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536e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2.png)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需准备的仪器和材料有:试剂盘、试剂套装、试管、离心机、试剂架、操作台、试剂粉末、负压孔盖垫、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人IgG)、标注笔等。
2.确保实验室实验台面整洁干净,并消毒工作区。
3.检查试剂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4.根据需求确定所需血浆标本和酶抗全血标本。
二、实验步骤1.将所需血浆标本加入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以获得澄清的血浆。
2.将澄清的血浆转移到试剂盘中的相应位置,每个孔位加1mL。
3.将离心后的红细胞沉淀与抗人IgG直接接触15分钟,以充分吸附不特异抗体。
4.加入2mL盐水,搅拌均匀,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5.加入4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6.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7.加入1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8.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9.加入2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10.重复步骤9,使红细胞悬浮,在离心后去除清液。
三、结果判断1.观察试剂盘中悬浮混合的红细胞沉淀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凝集现象。
2.凝集现象表明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存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四、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保证操作者和实验样品的安全。
2.在操作前检查仪器和试剂的完好性,并遵循试剂的保存和使用说明。
3.严禁口饮、抽烟和进食,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4.实验后及时清洗仪器和工作区域,妥善处理废弃物。
5.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和防护物质的浓度超标。
6.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以上是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实验步骤、结果判断和安全注意事项。
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f411c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双目显微镜、普通离心机。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交叉配血(凝聚胺法)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和处理】1.由临床科室采用真空负压EDTA K2抗凝管采集3ml-5ml,作好标记,立即送检。
备血使用的受血者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血样。
采血时要防止溶血及多量组织液混入(多发生在静脉穿刺不顺利勉强抽血时),在病人输液时采集标本,必须从未输液的一侧肢体抽取,绝不允许在输液管接头处采集。
2.非急症病人输血前,应事先采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填写申请单配血单上,以便核对。
急症抢救输血,未能事先采血检测血型,则要求由专人核对、贴标签、采取血标本送检。
3. 检验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以及标本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记号笔在试管与申请单上编写对应数字序号。
并按日期索引进行登记。
4. 将标本置于台式离心机内,放置保证平衡,以1500转/min离心10分钟。
保证血浆于血球有效分离。
溶血标本应重采取、乳糜血及标本量不足应加以登记,溶血性疾病应注明。
【方法学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和材料】1.供血者血清(血浆);2.受血者血清(血浆);3.BASO凝聚胺(Polybrene)试剂盒。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集法)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集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66dd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0.png)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集法)一、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采用微柱凝集法;三、原理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微柱检测系统中进行。
微柱检测系统的上端为反应室,将葡萄聚糖凝胶作为凝集反应的介质装入检测卡微柱凝集检测管中,微柱凝集检测管中的凝胶的间隙起分子筛作用。
凝集反应阳性的红细胞凝决留在微柱凝集检测管的上面或中间,反应阴性未凝集的红细胞将通过凝胶的间隙,沉积在微柱凝集检测管的底部。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37℃免疫微柱孵育器;六、试剂1、试剂名称: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卡(微柱凝集法)2、试剂生产厂家: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4、包装规格:聚丙烯卡12卡×3检测人份/盒;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12个月;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0.5%-0.8%红细胞悬液3、将受血者血清50ul与献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加入主侧管中;4、将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与献血者血清50ul加入次侧管中;5、将加样后的试剂卡置37℃免疫微柱孵育器中孵育15分钟;6、使用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900rpm离心2分钟,1500rpm 离心3分钟,取出肉眼观察结果。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426f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d.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bc82fde53a580217fcfe1b.png)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 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4.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5.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6.配血方法参照试剂 SOP。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511d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b.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繁殖方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个体进行交叉配对,以获得具有理想遗传特征的后代。
下面是一份交叉配血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交叉配血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1.确定需要交叉配血的两个个体,分别为雄性和雌性个体。
2.对选定的个体进行健康检查和基因型鉴定,确保它们身体健康且没有携带任何遗传疾病或缺陷。
3.确定交叉配血的时间和地点,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造成干扰。
4.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培养皿、显微镜、匀浆器、移液器、生理盐水等。
二、交叉配血操作步骤1.检查个体性别:使用显微镜或基因鉴定方法,确认选定个体的性别。
2.打开个体体腔:以手术刀或麻醉剂等方法,在个体体腔中打开一个小孔,以便于之后的操作。
3.收集个体血液:用匀浆器缓慢吸取个体血液,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4.检查血液凝固情况:观察个体血液是否凝固,若已凝固则将其舍弃,重新收集血液。
5.将雄性血液与雌性血液混合:将取自雄性个体的血液与取自雌性个体的血液混合,保持培养皿中的血液充分混合。
6.观察交配反应:观察混合后的血液是否发生凝集或聚集,若出现凝集或聚集现象,说明雄性与雌性个体之间存在交配反应。
7.鉴定交配结果:使用显微镜或试纸等方法,对交配结果进行鉴定和记录。
8.存储交配后的血液:若需要保存交配后的血液供后续研究使用,将其分装于合适的容器中,并存放于低温环境中。
9.清理实验现场:将使用过的器材和材料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实验现场整洁。
