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突破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突破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突破一、中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古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一方面,教师对古诗词的讲解过于注重字词的翻译和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忽视了对古诗词美的鉴赏。

另一方面,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古诗词鉴赏教学突破口1.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故事导入、情景创设、诵读指导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

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拓展教学资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拓展教学资源,引入更多的古诗词作品和相关资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具体教学策略与实践1.创设情境,感受古诗词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音乐、图像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美。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播放一首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诵读指导,品味古诗词之韵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的韵味和情感。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包括读音、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指导。

例如,在讲解《春夜别友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配乐诵读、集体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3.小组合作探究,挖掘古诗词之内涵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优美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势在必行。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还将探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态度和问题,并阐述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方法探讨提供有力的支撑。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结合传统古诗词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古诗词鉴赏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与探讨,旨在为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古诗词鉴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古人诗意的风韵和情感的抒发。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通过深入解读古诗词,学生能够体验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从而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古诗词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需要学生通过细致的品读和体会才能领略到其中的艺术之美。

通过诵读、欣赏、赏析古诗词,学生的审美情趣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使其更加敏感和欣赏美的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和感悟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

下面介绍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并进行简要鉴赏,以期能够对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奔放畅达而著称。

《静夜思》是他的代表之作,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中诗人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简短,句式清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2.《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情激昂、壮美雄浑而著称。

《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边塞壮丽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景象,展示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

诗词简练,语言雄浑有力,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边塞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花间一壶酒》- 李清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词作以唱和男女之事、沉醉花鸟之境为主。

《花间一壶酒》是她的代表之作,通过酒和月、酒和影的对照,表达了词人内心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和渴望。

词中错落有致地描绘了花、酒、月、影,以及主人公独酌无相亲的情景,展现了词人的个性特点。

古诗词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解诗词的表面含义。

通过理解词句和上下文的关联,了解诗词表达的基本意思。

2.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

如对比、象征、夸张、拟人等,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3.体会诗词的意境。

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从而进一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词鉴赏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诗词鉴赏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诗词鉴赏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一、引言本文旨在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学情进行分析,并对教材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在进行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较低,甚至表示古诗词研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

这可能与他们对古代文化的陌生和缺乏了解有关。

2. 古诗词鉴赏能力较弱: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意象,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这可能与他们缺乏对古代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基础知识有关。

3. 教材过于单一:当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鉴赏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教材仅仅提供了古诗词的字面解释和注释,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认知的联系。

这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研究缺乏兴趣和动力。

三、教材分析1. 内容不足: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内容相对较少,无法覆盖古代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全面知识。

学生往往只是得到了古诗词的表层信息,而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 缺乏互动性:当前的教材中,古诗词鉴赏往往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式。

学生只是被要求背诵和默写,而缺乏与诗词作品的互动和讨论。

这种单向的传授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文化脱节:部分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内容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认知的联系。

对于学生来说,古代文化和传统艺术与他们的生活背景存在一定的脱节感,无法产生共鸣和兴趣。

四、课后反思1. 重视兴趣培养: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古代文化的故事、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组织古风朗诵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古诗词的魅力。

2. 引入互动性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互动式研究,如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创作诗歌等。

通过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

3. 引入现代元素:在教材中,可以适度引入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古诗词作品。

关于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能力研究

关于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能力研究

关于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能力研究前言:在中学阶段,古诗词的课程学习比重占有较大比例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力,这不仅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素养、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古诗词逐渐成为初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爱国胸襟,在教学上能够丰富词汇、开发智力、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学修养。

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不只是简单地背诵、理解句意,更重要的是学会鉴赏古诗词内涵、体味作者思想情感、分析诗歌写作背景等,学习要求提高,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古诗鉴赏类题目比重加大,如何培养和提高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展开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教学。

但在当今古诗词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应试化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一、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当今教学中,初中古诗词教学一贯存在教学方法应试化、教学路径单一化、教学内容浅表化等弊端。

教师多以字、词、句的理解为起点,紧抓技法分析、形象剖析、情感体悟这“三板斧”,课堂上充斥着审题技巧、答题要点等考试知识,教学方法仅限于讲授和回答,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

