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东北现代散文空间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追求激情、理想和自由的文化运动,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也是受到这一运动的影响,并在其中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

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向往,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对于个体情感的追求。

作家们通过对于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由和美的向往。

同时,他们也通过对于个体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于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渴望。

这些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浪漫主义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文化,因此在文学创作中被禁止。

然而,即使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作家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由和美的向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对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产生了影响。

在这个时期,作家们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对于情感和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爱情、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

在中国现代散文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浪漫主义的魅力。

例如,余华的《活着》通过对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韩寒的《后会无期》通过对于青春和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使得读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激情。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对于自由、美和幸福的追求。

20年代散文概述

20年代散文概述

20年代散文的成就:
1、散文样式自身的轻快便利。 2、中国散文自身悠久的历史 传统。 3、外国散文的艺术借鉴 4、时代风云的影响。
“随感录”作家群与现代杂文
时评、短论为主;论战、批判色彩浓重。形式多样,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最早显示了白话文的艺术特质,奠 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影响
1、陈独秀:“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 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等。
周作人的双重人格 要想了解周作人的散文,必须首先了解周作人的人格。在周作人身上,显著地 体现着双重人格的现象。作为封建旧时代的“叛徒”,他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 是激进的思想启蒙主义战士,是一个“流氓鬼”;而作为“隐士”,他又具有浓 厚的退隐思想,时刻想着退下来,放弃战斗,躲开纷纭复杂的现实矛盾,躲进 “苦雨斋”,闭门读书,做一个闲适的隐士,当一个“绅士鬼”。他曾经自我解 剖说,当“绅士鬼”在他心中占了上风时,他便“学习对淑女们的谈吐与仪容, 渐渐地由说漂亮话而进于摆臭架子。”而当“流氓鬼”占优势时,“我便跟了他 去彷徨,什么大街小巷的一切隐秘无不知悉,酗酒、斗殴、辱骂,都不是做不来 的,我简直可以成为一个精神上的‘破脚骨’。”在周作人的语境里,“绅士鬼” 是指维护社会现存秩序的上流社会的有教养的人士, “流氓鬼”是指对现存社 会秩序持叛逆精神、反抗态度的人。这两个鬼经常在周作人身上发生冲突、交锋, 使他摆脱不掉,他说:“我对于两者都有点舍不得(放弃),我爱绅士的态度与 流氓的精神。” 周作人之所以摆脱不掉两个鬼的纠缠,在行动上表现得既有“叛徒”的激进,又 有“隐士”的消极,主要是因为他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并坚持走下去。 对于这一点,他在《寻路的人》一文中说得非常明白,“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 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由于不知道路的方向,所以只能在 “十字街头的塔里”,“不知所向”。(《十字街头的塔》)应该说,周作人对 自己的剖析是非常坦诚的。 1935年,他在《五十自寿诗》里说自己“半是儒家半释家”,道出了双重人格的 根源。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目录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 .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名词解释题答案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女作家散文写作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女作家散文写作研究综述

文集 《 独语东北》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后 ,东北女作家的散文创作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探寻精神 ,东北风
物 民俗 的全景式 展 现 ,文化 人文 关 怀 的构 建 而越发 显 示 出地域 风格 。本 文 以东北 地域 女作 家 的散文 写作 为对 象 ,系统 梳理其 研究 现状 ,以期 为 东北地 域散 文研 究 打下 基础 。 黑龙 江省 女 作 家 散 文 创 作 成 果 突 出 , 以迟 子 建 成 就 最 高 ,影 响 也 最 大 。她 的 散 文 集 《 怀 之 美 》 伤
东北 地域 女作 家散 文 作 为一种 散 文派别 的成 立绝 非 简单 的硬 性界 定 这些 作家 生 于斯长 于斯 ,或 生命 中
重要 的年华在 东北 度过 ,对东 北大 地有 着难 解 的深情 。东北 大地 的 白山黑 水 、它 的沧桑 过往 血 泪历史 、东 北
英勇的人 民果敢的生活都在她们 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她们又都是东北文化的传承人和记述者 ,她们
身份,丽性别的存在 “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 ,也是与人类心理和生理特质密切关联的文化范畴之

