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
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
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
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
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的产物。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次改
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
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
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
践和合作精神等。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
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
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次课程改革
• D 《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答案与解读
• 1、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53—1957) •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
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年9月2日颁发同时发 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 • 1、一、二年级的体育由1课时增为2课时,同时加强了课外活动中的 体育锻炼。 • 2、增设手工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 • 3、年授课周数由38周减为34周,周授课时数三年级以上各年级平均 减少2课时,总授课时数、每周集体活动时间都减少很多。
•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 订意见》:将自然常识易名为自然;增设劳动课,在四、五年级开设; 政治课取代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和历史课。
• 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 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计 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 二分流。
•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 案)》,其基本特点有: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 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 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 音乐和美术等。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用。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
课改历程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
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
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近年来,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这次改革主要关注课程的免费、普及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学科设置的优化,基础教育开始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机构开始引入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如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1世纪初。这次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更加灵活多样。此外,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次改革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科水平。将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特长。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新增了许多实
践性的课程,例如手工课、音乐课、体育课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艺术修养。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这是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旨在推动学校自主办学和因材施教。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
学生的需要,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此外,还引入了主题教育和综合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
新的教材。
1952
,这“
有计划
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这次改革是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改革的重点在
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初创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教育重
建上。1949年,中央教育部正式成立,开始调查全国教育资源的分布
和状况。1950年底,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修
订草案)》。这个规划纲要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奠基性文件,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2. 1953年至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课程改
革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同时注重发展合作、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1952年到1953年,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
育课程研究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3.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全面改革
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大跃进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教育
体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成为主要议题,在实施中农学习社训(农村教育合作社)和大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此外,也注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培养农村干部教师。
4. 1962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完善和实施
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
提高。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1962
年,中央教育部发布了《中等教育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总目
程序》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变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
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
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
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
在眉睫的任务。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
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
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
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
和数学。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
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
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
段的教育质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
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
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
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改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八次课程改革简述
第一次
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
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
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的初步实验)
第四次
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停吵闹革命全国只有一种教材,就是毛泽东著作和报刊社论。
68年复课之后,搞工农兵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
第五次
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八次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
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历次课程改革
•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 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 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 材。 1960年下半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指示 精神,全面编写了十年制教材,基本都开设 了俄语课,实行苏联式的5分制管理。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63—1965)
•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 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 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 了安排。确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 纲,编写新教材。
•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 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其基本特点有: 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 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规定中小学学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 限为六年,取消初高两阶段分段制。
•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 学计划》。
• 1952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教育部公布了《小 学暂行规章(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确定小 学教学学制为5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 自然、历史、地理和音乐课程,一至三年级不设常识 课,可以在语文和其他各科教学中学习自然和社会等 常识。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教研部唐水明整理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
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
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
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
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2001年,颁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小结:
1、五十年代特别是解放初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大众教育和工农教育。
2.60年代至90年代,重新回到具有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
3.第八次课程改革出现新的动向:素质教育为基本取向的课程改革。
规模最大的2次:学习苏联教育学,形成新中国教育模式。最近一次:概念重建(从教育思想和课程范式转型的角度说,是第二次——
钟启泉:要进行“新一轮强有力的概念重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