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 第7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笔记History lesson 7 in the eighth grade textbook is about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 It is a fascinat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at saw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Qin Dynasty was known for its legalist polic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while the Han Dynasty ushered in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cultural flourishing.历史第七课主要讲解的是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重大发展。
秦朝以其法家政策和修建长城闻名,而汉朝则开启了一个繁荣昌盛、文化繁荣的时期。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f the Qin Dynasty was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under the rule of Qin Shi Huang. He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reforms to centralize power and standardize measurement units, writing systems, and currenc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also marked a monumental effort to defend the northern border from invasions by nomadic tribes.秦朝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八下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八下历史第七课知识点English.1. The Causes of the Second Opium War.British aggression and expansionism: Britain sought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and trade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opium trade.Chinese resistance to foreign encroachment: China resented British interference in its internal affairs and the opium trade, which was devastating Chinese society.Diplomatic failures: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opium issue through diplomacy failed due to mutual distrust and misunderstandings.2. The Course of the Second Opium War.Outbreak of war: British and French forces attackedGuangzhou in 1856, sparking the war.Allied advances: The Allied forces captured Tianjin and Beijing in 1860, burning the Summer Palace.Treaty of Tianjin and Beijing Conventions: These treaties forced China to legalize the opium trade, cede territory to Britain and France, and open more ports to foreign trade.3.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Second Opium War.Political and economic humiliation: China was weakened and humiliated, losing sovereignty and economic control.Increased foreign presence: The war led to an increase in foreign influence in China, with Western powers establishing spheres of influence and concessions.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war accelerated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and customs, and opened the door to Western ideas and technologies.Chinese.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回忆我的母亲》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记叙文中叙议结合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回忆我的母亲》中议论性的句子,总结记叙文中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感知母爱,培养学生感恩图报的思想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叙事之后运用议论抒情的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缘事而发,恰到好处"的在叙后运用议论来表情达意。
三、教学设想理想的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激励、组织、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学会语文的方法,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终至形成习惯。
而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范本,引导学法探究实践,在此基础上一课一得,力行“授之以渔”。
本堂课,我的定位就是以《回忆我的母亲》为范本,就“叙议结合"这一知识点进行的写作指导课。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赏读课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在赏读中归纳总结叙议结合这种写法的作用,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来抒发情感,升华文章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赏读分析法、发现法、实践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赏读,从课文中学会了用典型事件来塑造人物,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种很独特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增色不少,那就是叙议结合。
所以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PPT投影,学生齐读。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前预习题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进行平反,要求纠正的错误。
2、“凡是,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就是“”,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的大讨论。
这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它使人们认识到,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年12月,全会在北京召开。
5、会议内容:①思想上:确定了、、、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历史新时期。
7、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课后自测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纪录片《平反冤假错案》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集团为篡党夺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大批冤假错案,以及我党如何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
我国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是在()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后D.林彪集团被粉碎后4、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会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两个凡是”的方针C.资产阶级自由化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5、新中国历史上由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9、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0、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1、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
学案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
- 第二章农业文明的兴起
- 第三章文字的发明与传播
第二单元古代国家的兴起
- 第一章战国七雄
- 第二章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
- 第三章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第二章文化名人与文学艺术
- 第三章中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南亚古代印度文化的探究
- 第三章古代埃及文化的发展与衰落
第五单元中世纪的世界
- 第一章天下三分,唐宋元的兴衰
-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阶级与文化
- 第三章国家与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第六单元现代时期的世界
-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
- 第二章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法国大革命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本导学案主要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下册时,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历史事件探究,感悟历史,思考现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历史素养。
历史学科导学案.7
学科:历史课题: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编制人:审核: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我们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三、课前预习:1、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改革。
2、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谈谈秦统一六国的标志及历史意义。
四、合作学习: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做小主人,完成下表。
