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红河谷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民族特色。
2.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红河谷》,使学生能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了解合唱曲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红河谷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了解红河谷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红河谷》2. 欣赏合唱曲《红河谷》3. 了解红河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红河谷》,了解红河谷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难点:理解合唱曲的特点,并能够在演唱中表现出合唱的效果。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钢琴2. 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器3. 《红河谷》的音频和视频材料4. 红河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PPT或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红河谷,并请学生简单介绍红河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然后播放《红河谷》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2. 学唱歌曲《红河谷》(20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教师逐句讲解歌曲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学生跟琴轻唱歌曲,并尝试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3. 欣赏合唱曲《红河谷》(15分钟)(1)播放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和特点。
(2)教师讲解合唱曲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了解合唱与独唱的区别。
(3)再次播放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尝试分辨各个声部的音色和特点。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和艺术价值,以及红河谷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唱《红河谷》,深入了解红河谷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红河谷》-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河谷-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红河谷》的创作背景和表现形式。
2.学会吟唱《红河谷》并通过合唱展示合唱团队协作和音乐素养。
3.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并应用于演唱。
二、教学重点1.红河谷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
2.合唱团队合作训练。
3.演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曲子中的节奏和和声。
2.协同合唱并展现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红河谷》音乐录音。
2.word表格准备随堂练习。
3.迅捷优美的钢琴伴奏。
五、教学步骤1. 创作背景简介在介绍歌曲《红河谷》之前,简短谈论云南和红河谷的历史背景,丰富学生的中国地理和文化知识。
讲授北京培新中学陶行知老师的诗歌《红河谷》背景及音乐家谢国民故事以及相关知识。
2. 合唱团队训练1.分开声部练唱,一拍一拍练习。
2.组建小组,对自己的部分进行分组内自由合唱和合作,努力练习齐唱与和声。
3.合唱,通过重要的审美过程或表演的永久性重视声音。
3. 表演结合出色的编曲,演唱红河谷歌曲, 学生们的声音相互对照,协作合作,使合唱团队成为精彩的表演。
后续,将要求学生进行个人理解的表演,他们可以在表演中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所学的技巧进行发挥,学会了如何组合和使用乐器,并在合唱表演中表现出自己良好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练习1.学生分为两组,一起练习和唱《红河谷》。
其中一组唱出一节歌词后,另一个组唱出下一句歌词。
相互对比记录所学的节奏、旋律、和声元素,反复练习。
2.学生组成各自小组,每组一人连续演唱两句,其余同学一起完成伴奏,联袂表演。
3.零散进行歌曲,老师挑战学生,使用表情等方式来协助演唱,表现出良好的表演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音乐领域,并通过集体合唱训练和个人表演,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增加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合唱团队协作能力。
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案红河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红河谷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民族特色。
2. 掌握红河谷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3. 了解红河谷的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4. 培养学生对红河谷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红河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掌握红河谷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3. 学习红河谷的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演讲介绍: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红河谷的基本情况。
2.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3.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红河谷的美景和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红河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方面的介绍,包括红河谷的发展历程、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3. 资料整理: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准备展示。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讨论。
5. 教师总结:对红河谷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红河谷的保护和推广。
6. 课后拓展: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红河谷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五、板书设计红河谷1. 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北部、滇池以东2. 自然环境:高原湖泊、丘陵山峦、热带草原3. 发展历程:农业合作社、工业发展、旅游业兴起4. 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农产品供应、工业产值、旅游收入5. 农业生产:稻米种植、蔬菜加工、水果种植6. 旅游资源:滇池、纳帕海、香格里拉7. 环境保护:保护湿地、节约水资源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河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重要性和保护意义也加深了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但是在展示环节,有些小组的表现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展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下次可以通过给予评分或设置评选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展示水平。
《红河谷》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红河谷》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红河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以下整理的《红河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红河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
2、启发学生理解欧洲音乐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画的是什么?(国旗)是哪个国家的?(师提示枫叶国旗,枫树是这个国家的国树,这个国家有枫叶之国得美誉。
多媒体课件展示加拿大风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简介加拿大:(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
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
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次强、弱)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民族音乐》,具体内容为《红河谷》。
《红河谷》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节奏展示了红河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将详细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河谷》的旋律、节奏、歌词,能熟练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红河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复杂的节奏。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旋律、节奏、歌词,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河风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红河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红河谷》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b. 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拍打节奏。
c. 学习歌词,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晰。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b. 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交流。
