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读《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有感(1) 毛柳 柳红霞
读《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有感
毛柳小学柳红霞
今天无意间在互联网读了《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仿佛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我的。
它点化,提醒我,鞭策我,让我面对孩子时,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文中把孩子比作一只蜗牛,老师教育学生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待学生,却嫌学生像蜗牛一样总是慢腾腾。
终于,老师的耐心全部消磨殆尽,于是对着学生“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而学生就像文中受伤流泪的蜗牛一样——“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蜗牛受伤了,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这和我们教育学生是多么相像啊!在教学的路上,我们习惯了跟在孩子后面,拼命地催促;习惯了把学生当成成年人对待,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应该会;习惯了说过一遍的问题,学生必须记住;习惯了横眉冷对……却从没有想过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懵懂无知、天真无邪的孩童,他们带着最原始的对未知的希冀,带着对五彩世界的好奇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却像屠夫一样,硬生生地过早折断了他们渴望飞翔的翅膀,用冰冷的语言浇灭了他们眼里炽热的火焰,让他们看见我们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颤抖、不敢直视。
文章最后说“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教学工作中探出头,这其中的成就,何止是孩子?”是啊,这个其中的成就,何止是孩子?!记得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个人,只有当他身心处在最佳的状态,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作为老师,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愉悦的、轻松的情感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去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老师的亦师亦友。
师德演讲《用心关爱 静待花开》
用心关爱静待花开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关爱,静待花开》。
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刚做幼师的时候我会为了孩子调皮不听话而气的自己发抖,现在我很少生气,我觉得和孩子们一天相处下来很轻松很愉快。
七年的时间里,我遇到了许多的孩子,他们各有特点,有的学东西很快也乐意学,有的孩子同样的知识点教过很多次就是不会,后来的经历让我懂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因为花期不同,播种以后,有的花,春天一来就绚丽极致;有的花,经过几度寒暑才会绽放;也有的花,终其一生也不含苞,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关爱,静待花开。
我现在教的孩子中,有2个孩子给我非常深的感触。
班里有个男孩,小班的时候第一次让孩子自己练习涂色,发给了他彩笔和画纸以后,他就在活动室里一圈一圈的边哭边跑,手里拿着抓皱的纸,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哭?他说:我不会,我说:你先坐下我教你,但是他始终没有坐下,接下来几次涂色练习,就拿着他的手慢慢的教他,后来每次绘画做手工看到他发愁就都鼓励他,我说:你看看是不是也不难呀,他点点头说:恩,很开心的样子。
现在他在进行美工活动的时候一点也不发愁,还快就能画出一幅画来。
还有一个孩子,从小班到现在没有分清1-5的点数,有时候看见她妈妈我觉得很惭愧,我这个老师没当好,孩子跟着我连点数都没学会,但是我尝试很多次了,可他就是不会,也不认识数字宝宝,可是前些天我们练习剪纸窗花的时候,我却看见他剪的很出彩,确实挺好的,于是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方面,教育孩子真的急不来,当自己沉不下心忍不住要生气发火的时候,不妨读一下《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教育孩子不正像牵着蜗牛去散步吗?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孩子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经受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教师应当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心关爱,孩子们就像可爱的小蜗牛一样,与其说是“我”在牵着蜗牛散步,其实是让蜗牛牵着“我”在散步,有时候我们走的太快了,似乎也让我们的宝贝们走的快了,然而,孩子却在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的美和乐趣,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快,快的忘记了欣赏,反而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无法挽回的东西。
蜗牛故事(汇编8篇)
蜗牛故事(汇编8篇)蜗牛故事第1篇今天,打开校信通博客,XXT特别策划—幼儿园、小学家教指导页面的“跟刘老师学教子听故事”第二期,听刘伊梦老师讲那育儿的技巧和方法。
