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
势论 — 大局中的动向,外部动态体系中的动能。 孙子:只要扣上了势,其他都是次要因素。
系统论 — 通过规范与工序,将组织中的种种变动因素聚焦 于目标,达到组织决策的稳定性及人员持续生产力。 戴明:生产力来自系统,不来自个人;系统对了,人自然会 发挥最大生产力。
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 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 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 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 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 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 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 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 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3个月后,市场并未带来预期的效益,大家对张良先生的说法多了,王总感到了压 力,张良抱怨下属不得力且提出将一个地区作为示范并亲自操刀以做出样板……
5个月后,整个销售部的业绩较去年下降了15%,销售人员的流失更大了,筋疲力尽 的张良向王总提出了辞职同时指出了“执行力”的问题。
问题:1、张良先生、王总的合作为什么失败了? 2、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办?
财务战略管理
研究与开发战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外部环境 竞争
政府规章 技术
市场趋势 经济


战 略
业务单位战略
员工离职
HR战略

管理学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中的十大经典理论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管理学中的十大经典理论,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

科学管理的核心:1.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2.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泰罗认为只有用科学化. 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的内容: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 管理和劳动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 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建了世界第一条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

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福兰克·吉尔布勒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美国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勒斯夫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被尊称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

主要著作:《动作研究》(1911),《管理心理学》(1917),《疲劳研究》(1919),《时间研究》(1920)。

他们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动作研究,以确定标准工艺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制定了生产流程图和程序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他们主张,通过动作研究,可以开发工人的自我管理意识; 他们开创疲劳研究先河,对保障工人健康和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持续至今。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经典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经典理论,欢迎阅读。

1、The Peter Principle 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彼得原理是指: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 Wine and Sewage Law 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十大团队管理经典理论

十大团队管理经典理论

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一、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这个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就不多说了。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司总是趋向于把你放在你能力暂时达不到的职位.而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通过压力、调节、学习等来达到与该职位要求相符的能力。

这样便达到了个人的提高。

两种情况其实都有道理,还是因人而异。

决定性因素是领导看人与用人的标准。

二、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一、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这个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就不多说了.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司总是趋向于把你放在你能力暂时达不到的职位。

而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通过压力、调节、学习等来达到与该职位要求相符的能力.这样便达到了个人的提高。

两种情况其实都有道理,还是因人而异。

决定性因素是领导看人与用人的标准。

二、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一、需求层次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五种类型,等级越低者越容易获得满足,等级越高者则获得满足的比例较小。

这就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迫使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从心理上去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从文化上对员工加以调控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愿望,使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一个被管理者,同时也能够在安全感、感情归属、受尊敬、自我实现等方面,都能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期望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关系式是:激发力量(F)=效价(V)×期值(E)。

激发力量(F)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的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效价(V)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种结果偏爱的强度,期望值(E)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的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三、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的工作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保健因素,另一种是激励因素,其理论根据是: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四、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

即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这个比率作比较,若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情绪高昂;若个人的比率小于他人的比率,就会感到不公平,从而情绪低落,怨气横生。

这种比较,还包括与本人历史上的比率作比较。

五、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与传统管理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传统管理都是以事为中心,该理论“以人为中心,在鼓励人的积极性上下功夫”;第二,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定律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定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十大定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发展到现在,已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

”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管理理念来支撑。

所以,下面,我来介绍下支撑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的八大定律。

一大定律:二八定律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是次要的。

企业中永远是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

做为HR管理者,要做好HR,必需识别、培养、管理那些为企业创造80%价值的人,把这类的人和岗位做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同时,HR管理者20%的时间要做好本质工作,80%的时间要与人沟通;沟通中与20%的人沟通要花去80%的时间,20%的时间与80%的人沟通。

员工的频繁离职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关键的业绩优异的核心员工离职,往往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段永平当年的出走成就了一个”步步高”,却使”小霸王”陷入了困境。

所以,一旦发现核心员工有离职倾向,能够挽留一定要尽力挽留。

当然,核心员工一旦决定离职,科学地进行离职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般员工,离职行为首先发生的频率就较少,即使发生一些,希望在冗员范围内。

核心员工离职管理的具体做法从员工提出离职开始,第一步,建立离职面谈制度,在离职面谈之前,可采取一些保留措施,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核心员工的各种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以留住核心员工。

