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试水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国有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工作开展的措施与建议
国有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工作开展的措
施与建议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分析如何在国有企业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某市市属国有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的情况作为研究案例,以国有企业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职业经理人相关理论,针对性地制定促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实的策略,期望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
引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已经成为改革重点突破的方向之一。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不仅是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统一思想、科学谋划
(一)把握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内涵实质是高质量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前提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是“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市场化选聘主要解决“入口”问
题,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优化企业经理层成员结构;根据
职业经理人的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不同从业经历,精准约
定不同的业绩指标,对承担不同职责、不同风险、不同业务
职业经理人给予与之相对应的报酬,充分体现差异性,有效
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退出解决的是“出口”问题,通过严
格执行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以及任期制等,使职业经理人能
够实现合法、有序退出。
(二)治理主体之间权责清晰、协调运转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保障
企业不同治理主体具有法定职责,自上而下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有效传导后才能得以落地执行。
优化“三会一层”(即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运行机制,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厘清权责边界。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路径探究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路径探究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
话题。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专业经理人,通过聘用、激励和监督等方式,使他们成为企业的有效管理者,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本文将就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究,分析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情况相对薄弱,存在着一些问题。国有企
业管理层中大多数是由政府官员兼任,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因为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特
殊历史原因,聘用制度不够灵活,招聘流程繁琐,导致了管理层不够专业化和灵活性不足。一些国有企业的薪酬机制并不完善,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国有企业职业
经理人制度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储备、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1. 人才引进
国有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方面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开展公开招聘和引进专业
管理团队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库,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培养符合国有企业需求的职业经理人。
2. 管理体系建设
在建设管理体系方面,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流程,明确管理层级和职
责分工,明确管理决策的程序和权限,使职业经理人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力。
国有企业还可以借鉴各类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推动管理理念的更新,提升国有企业管
理水平。
3. 激励机制设计
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绩效考核、股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建
立和完善变得日益重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引进和培养具备职业化素质和能
力的经理人,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将从政策环境、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首要条件是政策环境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人。具体来说,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
虑:
1.政策扶持: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国有企业引进和培养职
业经理人以经济上的支持,降低企业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成本。
3.政策宣传: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传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引导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认识和行动。
二、组织机构
1.招聘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招聘职业经理人的机制,引入专业的招聘机构进行招
聘工作,确保招聘职业经理人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2.培训体系: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培训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升职业经理人的知识和能力。
3.评价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机制,根据职业经理人的
绩效和能力,进行绩效考核和晋升奖惩,激励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人力资源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具备优秀的人力资源支持。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
几个方面,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建设:
1.选人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建立选择优秀人才的机制,为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人提供
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案例研究
案例:中国铁路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推行
背景:
中国铁路局是国有企业,负责管理中国的铁路运输系统。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中国铁路局推行了职业经理人制度。
目标:
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措施:
1. 引入职业经理人:中国铁路局通过开展公开招聘,引入具备相关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作为管理层的重要力量。
2.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将员工的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发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动力。
3.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4. 设立发展通道:为职业经理人建立晋升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有更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前景。
效果:
1. 提高管理水平: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推动了铁路局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提升运营效率:职业经理人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和资源配置,
提高了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营效率,减少了成本。
3. 增强竞争力: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增强了铁路局的竞争力,有效应对了市场竞争的挑战。