听后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有这样的教育专家在身边指导,我有信心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老师最后给大家读了一首诗,这首诗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张文亮写的,名字叫《牵着蜗牛去散步》认真地读了几遍,觉得这首小诗写得真是好。
想想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就是这只小小的蜗牛吗?从他开始呀呀学语,到上幼儿园上小学,我何尝不是像牵蜗牛的人一样!辅导孩子学习时,总是觉得孩子作业写得慢,写得快了又嫌孩子的字写的不规范,孩子有什么事做错了,心里一急就大声训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来不顾忌孩子的感受!记得孩子有一次考试数学,人家要求答案写出约等,而孩子把答案全部写成了等于,可想而知,这一大道题整个没得分,一下子丢失了6分,总成绩自然就下降了。
我当时心里那个火啊,如果早一日认识了校信通,我相信我会换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绩。
如今孩子面临小升初,做家长的比孩子都着急,给孩子报了这班报那班,本来孩子学校的作业已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又要花费时间做“班”的作业,玩的时间自然少的可怜。
属于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东西童年没有学会,以后还有很多的学习机会,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放慢我们的脚步,慢慢地陪孩子一起成长,我们也会闻到花香,我们也能听到鸟鸣,我们也能看到满天闪亮的星星!多看看孩子灿烂的笑脸,多听听孩子无邪的笑声,然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上帝是叫孩子牵扯着我们去散步!蜗牛故事第2篇一天,蜗牛和蚂蚁说起话来。
蚂蚁骄傲地对蜗牛说:“你看看你,爬得多慢,再看我,比你跑得快多了!”蜗牛摆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说到:“虽然我比你爬得慢,但你知道吗?我不用像你们这样,找到了食物还去找自己的房子。
流泪的蜗牛
流泪的蜗牛
蜻蜓、胡蜂、鲤鱼和蜗牛他们组成了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他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决定蜻蜓当报信员,因为它身体轻盈且飞得快;鲤鱼能在水中自如的游动,负责给大家找食物;胡蜂有刺且能驮土,负责看守房子和修葺房屋;只有蜗牛的行动最慢,留在家里给大家做饭、洗衣扫地和铺床叠被。
一天早上,鲤鱼早早就给出去找食物,它欢快的在水里游着,心情无比的舒畅,前面有一条蚯蚓在动,鲤鱼看见美味的食物非常高兴,不由分说游到面前一口咬住,它确信咬得很紧了,含着食物就往回游,可是它永远也回不到同伴的身边了,蚯蚓的肚子里有一个鱼钩,钓鱼的渔翁把它从水中拖拉出来烤吃了。
蜻蜓、胡蜂和蜗牛饿着肚子等了大半日也不见鲤鱼回来,他们意识到可能出事了,于是派蜻蜓出去找。
蜻蜓在出发前花了很长的时间照了照镜子,又往脖子上围了围巾,一路上它东张西望,希望能看见鲤鱼的身影,它飞到大海中间,有小鱼不停的浮出水面,蜻蜓以为是在笑话它的围巾,于是把收了收围巾紧紧的裹住脖子,又往前面飞去,小鱼还是不停的浮出水面,蜻蜓又收了收围巾,越收越紧,最后把脖子勒断了一命呜呼。
胡蜂和蜗牛实在坚持不住了,蜗牛能吃泥土情况比胡蜂要好些。
胡蜂是宁愿饿死也不吃泥土的,又等了两
天,胡蜂饿得头昏眼花,决定出去找蜻蜓和鲤鱼。
它才飞出去不远就被一阵风卷入水中淹死了。
出去的都没有回来,剩下了蜗牛决定出去找,它以泥土为食,边走边流眼泪,不管风雨交加它仍然摇摇的行进,边走边喊着同伴的名字,每遇到一颗树还是一棵草,它都爬到上面去向四处看看,希望能看见鲤鱼、蜻蜓和胡蜂。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这是我听到最好的一句话了,比那些神坛出来的专家还高深的至理名言。
今天第一节课后回到办公室,就听见同组的一位女老师在电话里喋喋不休,反复的跟一位学生家长探讨孩子的学习。
也不知道家长是怎么答复的,可能是家长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置可否,最后只见那位同事气呼呼地挂了电话,出了门,一走了之。
那个学生我教过,上一学年在二年级,性格内向,学习进度实在是慢,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分心,需要老师时不时地提醒督促。
每个学期都要通过家长会,沟通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好在学生的家长通情达理,在学习上也很上心,每临学期末都会督促孩子好好复习功课。
在我眼里,孩子的妈妈就是一位很内向的女性,不善言谈,估计是孩子深受其母的影响,性格也不是很开朗。
跟老师说话,声细如蝇,一着急起来就爱哭鼻子,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真的不是个好现象。
升入三年级后,女同事担任其班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曾经与我咨询过学生的情况,我如实告之,可惜,女同事这脾气如干柴烈火,一点既燃,这样的事情怎能幸免。
但是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绩的高低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每个学生都对老师的教学方式认可接受,能够主动激发求知欲望的,老师有情绪的激动是必然的。
但是学生的成长中,学习成绩不是唯一,也许在老师眼里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可是这一标准不是家长衡量自己孩子好坏的标准。
孩子在自己妈妈眼里都是好孩子,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与理念,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不一样的。