5. 歌曲背后的民族音乐文化介绍:讲解红河地区的民族风俗、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c. 推荐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红河谷》2. 内容:a. 歌曲旋律:高音部分、节奏特点b. 歌词:逐句教唱,注意咬字、吐字c. 民族音乐文化:红河地区民族风俗、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家长协助录制学生演唱《红河谷》的视频,至班级群。
b.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其背景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七年级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河谷》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红河谷》,理解歌曲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把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播放《红河谷》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学生自由分享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2.歌曲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红河谷》的创作背景,如歌曲来源、创作意图等。
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增强对歌曲的理解。
3.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节奏和音准。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尽量做到准确、自然。
4.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学生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感受歌曲的美。
5.歌曲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观摩、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歌曲合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做到合唱整齐、和谐。
3.歌曲创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分组创编,展示自己的作品。
4.歌曲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红河谷》,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学生欣赏歌曲,交流自己的感受。
5.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歌曲演唱比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
3.歌曲情境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情境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学生分组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
4.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演唱水平。
2.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程度。
《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红河谷》歌曲,启发学生用圆润连贯、舒展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竖笛演奏乐曲,提升学生在演奏歌曲中表达情感的水平,培养学生对美洲民歌的兴趣。
3、合唱歌曲二声部旋律,启发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做到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教育学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教学重难点1、用柔美的音色,连贯的气息唱好歌曲《红河谷》。
2、歌曲二声部的演唱音准,流畅性,竖笛吹奏地音准与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同去欣赏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2、教师出示美洲地图,让学生指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加拿大概况。
师:我们能够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多伦多电视塔,枫叶国旗看出这个国家是美丽的国度——加拿大(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却只有3000多万,它是一个移民国家,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的后裔,森林、矿产、渔业、水资源都很丰富,加拿大人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却拥有丰富多彩的地理风貌。
加拿大不但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资源,而且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3、伴随着加拿大的风景画面播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不过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一种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二、导入新课:1、初听乐曲:师设问:你熟悉这首歌曲吗?能说歌曲的曲名吗?首先请你们来听听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播放乐曲)2、简介歌曲: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欣赏歌曲演唱)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河谷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
2.理解红河谷的民族文化,了解红河谷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节日。
3.能够描述红河谷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了解红河谷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
4.了解神秘的哈尼梯田,理解它的建造原因和文化意义。
5.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课堂讨论法。
3.实地考察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图片展示红河谷的美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红河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红河谷,这个地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这里有美丽的风光,人们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你们了解过红河谷吗?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教师:红河谷的位置在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它包括4个县,分别是元阳县、红河县、建水县、个旧市,总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
红河谷是一个向南高耸的山区,地势起伏十分剧烈,东南部的山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
红河谷是中国最原始,最传统的地方之一,它有着多元的文化,丰富的民族习俗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也是中国4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教师:红河谷上有哈尼、彝、傈僳、壮、苗、回等多个民族,以哈尼族和彝族为代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服饰、婚俗、建筑,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音乐和舞蹈。
红河谷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哈尼族的“过水节”、“千年婚礼”、“蛇王节”等,彝族的“麻衣节”、“踩金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色彩,是红河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红河谷有着非常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壮丽的山川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世界上最神秘的哈尼梯田也在这里。
红河谷的环境也非常优美,这里的生态保护非常到位,保持了一种原始的状态,没有被工业化、城市化影响。
因此,这里的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裕,并且拥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
红河谷-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河谷-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河谷的起源、背景和历史意义。
2.学习红河谷的歌曲和表演方式。
3.明确音乐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红河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习红河谷的歌曲和表演方式。
3.分析红河谷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
1.集体听歌,观察音乐视频。
2.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表演。
3.分组讨论,分享红河谷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内容
第一课:红河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红河谷的起源和发展。
2.红河谷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第二课:红河谷歌曲的学习
1.学习红河谷的歌曲《红河谷》的歌词和曲调。
2.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合唱和表演红河谷歌曲的能力。
第三课:红河谷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红河谷歌曲的表演。
2.学生在表演中发挥个人特长和才能,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四课:音乐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1.分组讨论,分享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的互动参与和表演水平。
2.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参考
1.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2.网络资源。
《红河谷》六年级音乐教案一等奖