4. 激发员工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增强了员工的工作动力。
总结:
中国铁路局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成功经验表明,引入具备相关经验和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可以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路径探究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路径探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加强企业的治理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了国有企业管理难题。本文将对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究。
一、政策导向的明确
国家层面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发布相关文件和政策文件,明确了推行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和目标。政策导向的明确对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二、组织架构的调整
国有企业在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前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由于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组织架构调整中,需要明确企业股权的归属,明确企业的所有人,建立起清晰的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
三、选聘机制的建立
国有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选聘机制。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职位要求的选聘标准,明确选聘过程中需要考察的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选聘程序,通过公开招聘或推荐推荐等方式,选拔出符合条件的职业经理人。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能够对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进行绩效评估和奖惩。
四、培训机制的建立
国有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升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培训,使职业经理人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增加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敏感性,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预判能力。培训还可以帮助职业经理人提高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探究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探究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是指在国有企业中,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职
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一机制的
引入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进行探究。
首先,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背景。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
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经营效率低下、盈利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等。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引入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举措。国企市场
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水平不高的国有
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
其次,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意义。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职业经
理人,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益。职业经理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的运作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
场变化和管理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职业经理人还可以
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路,促进企业的和转型。
接着,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实施方式。在国企引入职业经理
人时,可以通过聘任、选拔、合作等方式来实施。其中,聘任制是指直接
通过招聘市场上的优秀人才来担任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选拔制是指从企业
内部选拔并培养具备市场化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职业经理人;合作制是指
与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公司合作,将企业的管理权委托给该公司,由其派遣
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最后,对于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建议。首先,要加强对职业
经理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职业经理人培训
等措施,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经理人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意识到职业经
理人制度的重要性。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路径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
具体路径。
一、明确目标和导向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和导向。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之前,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目的和意义。只有
明确了目标和导向,国有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从而为企业
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引进和选拔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是引进和选拔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在此过程中,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和选拔有能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如开
展公开招聘、与相关高校合作培养、引进海外留学生等。国有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选拔机
制和程序,确保能够选出最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经理人。
三、建立健全的职业培养和发展体系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职业培养和发展体系。国有企业可
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职业培养计划、业务交流等方式,提升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水平和专
业素质。国有企业还应该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广阔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激励他们不断提
高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四、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是衡
量职业经理人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励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可以通过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经理人 。 其一是 由于制度环境 的影响 , 国有企
业 的 自 主 经 营 权 没 有 得 到 解 决 ,经 营 者 无 法
个有 “ 国企特色 ” 内部 职业经理人 机制 : 的 自己培养 、 自己受益 ; 既培养人 才 , 吸引人 又
从 根本上 与资产所 有者相 分离而成 为职业经
理 人 ;二是 不 少 在 计 划 经 济 条 件 下 “ 、靠 、 等
才; 既让 国有资产增值 , 又让职工 收人增加 ; 既让 老 总放 心 ,又让职工放 心? 让我们 自己 培养 的有真才 实学的 、有实 践经验 的 、有感
情 基 础 的职 业 经 理 人 ,把 大 型 国企 集 团 公 司
家 有 关 宏 观 政 策 及 经 济法 规 ; 了解 国 际企 业 管 理 的基 本 知 识 和运 作 方 式 , 有 洞 察 市 场 、 具
捕捉商机 的能力 ;熟 知现 代人 力 资源 管理 的 基 本理论 和方法 , 于用人 , 善 能够 团结人 , 凝 聚人 心 ; 了解战略 管理 的基 本理论 和方法 , 善
个 集 团公 司有 众 多 二 级 三 级管 理 单