老师跟家长的沟通需要共处一个平台上的融合点,不能融合就不会很好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当然,学习成绩不是唯一。
陪着孩子,一起慢慢学习,感受进步的变化。
有的孩子心理承受好,接受老师或者家长疾风暴雨式的,有的可能只喜欢和风细雨式的。
只愿老师家长都本着为了孩子一切出发,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的成长,学习成绩不是唯一,作为老师犯不着纠结于心,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想,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学习不用心训斥是免不了的,惩罚是必须的,但是其中时刻灌注着爱的流淌,弯下身来,跟他把道理讲一讲,孩子的健康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健康。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读后感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读后感(原创实用版1篇)目录(篇1)1.概述《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的内容2.阐述作者的观点: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3.分析文章中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4.探讨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5.总结文章观点,强调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文(篇1)《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文章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以及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作者首先概述了本章的内容,强调了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现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压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因此,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作者以蜗牛为例,蜗牛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找不到回家的路、被同伴嘲笑等。
这些困难会让蜗牛感到无助和沮丧,甚至流泪。
同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习压力、与同学相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沮丧。
因此,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探讨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首先,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后,文章总结了观点,强调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
[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
[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
作为父母,上帝赋予我们一项神圣的任务: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当我们催促他、吓唬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牵着这么一只慢慢的小蜗牛?可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一只小小的、慢慢的蜗牛,爸爸妈妈却俯下身来陪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着
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步伐也越来越快,可不变的还是那只小小的蜗牛。
周末带六六来外婆家,饭桌上,六六又贪玩了,不好好吃饭,我从开始的催促,到最后无底地嘶吼,六六变成一只流泪的蜗牛,看着我,最后还是把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
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刷碗,她语重深长地说:对于孩子,还是慢慢来,有时你越催,孩子越慢!你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其实道理都懂,只是真面对事,就忘了那份平静和耐心了。
有时晚饭后,带六六下去散步,每次等待他换鞋,真是火冒三丈,换个鞋,能完全消耗我所有的耐心,火大了,还有什么好心情下去走走呢!
可突然有一次,我提前让他换鞋,给他充足的时间,他做的很好:先把鞋换上,还不忘把小拖鞋整齐放鞋架上。
其实面对我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孩子都听麻木了,最后换上只是担心妈妈会打他,在这样的责备驱使下他肯定做的很不好。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陪伴孩子走过最美好的时光,虽然我们有气疯气爆的时候,可这就是不一样的陪伴。
牵着孩子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前走,领略彼此心中最美的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语,看看满天星斗,让每一寸光阴都不失快乐。
可能我们都是忙碌的父母,可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做一只流泪的蜗牛!