原因:商鞅时间:变内容:法作用:铁农铁器时代:具和牛耕牛耕的推广:的推广意义:都修建者:江工程性质:堰影响:秦标志:统一六国历史意义:五、课堂检测A类1、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2、秦国成为战国最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3、秦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B类简答:李冰的功绩是什么?C类简答:秦统一六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什么?六、应用拓展商鞅虽死但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七、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与方法】1、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2、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素材;学生活动视频;相关教学视频四、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我校打造“自能高效课堂”特色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按照“自能预习”→“自能探究”→“自能拓展”的思路,贯穿以情景剧、展现学生学科能力的活动视频、历史人物的介绍,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与情景化。
本课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那么,大家想知道40年前,我们的学校附近的这些地方是什么样子吗?(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长沙四十年的变化,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对比,大家无不惊叹于40年间日新月异的变化。
那么,这四十年的巨变是从哪里起航?放眼于整个中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中国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呢?我们进入第7课的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时板书)【讲授新课】教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是哪一事件促使当时的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的吗?学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师:首先,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的理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了解和疑问。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包括开国大典等重要事件。
3. 教师通过展示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
三、课堂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伟大意义。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己的思考,撰写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文。
2. 学生通过访问长辈或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发展变化,并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历史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八年级下册第7课导学案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学习目标】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争。
(重点)2、”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难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2-35页,完成下列题目,在书上勾画出相应的内容)一、动乱和灾难1、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___________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的号召,成立了“_____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_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2、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受到压制和打击。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1971年9月13日,____________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___________________机毁人亡。
2、在粉碎林彪集团后,___________、一起整顿,恢复经济工作,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3、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措施,一举粉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合作探究】1、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2、“文化大革命”产生了哪些危害?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课堂检测】1、(2009·揭阳中考)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2、(2013·海南)1966年8月5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毛泽东的文章《炮打司令部》。
据此判断,那时的中国正进行着(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3、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4、(2013·广东)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7课 戊戌变法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八年级上册 01-07第7课《戊戌变法》导学案编写人:王珍荣审核人:文综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2.“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
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知识链接】区分历史名词: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它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学习过程】二、识图学史(1)图A 中的人物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他是 。
(2)图B 中的人物在牺牲前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
(3) 图C 中的人物在公车上书后,又三次上书光绪帝。
痛切陈述变法的重要性,使光绪帝深为感动,让他全面筹划变法。
他是 。
三、读史学史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三: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
让我来作第一个吧!请回答:(1)这些话是谁说的?(2)他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3)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他们被称为什么?(4)“贼”指何人?(5)为什么“无力回天”?(6)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归纳小结】序幕:戊戌变法 高潮:失败:【当堂检测】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洋务运动D.公车上书A B C2.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的目的是()A. 建立君主立宪制B.救亡图存C.巩固清朝统治D.发展资本主义3.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A. 公车上书B. 强学会成立C.保国会成立D.时务学堂成立4.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代表的政治派别是()A. 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5.设立京师大学堂是下列哪一运动的结果()A. 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6. 戊戌变法应该是:()A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C 地主阶级革命D 资产阶级革命7. .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相似的是()A. 改革政府机构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兴办新式学堂8.假如你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 训练新式军队9.下列所举内容不属于戊戌变法意义的是()A.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C.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D.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10.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是()A.挽救民族危亡B.推行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11、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大刀长矛不敌洋枪洋炮B 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C 没有军队支持D 变法触动了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是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课后反思】1、学后收获:2、学后疑问(错题集锦):3、我的大胆尝试:4、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一、导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本导学案将带领大家回顾八年级历史的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古代文明1.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氏族联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压迫等不同阶段。
象形文字、农耕、青铜器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大陆,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古埃及人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建筑群,开展了灌溉农业,并相信死后有来世。
法老、金字塔和象形文字是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南亚次大陆,发展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
城市的规划和排水系统显示了古印度人的先进技术。
此外,古印度人还创造了梵文和印度教。
三、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
希腊城邦的建立、奥运会、希腊神话和哲学思想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古罗马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宏大的政治实体之一。
罗马法、基督教和古罗马建筑等都对今天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 中世纪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古代和现代之间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主义、宗教统治和骑士精神的兴起。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
