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考语文 对联的对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掌握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学会欣赏和创作简单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 经典对联欣赏;4. 对联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对联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2. 讲授新课- 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讲解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 举例说明,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联的特点。
3. 经典对联欣赏- 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欣赏;- 分析经典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对联,并说明理由。
4. 对联创作-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对联;- 指导学生注意平仄、对仗、韵脚等要素;- 展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对联;-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副对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对联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联知识;4. 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5《对联》精品教案
15《对联》对联,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对联从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
以后的高考中在多份试卷中也反复出现过,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
因此加强对联知识储备,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点击考纲】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对联的考查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近几年,对联的考查常常在“仿用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考查中间接出现,不可忽视。
【命题规律】以“对对联”的形式设计题目,既贴近生活,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08年重庆卷第19题。
写对联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题型,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也属于“仿用句式”考查的范围。
具体的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情境式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二)、概括式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
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
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
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高考语文 对联的对称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考语文对联的对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知识目标:了解对联有关词性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能写简单的对联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了解对联,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象,达到激发同学们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
教学要点:词性的相对教学设想:通过介绍这一个方面对联的知识,能够拟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象,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口的对联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今天我们只说对联的一个问题,即词性相对。
二、知识盘点其实所谓词性相对即指上下联每个词语的结构和整个联句的句式结构相同。
说起词性,同学们可以回顾一下旧的知识,我们先从词性的角度入手。
老师问:词性是什么(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通常按词性我们把词分为哪几类。
同学答: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大的方面分为实词和虚词。
老师问:根据你们的理解,你们认为什么是词性相对。
同学答: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或者名对名,动对动,形容词对形容词。
老师: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同学议论老师问:那么我们所说的词性相对中的词语的结构是指什么呢?明确:其实就是指上下联对应部分的结构要相同,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老师问:句式结构相同又指什么呢?看大屏幕上给的四句:春回大地新行绿月耀长天画卷红莺歌燕舞山沟新彩笔喜绘画卷红能看出哪两句是对联吗?三、宽对与工对看到上面介绍的知识后,有的同学可能就犯嘀咕了,古人真了不起,小小对联,要求这么严格的,写一副对联岂不要绞尽脑汁吗,这就引出了一个宽对与工对的问题,那什么叫工对呢?王力先生曾给工对下了一个概念,叫凡同类词相对者,就是工对。
那宽对即相对工对而言,即名词不同类相对。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授鉴赏评价标准和方法
详细描述
对联的鉴赏与评价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需 要教授学生一些鉴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 从语言、意境、格律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 解什么样的对联是好对联,并能够分析对联 的优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 评价对联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自 我认识。
05
CATALOGUE
对联的分类与特点
对联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形式可分为门联、春联、婚联、挽联等;按内容可分为风景联、庆贺联、题 赠联等;按用途可分为实用联和装饰联等。不同类型的对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门联通常用于 家庭或店铺的门口,春联则用于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
对联的特点包括语言简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等。一副好的对联不仅要字句对应、语义 相呼应,还要在音韵和意境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联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生创作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总结词
分析难点、提供解决方法
详细描述
学生创作对联时,常常会遇到平仄不协调、韵脚不合规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 方法,如提供一些平仄、韵脚的练习、让学生多读多写、进行小组讨论等。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 思考和创新,帮助他们克服创作的难点。
对联的鉴赏与评价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作对联的能力,包 括分析、评价和欣赏对联。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 敬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尊重传统 文化的态度。
教学背景
01
02
03
背景介绍
介绍对联的起源、发展和 影响,使学生对对联有初 步的了解。
学生情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专题教材分析本堂课为统编教材语言运用部分,对联作为其中的一小分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曾经指出,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言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
