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设计.. 共70页
地铁车站深化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深化设计方案地铁车站的深化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乘客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
首先,地铁车站外观设计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突出地铁车站的标志性建筑特色。
可以考虑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玻璃幕墙等透光材料,使车站外墙形成透明感,增强建筑与乘客的互动性。
同时,可以在车站外墙和屋顶上设置特色装饰,如艺术装置、彩色灯光等,增加车站的夜间美观度,提高车站的辨识度。
其次,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设计要注重乘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首先,内部的布局应该合理,因地制宜,考虑到站台与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
其次,在乘客通行的通道上设置导向标志和指示牌,方便乘客快速找到站点和换乘信息。
此外,应考虑到车站内的座位、候车亭、广告牌等公共设施的设置,使乘客在车站内等候的时间更加舒适和愉快。
乘客的出行体验也是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方面。
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便利度,可以在车站内设置自助售票机、自动取票机等设备,方便乘客购票和进站。
另外,可以在站台等候区域设置LED显示屏,及时播放列车抵达时间、等待时间等实时信息,方便乘客掌握列车动态。
同时,在车站内设置方便残疾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扶手等,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最后,安全保障是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可以在车站内设置监控摄像头和安全警报系统,及时监测车站的安全状况,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报警。
此外,车站内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撞柱、防滑地坪等,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为了方便乘客疏散和逃生,在车站内设置明显的应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并配备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深化设计方案需要从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乘客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注重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从而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和提高地铁运营效率。
地铁设计车站建筑
地铁设计车站建筑9 车站建筑9.1 一般规定9.1.1 车站的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并应处理好与地面建筑、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施工时交通组织之间的关系。
9.1.2 车站设计应满足客流需求,并应保证乘降安全、疏导迅速、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和防灾等设施。
9.1.3 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和售、检票口(机)等部位的通过能力,应按该站超高峰设计客流量确定;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的通过能力应按本规范第28.2.11条的要求进行校核。
超高峰设计客流量应为该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或客流控制期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1.1~1.4超高峰系数。
9.1.4 车站设计应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合理布置设备与管理用房,并宜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
9.1.5 车站的地下、地上空间宜综合利用。
9.1.6 车站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9.1.7 地下车站的土建工程不宜分期建设,地面、高架车站及相关地面建筑可分期建设。
9.2 车站总体布置9.2.1 车站总体布置应根据线路特征、运营要求、地上和地下周边环境及车站与区间采用的施工方法等条件确定。
站台可选用岛式、侧式或岛侧混合式等形式。
9.2.2 车站竖向布置应根据线路敷设方式、周边环境及城市景观等因素,可选取地下多层、地下一层、路堑式、地面、高架一层、高架多层等形式。
地下车站埋设宜浅,高架车站层数宜少,有条件的地下或高架车站宜将站厅及设备、管理用房设于地面。
9.2.3 换乘车站应根据地铁线网规划、线路敷设方式、地上及地下周边环境、换乘量的大小等因素,可选取同车站平行换乘、同站台平面换乘、站台上下平行换乘、站台间的“十”形、“T”形、“L”形、“H”形等换乘及通道换乘形式。
9.2.4 车站出入口与风亭的位置,应根据周边环境及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布置。
出入口位置应有利于吸引和疏散客流;风亭位置应满足功能要求,并应满足规划、环保、消防和城市景观的要求。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站入口设计:车站入口应该具有醒目的标识和指示,方便乘客快速找到入口,并提供舒适的等候区域。
入口处可以设置大型的玻璃幕墙,增加自然光线的进入,并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车站内部布局:车站内部应该合理布局,确保乘客的流动性和舒适性。
可以设置宽敞的站台和通道,方便人流的通行。
站台上可以设置座椅和候车区域,为乘客提供休息的场所。
同时,应该设置足够的出入口和紧急逃生通道,确保乘客的安全。
3. 车站装饰设计:车站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利用科技手段增加乘客的体验感。
可以使用LED屏幕展示实时列车信息和广告,提供便利的服务。
车站的墙面和地面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植物装饰,增加舒适感和美观度。
4. 照明设计:车站的照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感。