”…

当性别 和地 域发 生 重合 和碰 撞 ,藉 由散文 这种 最 能表 现情 感 、抒 发 心性 的文 学 体 裁 ,东北 地 域 文学
散发 出 了奇 异 的光彩 。2 纪 9 代 以来 东 北 地 域 女作 家 散 文 写 作 势 头 强劲 ,成 果 丰硕 。截 至 21 0世 0年 00年 l 2 月 ,东北 三省 的女性 散 文集 出版 总 量就 有 5 ,在 散文 界 引起 了 巨大反 响 。尤其 20 年 辽 宁大 连 素素 的散 4部 01
社出版 的 《 仿佛一场 白日梦》(0 1 20 )探讨了女性 的成长和地域 身份带给她的影响。另一位吉林省作家宣儿 的《 女性独自》 (95 、《 19) 月桂树上 的花冠》(97 、《 为我哭泣》(98 、《 19) 别 19 ) 为梦想的天堂》(02 ,也伴 20 )

结合本课程所学,梳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

结合本课程所学,梳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

结合本课程所学,梳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

篇一: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在清朝末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散文创作也逐渐摆脱了传统诗词的束缚,逐渐走向现代性。

20 世纪 20 年代,是现代散文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散文家,如鲁迅、胡适、林语堂、老舍等。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表现出对旧文化和旧制度的不满,倡导新文化和新思想。

30 年代至 40 年代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高峰期,散文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深度。

这一时期的散文家有巴金、老舍、茅盾、沈从文等。

50 年代至 70 年代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第三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主要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散文家包括艾青、田间、丁玲、王蒙等。

进入 80 年代,中国现代散文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散文家的创作风格和题材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这一时期的散文家有朱自清、冰心、余秋雨等。

90 年代以后,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风格和题材更加开放和自由,散文家的创作也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深度。

这一时期的散文家有贾平凹、莫言、余光中等。

总体来说,中国现代散文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变革,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个人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篇二: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学也开始了新的探索。

20 世纪 20 年代,散文创作开始受到关注。

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更加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倡导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著名的散文家包括鲁迅、茅盾、老舍等人。

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0 年代到 40 年代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更加注重艺术性和个性化,表现出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自然、人性的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人生而艺术。

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

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他们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

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

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

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

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湖畔诗人: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人物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湖畔诗人”,同年八月,汪静之的诗集《惠的风》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五章(二)、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五章(二)、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创作

• ⑤《而已集》,1927年,所作杂文29篇,附录 1926年一篇。1928年出版。此时鲁迅已经经历了 “三一八”惨案,又目睹了“四一二”政变。他 在“题辞”中写道:“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 和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 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然而我只有‘杂 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 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显然,鲁 迅是在感慨文学的无用,愤慨于反动政府与帮凶 文人。

杂文标题最长的是《由中国人的脚,推定中
国人之非中庸,由此推言孔夫子有胃病》 。

杂文篇幅最短的是《长城》全文仅1热风》,1918—1924年,41篇。1925年出版。 写于新文学高潮期。鲁迅在《题记》里说:“周 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 之曰《热风》。”反映出一代思想启蒙者对中国 现实的批判热情,以及由这种文化主将们所掀起 形成的文化革新的时代气氛。
鲁迅: “独秀随感究竟爽快”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的一员猛将,其《随感录四十 四》、《随感录四十五》,是痛快淋漓的文字, 颇适合当时激进的阅读心态。 鲁迅: “颇汪洋,而少含蓄”概括其文风
□刘半农
《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等等,以 及稍后所写的一些论争文章,都坦诚爽快,寓 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风格是善 夸张,富想象,好用反语,讽喻性强,读起来 畅快轻松,对论敌能加以不容发疑的驳难。 鲁迅: 《忆半农》
三、鲁迅前期杂文、《野草》与《朝花 夕拾》
(一)嬉笑怒骂的前期杂文 (稍作了解,待“30年代散文”一起讲)
《新青年》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中国 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创。 而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
• 鲁迅自身具备成为优秀杂文家的种种素质、 条件,规范了中国20世纪杂文创作的精神风貌。 创作了14+2+1本杂文集。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佚文集《集外集拾遗补编》)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第七章散文“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

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关于“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状况,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之上。

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这种评价不只是鲁迅的观点,连晚清时期就已成名的小说家曾朴也说过,“新文学成绩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分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韵曲包。

”可见对“五四”时期小品散文的成就是有公认的。

由于散文小品是属于更加个人化的创作,后来的文学史往往对“五四”时期散文成就的评价不够。

若要回顾这一段散文的创建与发展的盛况,最好借用朱自清在30年代所写的一段文字,他指出:“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

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

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

”总之,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未曾出现过散文创作的如此盛况。

“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

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

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在于这种文体比较自由。

因为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身手。

也由于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福师大2018年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ooc单元测验答案