《红河谷》六年级音乐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六年级音乐教材《红河谷》。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红河谷》的演唱、欣赏和分析,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介绍。
歌曲《红河谷》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歌,歌词描绘了红河谷美丽的风光和勤劳的人民,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红河谷》的演唱技巧,能够流畅地演唱整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了解红河谷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增长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红河谷》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学具:乐谱、歌词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红河谷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红河谷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演唱:教唱歌曲《红河谷》,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3. 歌曲欣赏:播放不同版本的《红河谷》,让学生欣赏并比较不同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4. 音乐知识介绍:讲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音乐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红河谷》的歌词、音乐知识点和教学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红河谷》,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音乐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精细处理在教学内容的精细处理上,教师需要对歌曲《红河谷》的歌词、旋律和背后的文化意涵有深入的理解。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红河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歌曲《红河谷》,感受加拿大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北美音乐艺术之美。
2、品味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感受、体验、创造等方法,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表现力。
2、音乐实践活动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及弱起节奏。
2、熟练地演唱歌曲。
3、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熟悉并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感受北美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用具电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红河谷》这首音乐,大屏幕配上红河的风景视频,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考:乐曲带给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样的?(二)初步分析歌曲1、播放歌曲《红河谷》音频,听歌曲旋律,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深情的、柔和的、抒情的、淳朴)(2)歌曲的速度、节拍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殊节奏吗?(中速、四四拍、弱起节奏)2.再次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结构。
看看能分几个段落?(三)学唱歌曲A、学前准备,发声练习:(1)发“u”音,要求口型从“a”音,保持口腔打开状过渡到“u”音。
体会圆润、集中、富有弹性、且柔和的声音。
(2)用刚发声的感觉朗诵歌词,体会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是怎样的?其实说话和唱歌的发声原理是一样的。
(3)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注意保护嗓子(尤其是青春期)。
B、分段学习歌曲(1)老师播放录音,要求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打着拍子唱,尤其要注意第一小节的起句有什么不同?在弱拍上起唱,顾名思义弱起节奏。
(2)回顾弱起小节知识。
弱起乐曲从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也有说法将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红河谷》教学设计
《红河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河谷》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包括正确的发声方法、音准和节奏感。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4、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歌曲。
(2)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演唱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1)歌曲中长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处理。
(2)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融入情感,展现歌曲的韵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4、欣赏法:欣赏不同版本的《红河谷》,拓宽音乐视野。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具有北美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
(2)提问学生对这种音乐风格的初步感受,引入《红河谷》这首歌曲。
2、歌曲背景介绍(1)讲解《红河谷》的创作背景,包括歌曲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
(2)介绍歌曲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歌曲欣赏(1)播放《红河谷》的原唱,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发声方法和表情。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重点练习长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
(3)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5、歌曲处理(1)分析歌曲的情感层次,引导学生在演唱中通过音量、速度和语气的变化来表现。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6、演唱展示(1)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唱,培养合作能力。
7、拓展与延伸(1)欣赏不同风格的《红河谷》演唱版本,如摇滚版、爵士版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2024年《红河谷》六年级音乐教案
2024年《红河谷》六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曲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红河谷》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流利、准确地演唱整首歌曲。
学习和理解歌曲中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旋律线条等。
学习基本的合唱技巧,能在集体演唱中保持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唱实践,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情感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记忆与演唱。
合唱技巧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歌曲情感内涵的表达和传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红河谷》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歌曲学习与演唱分段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逐步掌握整首歌曲的演唱。
注重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注重声音的和谐与统一,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
3.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歌曲内容,讲解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旋律线条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音乐理论知识。
4. 情感体验与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内涵,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化的演唱实践,让他们在演唱中传递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5. 课堂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歌曲学习和演唱中。
红河谷-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红河谷-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河谷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掌握《红河谷》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能够正确演唱歌曲;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红河谷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并能够正确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对歌曲的理解水平。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红河谷这首歌曲的作者和背景,并播放一段与红河谷相关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2. 正式教学1.听歌领会情感。
教师放歌让学生先听几遍,鼓励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联想、评价和感受,然后与学生一起发言分享。
2.讲解歌词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读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变化和韵律起伏。