其实相较于记叙文、说明文等阅读文体来说,古诗词是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差别性阅读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以及阅读兴趣,从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导入来体悟文章情感,但是由于时代的间隔和应试的惯性,教师忽略了传统的古诗词的吟咏、诵读、品味等方法,未能正式和激发学生个体的差别感受性,使原本丰富的古诗词文化内涵及情味深远的语言变得素然无味。

但在古诗词教学中仍存在着几个问题:一、重视古诗词背诵,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只注重单一的知识点讲解,未将课程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主动性降低很容易影响学习质量。

二、重视古诗词解说,对古诗词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但忽视了对诗词意境进行分析,使诗词最重要的部分遭到损坏。

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浅析

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浅析
3 . 表 现 手 法 古 词 通 常 用 一 些 表 现 手法 让词 的 内 容 变 得 更 加 深 刻 和 喻 义 深远 , 诗 词 中常 用 叙 述 、 描述 、 议论 、 抒 情 四种 方 式 . 描 写 和 抒 情 是 古 词 鉴 赏 考 察 的重 点 。描 写 的方 式 可 以 让 古 词 内容 动
2 . 风 格 和 语 言 特 点
每 个 作 家 都 有 不 同 的经 历 、 文化背 景 、 思 维方式 , 在 古 词 的创作 中各具特色 , 各有独特 的格调 、 气派 和趣味 . 这 让 古 词 具 有 了不 同 的 写 作 风 格 。语 言 是 古 诗 词 的基 本 载体 .如 上 所 述, 语 言 的运 用 也 有 不 同 , 对 古 词 中 语 言 的鉴 赏 是 基 本 , 只 有 准 确 地 分 析 和 把 握 语 言 内容 , 才 能完成更深层次的鉴赏 。( 1 ) 清新 , 语言使用情理 , 不用俗套。 ( 2 ) 平淡 , 语言朴素 、 通俗 , 容 易 理解 , 作 者 多 用 直 接 的字 眼 直 接 陈 述 , 或 用 白描 。 不加修饰 . 语 言更 加平 易 近人 。 ( 3 ) 绚丽 。 辞 藻丰富, 用典多 , 生字 、 多 义字 常用 , 具 有 奇 幻 的 情 思 。( 4 ) 明 快 。一 语 中 的 . 有 斩钉 切铁 的效 果 。( 5 ) 含 蓄 。言 有 尽 而 意 无 限 , 用 简 单 的词 语 凸显 表 现 意 义 。 但 实 际上 颇 有 内涵 , 言 此 而 意他 , 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0 1 6 0 0 0 )

1 . 文体 知 识
中国古词博大精 深 , 内容丰富 。 要鉴 赏古词 , 首 先 要 搞 懂 词 的类 型 。 学 生 要对 古 词 的朝 代 变 化 做 基 本 了解 , 掌 握 现 实 主 义 和 浪 漫 主义 两 大 文 学 流 派 ,并 按 照 朝 代 顺 序 分 析 掌 握 诗 词 的发 展 现 状 ; 诗 词 的格 律 各 异 , 掌握用韵 、 对仗、 词牌、 曲 牌 等 基 本 知 识 。最 后 要 掌 握 诗 词 的写 作 特 点 。 如 高 度 的概 括 性 、 生 动 的形 象 性 等 。不 同类 别 的诗 词 , 在词义 、 句 义 的 表 达 上 也 有 不 同, 如 果按 照表 达方 式 分 类 , 则 可 分 为叙 事诗 、 抒情诗 、 哲 理 诗; 按格 律 , 可分为古体诗 、 近体诗等 。

高中语文必修3:古诗词鉴赏难题【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3:古诗词鉴赏难题【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3:古诗词鉴赏难题【解析
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很多学生在研究鉴赏古诗词时会遇到一些难题。

下面为大家解析几道古诗词鉴赏难题。

1.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诗中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通过借景来抒发一个人忧愁的心情。

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将景物描绘的十分逼真。

后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以自然景观烘托出作者忧郁的心境。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离别的朋友。

