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经验、情感、知识、能力。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
课程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整体性、活动性、主体性的特点。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所以上好品社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
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1.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与其它课程有所区别,教师在上课前,要深钻大纲,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深广度。
品社教学关注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品社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品社教学关注实践,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品社教学的特点、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实践成果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品社教学的特点1. 综合性品社教学涉及道德、法律、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综合性。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2. 实践性品社教学强调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针对性品社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品社教学中得到成长。
4. 融合性品社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紧密相连,具有融合性。
通过品社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活动的开展1.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2. 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品社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如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福利院、养老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3. 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家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关爱家人等。
通过家庭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实践成果的体现1. 社会责任感增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实践能力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品社论文[1]
动起来,让品社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以往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现象已有所改变,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课堂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让学生从课堂体验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培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才能更好的优化《品社》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堂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
课堂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它具有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也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这样不仅有了利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丰富课堂教学。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使学生在课堂的体验过程中走进文本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了课程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品社的兴趣,让品社教学更加精彩。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生命的突围》这一主题的学习时,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地震来到时我们该怎么做,在危急的时刻到来时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如何去处理。
我充分利用教桌让学生迅速躲藏起来保护自己,避免地震带来的灾害。
让学生在危害来临时一定要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方法逃生,学生都很积极配合而且都感触很深。
这样的课堂体验让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灾害来临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态。
二、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品德与社会,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这是许多教师的共同经验,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上课时,我们老师不要限于书本内容,老师要多讲讲学生身边常遇到和社会上常发生的同品德内容有关事情,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身边的事和社会上的事,同时我们老师要多讲一些国家新闻,多讲一些现代人的故事等。
小学品社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小学品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要求品社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教育教学务实、科学、发展、创新。
创新教育生活实际科学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品社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
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努力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一、善于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
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学习《逛商场》一课,我这样进行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场,这些商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接着提问学生:“天冷了,如果我想买件羽绒服,可以到哪去买、怎样买呢?”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
我抓住时机,总结:“看来买东西的学问可真多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逛商场吧!现在出发!”马上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这样,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
小学品社论文
小学品社论文小学品社论文浅谈小学品社课程中的"社会性"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周青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
在小学中三一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
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把握教材的方向,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从社会的纵向发展变迁和横向联系两个方面,将社会的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社会常识有机结合起来的,它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因此,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不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例如教学《身边的变化》时,教师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徽小岗村和深圳这个小渔村改革开放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好的教育外,还应该告诉学生这两个地方只是我国改革致富的千千万万个农村中两个例子,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了解乡、本村的农民生活情况及农村生活情况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亲身感受获得社会知识,从大量的事实中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和改革开放政策好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又如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时,首先用精美的课件领着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家乡的名胜古迹:季子庙、金山寺等谈谈自己去游览这些的景点心情;然后办一个"我在旅游中"的照片展览会或举办一次旅游知识小竞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导游团,任选一个景点进行一次模拟实地旅游。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发展摘要:现在的一些品社教学,往往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
品社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自主发展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活力,为”教”与”学”的互动发展搭建了平等的操作平台,使”自主发展”创造了英雄用武之地。
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学生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发展:一、研究课标,挖掘教材我认为,如果要使学生真正得到自主发展,必须熟练掌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驾驭教材。
首先,用对比的方法与原来教材进行比较,找出”新”的东西,原有教材的”刚性”与新教材的”活性”两者的差异程度,通过认真对比,进而掌握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最终达到理解教材、熟悉教材、运用教材的目的:其次,教师要熟知课标,假若不去研究,就失去了”课标”的”度量衡”意义。
于是,从”课标”的具体要求入手,研究其伸缩性,力求让”三类学生”都能吃饱,都能得到发展。
二是学生掌握分析教材。
《品德与社会》我采取”统揽教材--细读教材--分析教材”的方式,使学生”感知内容--领悟内容--发展内容”,形成”自我研究--合作研究--师生研究”的态势,运用先入为主的原则,达到自主发展的效果。
分析课标,挖掘教材,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任务相同、目标一致,突出了”师生互动”的”自主发展”目标。
二、构建模式,激发活力魏书生的语文”六步教学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也使我的教学融入了新鲜的血液。
深化《品社课》教学,提高“养成教育”水准[论文]
深化《品社课》教学,提高“养成教育”水准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其中包括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方面的养成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旨在于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感恩教育,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感恩教育这些高深抽象的哲学名词对于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必须将它们具体化为可感可见可知的具体实例和实践行为,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感化与启发,在分辨事理中逐渐形成是非观念,提高道德自信与自觉,进而养成健康心理,塑造成熟人格。
小学生德育心理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这里的所谓“养成”是指“培养成人”的教育,其中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养成、体质体魄方面的养成、道德品质方面的养成、心理素质方面的养成,等等。
道德源于社会关系实践及其在这种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理性,道德认知与道德自觉的程度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形成健康心理、塑造成熟人格。
小学生思维意识简单,不能一味地给他们灌输那些抽象、高深的道德观念,应该结合课文图例、把具体形象化的教学与日常行为实践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分辩是非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道德理念,在道德实践活动中锻炼并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
一、榜样的启发激励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感恩图报的情怀,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感恩图报这些高深抽象的哲学名词对于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必须将它们具体化为可感可见可知的具体实例和实践行为,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感染与启发,在这里榜样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用“雷锋同志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化钱买一瓶汽水,却把钱省下来偷偷地寄给了自己战友患病的母亲”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雷锋叔叔勤俭节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用张海迪大姐虽然下肢残疾但却身残志坚、坚持自学多门外语、翻译多部外文著作,自学医学为他人义务治病的故事来鼓励学生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勇气。
用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寓言《丑小鸭》来启发教育学生要有包容之心,能够包容和谅解别人的弱点,关心他人,尤其是要关心和帮助班上那种父母亡故或离异的同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我们的工作,通过近年天来的培训、实践我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道德与法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如果“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
品社教学活动的实践性(3篇)
第1篇摘要:品社教学活动是小学阶段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进行等方面。
