系・ 建设理论集》 。 @唐晓蘸 : ( 时间神话的终结》 《 , 文岂争鸣)95 19 年第 2 期 @ 陈伯海 :关于文 学史进化 崎探 讨》 《 ( .文学 评论》 93 1 年第 6 9
据秦 弓先生 的统计 , 关于近 百年 以来 的文 学 , 今 已 迄 有 30种文学史著作覆盖之 , 0 这个数字确实很惊 人。但真 正被广泛采纳的著作很少 。大 量的著 作只是 对权威著 作 的翻版 . 缺乏新 意 , 的根本 经不起推 敲。文学史 的写作 有 固然离不开对作家作品和文 学思潮 、 文学运动 的编年 , 但 用什 么观念去选 择 和评判 , 用什么视 角进行 宏 观的框 架 建构 , 用什 么方 法作 微观的分析 , 如何梳理 源流关 系和继 承与革新的关系 , 如何建 立统一 的评价标准体 系, 如何 把 社会经济 、 政治 、 文化对文学 发展轨迹 的影 响与文学 自身 的规律结合起来研究 , 此种种 , 凡 都离不开 文学理论 的探 讨, 而无论是 文学史家或文艺理 论家 , 在这 方面都缺乏 必 要 的理论准 备和深 入 的研究 。事实上 , 一种 较完 备 的文 学理论体系 . 应该包括必要 的文学 史理论 , 一部真正 的 而 文学史 , 也必 须有坚实的文学 史理论为依据。《o世 纪中 2 国文学三人谈》 以说是 一次 具有 总结性和 前瞻 性 的文 可 学 史理论探讨 , 曾经 对建立 2 o世纪 文学 的整体 现起 了很 好 的作用 , 推动 了 中国现代 文学 史和 当代文学 史 的写 也 作, 结出 了几颗耐人 寻味的新果 实 , 钱理 群 、 如 温儒敏 、 吴

@0 炫: 一个非 文学 件命 题—— O 《 2 世纪 中囤文学观” 局限 分析》 《 ,中囤社会科学)OO年笫 5 2O 期
@罢晓东 :文学 史叙事的内在理念》 《 《 . 现代文 学的观念 I叙 述—— t 中国现代文学三 卜 、 年 笔谈》《 .文学评论》99 2 0世纪文学史 的写作 . 如 上个世 纪 9 o年
代为界 , 大体上 经历 了从社会 研 究模式 向文化研 究模式 转换的两个阶 段 , 这应 该 是一个 进 步。但 同样是社 会学 的研究模式 . 也有高低优劣 之分 , 所以不能一概 否定。 自 8 年代 以来 . 会学的研 究模式 由 于逐 步 摆脱 了庸俗 社 0 社

0钱中文 :文学 论现代忡问题》 《 《 .文学评论 ̄99 l 2 1 : 刺 9 笫 0胨独秀 :文学 革命 论》 11 年 2 新青年》 2 《 . 7 9 月《 第 卷第 6l。 0陈独弄 : 张水 言》 11 年 1 新青年》 1 《 等 . 5 9 月《 第 卷 4 号 @胡适 :文学改 良刍议》 载 11 年 1 新青 年》 2 第 5 《 . 97 月《 卷
0 李欧梵 :寻求现代性》 《 《 , 史艺报)99 4月 2 18 9n,
作 者 简 介 : 虎 ,9 6年 生 ,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叶 17 南
学 院 博 士研 究 生 。
关 于 2 纪 中国文 学史观 0世
兼 论“ 学性 ” 非文 学 性” 文 与“
王纪 人
( 海师范太学 上 上海 2o0 )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