感谢您的阅读!。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台湾作家张文亮曾经写过一篇名字叫做《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文章。
文章的内容是说上帝交给主人公一个任务: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主人公要配合蜗牛的脚步,所以走得很慢,主人公就生闷气了,后来当他不再管蜗牛,让蜗牛自己走,然后自己跟在蜗牛后面慢慢前行的时候,才发现世界鸟语花香,而那些风景恰恰是以前自己拼命赶路错过了的。
然后恍然大悟:原来上帝的意思是,叫蜗牛带他散步。
其实,教育孩子也和牵着蜗牛散步一样。
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面,曹格曾经说过: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其实,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这是一个相互学习关爱对方的过程。
是的,在家庭教育中,以父母为主,或者以孩子为主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对的。
社会在进步,科技也日新月异,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了,而随着人们的教育意识提高和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观念影响下,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时候,都急于求成,没有起到期待的教育效果。
很多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其实,他们忘记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而作为家长,只需要,陪着自己家如同蜗牛般慢行的宝宝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就是他一个学习的过程,正是他采用的最为自然的、自主的学习方式。
但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给予孩子慢慢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跟在孩子的后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过程,让自己和孩子都错失了很多人生的美丽风景,让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了相互折磨的时间,你觉得孩子让你操心,孩子觉得你们让他烦心。
每一种生物的成长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尤其面对人,这种复杂的生物。
他既有成长的共性问题的存在,也有其个性问题。
[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
[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
作为父母,上帝赋予我们一项神圣的任务: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当我们催促他、吓唬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牵着这么一只慢慢的小蜗牛?可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一只小小的、慢慢的蜗牛,爸爸妈妈却俯下身来陪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着
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步伐也越来越快,可不变的还是那只小小的蜗牛。
周末带六六来外婆家,饭桌上,六六又贪玩了,不好好吃饭,我从开始的催促,到最后无底地嘶吼,六六变成一只流泪的蜗牛,看着我,最后还是把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
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刷碗,她语重深长地说:对于孩子,还是慢慢来,有时你越催,孩子越慢!你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其实道理都懂,只是真面对事,就忘了那份平静和耐心了。
有时晚饭后,带六六下去散步,每次等待他换鞋,真是火冒三丈,换个鞋,能完全消耗我所有的耐心,火大了,还有什么好心情下去走走呢!
可突然有一次,我提前让他换鞋,给他充足的时间,他做的很好:先把鞋换上,还不忘把小拖鞋整齐放鞋架上。
其实面对我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孩子都听麻木了,最后换上只是担心妈妈会打他,在这样的责备驱使下他肯定做的很不好。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陪伴孩子走过最美好的时光,虽然我们有气疯气爆的时候,可这就是不一样的陪伴。
牵着孩子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前走,领略彼此心中最美的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语,看看满天星斗,让每一寸光阴都不失快乐。
可能我们都是忙碌的父母,可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做一只流泪的蜗牛!