位, 由此便 有 了众 多 的广长 、 理 ( 经 一把手 ) , 这 些经 济 单 元 命 运 的 策者 们 既 非 资 产所 有 者 又无 法证 明其具 备运 营 这些 资 产 的能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国企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命脉,其发展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
长期以来,国企在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上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是在职业经理人制度上的
不完善,使得国企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了当下亟需
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国企与民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国企的所有者是国家,而民企的所
有者是私人。这意味着国企的管理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而非个人利益为重。在这样的前
提下,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够更好地保障国企的长远利益,避
免因个人私利导致国企走向衰败。
职业经理人具有专业化管理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带领国企实现高效运营和健康发展。
相对于由政府官员来管理国企,职业经理人更懂得市场化运作和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能
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经济波动,从而使国企更具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由于国企一直以来
都是由政府官员来管理的,他们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并不了解,在引入职业
经理人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和阻力。其次是企业文化的问题,国企的传统企业文
化往往是保守和官僚的,如何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传统企业文化相结合,也是一个不小的
难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建立健全的职业经理人选拔机制和激
励机制。在选拔上,可以通过引进市场化的竞聘方式,让竞聘者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来
脱颖而出,而不是靠关系和背景来获取管理职位。在激励上,则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职
业经理人激励政策,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和提升空间,激发他们的工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政策解读
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进程的加快,职业经理人已成为国企改革重点突破的方面。自2002年起,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政策逐渐出台,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方向也逐渐清晰,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
以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2-2005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为标志,初步提出探索与制定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体系;
2010年要求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并加强规范化管理。
∙第二阶段——试水阶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三阶段——逐步推广阶段
2015年后《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N文件出台,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方向逐步清晰,出台包括《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
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涉及到职业经理人的政策;
在完成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后,国资委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作为2016年十项改革试点之一,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综合来看,自2002年以来,虽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已先后出台十几个涉及职业经理人的相关制度,但其中并没有一项制度是完全只针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而设立的。目前出台的所有相关文件中来看,只有湖南省国资委出台了明确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指导意见》。除此而外,可参考的资料还包括国资委第一批职业经理人试点的案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讲话以及政策解读等内容。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层中引入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
理人,通过一系列专业培训和选拔机制,选拔和培养合格的管理人员,从而提高企业的管
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在国有企业领域,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解决国有
企业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的问题,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下面将从政策导向、
选聘机制、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政策导向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首先需要政策导向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
国有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范选聘、培养和评价机制。政府还可以通
过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如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吸引有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进入国有
企业管理层,并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选聘机制
选聘机制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人才选拔机构,依据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标准和能力要求,通过公开招聘、内部竞聘等方式选拔人才。在选
拔过程中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估,不仅考察管理知识和经验,还要考察个人的道德品质、
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要充分尊重市场的选择,引入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参与选拔,确保
选拔的公正和科学性。
三、培养机制
培养机制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
和培养,对新任职业经理人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建
立职业经理人的终身学习机制,鼓励职业经理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
的综合素质。国有企业还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专业课程和研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对国企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国企的管理往往受限于政治因素,导致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而引入职
业经理人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治干预,提高国企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
而实现国企长远稳健发展。本文从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
发展的方向进行思考。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职业经理人与政治干预之间的平衡。
国企的性质注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可能会引发政
治权力的变化和对国企的影响。如何在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保证政治稳定和经营效
率的平衡就成为了一个挑战。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和培养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
合理的选拔机制和培训体系,才能确保选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为国企管理服务。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
国企竞争力。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
为了增强国企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未来国企应该在引入职业经理
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使其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