三、注意事项1.交叉配血操作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外部微生物对实验的污染。
2.个体血液的收集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以免造成血液的凝固或氧化。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体的安全,减少对个体的伤害。
4.需要保持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实验中出现误差。
5.实验后要对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以便下一步的研究。
6.学习和了解相关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在动物实验中符合相关规定。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eb46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8.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用于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的规程,以确保正确而高效的操作过程。
1.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室内环境整洁、无菌,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检查所需仪器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配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和无菌衣物。
2.确定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1)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住院号等。
(2)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标本标签与申请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采集血样:(1)选择适当的采血方式,如肘窝采血或掌指采血。
(2)使用无菌操作的方法,采集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遵循正确的采血顺序和技术要求。
4.制备试验材料:(1)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试管,并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期。
(2)按照操作要求,将试剂重新悬浮或稀释至规定的浓度,并确保无菌操作。
(3)标记试管上的信息以及反应区域。
5.进行试验操作:(1)取适量的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加入相应试管中,并进行试管的混匀。
(2)将试管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适当的孵育和反应时间,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
(3)根据试管的反应结果,判断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是否相符,即是否适宜进行输血。
6.记录和报告结果:(1)将试验结果准确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包括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信息和交叉配血结果。
(2)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交叉配血结果,并协助其进行输血决策和操作。
7.清理消毒:(1)完成试验后,及时清理试验台面和使用的试剂和试管。
(2)将用过的试剂和试管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或清洗消毒。
(3)将工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操作室内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8.质量控制和评估:(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制度,对交叉配血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2)定期检查和校准操作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试验,并根据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f84e17941ea76e58fa04f5.png)
交叉配血操纵规程(凝集胺法)之青柳念文创作一.目标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纵;包管临床用血的平安性和有效性.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资料和设备资料:凝集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纵步调1.凝集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2)取试管3支,标识表记标帜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成果.(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平均,室温孵育1min.(5)每管各加2滴凝集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固,如无凝固,必须重复步调(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成果.(9)成果断定如凝离合开,则为凝集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固,判为阴性成果,配血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连系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成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固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固.成果断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出3min,因为弱凝固的阳性成果,超出1min可以变成阴性.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惯例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但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量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今朝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成少的试验,首先采取盐水法停止交叉配血,再采取可以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停止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凝固,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处理);⑥试验系统被污染.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82a25e81c758f5f71f670e.png)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抗人球蛋白法)一、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试剂及材料(一)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西班牙Diagnostic Grifols,S.A 公司生产)(二)设备:戴安娜专用离心机(型号:DGSPIN)、戴安娜专用孵育器(型号:DGTHERM微量移液器(5-50ul )、普通离心机、玻璃试管、生理盐水等五、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在3000r/min 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 C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 C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六、操作步骤:(一)交叉配血前,先复检患者和献血者ABO和Rh血型。
(二)实验前将未开的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放置于DGSPIN专用离心机离心9分钟左右,取出待用。
(三)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标明患者姓名或住院号、主侧和次侧,撕掉配血卡上的封条。
(四)取试管两支,分别配制患者和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浓度为1%待用。
(五)交叉配血:主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献血者1%勺红细胞悬液50ul +患者血清或血浆25ul ;次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患者1%勺红细胞悬液50ul +献血者血浆25ul。
(六)将卡放入DGTHER孵育箱15分钟,移出放入离心机9分钟, 取出观察结果。
七、结果观察:(一)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细胞沉于反应卡的底部,配血相合,可以输血(二)主侧或次侧出现凝集,细胞悬挂于卡的中间或上部,配血不相合,不可以输血(三)若输注血液为红细胞,则只需主侧配血相合。