诗中表达了人的“盈虚之间如梦如幻”的心态。

第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用短语形式表现出“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写出草木短暂的生命却有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后几句则通过描写场景并情景交融地表现出忧愁,抒发离别之情。

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景物描写的手法,引起人们对这个夜晚的兴致。

最后一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将中心思想带入,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思乡之情。

通过以上几首诗词的分析,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词。

浅谈中学古诗文鉴赏方法

浅谈中学古诗文鉴赏方法
i ; 翻
一 。 。 。 . 。 。 。。 。 。 。. 。
创 新 教 育
浅 谈 中学 古 诗 文 鉴 赏 方 法
陈 小 丽
( 南省三亚 市荔枝 沟镇抱 坡岭 路琼州 学院人 文社科 学院 海 南三亚 海
5 22 ) 0 7 2
摘 要: 诗歌 是 中华民族 的优 秀文化遗产 , 而诗歌鉴 赏是 中学语 文教 学 中的重要 内容 , 掌握 鉴 赏诗歌 的方 法尤为重要 。本文从 鉴 赏诗 词 的意象 ,鉴 赏诗歌 的语 言 ,鉴赏诗歌 的表 达技 巧及 鉴 赏诗歌 的 思想 内容 等方 面浅谈 了中学语 文的 古诗 鉴赏方 法 。 关 键 词 : 学 语 文 古 诗 鉴 赏 方 法 中 中 图分 类号 : 3 G6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0 8 2 1 )4 a -O 4 0 1 4 9 x( o O 0 () l - 1 6 5
Hale Waihona Puke 究 “ 不 惊人 死 不休 ” “ ” “ ” 现 了 语 ,推 和 敲 体 炼 字 在 古 代 诗 人 心 目中 的 重 要 性 。 过 炼 通 字 体 会 诗 歌 语 言 的 表 达 效 果 , 国 古典 诗 中 歌 特 别 讲 究 语 言精 炼 、 凝缩 。 们 在 鉴 赏 诗 我 歌 时 要 注 意动 词 、 容 诃 、 量 词 、 词 等 形 数 虚 的 使 用 。 首诗 , 由~ 些 诗 的 意 象按 照一 一 是 定 的 艺 术构 思 组 合 而 成 的 , 云 破 月 来花 弄 “ 影 ” 句 诗 词 一语 三 折 , 仅 七 个 字 , 天 这 仅 从 上 写 到 了地 下 , 横 皓 月 , 弄 月 影 , 成 云 风 构 了 一 幅 朦 胧 的 画 面 , 宁 静 中有 了 飞 动 之 使 势 。 如 炼 形 容 词 , 该 注 意 两 点 : 是 形 又 应 一 容 诃 的 重 叠 , : 形 容 词 的 活 用 , 其 应 注 二是 尤 意 的是 后 者 。 安 石 的 “ 蝶 纷 纷 过 墙 来 , 王 蜂 1鉴 赏诗词 的意象 却 疑 春 色在 邻 家 ” 这 里 的 “ 纷 ” 出 了晚 , 纷 写 所 有 诗 歌 , 内 容 上 归 纳 有 三 大 类 , 春 蜂 忙 蝶 乱 的 特 有 光 景 。 王 勃 滕 王 阁 从 而 即: 抒情 、 咏志 、 理 , 不 管 哪 一 类 , 都 序 》中的 名 句 “ 霞 与孤 鹜 齐 飞 , 水 共 长 说 而 它 落 秋 通 过 意 象 来 表 现 , 定 的 意 象 具 有 特 定 的 天 一 色 ” 是 炼 虚 词 的 典 范 。 外 , 赏 诗 特 则 此 鉴 内涵。 : 如 以冰 雪 的 晶 莹 比 喻 心 忐 的忠 贞 , 词 的 清 新 自 然 、 实 无 华 、 眉 绚 丽 、 白 朴 画 明 品格 的 高 尚 ; 月 思 亲 , 对 引发 离 愁 别 绪 , 思 晓 畅 、 婉 含 蓄 、 浑 豪 放 、 调 婉 约 等 语 委 雄 笔 乡 之愁 ; 以折 柳惜 别 , 相 留 之 意 ; 蝉 喻 言风 格 也 可或 缺 。 