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对联知识,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教师,可以积极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从而为语言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题的题型,理解对联对仗的特点。
2. 掌握解答高考对联题的方法。
指导学生明确高考对联题的题型,理解对联对仗的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对联题型。
教学重点:对下联的基本方法——形式相对,内容相联。
教学难点:对联的平仄——仄起平收。
【知识链接】贴春联的习俗,相传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贴春联的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学习任务一 高考对联怎么考1、给出上联选下联2、给出上联写下联3、打乱顺序重组合4、借助对联考常识学习任务二 高考对联怎么做一、领悟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1.字数相同,断句相同2.词性相同,结构相同3.内容相关,或正或反4.声调相反,仄起平收学习任务三典型例题讲解1.以“冬尽梅花点点”为春联的上联,下面四句中哪一句最适合作为下联( )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2.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高考复习——对联”教学案例-通用
《高考复习——对联》教学案例凌海二高中赵文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对联相关知识,并学习拟写对联;过程与方法: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对联的兴趣,备战高考。
重点:通过训练了解题型,探究备考对策。
难点:掌握对联基本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故事一:引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故事二:介绍“囍”字的来历。
、故事三:引出新课对联。
三、研习新课:、介绍对联:(一)对联的概念: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解读高考:()新课标规定:高中学生能在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考试说明》中虽然没有对“对联”这一考点的直接、详细的要求,但有对修辞、句式选择的要求,而对联的拟写、选用,既可以考查修辞,又可以考查句式。
所以,年以来,对联常常在“仿用句式”或“修辞方法”的考查中出现,成为颇受命题者青睐的语言运用的考查形式。
()历年高考出题情况分析。
()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实战演练:见学案。
、模拟考场:见学案。
四、巩固练习:见学案。
五、本课小结:知识体系填空(见学案)。
六、布置作业:板书《妙笔巧对高考联(高考对联复习)》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对联相关知识,并学习拟写对联;过程与方法: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对联的兴趣,备战高考。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对联》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对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对联的起源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二、了解对联的特点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
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
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
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三、牛刀小试(一)评改对联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改为: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二)改改高考卷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三)补充对联(1)填写缺字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最新对联专题复习训练学案(教师版)
对联专题复习训练学案(教师版)山东沂水一中魏继国编制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因此对联式仿写要求1.字数相等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相等。
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
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
”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
2.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
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等等。
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
”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
3.结构相称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对称一致。
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
下面对联的结构就非常对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应这是指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
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
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
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
”贴(三、四声)起平(一、二声)收。
(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的主要根据是:“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可肯定是木偶戏。
高考语文复习 对联教案(讲授第二课时)
选校网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高考语文复习对联教案(讲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对联的写作。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的含义对联(雅一点叫楹联,俗一点叫对子。
)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或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文学形式应用文。
它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
)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二、对联的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三、对联的写作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流水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会写出较好的对联。
1、工对就是工整的对仗。
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这才是工对。
所谓词性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又分为以下十几类.。
如:天文(日月风云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宫室(楼台门户等)器物(刀剑杯盘等) 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 文具(笔墨纸砚等)文艺(诗词书画等) 草木(花草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人事(道德情才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只有这些门类在对联中对上后,才能称得上工对。
对联教案(高三复习)(高三教案设计)
对联教案(高三复习)(高三教案设计) 执教者吴秋林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对联,什么是好的对联。
(知识与能力)2、根据对联的特点,能够对“宽对”的对联。
(过程与方法)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明确什么是对联,什么是好的对联。
2、根据对联的特点,能够对“宽对”的对联。
三、教学难点:根据对联的特点,能够对“宽对”的对联。
四、教学方法:讨论、点拨五、教学班级:高三(10)班六、教学理念:“一课一得”注重“花头”而不注重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学不深,学不透。
而对联的知识又博大精深,如果追求一堂语文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表面上面面俱到,实则空虚。
