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2)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光、热综合检测卷(二)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光、热综合检测卷(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通辽)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玻璃能隔音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慢B.医生通过听诊器来诊断疾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广场舞噪声扰民是因为广场舞伴奏音乐音调太高D.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2022·深圳模拟)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A.投影仪、照相机B.照相机、放大镜C.投影仪、放大镜D.放大镜、投影仪3.(2022·惠州一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4.(2022·鞍山)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5.(2022·通辽)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6.(2022·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7.(2022·深圳模拟)对于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遥控摄影车(如图所示)的优势很明显,它能够降低对动物的惊扰,并尽可能近距离地进行拍摄,同时也为拍摄人员规避了风险.下列关于遥控摄影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遥控摄影车运动时,车上的照相机相对于地面静止B.遥控摄影车上的照相机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为了使动物的像成的更大一些,应该让遥控摄影车靠近动物D.遥控摄影车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2022·茂名期末)物质由大量的或原子构成.端午浓情,粽叶飘香,闻到香味是现象.吃粽子剥开粽叶时,粽叶不容易和糯米饭粒分开,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9.(2022·牡丹江)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响度相同,的音色与其他三个不同.10.(2022·鞍山)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投影仪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11.(2022·盐城期中)甲、乙两铁块,质量之比是3∶1,甲、乙两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甲铁块的温度升高了15 ℃,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乙铁块的温度升高了℃;若甲、乙两铁块升高温度之比是3∶2,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12.(2022·十堰)2022年6月4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开始加注燃料推进剂,于6月5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运载火箭燃料推进剂选择密度小、热值的气体燃料,采用和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燃料液化.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3.(2022·无锡)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14.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汽油燃烧是将能转化为内能.三、作图题:本题7分.15.(1)(2分)如图1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2)(2分)(2022·毕节)如图2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3)(3分)如图3甲所示,水中S处有一条鱼,小明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为S′,请你在图3乙中做出一条S发出的入射光线,及其经过水面折射后射入人眼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18小题各6分,共19分.16.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蜡烛B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像.1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3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选填“前”或“后”)的现象.(4)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由图象还可以看出,A、B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cm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倒立的实像.(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填序号)①光屏下调②蜡烛上调③透镜上调(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作用.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19.某家庭需要将25 kg的水从20 ℃加热到60 ℃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4.2×103 J/(kg·℃),q煤气=4.2×107 J/kg.灶烧水,需燃烧0.4 kg的煤气.c水求:(1)水吸收的热量;(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某品牌国产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 km,消耗了汽油6 L,汽车发动机功率为12 kW,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汽油的密度ρ=0.7×103 kg/m3.求该汽车匀速行驶100 km的过程中:(1)消耗汽油的质量;(2)发动机所做的功;(3)发动机的效率(百分号前保留整数).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小题各6分,第23小题7分,共19分.21.(2022·乐昌期末)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太空中的物理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课了,这次在距离地面约400 km的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上进行了太空科学探究.授课期间,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和“液桥实验”等.(1)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缠满绒线的细铁丝或者是棉签)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如图甲).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需要的原因.(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的情况)(2)在“液桥实验”中(如图乙),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王亚平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 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长度会(选填“变长”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3)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天地互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空间站里流眼泪是什么样的?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在空间站里流泪时不会体现到下面哪个成语?.A.眼泪汪汪B.泪如雨下C.热泪盈眶D.泪眼婆娑(4)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王亚平想将冰墩墩抛到对面叶光富的手(假定叶光富的手位置不变)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抛冰墩墩时,用力方向应正对着叶光富的手B.抛冰墩墩时,用力方向应向叶光富的手偏上C.冰墩墩在空中飞行时,做曲线运动D.冰墩墩在空中飞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2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如图所示)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在远离声呐.(1)对于这种声呐发出的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定向性好B.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C.属于次声波D.在海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得多(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m.(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m.(3)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你的判定依据是.23.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加热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此病毒.(1)紫外线消毒要注意不能有人员在场,因为.(2)高温消毒可以采用沸水煮或蒸气蒸的方式,但是更有效的是蒸气蒸.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水沸腾的时候持续吸热但温度;而蒸气是水沸腾后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其温度高于100 ℃,蒸气在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即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又(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蒸气消毒效率更高.(3)含氯消毒剂在使用时我们有时需要使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消杀.喷雾的原理是高速气流通过吸管上方时,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气压会把液体压入气压小的地方从而被气流吹散.不久后我们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这是因为分子。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综合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综合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六盘水)小明发现篮球的气压不足,于是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
在收起打气筒时发现外壁有些发热。
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呢?小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气筒内壁的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3)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秒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
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重复上述操作。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得出: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4)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
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1)热传递;(2)压缩;(3)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4)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最新中考第三轮专题复习训练:声、光、热实验探究题训练
中考第三轮专题复习训练:声、光、热实验探究题训练声现象实验探究: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这说明了,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蔽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如图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置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并由此推理可知。
2.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填“变高”或“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光现象实验探究: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
(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一声光热(2)
(3)小红同学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_不__能__承接到A的像。这说明_蜡__烛__A_的__像__为__虚__像____。
(4)做完实验后小红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 其中正确的是_B____。 A. 想让蜡烛A的像逐渐变大,只需要让蜡烛A靠近 玻璃板