当然,如果核心员工的离职主意已定,一定要建立离职员工面谈记录卡,将面谈的内容用规范化的表格保存起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

尽量减少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所以离职管理就远远不只是上面的一些工作。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之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泰罗(TaylorF.w.1856~1915),美国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管理”理论,将管理工作从一般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也因为泰罗开拓性的伟大贡献,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为管理学的基础,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中产阶级家庭,作为技术工人,他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机械工程学位,1884年出任米德瓦尔钢铁工厂总工程师,在工作中,他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研究每个金属切削工人工作日的合适工作量:1898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担任咨询工作期间,又进行了著名的“铁锹试验”,对铲锹的动作标准、铁锹负载、铁锹规格、铲锹工作环境等等进行了研究,出色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他阐述了其管理原则:①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作业方法以完成任务(包括工作设计、明确分工、工作定额、劳动制度拟定等);②使用刺激性差别工资制度增加产量;③精心选择人才,并根据岗位和能力培训人才;④培养工人与管理者的合作以协调集体活动。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之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福兰克·吉尔布勒斯(Frank B、Gilbreth,1868-1924),美国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阿姆斯特朗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标作出了如下规定:(1)企业的目标最终将通过其最有价值的资源——它的员工来实现;(2)为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人们应把促进企业的成功当作自己的义务;(3)制定与企业业绩紧密相连,具有连贯性的人力资源方针和制度,是企业最有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商业目标的必要前提;(4)应努力寻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商业目标之间的匹配和统一;(5)当企业文化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起支持作用;当企业文化不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促使其改进;(6)创造理想的企业环境,鼓励员工创造,培养积极向上的作风;人力资源政策应为合作、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合适的环境;(7)创造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的组织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8)增强员工上班时间和工作内容的灵活性;(9)提供相对完善的工作和组织条件,为员工充分发挥其潜力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支持.(10)维护和完善员工队伍以及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职务分析与设计。

对企业各个工作职位的性质、结构、责任、流程,以及胜任该职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等,在调查分析所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编写出职务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人事管理文件。

(2)人力资源规划.把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中长期目标、计划和政策措施,包括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未来人员供需予测与平衡,确保企业在需要时能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
1.人力资源策略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并提供支持和帮助达到组织的目标。

2.人才招聘与选择原理:招聘和选择人员的过程应该科学、公平、公正,并关注个人的能力和潜力,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

3.培训与发展原理:组织应该提供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机会,以帮助员工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并适应组织的变化和发展。

4.绩效管理原理: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提供必要的激励制度,来管理并改进员工的绩效。

5.薪酬管理原理:根据员工的工作内容、职位要求和绩效,确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并提供激励和奖励机制,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6.员工关系原理:营造良好的员工关系,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7.组织发展原理: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的变化。

8.员工参与原理:鼓励员工参与组织决策和管理活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9.职业生涯管理原理: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10.员工福利与关怀原理: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关怀,提供安全、健康和合理的工作条件,以及适当的员工福利待遇,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些原理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指导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同时,这些原理也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应用。

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和发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满意度,从而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十大团队管理经典理论

十大团队管理经典理论

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第一理论:《劳动合同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熟悉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熟悉当地政府颁布的相关劳动用工政策,那是你必备的技能。

也只有这样,你才能随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好企业用人与员工权利。

第二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亚当斯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在综合有关分配的公平概念和认知失调的基础上的激励理论。

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里紧张。

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

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他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

而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

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职工心理上紧张不安。

报酬过高时,实行计时工资制的职工会以提高产量,改进质量来消除自身的不公平感,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职工则将产量降低而把质量搞得好一些;报酬过低时,计时制职工便同时用降低产量和质量的办法来消除不公平感,计件制职工则以降低质量,增加产量的办法来维持收入。

该理论提出,不公平的后果1、改变付出:报酬偏低的员工会以降低努力的形式来平衡偏低的报酬(消极怠工)。

2、改变结果:改变自己的产出(如增加产量降低质量)。

3、改变自我认知(如夸大自己的贡献)。

4、离开原有环境(调职)。

5 、改变对他人的看法。

6、另选比较对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三理论: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五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阿姆斯特朗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标作出了如下规定:(1)企业的目标最终将通过其最有价值的资源——它的员工来实现;(2)为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人们应把促进企业的成功当作自己的义务;(3)制定与企业业绩紧密相连,具有连贯性的人力资源方针和制度,是企业最有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商业目标的必要前提;(4)应努力寻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商业目标之间的匹配和统一;(5)当企业文化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起支持作用;当企业文化不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促使其改进;(6)创造理想的企业环境,鼓励员工创造,培养积极向上的作风;人力资源政策应为合作、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合适的环境;(7)创造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的组织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8)增强员工上班时间和工作内容的灵活性;(9)提供相对完善的工作和组织条件,为员工充分发挥其潜力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支持.(10)维护和完善员工队伍以及产品和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职务分析与设计。