故,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我这堂课主要教给学生这一知识点:对联,在外在形式上要对仗工整,在内容上除了上下联相联系外,还要有一定的深度。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学期,我们学校在搞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们发现学校有哪些变化?(水池、小石头、校训、墙上的漫画,还有对联)那么,你们来说说有哪些对联?(生谈学校看见的对联和自己平时收集的对联,教师点拨。
)(二)什么是对联1、师:“处处留心皆学问”,看来同学们积累了不少的对联,那么,你们在平时收集对联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对联?换句话说,对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屏幕上的三副对联,思考这个问题。
(师用多媒体展示出学校的三副对联:)静思公寓: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人和楼:a书声清朗胸中藏宇宙,心砚润滋笔底起风雷。
b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明确:(结合诗句逐步讲解)一副标准的对联,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仗”。
“对”:字数相等、停顿相同、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谐“联”:内容相关3、补充:此外,对联中还可以含有比喻、夸张、双关、比拟等修辞手法。
比如“书声清朗胸中藏宇宙,心砚润滋笔底起风雷”就用了夸张的手法。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新人教必修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对联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及特点教学难点:对联的创作技巧及运用教学准备:相关对联资料、PPT课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意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对联的结构:上联、下联和横批。
(3)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3. 学习对联的种类(1)春联:春节时贴的对联。
(2)寿联:祝寿时用的对联。
(3)挽联:悼念逝者时用的对联。
(4)婚联:结婚时用的对联。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对联,让学生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并解释原因。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对联的创作技巧(1)平仄搭配: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2)对仗工整:上下联对应的词语要在词性、数量、意义等方面保持一致。
(3)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创作对联。
例如:“春天”为主题,学生需围绕春天创作一副对联。
4. 展示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对联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有了初步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对联知识,提高对联创作水平。
引导学生将对联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课堂活动1. 对联接龙:学生分组进行对联接龙游戏,要求每组成员依次给出上联,下一位成员需根据上联创作出下联。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考语文 语言表达的连贯复习 新人教版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的连贯复习新人教版一、试题回放(一)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二)1、在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斩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枯萎,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2、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能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_______,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三)1、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对联的根本知识,积累有关对联的知识。
2、掌握对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欣赏对联,感受汉语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2、学会对对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风俗人情,增长人文知识,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3、认识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初步了解
认识对联
讲解对联的开展历程
学生随听随记
思考问题
整体感知
讲解对联的特征与规那么
学生参考ppt和教材掌握对联的特点
培养概括与整合的能力
通过练习,检查对联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思考并作答
稳固根底知识
深入探究
赏析对联
赏析散文与对联,感受整散句带来的不同感受。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感受对联的效果
通过高考题强化学生对根底知识的记忆,
教学难点
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
把握对句要领,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生活动
设计意图
英文导入
投影英文
观看PPT
翻译英文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汉语博大精深
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走进对联世界,感受奇妙的对联。
观看对联图片,了解对联种类。
认识对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学生回忆并理解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深入探究对联,将对联与古诗文鉴赏相结合。
观看PPT,并随老师共同赏析、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牛刀小试显身手,学习对对子
高考复习专题 对联教案
高考复习专题对联教案高考复习专题对联教案教学重点: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教学过程:一、对联定义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
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
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
例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
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
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
据说是为了给“三星白兰地”做广告,故意出下联征对。
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
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无耻)。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副对联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义就行,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语法分析。
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
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
用现代语法来分析楹联结构,是当前楹联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为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楹联语法(或文法)与一般语法(或文法)并无多大差别,无庸多说。
下面谈到的“句”,是指诗词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读”,不是现代语法中的“句子”。
二、对联的形式(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
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1、工对工对,也称严式对。
对联复习教案
对联复习教案对联复习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联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标:1、了解对联的发展概况。
2、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对联的格律的基本要求。
4、学习对联写作。