福师大2018年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ooc单元测验答案

第一周自测返回本次得分为:20.00/2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8-09-21,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单选(2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的是()A.周作人2.00/2.00B.刘半农C.胡梦华D.王统照2单选(2分)五四时期最先开辟“随感录”专栏的报刊是()A.《晨报副刊》B.《每周评论》C.《语丝》D.《新青年》2.00/2.003单选(2分)1932年接编并改革《申报·自由谈》的散文家是()A.鲁迅B.聂绀弩C.茅盾D.黎烈文2.00/2.004单选(2分)40年代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杂文刊物是()A.《鲁迅风》B.《野草》2.00/2.00C.《野火》D.《杂文丛刊》5单选(2分)《饿乡历程》与《赤都心史》的作者是()A.郁达夫B.朱自清C.孙伏园D.瞿秋白2.00/2.006判断(2分)钱玄同把那些死抱古文不放的旧文人斥为“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

√7判断(2分)胡适在《新青年》上首先提出“文学散文”的概念。

×8判断(2分)现代文学史上,1934年被称为“小品文年”。

×9判断(2分)抗战时期,通讯报告特别发达,拥有最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成了战时文艺的主流”。

√10判断(2分)作为抗日根据地报告文学的最早开拓者之一,周立波对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周测试返回已经超过规定的测试次数或提交截止时间已过。

你可以作为自我学习进行测验,但提交的结果将无法获得学分。

1单选(2分)鲁迅的《野草》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连载于()A.《语丝》B.《新青年》C.《小说月报》D.《申报·自由谈》A2单选(2分)鲁迅在他的著译书目中称《朝花夕拾》是()A.散文诗B.回忆文C.报告文学D.杂文B3单选(2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A.《记念刘和珍君》B.《忆刘半农君》C.《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D.《现代史》A4单选(2分)鲁迅杂文()针对儒家“三纲五常”节与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展开猛烈的批判。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三)其他作家
1、俞平伯 、
散文集《杂拌儿》 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等。 燕知草》 刻意模仿明人小品,显示出名士风度。 刻意模仿明人小品,显示出名士风度。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朦胧、空灵的意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朦胧、 境中,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 境中,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
27—37年,周作人的 年 隐逸”生活时期。 “隐逸”生活时期。 创作倾向发生变化, 创作倾向发生变化,远 离现实,谈经论史,安 离现实,谈经论史, 风格平和冲淡, 心养性 ,风格平和冲淡, 文字圆熟老练。 文字圆熟老练。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周作人的文章多属于读书笔记 题跋,也有吹捧日本、汪伪政权之作。 题跋,也有吹捧日本、汪伪政权之作。主 要集子有《秉烛谈》、《药堂语录》、 》、《药堂语录 要集子有《秉烛谈》、《药堂语录》、 药味集》 风格趋于枯涩苍老。 《药味集》等,风格趋于枯涩苍老。
2.广征博引,庄谐并出,富有知识性 广征博引,庄谐并出, 和趣味性
周作人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 周作人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 追求知识 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 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 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推崇“独抒性 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推崇“ 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 ,既给人丰 不拘格套” 富的知识,又使文章飘逸洒脱。 富的知识,又使文章飘逸洒脱。如《菱 角》。
(一)主要内容
1.揭开黑暗社会帷幕的一角,予 .揭开黑暗社会帷幕的一角, 以无情暴露和批判。 以无情暴露和批判。
直涉现实, 痛砭锢弊。 如 《 执政府 直涉现实 , 痛砭锢弊 。 大屠杀记》 白种人——上帝的 大屠杀记 》 、 《 白种人 上帝的 骄子》 生命的价值——七毛钱》 七毛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骄子》 、《生命的价值 七毛钱 等。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闻一多〖幻中之邂逅〗〖孤雁〗〖死水〗李金发〖夜之歌〗〖爱憎〗〖时之表现〗穆木天〖苍白的钟声〗〖苏武〗〖落花〗冯至〖十四行集(节选)〗〖蚕马〗〖帷幔——乡间的故事〗·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徐志摩,1897-1931,于二十年代成立了“新月社”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他曾担任《新月》月刊的主编,之后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了季刊。