22. 光电鼠标的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鼠标 垫,反射后经凸透镜再进入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 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捕捉移动位置的 不同画面。图中光学感应器、凸透镜、发光二极管等 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_漫__反__射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光线通过 透镜时发生_折__射___(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 播”),凸透镜在生活中还可应用于_照__相__机__(只需填 写一种)。
①光源S的位置; ②反射光线a对应的入射光线; ③光线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17、18小题各6分, 共18分) 16. (2023·眉山)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可绕
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 平面镜夹角为60°时,入射角大小为_3_0_°__;再将 纸板F绕ON向后折,纸板F上_没__有___(选填“有”或 “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法线_是__否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_。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 (1)(2023·上海)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
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知识讲解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责编:武霞【中考展望】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
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
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
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方法点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中考物理冲刺训练:声光热实验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昆明)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类型二、光现象2、(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3、小明学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角是否相同?若不同,折射角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从水中进入玻璃,再次进入空气,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网上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回答:(1)分析光路图得出的结论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声光热专题复习(2)
一、声的产生与传播1、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要求:①写出实验器材、步骤、现象、结论;②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举例说明固、液、气能够传声。
3、声的传播速度与和有关。
二、声的特性1、举例说明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举出至少两例)如:蚊子翅膀振动时发出声音音调高,老黄牛的叫声音调低。
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设计实验并证明。
要求:①写出实验器材、步骤、现象、结论;②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与振动的和的距离有关。
4、“闻声知人”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
三、声的利用。
声能够传递,也具有。
(至少举两例)四、.减弱噪声途径有防止噪声________;阻断噪声__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举例)练习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x 108 m/s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一、温度的测量1、估测下列温度值适合居住的室温大约为 ℃ 洗热水澡时水的温度大约为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2、自制液体温度计,并标出刻度。
要求:①写出用到的器材及其特点(如玻璃瓶,是大的还是小的、厚的还是薄的等),②写出制作过程(主要是如何标出刻度)3、总结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3 声、光、热实验题课件
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10.0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 大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4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
则人眼在图中 B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1)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
屏上出现了图 1 中甲、乙所示的光斑,你认为应该选择 乙 (选
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3)如图 2 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
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
(3)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 变大 (选填
“变大”或“变小”)。 (4)小明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如图乙所示,实验 1 和实验 2
做对比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 孔的形状 的关系。分析比较两 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
(1) 由 图 甲 可 得 出 给 论 ∠FON
(2)由图象乙可知:
①水的沸点低于 100℃,原因是气压 低于 (选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不变 。 ③第 6min 时 小丽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
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12.探究物质的扩散现象,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装有 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
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眼镜是 远视 眼镜。(选填
“近视”或“远视”)。
中考冲刺专题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五实验一(声、光、热)卷一一、填空题1.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立即停止发声,简单的办法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力向下压活塞,圆筒内蘸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__可以增加气体的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气体的内能是________能转化来的。
3.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方。
4.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填“会”或“不会”)弹起。
6.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
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也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7.把一块很干净的玻璃板掉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
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A.真空不能传声 B.音叉在振动C.超声波的存在 D.水具有导电性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三、实验探究题10.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总复习声现象训练(附2套中考模拟卷)
声现象复习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A. 传声的介质:、、B. 不能传声C. 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D. 声速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最快,中传播最慢;②在空气中,150C时,声音传播的速度;③声速与有关;④声速的测定:原理:⑤有关声速的计算:发声者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
二、乐音的三要素:1. 音调:指声音的,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音调越;2. 响度:指声音的,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振幅越,响度越;3. 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2. 减弱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的(在减弱)阻断噪声的(在减弱)防止噪声(在减弱)☆四、声音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递和金题精讲例1、(北京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例2、(声的利用)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例3、(四川卷)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例4、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例5、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例6、(山东卷)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物理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讲解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方法点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
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思路点拨】(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
【答案】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解析】(1)敲击瓶子时,水的质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质量越大,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质量越小,空气柱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所以敲击时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2)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
声光热练习题
声光热练习题1. 声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媒质的传播而到达我们的耳朵。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媒质的性质,通常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约343米/秒。
1.1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强弱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有关系。
2) 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尖细,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低沉。
3) 音质:声音的音质描述了声音的独特性,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高的音符时,其音质是不一样的。
1.2.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当反射的声音达到耳朵时,我们会听到回声。
回声的产生是由于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后经过反射,并在达到耳朵的时间上产生延迟。
2. 光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波长较短,能够使物体变得可见。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约为每秒300,000公里。
2.1 光的特性光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反射:光线在遇到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角度等于入射光线的角度。
2) 折射:光线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折射,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
3) 散射:光线在遇到较小的颗粒或杂质时会发生散射,导致光线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向改变。
2.2 光的颜色与光谱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光谱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从红色到紫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每种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波长。
