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简单机械--杠杆 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教案

第四章 4.1 简单机械§4.1.1杠杆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杠杆、滑轮、*轮轴、*机械传动、*斜面等简单机械。

生产生活中的任何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概念为基础。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⑵知道杠杆的支点;⑶知道动力、阻力;⑷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感受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杠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⑵了解《天工开物》中关于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三、教学资源与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钉有骑马钉的木板、螺丝刀、小木块。

演示实验切纸刀、镊子、普通剪刀。

四、教学设计说明观看塔吊、油井的图片和使用起子、剪刀、滑轮等工作的情景,说明机器人等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引入课题——简单机械。

学生用螺丝刀将骑马钉撬起,画出示意图。

播放用硬棒撬起石块、使用镊子、玩跷跷板的情景,思考这三个杠杆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通过示教板的演示,讨论得出杠杆的力臂。

学生会根据动力和阻力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情景Ⅰ 图片1观看塔吊、油井的图片和使用斜面、滑轮等工作的情景,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机器人等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引入课题——简单机械。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四章机械和功4.1 简单机械之滑轮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四章机械和功4.1 简单机械之滑轮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使用定滑轮提 升物体时,拉力大小 与物重的关系;物体 运动方向与拉力方向 的关系。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竖直匀速拉动)
次数 物体的 拉力的大 物体运动的方向 拉力的
重(N) 小(N) (上或下)
方向
1
2
3
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找出跟它相当的杠杆。 请认定一下,杠杆的支点是A还是O点?并指出拉力F与 物重G的关系。
F
F
L1 = 2R F
A O
OL2 = R
G
G
G
杠杆的支点在O上
在使用动滑轮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 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杠杆。
因此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F
1 2
G物(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拉动)
次数 1
物体的 拉力的大 物体运动的方 重(N) 小(N) 向(上或下)
拉力的 方向
2 3
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L2= L1
F=G
G
F
G
F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L1=L2
L1 L2
O
F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G
G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 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 F×2R=(G物+G滑轮)R
F
1 2
(G物
G滑轮
)
(考虑动滑轮重)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 的小轮叫做滑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动手试一试
学生实验:用一根细线和一 个滑轮将货物提升到高处,你有 什么方法?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1

例6、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在三个相同的 力F作用下保持水平平衡。现如果将F都减 小一半,则该杠杆将( ) C A、向左倾斜 B、向右倾斜 C、仍旧平衡 D、无法确定
杠杆的应用
• 杠杆根据自身特征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 杠杆和等臂杠杆。 •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得动力 小于阻力。 •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使得动力 大于阻力。 •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杠杆
•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叫做杠杆。 • 固定点O叫做支点。 • 使杠杆转动的力 叫做动力,用F1表示。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叫做阻力,用F2表示。
•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 做动力臂,用L1表示。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 做阻力臂,用L2表示。 •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 向所引的直线。 •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 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
使用定滑 轮并不能 省力,但 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动滑轮
若不计滑轮自 身的重力,使 用动滑轮可以 省一半的力, 但这时却不能 改变用力的方 向。
例1、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2千克, 在力F的作用下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水平 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5牛,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牛。 2. 5
例2、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平衡,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D 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B、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D、这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方向不 一定相同
例3、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末端施一个始 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 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的大小变 C 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的机械复习课课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的机械复习课课件

• 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 D、等臂杠杆,不省力不省距离
3.杆秤的提纽到挂钩的距离OA=5厘米,提纽 到挂秤砣的距离为OB=20厘米,若秤砣的 重力为10牛顿,所称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
动力:
五要素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3、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的条件为,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1、如图,如果F1的方向不沿竖直方向,则所需 要的动力变 大 。
2.如果填表后,发现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
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则原因可能是:
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但仍按竖直 方向拉时读力臂的数值。
沿不同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处于 水平平衡,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应用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结束语: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我送给 大家一句话,以信心为支点,以行动为杠杆,撬起你人生的目 标。
谢 谢!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4.1简单机械
( 复习课 )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 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五要素”
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弹簧 测力计、钩码、线。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 端的螺母,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上保持水平 平衡。其目的是: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四课时 轮轴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四课时  轮轴  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既要改变力的方向,又改变力的大小,该如何办呢?利用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用较小的力提升较重的物体。

两个同学利用提供的两个滑轮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作图。

总结:使用滑轮组合,定滑轮改变方向,动滑轮省力。

(二) 新课教学: 1、情景引入: 活动1:四两拨千斤 取一个啤酒瓶,让一位力气大同学握住瓶颈,另一位力气小同学握住瓶身。

同时按相反方向用力,使酒瓶转动起来,你猜想谁会取胜?为什么? 活动2:四两拨千斤 拧紧的水龙头,如图所示,你能用手直接拧开水龙头吗?用什么办法更好?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两次活动中都是力气小的获胜呢?请力气相差较大的两名同学上来活动请几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谁能拧开水龙头;请力气小的同学利用轮轴拧开水龙头。