喻 以 品行 高 洁 , 人 认 为 蝉 餐风 饮 露 , 高洁 的 古 是 鉴 赏 诗 歌 的 表 达 技 巧 象征 ; 以草 木 繁 盛 反衬 荒 凉 , 抒发 盛 衰 兴 以 在 鉴 赏 诗 歌 的 表 达 技 巧 这 方 面 , 们 我 亡 的 感 叹 ; 梅 花 象 征 傲 雪 严 霜 , 怕 挫 要 注 意 诗歌 的抒 情 手 段 , 辞 手 法 , 以 不 修 构思 技 折 , 净洁 白; 纯 梧桐 , 凉悲 伤 的象征 ; 雁 , 巧 。 凄 鸿 含 游子 思 乡怀 亲 和 羁旅 的 伤 感 , 等 。 白 等 明 第 一 , 赏 诗 歌 的抒 情 手 段 鉴 了常 见 诗 歌 意 象 的 特 定 内 涵 , 们 再 抓 住 我 诗歌 的 抒 情 手 段分 为 直 接 抒 情 和 间接 意 象 的 特 征 , 不 难 理 解 诗 歌 所 蕴 含 的深 抒情 两种 。 们 着重 谈 谈 间接 抒情 , 便 我 因为 间 层 意 思 。 马 致远 的《 净 沙 》 “ 藤 老 树 接 抒 情 往 往 借 助 了 多 种 修 辞 手 法 富 请 于 如 天 :枯 昏鸦 , 小桥 流 水 人 家 , 道 西风 瘦 马 ” : 古 中 藤 理 , 婉 地 表达 出作 者 的 思 想 感情 , 于 中 委 对 是 枯 的 , 是 老 的 , 加 上 黄 昏 时 划天 窄 中 学 生 来 说 不 易 理 解 。 树 再 问接 抒 情 又 分 为 借 景 盘 旋 的 乌鸦 , 人一 种 凄 凉 之 感 。 是 羊 肠 抒 情 、 物 言 志 等 。 白的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给 路 托 李 小 道 , 是 阴 冷 干燥 的西 风 , 风 马是 骨 瘦 如 柴 陵 》巾 的 “ 帆远 影 碧 空 尽 , 见 长 江 _ 际 孤 唯 火 的 , 时 才 能 归故 里 , 能 不 令 人 担 忧 , 何 不 再 流 ” 是 借 景 抒 情 诗 。 人 的 身 影 越 来 越 就 故 结 合最 后 两 句 “ 夕阳 西 下 , 肠 人 任天 涯 。 远 , 后 完 全 消 失 , 滚 东 去 的 江 水如 对 友 断 ” 最 滚 我 们 不 难 理 解 作 者 抒 发 的 羁 旅 思 乡之 情 。 人 的 不断 思 念 。 而 谦 的 《 灰 吟 中 的 “ 石 粉 所 以, 古诗 词鉴 赏 品 味 , 们 要 抓 住 意 象 的 身 碎 骨 浑 不 怕 , 留清 白 在 人 间 ”, 游 的 我 要 陆 特 征 , 合特 定 意 象 的特 定 含 义 , 能理 解 《 算 子 ・ 梅 》中 的 “ 意 苦 争 春 。 任群 结 方 咏 无 一 作品中抒何情 , 咏何 志 , 何 理 。 言 芳嫉 ” 则是 托 物 言 志 之 作 , 人 写 “ 灰 ”、 诗 石 ‘ 花” 梅 目的 在 于 言 志 , 现 自 己的 高 尚情 表 2鉴 赏诗歌的语言 操。 古 诗 词 向 来 以 短 小 精 悍 著 称 。 人 讲 古 所 以 , 们 在 鉴 赏 诗 歌 时 特 别 要 注 意 我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鉴赏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诗词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就是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范例,供学生参考。

范例一:《登高》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情景和感受。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幽咽,又急又高的天气,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诗篇开始就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则呈现了大自然的厚重和深奥,生动地表现出山水之美。

