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句 矣 焉2012-02-08
古代汉语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敘述句
敘述句是以動詞爲謂語、敘述人或事物的 行動變化的。在古代漢語裏,敘述句的結 構一般和現代漢語沒有什麼不同。 關於敘述句,教材主要講了以下四個內容:
1.1 雙賓語句
雙賓語是指有些及物動詞有時可以帶兩個 賓語。其一爲人,是行爲動作的間接承受 者,稱爲間接賓語,因爲它一般處在靠近 謂語的位置,所以又稱爲近賓語;其二爲 “事”或“物”,是行爲動作的直接承受 者,稱爲直接賓語,因爲它一般距動詞較 遠,所以又稱爲遠賓語。 古代漢語可以帶雙賓語的動詞大致又可以 分爲兩類:
1.2 賓語的位置
一般情況下,賓語是放在動詞後面的;但是, 在古代漢語裏,在一定條件下,賓語要放在 動詞之前,這主要有三種情況: 1、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宣2) 2、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左隱元) 3、用代詞複指的前置: 姜氏何厭之有?(左隱元)
漢代,“於”字句仍比較常見,如: 是故聖人法天順情,不拘於俗,不誘於人。 (《淮南子·精神訓》) 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 前不遇於魯,後不遇於齊,無以異也。 (《論衡·非韓篇》) 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者,何也? (《漢書·賈山列傳》) 漢代以後,這種被動句逐漸少見。
3、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就只用 “之”字複指。例如: “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 (左傳·宣公二年)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 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 活”,此之謂也。(孟子·公孫醜上)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 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爲不善變矣。(孟 子·滕文公上)
11通论八 叙述句 矣字 焉字
2.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做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虞不腊矣。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后果。例如: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二.(一)"焉"字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经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例如:余收尔骨焉。
(二)"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他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
1.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时,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不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失去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例如:击之,必大捷焉。
*动词“为”的般情况下宾语放在动词后,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用“是”、“实”或“之”字复指。例如: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c姜氏何厌之有?
*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例如: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3.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于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种过程。在这类句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4.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国危矣。
5.祈使句用“矣”字,这这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例如:先生休矣!
3.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在上古汉语里,一般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来表示行为数量,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例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从句子成分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3)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例如:
①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 。(《韩之战》)
②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
③紾之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
④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奇正色曰:“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久谢?”(《太平广记》卷185,
奇:刘奇)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司马相如《上林赋》)
d、被字句
“被”在先秦汉语里,往往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蒙受”如: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
光被四表《尚书·尧典》四表:四海之外
① 荀偃命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左传·成公二年》)
③ 晋士庄了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导志者,有如此盟!”(《左传·襄公九年》)
b、“为”字句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 淮阴侯列传》)。
c、见字句
“见”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一点与“为”“被”不同。有一种“见+动词”句,其形式与被动句相似,但不表示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似乎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
② 文公与之处。(《许处》)
③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汤,指商汤,商代国君;之,代葛国国君葛伯。
叙述句矣字焉字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 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叙述句、矣字、焉字一、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
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
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 ,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
如上二例的“我” 、“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 。
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
《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
《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摘要:《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是一部记述荀况一生的言语行事,成书于先秦晚期。
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分析战国时期这部文献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而管窥先秦句末语气词实用的一般状况。
《荀子》中的句末语气词较多,经过调查,《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云”“夫”“然”“为”“尔”“已”。