徐志摩的诗集包括《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等。

并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

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赣第德》(1927)、《玛丽玛丽》(1927,与沈性仁合译)。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等候你〗我等候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杨迎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教授)
作品影响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者简介
萧红萧红(1911—1942年),中国作家,原名张廼莹 ,“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1942 年因病逝世于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场》《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萧红散文》《回忆鲁迅 先生》《马伯乐》《呼兰河传》。
有二伯
有二伯是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30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所以工作30年,有 二伯还是一无所有。 有二伯是一个很古怪的人,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喜欢和 大黄狗谈天。
有二伯身处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十分可怜,但他毫无觉悟,健忘自傲,是个活脱脱的东北阿Q。
人物介绍
“我”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60多岁,“我”长到4、5岁,祖父就快70了。“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 皮的孩子。 “我”家住了五间房子。“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 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我家的院子”里住着一群不是“我”家人的几家人: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他们是没有自己 的家宅,租“我”家的房子暂住的人。即便是随时要倒塌、破烂不堪的房间,因为租金便宜,也唱着歌斗胆住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茅盾(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呼兰河传》老青幼三代无家的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孩童眼光, 观察这三个人物凉薄困苦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底层“小民们”的家园建构和“小民”身上所体现的家园情结。

福师20春《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春《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春《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一答案(单选题)1:()是绍兴人,与XXX同乡。

他的杂文《从“目莲戏”说起》、《关于土地》《关于女吊》、等,不仅给读者奉献了形神毕肖、绘声绘影“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态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2: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C(单选题)3:新生代散文由夸饰性的高强度的热抒情,向着不动声色极力节制的冷抒情过渡。

____的散文尽量隐去主体的虚浮和矫饰,主体情绪完全呈收敛状,从而呈现一种类似于“零度写作”的状态。

A:XXXB:苇岸C:XXXD:XXX正确答案: B(单选题)4:()是台湾年轻一代女散文家的代表。

A:XXXB:XXXC:XXXD:XXX正确谜底: B(单选题)5:()是绍兴人,与XXX同乡。

他的杂文《从“目莲戏”说起》、《关于土地》、《关于女吊》等,不仅给读者奉献了形神毕肖、绘声绘影“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态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6:()是“五四”时期的散文大家,不但以浩瀚的杂文著称于世,更以独树一帜的记叙抒怀小品享誉文坛,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开创了闲适和言志的艺术流派。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也称“东北新月派”,源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一群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从事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组成的一个集体,他们把自己口中的“新月”作品发表在新月杂志上。

该群体由袁野、宋文翰、施庆新、杨素贞、吴钢、任延辉、刘惠子、黄祖鹗、曾建华等十余人组成,大多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文学家及新文艺运动的代表人物。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思潮及文学特点,主要有洋式文学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兼容结合,“古今东方”情怀之融合、实验性创作与表现形式的探索、思想深刻而又兼具开放性。

他们倡导以“民族文学”“民族情怀”“农村文学”等概念为主旨,以写实的文体突出民族、地域的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学的民间性主题与现代思想形态相结合,使东北新月派文学既追求“现代”又把民俗态度实践而成的。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多以写实主义的方式展现,描写表现主要集中于贫苦农民群体的生活,即所谓的“民族情怀”。

在其作品中,把当时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映射出来,把东北文学的思想宣讲以及时代背景融入其作家创作的浪潮之中。

袁野、宋文翰、施庆新等作家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写实特色。

袁野曾写过《春江花朝》、《赤地飞花》、《背马载砚》等短篇小说,主要描写东北地区农民群众农耕生活的繁重、贫困和痛苦的社会状况。

《背马载砚》以抗日斗争的父女恋爱故事为主线,描写了穷困的农村家庭在抗日战争中保持义与正义的精神,探讨了东北百姓的忠诚与爱国情怀。

宋文翰的作品《大江东去》、《海鸥》则把“大江东去”的人文气息浓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想感情:“宁静的景象中,大江东去,似乎包含着无限的深意。

”描写出丰富的东北地区农村生活百态,以及人们心中的美好憧憬,再次彰显出作家的民族情怀。

施庆新的《河口》就更多地表现了集体主义的特色,描写了青苗子们在农忙期间欢聚一堂,把一段轻松欢快的河边渔夫生活结合到作品中,表达出农民群众抗日战争时期友爱同心、情义团圆的浓厚感情。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中国新文艺运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篇章,在这支文学运动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创作表达,至今仍被中国文学界广泛推崇、赞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家,他们的作品以鲜明的东北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因此,东北作家群成为文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东北作家群的起源和成长东北作家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时代激情洋溢。

东北作家们深受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他们立志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种文化热情的融合和碰撞,使东北作家群逐渐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东北作家群逐渐发展壮大。

他们追求真实、纯粹的创作精神,致力于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们对于东北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关注,赋予了他们的作品独特的魅力,也使得东北作家群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二、东北作家群的文学风格东北作家群的文学风格鲜明而多样,他们的作品大多注重表达现实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他们触摸到了生活的本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东北人豪放、坚韧的性格特点,同时又有认真、沉稳的气质。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主题多样化,既有以乡土为背景的,展现东北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的作品。