感谢您的阅读!。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读后感
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读后感摘要:一、前言- 介绍《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的核心内容- 阐述本章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二、第六章主要内容概述- 分析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出“慢养”理念,强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阐述“慢养”方法,如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等三、家庭教育中“慢养”理念的意义- 分析“慢养”理念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强调家长在实施“慢养”时应具备的心态和策略- 说明“慢养”理念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四、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践“慢养”理念- 建议家长从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提倡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强调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成长五、结论- 总结《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的核心观点- 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践行“慢养”理念的重要性正文:《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第六章为我们揭示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慢养”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提倡家长以更耐心、更宽容的心态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践行“慢养”理念提供参考。
首先,第六章分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使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下无法自由呼吸,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提出了“慢养”理念,强调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家长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以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接着,作者详细阐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实践“慢养”理念。
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梦想。
《别让“爱孩子”成为“毒药”》田宏杰心得体会
《别让“爱孩子”成为“毒药”》田宏杰心得体会今天我读了《别让“爱孩子”成为毒药》这篇文章,有感而发。
对于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人都把它归咎于溺爱、纵容或者放任自流。
但是真正深入思考过后才知道原因并不只有那么简单。
在老师和父母眼里:不听话就是错误,乖巧懂事才是好孩子。
可能没有几个老师或家长去反省为什么孩子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总认为他们还小什么也不懂,需要悉心呵护。
可谁又曾想过如果我们再早些告诉他们究竟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其实可以避免类似情况重复上演呢?是啊!我们当老师和家长的平时一味地顺着孩子,宠着惯着,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承受不住压力,经常向周围的大人求助,造成胆怯懦弱,不敢面对困境,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等消极念头….对于幼儿来说,养成良好习惯最主要的条件之一便是培养自信心,提高勇气与决断力。
但许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忽视对孩子进行及时适宜的指导,尤其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较严重的失误,致使孩子形成了诸多恶习,例如懒惰拖拉、贪吃挑食、逃课打架、顶撞训斥老师等。
当看见孩子犯下弥天大罪却仍无动于衷,无所谓的态度时,你们是否觉察到此刻你已被亲情绑架了?在社会飞速前进的今天,如何保持童心未泯的纯净是每位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样拥有美丽的心灵比财富更珍贵!请相信:即使我们输掉整个世界,我们还将赢回整个世界;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至少你的内心永远属于你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改变吧!试着用欣赏的目光注视身边的一切。
慢慢的你会发现,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幸福!第二次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田宏杰讲述的三个故事——分别是:五岁男孩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故事、妈妈带女儿跳河的故事、北京某著名大学两名大学生喝农药结束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
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会给予孩子一种自然的关怀,尊重他们合理的兴趣和选择,千万不要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接纳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用爱的目光陪伴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家庭育儿心得体会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好处,下方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此刻教育自我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
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
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
我对孩子一向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就应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我的勤奋努力去走自我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
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