最后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则表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和境遇,反映了一个忧国忧民又无法改变世界的知识分子的疾苦和愁怨。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致和诗人内心独白的描写,营造出了壮阔、凄美的气息,体现了杜甫的感性表达和细腻的心灵世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范例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思念故乡的情感。

诗中简洁却纯净,抒发出深深的思念之情,寥寥数语间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典型的自然描写,把深夜中的月亮经过自然的变幻,处理成异常浪漫的光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家园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把“思故乡”作为全篇充满艺术感的节及,更是耐人寻味。

整首诗用简短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思故乡”,更是让人理解到即使在一个人的深夜,思想也头头是道,表现出诗人的志趣。

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是李白田园诗中的代表之作。

作者:陆游庐山谷中鸟四时,空水共潮平。

最喜莫言天与水,水天有情知何极。

《庐山谷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作者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态。

谈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

谈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

谈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艺术魅力是其它文学样式不能比拟的,它能激发读者的灵感,陶冶读者的性情,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召读者的人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近几年来,中考把古诗词的鉴赏作为一个考点,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难度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学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诗歌难教,这是许多教师的感受。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和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有一些体会和认识。

鉴赏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其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因此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的千锤百炼的功夫。

所以要反复品读原诗,认真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

只有充分地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才能领略其精妙之处,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可谓古人炼字的典范。

若能从“绿”字入手鉴赏这首诗,整首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感情就明了了。

一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这就把春风的精神、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融为了一体。

二、从诗词的相关背景入手,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诗词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了解相关背景,有助于缩减读者和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真正体会诗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

如鉴赏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必须先了解此诗的背景。

如何教初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

如何教初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


教 学 生 抓 整体 。 定 古 诗 词 的 类 确
有羡鱼情 ” 表达诗人急 切入仕的愿望。又 如《 天净沙 ・ 思》 通过景物 的描 写来表 秋 ) 达一个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 曲也 元
同样 如 此 )
别 。 而 明确 诗 歌 的 结 构 。清楚 它叙 了什 进
么事。 写了什么景、 什么物 古语云 :诗言情 , “ 诗言 志 ” 。其意 是 说, 无论什 么诗 , 目的都是源 于 “ ” 其 情 、 “ ” 志 ,是作 者 为 了抒 发 自己 的某 种 感 情 ,表达 自己的某 种思 想或抱 负而作 。
如《 十五从 军征 》 事之 后 用“ 门 叙 出
东 向看 , 落 沾 我 衣 ”直 抒 胸臆 。 泪 2记 叙 +描 写 .
和 抒情性诗词的赏析则可。弄清 了诗 词
的 类 别 ,就 很 容 易 知 道 一 首 诗 词 记 叙 了
什 么事 , 或描写 了什么景 、 么物。 什 二 、教学生用联 系法赏析诗词的 画
文 化积 淀和 精 湛 的语 言 艺术 中汲取 营
养 、 育学 生的人文精神、 培 提高学 生的语 文水平 ,就成为 了语文教学 工作 者的一
项重 要 任 务 。
如《 赤壁 》 事之 后通过 “ 叙 东风 不与
周郎便 , 雀春深 锁二乔 ” 开议 论 , 铜 展 表
达 自 己怀 才 不遇 之 感 。
指 掌 , 悉 他 们 的 风 格 和 常 用的 手 法 , 熟 这 是 非 常 必要 的。 三 、 学 生 赏 析诗 词 的 艺 术 手 法 . 教 进

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的议论表达 出自己 对早春 的喜爱之情。
3 描 写 +描 写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精髓和历史记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古诗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历史文化背景。

同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和认识理解的结合,注重课堂氛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在选择古诗词时,可以从主题、作者、历史背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类和整理,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比较分析,逐步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和历史文化价值。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将进酒》这首唐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唐代文化和李白的文学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1、情感体验的培养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传达的情感,并与《将进酒》的诗意相接合,让学生感受到李白借酒浇愁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通过调研、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进一步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髓。

2、课文分析的引导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将进酒》这首唐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通过解读字句、分析诗歌结构、辨析意象,详细了解诗词中的意义和修辞手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鉴赏材料和分析工具。