微柱卡式法凝集强度描述(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7a1937d15abe23492f4def.png)
交叉配血操纵规程(凝集胺法)之袁州冬雪创作一.目标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纵;包管临床用血的平安性和有效性.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资料和设备资料:凝集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纵步调1.凝集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2)取试管3支,标识表记标帜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成果.(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平均,室温孵育1min.(5)每管各加2滴凝集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固,如无凝固,必须重复步调(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成果.(9)成果断定如凝离合开,则为凝集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固,判为阴性成果,配血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连系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成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固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固.成果断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出3min,因为弱凝固的阳性成果,超出1min可以变成阴性.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惯例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但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量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今朝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成少的试验,首先采取盐水法停止交叉配血,再采取可以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停止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凝固,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处理);⑥试验系统被污染.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c0f3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9.png)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实验目的:确定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型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
实验材料与试剂:1.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全血样本。
2.ABO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抗B、抗Rh(D)血清。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标记试管,分别标明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编号。
b.使用洁净试管架,确保试管没有交叉污染。
c.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呼吸道感染。
2.预处理全血样本:a.使用无菌注射器,各取一定量供血者和受血者全血样本,将样本分别转移至标记好的试管中。
b. 转移后,每个试管中的全血样本约为1ml。
3.加入抗A血清:a.取一滴抗A血清,滴于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A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A型血。
4.加入抗B血清:a.与步骤3相同,取一滴抗B血清加入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B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B型血。
5.加入抗Rh(D)血清:a.与步骤3相同,取一滴抗Rh(D)血清加入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Rh(D)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Rh(D)阳性。
6.重复步骤3-5,对受血者的全血样本进行相同的处理。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得出受血者的血型。
7.判读血型相容性:a.对比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结果,判断是否相容。
如供血者为A型血,受血者为B型血,则血型不相容。
b.如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同或相容,则可以进行输血。
8.清洗试管和工作台:a.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洗使用过的试管。
b.使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确保无交叉污染。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2.试剂和样本的使用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比例。
3.所有试验应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通常为25-30摄氏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33ae41804d2b160b4ec03f.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材料和设备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0df6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8.pn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主要用于确定血液供应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型是否相容。
在进行交叉配血之前,需要先进行ABO血型鉴定和RH因子检测,从而确定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
交叉配血的操作规程如下:1.准备工作:在进行交叉配血之前,需要准备好一系列的试剂和设备。
试剂包括正反A、B血清和RH血清,设备包括血凝管、离心机等。
2.受血者样本采集:首先,采集受血者的静脉全血样本。
采血时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采集的样本应放入无抗凝剂的血凝管中,用枝式滴管将血样加入试管中。
3.室温离心法:将采集到的受血者全血样本离心5分钟。
离心后,血液分为细胞层、凝集层和血浆。
血浆层较为清亮,可由离心机中小孔取出,放入另一无菌试管中。
4.ABO血型鉴定:取一定量的受血者血浆,分别加入正反A血清和B血清。
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若加A血清后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A血型;若加B血清后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B血型;若两者都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AB血型;若都不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O血型。
5.RH因子检测:取一定量的受血者血浆,加入RH血清中。
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若加RH血清后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RH阳性;若不出现凝集,说明受血者为RH阴性。
6.供血者样本采集:按照相同的方法采集供血者的全血样本,并离心分离血浆。
7.交叉配血操作:将供血者的血浆少量加入受血者的血浆中,轻轻摇晃试管。
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若出现凝集,说明供血者的血浆中存在对受血者的免疫反应,不适合进行输血操作。
若不出现凝集,说明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容。
8.结果判断与报告:根据交叉配血的结果,判断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型是否相容。