“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
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
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
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我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
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
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
向“蜗牛性格”说再见
-104-2023年第13期(总第353期)德育向“蜗牛性格”说再见颜芳春摘 要:学生“蜗牛性格”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蜗牛性格”的孩子成为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学生,这对班集体凝聚力、表现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应抓住小学低年级这一个性养成关键时期,让学生向“蜗牛性格”说再见。
文章对“蜗牛性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学生“蜗牛性格”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信性格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蜗牛性格”;自信心;小学低年级作者简介:颜芳春(1975—),女,福建省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一、缺乏自信的表现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经常碰到以下的场景。
镜头一:课堂上,当教师邀请小朋友到台上演示操作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表情淡然、不举手,当教师将目光投向他们时,他们会直接避开或者干脆低下头。
镜头二:在期末评写“素质报告册”时,有几个学生几乎所有的科目都自评一星或者二星(最高是五星)。
笔者把这几个学生找来问原因,有的学生说:“我没有在这门课上发过言。
”有的学生说: “我没有得过奖。
”有的学生说:“我没有担任过班委。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做得不好。
”镜头三:在第一次组织“庆元旦草根才艺秀” 时,不少一年级的小朋友说“我不知道要表演什么”“我不熟”“我什么都不会”……镜头四:师:“你昨天不是预习了吗?今天怎么还是没有发言?”生:“我不知道那样回答对不对,怕说错了。
”镜头五:师:“×××,请你来当领读员。
”生:“我嗓子哑了。
”通过以上场景,笔者感觉这部分孩子都缺少自信。
为什么他们会缺乏自信?如何养成大方、勇于展示自我的性格?笔者将会在下文进行分析。
二、“蜗牛性格”的含义以上场景中的孩子会有如下表现:当有人说出答案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错了吧”;没有胆量展示自己,当非做不可时,心情是沮丧的;人多的场合,目光闪躲或者低头不语;不主动接受任务,找各种理由“婉拒”……这些孩子遇到事情时会悄悄伸出触角试探一下,然后想要躲起来,和蜗牛的形象类似,因此笔者将这种孩子的性格称为“蜗牛 性格”。
伤心的小蜗牛读后感一年级
伤心的小蜗牛读后感一年级1. “小蜗牛为什么这么伤心呀?”我皱着眉头问妈妈。
就像上次我养的小金鱼死了,我看着它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上,心里空落落的。
绘本里小蜗牛的壳破了,它只能慢慢地爬着,好可怜哦。
它是不是像我丢了最心爱的玩具一样难过呢?这让我觉得,失去东西会让人很不开心呢。
2. “小蜗牛的朋友都去哪儿了?”我着急地跟爸爸说。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他们,当时我又着急又害怕。
小蜗牛在绘本里也是孤孤单单的,它周围没有朋友陪伴。
这难道不像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同伴吗?这使我明白,朋友不在身边会很孤单哦。
3. “哎呀,小蜗牛受伤了都没人照顾它!”我心疼地跟奶奶讲。
我摔倒擦破膝盖的时候,奶奶赶紧过来给我消毒、包扎,还安慰我。
可小蜗牛只能自己待着,它的伤口肯定很疼。
这就像一朵小花被暴风雨打折了花瓣,却没人给它遮风挡雨呢。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关心身边受伤的小伙伴呢?这让我知道,要学会关爱他人哦。
4. “小蜗牛的家没了,它怎么住呀?”我疑惑地问爷爷。
我看到路边的小蚂蚁窝被人不小心踩坏了,小蚂蚁们到处乱跑。
绘本里小蜗牛的壳坏了,就像它的家没了。
它是不是像那些小蚂蚁一样慌张呢?这难道不像是我们失去了自己温暖的小房间吗?这让我意识到,家对我们很重要哦。
5. “小蜗牛那么伤心,它会不会哭呢?”我小声地跟同桌说。
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忍住眼泪,可心里特别难受。
小蜗牛在绘本里虽然不会像我们一样哭出声,但它肯定也在心里默默流泪呢。
这就像天空中乌云遮住了太阳,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
那我们遇到伤心事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坚强点呢?这让我懂得,伤心的时候也要努力振作哦。
6. “谁能帮帮小蜗牛呀?”我大声地问小伙伴们。
我和小伙伴们看到一只小猫被困在树上,我们一起想办法,找来了大人帮忙。
小蜗牛在绘本里也需要有人帮它修壳,给它找吃的。
这难道不像在黑暗中需要有人点亮一盏灯吗?这让我知道,大家互相帮助是很美好的哦。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整个人都好多了!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整个人都好多了!那个“磨蹭”的小蜗牛,走得慢,但一定走得远。
“我不要做你的妈妈啦,再去找一个更年轻、更漂亮、更耐心的妈妈吧。
”“妈妈说这个话的时候,心在流血......”这是一段母女之间的对话,来源主持人李小萌,起因是女儿的拖延症。
可现实中,哪个妈妈不曾在孩子的磨蹭问题上崩溃过?比如我,每天就是行走的人肉加速器:这都半小时了,怎么才讲两个单词?怎么还在看电视,8点啦......9点啦......都11点啦!!!那孩子跟你同时学钢琴的,他都开始考级了,你咋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弹不好?自从当妈后,说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快!快点!快点啊!可无论我多么歇斯底里,女儿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妈妈,我已经非常快了啊,能不能不要催了啊?”在女儿磨蹭、拖延、不听话的无数个瞬间,我“痛心疾首”,绝望怒吼:“为什么我的孩子像个蜗牛一样慢?”我一遍遍拿起催促的鞭子,却收效甚微,最后疼在孩子身上,累在我心里。
直到无意间读到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看完,我流泪了。
我把孩子当兔子撵,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让我把孩子当蜗牛养啊!把孩子当蜗牛养,我终于认清——磨蹭才是孩子的天性。
除了尊重,别无他法。
明白这一点,我佛系了,淡定了,脾气也越来越好了。
每次在我三连问:作业做了吗?钢琴弹了吗?课文背了吗?女儿总是一脸懵地看着我:“还没有。
”20分钟后,她坐在钢琴面前,拿着作业本和课本,更加一脸懵:“妈妈,先做哪个?”有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1儿子——八年前你如约地来到了我的身边,给了我做妈妈的权利,我骄傲。