它标志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关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艺术、科学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近代历史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各国探险家进行海上航行和发现大陆的时期。
葡萄牙的达·伽马、西班牙的哥伦布和英国的劳合·达尔·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
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次工业和技术变革。
蒸汽机、纺纱机和轧钢机的发明使工厂制造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
初中下学期历史第七课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时:第七课
教材:《历史》下册
主题:秦朝的兴起和统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秦朝的兴起和统一背景
2. 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手段
3. 分析秦始皇统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重点难点:
1. 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手段
2. 分析秦始皇统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教材
3. 板书
4. 影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秦始皇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的背景和影响。
然后提出问题: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这个统一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讲授(15分钟)
1. 讲述秦朝的兴起和统一的历史背景,介绍秦国的强大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
2. 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手段,包括征战、改革和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三、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秦始皇统一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2. 每组呈现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影响进行总结,写一篇文章。
同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
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达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决定的,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交流
探究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有了指导思想,有了发展方向,有了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不曾尝试过的,也是我国开始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2.思想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召开奠定的思想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备注栏
自主 学习
复习巩固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探索中的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建设成就,英雄模范
导入新课
你知道高考是什么时候恢复的吗?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历史背景:两个凡是”的方针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第7课《戊戌变法》导学案作业
第7课《戊戌变法》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识记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学生通过对维新变法人士进步立场的理解,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做好标记)(一)公车上书1、发生的时间,发起者是、。
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目的是。
3、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4、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继续宣传变法。
他们在北京组织,把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戊戌变法的时间是年6月到9月。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3、1898年9月,0发动政变,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不肯逃走,最后被杀害。
四、合作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提高)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假如你是当时的读书人,你会“上书”皇帝吗?为什么?2、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五、达标检测:1、“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门户政策”的提出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3、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4、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训练新式军队5、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但在位期间,中国却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皇帝是()A、慈禧B、光绪帝C、道光帝D、溥仪6、光绪帝颁布诏书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的统治C、镇压农民起义D、抵抗外国侵略7、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是的目的是()(1)推翻清政府(2)发展资本主义(3)救亡图存A、(!)(2)(3)B、(1)(2)C、(1)(3)D、 (2)(3)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素养目标】1.立足于历史观念,了解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多角度对科举制的作用作出历史解释。
2.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脉络、运作方式以及特点,辩证评价三省六部制。
3.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两税法相对于之前的赋税制度的创新之处,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实行两税法是国家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决策。
【学习目标】1.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2.运用时空定位,了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央官制和赋税制度的变化。
3.通过史料分析,比较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制度,分析隋唐时期制度的创新之处。
4.通过感受古代的政治智慧及其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课要旨】1.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成熟。
3.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时空坐标】【知识体系】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时期。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沿革: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二)科举制1.背景: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产生与发展(1)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意义: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一、明清时代的经济社会形态变革1.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在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造成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同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地无业的游民。
社会动荡不安,让人们开始对现行政治体制产生怀疑和不满,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2.清朝的开发和经济政策清朝在建立初期实行了一系列开发政策,包括招降引诱和屯田开垦等措施,扩大了国土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还实行青黄白红四种标志着地位和身份的划分,使得社会阶层更加明确,但也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逐渐加剧。
3.明清时代的海外贸易和海疆拓展明清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兴起,中国开始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吸引了外来商人和传教士的到来。
清朝时期更是实行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国贸易逐渐减少,加重了国内经济的困难局面。
4.原有制度与新兴力量的矛盾在明清时代,原有的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力量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封建社会的残余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新兴力量却在不断蓬勃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崩溃。
二、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演变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改革和变革明朝在中后期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洪武革命、中兴革新等,试图改变社会现状和政治体制。
然而,由于官僚集团的腐败和专制控制,这些改革往往无法持续,最终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导致明朝的灭亡。
2.清朝的政治体制和治理清朝在建立初期实行了满洲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设立了宗室世袭制度和重臣辅政等措施,巩固了政府的权力和稳定。
然而,清朝的政治体制也存在着官僚腐败和内外交困等问题,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
3.明清时代的闭关政策和对外关系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闭关政策,限制了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导致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往来逐渐减少。
这种封闭的政策不仅使得中国的贸易受阻,也使得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逐渐失去优势和地位。
