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研自然辨证法讨论题参考最新刘老师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中国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 浅谈创造之道

中国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  浅谈创造之道

浅谈创造之道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平凡之人,哪懂什么是创造,更不懂得什么是道。

这段时间一直在上刘仲林老师的自然辩证法,课上老师问什么是创造,我个人觉得创造就是探索与发现,是将某些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探索出新的方法。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造是必不可少的。

刘老师还讲了一次下对道的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而在实践上达到道的境界。

经刘老师一讲,联系创造与道的定义,我突然觉得创造之道就可以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体会出来。

就像以前经常说发现美的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创造,而是缺少发现创造的眼睛。

虽然自己刚读研究生,但在导师的实验室学习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也了解了一些研究的背景,例如农药喷洒到作物叶面上后,因为附着能力小被雨水冲洗掉,通过淋溶作用,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通过挥发作用分散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等。

这样农药就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掉,但农药在农业中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加入某种廉价的材料制成一种控失农药,来有效地控制农药流失。

这样我就根据理论知识选择了多种可能有效的材料,经过考虑各种因素,如性能、稳定性、性价比等等确定了一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确实有效果,我心里窃喜,随后我又对此种材料进一步进行了处理,比如增加比表面积啊,增大孔径,修饰各种集团,使材料能与农药分子有更强烈的相互作用,再经实验证实,效果又比以前好了很多,我欣喜若狂。

回想那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曾经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困难,而且有时候实验失败的次数可能会比成功次数多几倍几十倍,这就需要自己有一颗平常心,失败不可怕,它只是在告诉自己这种材料或者处理方法是不对的,要换另一种材料或者方法,在不断地探索与发现之中,在坚持不懈的基础上,在一颗平常心的引导下,自己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我觉得这就是创造之道。

而且,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虽然自己没有开题,但自己会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的体系,懂得如何在以后五年的甚至活到老的学习中运用创造之道,这样相信会收获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概論》試題A(附答案)一、辨析題:(先判斷是非,再簡述理由。

21分,每小題7分)1、自然辯證法是一門交叉の自然科學。

答:錯。

因為:自然辯證法の性質是一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相交叉の哲學學科。

2、工業革命進程の加速,加劇了人與自然の對立。

答:正確。

因為:工業革命の發展進程,隨科學技術の迅猛發展和廣泛運用,人對自然の控制與支配能力急劇增強,人與自然の關系發生了重大轉變,人の自我意識極度膨脹,自視為自然の主人和統治者,逐漸漠視自身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の依賴性,對自然一味地強取豪奪,從而激化了人與自然の矛盾,加劇了人對自然の對立。

3、用系統思想來看,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表現為技術の結構和技術の功能之間の矛盾。

答:正確。

因為: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是由技術內外の矛盾相互作用の結果。

從技術體系內在動因來看,勞動過程中各種要素及其它們之間の矛盾是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の內在原因。

它們以技術規範和技術實踐の矛盾表現出來。

技術是功能の基礎,結構決定功能,技術改變、創造結構,從而開發功能。

二、簡述題:(簡述問題要點,並對要點進行闡釋。

30分,每小題15分。

)1、簡述自組織理論の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觀方法論意義。

答:自組織理論是由耗散結構、協同論、分形理論、超循環理論、突變論和混沌理論所構成の“複雜理論”體系。

它從各個不同角度闡明了自組織是自然界物質系統自行有序化、組織化和系統化の過程。

一個遠離平衡態の開放系統通過其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の交換,能夠形成有序の結構,或從低序向高序の方向演化。

開放性、遠離平衡態、非線性相互作用和漲落,是自然系統演化の自組織機制。

自然界の演化,既不是單調地走向有序和進化,也不是單調地走向無序和退化。

有序與無序の不斷轉化,進化與退化の不斷交替,使自然界處於永恒の物質循環之中其方法論意義在於:(1)耗散結構理論解決了達爾文進化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の矛盾。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答题

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答题

第二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自然辩证法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自然辩证法的范围: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十分广泛。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第三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有所了解的同学可能都知道,“生态文明”成了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关键词;而且“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了党章。

以下是胡锦涛于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第八部分的一段话:“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办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以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和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特征: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最新精选】自然辩证法讨论问题

【最新精选】自然辩证法讨论问题

讨论问题1、真正的自然观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2、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在中国科技发展中是否起到了阻碍作用(论“易经阻碍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扬振宁语)?3、古代东西方自然观的异同。

4、如何看待科学造假?5、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6、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是使人类生活更好还是使人类走向毁灭?7、阻碍中国当前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8、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9、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互动关系是什么?10、科学建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作用。

11、从大学的历史看大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2、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3、树立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具体指那些方面。