我成为一个母亲,瞬间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看着身边的这个小人,从此以后你将是我的全部。
当有一天我看到了《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首诗,不由自主地被里面精湛的语言深深吸引并为之感动。
因为我是一个脾气特别不好,又性子特别急的妈妈。
这篇文章让我仿佛闻到一股暖暖的爱的气息。
牵着一只蜗牛散步,大家都知道蜗牛背着重重的壳,那是一步一步往前爬,而你牵着它散步,必须放慢脚步,跟着它的节奏慢慢地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你会发现原来慢下来,看到的是更一种不一样的美。
就如同我领着身边的这个小朋友,拉着他的小手,低头看着他,慢慢的走着。
细细品尝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味道,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宽容、善良、爱心的美丽世界。
我们教育孩子不正像牵着蜗牛去散步吗?在这个艰难跋涉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孩子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经受无数次的错误、挫折和失败,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而我们家长不能只会一味地责怪孩子,更多的应该配合老师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位宝贝。
他们毕竟只有七、八岁的年纪,有一颗美好的童心,你不能总是用你的思想来硬生生的驾驭孩子,而应该对他们细心地呵护。
孩子们就像可爱的小蜗牛一样,他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因为他还小所以做事情不会像你一样快,别总催他“你不会快点吗?你能不能抓紧时间?你到底怎么回事?……”不要总是用这种责怪的口气,因为你无缘无故的大吼大叫,宝贝们也许会感觉特别的莫名其妙。
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尽力在做,只是他的步伐就是那么小,他的思想不会像你那般成熟。
请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完成。
流泪的蜗牛读后感
流泪的蜗牛读后感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投资分析、行业流程、计划书、设计方案、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Warm Tip: The document is carefully prepared by my shop, I hope you download later, can help you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 After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to modify, plea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and use,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education essays, investment analysis, industry processes, plans, design proposal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analysis, text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etc. ,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流泪的蜗牛》这本书深深触动了我。
书中描述了一只蜗牛,它不同于其他蜗牛的地方在于它能流泪。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在当下,都在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究竟什么才是适宜的爱?如何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琐碎的大小事件中,给孩子“刚刚好”的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希望有所帮助!目录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案例3:“揠苗助长”的孩子能幸福吗?案例4:“蜗牛”带我去散步案例5: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案例6:别让强制的学习夺走童年的快乐案例7:别让过度赞美麻木了孩子案例8:打碎的是碗还是心?案例9:“填鸭”弥补不了爱的空白案例10:我要画不一样的牛案例11:你也有一双自由的翅膀案例12:别急!听听孩子怎么说案例13:孩子,你可以说“不”案例14: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案例15:事情没做好不等于自己不好案例16:“你能行!”和“你不会!”案例17:童言童语案例18:锁住的爱案例19:探索的路上不设障碍案例20:在尊重和爱的世界里尽情涂鸦案例21:在爱的目光中远航案例22:在不如意中选择快乐案例23:糖果的冷静太空案例24:妈妈也会疼案例25:明镜案例26:当孩子输不起时案例27:对抗“粗口”记案例28:爱的惊醒案例29:爱说“我不会”的孩子案例30:对孩子不当的购物要求说“不”案例31:孩子摔倒之后案例32: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
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在当下,都在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究竟什么才是适宜的爱?如何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琐碎的大小事件中,给孩子“刚刚好”的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希望有所帮助!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
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点评: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
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学会交往。
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
”其实,侄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
但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
而当侄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与我分享。
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点评:孩子的心是单纯而美好的,他会把成人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
作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这份单纯和美好,而不是为了好玩或者表示亲昵逗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细腻的呵护和理解。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