可以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刺眼的强光。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化照明系统,根据人流量和时间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声音设计:车站的声音设计可以包括列车到站和离站的提示音、安全警示音等。
可以利用音响系统播放音乐或者提供公共广播服务,为乘客提供愉悦的音乐环境或者实用的信息。
6. 艺术装置设计:车站可以设置艺术装置,增加文化氛围和艺术品味。
可以邀请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进行创作,将车站打造成一个艺术展示的场所,为乘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应该注重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体验感。
通过合理的布局、现代化的装饰、智能化的系统和艺术化的设计,打造一个宜人的、具有个性的地铁车站环境。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一、背景介绍地铁已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线路也越来越多,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好的地铁出入口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还能有效地分流人流、优化交通流动,提升城市形象。
二、出入口位置选择1. 交通便利性地铁车站出入口的选择应考虑附近道路的交通状况,尽量选择交通便利、接驳线路多的位置,方便乘客出行。
此外,出入口的位置还应尽量避开拥堵的道路,避免因人流、车流集中导致交通阻塞。
2. 人口密集度地铁车站出入口应选择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目的是为了提供便捷的乘车条件,减少行走距离和等候时间。
同时,出入口的位置也应与附近商业区、办公区等有机衔接,方便周边居民进行购物、办公等活动。
三、出入口布局设计1. 出入口的功能分区出入口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分区。
例如,设置明确的出口通道和入口通道,便于人流的有序流动;设置安检通道和票务通道,提高出行效率;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等。
2. 主入口与支出入口的设置地铁车站应设置一个主入口和若干个支出入口,主入口一般位于地铁车站的正门或最繁忙的一侧,供大量乘客进出;支出入口则分布在周边不同的位置,供周边居民或办公人员使用。
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出入口拥堵和人流聚集。
3. 平面布局与立体布局的选择地铁车站出入口可以根据场地情况选择平面布局或立体布局。
平面布局适用于场地较为宽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广场、人行道等来引导人流;而立体布局则适用于场地狭小、人流密集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楼梯、扶梯、电梯等设施来分流人流。
四、建筑形式与空间设计1. 建筑与环境融合地铁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不违和不突兀,可以采用类似当地文化特色或地标建筑的设计元素,提升城市形象。
此外,应考虑到地铁站周边的景观、绿化等要素,营造宜人舒适的环境。
2. 明亮舒适的空间地铁出入口的空间设计应注重照明和通风,尽量保持明亮、开放的感觉,让乘客在黑暗、封闭的环境下也能感受到舒适。
地铁车站模板
地铁车站模板地铁车站是城市交通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成千上万的乘客每天的出行需求。
一个良好的地铁车站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还可以为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地铁车站的设计模板,希望能够为您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首先,地铁车站的入口设计非常重要。
入口处需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方便乘客快速找到车站。
同时,入口处应该设置遮阳和防雨设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入口处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乘客的流量,合理安排通道和安检设施,确保乘客安全有序地进出车站。
其次,车站站台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站台应该宽敞明亮,设置舒适的座椅和候车区域,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在站台设置数字显示屏和广播系统,及时向乘客发布列车信息和注意事项。
站台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乘客的换乘需求,合理设置换乘通道和指示标识,方便乘客快速换乘。
此外,车站的装饰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车站的装饰应该与城市的文化和特色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可以在车站设置艺术装置和文化展示,为乘客的候车时间增添一些乐趣和文化体验。
同时,车站的装饰还应考虑到乘客的视觉舒适度,避免过于刺眼和杂乱的装饰风格,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车站环境。
最后,车站的安全设计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车站应设置监控系统和安全警示设施,确保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车站应该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设施,保障乘客的安全和逃生畅通。
车站的安全设计还应考虑到老幼病残乘客的出行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和便利设施,为所有乘客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总的来说,一个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需要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舒适度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的设计模板能够为您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祝您的设计工作顺利,为城市的交通出行添砖加瓦。