3、自主学习的锻炼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让学生自主进行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将进酒》中提到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表达。

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阅读和写作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化和其他古诗词的鉴赏和欣赏。

三、总结古诗词鉴赏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和认识理解的结合,注重课堂氛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谈谈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应对方法

谈谈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应对方法

谈谈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应对方法作者:罗文广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18期摘要:古诗词鉴赏是大多数中考试卷中都会出现的试题,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组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也就是说中考试卷除了在名句默写里面考查古诗词之外,还会在阅读中对古诗词的赏析进行考查。

关键词:古诗词;赏析;方法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84-01一、古诗词鉴赏考点类型:品味炼字题目形式:①简析某字的妙处(如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等)。

②这一联中最为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呢?③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④某字曾被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呢?⑤诗中的某个字(或某句)换作某个字(或某句)好不好?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方法指导: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的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它的内涵。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来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具体步骤: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再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来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该字的意思。

运用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描绘了一幅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感情(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例:《钱塘湖春行》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答:“争”“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二、古诗词鉴赏考点类型:名句赏析题目形式: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②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名句的理解。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作者:————————————————————————————————日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中学语文论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徐敏丹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思想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词鉴赏习惯,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解析古诗词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形式,通过特殊的格式和韵律进行记载,抒发着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心境。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由孟子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点评的过程当中。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经典名家之作,也可以说是大家们的代表作,是其思想和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

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为高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真正展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运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学习和鉴赏方法,能让学生获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获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的应用意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水平,对于高中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和古诗词的理解具有积极影响。

1.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的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均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学习和古诗词鉴赏的乐趣,在“学”中“思”,在思考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鉴赏水平。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
教育科 学
2 -1 0q O 1第期 O
学科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
张淑春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 肖营子镇初级 中学 060 ) 657
诗 歌 是 一 种 以 高度 凝 练 的 语 言 ,形 象 地 抒 发 诗人 的思 想 感 情 ,高度 概括 地 反映 社会 现实 生活 ,并 具有 一定 的韵 律和 节奏 的


春 图 。作者 把他 的细腻 难 以察 觉 的郁郁 之情 巧妙 的融 合在 景物 与 3从 考 点来 看 ,常 考 查 的知 识 点有 : ( )对 诗 句 的理 解 、 动作 的描 写 中,使 全词 勾勒 的 画面 都隐 隐浮现 ,也表现 出了他那 . 1 鉴赏 ; ( )感 知诗 歌 中的艺 术形 象 ; ( )理 解诗 歌 中的思 想感 种淡 淡 的却 无法排 遣 的苦 闷之 情 。 2 3 从上 面这 两道 例题 可 以看 出 ,进 行考 题 分析 可 以从 四个 方 面 情 ; ( )品析诗歌 凝练 的语 言等 。 4 入手 : 鉴赏 古代诗 歌 的形象 ,鉴 赏 古代 诗歌 的语 言 ,鉴赏 古代 诗 而高考试 题有 如下特 点 : 1从选题 数 量和 时代 上看 ,以唐宋 诗 词为 主 ,特 别 是 以唐宋 歌 的表达 技巧 ,评 价 古代诗 歌 的思 想 内容和 作者 的观 点态度 。 下 . 诗 占主导地位 ,但唐 诗所 占比例 比往年 有所 下 降 ,宋 诗在 保 持 中 面 ,我 就从 这四个 方面 介绍 一些赏 析技 巧 。 鉴 赏古代 诗歌 的形 象 有 所上 升 ,宋 词 、元 曲及 金 明清 诗 比例略有 提高 。 诗 歌靠 形象 ( 即意 象 、意境 )说 话 ,直抒 胸臆 的情 况很 少 , 2 随着 高 考 诗 歌 鉴 赏题 选 材 范 围 的扩 大 ,与 高 考 的连 年 取 . 梅 冰 用 ,耳熟 能详 的名家 名作 可选 范 围愈 来愈 窄有 关 ,命 题 者为 了避 含蓄 蕴藉 是诗 歌 的基本 特征 。如 《 花 》这 首诗 : “ 雪林 中著 开 名家 的重 复性 ,也 为 了更全 面 、客观 地考 查考 生 的综合 理解 和 此 身 ,不 同桃李 混芳 尘 。忽 然一 夜清 香发 ,散 作乾 坤万 里春 。 ” 在考 题 中 , 这 首诗 后 设 计 了这 样 的 问题 :在 这 首 诗 中 , 作者 塑 鉴 赏 能力 ,在 诗 歌作 者 的选择 上 ,名家 代表 名篇 有所 下 降 ,名家 造 的 主要 形象 是什 么? 出了它 的哪些 特征 ? 考时 ,我 们应 该注 突 备 不 太 出名 的佳 作和一 般诗人 的名 篇上 升 。 3 从考题 体 裁选 择上 ,诗 歌 以律诗 、绝 句 为主 ,词 以小 令为 意这 些 :诗歌 是借 助形 象抒 发感 情 的,形 象浸 染 了作者 特有 的情 .