他们的作品时而悲壮时而幽默,既有力量感又有温暖感,在表达情感和展现社会问题时使用的手法独具匠心。

三、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如著名作家巴金的《家》,以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普通人民生活的细腻刻画和对深刻社会问题的揭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阅读。

在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东北地区特有的底蕴和文化血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怀,这使得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触动力。

四、东北作家群的影响与灵感东北作家群不仅仅在东北地区有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年代散文PPT课件

20年代散文PPT课件
❖ 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 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 缠绵,纤细而澄澈。
2021/6/7
18
❖ 3、文体、语言
❖ 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 字大有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 用罢了,
❖ 冰心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不过经过 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而别具 一种清新的韵味。
2021/6/7
7
2021/6/7
8
❖ 2、特点
❖ 杂文一般短小精悍,应时刊发,“对于中国 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 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2021/6/7
9
❖ 3、作家群
❖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他们大都是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 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 文最具代表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6/7
10
❖ 4、名家名篇
❖ 李大钊:《青春》 《今》、《新的!旧 的!》、《新纪元》等, 都进发着昂扬奔放的改 革激情,抒发追求新世 界的理想。将宣传鼓动 性与散文诗的艺术两相 结合,形成他的特色。
2021/6/7
11
❖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写得气势轩昂,与封建 主义思想势不两立; “随感录”《下品的无 政府党》、《青年底误 会》和《反抗舆论的勇 气》,
2021/6/7
19
❖ 《往事》其二 (八)中的一段描写:
❖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
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 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 我无言,久 ——久,悲衰的心弦。开始策策 而动。

20年代散文特点

20年代散文特点

20年代散文特点20年代散文是指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作品,特点如下:一、内容丰富多样20年代散文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命运、思想观念等的描写和思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特点。

他们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受为基础,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境、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二、关注社会问题2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席卷全球。

散文作家们对社会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以锐利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弊端、不公和不平等。

他们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的黑暗面,并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提出了种种思考和设想。

三、追求自由和个性20年代是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潮盛行的时期,散文作家们也追求个性和自由,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束缚,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追求真实、纯粹和直接的表达,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去探索和揭示人类的本质。

四、情感表达丰富20年代散文作品中,情感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散文作家们通过对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等的描写和抒发,展示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

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五、语言优美流畅20年代散文作品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流畅度。

散文作家们注重句式的变化和修辞的运用,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他们追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意义,力求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六、人文关怀20年代散文作品中,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散文作家们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存在,对人类的智慧、勇气、善良等进行赞美和讴歌。

他们反思人类的局限和弱点,呼吁人们关注和关爱他人,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20年代散文作品在描写社会风貌、关注社会问题、追求自由和个性、表达丰富情感、语言优美流畅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这些作品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写东北的名家散文很多,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小说描绘了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冰冷、沉寂与落寞,同时也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与美丽。

以下是部分节选: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从我家门前流过的小河,河水虽然是依旧地流着,但河里再不生长荷花了,再不生长苇子了,再不见长满红色萎角的小船了!从前有多少人坐在河沿上玩。

钓鱼的,洗菜的,游泳的,那快乐的声音,那快乐的脸孔,真像一幅图画,而今不见了。

除了在乡村里的农民之中,你永不见我有美丽故乡的影像;并且也不见得有认识它的人来和我谈谈。

现在是这样子一个人了,做过短期游荡,但是一点也没有游荡的样子。

看来照远山愚公的青年时代那一段事情恰恰反了一样了。

这使我自己更加觉得自己是衰老得很!说起话时也有力无处使似的。

1.《雪国》(节选)作者:川端康成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来,她那美丽的眼睛,为之一亮。

列车长手拿红灯,他走到这位姑娘跟前,顿时,北国美丽的夜色,无以名状的清冽空气和神奇幽深的夜景,一下全都展现在他面前。

几节车厢的旅客倾刻醒来。

那位姑娘婷婷玉立,她慌慌张张地理整头发。

她娇小的身姿如同一幅画中的剪影,在白雪皑皑的清晨中,在幅画中的剪影,在白雪皑皑的清晨中,在美丽的田野上,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