丙图甲图 A BC乙图2、新课教学:(1)展示辘轳、纺纱车、卷笔刀、汽车方向盘的图片,并播放flash展示辘轳的工作过程。

学生讨论:几种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之处。

得出轮轴的概念:由轮和轴组成的能绕着共同的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

(2)设问:你认为使用轮轴有何好处?为什么?你能利用杠杆示意图分析轮轴是属于于哪种杠杆吗?分析的步骤:A.找到杠杆的五要素;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臂间的关系找到力之间的关系C.要想用100N的力提升500N的物体,轮轴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总结: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阻力F2的几分之一。

解释活动1、活动2,分析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的原因。

阐述:省力或省距离的理由。

画出轮轴的示意图,找到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分析要点:1、啤酒瓶相当于一个轮轴,瓶身半径大于瓶颈半径,因此作用在瓶身上的力小于作用在瓶颈上的力。

2、加上横杆后,水龙头就相当于一个省力轮轴。

(3)讨论生活中的轮轴:起子上安装木把的好处是什么?自行车的组成中,哪些是轮轴?这些轮轴均属于同一类轮轴吗?(4)费力轮轴:轴带动轮转动。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 第四章 机械和功 4.2 机械功(一)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 第四章 机械和功 4.2 机械功(一)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 4.2 机械功(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起重机将的物体提高后,再提高了,最后水平移动了米,起重机对物体所做的功是()A.B.C.D.2 . 甲同学在1s内用50N的水平力推动重100N的箱在水平面上前进1m,而乙同学将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m所用的时间为2.4s,用W1、P1和W2、P2分别表示甲、乙两同学对箱子做的功和功率,则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3 . 工人师傅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和砖块所受的重力G=1200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A.300 N B.400 N C.600 N D.1 200 N4 . 一位同学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A.15000J B.1500J C.150J D.15J二、填空题5 . 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是20N,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30m,则拉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J的功,重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J的功。

6 . 如图,林丹是世界上唯一的羽毛球全满贯选手,首位在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中实现卫冕的运动员。

羽毛球的质量小,具有的_______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运动员用手拾起羽毛球的过程中,他对球_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7 . 某同学用2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沿水平方向扔出,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

在铁球滚动的过程中,人对球做的功是____J,重力对球做的功是___J。

8 . 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若弹簧秤示数为150N,滑轮重30N,则物体重________N.9 . 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使用时它的轴_____(选填“固定不动”、“随物体移动”);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2《机械功》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2《机械功》ppt课件(1)
(特殊: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为水蒸气)
2、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与放热
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有:熔化、汽化(沸腾与蒸发)、升华。 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练一练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 (1)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棍,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_液__化____ (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____液__化________ (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______升_华_______ (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会结层冰花。_____凝_华______ (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_____凝__华______ (6)早晨有浓雾。_____液__化_______
2、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雪”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二、凝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时放热
窗玻璃上的冰花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小 冰晶而形成的。
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 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 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
本课小结
★ ★

本课作业
1.完成“优化精练”(上海课课通)P29-32 2.打印本单元概念图(见“东校物理8B”QQ群)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迷你实验:
把少量的碘放入玻璃容器中, 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发生?你能解释吗?
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 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是继杠杆和杠杆平衡条件之后的学习内容。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是:知道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的分类已有初步认识。

初步具备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等臂杠杆的能力;在初二上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历过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等探究实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实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充分运用所给的实验器材来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的特点,从而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初步归纳实验结论。

在分组实验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间形成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

同时,在组内或组间的交流探讨过程中,学生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擅于倾听他人的发言,体验分享成果的喜悦。

预设的学习难点有: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认识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探究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领悟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2)学生观察多媒体软件FLASH的展示,体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学生通过定滑轮抽象为等臂杠杆,定滑轮抽象为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立模型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理解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教学难点: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3、关键点:实验探究过程、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和建立模型。

四、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设备,有关课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二课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二课时 杠杆的平衡条件