初中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漫谈5篇

初中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漫谈5篇

初中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漫谈5篇第1篇示例:初中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漫谈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鉴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就初中古诗鉴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在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通过介绍古诗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学特点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境。

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创作古诗的初衷和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鉴赏古诗时能够更加贴近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解读古诗的内涵和意境古诗鉴赏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解读古诗的内涵和意境。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逐句解读逐句解读是最基本的古诗鉴赏方法。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意义和修辞手法等内容,引导学生逐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和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2.比喻和象征解读许多古诗中都含有丰富的比喻和象征,通过解读古诗中的比喻和象征,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中的花草树木、山水景物等形象描写,将学生带入古诗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3.历史背景解读许多古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通过解读古诗中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情感。

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启发学生的个人感悟和表达在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要注重启发学生的个人感悟和表达。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情感、意境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或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探寻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探寻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探寻【摘要】古诗词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悠久的历史。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构建,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鼓舞其奋发有为。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让我们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

那么,如何学习古诗词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语言特色鉴赏“言为心声”。

不同诗人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或明快直露或婉约含蓄,或清新淡雅或绚烂热烈,或浪漫绮丽或沉郁顿挫……鉴赏诗词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如:《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结合诗中情境,说说你对“人闲桂花落”一句中“闲”字的理解。

答:“闲”在诗中有悠闲、闲静的意思。

在静谧的春山夜间,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被诗人觉察到了。

既写出了春山环境的宁静,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静,将诗人心境与春山环境浑然融为一体。

二、千古名句鉴赏“言微旨远”。

诗歌中往往有看似平淡却含义深远而起到画龙点睛的句子,它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而被流传成为名句。

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该句子具体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再现诗中情景(画面)并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该名句的表达作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深刻哲理)。

如:《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往往被视为一个枯燥、单调的过程,缺乏生动、有趣的解读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多元视角,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背景介绍在鉴赏古诗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

不同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都会对古诗词的创作产生影响。

例如,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文化氛围密切相关;而宋代词人的作品则更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意象分析意象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赏析,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情感体验情感是古诗词的核心,通过对情感的体验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这些情感的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美,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四、比较鉴赏比较鉴赏是指将不同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可以将李白的《静夜思》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五、文化背景与文学流派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作品的文学流派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会对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主题产生影响。

语文中学教案批注

语文中学教案批注

语文中学教案批注
教案标题:《古诗词鉴赏》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能够通过学习古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难点: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选取经典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古诗词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15分钟)
教师讲解古诗词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内容,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三、示范鉴赏古诗词(20分钟)
教师选取一首经典的古诗词,通过分析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等,示范给学生如何进行古诗词的鉴赏。

四、学生练习(2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的鉴赏练习,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鉴赏成果。

五、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古诗词对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古诗词进行教学,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艺术魅力是其他文学样式不能比拟的,它能激发读者的灵感,陶冶读者的性情,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召读者的人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近几年来,中考把古诗词的鉴赏作为一个考点,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难度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学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024
诗歌难教,这是许多教师的感受。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和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有一些体会和认识,并认为鉴赏古诗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其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的。