姑娘仿佛在这一刻自觉美丽绝伦。

这时有三四名乘务员将大块毛毯盖在她的身躯上,他们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

2.《北方的盐》(节选)作者:迟子建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

西南大学 现当代文学 考研试题整理

西南大学 现当代文学 考研试题整理

西南大学文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050101 文艺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同)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相同)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赵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南大学文学院历年考研真题01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一.填空1.《玉梨魂》作者(),《钟鼓楼》作者(),《美食家》作者(),散文《干校六记》作者(),《文化苦旅》作者(),诗歌《距离的组织》作者(),戏剧《这不过是春天》作者()。

2.眉间尺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赵伯韬是小说()中的人物;钱文贵是小说()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中的人物;曾文清是戏剧()中的人物。

3.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三界革命”是指诗界革命,(),()4.朱自清和俞平伯等人在1921年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新诗社团(),《无轨列车》是()派主办的文学刊物。

30年代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人间世》等刊物大力提倡“性灵文学”;30年代以蒋光慈,阳翰笙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形成了()的小说模式。

5.20年代中后期出现于诗坛并对新诗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诗歌流派是新月派和()派。

6.戏曲,话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

二.解释1.精神胜利法2.问题小说3.战国策派4.《雨巷》5.朦胧诗歌6.新写实小说三.简答1.简述夏衍戏剧的艺术特色2.简述周作人散文艺术特色四.论述1.论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2.论九叶诗派的艺术成就3.评述九十年代的散文发展流向01年文学评论试题任选一题:(1500~3000)评论1.五四小说的散文化倾向2.论张爱玲小说“中西交汇”“新旧掩映”的文体特色3.解读顾城的《远与近》02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一.填空1.在晚清文体变革中,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2.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的著名理论文章是《人的文学》和();当时,由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由()创办的《甲寅》杂志以及刘师培,黄侃创办的()杂志,对五四新文学提出了不同意见。

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

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

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
中国散文通史:现代卷现代散文,诞生于20世纪初的当代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其主要内容是描写社会现实生活以及文化价值观。

其诞生是由于新文学运动的出现,以及语言和文学形式的改革。

现代散文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具有更强的艺术性,而文学形式则更加多样。

第一批现代散文家主要是鲁迅、茅盾、吴承恩等。

他们以一种新的文学语言,描绘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实生活,并以此反映其自身的社会理想。

他们的现代散文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及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把乡土风情、古老文化以及现代城市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散文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写实主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散文,出现了许多大家,如郭沫若、沈从文、王安忆、曹禺、高行健、王朔等。

他们的现代散文作品,用鲜明的个人风格,着重描写社会现实,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构筑出一座新的文学空间。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当代现代散文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现代散文继续发展壮大,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以及更多的情感性和审美性。