还有一些是几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本文以《荀子》作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关键词:荀子;句末语气词一、引言从传统语言文学上来看,历代的语言学家曾经对汉语中的语气词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如:元代卢以维的《助语词》、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清代刘洪的《助字辩略》、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著作中都有有关语气词的论述。
一直到《马氏文通》,语言学家对语气词的论述逐步系统而明确。
近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对语气词的深入研究。
郭锡良先生在《先秦语气词初探》中区分了语气与语气表达方式的差别,并提出了语气词在句中传达语气信息的三种方式。
钱宗武先生连续发表的《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今文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对《尚书》中的语气词和语助词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刻见解。
《荀子》是先秦儒家经典作品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其语气词特色的专文。
但是句末语气词在《荀子》中的使用非常丰富,表达效果多种多样,很有整理归纳和分类研究的必要。
所谓的句末,并不是简单地指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而是指处于全句最高层次上的一个语法位置。
《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已”“云”“夫”“然”“为”“尔”“已”。
本文以《荀子》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叙述句
(四)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 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 句。下面谈三个问题: 1.意念上的被动句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 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 胠 箧‣) (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 剖的。)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中就有,比 如说:“鹿禽”
B.“为”字式的被动句 “为”字式的被动句在结构上与“于”字式不同, 而与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完全相同,如: 郤克伤于矢。 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五蠹‣) (自身被宋国人讥笑。) “为”字式的被动句中,“为”的作用也是引进 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其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被”。 有时“为”字后面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 字直接放在动词前,这一点与“被”字也相同。 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燕策三‣) 这种句式可以认为是“为”字式的另外一种表示
可见,“如何”是由“如……何”紧
缩而来的一种句式,“何”本来是谓 语,由于紧缩粘在了“如”字之后, 好像成了宾语。这样看来,“如何” 是不可作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的例 外来看待的。 另外,“如何”、“如之何”由可 以说成“若何”、“若之何”、“奈 何”、“奈之何”,如、若、奈古音 相通。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前臵逐渐转
3.被动句的产生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里就有发现, 如“鹿禽”。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要 到西周金文里才产生,如: 矦乍册麦易金于辟矦。(•麦尊‣) 鬲锡贝于王,用作父甲宝尊彝。(鬲尊) 但是这样的被动句,在西周金文中大 约只有十几例,还是比较少的,春秋战国 以后,被动句才多起来,形式也更加多样。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古代汉语的陈述句
3.《史记·商君列传》:“魏惠王兵数 破于齐秦。” 4.《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 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人;治于人者食(sì,供养)人,治人者 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注意一:不是介詞“於”字本身能表示被動, 而是動詞用于被動的意義;但是,由於用“於” 字引進了行爲的主動者,被動的意義就更加明顯 了。
C.上古漢語动量表示法 現代漢語動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動量
的數量詞放在動詞的後面;在上古漢語裏,一般 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 的量詞。例如: 1.《左傳宣公二年》: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2.《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 仲之力也。 3.《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 不入。 4.《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
①《史記·陳涉世策》:“父母宗族,皆 為戮沒。”
③《韓非子·說難》:“厚者為戮,薄 者見疑。”
④《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 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2)“為+施事者+動詞”,“為”引進
①《史記·淮陰侯列傳》:“上笑曰:‘多 多益善,何為為我禽(擒)?’(韓)信曰: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 為陛下禽也。’”
(2)“被+施事者+動詞”式,“被”是介詞, 其作用是引進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例如: ①蔡邕《被收時表》: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 ②《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吾被皇太后征, 不知所為。 ③《世說新語·言語》: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古漢語中“被”字式的被動句用得很少,主要 是用“於”、“為”、“見”字式被動句。
上述“爲簞食與肉”是一個動賓詞組,“簞 食”與“肉”是動詞“爲”的直接賓語;“之” 指靈輒,是間接賓語。其餘由此類推。
古代汉语8
(一)已经发生的情况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 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 语· 颜渊》
(二)已经存在的状态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左传· 僖公二十八 年》 (2)吾君已老以,已昏矣。《谷梁传》
4、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 竭。”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 矣。”《论语公冶长》
(3)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 义不帝秦》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 国论》
二、矣字 焉字
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 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 决辞也。” 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
