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边界与路向:学校公共生活辨析的三个维度
十大治校方略
十大治校方略作者:万玮【作者简介】万玮,1973年2月出生,上海平和学校优秀教师,现担任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2019年,进入教育行业23年、任职校长岗位近十年的他,将自己的治校经历总结为10个方法论,与学校管理者分享。
01.目标理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甲和乙比赛走路,看谁走得直。
甲每走一步,都盯着自己的脚看,不要走偏,走出一百步之后,回头一看,还是走偏了。
乙的策略完全不同,他不看脚,而是盯着远方的一棵树,轻松迈大步,走得非常直。
20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不甘心做一个平庸的教师,而是立下志向,成为全国名师。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但我已经走得足够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最终都东流入海。
我们常常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心中没有目标。
在努力的过程中,哪怕有各种迂回,进两步退一步,甚至退三步,只要目标的灯盏一直闪亮,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今天的社会有很多人焦虑。
焦虑是一种心态问题,根本原因是因为内心有标准与期望。
同样是半杯水,如果标准与期望很低,就会心存感恩,如果标准与期望很高,就会内心愤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因此,我们需要有高远目标,而在竭尽所能之后对任何结果看淡,降低预期,这样幸福感也会有提升。
这三句话,其实都在讲一件事:我们一定要有高远的目标。
02.木桶原理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其短板。
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取决于其长板。
每一个人都有其长板与短板,你的综合能力由短板决定。
在一个较低的管理岗位上并不需要你装多少水,因此,你的那块短板就不会暴露,但到一个较高的职位,要求你装更多的水,你那块短板如果没有补长,就会不停漏水。
竞技体育中,你的对手会一直寻找你的弱点。
如果你的短板很明显,你就完蛋了。
工作中也一样,只要短板存在,就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有短板怎么办?有两个解决路径。
第一是尽全力提升短板,至少要达到合格水平,不能拖后腿。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本文介绍了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及其下的20个观察视角和68个观察点。
第一维度是学生研究,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和达成。
在准备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准备的质量、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准备惯等。
在倾听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的能力和时间、倾听时的辅助行为等。
在互动方面,观察点包括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和质量,以及学生的互动惯和情感行为等。
在自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可以自主研究的时间和参与人数、自主研究形式和质量,以及学生是否有自主探究活动等。
在达成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清楚研究目标、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课堂生成的目标及效果等。
第二维度是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和机智。
在环节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环节的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和面向全体学生等。
在呈示方面,观察点包括讲解的清晰度、结构、契合主题、简洁度、语速、音量和节奏等,以及板书、体和动作的呈现是否适当和有效。
在对话方面,观察点包括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和候答时间,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以及话题与研究目标的关系等。
在指导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研究(阅读/作业)以及指导的有效性等。
第三维度是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资源。
在目标方面,观察点包括研究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
在内容方面,观察点包括内容的质量和适宜程度。
在实施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在评价方面,观察点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在资源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性。
第四维度是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和特质。
在思考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在民主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利。
在创新方面,观察点包括学生是否有创造性的表现和思维方式。
在关爱方面,观察点包括教师是否有关注和照顾学生的行为和言语。
根据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20个探究视角-68个探究点
根据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20个探究视角-68个探究点一、引言实践探究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和应用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基于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和相应的20个探究视角,以及在这些视角下的68个探究点。
二、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包括:个体维度、群体维度、环境维度和跨学科维度。
1.个体维度个体维度着重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认知发展。
在这个维度下,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问题和需求出发,进行相关主题的探究。
2.群体维度群体维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这个维度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参与到项目或任务中,从而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环境维度环境维度关注学习环境的创设和营造。
在这个维度下,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实践等方式,将学习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4.跨学科维度跨学科维度是将不同学科进行交叉整合,通过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个维度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践探究的20个视角和68个探究点基于以上四个维度,我们可以提出以下20个探究视角,每个视角下有多个探究点,共计68个。
1.个体视角探究点1:个体学习兴趣和偏好探究点2: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点3:学习策略和方法2.群体视角探究点1:群体合作与互助探究点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探究点3:集体决策与交流3.环境视角探究点1:实地考察和观察探究点2:社区参与与服务探究点3:场地设计与布置4.跨学科视角探究点1:学科交叉整合探究点2:知识迁移与应用探究点3:多角度思考与分析通过在不同的视角下选择适合的探究点,学生可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实践探究体验,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实践探究的四个维度为个体、群体、环境和跨学科。
在这些维度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探究视角和探究点,进行主动学习和知识应用。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考点一: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必背):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知识点解读】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百年大计,教育先行,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为根本宗旨。
2.面向全体为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
4.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
4.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学生特长、因材施教。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活能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长远发展、关注未来记忆口诀:双全双发展,创新与实践考点二: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考点提示:理解每一种教师角色的不同之处,因关联的对象不同,所以教师角色不同。
出题形式一般为题干给出具体事例,判断属于哪种角色。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自我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考点提示:理解教师处理不同关系时采取的行为,与之后的教师职业行为相对应。