新一系列的现代散文家,如李商隐、贾岛、韩愈、陆游、林语堂等,都用他们独特的个人风格,把社会现实生活和文化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把现代散文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在当代文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散文家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学形式,描绘出一个完整而充满艺术性的社会现实生活,并以此反映自身的社会理想,这就是现代散文的真正价值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散文学意义:对于现代散文文体建 设的贡献
审美方面的现代性,根本无法得到深刻、充分的阐 述” [4]。从散文本体出发,对文学主体 性 的 强 调 甚至要更多一些。由于散文文体特性的要求,作 者的主观情感和个性力量的直接流露构成了散文 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 “散文作家在创作时,仅仅 注意到主体个性还是不够的,主体性作为历史性 和社会性的范畴,作为认识论与价值论统一的实 践性的产物,尤其是如果我们将主体性当作是一 种对自我和现实的超越性规定,那么,这种主体性 便不仅是带有个体特征的,而且应是建立在不同 个性上的人类精神的存在” [5](P54)。现代散文对 作家同时提出了个性和历史性的要求。
“我”向社会发散,以此形成观察、表现社会生活的视角,这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散文作品的共同的文体特征。新
旧文化、文学力量的交锋与消长在散文创作的技术层面也多有体现。
关键词:20世纪20年代;东北现代散文;空间 作者简介:薛勤(1962-),女,辽宁大连人,文学硕士,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 研究。
坛上产生了影响。 此期出现了现代散文作品单行本。1929年,
赵鲜文的《昭陵红叶》、林霁融的《鲜血》、张露薇的
出版定期刊物《奉天学生》,后者出版《启明旬刊》。 《情歌》、宋树人的《长相思》先后问世,引人注目,
在吉林,穆木天、刘政同、何蔼人组织白杨社,次年 从中可见东北现代散文的初创风貌。总起来看,
开始出版《白杨文坛》,1926 年,春潮社在沈阳成 立,周筠溪、周謇寒愕创办《漫声》杂志;大连则成
繁,所办的同人刊物以及一些学校的校刊等情形 也是如此,受物质能力和人员聚散的影响,少有坚
20世 纪 初 的 东 北 社 会 动 荡 不 定,内 外 交 困, 民不聊生,封建势力、军阀势力和殖民威胁对社会
持较久的。“当时的出版是绝对困难的。因此,除 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了严重阻滞和摧残。东北社
了依赖报纸副刊而外,没有另外的方法。杂志如 会的现代化就在这样的情境下艰难起步。文学的
摘 要:20世纪20年代的东北现代散文从整体倾向上建立了从独立的个性出发关注社会民生,实现对文学 审美追求的路向。但由于发生期固有的稚嫩与生涩,新与旧之间种种的含混、交叉、往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呈现出复合存在的形态。此期散文注重关于“我”的抒写,建立起“我”与社会的相关性向,体现出五四以来的
对宗法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疏离和现代性建设中的中国社会对自我、个性的发现、凸显与尊重。另一方面,又由
Hale Waihona Puke 有些文学期刊逐渐从文化的综合的期刊或报纸中 时其地东北现代散文的主脉,打造了其最本质最
分离出来,专门的文学刊物的出现是文学传播中 鲜明的时代精神,衍生着其最重要的历史价值。
的一个值得记取的现象,它反映出现代新文学逐 如伊格尔顿所说,关于文学种种的价值判断绝不
渐具备的独立能力。与此相关的还有作者的情 是任何想入非非的东西, “它们扎根于更深的信念
20世纪20年代的东北现代散文对此作出了 回应,从整体倾向上,建立了从独立的个性出发关 注社会民生,实现对文学审美追求的路向。但由 于发生期固有的稚嫩与生涩,新与旧之间种种的 含混、交叉、往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呈现出复合 存在的形态。
由于散文强 烈 的 抒 情 的 美 学 特 征,在 文 体 上 “我”就作为最首要的叙述主体出现。此期散文注
绍新文化思潮和新文学作品,较为迅速地回应了
生报》副刊《荒原》等都刊登新文学作品, 《吉林日 报》、 《东省日报》也刊发了大量的新散文、小说、诗 歌作品。1928年 4 月, 《新民晚报》在沈阳创办, 其副刊先名《晚钟》后改《今天》,成为东北新文学
源自关内的五四精神的呼唤,也滋育了东北现代 的又一园地,其主要作者张露薇、林霁融、张景芹、
自从上海北京的新文艺书籍输入满洲之后,以奉 实的。他们只知道为文艺而努力,只知道为文艺
天为中心,便酿成一种新鲜的空气,许多青年呼吸 着 这 种 新 鲜 的 空 气,自 然 就 起 一 种 相 当 的 反 应。
而生活,他们并未曾一边儿拿着笔,一边儿盘算着 自己的 名 利。” [1](P76)此 外 还 有 年 轻 的 新 闻 工 作
文学最初的作品,从此,报纸成为承载与传播新文 洪波、王一叶、白晓光、赵鲜文等,恰是此期东北散
学的主要传媒。两年后, 《盛京时报》刊登了东北 作者(作家)最初的新诗作品。《盛京时报》推出副 刊“神皋杂俎”,并在1921、1923、1924、1926、1928 年连续举办新年征文,从理论和创作上都推动了