本文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品社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旨在为提高品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品社教学活动是指在社会学科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实践性是品社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进行等方面,探讨品社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二、品社教学活动实践性的体现1. 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决策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的选取(1)贴近生活: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知识的应用价值。
(2)关注热点:选取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体现多样性:教学内容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 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评价的进行(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实践成果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
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模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小学生品社教学依然延续传统注重技巧、单元素的模式。
我认为“情境”教学融入品社课堂中,对与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将是受益匪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情境”,在教学中“情境”的意义有多大,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应用这一教学形式,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是个人的一些实践和学习思考。
一、情境的基本理解情境就是借助视、听、触等立体性感受作用于课堂中,从情感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二、创设情境的意义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主要重视调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情境的融入的目标之一是使小学生情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
《品社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因为情感性是品社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品社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品社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具体功能1情境品社有利于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
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
在小班品社活动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
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直线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不久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
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以引发兴趣和维持兴趣作为重中之重,让小学生投入到教师设置的课程中去。
2、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创造力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要借助直观世界的滋润或者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观察是通过经验获得视觉的意义。
品社教才分析(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蒋国琴一、小学品生品社课应具有的教育理念〔一〕新的课程观1.综合性〔1〕课程目标的综合性〔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3〕主题学习的综合性2.开放性“品德与生活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料等都是开放性的,旨在努力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①开放的课程资料②开放的教学形式③开放的教学时空④开放的评价方式A.评价功能: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
B.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它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真实、细致地再现学生活动、发展过程,如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儿童作品分析等。
C.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同时,让家长、学生、教师、其他有关人员等共同参与,使评价更民主D.评价角度:可以是分析儿童的言语或言语表达,也可以是收集儿童作品,聚集来自教师、学生、家庭等方面信息E.评价尺度:不用一把统一的尺子衡量。
2.评价功能①诊断与调节功能。
②强化与教育功能3.评价内容①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②学习结果:4.评价方式简言之,要改变过去单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5.评价方法①教师观察记录。
②描述性评语。
③学生自评。
④学生互评。
⑤作品评价。
⑥个案分析。
⑦书面考试和测验。
〔二〕新的教材观首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教师与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儿童相互交流的范例。
其次,不能把教材视为教学的全部,而应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已有的生活作为教材的主要教学资源〔三〕新的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互动其次,教师还应改变以前的重结果而为现在的重过程。
〔四〕新的德育观首先,要树立起全面的、发展的和开放的人文素质德育观。
《其次,要强调基本观念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再次,要注意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探讨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分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较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协助学生参予社会、自学做人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推动学生较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参予社会、适应环境社会,沦为具备爱心、责任心、较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做为总目标,同时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科学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并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移和违反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我自专门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平衡,教学研究活动太少。
由于当前教育实际,部分科目的教学人员流动性较大。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很少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瓦解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少且不够深入,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1。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生活课堂品社学习兴趣参与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
”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
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品社课教学扶余市肖家乡第一中心小学杨晓雪生活中,小到个人,大到世界的变化和交流,都会与个体发生种种联系,他们对生活和事物的感知、认识,也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生活领域。
品社课程正是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的课程。
品社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的预设,艺术地捕捉各种生长因素,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同时也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作主,使品德课的教学与家庭、社会、自然相联系,提高了品社课教学的实效。
一、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学习成果的欣赏者。
1、扮演欣赏者的角色。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我逐渐扩大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中心的格局,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
2、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要相信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扮演学习者的角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
学校和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社会化场所。
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的接受,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
因为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学习者,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激发主体兴趣, 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方能“情动辞发”,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兴趣,发挥其内在潜质,乐于学习,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中去。
品社论文2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孙会侠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要落实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素质教育下的真正全面发展人才。
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在品社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
小学品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创设开放的课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社会、思考问题,使教学更贴近现实。
它让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体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参加储蓄》一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人民币的各种资料,并要求学生亲自到信用社或邮局去调查有关储蓄的知识,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再和全班同学一块交流解决。
于是在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各自小组合作的结果,在交流如何识别人民币真假的时,我没有讲识别人民币真假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大面值的人民币,尝试着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最后经过讨论,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识别人民币真假的基本方法。
学生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从课堂走向了社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运用社会图片,使教学形象鲜明,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书本上的插图、杂志上的图画、自己拍的照片等图片型材料能对人物、环境、主题等提供生动叙述,有助于说明教材内容的意义,从而使课堂上的“理”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品社教学论文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正文】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
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
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
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
还有不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
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
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
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笔者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
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
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
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1)、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
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所。
如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在从讲究营养、穿衣舒适简朴、锻炼身体的正面引导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其交流互动,扩展认知范围,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样的情景表演。
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景表演”。
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
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充分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
”可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
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
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
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
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