因此,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

所以,要反复品读原诗,认真咀嚼把握诗中的
关键字眼。

只有充分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才能领略其精妙之处,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可谓古人炼字的典范。

若能从“绿”字入手鉴赏这首诗,整首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感情就明了了。

一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这就把春风的精神、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融为一体。

二、从诗词的相关背景入手,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词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了解相关背景,有助于缩减读者和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真正体会诗人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

如鉴赏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必须先了解此诗的背景。

永贞元年,诗人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被贬为连州刺史。

被贬二十多年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偶遇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前两联诗人尽管对自己被贬二十年的悲惨遭遇发出感叹,但后两联却转换笔峰,诗人以“沉舟”、“病树”喻己,用“千帆”、“万木”比喻他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诗中丝毫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和仕途失意介怀,表现出一种对世事变迁和宦海谪迁的豁达开朗,充满着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
理。

末尾两句反过来劝慰白居易,更见诗人愈挫愈坚,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从表达技巧入手,体会诗中所用修辞的妙处
古典诗歌十分注重讲究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也应该辨析诗的表达技巧,而要想准确地辨析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就必须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正确理解诗词中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用典、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形象,进而体会诗中的情感。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运用比喻,以“征蓬”、“归雁”自比,表明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到边塞,像北去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凄凉心情显而易见。

用这种方法再来鉴赏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诗,“护田”、“排闼”写水写山,一溪款款,携碧水护绕,足见水之柔情;两山如奔,将满山青翠送进堂来,足见山之殷勤。

山水的情韵像诗人一样高雅,像老友一样热烈。

至此,诗人完全领略了山水的美丽,并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

其中“护田”、“排闼”均出自《汉书》。

用典、拟人与描写浑然天成,对偶的运用又使诗句气势非凡。

四、从关键语句入手,品味诗的情趣和理趣
所谓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

诗歌中的关键语句包括主旨句、哲理句、抒情句、
精彩句,它们大多会成为传世名句。

“诗眼”往往能使平淡无奇的景色境界全出,能真切地传达诗情诗旨,增强诗词的形象性,为诗词增强情趣和理趣。

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如鉴赏朱熹的《观书有感》,只要抓住后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的内涵就会一目了然。

“活水”比喻书本知识。

诗的含义就是要做到心灵澄澈,就必须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识。

五、从风格流派入手,领会诗句的含义及诗的情感内涵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
作个性,不同的诗人自有不同的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或不同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不相同。

例如,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会最后几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联系背景资料也能理解出来,但若从诗的流派进行鉴赏更为容易。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诗人,因为历史的原因,以辛弃疾、陆游为代表的南宋豪放词派表现为慷慨愤世派,词多以表达统一国家的志向和吐露壮志未酬的悲怨为主,常有抑郁不平之气寄于词中。

这首词就是这方面作品的典型。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抒写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和壮志难酬的郁闷愤慨之情。

六、从分析形象入手,品味意境,体味感情
与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能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
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而最多的却是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

无论怎样,诗歌中的形象都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

因而只有真正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品味出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画面。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对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形象的理解,脑海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枯老的藤树、黄昏的乌鸦、飒飒的西风、落山的夕阳、狭窄的古道、嶙峋的瘦马。

这是一幅深秋晚景图,从对这种意境的品味可感受到作者刻画的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形象,更能理解游子的孤寂愁苦及思乡之情。

七、解读诗中的意象,领会诗的意蕴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可见意象的营构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

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

因此,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
可以领悟和把握诗的意境及内涵。

如鉴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只要理解第二句中“柳”的意象,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就很容易体会出来。

“柳”、“留”二字偕音,故“柳”常常暗含离别之意。

全诗基调感伤,黯然销魂,不仅有执袂惜别的深情,更饱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深度关注和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当然“柳”还有“象征故乡”及“愁”的意象,可结合诗句去解读。

此外,古诗中常用作意象的有“月”、“水”等,要注意领会。

总之,反复品读,仔细咀嚼,运用已有知识,沟通自己的思想,古诗词的鉴赏也并非难事,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分数也并不是很难。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