对企业各个工作职位的性质、结构、责任、流程,以及胜任该职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等,在调查分析所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编写出职务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人事管理文件。

(2)人力资源规划。

把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中长期目标、计划和政策措施,包括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未来人员供需予测与平衡,确保企业在需要时能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20世纪十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简表

20世纪十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简表

20世纪十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简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报业》
【年(卷),期】2002(0)11
【总页数】1页(P16-1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简表;世纪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0
【相关文献】
1.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J], 李佳玲;赵艳霞;顾菁;郝元涛
2.人力资源管理十大核心理论 [J],
3.周恩来早期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简表(续) [J], 宋一秀
4.周恩来早期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简表(1898—1924年) [J], 宋一秀
5.周恩来早期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简表(续) [J], 宋一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

科学管理的核心:
1.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2.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泰罗认为只有用科学化. 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的内容:
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 管理和劳动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 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建了世界第一条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

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美国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勒斯夫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被尊称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

主要著作:《动作研究》(1911),《管理心理学》(1917),《疲劳研究》(1919),《时间研究》(1920)。

他们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动作研究,以确定标准工艺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制定了生产流程图和程序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他们主张,通过动作研究,可以开发工人的自我管理意识; 他们开创疲劳研究先河,对保障工人健康和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持续至今。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著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韦伯认为,社会上有三种权力,一是传统权力,依传统惯例或世袭而来而拥有;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自然崇拜或追随;三是法定权力,通过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权力。

对经济组织而言,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才能保障组织连续和持久的经营目标。

而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保证,是组织中合法权力的基础。

韦伯构建的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为:
1. 组织依据合法程序产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规章制度。

2. 组织的结构是层控体系,组织中的人依据其职位的高低和正式的工作职责行使职权。

3. 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对工作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

4. 按职位需求,公开甄选适岗人才。

5. 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

6. 按职位和贡献付酬,并建立升迁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人的事业心和成就感。

韦伯理性地、创建性地提出了行政组织科学的组织理论和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史上
最大的贡献。

四、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916)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 ,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与韦伯、泰罗并称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并被尊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说:即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提出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和团队精神。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凝炼出了管理的普遍原则,至今仍被作为我们日常管理的指南。

五、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
梅奥(george elton myao, 1880-1949), 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梅奥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著名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实验的初衷是试图寻找改善外部条件与环境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但结果表明影响生产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外部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因素和被团体接受的融洽感和安全感。

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的合理满足。

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学说。

代表作: 《人类动机理论》。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层次如图1所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低级层次需要满足后,人将追求高层次需要。

七、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1960)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 1906-1964), 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

代表作为《企业的人性方面》(1957),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并提出了对人性的假设条件和管理方式,他提出的相对于x理论的则是y理论。

表1是x-y理论对比分析。

八、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 美国行为科学家。

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 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等。

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赫兹伯格认为,能对工作带来积极态度. 较多满意感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多为工作内容或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这叫做激励因素,比如成就感、同事认可、上司赏识、更多职责或更大成长空间等。

能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叫做保健因素,如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双因素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 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九、韦廉大内的z理论(1981)
韦廉大内是美国日裔学者,代表作为《z理论》(1981)。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信任、敏感和亲密,因此完全可以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原则进行民主管理。

建立z型组织的过程是:
1. 培养每个人的正直、善良的品行。

2. 领导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共同的经营宗旨。

3. 通过高效协作、弹性激励措施来贯彻执行公司目标。

4. 培养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5. 稳定的雇佣制度。

6. 合理、长期的考核和晋升制度。

7. 岗位轮换,培养、扩大员工的职业发展之路。

8. 鼓励雇员、工会参与公司管理,并扩大参与领域。

9. 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十、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1990)
彼德·圣吉(peter m. senge)是美国"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

其代表作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
1. 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

2. 善于不断学习。

3.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4. 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

5. 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6. 领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