练一练
A
O
B
G
? =2G
如图所示,AB是一均匀硬棒并可饶 O点转动,AO=2OB, 现在A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在B端需 挂一个多重的物体?
L2
O
L1
G1
G2
∵G1×L1 =G2×L2 又∵L1>L2 ∴G1<G2
∵F1×L1 =F2×L2 又∵L1>L2 ∴F1<F2
F1 L1
怎么分呀?
哈哈…… 我知道!
什么做杠 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想一想?
l1
l2
O
F1
F2
l1 O l2 F2
F1
L2 O
L1
F1
F2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序号
1 2 3
动力F1 (N)
动力臂L1 动力×动 (m) 力臂
阻力F2 (N)
阻力臂L2 阻力× (m) 阻力臂
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或:F2/F1=L1/L2 上式表明,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 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练一练
A
O
B
G
? =G
如图所示,AB是一均匀硬棒并可饶 O点转动,AO=OB, 现在A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在B端 需挂一个多重的物体?
A、 F1
O
B、 F2 C、 F3 D、 F4
G
F1 N
F4 F2
F3
练一练
如图,AB为一杠杆,O为支点AO=OB
现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的力使杠杆处
于平衡状态,试比较重力G和F的大小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2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2
A B C D
(力的作用线)
F1

力 的 作 用 线

o
l1
l2
F2
F1
l2
o
l1
F2
F l2 1 F l 2 1
三、杠杆的应用
只要给我一 个支点,和 一根足夠长 的杠杆,我 就可以撬动 地球。


1、什么是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由 F1L1=F2L2 因为 L1 〉 L2
所以
F1〈 F2
F1

O
l2
这是省力杠杆
l1
l1
2、杠杆的五要素:
支 点(o): 动 力(F1 ): 阻 力(F2 ):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
3、力臂的画法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一找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 三定距离要垂直(力臂的长)
l1
O F2
F1
F2
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F13+L13=F23+L23 等等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L1
L2
o
F2
F1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
起什么作用?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
水平位置呢?
归 纳 结 论
★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
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请同学们开始做实验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1)提出问题: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复习》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复习》

《滑轮复习》——基于学生命题的复习课二、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理解滑轮组的公式一、滑轮组的受力分析:1、对滑轮组进行受力分析时,受力物体是什么?滑轮组应该处于什么状态?2、滑轮组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按照受力分析的顺序进行分析,先重力,后弹力。

回答问题:1、受力物体是动滑轮,应该在平衡状态,即匀速直线提升物体时进行受力分析;2、动滑轮受到向上的三个拉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物重)和动滑轮重力。

回顾前面章节学习中受力分析的方式和顺序,对滑轮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把非常规的受力分析,变成常规的受力分析,便于学生形成系列问题受力分析的方法;二、滑轮组同一根绳子上拉力的特点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匀速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的弹簧测力计,观察实验现象并读出每根绳子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每段绳子上都有拉力,且拉力相等,解决学生对于绳子自由端拉力的理解,对滑轮组受平衡力时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三、动滑轮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引导学生列出平衡力的等式,动滑轮收到竖直方向上的力,所有向上的力之和等于所有竖直向下的力,并进行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公式推导。

列出平衡力的等式:nF=G物+G动公式变形求拉力:利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滑轮组公式的理解,从根本上解决公式来源的问题四、对于绳子段数n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理解绳子段数n,并区分不同滑轮组的n值。

回答问题:根据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可以知道,绳子段数n就是看滑轮组中,有多少根绳子直接与动滑轮相连,拉动滑轮。

利用受力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绳子段数n的理解,解决一大易错点五、习题巩固利用粤教云系统的统计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习题答题情况,根据答题情况挑学生进行讲解。

利用学生平板进行答题学生活学活用,在对公式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后,解决以往的易错题,并利用粤教云平台的习题反馈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三、探究水平方向上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学生分组实验)一、学生实验:探究水平方向上滑轮组的受力情况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用教师平板拍下学生正确操作和典型错误的照片和视频,比如没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没有水平拉动等,用同屏器进行同步演示;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收集学生试验中出现得种种问题,作为实学生根据学案的步骤引导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并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 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的机械(四)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 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的机械(四)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 4.1 简单的机械(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绳和滑轮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F3相同B.F1较大C.F2较大D.F3较大2 .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修改数据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3 .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B.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4 . 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

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5 . 如图所示的各种力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滑雪时要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压强B.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旗杆顶部装有定滑轮是为了使升旗时更省力6 . 如图7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C.始终是费力杠杆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二、填空题7 . 定滑轮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4.2.1机械功教案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4.2.1机械功教案设计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物体不做功的情况:(1)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2)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不做功
讨论和思考
学生积极思考有理大胆猜想
讨论解题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尝试通过观察、归纳、
总结,以达到理解力学中功的含义。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讨论,总结
反馈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进行功的测量
讨论、设计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中尝试运用知识,以达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4.2.1机械功
1.功的含义: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
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课后反思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促进能力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它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二是它要指向形成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
学的积极性。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力学中的机械功的含义
机械功的计算
1.做功的含义
演示:
①马拉车,车受到几个力?哪些力对车的移动有贡献?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机械-课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机械-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器材:钉有骑马钉的木板、螺 丝刀和小木块。
1. 只用螺丝刀将骑马钉撬起。
2. 用螺丝刀垫着小木块将骑马 钉撬起。
两种方法撬起骑马钉
F
F
F阻
F阻
生活中的杠杆
一、杠杆
二、杠杆的几个要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 表示 动力 促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 表示
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
F1 ( 力 的 作 用 线 )
L1
o L2 ( 力 的
·作 用 ·线
)
F2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数学表达式:F1×L1= F2×L2
应用
F1
L1
o
L2 F2
L1
L2o
F1 F2
1