14、现代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

15、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16、如何看待伪科学和民间科学。

17、我国对于科学研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18、如何有效防治学术腐败。

19、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20、如何看待大学教授的科研与教学所投入精力不同的现实。

阻碍中国当前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技术是在中国现代化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马、恩曾经详细地研究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转变中的作用这方面他们有许多光辉的论述,例如: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儿印刷术则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然而当今中国在各个科学领域,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较大差距。

曾经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为何在近几百年中与世界科学的轨道偏离了?在我们看来,阻碍当今中国科学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能力方面: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人才选拔的基数上,中国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如今科研的问题不是成果多少的问题,问题体现在创新领域的层次上,外国有了什么先进东西,中国可以很快模仿出来,并且也可以批量生产出来。

2024年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模版(2篇)

2024年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模版(2篇)

2024年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模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自然辩证法结课了,回顾所上的课程,感觉收获颇丰。

我个人比较喜欢刘老师的课,因为,他讲课方法新颖,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老师,他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让我们想象,通过这个点的举例让我们明白我们想象力的缺乏,缺乏想象就缺乏创新。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知识凡是死记硬背的都是无用的,凡是有用的,都不用死记硬背。

”这句话很经典,一语道破学习的知识的方法。

通过老师教我们如何写说明文,如何写散文的方法,让我明白了每门课程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联系的。

老师教我们的系统法写作真的很管用,让我了解了原来写作是这么简单的事。

而且既有趣又简单。

老师教我们的是如何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老师还通过一些故事,如“愚公移山”等,让我们学会转变思维方式,不要思维定势,不要受传统教育的约束,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真正学会了“如何学习”。

2024年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模版(2)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对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总结我在学习自然辩证法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首先,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和转化的。

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

通过学习辩证法,我明白了事物的本质是变化的,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我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的内在矛盾。

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每周讨论题(2013-2014年度)

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每周讨论题(2013-2014年度)

第二周讨论主题: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对象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3.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4. 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2.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自然辩证法课学生讨论题

自然辩证法课学生讨论题

自然辩证法课学生讨论题
以下问题供同学们分组讨论(组号对应题号,即第1组同学讨论第1题,如此类推),并在课堂上演示使用。

另外所提供的问题仅仅限定问题大体范围,同学们可以就这些问题有自己的表述方式,并且鼓励进一步限定主题。

教师将根据各组学生报告的讨论结果的汇报情况及回答提问情况,给出该组同学的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

分组讨论题目
1,古希腊科学与现代科学精神的关系(第4周)
2,宗教(如基督教等)与科学的关系(第4周)
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如周易、五行、中医、风水等等)(第5周)4,李约瑟问题(中国近代为何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第5周)
5,关于环境问题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争论(第6周)
6,“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否又助于环境保护(第6周)
7,观察渗透理论与科学的客观性(第7周)
8,如何评人体价特异功能研究(第7周)
9,归纳问题及其启示(第8周)
10,直觉灵感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第8周)
11,技术的负面价值能否以及如何被控制?(第9周)
12,从关于建坝问题的争议谈谈技术工程的评估(第9周)
13,技术工程人员应具备哪方面的素质?(第10周)
14,技术创新对创新的要求及其对工科学生学习的启示(第10周)
15,大科学时代科学行为规范的新特点及其对青年学生的启示(11周)
16,马太效应对青年学生成长的启示(11周)
17,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文化传统的依存关系(12周)
18,科学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周)
19,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来看国内近年来的科学主义争论(13周)20,从科学家与工程师社会责任的角度谈青年学生的培养(1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周讨论题请大家阅读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中,来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

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

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

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

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

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

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

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它第三周讨论题提示: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

”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以上关于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及哥本哈根会议之主旨的讨论可以联系以下问题,并结合“马克主义的自然观”来加以展开:(1)对于恩格斯以上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想?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盲目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暂时的胜利之中。

人类必须能够认识到:一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

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过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那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各种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频繁爆发,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人类在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性的胜利,是以长远的损失为代价来换取的暂时的享受。

总之,人类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己的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盲目的胜利。

(2)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是非常及时的,在过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环境的实际承载力,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痛定思痛,充分认识马克思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下的对象性关系之后,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国家协调可持续、社会的稳定提供了理论指引和不竭的动力。

(3)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

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

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

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

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赐和报复。

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

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

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第四周: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反思科学迷信: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

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

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

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

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

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

科学与人文: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鸿沟,简单地加以区隔是不可取的。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项探寻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活动,该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求真和真实。

其中求真是研究的目的,真实是研究的基础,没有真实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

真实求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发展。

3、我认为现如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仍然存在,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是有必要的。

科学与人文二者自产生以来,就是相互伴随、互相融合,构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从理性、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三个角度来讲: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性精神所开出的两条向路,而科学与人文最终的融合也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的变更相互关联,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应该是高科技精神和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高科技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塑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