地铁车站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铁车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地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地铁车站设计的主要因素,包括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
3. 学生能够了解地铁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布局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地铁车站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地铁车站方案,并运用绘图、演示等手段展示成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有地铁车站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关心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对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重视,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交通、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铁车站基本概念与结构:介绍地铁车站的定义、分类,分析地铁车站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地铁车站的基本知识。
2. 地铁系统运行原理:讲解地铁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信号系统、列车运行、换乘方式等,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地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
3. 地铁车站设计因素:分析地铁车站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如安全、舒适、便捷、环保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地铁车站设计的重要性。
4. 地铁车站与城市规划:探讨地铁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布局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地铁车站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地铁车站设计
•站厅与站台联系的上下楼梯设计
自动梯台数: 楼梯利用率,0.8
NK n
n1
预测下客量,人/h
超高峰系数,1.2-1.4 输送能力8100人/h
楼梯宽度:
NK m
n 2
超高预峰测系下数客,量1,.2人-1/.h4 楼人梯/h双/m向混利行用通率过,能0力.7,取3200
地铁规范规定:公共区的步行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8m。
按乘客换乘方式分类:
➢站台直接换乘
(1)同站台的两侧换乘,如香港的太子、旺角站。(2)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乘。(3)同平面侧 式车站,通过天桥或地道换乘。优点:路线短、高度小、没有高度损失,方便,换乘设施工程量小, 比较经济。
➢站厅换乘 由某层车站站台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另一车站站厅的付费区内,再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站台换 乘。多用于相交的两个车站。换乘路线较长,提升高度较大,在高度损失,需设自动扶梯。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线路两侧布置。侧式站台根据环境条件可以布置成:平行相对式、平行错 开式、上下重叠式及上下错开式。面积利用率、调整客流、站台之间联系等方面不如岛式站台。 侧式站台多用于客流量不大的车站及高架车站。
岛、侧混合式站台: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适应列车路途折返的要求。如:西班 牙马德里车站。
➢车站宜设在直线段上
➢车站公用区应划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
➢无障碍通行
❖平剖面设计 ➢车站规模
平剖面设计
➢站厅层
➢站台层
➢车站规模
车站规模
规模指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及站房面积多少。 车站规模分为3个等级,即1级、2级和3级车站。 1级最大,适用于大型商贸、交通枢纽中心,大型集会广场、大型工业区及重要的政治中心; 2级较大,适用于中型; 3级最小,适用于郊区。 车站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铁工程造价的高低。应慎重研究和考虑。
地铁车站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绪论1.1我国地铁发展的现状及展望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起步较晚,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 起步阶段。
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建设,于1969年10月建成北京地铁1号线,全长23 .6 km。
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 . 1 km, 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
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20世纪80年代:发展阶段。
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地铁。
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20世纪9 0年代: 政府调控阶段。
进入90年代, 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地铁。
由于项目多且造价高, 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 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
同时,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地铁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
该阶段为政府通过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来指导地铁的规划和建设。
1999年以后: 建设高潮阶段。