可能出现的正面案例如教师写班主任日志记录工作情况、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
记忆口诀:重赏助导反思合作考点三: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0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02、学生是发展的人0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记忆口诀:独立、发展、个性学生观知识讲解:小技巧:详细内容可记住关键词,在材料分析题中,你会有话可写。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梳理 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梳理一、单元基本框架老师们在备课时需要整体把握教材,理清单元的整体架构。
从这张单元基本框架中可以看出,本单元包括两课。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课两框内容分别是“我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课两框内容分别是“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到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
从而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本单元从现实和虚拟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
首先,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将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社会因人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而产生和存在;——个人因社会提供的成长条件而由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进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从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网络对社会的作用。
介绍了网络对“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正向作用”,从“网络安全、不良信息、个人隐私”等方面介绍网络的消极作用。
教材从“个人理性参与”与“利用其对社会的作用”的两个维度,提出了虚拟社会生活中人们正确的行为指向。
二、单元地位作为八年级上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
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
本单元意在明确,走进、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必经之路。
基于对时代环境和初中学生成长阶段的认识和判断,构建学生认识社会的科学框架,为他们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明确自身应该肩负的使命,努力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
三、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由单元导语、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两课组成。
论我国公共伦理研究的三个向度及其基本范式
【公共伦理】论我国公共伦理研究的三个向度及其基本范式何历宇 〔摘要〕 我国学界关于公共伦理的研究存在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研究向度,即公共管理伦理的向度、市民社会伦理的向度、政治伦理的向度,与之相应的基本理论范式是公共利益范式、公共领域范式以及公共性范式。
厘清三个向度及其基本理论范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公共伦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
〔关键词〕 公共伦理 公共管理伦理 市民社会伦理 政治伦理〔中图分类号〕B8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9)0120051205 国内学界对公共伦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成果大多见于21世纪初几年。
近年来,关于公共伦理的研究有勃兴之势。
然而,学界在公共伦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甚至有人对“公共伦理”概念是否成立也持怀疑态度①。
而一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有待进一步澄清,如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行政伦理、公民道德、公德之间的关系,公共利益、公共领域与公共性等范畴之间的关系等。
对此,学界已展开了一些有益的讨论。
本文试图从国内关于公共伦理研究的三个不同向度及其基本范式的评述中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一、公共管理伦理向度中的公共伦理我国学界对公共伦理问题的研究是在直接受到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行政思潮的影响下,作为国内公共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得到发展的。
目前研究公共伦理学的学者大多具有公共管理学的背景,大部分涉及公共伦理的文献,其内容也以公共管理伦理为限②。
公共管理伦理构成了目前国内学界研究公共伦理的主流向度,这一向度的主要理论范式是公共利益范式。
把公共伦理理解成公共管理伦理的观点大致又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认为,公共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等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及伦理规范问题,管理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的诞生为公共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思维视野,探讨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公共伦理学的主要任务[1]。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上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校园里的公物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感受公物和自己的关系,提高保护公物的意识,培养保护公物的能力。
2.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3.感知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到在公共场所排队、守秩序的好处,树立在公共场所中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形成公共场所不打扰他人的自觉意识,养成文明好习惯。
重难点:
1.了解公物,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初步学会保护公物的方法。逐步形成保护公物的责任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学做文明公民。
3.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习惯。
4.认识到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必要性,并能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遵守规则。
5.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文明行为。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觉爱护公物,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懂得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这些目标是通过“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儿声”四个主题的活动来实现的。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我们在公共场所》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道德修养方面指出培养学生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的要求“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的要求: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包括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四课。本单元由班级空间扩大学生时常进出的真正公共场所(这个年龄段,学生基本上还是跟家人共同进入公共场所),通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在其中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公共性视域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公共性视域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作者:王敏王滨来源:《理论导刊》2020年第06期摘要: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然范畴与重要品質,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向。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真在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并享有公共利益,这些均与以共在共享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公共性相契合。
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着的治理立场分离、公共价值认同分化、治理主体碎片化等现实考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性增长。