为……所 (8)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庄子· 盗跖》 (9)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 霍光传》 (10)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 魏公子列传》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项羽本纪》 (12)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 李将军列传》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 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 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 语王》
2、纯粹语气词
(16)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17)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 主传》 (18)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19)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 《国语。鲁语下》
通论八:叙述句、
通者常制人,穷者制於人。 《荀子·荣辱》
古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1、意念上的被动句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
元年)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比干剖,龙逢斩。(庄子胠箧)
2、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A、“於”字句 (1)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
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以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为谓语的句子是
叙述句。
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⑵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 ⑶初,郑武公娶於申。(左传隐公元年) ⑷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叙述句中需要注意的句式类型:
1、双宾语句 2、宾语前置句 3、被动句 4、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一)双宾语句:
1、施与类和言说类动词的双宾语句。
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⑵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⑶多予之重器。(战国策赵策)
2、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句。
⑴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孟子万章下)
⑵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 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 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 (孟子 告子下)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②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③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以上为动词加宾语的情况。
④仲叔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⑤我之不共,鲁故之以。(左传昭公十三年) ⑥鼋鼍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国语·越语下 ) 以上为介词加宾语的情况。
古代汉语叙述句矣字焉字教学课件
古今双宾语结构的异同
➢ 相同点:双宾结构是古今共有的句法结构; 古今汉语里,含有取予义或问告义的动词都 能带双宾语。
➢ 不同点:古代汉语中,动词“为”也常常带 双宾语。古代汉语的双宾结构在结构形式和 语义关系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取予、问告、称谓意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往往只用“之”复指。如
例⑤和例⑥。
“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①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 唯蜩翼之知。(《庄子·达 生》)
②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 马首是瞻。(《左传·襄公 十四年》)
2、语气词“焉”
由于“焉”字经常用在句末,所以逐渐虚化成了语气 词,表示提示语气,有时也表示反诘语气。 ①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寒暑易节,如一反焉。(《列子·汤问》)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3、疑问代词“焉” ①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③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2、表将然语气。把将要发生的情况当作新情况预示给别 人,引起别人的重视。 ①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二)“矣”字用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仍然表示报道新情况的陈述语气,并不随句型变化而表示 疑问、感叹、祈使语气。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 置,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 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 思考:
古汉语通论()叙述句
5.“焉 ”用于句中
“焉 ”字用於句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例如:
命舟牧覆舟 , 五覆五反 ,乃告舟备具 於天子 , 天子焉始乘舟 。( 吕氏春秋 ·季春 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 , 焉始为舟战之器 。 (墨子 ·鲁问)
必知乱之所自起 , 焉能治之; 不知乱 之所自起 , 则不能治 。(墨子 ·兼爱上)
B “为 ”字式 。在动词前用介词 为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春秋时出 现“为 ”字式。
卒为天下笑 。(同上赵策)
父母宗族 , 皆为戮没 。(战国 策 ·燕策)
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 。(史 记 ·项羽本纪)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 (同上 赵策)
C “见 ”字式 。用助动词“见 ” 置于动词前表示被动。
天生民而立之君 ,使司牧之 , 勿使失 性 。(左传襄公十四年)
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 ,注意动词 “为 ” ,它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 有“作 ”“做 ”“造 ”“治 ”“处理 ” “安排 ”等等 。古书用“为 ”字作动 词而后面带有双宾语的很多 。例如:
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
而为之箪食与肉 ,置诸橐以与之 。 (左传宣公二年)
盆成括见杀 。(孟子 ·尽心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秋 水)
D “被 ”字式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 ”字句 ,早 在战国末期就开始出现 ,但较少见 , 到汉 代才多一些 。如:
国一 日被攻 , 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 。 (战国策 ·齐策)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 , 能无怨乎? (史记 ·屈原列传)
郤克伤于矢 ,流血及屦 , 未绝鼓音 。 (左传成公二年)
通者常制人 , 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 荣辱)
注意:
叙述句,“矣”字,“焉”字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 种过程。在这类句 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5、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 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 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 气。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例如: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三)