2
30°
3
60°
杠杆的平衡不但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 距离有关,而且还与力的方向有关!
(阻牛力)离阻支(力点c到距m)
动力到 支点距
离 (cm)
动力与 竖直方 向夹角 (°)的斜边
F
10cm
F
10cm
动力 (牛)
2
2.3
4 5 10 60
F
4
10cm
二、杠杆的几个要素
作业与思考
谢谢!
序 号
动力 (牛)
动力作用点 到支点的距 离(cm)
阻力 (牛)
阻力作用点 到支点的距 离(cm)
1
2
3
l
1
F1
l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4.1 简单机械(2)(课件)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4.1 简单机械(2)(课件)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 G/N 动方向 距离h/cm F/N 方向 距离S/cm
实验: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物重 G/N
2
物体移 动方向
向上
物体移动 距离h/cm
5
拉力 F/N
2
拉力 方向
向下
拉力移动 距离S/cm
5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轴心O 为支点
.L2
0
L1
G
4. 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动力臂与阻力臂 都是滑轮的半径,实质上是等臂杠杆。
F1L1=F2L2
L1=L2
F
F=G
5.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①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②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省力;
③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升高的距离, 不省距离。
视频观赏:定滑轮的特点
练习2. 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
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
F
_1_0_0__ N。(不计摩擦)
定滑轮不能省力
练习3. 如图所示,用滑轮将重
为200N的物zx体xkw 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
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1_0_0___N,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___2___ m。
练习4. 使用如图装置,沿不同方向匀速提起重物所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货物上升时,起重机上面的滑轮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滑轮的分类:1.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 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 点(1)实验器材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简单机械--杠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杠杆,了解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②能识别常见的工具及简单机械中应用的杠杆及其类型。

③理解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参与小实验,体验杠杆的惊奇效果,培养学生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成简单的物理模型的能力;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再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交流所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析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体会拨开迷雾发现真理的喜悦;培养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及其应用,增加学生对物理学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活动,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加强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亲身感受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重、难点
重点: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四.教学程序设计
1教学程序示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引入魔术,激发兴趣
画面播放,
设问置疑,介绍杠杆的相关概念
2.教学过程
20分

7> 用反证法,当等式成不等式时能
否找到平衡状态
先用天平,力臂不变,改变力找平
衡状态;
用杆称,力不变改变力臂再找平衡
状态;
力与力臂同时改变,找平衡状态。

总结:
杠杆平衡条件:
F
1
×L
1
= F
2
×L
2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得
出结论:
认真观看老师实
验,观察平衡状态
培养学生辩证
思维能力,用
反证法使实验
结论更具有说
服力。



(1)探究活动:
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米长的杆,
请一位同学体验撬书包的方式和感
觉。

(2)将杠杆按其动力臂与阻
力臂的相对长度分类,并对不同类型
的杠杆的特点及功能做一总结。

体验撬书包的感觉:书
包离肩很近,感觉轻
松;书包离肩很远,感
到吃力。

发现杠杆在不
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
力,还可以费力。

切身体验,加
深影响;
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到物理是
有用的;
应用,鼓

创新
10分钟杠杆
分类
力臂
关系
平衡
时力
的比

特点应用
举例
省力
杠杆
L
1
>L
2
F
1
<F
2
省力
费力

撬棍
费力
杠杆
L
1
<L
2
F
1
>F
2
费力
省力

铡刀
等力
杠杆
L
1
=L
2
F
1
=F
2
不省
力不
费距

天平
理解杠杆分类原理,结
合实际记忆不同杠杆
的特点及应用。

分类总结,便
于记忆。

归纳小结,从概念到分析相对的出一些题目来梳
理知识结构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
________叫杠杆;杠杆处于静止或
________的状态叫杠杆平衡,杠杆
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当杠杆的
动力臂比阻力臂________时是费力
杠杆,但可省________.
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回
答问题:
硬棒:
匀速运动;
复习巩固了重
点的概念知
识;
将杠杆平衡条
件用于例题,
加深理解;
五.版书设计
第四节杠杆
1.杠杆的定义: 3.杠杆平衡条件:草稿区
一根可以绕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

F
1×L
1
=F
2
×L
2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