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国企的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政治稳定和经营效率的平衡,同时加大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
和培训力度,使其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国企才能真正提升自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近年来,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已成为社会热点议题。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进行思考既是对国企改革的思考,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思考。国企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改革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进
行深入思考,并探讨其对国企和国家经济的影响。
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国企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企管理层普遍存在问题:缺乏市场化意识、行政化管理、权力过分集中、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企的发展和提高。引入
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了必然选择。职业经理人具有市场化意识、管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能够有效提高国企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解决国企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国企有哪些影响?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提高国企管理水平。职业经理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国企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优化国企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对国企从事管理、决策和执行,有助于降低国企当中的行政化管理程度,优化决策机制,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引入职业经
理人制度有利于提高国企的效益和盈利能力。职业经理人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盈利和
效益,能够帮助国企实现经营目标,提高企业效益和盈利能力。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对国企和国家经济都有积极影响。我们也需
国企改革可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国企改革可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第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因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包括“孙冶方经济学奖”、“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一一学术研究奖(日本)、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主要着作:《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一一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起源一一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一一拜占庭经济史》、《希腊古代经济史》、《论民营经济》、《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等。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GDP同比增长%。这是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达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定下的“7%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
对此,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势头正在变好,今年会比去年好。因为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且数量也是惊人的。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从7%下降至%,直到以后长期保持5%-6%就行了。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
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
可以考虑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吸引、培养和激励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本文将从路径
分析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路径。
路径一:改革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是吸引和激励经理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国有企业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首
先需要改革薪酬体系,使薪酬与经营绩效挂钩,与市场上竞争性企业薪酬体系相匹配。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将经理人的绩效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来确定
经理人的薪酬水平。
2.设置股权激励计划:给予优秀的经理人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票期权,使其与企业共
同分享经营业绩的增长。
3.推行差异化薪酬制度: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职务的经理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
设定不同的薪酬标准,以激励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路径二:建立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为经理人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
下措施:
1.设立职业晋升体系:明确经理人的职业晋升路径和条件,建立健全的职务晋升制度,给予优秀的经理人更多的晋升机会。
2.开展培训和学习机会:为经理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和管理水平,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3.建立导师制度:指定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经理人担任新人的导师,为他们提
供指导和帮助,加速他们的职业发展。
路径三:加强选拔和评价机制
选拔和评价机制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经理人的选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对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指在国企中聘任来自市场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这种
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改革国企的经营模式,提高其竞争力和效益。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重视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和任用。职业经理人作为市场的精英,应该具备丰富的管
理经验和成功的经营业绩。在选拔和任用职业经理人时,国企需要注重其专业能力和市场
经验,并且要确保其能够适应国企的特殊环境和文化,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
应该明确职业经理人的权责。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应该有较大的
决策权和执行权。在国企中,职业经理人应该承担起绩效责任,依据业绩来评价其工作。
国企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给予职业经理人相应的薪酬和晋升机会,以激发其工作积
极性和创造力。
需要关注职业经理人与国企员工的关系。在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时,很可能会引
起员工的不满和抵制。为了减少员工的反对情绪,国企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向员工解释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意义和目的,让员工明白这是为了国企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利益。国企
还需要建立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员工提供更多
的发展机会。
需要注意政府的支持和监管。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政府
应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为职业经理人的聘任提供便利。政府还应该加强对
职业经理人的监管,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并且能够真正为国企的发展做出贡献。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可以有效提升国企的竞争力和效益。在实施该制度时,需要注意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和任用、权责明确、员工关系的协调以及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企试水引入职业经理人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后,中央又先后多次发文对“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给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2016年被称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落实年”,“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试