在这段时期, 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地铁交通, 全国已建有地铁的城市达10个, 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23个。
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就推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逐步发展地铁交通的政策。
随后在80年代末, 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再次明确其在基本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地铁交通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污染少的优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新世纪开始, 国家首次把“发展地铁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 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国内地铁建设以大城市与省会城市为主。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地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武汉、南京、香港和台北这10个城市, 它们多为直辖市、省会城市, 其中北京, 上海,广州和香港的通车里程已超过100 km。
正在建设或已获得批复建设地铁的城市还有23个, 分别是重庆、成都、苏州、杭州、无锡、宁波、沈阳、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郑州、南昌、长沙、合肥、青岛、福州、泉州、东莞、广佛线、贵阳、昆明、南宁、澳门。
第二节 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ppt课件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⑵拱形结构
常用于站台宽度较窄的单跨单层或单跨双层车 站
⑶整体式结构与装配式结构
①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防水性和抗震性能好,能 适应结构体系的变化等优点; ②装配式结构施工速度快,但接头防水较薄弱, 新发展的部分装配式结构。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⒉盖挖法施工的车站 结构形式
⑴盖挖法多采用矩形框架 结构(图4-2); ⑵盖挖车站一般均采用与 围护墙结合的现浇的成型 方法; ⑶软土地区车站采用地下 墙或钻孔桩作围护结构。 分单双层墙两种结构。 图4-2 北京地铁永安里站
p0z——地面车辆轮压传递到计算深度Z处 的竖向压力;
λa——水平向侧压力系数。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地震荷载 ⑴地震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可分为剪切错位和振动。 车站结构无法抵抗剪切错位; ⑵松软地层中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和动力模型试验, 一般结构采用实用方法,即静力法或拟静力法; ⑶衬砌结构横截面的抗震设计和抗震稳定性验算 中采用地震系数法(惯性力法),即静力法;
⑵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设备﹑使用以及施
工工艺等要求,还要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 后期沉降的影响。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⒈明挖法施工的车站结构
⑴适应性强,可以灵活布置车站的平面及纵断面; ⑵可较好的利用地下空间; ⑶尤其适用于客流量大的车站﹑换乘站以及需要 考虑城市地下、地上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车站; ⑷一般情况下浅埋地铁以明挖车站为主。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图4-6 东京永田町车站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由三个并列的圆形隧道组成的三拱塔柱式车站 ⑴图4-7,两侧为行车隧道,在其内设站台,中间 隧道为集散厅,用横通道连成一个整体; ⑵总宽度较大,28~30m,用于中等客流量车站。
4.4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车站站厅设计
地下铁道(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站厅设计——
$
地铁车站站厅分区
付费区
非付费区
1/13/2020
地下铁道(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站厅设计——
$
地铁车站站厅分区
• 非付费区内设有售票、问讯、公用电话等 • 进、出站检票口应分设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
之间的分界线上,
• 进站检票口与出站检票口之间的距离应尽量 远一些,以便分散客流,避免相互干扰拥挤。
站台—站厅同层布置(地面站常按此布置) 2020-1-13
地下铁道(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站厅设计
$
——站厅与站台的纵向位置关系
站厅层
站台层
站厅层经常与站台为上下层的关系(沈阳云峰北街站)
2020-1-13
地下铁道(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站厅设计
$
——站厅与站台的纵向位置关系
2020-1-13
地下铁道(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
概 述——地铁车站站厅设施组成
环控系统组成: • a.车站公共区域的环控系统,主要是站厅、
站台的制冷送风(包括新风)回风系统; • b.车站的排风(排烟)系统; • c.站台层列车及车道产生的热量和废气的
排热、排烟系统; • d.区间隧道发生灾变时的排烟系统; • e.各管理用房的小环控系统。
站厅层的功能
Ø站厅层是上、下车的过渡空间。 Ø引导功能
• 将出入口进入的乘客迅速安全方便地引导到站台乘车 • 将下车的乘客同样引导至出入口出站。 • 引导下车乘客换乘到其他地铁线路(在换乘站)。
2020-1-13
地厅功能
$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课件
照明设计:自然光与人工 光相结合,营造舒适氛围
安全设施:完善安全设施, 确保乘客安全
广州地铁5号线某站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乘客体验 建筑风格:现代简约,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提高通行效率 材料选择:环保节能,降低运营成本 照明设计: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营造舒适氛围 安全措施:完善消防、通风、监控等设施,确保乘客安全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功能:地铁车站的主要功能包括乘客的进出、换乘、购票、安检、候车、乘车等。