4.政治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和问题明清时代的政治体制变革,既是历史的必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科举制的变革蒙养学堂属于小学阶段,中国近代的蒙养学堂是新式学堂。
它打破了过去蒙学单个授课模式,实行集体上课;学习内容也与过去只教识字、古文等不同,有算学、格物等现代学科。
20世纪初,纳入学制。
2.选官制度改革(1)背景: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12共识。
(2)内容1.干部制度(1)特征①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01统一管理。
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02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
03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
后来,又建立了在中共中(2)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04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2.干部制度改革(1)背景:□05改革开放后。
(2)根本原则:坚持贯彻□06 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
(3)内容:在干部管理体制上不断加强□07 法制建设。
(4)效果: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08 科学化、民主化、□09 法制化、□10 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11 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12 廉政建设方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
3.公务员制度 (1)形成的历程①□13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随后,公务员□14 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15 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16 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①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17 改善。
②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18 不断扩大。
(3)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19 活力。
[思维拓展] 学堂选官制与科举制的主要异同 [思考探究1] 废除科举制的原因有哪些?点拨 ①经济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科举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2.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了、开动脑筋、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了我国历史新时期。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的工作全面展开。
5.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胜利完成。
二、合作探究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三、练习巩固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是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开国大典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八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4.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A.恢复老干部名誉B.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C.扭转混乱局面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这两次会议有很强的对比性,你能分析这两次会议的相同点吗?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实践思想解放 2.1978 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3.伟大转折改革开放邓小平 4.平反冤假错案 5.刘少奇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拨乱反正二、“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第7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7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①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
(史料实证)②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③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社会变革与思想发展的关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课前预习】一、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2、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3、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又称《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
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提出“为政以德”。
在文化教育上,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3、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蜂起,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2、学派①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分别被保存在《孟子》和《荀子》两书中。
②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墨子的思想集中保留在《墨子》一书中。
第7课 辛亥革命
编号:7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主备 教师 : 学案小主人: 课 题 阳洁莹 科组长审核: 班 级: 年级组审核: 组 次: 预习及展示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与难点 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 第 7 课 辛亥革命 课型 1.掌握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2.学习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 3.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3、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B.改变了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请回答: (1)这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此团体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
(2) “鞑虏”是指什么?“民国”后来是指哪个国家?建立的时间?
,
三、
合作探究
1、为什么会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大胆、大声、大方,今天我是课堂精英;自尊、自信、自强,明天我是社会栋梁。
2
七星中心学校“非常 3+4”快乐课堂导学案 四、达标检测
编号:7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 是领导了( )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A.洋务运动
(3)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此材料被称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岘中学历史导学案
课题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年级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认识“左”倾错误的严
重危害性。
2、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学习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性。
学习难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留下的教训。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课前预习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学习流程预习检查-探究新知-训练巩固-小结提升-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环节、方法、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自主预习】:(充分预习课本,完成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是____错误的分析了国内阶级斗争形势。
导火线是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
开始是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8月,毛泽东发表《______》,矛头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2、全面内乱: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大中学校学生组成_____组织。
1967年1月开始,掀起了夺取党和_____各级领导权的狂暴行动。
内乱形成了___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6年1月周恩来病逝,9月_____主席逝世。
1976年10月粉
了_____反革命集团。
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预习检查】:抽查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状况。
【探究新知】:
导入新课: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学习新课:
依据教师设置情境,回答提问:
学生听教师点评归纳,教师组织学生阅读P37-41材料
第一目:“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读课本材料完成问题一
点拨归纳,呈现温馨提示和特别提示
第二目:全面内乱
阅读P37-38课文内容,完成问题二
第三目:“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读课本P38-40内容完成问题三
【展示提升】: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训练巩固】:学生按照课件巩固训练题目加以训练。
【布置作业】:随机抽查自主预习的部分,让部分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互阅并酌情给分。
导入活动:播放《“文化大革命”》视频
您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问题一:炮打司令部中的“司令部”指的是什么?
问题二:作为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三: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多媒体呈现习题(见课件巩固练习题)
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1、2题
【我的板书】:【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