三、关于叙述句的语气词“矣”和“焉” (一)矣 1、“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 化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 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吾知所过矣。(左傅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 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 “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赵策三)
3、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 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 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後果。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宜公二年)
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 种新情况。
古今不同的是,古代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 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四)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 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句 。
1.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 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例: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胠箧》) 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剖的。
叙述句,矣字,焉字共32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叙述句,矣字,焉字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的主动类型,例如: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冬,晋文公 卒」,指晋文公在这年冬天去世。这一句是以 晋文公为主语,卒字为谓语的。
• 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侯秦伯围 郑」,指晋侯、秦伯两人率军队包围了郑国。 这一句是以晋侯、秦伯为主语,围字为谓语, 郑为宾语。两个例句都属于主动的叙述句,它 们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主动叙述句相同。
• 在一般性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动词 是为字。为字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十分广泛
的意义,随着语境不同,可以理解成作、 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用法,必须透
过具体的上下文,才可明确其意义。古书
中有不少为字作为动词用时,后面带有双 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载:「不如
早为之所」,说的是要提早安排处所;以
• 若是提前的宾语属于代词,后面一般则会用之字复 指,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载:「其我之谓」, 指「这就是说我」;或者像《左传‧隐公元年》载: 「其是之谓」,指「就是这种情况」;又或者如 《孟子‧公孙丑上》载:「此之谓」,指「就是这 样」。
• 三个例句的宾语都是代词,所以用之字当作复指, 提示宾语提前。使用是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 古代汉语里变更宾语词序的一种语法方式,即使被 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仍然适用这种语法。但是现代 汉语中已经不使用这种句法,所以在翻译这类文句 时,不需要把这些用为复指的是或之字翻译出来。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是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以及主谓词 组充当谓语,叙述人或事物行动变化的句型结 构。
• 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差别 不大。而叙述句依照主语、谓语之间的施受关 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谓语动词为主语, 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施事者。一种是以 谓语动词为主语,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或 受事者。换言之,就是依主语的主、被动关系 进行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的现象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臵严 格。例如: ①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②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这说明,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就已经开始 从前臵向后臵发展了。到了汉代,这类句子中的代词宾语 大都臵于动词之后,而魏晋以后,口语性较强的著作中则 绝大多数都移至动词之后了。
2.有何见教!
见……于……句式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②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 说难》) ③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不遭 时也。(《史记· 管仲列传》)
4.被字句
◆
形式:“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①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三国
志· 魏志高· 贵乡公传》) ②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
在古汉语中,为了突出和强调宾语,也有时不借助任 何条件,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
(四)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臵
1、宾语直接提到动词前。 ①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 大诰》) ②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僖公四 年》) 2、宾语直接提到介词前。 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为政》) ②室于怒,而市于色。(《左传· 昭公十三年》)
箭矢飞逝的声音
矣
金文
小篆
(一)‚矣‛字用在叙述句尾 1、表已然语气。把已经出现的事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
以引起别人注意的陈述语气。
①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②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 公输》)
③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2、表将然语气。把将要发生的情况当作新情况预示给 别人,引起别人的重视。 ①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古代汉语疑问句,如果是‚谁‛、‚孰‛、‚何‛、 ‚胡‛、‚奚‛、‚曷‛、‚安‛、‚恶‛、‚焉‛等疑 问代词作宾语,大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②沛公安在?(同上) ③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 (《孟子·滕文公上》) ④许子奚为不自织? (《左传·成公三年》)
◆
形式: 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哉!
◆ 语法作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 着及物动词,仍然构成被动句式。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为……所……”句式
比较句中“为之”的用法: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吾不忍为之民。
双宾语句讲授结束
再见!