5、预测对联题的其他出题方式。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要点:对联发展,对偶、对仗、对联区分,对联格律导入: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传统文化之精华。
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
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20xx年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试卷中有7套含有撰写对联的题目,另一套出现涉及对联知识的题目。
可以说,这是20xx年高考试题的亮点之一。
对联试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必须加强针对性的复习。
过程: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是从古代诗词、骈文中衍变而来的。
在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就不断出现对偶句。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庾信《哀江南赋》)东汉末年就开始出现对联了。
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二、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分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势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有严对和宽对之分,严对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势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用重复字。
宽对只要求达到五项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2、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对联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_0
对联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对联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对联相关知识2、掌握对联制作的方法3、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教学过程:春联是怎样产生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
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
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
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
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
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对联文件
正对·反对·串对对联小知识拟写对联必须注意两联之间意义的相关性,不能为追求形式的工整而导致轻重不当,大小失宜,内容空洞。
根据上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三种。
①正对。
即上下联意思上相似、相反、相补、相称,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说明同一事理的对偶形式。
正对的上下联在语气、态度、感情上应当是一致的,或同为肯定,或同为否定。
如:六畜兴旺干家乐,五谷丰登万户。
这一副联上下两句都讲生产丰收农家欢乐,就是正对。
又如: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可对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主题积极向上,意思上互为补充,体现做人所应具有的良好品质,符合正对要求。
②反对。
即上下联意思上相反或相对,形成鲜明对比的对偶形式。
如:铺张浪费损家害国,勤俭节约利己益民。
这一副对联通过上下联对比,告诉人们浪费可耻、勤俭光荣的道理,从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以提高人们对两者的认识,具有一种警诫的作用,这就比上下联从一个方面称赞“勤俭”效果要好。
又如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应为树立新风尚。
故答案为:树一代新风。
⑧串对。
即上下联相串成对,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串对顺势而下有如流水,故又名“流水对”。
运用串对,可使句式严整、语言流畅、意思连贯。
如:前辈创业垂青史,长征接力有后人。
前人创业,后人守业;前人打破旧世界,后人建设新世界,这是革命事业发展的必然。
此联就有点像流水,一波连一波,一环扣一环,表示一种承接的关系。
又如:爆竹声声脆,可对为:祖国日日新。
上下联意义为递进关系。
对联要求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解答的关键是了解对联的特点,既要注意形式上的对仗,也要洼意内容上的关联。
下面就对联的四个要素,谈谈备考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对联的“字数相等”作为对联拟写的一个基本要求,字数相等显示的是对联整齐划一的形式美。
2004年高考对联拟写题,基本上也是以五言、七言为主,兼有九言、十一言等联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考语文对联的对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有关词性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能写简单的对联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了解对联,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象,达到激发同学们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
教学要点:词性的相对
教学设想:通过介绍这一个方面对联的知识,能够拟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象,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口的对联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今天我们只说对联的一个问题,即词性相对。
二、知识盘点
其实所谓词性相对即指上下联每个词语的结构和整个联句的句式结构相同。
说起词性,同学们可以回顾一下旧的知识,我们先从词性的角度入手。
老师问:词性是什么(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通常按词性我们把词分为哪几类。
同学答: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大的方面分为实词和虚词。
老师问:根据你们的理解,你们认为什么是词性相对。
同学答: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或者名对名,动对动,形容词对形容词。
老师: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
同学议论
老师问:那么我们所说的词性相对中的词语的结构是指什么呢?
明确:其实就是指上下联对应部分的结构要相同,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老师问:句式结构相同又指什么呢?看大屏幕上给的四句:
春回大地新行绿月耀长天画卷红
莺歌燕舞山沟新彩笔喜绘画卷红
能看出哪两句是对联吗?
三、宽对与工对
看到上面介绍的知识后,有的同学可能就犯嘀咕了,古人真了不起,小小对联,要求这么严格的,写一副对联岂不要绞尽脑汁吗,这就引出了一个宽对与工对的问题,那什么叫工对呢?
王力先生曾给工对下了一个概念,叫凡同类词相对者,就是工对。
那宽对即相对工对而言,即名词不同类相对。
其实在写对联时,对仗的要求是可适当放宽,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因此,高明的联家往往是顺其自然,能工则工,难工则宽。
对联尽力求工,但求工太过,走上反面,形成同义反复,则是作联之大忌,如下一联: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广宇即长空)
宽对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同的词性即可以对仗,二是不同词性的词只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亦对仗,三是同字对仗。
看下面这副对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滕花落古香
“芳”为形容词,“滕”为名词,但二者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同是修饰后面的名词,所以对亦可,工对忌同字,但宽对则不避。
如: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天下”二字完全重复,但用在此却不给人重复感,而是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气势。
四、练习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2.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与结构。
五、奇联共赏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通过词性的相对,我们只能说是仅了解了对联知识的一个方面,那么通过这个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由此词性的相对还能想到对联还有什么样的特点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