3.练习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练习歌曲,确保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注重情感的表达。
4.欣赏与理解。
教师放一段不同版本的歌曲,与学生们一起欣赏并比较,引导学生理解红河谷在不同时期所传达的不同文化内涵。
3. 课后作业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尽可能多的体现红河谷所表达的文化内涵;2.学生根据老师所给材料,自我总结和评价,写一篇关于《红河谷》的文章。
四、教学效果评估1.教学练习考评: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效果和情感表达水平;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歌曲文化内涵的感受和评价及其表现;3.课后作业评估:学生文章的内容质量和思路是否清晰。
五、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我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红河谷这首民歌的热情和好奇心,对音乐的态度和思考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展示。
同时,教学任务也向着更有思考性的方向走出了一步,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七年级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红河谷》这首歌曲。
该歌曲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祖国颂歌》中的内容。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歌曲描述了红河两岸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红河谷》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红河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和歌曲的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红河谷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河谷》。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唱歌词,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3)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3. 歌曲演唱(10分钟)(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演唱。
(2)挑选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道关于《红河谷》的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现场演唱《红河谷》,检验学习效果。
6. 情感升华(5分钟)让学生谈谈学习《红河谷》的感受,引导他们珍惜生活、热爱祖国。
六、板书设计1. 《红河谷》2. 歌曲结构:AABA3. 歌曲旋律特点:悠扬、激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歌词填空。
答案:(1)红河谷,(2)美丽的地方,(3)姑娘和小伙子,(4)放声歌唱2. 课后练习:熟练演唱《红河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但部分学生对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加拿大民间音乐的特点,欣赏其他加拿大民歌,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情感表达。
《红河谷》教案
《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雪域高原》中的《红河谷》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和了解相关的西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红河谷》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了解西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红河谷》的学唱,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对西藏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西藏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西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对西藏有什么了解?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红河谷》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4)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共同提高。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分析其节奏和音高。
(2)教师示范演唱,并讲解演唱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红河谷》2. 西藏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风格独特3. 演唱技巧:注意高音部分的发音,保持声音的连贯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红河谷》,了解西藏音乐文化。
2. 答案:完成课后作业,提交学唱视频或音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西藏音乐作品,了解其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河谷》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课型:唱歌课
三、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学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表达了人们用双手开荒种地,建设家园的情景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四、学情分析:农村孩子音乐体验和感受较少,乐理知识和视唱能力较弱。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能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红河谷》即可。
五、教学目标:1、结构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红河谷》。
2)弱起小节、大切分、换气和合唱方面知识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教授、引导、对比等教学方
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培养
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 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红河谷》
难点:歌曲中的弱起、附点大切分、歌曲强弱的
演唱处理和歌曲的情感体验。
七、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知道是那
里吗?请看(播放幻灯片,出示一些与加拿大有关的图片)。
2、好了,看完图片了,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我们的目的地是哪
里呀?生:(加拿大)
师;对,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加拿大的“红河谷”这个地方。
(二)新授课
1、播放歌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完整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组织讨论:师:同学们,听过歌曲后你们感觉这首歌曲的音乐情
绪是怎样的呢?
生:(略)
师小结:这是一首情感朴实、旋律优美的歌曲,下面我
们共同来学唱这首歌曲。
2、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
现了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
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3、教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让学生熟悉旋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唱旋律
(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琴用“呜”模唱旋律,直至唱熟。
(2)、解决在模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
A 5 1 3 3 3 3 2 3 (弱起小节)
注:弱起部分与歌曲最后一部分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小节。
B 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C 附点大切分节奏
D 歌曲中的唤气
注:解决难点时教师要正确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以游戏:找朋友“的方式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并跟琴哼唱一遍。
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同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同
注教师出示纸贴,贴于黑板上。
3)、带入歌词学唱
(1)学会旋律后,教师引导学生带入歌词进行教唱。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组织学生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学生跟教师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4)、歌曲的情感处理
(1)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和感受歌曲的音乐情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进行比较,体会出准确的音乐情绪
速度:中速力度:弱起的4/4拍旋律:优美、流畅
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弱起歌曲,演唱时速度不能太快,要用优美
抒情中略带感伤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带着这种情绪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三)拓展与延伸
1同学们唱的太棒了!我们说每首歌曲都会有很多种演唱的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合唱版的《红河谷》是怎样的音乐效果呢!再次播放《红河谷》学生聆听并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2 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合唱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
3进行创编后的合唱训练
4分两个声部完整合唱《红河谷》
九、课堂总结
《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
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
该歌曲以优美的曲调和朴实歌词表达了红河人民朴素的劳动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