宾语前臵
本节重点
宾语前臵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 代词“是”、“之”复指 的宾语前臵 无形式标志宾语前臵
(代词“是”作宾语前臵) (介词的宾语前臵)
谓语前臵
其结构形式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古今双宾语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双宾结构是古今共有的句法结构;古
今汉语里,含有取予义或问告义的动词都能带
双宾语。
不同点:古代汉语中,动词“为”也常常带双 宾语。古代汉语的双宾结构在结构形式和语义 关系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取予、问告、称谓意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①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 秦策》) ②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 项羽本纪》)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 项羽本纪》) ④昭公遂伐季氏,为所败,出奔齐。(《汉书· 五行 志》) “为……所……”式起源于战国时期,在先秦文献中出 现频率很低,汉以后开始增加,东汉以后成为一种主 要的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如: “流行歌曲为青年人所喜爱”。
“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①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
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②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知看蝉的翅膀”。 ——“唯命是听”即“只 听从(您的)命令”。 ——“唯余马首是瞻”即 “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③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 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 年》)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是比较严格的,有 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
第一,由副词“不”、“无(毋)”、“未”或者无定 代词“莫”等构成的否定句。 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④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
“被”是由先秦的及物动词逐渐发展、虚化,到了汉末才
演变成介词。从此被字句成为被动句的主要形式,并一 直沿用至今。
“被”字的发展演变
先秦时期,“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为“受到、蒙受”。 ①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 燕策三》) ②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战国末期,“被”可以带动词宾语;到了汉末,“被”字后 可以出现主动者,它的动词意义逐渐虚化,最终发展为介词。 用“被”字的被动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 屈原列 传》) ②国一日被攻,遂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一》) ③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三国志· 魏志 高· 贵乡公传》) ④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
二、被动句的类型
(一)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①蔓草犹不可除。 (《郑伯克段于鄢》) ②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 胠箧》 ③(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 成公二年》) ④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
(二)被动句式
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1.“于”字句:
⑤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书》)
(司马迁《报任安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臵,
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 则一般不能前臵。
思考:
①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②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 阳。‛《史记·三王世家》) ③姜氏何厌之有?
一般说来,古代汉语双宾语常见的形式是:
“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①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阳货》) 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这也是汉语双宾结构的典型形式。
古代汉语双宾语特有的两种结构形式:
1.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 ①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诗经· 小雅· 小旻》) ②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吕氏春秋· 权勋》) ③寡人将谁属国?(《吕氏春秋· 贵公》) 2.间接宾语移到直接宾语后 ①又献玉斗范增。(《汉书· 高帝纪》) ②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史记· 廉蔺列传》) ③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史记· 周本纪》)
(二)动词“为”带双宾语
结构形式:为+之+直接宾语 不如早为之所。 重为之礼而归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给+“之”+动词+直接宾语
“为之所”即“给他安排地方”。 “为之礼”即“给他举行仪式”。 “为之辞”即“给这种做法寻找 借口”。 “为之驾”即“给他准备车驾”。 “为之小”即“给诸侯作小司 仪”. “为之大”即“给诸侯作 大司仪”。
一
宾语前臵
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在总 体上古今是一致的。
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一 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 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臵。 疑问句和疑问词(参见王力教材p271) 否定句和否定词(参见王力教材p262)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臵是古代汉语的语 法规则。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 什么“倒装”。因此必须把“前臵”和 “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区分 开来。
宾语前臵内容结束 再见!
被动句式
一、什么是被动句
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3.“见”字句和“见……于……”句式
◆
形式: “见+及物动词”。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盆成括见杀。
◆ 语法作用:“见”助动词,帮助表示被动。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见”又有了副词的用法,即用 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 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思考:下列句中“见”的用法 1.请勿见笑!
(二)‚矣‛字用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仍然表示报道新情况的陈述语气,并不随句型变化而表示疑问、 感叹、祈使语气。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季氏》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汤问》)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 齐策四》
(三)‚矣‛字用在复句中的后一分句末尾 ①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子路》) ②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史 记· 淮阴侯列传》)
感叹句中的谓语前臵 疑问句中的谓语前臵
什么是语序?
句子成分前后的次序称为语序。汉语是缺乏形态变 化的语言,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的主要手段。 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次序,从古 到今,变化比较小。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或 介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定语、状语)在被修 饰语(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古今都 是一致的。但古汉语中也有少数特殊语序,下面将 就这些特殊语序进行重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