为此,可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公众的公共价值培育、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建构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机制等入手,增强并彰显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共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性;共建共治共享;公共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论断,其本真在于把共在共生、共建共享作为核心的治理价值,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重要的治理目标,而这些无不涉及到“公共性”这一现代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维度。
公共性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内核,又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质言之,嵌入公共性并引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即是通过增强全民对共在共生、共建共享的公共性价值的共识度,来全面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合智、合力地参与社会治理,进而使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得以彰显,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一、公共性: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必要维度系统梳理公共性与现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耦合性,是建构新的社会治理分析框架、阐明公共性是否适用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基础。
公共性是充分生发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规范与核心价值,其核心内涵要求人们肯定并尊重共在他者、关心并维护公共利益,而这些恰恰与现代社会治理所蕴含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要求相契合、相适应。
(一)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公共性的价值维度。
谈《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探究开放式设计
谈《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探究开放式设计作者:李刚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期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要重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中试图构建具有探究性开放的课堂,真正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结构模式是:情境创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生活实践——评价体验。
一、情境创设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比如情境创设是这样的:教师:大家快看一段新闻,发生什么事了?(课件出示新闻:渔船在威海区域,有一名船员头部被钢缆击伤,吐血昏迷随时有生命,需要直升机紧急救助,如果你是救助中心的指挥官,你要为飞行员提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多种多样,有的同学提到了方向或者位置。
看来,确定方向和位置在这次救援当中非常关键,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这次救援当中,一起来研究《位置与方向》。
(板书:位置与方向并出示地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来源于生活,超脱于生活,同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
所以我安排了一个紧急救援的场景,目的是营造一个紧张的气氛引起学生注意,充分调动学生主管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抓紧时间救人,又能很好建立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所谓独立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
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
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1.提供探究材料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学生在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
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已知的基础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为一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
2022上半年浙江万里学院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
2022上半年浙江万里学院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1、考生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考试预备铃响后(考前15分钟),考生进考室,按要求坐座位;监考教师发卷后,在试卷指定的地方填写姓名;考试中途考生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考场。
2、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卷,不准在答卷上作任何标记。
考生书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考生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3、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监考教师管理,有违纪违规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单选题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2、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是"流"与“源”的关系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D、是有机的统一体【答案】A3、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答案】B4、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校训B、班风C、校风D、校存【答案】C5、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
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独立自主B、真诚守信C、平等自愿D、公平公正【答案】C6、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7、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
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答案】B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的科研活动形式的是()。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一是“生存竞争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
二是“生物冲动说”,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Nunn, P. T.)。
(二)心理模仿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
(三)劳动决定说前苏联学者主张:“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起源。
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四)生活需要说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
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
(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验和制度规条等。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从四个角度讲解学校
从四个角度讲解学校
以下是四个角度对学校的讲解:
1. 教育成果角度:学校是培养未来领导者和各行业精英的机构。
学校通过教育课程、教师的传授、学生成长的经验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和社会中取得成功。
2. 社交角度:学校是社交的场所。
学校是学生交友、建立人脉、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学习团队合作的地方。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社会服务机会以及与校友和校外机构合作的机会。
3. 健康角度:学校是健康成长的场所。
学校通过体育课程、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和需求进行锻炼的计划、提供健康的食品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健康。
4. 文化角度:学校是文化的传承者。
学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不同地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文化讲座等方式传播和保留这些文化元素,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它们。