怒潮,北国,以及冰花等,没有维持太长久的。单 发生发展是与历史的进程相关的,社会的现代性
行本,较比著名的,也只有林霁融的《鲜血》,张露 是文学的现代性的基础和背景,由封建性向现代
薇的《情曲》,和赵鲜文的《昭陵红叶》而已。而这 些,没有一个不是自己掏腰包的。” [1](P76)但同时
性转型是当时东北社会发展的要务,是主要的社 会生活底蕴。参与并反映这一转型过程构成了其
这反应,便由新民晚报的助长推动,造成一个很有 者,他们领五四精神风气之先,创作了东北地区最
历 史 性 的,光 辉 灿 烂 的 文 艺 运 动 上 的 时 代” [1](P76)。
初的现代散文作品,其中硕果留存者大多成为东 北地区新文学事业的主力,有的则在中国现代文
20世纪20年代是东北地区文学社团出现的 高潮期,一些刊物也随之创刊。1923 年,奉天基 督教青年会组织了文学研究会和启明学会,前者
文的主要作家。对于财力与人力同样困窘的 20 世纪20年代东北散文界来说,报纸副刊是其首选 媒体,集中于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几大城市的
报纸副刊为幼弱的现代散文提供了颇为丰阔的生
新文化思潮对东北社会的渗浸,以及新文学在东 长空间,虽然这些副刊甚至报纸本身也常常朝存
北的成长。20 世纪20 年代后半期,更多的报纸 副刊加入到承载新文学的行列, 《盛京时报》甚至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5)05-0098-04 收稿日期:2005-02-13
=============================================================
一、承载与传播:20世纪20年代东北 散文生态考察
况,此期的新文学或囿至现代散文的作者大多是 结构,而这些信念结构显然像帝国大厦一样不可
大、中学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 “当时的作家几乎 动摇。因此,我们迄今所揭示的,不仅是在众说纷
全是东北大学的学生。有的是入学后在奉天成名 纭的意义上说文学并不存在,也不仅是它赖以构
— 99 —
成的价值判断可以历史地发生变化,而且是这种 价值判断 本 身 与 社 会 思 想 意 识 有 一 种 密 切 的 关 系” [2](P34)。在 20 世 纪 20 年 代 的 东 北 散 文 中, 鲜明地体 现 出 东 北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对 现 代 性 的 要 求,对旧制度的拆解和对新制度的建设,在文学上 表现为对批判精神的吁求、高扬和对理想社会的 企望,这种批判与建设渗透在各种题材、体裁的散 文创作中,合成了对当时社会现实与社会意识的 素描。对 旧 制 度 的 否 定 是 当 时 的 社 会 思 潮 的 主 流,具体在当时的散文作品中,大多表现出旗帜鲜 明的对社会制度所制造的种种罪恶与黑暗的揭露 与批判。壬秋的《苦笑》① 中,逃难的老母亲描述 兵匪为祸的惨相: “我们的邻人有的被他们用刀切 成肉泥,劈成肉酱,或者用枪弹打得他们五脏流出 肚外”, “那枪弹真像鬼啸!漫天漫地尽是硫磺的 气味,再加上小开花炮弹轰然的炸裂声,那景象真 够使人的脑筋发昏呢……结果兵匪退去以后,满 地上尽是些断头缺手、四肢不 全 的 人。鲜 血、脑 浆、血肉模糊,实在叫人寒心!” [3](P40)巴林《相对 长嘘唏》 [3](P35-37( ) 原载1930年8月19日〈泰东 日报〉,)、徐劲波《卖孩子》 [3](P76-78( ) 原载 1929 年4月1日〈泰东日报〉,)中有经济困窘以致卖儿 鬻女、骨 肉 分 离 的 凄 惨;心 秋《 踌 躇 》 [3](P34-35) (原载1926年4月18日〈盛京时报〉)中有工厂里 原 始 竞 争 带 来 的 压 力;刘 境 遥《 她 的 一 封 信》 [3](P55-58( ) 原载1925年9月3-4日〈盛京时 报〉)、沈 生 的《遗 恨》 [3](P59-61)(原 载 1925 年 7 月18日〈盛京时报〉)倾诉了追求现代的自主爱情 与婚姻道路上的奋斗与牺牲;等 等。20 世 纪 20 年代的社会现实在散文作品得到了较为充分、多 方面的反映,现代散文在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中 走向成熟。现代性确立诉诸主体性的确立,在逐 步确立的主体性的引导下,在此期的散文作品中 我们看到了初步的现代个性意识、阶级意识、民族 意识和经济意识,它们构成了此期散文的意义空 间。
《夜航》,长春第二师范学校的《秋声》,营口的《浪 和冲击。现代传媒构筑了现代散文发展的最初的
花》、 《灵魂》等。1929年,东北大学郭维成等七人 创办《冰花》,吉林大学凭栏社创办《春蕾》月刊,沈 阳又有《翻飞》、 《现实》、 《呓语》、 《红蓼》等刊问世。
道路。
二、对现代散文反映社会现实的考察
这些社团大多存在时间较短,或组成成员变化频
报刊构成了现代散文生存、传播和发展的主要空 间,媒体的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充分与否的鲜明
立宗风学社,出版《宗风》月刊。1927 年,关外社 在沈阳成立,出版《关外》。1928年, 《东北大学周 刊》改革后注重发表新文学的散文、诗歌、小说作
标志,从20世纪20年代东北现代散文的事实看, 报刊媒体的发展与其形成密切互动,其背后则是 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动力。在传播交流工具不发
夕亡,但相对于刊物与著作来说,在数量和地域上 仍为现代散文营造了较为适宜的生态。《盛京时
创办了文艺增刊《紫陌》,其时, 《哈尔滨日报》副 报》创刊较早且持续时间长,是东北现代散文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