设计原则:地铁车站的设计应遵循安全、便捷、舒适、美观的原则。
设计要素:地铁车站的设计要素包括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扶梯、电梯、通风、照 明、消防、监控等。
地铁车站的分类
按照车站位置分类:地面站、地下站、高架站 按照车站结构分类: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 按照车站功能分类:换乘站、终点站、中间站 按照车站规模分类:大站、中站、小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色彩设计:采用暖色调为主,营 造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
照明与色彩的协调:照明与色彩 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地铁车站的标识系统设计
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为乘客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指引 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简洁、醒目、易于识别 标识系统的内容:包括站名、线路图、出入口、换乘信息等 标识系统的布局:合理规划,易于查找,避免干扰乘客视线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包括防火、防震等措施 功能性: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包括换乘、购票、候车等设施 舒适性: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包括通风、照明、座椅等设施 美观性:体现城市特色和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地铁车站设计》课件
一、背景介绍
地铁车站设计的意义和历史,以及地铁车站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
地铁车站设计必须确保乘客的安全,采用安全措施 和紧急逃生设施。
舒适度原则
地铁车站设计应提供舒适的座椅、通风和照明,确 保乘客的舒适体验。
功能性原则
地铁车站设计应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提供方便的 通道、扶梯和楼梯。
美观性原则
地铁车站设计应注重建筑美学与环境融合,为城市 增添美丽景观。
1
前期调研
了解城市特点和乘客需求,制定初始规
方案设计
2
划。
进行设计创意、功能布局和材料选择。
3
施工图设计
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准备施工所需材料
现场施工
4
和工人。
施工团队按计划进行现场施工,确保质 量和进度。
北京地铁4 号线陶然亭站
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元素,使车站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
上海地铁 号线徐家汇站
充满现代感的设计风格,同时提供便利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香港地铁中环站
融入建筑与自然环境,充分体现香港的城市美学与独特魅力。
总结
地铁车站设计将继续发展,注重创新设计和提升乘客体验。 参考文献:
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⑷验算衬砌结构沿纵向方向的应力和变形采用
铁 地层位移法,即拟静力法;
与
⑸垂直地震荷载通常只在验算结构的抗浮能力
时才考虑; 轻
⑹水平地震荷载可分为垂直和平行隧道纵轴两 轨 个方向计算。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5)其他荷载 ⑴车站上面的覆土荷载
铁 ⑵施工阶段地表施工机具荷载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一、地铁车站结构选型的原则和特点
铁 ⑴地铁车站应根据车站规模﹑运行要求﹑地面环
与 境﹑地质﹑技术经济指标等条件选用合理的结构 形式和施工方法;
轻
⑵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设备﹑使用以及施
轨 工工艺等要求,还要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 后期沉降的影响。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尺寸单位:mm)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⒊矿山法施工的车站结构形式
地 ⑴断面形式应根据围岩条件使用要求施工工艺及
铁 开挖断面的尺寸等从结构受力围岩稳定及环境保 护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与 ⑵宜采用连接圆顺的马蹄形断面;
轻 ⑶围岩条件较好时采用拱形与直墙或曲墙组合的 轨 形状,软岩及砂土地层应设仰拱或受力平板底;
轨
n——轮压的数量;
μ0——车辆荷载的动力系数。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地面车辆荷载传递到地下结构上的侧压力,可
按下式计算:
铁
p0x a p0z
(4-3)
与 式中:p0x——地面车辆轮压传递到计算深度Z处
轻
的侧压力;
p0z——地面车辆轮压传递到计算深度Z处
轨
的竖向压力;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
车站建筑设计原则1.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3.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
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
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
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
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内疏散完毕。
8.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
9.车站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设计。
10.车站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11.在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车站规模,压缩建筑体量,简化设备与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结构体系,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地下车站
空间封闭、狭长、结构类同 站内噪声大 站内温度大 发生火灾后扑救困难 机械通风、人工照明 施工比较复杂 节约城市用地 有良好的防护功能