七年级上册社会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社会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复1.各知识点梳理:⑴我的家在哪里①社区的要素包括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②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和注记。
方向有三种定向方法,包括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包括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图例和注记分别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包括功能社区、自然社区和行政社区。
②农村和城市是社区间差异最大的类型。
③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常见地图包括政区图和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是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起伏和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势比较陡峭。
第二单元复一)大洲、大洋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大洋洲是最小的洲。
海拔最高的洲是南极洲,最低的洲是欧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赤道穿过亚洲、非洲、大洋州、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亚洲、非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洋州、南美洲;北极圈穿过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圈穿过南极洲。
4、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关系。
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包围,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包围。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而北冰洋则是最小的洋。
三年级上道法第二单元分析
三年级上道法第二单元分析第2单元(我们的学校)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涵盖了教材各个年段的内容。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强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
校园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校园里不仅可以提升学业,还可以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尽管学校生活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学生对此“浑然不觉”,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学校。
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后,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研究“我们的学校”单元能增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在校园中,和学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尊敬与热爱。
但是学生对老师工作的感受往往是笼统的,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对老师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误会也不知如何处理,这一点也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
三年级的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更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行动来参与解决,这是培养儿童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的良好契机。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学校生活”第1条“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第2条“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第5条“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第7条“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研究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本单元共三课,分别是《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角、边界与路向:学校公共生活辨析的三个维度作者:张晓东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31期摘要:现代公民培养需要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内涵进行辨析,廓清学校公共生活独特的育人价值,改造并丰富原有的教育生活,进而建构积极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校公共生活,从更深层面推动公民教育的有效展开,促进小公民生动活泼地成长。
关键词:学校公共生活;视角;边界;路向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1-0003-04随着现代政治文明的不断成熟,公共空间日益丰富与拓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民众公共关怀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导致现代公民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内生性紧迫要求,也成为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公民成长离不开鲜活、完满的公共生活,小公民的孕育更要植根于学校公共生活,因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1]。
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内涵进行辨析,廓清学校公共生活独特的育人价值,改造并丰富原有的教育生活,进而建构积极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校公共生活,从更深层面推动公民教育的有效展开,促进小公民生动活泼地成长。
一、视角:改变狭隘知识对教育生活的垄断公共生活是充满了实践张力的真实生活,对公共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论考察层面,必须将其作为实践哲学的对象来加以反思,因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性要素,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这对于改造僵化机械的教育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学校生活局限于单一知识传递受旧有认识论的惯性影响,狭隘的知识观仍然相当程度上控制着学校的生活,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受所谓“经典”和“有用”的“立竿见影”的知识,儿童离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日渐成为被动的知识“存储器”,教育甚至经常窄化为对各种标准化测试的简单机械应对。
我们希望“当一个学科是按照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去教的时候,它就具有积极的伦理上的意义”[2],但是,现实中教育的深刻内涵被严重肤浅化了,人类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化价值被湮没在静态的知识和ABCD的选项中,学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存在危机,其根源主要是主知主义的滥觞和功利主义的极度膨胀。
在对僵化知识的过度关注下,学校教育通过“知识”这一已经被异化了的传送载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社会规范高效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独立的感觉与思维被剥夺了,学校多向度的生活被僵化的知识所侵占与殖民。
可笑的是,学校却在这一过程中显得更加“规范”了,更像一所人们心目中的学校了。
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全方位实践的空间严重不足,作为认知与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执行者,面对分裂的、难以统一的、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创造性和精神自由,学校生活很自然地陷入困境之中,抛弃了应该具有的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
2.参与能力是公民社会对儿童的期待尽管知识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就建立在知识之上,但是,拥有凝固不变的知识不是社会对儿童的现实要求,因为“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3]。
支撑公民社会的公共生活也不是高度概括的抽象概念,而是由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合成的整体状态,是一种活生生的真实生活,是学生身上可以带得走的能力,因此,境域性的实践能力成为公民非常关键的成长要素。
对小公民而言,形成参与生活的多样化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性动力。