将结果记录在交叉配血报告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医院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a13cf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9.png)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2)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4、原理使受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分别与献血者红细胞和血清(血浆)反应,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及微柱凝胶法等检测供、受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判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之间红细胞血型免疫的相容性。
5、所需设备和试剂5.1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普通显微镜。
5.2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试剂。
6、检测环境条件6.1室温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步骤与方法7.1受血者、献血者血标本处理7.1.1将受血者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血浆)及红细胞,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受血者的唯一性标识,吸取离心后血标本血清(血浆)到一支已标识的试管内;吸取红细胞30μl 到另一支已标识的试管内,加生理盐水1ml稀释成3%的红细胞悬液。
7.1.2受血者ABO和RhD血型鉴定,执行《试管法鉴定ABO和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7.1.3受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执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7.1.4根据受血者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选择ABO和RhD相容血液成分,剪取献血者血袋上一段留样管,取1支试管标记献血者唯一性标识,将剪下的血标本盛入标识的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清(血浆)及红细胞;另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献血者唯一性标识,吸取献血者血标本血清(血浆)到一支已标识的试管内;吸取献血者血标本红细胞3μl到另一支已标识的试管内,加生理盐水1ml稀释成3%的红细胞悬液。
7.1.5复检献血者ABO和RhD血型。
7.2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7.2.1取试管2支,分别标记为“主侧”、“次侧”,主侧加受血者血清(血浆)2滴、献血者3%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次侧加献血者血清(血浆)2。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7b5043581b6bd97f19ead9.png)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抗人球蛋白法)一、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试剂及材料(一)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西班牙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生产)(二)设备:xx专用离心机(型号:DG SPIN)、戴安娜专用孵育器(型号:DG THERM)、微量移液器(5-50ul)、普通离心机、玻璃试管、生理盐水等五、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xx,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六、操作步骤:(一)交叉配血前,先复检患者和献血者ABO和Rh血型。
(二)实验前将未开的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放置于DGSPIN专用离心机离心9分钟左右,取出待用。
(三)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标明患者姓名或住院号、主侧和次侧,撕掉配血卡上的封条。
(四)取试管两支,分别配制患者和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浓度为1%)待用。
(五)交叉配血:主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献血者1%的红细胞悬液50ul+患者血清或血浆25ul;次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患者1%的红细胞悬液50ul +献血者血浆25ul。
(六)将卡放入DG THERM孵育箱15分钟,移出放入离心机9分钟,取出观察结果。
七、结果观察:(一)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细胞沉于反应卡的底部,配血相合,可以输血(二)主侧或次侧出现凝集,细胞悬挂于卡的中间或上部,配血不相合,不可以输血(三)若输注血液为红细胞,则只需主侧配血相合。
微柱卡式法凝集强度描述凝集强度阴性+/-1+2+3+4+DP(双群)H(溶血)描述100%(全部)的红血球沉在微管的底部100%(全部)的红血球沉在微管的下端1/3之内80%(大部分)的红血球沉在微管的下端2/3之内80%(大部分)的红血球沉在微管的上端2/3之内80%(大部分)的红血球沉在微管的上端1/3之内凝集的细胞处于微管的顶部红血球同时位于微管上部和微管底部微管中液体出现透明红色。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https://img.taocdn.com/s3/m/0acee15c27d3240c8447eff1.png)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1.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6.检测环境条件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操作步骤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0.5% 红细胞LIM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质量控制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1试剂质量控制方法8.1.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355dd1360cba1aa811da4d.png)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
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4.1 抗A、抗B、抗D血清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4.3 聚凝胺试剂4.4 抗人球蛋白试剂5.操作方法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5.2盐水介质配血法(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
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 血型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6.结果判断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
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7.附注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
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
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
4.1 抗A、抗B、抗D血清
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
4.3 聚凝胺试剂
4.4 抗人球蛋白试剂
5.操作方法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
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
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
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
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附注
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
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7.4 交叉配血试验中发现不配合时,首先应考虑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定型是否错误,必要时进行抗体筛选,注意有无特异性同种抗体。
或者病人的血清在室温,37℃或抗人球蛋白血清中凝集所有的其它红细胞,造成交叉配血的困难,应进一步作有关试验进行鉴定。
7.5 在每次输血之后,受血者和献血者样本应在2℃~6℃保存10天。
如果病人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在输血后数天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保存的病人和献血员的血样就有可能要重新或追加试验,必要时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重新采取血样与输血前病人血样同时检查以资比较。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可编辑
起草人:
批准人:
审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