地面车站
车站简易,工程量小,布置灵活 乘客进出车站方便 可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节约费用和能源 安全疏散较易 造价较低
高架车站
车站设备向高科技方向发展,设 施日趋完善
自动售检票系统、电力临近系统、环控、自动灭火系统现代化设施,对车站 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地铁车站向现代化和高科技方向发展。
车站分类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
按运营性质分 按车站结构横断面形式分 按车站站台型式分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
地下车站
地面车站
高架车站
图3.2 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关系
按车站埋深分
浅埋车站
浅埋和深埋车站的划分,目 前无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 <20m为浅埋,>20m为深埋。
深埋车站
图3.3 不同埋深的车站
按运营性质分
中间站:仅供 乘客上、下车。 功能单一,是 地铁最常用的 车站。
区域站(即折返站): 区域站是设在两种 不同行车密度交界 处的车站。站内有 折返线和设备。区 域站兼有中间站的 功能
按乘客换乘方式分类:
站台直接换乘
(1)同站台的两侧换乘,如香港的太子、旺角站。(2)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 乘。(3)同平面侧式车站,通过天桥或地道换乘。优点:路线短、高度小、没有高 度损失,方便,换乘设施工程量小,比较经济。
站厅换乘
由某层车站站台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另一车站站厅的付费区内,再经楼梯、自 动扶梯到达站台换乘。多用于相交的两个车站。换乘路线较长,提升高度较大, 在高度损失,需设自动扶梯。
有行车噪声地 较地下车站施工简易
地铁车站的组成
按车站间换乘形式分
基本要求: 缩短换乘距离,路线明确、简捷、方便 减少换乘高差,避免高度损失 换乘客流宜与进、出站客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 换乘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换乘客流量的需要,留有扩改建余地 规划时应考虑选择换乘方式,合理确定换乘通道及预留口位置 换乘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100m,宜设置自动步道 节约投资
终点站:设在线路两端 的车站。设有列车全部 折返的折返线和设备, 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 修。
不运营性质的车站
按车站结构横断面形式分
矩形断面:是最常选用 的形式,一般用浅埋车 站。车站可设计成单层、 双层或多层;跨度可选 用单跨、双跨、三跨及 多跨的形式。
拱形断面:用于深埋车站, 有单拱和多跨连拱等形式。
客流量大,客流连续,方向性强
车站站位都位于客流量大的地方,进、出客流是连续性的,客流大多为上、 下班,购物客流和其它外出客流。
列车停站时间短
停站时间为20~30s。
与城市规划、市政部门关系密切
地铁路网、车站设置、土地使用都纳入城市规划布局。地铁用地范围内的拆迁、 管线改移等都应经过规划等部门的认可和同意,且相互密切配合,解决矛盾。
车站出入口及出入口通道 车站通风道 残疾人设施 车站人防设计
地铁车站的特点
一般车站 典型地下车站
地面车站 高架车站
一般车站
车站位置受客观条件限制比较多
经过城市最繁华、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往往这些地区的城市管网密布,径路 趋向错综复杂,且城市其它设施较多。因此规划地铁线路、车站时与上述设 施经常有冲突,不得不移动线路及车站位置,造成站位不完全合理的情况。
圆形断面:用于深埋或盾 构法施工的车站。
其它类型断面:马 蹄形、椭圆形等。
图3.5 车站结构横断面
按车站站台型式分
岛式站台
平行相对式侧式站台
平行错开式侧式站台
上下重叠式侧式站台
上下错开式侧站台
岛、侧混合式站台
图3.6 车站站台型式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两线中间。常用的一种形式。特点: 站台面积利用率高,灵活调整客流、乘客使用方便。通 常用于较大客流量的车站。
3.1 概 述
第三章车站建筑设计
3.2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3.3 轻轨车站建筑设计
3.1 概 述
建筑组成 车站分类
建筑组成
车站、区间和车辆段
车站是地铁重要部分,与乘客 密切相关,集中设置地铁运营 大部分和管理系统,对保证地 铁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区间是连接车站通道,关系到 列车的安全运行。区间设计的 合理性、经济性对地铁总投资 影响很大,对乘客乘坐列车时 的舒适感和列车运行速度有较 大影响。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线路两侧布置。侧式站台根据环境条件 可以布置成:平行相对式、平行错开式、上下重叠式及上下 错开式。面积利用率、调整客流、站台之间联系等方面不如 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多用于客流量不大的车站及高架车站。
岛、侧混合式站台: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 适应列车路途折返的要求。如:西班牙马德里车站。
通道换乘
两车站不直接相交,相互之间可采用单独设置的换乘通道进行换乘。换乘路线长, 换乘霎时间长,不太方便。增加通道,造价较高。
按 车 站 换 乘 方
图3.7车站间换乘形式
式 分 类
一字形换乘
L形换乘
T形换乘
十字形换乘
工字形换乘
图3.7 车站间换乘形式
3.2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的特点 地铁车站的组成 车站设计
车辆段是地铁列车停放和日常 检修的场所,是技术培训基地 。由各种生产、生活、辅助建 筑及各专业的设备和设施组成
图3.1 地铁线路及车站设置图
现代地铁车站发展趋势
车站组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 方向发展
修建地铁车站是为了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随着物质文化水平 提高,人们对交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车站向多功能方 向发展。如:斯德哥尔摩地铁车站;巴黎某地铁车站等。
换乘站:位于两条及两条 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 具有中间站的功能外,更 主要的是它还可从一条线 上的车站通过换乘设施转 换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车站。
枢纽站:由此站 分出另一条线路 的车站。该站可 接、送两条线路 上的乘客。
图3.4
联运站:车站内设 有两种不同性质的 列车线路进行联运 及客流换乘。联运 站具有中间站及换 乘站的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