3. 热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间的能量传递,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使物体温度升高。
3.1 热传导热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分别是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
热传导是指当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加热时,热能会从加热部分传递到其余部分的过程。
3.2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强弱取决于物体的温度。
3.3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引起的热量传递。
当气体或液体受热时,热量会导致流体的膨胀,形成对流。
中考物理冲刺总复习:声光热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如图甲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而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为小红用温度计测沸水(一标准大气压)温度的情况,请指出其三点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5、下表列出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任意填出其中三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5题的比热容表中可看出: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大小不同。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7、(2012•南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中考专题训练(声、光、热)
专题: 基础知识与针对性训练(声、光、热)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我们听到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6、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
7、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8、“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9、有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加点的“高”字指音调的有 ①、③ ;指响度的有 ②、④ 。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 .正在演奏的胡琴,琴弦一定在振动C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二字,其含义是声音的响度D .能够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热现象液化:①冬天嘴里呼出"白气"② 戴眼镜的人灌开水,水蒸气冲到眼镜上,眼镜片变得模糊③夏天,剥去冰棍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④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⑤早晨有浓雾 露水的形成 ⑥夏天,自来水管“出汗”升华:①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②碘加热,产生紫色碘蒸气③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凝华:①冬天看到屋顶有白色霜 ②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练习:1.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2.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 .把饮料瓶放进热水中,饮料的温度升高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3.如图3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丁C .甲和丙D .丙和丁4.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看到“白气”。
中考总复习线下课时作业(3月7日)声光热训练题二
年班姓名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2、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3、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这是因为她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________的缘故。
4、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
5、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1.5×10 8 km,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6、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7、以下事例不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实例是()A.远处隆降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D.利用B超为病人做检查8、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搂 C. 水中倒影 D. 小孔成像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10、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12、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1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4、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5、如下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 )16、如图2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 四个玻 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中考展望】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
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
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
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方法点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
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如图,在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
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
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
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
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选填“甲”或“乙”)。
【思路点拨】甲实验说明的是物体振动能够发声,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乙实验中,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乙【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乙实验,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虽然振动了,但没有介质传播,也听不到声音。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类型二、光现象2、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
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思路点拨】(1)先分析介质的均匀程度,然后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分析;(2)根据温度不同会使空气密度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即燃烧的酒精,其上方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3)根据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看到的光点也不是固定位置。
【答案】(1)沿直线(2)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3)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解析】(1)因为光在喷出的水雾中传播时,介质仍然是均匀的,故光是沿直线传播;(2)点燃浅盘,酒精燃烧,其酒精周围的温度则不同,故燃烧的酒精上方的空气不再均匀,因此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3)因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像的位置不再固定,故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
【总结升华】本题通过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考查学生分析实验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本类型题是学生的弱项,需要大量练习,不断提高自己。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 B.影子 C.水中的倒影 D.小孔成像【答案】A3、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思路点拨】(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不能;OE;可逆【解析】(1)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时,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还在原来的位置,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F板上;(2)当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时,则反射光线将沿OE的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举一反三【变式】(2016•孟津县一模)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为了显示光线,同学们采用;(2)白纸板和镜面垂直放好,让光沿EO入射,分别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
(3)实验中把纸板F前后绕法线转动,目的是为了。
【答案】(1)让光贴着纸板传播;(2)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3)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4、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成探究活动,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 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3)晓雯将玻璃板移动,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思路点拨】(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
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
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
(2)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合现在物距为20厘米时的成像情况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1)位置(2)虚(3)10【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是虚像。
(3)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物体成一个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总结升华】(1)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2)本题同时还考查了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才行。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
请你在图中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
请写出实验步骤,支架泡沫塑料板M N白纸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实验步骤:(1)在镜前纸上适当位置插一枚大头针作为物体S,用眼睛观察到它在镜中的像S′。
(2)在镜前物体S的右侧,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S的像S′,并沿视线在纸上插一枚大头针P1,使大头针P1恰好能挡住像S′;再插一枚大头针P2,使大头针P2恰好能挡住大头针P1和像S′。
(3)在镜前物体S的左侧,仿照步骤(2)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4)移去平面镜和大头针,通过大头针P1和P2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再通过大头针P3和P4在纸上的针孔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像S′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S到直线MN的距离u和像S′到直线MN的距离v,并分别将u和v的数据记录到实验数据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