小公民培养对能力的充分关注,与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谋而合,可以对原有教育生活进行大胆而深入地改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小公民们在实践中体验与感知,促使他们通过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发现并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使获得的知识能够在生活中活化与运用,并转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
3.学校公共生活可以超越僵化的知识学校公共生活内在地指向培养具有多方面能力的现代公民,必须极大地丰富儿童多姿多彩的教育时空,这也使我们找到一条超越现代学校生活困境的道路成为可能。
儿童参与学校公共生活不是主观对客观的镜像摹写,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运动变化着的客体的动态认识,体现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和参与能力。
对于公共生活不是无路可走的服从,而是自觉的践行与追求,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的介入,现代教育将建立在丰富生动的生活与生命底色之上,努力把学生从僵化统一的标准知识禁锢下解放出来,让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回归张扬着人性尊严的公共生活世界,敞亮知识所蕴涵的社会价值与精神追求,关注知识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指引和生命境界的提升,“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4],并在不同主体间的交往中促进并形成完善的人格。
个体的认识过程本来就是连续的意义建构过程,不存在单纯的直接感知与间接经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书本知识,这也是学校教育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原因之所在,更是学校教育回归本真的深刻意蕴。
二、边界:充分关注公共价值及基本旨向现代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彰显,对公意的追求成为社会的理想,这需要公民具备现代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进而形成大家认同的公共价值。
公共价值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使得公共性成为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个体与类的强相关关系突现出来,它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5]。
因此,学校公共生活与教育生活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学校公共生活有自己发挥功能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追求,这就要求我们从类的视角去看待教育生活与个体生活,用公共价值来审视与修正个人价值,为小公民搭建起公共交往的平台,并让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价值被小公民所内化。
现代人有意义的公共生活匮乏,造成了普遍文化与价值观上的深层焦虑与生活上的深度迷失。
从这层意义而言,学校公共生活更是要以培养具有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公民为基本诉求,公共价值也必然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内在主题线索,如果“否认或拒绝公共价值,就会消解个人的价值承担的公共维度和道德维度,使得个体的生活导向以自我的偏好的满足为中心,个人无法具有思考共同问题的价值视野”[6]。
更为严重的是,公共价值的欠缺将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私人价值中,师生、生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普遍的人性之间的冷漠。
在公共价值的合理引导下,师生可以就公共事物或公共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展现公共使命导引下的每个人的精彩世界,以达成公共领域的完善与成熟,并促进自身公民素养的不断提升。
学校公共价值的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按照哪一个维度都很难穷尽归纳,但其基本旨向却能够相对容易地概括出来:1.学校公共价值支持全体师生公共价值是公众价值和共同价值,它追求真正意义上共同善,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服务的,而是服务于学校的全体师生。
公共价值意在生成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与共识,以促进和维护每一个人的利益,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为全体学生发展提供宽阔的空间和平台,并与现代社会的公平正义相契合,体现了学校教育对社会的积极能动作用。
2.学校公共价值指向学生解放公共价值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是通过对公共性的追求创造一种相融的生活,寻找共同利益、共同价值、重叠共识,形成普遍认同的文化与价值观。
公共价值自觉地以共同的利益为取向,不存在任何单边的强势或霸权,在去权威、反中心的宽松语境中,打破工具理性的功利化外在束缚,让每个人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合理张力中获得成长,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3.学校公共价值正视交往冲突真正的学校公共生活一定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有冲突存在是正常的,这才是真实而有活力的充满实践张力的生活。
公共价值不追求绝对的共同意志,而是试图通过公共价值的导引,合理地解决各种冲突,将冲突变成重要的教育资源,并丰富与深化我们的公共价值,使其成为判断公共生活和公共行为公正与否的内在价值尺度。
4.学校公共价值承认私人价值倡导公共价值并不意味着排斥私人价值,公共价值的存在不以私人价值的丧失为代价,而是让私人价值具有社会的参照点和联系点。
公共生活本来就是在私人生活的基础上诞生的,与私人生活相伴而生,公共价值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个体合理的私人价值得到尊重,但同时也对私人价值进行导引,“只有公共生活才能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定义人的总体性价值,也只有它才能使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符合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7],最终使个人主张与共同理想相契合。
三、路向: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学校人”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8],这意味着教育首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规律,学校与社会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供给关系,教育适应社会一定要以超越为终极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
“社会·学校人”既是对学校公共生活作为特殊性公共生活的定位,以明确小公民培养的目标,也是对教育本身作为理想性事业的积极回应,更是对人的理想性生存的肯定,这样才能处理好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使二者形成恰当的张力状态。
1.关注学生的“社会人”角色与身份学校公共生活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其目的是引导儿童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使学生具有“社会”人的基本属性。
社会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广阔背景,学校生活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僵化空间,任何试图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实践,都将在抽掉生命的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自身的丰富性,从而失去了灵性魅力,甚至失掉了鲜活的教育对象。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社会对其成员获取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过程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即使最古老的人类社会也会对个体获取知识与经验进行引领,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群体性生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搭建丰富多彩的学校公共生活平台,就是向儿童打开适应社会的窗户,进一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在知识传播中进行公民意识与公民责任的导引。
当然,学校公共生活也不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简单拷贝与复制,若此便是对适应社会的庸俗化理解,这将大大降低学校公共生活的深刻内涵与品质,更影响到小公民培养的基本方向和成长质量。
2.强调“学校人”对美好神圣的坚守所谓坚守意味着公共生活绝不是要消解学校教育的超越功能,而是在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实现对真实世界的恰当理解与把握,进而解决充满实践张力的公共生活问题,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方式,以达成对现实世界的不断引领和自身素质的卓越发展。
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体现了人们对崇高的良善生活的不懈追求,不断探求一种更加有意义的值得过的生活,“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9]。
学校公共生活是具有独特意蕴的特殊公共生活,绝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适应现实社会,而是要促使学生持守对终极理想和终极价值的追求,要达成一种“诗意的栖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