点内容之一。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此次改革强调的是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不仅仅是引入几位高管。
以下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所选取的几家国企在用人制度上的探索与变革的案例,为如何打破用人障碍,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加市场化,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提供一种思路。
中国建材:收编民营企业家,
成就“最佳CEO”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公司中国巨石股份公司算得上我国最早的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实验
的成功样本。由民营企业家身份转变为国企操盘手的职业经理人张毓强则是实验的直接推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材的前身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简称中新公司)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深深陷入经营困境。而当时中国最大的玻纤企业巨石集团,也急需筹集资金扩大仅有1万吨的产能。此时,巨石集团的当家人正是张毓强。为了筹集企业急需的运作资金,同时为了抵御国外资本趁经济危机的恶意收购,张毓强决定与中国建材联合上市,开辟资本化运营道路。
1999年3月,巨石集团的控股方振石股份与中新公司及另外两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中
国化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建),并成功上市。巨石集团成为中国化建的子公司,张毓强的身份也由振石股份的董事长转为中国化建的副总经理,就此完成了从民营企业家向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蜕变。
此次地方性民企与央企得以联合成功,既有张毓强的主观努力,也得益于当时中新公司领导层敢于大胆改革。这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胆突破获得业界一致赞赏,中新公司对民营企业家张毓强的收编,后来被评论者看作是本次商业合作最大的亮点。
靠上了国企大树,张毓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获得了足够资金后,他开始筹建国内最大的1.6万吨无碱池窑生产线,并于2000年底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巨石集团进入了全球玻纤企业第一集团军的行列。国企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再加上张毓强那股敢打敢拼的冲劲使新公司的增长潜力得到了释放。
接下来几年,巨石集团在张毓强的带领下飞速扩张。2008年,中国化建更名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玻纤),中国玻纤的产能规模达到100万吨,一举抢下由美国人占据了70多年的行业冠军宝座,盈利能力高居当时的亚洲第一。凭借如此骄人的业绩,2009年,时任中国玻纤总经理的张毓强被《福布斯》杂志中文版评为年度最佳CEO第一名。
有了收编张毓强及其下属公司的成功经验,中国建材在2007年又与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民营水泥企业联合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水泥)。在组南方水泥时,中国建材陆续并购了数百家企业,其中80%的民营企业老板接受聘书,成为南方水泥的职业经理人。这一群有着丰富市场化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建材的发展,并促进了中国建材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谈及民营企业家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民营企业家带着股份加入,可以实现所有者的真正到位,增加内部的天然监督,从根本上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
在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建材将进一步加快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步伐,不断拓宽职业经理人的获取渠道。目前,在中国建材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中,除了像张毓强这样从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收编而来的原企业所有者,还包括国有企业身份员工身份转化和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两种类型的人才。张毓强等民营企业老板融入中国建材既是对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探索,也是国有企业收编民营企业家的典型样本。
长虹电子:砸掉“铁饭碗”
换上“水晶碗”
2015年7月8日,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启动了面向全球的总经理公开选聘工作。
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测评等环节,14名通过初试的应聘者,有6名进入答辩面试环节。经过长达4个月的层层把关、反复比较后,11月25日,李进脱颖而出,成为长虹上市22年来第一位经过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
现年49岁的李进对于长虹来说并非新面孔,甚至能称得上该公司的元老级高管。早在2006年,具有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以及在日本、英国留学经历的李进,被长虹集团作为高新技术人才高薪挖来,并一步步晋升为集团公司董事、副董事长等职。
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结果宣传一个内部人士,有人质疑长虹是“换汤不换药”。对此,全程参与了选聘工作的长虹控股副董事长刘体斌说,其实长虹集团在改革企业方面一直走在同类企业的前列,长虹曾于2014年5月从市场上公开选聘过中高层企业管理者,2015年还进行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变革,改组了公司董事会。2015年6月3日,长虹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5名外部董事和4名内部董事(含1名职工董事),外部董事所占的比例超过内部董事。
刘体斌说,尽管李进以前是长虹的内部人士,但参加本次市场化选聘后,长虹将严格遵照市场化规律,对其实行市场化定薪、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考核、市场化退出,让总经理责权利对等,既有工作动力,也有危机意识。与之相应,长虹控股将实行“董事会和经理层高度分离”的管理模式,以有效落实董事会在重大事项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可以理顺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关系,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李进已经在优化管控模式,扁平化管理层级,去中间化、去行政化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市场化改进,同时展开了对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改造。在接受采访时,李进表示,长虹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财税体制改革。“在产业、体制‘瘦身’的同时,让总部的这些管理层级尽量的扁平化,尽量放权,并在集团统一指导的基础上,建立很多大的产业平台,让所有产业市场化。”
长虹为本次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设定了半年的试用期,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如果李进表现不合格,随时都可能被解聘。对于从体制内转化而来的李进来说,彻底丢掉了相对廉价但异常结实的“铁饭碗”,捧起了昂贵华美但同时也易丢易碎的“水晶碗”。“长虹后续还将有新的动作,包括职业经理人高管团队的建立,在绩效考核、管理权限上的转变等。”刘体斌介绍。
长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是像长虹一样,通过体制内高管的身份转化而进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尝试的国有企业并非仅此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著名央企新兴际华集团。2015年10月,新兴际华集团召开干部大会,由董事会直接选聘总经理。原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杨彬被聘为总经理。这是在央企层面上,首次由董事会直接聘任总经理,受到了广泛关注,“破冰”意义远胜于新任职业经理人对公司带来的改变本身。
长虹与新兴际华的改革为国企体制内人员向职业经理人转变,进而为推动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汾酒集团:从市场中来,
到市场中去
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及限制三公消费的双重压力下,近两年中国的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企业)遭遇到严重困难,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感受深刻,以前畅销的汾酒卖不动了。为了打破销售困局,汾酒集团决定对汾酒的营销体制进行改革。
2014年4月,董秘出身、43岁的刘卫华接过了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的权杖,开始了汾酒运营体制的改革。刘卫华认识到,与大多传统酒企一样,过去几十年,汾酒销售公司的组织体系一直带有典型的“职能制”色彩,市场管理的绝大部分权力集中在汾酒总部,各区域市场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尽管对权力下放做过不少努力,事实上并没有落实到位。汾酒营销管理中的决策较慢、效率较低、高管忙于具体事务等等弊端,均与制度缺陷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